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总给我一种感觉,就是黄子华来拍戏了,剧本就随便搞搞,反正子华总是都可以担起全剧。
《奸人坚》最后几集,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非常草率了。
想来其实也不完全是编剧的问题,黄子华的其他戏,cp感都好强。
剧情不够时,光是看他和女主暧昧拉锯来来回回就已经让人牵肠挂肚了,但是这部戏和叶童可以说全场都无火花。
最早几集坚哥还是小恶魔时骗哨牙妹,奸得还算淋漓,虐得还算带感。
哨牙妹说出阿坚的秘密,虐回去,也让人为惨兮兮的坚哥痛了几回。
后期哨牙妹变成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大美人人设,和阿坚双向暗恋,然后阿坚为此还和阿碧分手,就让人完全不能共情。
明明类似剧情《My盛Lady》里广男拒袁萱而选花女,是很让人激动的,可见不完全是剧情问题,cp的化学反应真的很重要。
此外,《奸人坚》虽然是笑片,坚坚虽然很可爱,但虐感真的太强了。
第一次看黄子华演这种处处掣肘、没有金手指、没有众人拥戴、时时要和心魔作斗争的角色。
虽然他演这种拧巴阴沉不断挣扎又被按进泥水里想要放弃沉沦时又被提起来逼他直面阳光如此循环反复纠结痛苦的角色是真的带感,虽然黄子华是自带一种自虐自苦自我折磨的气质,但我还是喜欢他演圣父杰克苏。
所以我更想看坚坚去香港后的故事。
正因为这部剧虐感太强,前期坚坚带着心魔地狱沉沦,后期大玩无间道也不是什么欢乐人间,所以我最喜欢中期坚坚的戏份:在宝芝林搞事情,和牙擦苏发展父子line,和阿碧演王子公主英雄救美,被黄飞鸿一边嫌弃一边偏爱。
最令人震撼的一幕是狮王大会前坚坚挑战黄飞鸿和狮王大会后坚坚的内心独白,非常子华式追根究底地去叩问人性。
后期坚坚失去了对善恶对人性的怀疑与追问,完全皈依了黄飞鸿的仁道,坏相只是做戏,就反而缺了点张力。
如果按照总体观感上来说,烂尾要扣一星,cp线要扣一星。
但坚坚那种虐感与可爱并存的气质,实在让我无法割舍,造型也非常好看,还能怎么办呢,当然加满星咯。
忘了说主题曲,黄生的词写得太棒了!
逻辑与情感的层层推进,勾勒了坚坚的心路历程,用词平实却考究。
唱腔也随情动,时而顽劣时而深情,太苏了。
我是黄生乐迷!
和大多數懲惡揚善的電視劇一樣,十惡不赦的壞蛋最終變成了挺身去儅槍子的好人。
這是我對這部片子最爲不滿的地方。
從一開始到最後,我是多麽希望能看到這個壞人一直坏下去,就像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裏那些永遠不會死掉或者消失的反派角色一樣,總是活躍在這裡那裏。
其實從主體曲裏就能聼出一個端倪來:賤格賤出新意思/扮笑扮喊還扮痴/奸到出汁/奸到起角/這一個奸字/臭冤像糞池/爲了一個問題/夠膽試/是有真愛嗎/世間若有情/暴雨頭上打/就儅淋花為知己我做奸仔阿堅/我奸心奸面/用我陰招去打低妖魔鬼怪/佢斷臂腳跛樹哂亦照噬/厚道薄名腳下泥/長夜晚空覓知音一個/是否錯/獨處天地/盡抛開顧忌/是有真愛嗎/讓我盡情吧/做個傻瓜大意就是説最終奸人堅會成爲一個嬉笑怒駡皆不管心裏只爲了大家的好人,不計名聲只求做好人,簡直比聖騎士還可歌可泣了。
其實我只喜歡歌詞的前半段,就像我只喜歡整部片子的前半段一樣。
負了他的是整個旗下街那些趁著他失意而去欺壓他的人,既然人負了我,那我爲什麽不能負人?
一而再再而三地落井下石,爲什麽還要笑臉相迎?
