默杀

默殺:無聲之地,A Place Called Silence,默杀(2022版)

主演:尹馨,廖宸颐,纪亮竹,黄健玮,张世,李沐,庹宗华,刘引商,吴慷仁,施名帅,高英轩,张少怀,谢盈萱,陈珮骐,马力欧,钟采轩,罗光旭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新加坡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默杀》剧照

默杀 剧照 NO.1默杀 剧照 NO.2默杀 剧照 NO.3默杀 剧照 NO.4默杀 剧照 NO.5默杀 剧照 NO.6默杀 剧照 NO.13默杀 剧照 NO.14默杀 剧照 NO.15默杀 剧照 NO.16默杀 剧照 NO.17默杀 剧照 NO.18默杀 剧照 NO.19默杀 剧照 NO.20

《默杀》剧情介绍

默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静穆女中的少女接连失踪,榔头重重落下揭开了一起复仇案件的序幕。参与霸凌的少女尸体陆续被发现,遭遇霸凌的哑女小彤在校庆典礼中下落不明。偷窥的少年、长舌的房东、无言的丈夫、未曾露面的邻居……李涵决定找到女儿,亲自查出真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辉煌年代吉尔伽美什异形:夺命舰国际市场致命24小时米德威奇布谷鸟快把我哥带走麒麟特战队之机甲核心的士速递3嘿咻卡影之诗FLAME方舟篇精灵宝可梦:梦幻与波导的勇者路卡利欧撞车城市英雄老妇杀手三叉戟骑士在我回心转意前最佳拍档之寻找爱离家路远凯拉在哪里十二生肖传奇幸存日我的A级秘密非你不可快手枪手快枪手时光之轮第二季毒舌律师走出大墙的人志愿军:雄兵出击

《默杀》长篇影评

 1 ) 很有幸能在SIFF看到一部大概率只会环大陆上映的中国台湾惊悚悬疑片

#第25届SIFF# 豆瓣简介很有问题,跟剧情也完全没关系。

尽管tpp的简介过于冗长,但至少搭边。

一部牵扯校园暴力的台式悬疑片,误导成了女儿失踪案背后的社会人性原本觉得是一部平平无奇的惊悚悬疑片,最后层层递进的反转又反转,还是有那么点精彩的审查制度真的很大程度在影响电影的内容类型。

同一位导演拍大陆片和台湾片,完全不一样大陆片就是规规矩矩的悬疑推理片,湾湾无论是镜头语言都可以称之为血腥惊悚,还是内容呈现上的尺度也是很劲爆最后的恶女逃脱真的很爽到作为导演内容构思和制作的处女作,不过还是《误杀》这种容易爆票房的商业片才能够上映。

导演要先有商业价值,才好探索一些艺术价值现在看的确有些青涩,剧本也不是多么出彩某种意义上是独立版《嫌疑者X的献身》+为她人做嫁衣的《彷徨之刃》「我只是妈妈」这可以算是华人社会最可怕最变态的一句话,打着为你好or是你最亲近的人,却对你施以不可磨灭的伤害“我老公种的菜”可真是一语双关女儿给我一种文淇妹妹的感觉,演的角色也和《血观音》里文淇妹妹很像。

一直以来都在装哑,华语片很需要这样的恶女形象,看似是个受害者,狠起来才是那个提线其他木偶的操纵者,将手机放进惠君柜子后,出来迎面4个被害的施暴女生那一抹邪笑,有那么点瘆人。

最后逃脱可以算全场唯一好结局张世印象里都是演一些搞笑的角色,这次正经起来演刑警一点也不出戏,真的老戏骨作为父亲为女儿报仇一连杀了4名校园霸凌特教学生的女生,以及知情隐瞒与施暴者蛇鼠一窝的牧师。

但本质他又是善良的上帝啊佛祖啊,这部电影对宗教的描写,让我对于宗教形式难免产生邪教的认知人家小孩意外离世,牧师来了一句“这是上帝的旨意”???

