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珠玉在前,我的期待值自然会更高一些。
我是先看的电影,隔了很久,因为棋魂的俞亮,再反过来看的剧版。
闪光少女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燃,感情线什么的若隐若现,非常热血的青春热血。
电视剧加了两条线,一条圆号学长,一条表姐老师和大明星。
学长加得很好,李由说自己长胡子埋在王老师怀里哭的时候,我都也跟着哭了。
至于表姐老师和大明星,虽然金句很多,但还是感觉很多余,大概只是为了杀时间吧!
整部剧的台词我很喜欢,有的很现实,有的很戳人心,整部剧都很有少年气,我好喜欢少年这种打打闹闹的欢乐,还有追寻梦想的一腔热血,因为年轻,所以不怕失败。
陈惊一开始看着咋咋呼呼的,但是看她的家庭环境,感觉能生的这么个性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油渣越看越有味道,好帅一小哥哥,而且这么暖心贴心,这样的李由给我来一打好吗。
千指大人有点弱化的感觉,但是贝贝塔塔樱仔实在太可爱了,贝贝塔塔你俩这么好看穿什么都不算是奇装异服啦,这是给大家眼福好不好,毕竟颜值即正义,而且一个lo娘一个穿汉服的小姐姐,这样分配还不错。
唯一不喜欢的是女老师和小明星,前期看着还行,后面他俩戏份也忒多了点吧,感觉后面斗琴都有点仓促了,但他俩剧情倒挺丰富挺完整,关键对主线剧情帮助也不大,占的剧情未免也太多了吧,这俩巨多的剧情减一星,这么丰富的剧情单拎出去一部剧不行吗,非占着这校园剧,整的我还得去彩蛋里找少年们的片段而且我一惊一乍的单独剧情也太少了吧,他俩甜甜的恋爱呢,别说我恋爱脑啊,那不是,我想看的他们多练琴的镜头,也没有啊,成天就是那老师和小明星的剧情,有时候我都觉得小明星才是主角了,老师和小明星不仅不助攻主cp一惊一乍,反而还得主cp来助攻副cp,我一个常年不嗑主cp的人,难得嗑个主cp结果居然戏份这么少,我也太难了吧还有好多这群孩子一起玩的片段,也在彩蛋里,彩蛋有二十四个啊,我服了,都快减掉了一集的镜头了吧,这镜头藏起来过年吗,我少年们的镜头都没了,无语
先前没有看过电影版,只是因为郝富申才来看了这部剧。
时而两倍速,遇到有音乐想慢下来感受的时候就会将速度调回来。
题材是与音乐有关,中西乐器的针锋相对以及互相融合,奏出了本剧的主旋律,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就剧情而言,只能算是及格。
起先不喜欢女主的人设,一度想要弃剧。
觉得女主咋咋唬唬,专业造诣不是很高,只会耍小聪明不思进取,因为lo裙事件说的那番话也让我有点不舒服。
对待不同,可以不理解,但是需要尊重。
陈惊开始确实有点自我了,好在后面确实能看到她性格也有闪光的一面,比如讲义气,比如怼人很有气魄,也是个会为朋友考虑的暖心小天使。
郝富申在塑造油渣时,和棋魂里的俞亮给人完全是两个感觉,尤其是前期,他的可塑性还是蛮强的,这让我感到很惊喜,不过后面还是能看出一点俞亮的影子。
作为他的第一部剧,他的演技已经算得上是不错了,希望他日后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副cp这条线,一开始我是很喜欢的,但是后来越来越落入俗套,剧情尴尬且冯安宇变油腻了。
在青春群像的剧情中加入偶像剧的情节的确有点不伦不类了,本来是多好的校园剧啊!
他俩单独拉出来搞个小甜剧应该是不错的,穿插在一群活泼年轻的男孩女孩中间太奇怪了。
最后,青春万岁!
热爱万岁!
民乐万岁!
我是时候把自己荒废掉的乐器拾起来了,不要变成严丝合缝的大人,还是做一个会冲动的眼里有亮光的大人吧!
曾经民俗扬琴演奏的学生陈惊,以及作为民俗打击演奏大唐鼓的学生李由,在民族乐队和西洋乐队争斗的时候,陈惊与李由遇见了正在弹钢琴的王文师哥。
李由从这一次的一眼也让陈惊从此迷恋上了王文师哥,并勇敢的告诉了王文,但是却得来的是王文的一句话:“扬琴是乐器?