開始的那種傲氣和傲骨到最後全然無存,就好像一匹野狼被馴服成家犬那樣地讓人渾身不自在。
這樣的轉變和結局讓我極爲不滿,雖然這是不爭的事實,編劇一開始就決定好的。
從小就討厭看到壞人被打倒,我一直希望那些有野心而努力的人能夠有所收穫,無論他好壞對錯。
相反,電影裏的大多數主角都擁有太為幸福或是飛來橫福似的運氣,這讓那些經歷了千辛萬苦並且殫精竭慮的坏人們顯得如同跳樑小醜,讓我覺得很不公。
也特別討厭看到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忽然就變成好人,活蹦亂跳于世界上,即使繼續遭受再多的誤會和再多的折磨也繼續一如既往地做好人,就好像他生下來就是聖人,就是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壞事一樣。
太誇張了吧。
爲什麽被人關心以後就要徹底改變自己的個性和人生觀世界觀?
這恐怕只是作者和編劇一廂情願地美好想法吧。
就像奸人堅,爲什麽不能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動,非要去做一個不折不扣如假包換的好人?
想不通。
牢騷多。
利益相关:十六年子华死忠脑残粉当年首播的时候我高三,所以没看,再之后居然等到十三年之后才第一次看。
剧情怎么发展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我们先说人物吧。
阿坚,先坏后来变好,再后来为了保护大家假装变坏,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变化都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最后为了大局,把所有真正关心他的人拒之门外,剧中所有做过的好事几乎都没人知道,然后独自一人离去,这个结局都颇有几分男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就算大家始终认为他是奸人坚,又,如,何?!
(sorry串下戏)我不知道大家所认为的烂尾指的是奸人坚这个没有被大家认可的结局,还是说其他人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比如说阿豹,不过剧中的铺垫其实已经足以说服我阿豹没有死)。
我倒是觉得还好,如果真的弄一个传统意义的happy ending反而突兀。
更加重要的是,这结局,至少是奸人坚自己的结局,一看就是子华有份定的,作为粉丝其实也会很纠结。
不过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想必子华还是演得很爽的吧。
另外一件作为粉丝很无可奈何的事情,一是这个母亲早死被继父抛弃的原生家庭背景,很难不让人想到他自己真实的家庭背景。
说起来TVB里五部担正的电视剧没有一部主角家庭背景是圆满的。
你说你栋笃笑里自嘲就算了(比如《娱乐圈血肉史2》),不用连电视剧都那么自虐吧(虽然《奸人坚》早过《娱乐圈2》)。
我不清楚2007年那会他是不是单身,但结局他说的那句“可能注定我这辈子都是孤独的”的时候,你敢说他没有自我代入?
我唔信!
(代入《无碳用》语气)真的是……哎,可能也是我粉丝心态太重。
只是这么一联想,难免觉得有些感叹。
阿坚与其他人的关系,写得最好的是与牙擦苏的“哎呀”父子情,我尤其喜欢倒数两三集阿苏扮傻只为了让阿坚理他,而阿坚其实也知道。
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别喜欢黄师傅这个角色,我倒是觉得还好,至少剧情里他做的事情也都很合情合理。
顺便说一句我特别喜欢醒狮大会前那段戏,子华那段魔鬼发言让我觉得奸人坚这个角色真正的恶意,看着莫名好爽。
我认为阿坚和这两位角色关系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事后我会想磕一下父子CP或者师徒CP。
黄师傅本来就知道阿坚是好人就算了,我是真的想编剧交待一下阿苏知道阿坚其实一直都在为大家好的结局,而且想到他们不能在一起会难过。
而阿坚与女主角关系塑造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不会为了他和阿翠没在一起而开心,但同时我也说不上有多遗憾咯。
虽然这么多年之后我才第一次看的确是因为对叶童的形象总是停留在许仙(其实我都没看过那部电视剧,但影响实在太大了),但我对她也没有恶意,颜值个人觉得还好啦,且有几场戏叶童的确交足演技。
问题是阿翠这个角色可谓平平无奇,毫无记忆点。
其他子华的电视剧的女主角,miss mo是一个事业成功牙尖嘴利内心恨嫁又嘴硬的大女人形象,李慧慧是努力工作与罗密欧斗智斗勇但总是运气不太好OL形象,林淼淼是一个爱钱有点小爱慕虚荣但不是毫无原则的港女形象。
但是阿翠的形象是什么呢?