喂喂喂 那这样还信个屁满天神佛啊徐妈(是叫这个名吧)有点搞笑,很多老年人都多少有点拎不清。

敢于独自来找连环杀人犯的李小姐,这样的狠人你还敢跟她上车,还不乖巧懂事。

男主背着牧师上来,躲在边上的徐妈真的很韩式恐怖另外一部上影节《白日之下》讲述了记者报道真相的社会意义,这一部则是黑了一波为了流量夸大其词误导民众的记者。

刑警学长说得对,公仆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记者没有主流价值观束缚,没有审查制度绑架,创作起来就是随心所欲。

可怜人与可怜人抱头取暖,最后明明那么有能力的刑警只能提早退休,这个世界就这幅烂样了电影不能拯救世界,它只是世界的某一种呈现

 2 ) 从沉默跳脱到救赎是一种极致的升华表达

柯汶利导演继电影《误杀》、网剧《唐人街探案》后,又一部具有个人特色、个人鲜明的电影,主题即为沉默,对于“沉默”这一主题的呈现,纵贯全篇,导演真正地做到了展现在观众面前,有他往日的风采,算得上是一种延续。

电影中每一刻反转,每一位演员的精彩演绎都极其精彩:爱女护女的母亲李涵、哑巴少女陈语彤、特教生林惠君、为女复仇的好父亲林在福、为探寻真相抓到真凶的警官、信奉耶稣的徐妈和方牧师、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安琪、沉默不言的校长等等,这些人物都足以令人惊艳。

让观众相信每个角色在相互之间就是一个整体。

全篇的色调,整体给人的感受会显得有些沉闷和压抑,包括阴雨绵绵的场景多次出现,以及坠死的鸽子、爬满蚂蚁的死亡昆虫、典礼上垂落的悬尸,悬疑氛围和效果烘托拉满,令人意想不到,以一场谋杀作为开场,之后为观众慢慢揭开故事的神秘面纱,原本会认为讲述校园暴力这一题材,但是电影中还包含家暴,社会的冷漠与漠视等诸多现实问题,就像一句俗语所讲的那样,让人意识到真相可能远不止这么简单,甚至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接下来,为大家讲讲小编最喜欢的几个人物角色吧!

一是要说说哑巴少女陈语彤,她在电影中的台词其实是很少的,前面一个多小时选择闭口不言,全拿表情说话,当自己的好朋友,同为特教生的林惠君被一群施暴者残忍欺负、残忍对待,拿起剪刀准备刺向施暴者,但是迫于母亲的阻拦,却酿成了惨剧;面对母亲李涵长年虐待,加之生活在一个不完美,一个家暴的家庭,为这个闭口不言、性格孤僻内向的女孩感到疼惜和怜爱;面对好友林惠君的父亲林在福,小女孩起初是害怕,因没救下好友惠君,心中满是愧疚,然而,在林在福逼迫她说出为何没有出手搭救林惠君的时候,通过画画的表达,以及说出的两个字“救我”,她以另一种方式寻得了解脱,获得了重生和自由。

二是要说说母亲李涵,她一直以来爱护着女儿小彤,时刻都是精神紧绷着,害怕女儿受到欺负,当得知校长的女儿安琪在背后欺负女儿,为女儿在校长面前鸣不平;女儿被偷窥者偷拍,在警局给偷窥者就是一记巴掌;爱女心切,怀疑林在福杀死女儿,林在福误称说是杀死掩埋在花圃里,那种急切,为了找到女儿,表现的担心溢于言表。

三是要说说林在福,好羡慕有这样一个好爸爸,面对女儿林惠君是特殊儿童,永远都满足女儿的心愿,陪女儿叠千纸鹤、去大海带上小彤一起划船,面对欺负女儿的施暴者不顾耶稣的旨意,向施暴者寻求复仇。

但复仇过后,倒是觉得他不快乐,作为一个父亲,无法忍耐失去女儿所带来的痛苦,反而当他救下小彤的那一刻,再度找回了属于自己女儿的那份独特感情。

最后,小编想用片尾曲《可你听见了》的歌词作为收尾,“可你听见了,躲藏;可你听见了,失望;可你听见了,火光”,这样的一句歌词给电影的主题“沉默”画上了一个句号,算是一个最好的交代,也是电影收尾的最好表达和呈现方式。