”就这么一句话,足以看出王文对于陈惊的一些看法,也能看出他对中国古典乐器扬琴的看法,是一种把扬琴没有当一回事的看法。
就因为王文的一句话话激起了曾经想要改变王文的一些看法的冲动。
为了小郝一天就看完了《闪光少女》但是李由真的把我拉回了高中生活和我男朋友实在太像了倒不是因为都带着大大的眼镜(而且牙不太整齐?
李由带牙套,但是我男朋友是单纯不齐),眼睛、鼻子竟然都有点相似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点比如都恐高,而且我不恐高,我拉着他往下看的时候,表情和他们一模一样
明明害怕还得逞能“保护”
P3都怕水(上次去游泳差点没把我吓死!!
双唇发紫脸发青!!
我差点以为他要不行了!
诶这算不算逞能???
)
每次出去玩都要给我带一堆零食,也会有很多自己做的东西
喜欢做饭(现在尤其喜欢蛋糕甜点)
吃醋时奇奇怪怪的暗示(但是他可能不记得这个了)最开始和我交流我的时候他以为我有男朋友,一次有流星,他说“这个日子对你来说挺浪漫的吧,你和那个谁”
一番感慨被我“直白”打断后的表情实在太像了,我说话也总是这样有点“不雅”
而且实在没想到,从同学手里买照片这事也能对上,他用了很多包辣条买到的
戴发带(他曾经为了耍帅)跑完步的样子简直和刘冰一模一样!
到了无法分辨的地步(但是我男朋友掀起的发际线无法出现,小郝的头发还是蛮优越的)
说“怎么了”的时候的眼神(还会有点小结巴也能对上),就是这个瞬间狙我
喜欢用一些暧昧小动作(话说敲人也干过吧)
然后就是,表白急死个人
不过和李由最大的差距就是,摘!
眼!
镜!
不!
会!
变!
帅!
呜呜呜不知道是不是《闪光少女》和很多人的青春都登对但是至少对我来说它是一部合格的片子我好喜欢
与之前大众印象里的“青春校园剧”不同,追了几集《闪光少女》,发现它还原了青春剧原本的模样。
(一)轻松欢快下饭剧。
没有虐恋,拒绝狗血,《闪光少女》讲述的就是一群艺校高中生为自己为理想奋斗的故事。
与每一位艺考生一样,过着苦逼的高中生活。
剧中开篇就是让每位住宿生闻风丧胆的“查寝”。
几位主演的身份背景昭然若揭:学渣陈惊,暖男油渣,追星闺蜜天爽,学霸小霾,校草王文。
从剧情到人物一下把观众拉入到高中时代,果真是岁月变迁,查寝老师的手段也不断升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充分体现在班主任王老师的那句:“今天查寝,我要从上往下查”直男们躲闪不及,阵亡一片…这段剧情又搞笑又写实,不由得感叹编剧真是有生活体验的人啊…千指大人小霾的出场也很飒,一面高冷的对年级第二名说出“中二也好过你这个万年老二”一面不以为意的表示:“加油,我在原地等你”,学霸人设高高在上,让人仰望。
与女主陈惊的学渣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自带“神经特质”的女主陈惊,每次出场都是人仰马翻,自带搞笑 BGM 。
这个人物设定就是很有精力充沛,时刻想搞点大新闻,也是全院老师的重点看管对象。
在琴房兜售冰可乐高价卖给同学,被分到偏远琴房跟隔壁奶奶交上朋友,还混到不少吃喝,花痴钢琴专业的王文师哥,用追星的手段追求男神,总之这是个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的欢脱girl,最擅长的技能是“翻琴谱”。
即使被同学老师嘲讽学渣身份,也不放在心上,永远乐观,永远闹腾,永远闲不住!
(二)小情节,大立意。
人物的成长是塑造角色的关键,在初次与男神王文告白被拒后,王文师哥的一段话让陈惊彻底改变了,“扬琴,能登上什么样的舞台,我也很好奇”带着轻视的口吻,让吊儿郎当惯了陈惊第一次正视了自己的梦想,到底扬琴能登上什么样的舞台,取决于学习扬琴的人。
这才有了后面陈惊组织民乐组与西洋乐组斗琴的剧情。
虽然是青春校园剧设定,可立意却在将传统文化民乐发扬光大。
民乐与西洋乐抛币斗琴的一幕,真的燃爆了!