除了前半部戏里的哨牙,阿翠本人有什么能让观众记住的点?
如果说她的point是心地善良,其善良程度又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不定如果编剧能把这个角色写得再圣母一些,可能还更有话题性。
其实后半部男女主角这种互相暗恋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说最终也没有在一起的关系写得还不错,仔细想想这种默默的虐还是挺带感的。
问题是!
前半部戏男女主角为什么会喜欢对方这件事情,我真的想不明白啊。
即使编剧很明显地给了几场“你看这就是两个人关系转折的原因哦”的戏,我依然觉得说不通。
阿翠对阿坚我尚且可以脑补前面阿坚骗她的时候她真的上心了(但后来她知道被骗还被当众羞辱这足以抹杀前面一些感情啊,严重起来女主角是有权黑化的),后面就是女人情不自禁还是被坏男人吸引,请问阿坚对阿翠的情感基础在哪里?
仅仅是因为阿翠对她好?
但这个好的程度无法说服我咯。
如果编剧像我说的把阿翠写得再圣母一些,甚至可以某程度写得她和阿坚的妈妈性格上很像,基于阿坚这个家庭背景,喜欢阿翠就合理很多了是不是?
更何况剧情里还有个设定完美的阿碧。
三个人对峙那场戏,阿坚对阿碧说“你姐姐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女人”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是WTF……所以,千错万错都是编剧对这个角色塑造的错。
最后说一下总体剧情。
说实话前十集我看得挺不舒服的,虽然喜剧的部分很多,虽然金句很多,虽然我没有较真民初剧里各种好像不太合理的设定,但我总觉得整体太浮夸,除了某几场重要戏份(比如阿坚自述童年阴影)之外,我无法真正代入到这部电视剧里的世界,感觉大家演戏的痕迹都很重(这个我觉得还是编剧和拍摄节奏的问题为主)。
直至后面大概是牙擦苏父子戏份上线开始整部戏的浮躁终于沉下来。
另外一个原因是,前面的戏份每每让我穿越到栋笃笑,有好几次整个场景加上子华说话的语气,我简直下一秒就不由自主地切换成某场Show的某个片段。
最最明显的例子大概是第九还是第十集阿坚卖旗那段,你根本觉得下一秒就是子华顶着灰色大爆炸头用着很抵死的表情说那句“买咩旗啊?
买支好出奇啊?
”这种电视剧和栋笃笑傻傻分不清楚的情景实在不可,我想看栋笃笑我为什么不直接看栋笃笑呢?
还好这么多电视剧也只有这一部让我有这种感受,也还好后面剧情逐渐正经,不然我真的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爱发电才能看得下去。
总体评价,有子华总之先五星,女主角减至少两星,牙擦苏+阿碧可以加半星,总共三星半,四舍五入四星啦。
个人比较吃高智商男主人设,所以喜好上已经给这剧加分了。
首先在剧情上,这部剧的大体走向就是救赎洗白,这没什么问题。
前期男主是真的横行霸道,但还不至于罔顾人命,虽然差点救人变杀人来着。
中期男主势力倒台,寻求黄飞鸿的庇护,但死性不改,各种折腾。
后期才真正认下师傅,回头是岸。
但这剧最突出的一点,是编剧没让男主丢了奸诈的性格,没让男主丢了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但男主的道德感升了上来,这一手就让男主整个人真实了起来——有道德感,但不择手段,知道自己错了,会主动远离爱的人,以防伤害到他们。
这是我惊喜的地方。
其次,人设上,我是不太懂,女主被骗成这样,居然还喜欢着男主,虽然女主非常理智没有恋爱脑。
只能说,初恋的影响真的太大太大。
再次,一些情节上我觉得有点扯。
比如妹妹,我是没想到妹妹看到男主这样对家人,后面还敢直接抢男主的烤鸡。
以及我觉得男主帮妹妹恢复正常那一段,真的好扯。
感觉是因为要成功所以成功了,这一段剧情就应该再细写。
还有阶仔带师兄弟回武馆那一段,转折太快。
阿豹背叛男主那里,转变也太快了。
这一部分应该再来一两集,讲清楚阿豹因为男主归善而多伤自尊之类的,然后阶仔和阿七又看到男主怎样去帮助别人才回心转意的。
最后,还是表扬一下,由始至终,男主都没崩醒目这个人设。