在沉默和救赎两者间做出选择着实是个难题,但是从沉默跳脱到救赎则是一种升华的表达。

总的来说,小编蛮喜欢这部电影的,唯独有两点,是小编心中的疑惑,一是结尾中,母亲李涵到底是不是疯了,听导演映后介绍说是电影所留下的冰山一角,需要交给观众去思考;二是镜头里没有交代为何会出现李涵虐待女儿小彤的镜头,听导演映后介绍说是母亲精神紧绷,对女儿的爱护会显得十分敏感,但是看过之后,再度回忆这个问题,个人感受是电影中没有交代明白和清楚的,综合以上,我会给电影8分,强烈推荐,相当的出色和出彩。

 3 ) 万字图解——两版默杀主要区别

当天出资源马上就补了一下,以为会比内地版尺度更大,其实并没有,反而出血量,砍杀镜头,惊悚氛围营造都要更弱化,唯一加强的就是宗教元素,但我对这部分比较无感。

故事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叙事逻辑跟一些细节有差别。

1.开片直接出三杀画面,节奏较快,但尺度较小,砍杀时间较短,惊悚感营造不足

2.修屋顶的不是林在福,这样林在福在校庆绑走小彤的逻辑性就差一点

3.这里霸凌小彤的只有安琪一个人,尺度比内地版涂胶水要小,安琪发现了小彤被打的细节,误以为小彤有受虐癖,出现在李涵跟校长提换班时的闪回,这里霸凌没有给啥直接理由,内地版是说李涵勾引她爸校长

4.接回开头三杀的补充,三人是在霸凌小彤时被杀,小彤在场目睹了全过程,有可能是跟林在福串通好的,但没交待这次霸凌的起因经过,出现在女警问话时的闪回,逻辑跳脱,后面也没回补这个坑

5.三个人分开抛尸的,尸体很完整,尺度也比较小

6.明确点出李涵是再婚,陈明章是小彤继父

7.没有说林在福是新住户,悬疑感藏的更好

8.杀安琪这段调色太亮,惊悚感营造不足

9.这个开幕式彩蛋里藏尸很有创意,这个倒吊的惊悚感更足,内地版正吊小腿还勾着,很出戏

10.尸体陆续被发现算个bug,你怎么在不特殊处理尸体的情况下,还藏尸一周,再分开抛尸

11.这里霸凌惠君的尺度也很小,远不如内地版

12.多出了记者的部分,小彤或林在福把手机内容曝光了

13.没有偷拍者跟警官是父子这一层关系设定,而且跟内地版一样,偷拍能拍到屋里的镜头就很bug

14.接回杀安琪时的补充,补了双方的正面对话镜头,尺度也很小,出现在准备杀牧师时的闪回

15.黄健玮这段镜头演技炸裂,连摔带爬

16.尹馨这段镜头演技炸裂,张力十足

17.吴慷仁这段镜头演技炸裂,家暴部分比内地版长一点,尺度大一点

18.多了一段林在福胁迫小彤,两方沟通后才相互帮助,但与给手机那段又有点逻辑矛盾,这里小彤第一次说话了,内地版小彤全片没开口

19.弑父那段是趁他躺沙发时小彤干的,出血量更小,尺度更小,内地版是直接在浴室解决的

20.最后结尾是李涵疯了,在医院假装跟老公打电话,内地版则没疯

 4 ) 整剧阴霾且压抑

《默杀》,坦率的讲,不怎么推荐,整片比较压抑,且整剧内容在

传递的信息绝对不是积极向上的,故事开篇是某女子中学聋哑女生被其他女生欺负,然后欺负人的女生相继被杀,校工是犯罪嫌疑人,而之所以杀掉这几个经常欺负人的女生,是之前校工的女儿也是因为这几个而死,给校工通风报信的是聋哑女生,而聋哑女生从小被其母虐待,而其母又遭受家暴,又把其父杀死埋在桔子树下,该剧不宜年轻人观看,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憧憬及期待。

 5 ) 默杀,我沉默了吗?