看着千指大人小霾在演奏时,时而如叮咚山泉,时而如潺潺流水,真的有被扬琴的刚柔并济所惊艳到!
民乐与西洋乐两队人马遥相呼应,一人一句,扬琴对钢琴,二胡对提琴,长笛对竹笛,这些乐器音色相仿,乐句相近,见招拆招,难分胜负。
直到唢呐“百鸟朝凤”一出,西洋乐组拿不出与之相对的音色音调,只能暂时甘拜下风。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到斗琴的最后一幕锁呢演奏,会有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兴奋,乐器不分高低,各有所长,可震撼人心的声音,一定是根之所在。
青春能量少年气喷涌而来,隔着屏幕都感受的到那种“燃”。
(三)酸酸甜甜的暗恋,值得拥有看腻了狗血言情,一旦接受了酸酸甜甜的暗恋设定,居然嗑的停不下来。
油渣的暖男人设真是戳中大龄阿姨的少女心。
烧饭做菜织毛衣都不在话下,陈惊一声令下赴汤蹈火,不仅温婉居家,而且忠犬奶狗。
可惜读书时候的少女们都很盲目,容易被高冷型的王文师哥们蒙蔽双眼。
可这就是青春啊!
正如班主任王老师说的“或许毕业多年以后,他们记不住任何人,单单能记得的是曾经暗恋过的人”(四)金句宝典,高能不断陈惊虽然是学渣身份,可并不耽误“哲人”的闪光点。
自嘲与学霸的距离“就差换个脑子了”。
虽然被师哥狠心拒绝了,也没有哭哭啼啼,反倒安慰自己“那就死心啊,有什么损失呢。
起码让师哥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个浓眉大眼的少女觉得他很不错呀。
我爸跟我说过不管是什么人,知道有人喜欢自己都会开心的。
”并将这份拒绝化作动力,发誓要“我要上舞台!
我要让师哥记住什么是扬琴!
”
这样一枚古灵精怪元气满满的女神经,真是让人着了道。
青春该是什么样的?
应该就是这样闹腾的,欢声笑语的,理想与信念犹在,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只为证明心中所想。
不管什么时候,搏一搏都不算晚,说不定就如陈惊所说的那样“年轻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套路,不狗血,这样的青春剧,值得追!
很久没有痛快地给某一个作品打五分了,毕竟有不少都觉得还不错,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于是给四分,有很多中规中矩的给三分,剩下恶心观众的给2分,恶心所有人的就只能给一星了。
最开始对剧版是抵触的,毕竟影版珠玉在前,市面上各种改编又给人泼了无数的凉水,一开始的确是抱着“注水剧”的态度去看的,结果!!!!!
出乎我的意料!!!!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我们的青春剧终于现实了!!!!
终于残酷了!!!!
终于有哲理了!!!!
————————————————————我是分割线————————————————————我懒,不会有图:我最喜欢的人物:李飒他是一个想活下去的人,因此可以有着和同龄人不同的思想,许多人还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该不该鼓起勇气追梦的时候,他已经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明白时不我待。
他因为一碗汤收获了油渣这个小弟,却不是对油渣呼来喝去,而是一直鼓励他和神经告白。
他虽然是西洋乐的,但每每都站出来为民乐说话。
他不会伤春悲秋,送院醒来后和油渣的谈话不是自己命不久矣,而是感慨错过了看女生们穿泳装……他让大家发现其实生活并不是那么糟糕,至少还活着可以努力。
虽然剧中的飒哥还是去世了,没能像他之前夸过得海口一样平安渡过,但生命就是如此脆弱,睡着了,就不知道能不能再看见太阳。
最真实的人物(恋爱):冯安宇and陈老师首先,王安宇因为《梦回》在我这里减掉的分在闪光少女加倍的还回来啦!!!
他虽然是顶级流量,但他的工作很丧,自己已经28岁了,却还要演十六七岁的中学生。
自己的演技不过关,爬不上更高的舞台,后面呢,则有比他更年轻的小鲜肉追赶(可是放普通人,28岁并不老啊!