比如前期一眼识破黄飞鸿的引蛇出洞,还反将一军,让女主误会黄飞鸿小气。
还有中期男主看穿阿七利用师妹想诱引自己出门,顺势把黄飞鸿叫上然后设计让黄飞鸿把阿七教训了一顿。
男主后期无间道,从厅长家救女主,倒打一耙质问厅长找人跟踪他,打消了厅长怀疑的念头,这里我是真的没想到男主会这样说,男主真的反应特别快。
可能是男主人设原因,以及目前个人对黄子华上头,所以真的非常喜欢这部剧,甚至比男亲女爱更喜欢,但也非常可惜这部剧细节处太多漏洞。
1、有恩不报未算差,有仇不报正人渣以和为贵,迟早乞米,三十六著,恃强凌弱。
2、损人必利己,打赢靠暗器3、你识做,我识做4、甘大条链,甘细只手指公,你有咩做得成功咖,唉,你个人真系5、一件污,两件秽,3件无所谓6、人财两得,吾使"咸湿"7、我系个奸人,可以被毁灭,但系吾可以比你地打败8、损人不利己,不如跳井死9、我行得奸,企得奸,怕咩10、得闲奸一奸,大病都好翻11、人间有情,你未死就送你一程12、女人过左60斤,男女就授受不亲13、真牙人妒忌假牙人,闻所未闻1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论几多岁,父母都系最重要15、我祝你早死早着,吾死晚晚训吾着16、古语有云:野可以乱食,礼物吾可以吾收17、宁可信其有,信左吾使忧18、有人看到就黄飞鸿,无人看到就一条虫19、你阿妈嫌仔多啊?20、吾好爱上一个做大事既男人21、训着仲靓过未训着,呢滴就系广东菜既特色22、做大佬3大忌:第一、吾好系滴细既面前失威第二、要有防范意思第三、吾好多谢滴细既,滴细算乜接
就剧本的构思来说,这会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播出不久就让电视台收到不少投诉,再到奸人坚最后真的成了好人,整个片子都在循循导人向善;说教之事,便交给并非主角却也占着重要戏份的黄飞鸿吧。
然而好些细节还是没有处理清楚:如醒狮大会后,奸人坚的内心变化。
角色方面,黄子华很合适担任主角,无论是《男亲女爱》还是《栋笃神探》,他的角色都是那种说话让人爱恨不得的人;也有一个巧合的共同点:都是那种有点自卑,不敢接受他人之爱。
而他与牙刷苏的感情也是离奇古怪,敢说这里是最为让人费解的剧情安排之一:这转变太快了,仇人一般的二人,虽是一个骗局让二人混上父子之名,但最后变为真心的父子情,转变实在有点生硬的感觉。
叶童是幼年最为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当初看她的《倚天屠龙记》确实让人怀念,至于角色——舍友说了一句话,“她什么时候摔破她的牙?
那以后再叫我看吧”个人敬服叶童这般的演员。
评演技我不在行,而阿碧确是全戏中最为让我的喜爱的女角色:最为善良,敢爱敢恨的性格——为了大姐狠狠地咬伤奸人坚的耳朵,爱上奸人坚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而义无反顾地和他在一起,可惜却是薄命的结果,绝望而去已经是她的最后一个镜头,打私心我是希望她能有更多的戏份。
整套片子实则瑕疵较多,而这类风格的电视剧较为罕见;也只是希望,这位编剧的整体构思不错,而细节极其有问题,下一次的脚本,那些细节方面的漏斗,不要太多了。
利益相关:十六年子华死忠脑残粉当年首播的时候我高三,所以没看,再之后居然等到十三年之后才第一次看。
剧情怎么发展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我们先说人物吧。
阿坚,先坏后来变好,再后来为了保护大家假装变坏,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变化都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最后为了大局,把所有真正关心他的人拒之门外,剧中所有做过的好事几乎都没人知道,然后独自一人离去,这个结局都颇有几分男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就算大家始终认为他是奸人坚,又,如,何?!