我(小彤)沉默了吗?

这个问题从头至尾一直困扰着我?

我沉默了吗?

小彤沉默了吗?

我们沉默了吗?

难道小彤会一直沉默下去吗?

我(们)会一直沉默下午吗?

是小彤的问题吗?

那小彤就应该得到惩罚吗?

是我(们)的错吗?

但我(们)该受到怎样惩罚嘛?

那个不沉默的人是谁呢?

有些问题片子给了我们答案,但有些问题没给我们答案,片子的人都在责怪最最有罪的那个人,但罪由谁而起呢?

那四个女生吗?

是吗?

不是吗?

 6 ) 这是新时代的呐喊

电影商业化元素很重,但是在当前很商业化的环境中先保证生存也是必要的。

第一,电影的元素:不管是校园霸凌、猎奇偷拍、畸形的家庭伦理,还是政府的腐败、权利的泛滥、人民的麻木与冷漠,都很现实,甚至在某些方面 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第二,时代的背景:现在中国(东方文化圈)是唯一的一个社会:14亿人+三种文明共存的一个特别的社会爷爷奶奶辈是农业社会过来的,他们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父母亲是工业化时代成长的,打工/离乡/低端分工/工厂流水线,在工业文明里打造生活新一代是在全球化、数字化成长的,信息环境完全不一样这三代人在国外的历史上互相之间是看不见的,但是在现代中国看见了。

第三,复杂的现实:当前三种文化形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现在的中年人和年轻人,不管是在视野还是心理都是无限多元化的。

但是受限于当前大环境,这种无限多元化整合不起来(东想一下、西想一下、回想一下、再想一下)由此而带来的矛盾与冲突,让我们心灵的深处满是战场。

不管是人们身上一点就炸的火药味、不嫌事大的畸形吃瓜心理、没有道德边界的个性解放,还是被商业化冲刷的消费观、被职场PUA的压榨观、被娱乐化淹没的人生观、被自由平等洗脑的价值观等等,为什么要说他是新时代的呐喊?

从韩国电影市场就可以看出端倪,再加上时代的特产——物质的极度充裕。

大众需求开始觉醒,这部电影不能说多优秀,但是最起码做到了应运而生!

未来的电影市场更值得期待,人民不是不消费,只是过去电影市场值得消费的电影不多而已

 7 ) 默杀:不要让沉默成为魔鬼的帮凶

《误杀》之后,柯汶利再开杀戒,带来了一部悬疑惊悚片《默杀》。

尽管从时间线上,《默杀》直到2023年上影节才和观众初次见面,但它其实是柯汶利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这部集合了校园霸凌、家暴、虐待、性侵等多元素的犯罪电影,取材于一起真实社会事件。

它以令人猝不及防的快节奏叙事黑压压地袭来,让观众在冰冷的银幕面前大受折磨。

影片大概有90%的场景出现在雨中,加之也有一个爱打人的警察,所以很容易使人想起《杀人回忆》这样的电影。

至于校园霸凌,它几乎赤裸裸地发生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由于前阵子刚刚在韩剧《黑暗荣耀》里看到坠楼,以至于当同样的场景出现在《默杀》中时,整个人瞬间PTSD发作。

台湾著名演员张世饰演了电影里的那位暴力警长。

刚开始觉得这人贼讨厌,后来发现他除了爱动手,人还是充满正义感的。

把摄像头扯开暴打“坏人”那一幕,让人想起《漫长的季节》里的马队。

痛失爱女的愤怒爸爸,在上帝的忏悔面前,所有的信念土崩瓦解。

绝望的他,用手中的一柄铁锤,敲碎世间的真理,敲碎魔鬼的头颅。

这是毁灭之路,也是黑色救赎。

上一个用这玩意儿敲出自由的人,曾经被关在一座叫肖申克的监狱里。

“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如果地狱空荡荡,哪一位上帝又会原谅我们呢?

