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场
Yarden,The Yard
导演:曼斯·曼斯森
主演:丹尼斯·克斯纳,韦塞尔科·贝迪,罗伯特·本特森,摩顿·伯安,卡丽娜·尼尔森·德·罗莎,李·德西胡,戴维·道韦尔,奥斯卡·埃尔芬,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贾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德国语言:瑞典语年份:2016
简介:一个被报社解雇的作家因生活窘迫不得不去车场工作,过上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他所工作的车场位于瑞典马尔摩的泊车中心,成千上万辆被标记的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车场中。车场里的工人大部分是移民,他们都不信任这个新来的瑞典人。所有工人都不以名字相称,而是通过一系列工号来区别对方, 作家是11811号。在这样压抑的新环境下,..详细 >
还行,就是有点
被本地报社解雇的瑞典诗人通过职业介绍所来到车场工作,逐渐在同事与家庭的惨淡现实中出卖灵魂。有意避免对角色背景和心理的交代,以简明尖酸的北欧幽默展现全球化欧洲市场的工作环境,全景镜头将其作为大型现代艺术装置以营造科幻效果,同时亲密描绘破裂边缘的父子关系,以颠覆视角捕捉日常的超现实。
肃杀的气氛,刺骨的寒冷,生活的重压之下的人被扭曲到变形,诺大的车场,繁多却排列规则的车,像极了主角家门口的那片汪洋大海,如同现实的漩涡一样将他吞没,摧毁。
不错。
失掉一切,甚至自我的瑞典底层知识分子,带有些许荒诞色彩的冷静审慎,就像卡夫卡笔下的美国。个体被抽离成符号,偌大的如马赛尔杜尚装置艺术般的车场经常遮挡住了前景。景别越来越远,全景到大全景,人被埋没。连接这两个镜头的不是后拉,也非叠化,只是无情的硬切。篇幅太小,略有烂尾
@2017-06-19 12:21:54
真丧。
人的异化
就像评论里有个人说的一样,影片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个愁字。
罔顾基本技法,执着于精巧的摄影构图,下沉式的观影体验下个体的社会性同时也被挤压抽离,到底是什么在裹挟个体?我想个体已被无限拷贝的符号消解了其意义。
喜欢男主的表演, 现实很丧,偶尔夜晚的潜水是唯一的出口
生存压力太大,不得不尔虞我诈呀
脸上写满了苦大仇深,心中刻印着悲鸣的电影
构图电影
海报里的那幕车场全景很是喜欢,仿佛虚无世界中由抹去个体符号组成的整体,人只是数据罢了。
写的书没有人看,找个移民的人才干的活也干不明白,就连儿子的尊重也越来越远,为了生存,放下傲气,低声下气,一天天挨着熬着……
补标
沉默儿子像什么天使那部电影
4.5分。论坛单元的惊喜之作!来自各国的移民构成了车厂工人的大多数,他们处于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底端,他们想要融入这个社会,想有一个瑞典名。可事实却是,没人关心他们到底叫什么,他们不过是如同一个庞大机械中最不起眼的齿轮,至于称呼,只是一个数字编号而已。生活琐碎中的抽离感。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