(sorry串下戏)我不知道大家所认为的烂尾指的是奸人坚这个没有被大家认可的结局,还是说其他人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比如说阿豹,不过剧中的铺垫其实已经足以说服我阿豹没有死)。
我倒是觉得还好,如果真的弄一个传统意义的happy ending反而突兀。
更加重要的是,这结局,至少是奸人坚自己的结局,一看就是子华有份定的,作为粉丝其实也会很纠结。
不过这么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想必子华还是演得很爽的吧。
另外一件作为粉丝很无可奈何的事情,一是这个母亲早死被继父抛弃的原生家庭背景,很难不让人想到他自己真实的家庭背景。
说起来TVB里五部担正的电视剧没有一部主角家庭背景是圆满的。
你说你栋笃笑里自嘲就算了(比如《娱乐圈血肉史2》),不用连电视剧都那么自虐吧(虽然《奸人坚》早过《娱乐圈2》)。
我不清楚2007年那会他是不是单身,但结局他说的那句“可能注定我这辈子都是孤独的”的时候,你敢说他没有自我代入?
我唔信!
(代入《无碳用》语气)真的是……哎,可能也是我粉丝心态太重。
只是这么一联想,难免觉得有些感叹。
阿坚与其他人的关系,写得最好的是与牙擦苏的“哎呀”父子情,我尤其喜欢倒数两三集阿苏扮傻只为了让阿坚理他,而阿坚其实也知道。
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别喜欢黄师傅这个角色,我倒是觉得还好,至少剧情里他做的事情也都很合情合理。
顺便说一句我特别喜欢醒狮大会前那段戏,子华那段魔鬼发言让我觉得奸人坚这个角色真正的恶意,看着莫名好爽。
我认为阿坚和这两位角色关系塑造的成功之处,在于事后我会想磕一下父子CP或者师徒CP。
黄师傅本来就知道阿坚是好人就算了,我是真的想编剧交待一下阿苏知道阿坚其实一直都在为大家好的结局,而且想到他们不能在一起会难过。
而阿坚与女主角关系塑造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不会为了他和阿翠没在一起而开心,但同时我也说不上有多遗憾咯。
虽然这么多年之后我才第一次看的确是因为对叶童的形象总是停留在许仙(其实我都没看过那部电视剧,但影响实在太大了),但我对她也没有恶意,颜值个人觉得还好啦,且有几场戏叶童的确交足演技。
问题是阿翠这个角色可谓平平无奇,毫无记忆点。
其他子华的电视剧的女主角,miss mo是一个事业成功牙尖嘴利内心恨嫁又嘴硬的大女人形象,李慧慧是努力工作与罗密欧斗智斗勇但总是运气不太好OL形象,林淼淼是一个爱钱有点小爱慕虚荣但不是毫无原则的港女形象。
但是阿翠的形象是什么呢?
除了前半部戏里的哨牙,阿翠本人有什么能让观众记住的点?
如果说她的point是心地善良,其善良程度又不足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不定如果编剧能把这个角色写得再圣母一些,可能还更有话题性。
其实后半部男女主角这种互相暗恋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说最终也没有在一起的关系写得还不错,仔细想想这种默默的虐还是挺带感的。
问题是!
前半部戏男女主角为什么会喜欢对方这件事情,我真的想不明白啊。
即使编剧很明显地给了几场“你看这就是两个人关系转折的原因哦”的戏,我依然觉得说不通。
阿翠对阿坚我尚且可以脑补前面阿坚骗她的时候她真的上心了(但后来她知道被骗还被当众羞辱这足以抹杀前面一些感情啊,严重起来女主角是有权黑化的),后面就是女人情不自禁还是被坏男人吸引,请问阿坚对阿翠的情感基础在哪里?
仅仅是因为阿翠对她好?
但这个好的程度无法说服我咯。
如果编剧像我说的把阿翠写得再圣母一些,甚至可以某程度写得她和阿坚的妈妈性格上很像,基于阿坚这个家庭背景,喜欢阿翠就合理很多了是不是?