《默杀》绝非渲染暴力,它更有精巧设计的悬疑成分。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期间,有部分观众认为悬疑部分略显简单,个人理解但并不赞同这种说法。

在我看来,《默杀》的悬疑设置可以用“恰到好处”来形容。

它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像冰山一般逐渐浮出水面,没有任何故弄玄虚的成分。

包括最后的“反转”,既丝滑又合理,让观众先前感到困惑的部分,都随之迎刃而解。

近些年来,有很多悬疑题材的影视作品,总喜欢在“反转”上大做文章,甚至搞出一些比套娃还繁复的“多重反转”。

这种手法刚开始玩玩还可以,搞太多就难免让人心生厌倦了。

毕竟,一部作品的真正灵魂,和带给观众的价值和意义,绝不应该深陷“形式主义”的泥沼之中。

《默杀》的好,正在于它完全规避了这些套路,借助悬疑的外壳,给观众带来了真正值得反思的东西。

比如它的黑色幽默,有些简直黑色到极致,有些又真实到近乎俗套。

在这里必须提一下“徐妈”,她简直是这部影片最最出彩的一位配角。

当她坐在李小姐的车上,第一时间竟是抱怨自己的房子变成凶宅卖不出去了,丝毫不顾及对方刚刚失去了孩子。

仅仅一句话,不但将黑色幽默程度拉满,也让这个角色立了起来。

而李小姐,也通过反转完成了从“受害者”到“施害者”的转变,这是全片最细思极恐的地方。

不过,她那句“我老公种的”还是让人头皮发麻的同时,忍不住捧腹大笑。

警长和他手下哼哈二将之间的对白也极其有趣,有些人就是有一种拍马屁总是拍到马腿上的特殊能力。

无论如何,对《默杀》这部电影来说,悬疑只是一件黑色的外套。

内在的灵魂,应该是一朵希望之花。

柯汶利到底还是慈悲的,他让那只鸽子最终回到了蓝天白云之中,而这漫长的雨季也总算结束了。

当那位心碎的父亲在大银幕上撕心裂肺地喊出“你们为何不帮她”时,我想在场每一位观众的良心,也都在经历同样的拷问。

不要让沉默成为魔鬼的帮凶,不要让怯懦成为麻木的借口,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拿出一点微薄的勇气,去捍卫那尚未泯去的良知。

 8 ) 一段公案

看豆腐渣工程新闻,突然想通了这两年观众和影视公号都难以厘清的一段公案:为什么《默杀》在短短两年内,被原版导演以几乎全篇一比一复刻自己抄自己的方式,换演员重拍了一遍,然后才能在内地公映?

原版《默杀》本已在2023年6月就顺利参展了上海国际电影节,说明肯定是没有原则性大问题的,顶多需要通过各种成熟的“技巧”修改一下,怎么会最终闹到要全篇回炉重拍才能上映的呢?

几个流行的的原因都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处:原因1.男主演员黄健玮2023年6月之后卷入多起猥亵旧案,被台湾咪兔运动批斗为“劣迹艺人”,导致影片无法继续发行。

此说难圆之处有三:一是时间对不上,猥亵事件从2023年6月发端到发酵历时一年多,确实影响了影片在台湾本地的发行,但内地这边因为对咪兔和对岸话题的双重打压,几乎没有媒体或观众炒作此事;二是该角色虽是男主,但一半以上的戏份都是雨衣背影棒球帽络腮胡戴口罩造型,换演员重拍或者AI换脸都很容易操作,参演重拍版的邢佳栋在《大秦帝国崛起》里就曾全部四十集重拍+换脸过王学兵演的白起。

三是原版虽然在台湾无法找到发行方,但并没有商业纠纷,且在司法对黄健玮做出无过错判决后,原版影片最终也在2024年10月以马拉西亚进口的名义在台湾上映了,而此时距重拍版在内地上映还不到3个月。

原因2:大尺度校园暴力、教会学校的宗教背景、批判性涉警等敏感题材无法过审。

2023年前后正好是同为校园暴力复仇题材的2部《黑暗荣耀》合规正版上线内地流媒体平台,几乎没有删减,说明此类题材已经基本脱敏了。

教会背景和涉警也早已不是问题,重拍版一开始就字幕说明故事背景是“太平洋某岛国”的华人女校,陈思诚团队本来就是“环大陆坏警察”模式的始作俑者,完全可以在原版上稍加修饰,没必要为此全篇重拍。