更何况剧情里还有个设定完美的阿碧。
三个人对峙那场戏,阿坚对阿碧说“你姐姐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女人”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是WTF……所以,千错万错都是编剧对这个角色塑造的错。
最后说一下总体剧情。
说实话前十集我看得挺不舒服的,虽然喜剧的部分很多,虽然金句很多,虽然我没有较真民初剧里各种好像不太合理的设定,但我总觉得整体太浮夸,除了某几场重要戏份(比如阿坚自述童年阴影)之外,我无法真正代入到这部电视剧里的世界,感觉大家演戏的痕迹都很重(这个我觉得还是编剧和拍摄节奏的问题为主)。
直至后面大概是牙擦苏父子戏份上线开始整部戏的浮躁终于沉下来。
另外一个原因是,前面的戏份每每让我穿越到栋笃笑,有好几次整个场景加上子华说话的语气,我简直下一秒就不由自主地切换成某场Show的某个片段。
最最明显的例子大概是第九还是第十集阿坚卖旗那段,你根本觉得下一秒就是子华顶着灰色头发用着很抵死的表情说那句“买咩旗啊?
买支好出奇啊?
”这种电视剧和栋笃笑傻傻分不清楚的情景实在不可,我想看栋笃笑我为什么不直接看栋笃笑呢?
还好这么多电视剧也只有这一部让我有这种感受,也还好后面剧情逐渐正经,不然我真的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爱发电才能看得下去。
总体评价,有子华总之先五星,女主角减至少两星,牙擦苏+阿碧可以加半星,总共三星半,四舍五入四星啦。
首先,我是反派厨。
奸人坚不仅已经有自己的一套坚定的人生哲学,而且顽强聪明,不择手段。
最重要的是他很贱(也可以称之为幽默)。
这对我而言确实是很有魅力的。
作为一部电视剧,四十分钟能塞满精彩但看点已经算是成功。
然而它偏要玩洗白这套。
还要在最后的五集里层层反转地玩。
洗白就要讲原因。
其实阿坚做坏事和做好事的那条分界是很明显的,衔接也算不错。
但整部电视剧从后半段阿坚当好人开始,就开始令我晕晕乎乎。
都说反派洗白弱三分,除了最后一场重重反转的戏,前面几次阿坚想出来帮人的招数都显得十分降智。
做事不择手段,且贱,这俩人设是立住了。
但他如何说服自己在“不择手段”和“正义”中取得平衡,这部分就完全略去没写。
他非常之爱母亲,而黄飞鸿像他母亲一样爱他,所以他受到感化弃暗投明……在逻辑上完全讲得通,但感情上完全写得不够。
个中纠结,用犯病般的深思一笔带过,令后半部分的阿坚失去了大多数说服力。
人物塑造片面,写感情笔墨不够,是本剧最大的缺点。
但正是这个缺点,造就了可以随时反转而不至出现漏洞的剧情。
然而作为电视剧,四十分钟还是太短了。
前半部分是有奸人的人格魅力撑底,而后半部分当好人则欠缺铺垫。
塞太多这样“前无铺垫,只靠后面来解释”的反转,会不好看。
幸好结局没落入俗套,还算让人有得回味。
有得必有失,《奸人坚》这样写是得少失多。
不过无论如何,它从选材到演员,从场景到画面,还是比内地现在的大多数电视剧要好,好太多。
唉,真是全靠同行衬托……
评戏,总有许多聪慧之人挑出很多瑕疵纰漏,或者旁征博引剖析颇深条理款款。
所以我做不来这一行。
因为不够格。
我只得一副庸脑,不仅庸,还很懒,而且顿,甚至痴。
戏,就当毫无瑕疵那样去看,不追究只跟随。
合口味便看下去,不合便不看。
逻辑?
情节?
结构?
手法?