从最终上映版本比较,重拍版在某些血腥暴力的尺度上甚至比原版还大一些。

今晚在新闻的启发下重新对比,发现两版电影中最重要的校园暴力高坠场景有个细节上的修改:原版的体育馆顶棚天窗是一块薄薄的有通风间隙的圆形玻璃,是存在原始设计缺陷和安全隐患的,本身故事设定也是教会学校资金缺乏体育馆年久失修,所以男主女儿的失足高坠死亡的原因,校园暴力只能占一半,另一半是建筑本身的设计缺陷和学校维护保养失职,也正是因此。

男主之后对校长、神父的复仇也都更有合理性。

而重拍版的体育馆顶棚天窗,虽然也是玻璃的,但却专门改成了金属框架加固的六边形穹顶结构,并且重拍版男主女儿的高坠瞬间是没有给出正面镜头的,通过这个关键场景修改和后续剧情的暗示,男主女儿是不堪忍受欺凌后,自己用力跺碎了玻璃顶棚自杀的,这样建筑设计本身是没有责任的,校方也只有对霸凌行为失察的责任而没有对建筑维护保养不到位的责任。

但就是这一点点修改,导致重拍版男主对校长女儿和教会人员的复仇动机和故事逻辑上就都出现了牵强之处,重拍版评分比原版低,这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

想明白了此处核心场景的修改原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非要如此兴师动众的重拍才能上映。

2023年7月和11月,黑龙江齐齐哈尔和佳木斯接连发生两起体育馆顶棚坍塌事故,死伤者全都是中学师生。

电影不但不许联想现实,还要主动替现实涂脂抹粉。

 9 ) 默的做法

2022版比2024版好太多了,无论是视听语言还是演员的表演,都要更好,更别说相互之间的结合了。

这电影主要在于“默”这个字怎么出表达。

社会上的沉默,媒体只是一味的报道,在整个电影当中,媒体的报道没有一点正面的影响力,反而不断的制造恐慌。

这种媒体报道的恐慌,不断给警察和学校施加压力。

警察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会发布虚假的信息,或者透露太多的案情信息,从而影响案件的侦破。

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让学生不断的沉默。

警察和学校是在媒体的影响下,两个相互的反面。

应该沉默的警察反而发声,应该发声的学校,发而沉默。

这两个有明显的位置互换的关系,都造成了反面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霸凌的发生,同学间的沉默。

家暴的发生,邻居的沉默。

都是一个个围绕在身边的个体沉默,导致的群体性沉默,酝酿出霸凌坠楼和错手杀爹事件的发生。

这些个体的沉默都是导致惨案发生的帮凶。

从社会的沉默和个体的沉默结合将,小彤的爸爸,小彤的妈妈,小彤,惠君,惠君的爸爸。

等人推向了悬崖。

那么在最后小彤整场的策划都是无声的反击,最后镜头解密给到了小彤,发而是这个最沉默的人,主动打破了僵局。

用沉默击败沉默。

这就是整个戏好的地方。

形式和内容一致。

观看起来非常的舒服,这种整齐的美感。

 10 ) 全员罪人

一部以校园霸凌为主,展开的涵盖宗教、家暴、悬疑等题材电影,导演想讲得很多,但是不知道是剪辑的原因,还是其它的原因,细节并没有处理好,例如李涵为什么总是要一再的打女儿,显然并不是学习的原因...当得知自己的女儿被同学霸凌死亡后,逼得教徒都拿起了屠刀来自己找“说法,而当初那些看到真相却保持沉默的人,也因此受到了各自的惩罚!

《默杀》短评

1个小时45分,剪辑思路其实是有特色的,悬念一个又一个浮出水面,吊着人。而且最后妈疯了说,彤是信基督的,和妈一起上香,其实是有震撼感的。

7分钟前
  • 吕半仙
  • 推荐

原作演绎地好晦涩,还是大陆版的角度简单易懂

9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风太大,特地等原版,两星有余

11分钟前
  • 大胃
  • 较差

【5】默杀原版你竟然敢背刺老子!😓竟然感觉比翻版还差。尺度也比翻版的还要小。这才是我没想到的。翻版将用斧头砍人以及80镜头都用了特别详细的镜头来展示。所以尺度比原版还大。先来说说缺点:1.精彩程度居然还不及翻版。虽说调换了时间顺序,但我看电影的顺序也能影响这个评分我是先看的翻版再看的原版如果我是先看原版估计我也会打4星但是我是先看的翻版😁2.女主演技有些尴尬。还不如王圣迪演的好。甚至在电影中的长相还有点显老3.人设单薄等等还有诸多问题我也就不说了再来简要说说优点:1.没有特别详细的拍霸凌的镜头2.调换时间顺序重组逻辑,使得案件有了一种空间无序感3.家暴和养父侵犯等戏份一笔带过,没有像翻版那样详细介绍还有等等。这里也不一一说了优缺点齐平所以我的评价也一样😁ps:我几次幻视女主是张静初😳

13分钟前
  • lww
  • 还行

先看的大陆版的,相比起来大陆版会更有细节上的补足,基本可以等于二刷了。这种类型电影,失去悬疑部分之后,就显得乏味可陈了,所谓的二刷也比较煎熬了。

16分钟前
  • 孟孟~
  • 还行

黃健瑋演技比王傳君好一百倍。

19分钟前
  • 沛然有雨
  • 推荐

比上印版合理许多,但故事就这么个故事,可能也是因为先看了上印版吧,觉得没有多么惊艳!

20分钟前
  • 快乐の闲鱼
  • 还行

。。。

23分钟前
  • k717次列车
  • 较差

还是原版过瘾,其实大陆版就是照着拍了一遍,把一些宗教元素剔除了,还加了个特供彩蛋。演技方面原版整体好一些,大陆版王圣迪的眼神更有力量。默杀名字起的真好,既可以指小彤沉默着作为操刀鬼,也可以指沉默地造成了校园霸凌和家庭暴力。豆豆的歌是亮点,宗教般肃穆契合主题,堪称最佳片尾曲。

27分钟前
  • 霍格沃茨在校生
  • 推荐

比大陆版好看

29分钟前
  • 动物世界
  • 推荐

默杀,沉默中杀人于无形,痛苦无法表达,无人帮助,深深的无助和内心的恐惧,不管是校园暴力,还是家庭暴力,都是无法表述的痛,因为没有人重视。天道轮回,善恶终有报。

30分钟前
  • 逐梦Susan
  • 力荐

删点血腥画面,片尾再加个陈语彤伏法的字幕在大陆上映就没啥大问题了。真是一部很好的“烧脑反转犯罪悬疑惊悚家庭伦理片”哦。

35分钟前
  • 樰梧枫霖
  • 很差

都挺没必要的其实。5/10

37分钟前
  • 毒角兽
  • 较差

2023 金鸡影展|据说是六七年前就拍好的,后面补拍了一些镜头。有演员的表现问题(说的就是妈妈),也有导演的慢镜头自我陶醉原因,前面所有的剧情都入不了戏。直到吴出场…… 映后导演说没有2的话女主就还有个美好人生有笑到。片尾曲惊喜,没想到在这里再听到福禄寿。

38分钟前
  • 時錐
  • 还行

感觉隐喻挺多的 沉默的帮凶其实就是乌合之众的隐喻

41分钟前
  • Sid
  • 还行

没有张钧甯这个老鼠屎,也很难看

44分钟前
  • 较差

整部剧没几个正常人

47分钟前
  • 雪山白凤凰
  • 很差

用老公种的金桔就是好吃。2o25.2.19于田村山南路

50分钟前
  • 八宝山火葬场
  • 推荐

演员很好很好,剧本拉下去毙了吧!好巧呀,都是老熟人呀,你们怎么都在这!好cult!很港的cult感!

53分钟前
  • 犀牛飼養員
  • 还行

在沉默中爆发。

54分钟前
  • kiki204629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