通通与我无关。
我对眼也看不出什么方圆。
所以我没有评,只有一个小女人的敏感神经颤动而生的情绪。
所以我只知道,这部戏,是否让我触动。
哪怕一丝,都是好的无以复加的。
还有某些人,是否在恰当的契机内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或者我虚弱时需要的温暖,我无聊时需要的快乐,我沉闷时需要的锐利,我伤怀时需要的慰藉,我炙热时需要的冷静,我妄想时需要的真实。
我孤寂时需要的梦幻。
我仓惶时需要的坚定。
我乏味时需要的新鲜。
我坚持时需要的撼动。
或者我虚弱时更需要的虚弱。
我无聊时更需要的无聊,我沉闷时更需要的沉闷,我伤怀时更需要的伤怀,我炙热时更需要的炙热,我妄想时更需要的妄想。
我孤寂时更需要的孤寂。
我仓惶时更需要的仓惶。
我乏味时更需要的乏味。
我坚持时更需要的坚持。
我怀疑时更需要的怀疑。
我煽动时更需要的煽动。
随意挑电视剧来看。
挑中你的men don't cry 。
看完,心内慘淡一片。
我不知道港劇也能這般傷人的。
我知道要有怎樣苛刻的條件才能有這樣一個人在生命裏。
我知道走到最後,早已不是最初的風景。
其實不必到最後,到達那個時間點,便要抛低,換身态度往前走。
雖然心内懷念最初的風景。
卻隻能與現時所謂新鮮的一切日夜相對。
雖然不再動心,卻輕松淡然。
人至中年,又經過這麽多的風浪,自然這樣再好不過。
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吧,不去強求,不去打破,顺其自然。
緣份深至骨髓。
卻不是俗世的相伴一生。
有缘无分吗?
不。
你是一片原野。
从未离开过。
你知不知道,有的人互为原野,为彼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不存在在不在一起这个问题。
隻是心内那片广阔的土地,却再容不下其他任何一味的花朵。
阿翠把賣身的錢全給了奸人堅,奸人堅都輸嗮。
阿翠要去南洋了,她的家人說:你哏樣做,你值得咩?
my luv
反复横跳奸人坚,玩我咯?而且青鸡面黄飞鸿,我真系好惊他突然间变奸。。。
虽然是冲着黄子华看的,但其他配角也太不讨喜了吧,想把黄子华和许绍雄以外的人都屏蔽掉
损人必利己
总觉得这部不大出彩。为什么这两个人擦不出火花呢?都太强了~
最近迷上了黄子华,去看他的片,叶童和他也不搭~~~整部戏还好吧。。剧情意料之内
三星半
其实剧本很苍白完全是阿奸的经典对白和这个角色撑起了这部戏,我子华太无敌了。喜欢阿豹啊,喜欢阿豹和坚哥的感情。原来喜剧之王里的小阿飞就是他。叶童实在看不下去。杨秀惠不错。
哇哈哈,因为黄子华还是非常值得一看。但是叶童。。。嗯,还有那个黄飞鸿。。。嗯。。。主题曲很有爱~前面坏坏的时候很搞,后面有点无聊了。
(石坚在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先后出演大反派白头甫、黄广俊、雷公祥、孙昆仑等,结果被观众唤作“奸人坚”,成为银幕反派的经典代表,甚至多年后香港人还会用“奸过石坚”一词形容现实中的奸恶之徒。(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
把里面的洗脑鸡汤和言情剧情全去掉可以打9.9分,但是因为没有去掉,所以只能给一分
粤语版在线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1MzUxMTY=.html
杨秀惠真是漂亮,黄子华不多演几部影视作品真是可惜了。
不好看
黄子华自带奸人气质哈哈,演得好
全是金句!“我姓麻,我叫麻甩佬,佢系我细佬,麻甩仔”真是笑死我!但是叶童和我男神真的是一点点CP感都冇!太不搭了………
子华真是自带栋笃笑气场入组拍戏的(每集前面的奸人语录简直可以无缝对接栋笃笑),其他角色都是衬托他的存在,可以算是大男主戏了吧。(结局也太仓促了吧,感觉明明还有三集的分量,却在一集草草结束了)
从来都挺讨厌叶童的。。。不管白蛇传还是倚天也讨厌经历大变后的改恶从良剧情(只看3集,猜测的,实在没地方吸引能继续看下去)
有恩不报未算差,有仇不报正人渣
小时候记得是吃人肉,黄子华呕吐;再回顾发现没有吃人肉这一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