)接着自己不喜欢的电视剧、鬼扯的赞助、甚至无辜要认一个不是自己儿子的儿子……虽然有很多人说喜欢自己,却已经分不清生活中真实的情感流露到底是真是假。
他的人生设了太多的防备,唯一能让他卸下一切防备的是他弟——一棵养了十几年的树。
没有了平常电视剧里的霸道总裁人设,冯安宇虽然维持着帅气的外表,但柔软又满是伤痕的他早已展露在观众的面前。
再说和陈老师的爱情,本来二人情投意合,也都不愿意曝光,甚至陈老师面对漫天绯闻都可以忍耐,但最终让两人渐行渐远的,依旧是明星和普通人之间的鸿沟。
不是王子不可能爱上灰姑娘,而是二人相爱后,终将面对的是无边的黑暗和惊涛骇浪,一方稍微动摇,就是翻船。
冯安宇在暴雨天丧得透底,无法挽回自己的爱人、大门密码锁没电、翻墙回家还被挂在篱笆上,最后自己的弟弟也在暴雨中被雷击中,只剩下根——一无所有。
而生活还要继续,第二天风雨停了,烦心事依旧困扰着自己。
冯安宇愿意给孩子们舞台,愿意为孩子们出钱做服装,鼓励他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大概也是在给自己暗示,给自己鼓起勇气,突破牢笼的勇气。
另外,两个恋爱线的台词真的是太有味道了!
重点表扬编剧大大!!!
其他:相比影版,剧版将主线6人的背景都讲圆了,502的“怪”也终于不是为了二次元的怪而怪,油渣和神经的性格也更加明显地刻画了,而不是简单的组团打怪升级通关。
动作有了动机,有了原动力,加上有血有肉的人物,合在一起才是热血,才是青春。
因为对电影版的印象很好,所以一开始都很抗拒打开这部剧,为了棋坛贵公子俞亮二段打开了第一集,女主真不愧是外号神经前几集真的好吵,但对油渣自带俞亮滤镜,怎么都觉得可爱,头发乱糟糟的可爱,戴牙套也可爱,看着看着,就觉得女主又真实又灵动,是生活中谁都会喜欢的女孩子,对朋友讲义气,对喜欢的人勇敢真诚,永远像个小太阳,有很多明知道就是会很煽情的点,看了还是会感动,油渣喊话王文师哥那段没有彭彭版的愤慨,但也是另一种风格,可能是因为有很长的情绪铺垫,陈惊意识到自己喜欢油渣所以并没有对师哥表白,而是对王文师哥说扬琴真的超厉害的这个设计更好,飒哥的告别式很难过,但更戳心的是那个早起看到胡子嚎啕大哭的油渣,好像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明白原来已经失去了,坐在飒哥床上那个抱着团哭到说不出话的油渣真的让人很想抱一抱,迷惑龙真的非常喜欢马门溪龙,愿意等她漫长的反射弧,愿意陪着她做所有她喜欢的事,听到她的忌口会立马摘下耳机记下来,所有的好吃的都要藏起来只给她一个人,比起电影版油渣车上用手扶住陈惊脑袋那个落寞的眼神,我更爱剧里那个低头的笑,暗恋或许苦涩,但在那段暗恋里的每个人都有那个全世界好像只有她在眼睛里的快乐瞬间,到最后油渣都没有说出那句陈惊我喜欢你,但他的眼睛里写满了我喜欢你啊,你是我永远的第一站,是我的天造地设,是我会牵着手奔跑的女孩,是隔着时差半夜被吵醒也会先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一见钟情漫长陪伴,大堂鼓是扬琴的好朋友,迷惑龙是默默喜欢马门溪龙好久的好朋友,如果时间注定会被浪费,那么和你度过的所有时间都闪闪发亮❤️“我是防撞条,我的作用就是在你自由自在的滚来滚去的时候,不撞疼你啊”“陈惊,错过一个暑假有什么大不了呢,我们还有好多好多个夏天,要一起玩呢”
《闪光少女》作为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青春励志剧,主人公们对待民族音乐和传统乐器的真诚坚守令人动容,他们通过精彩演奏和对民族音乐的美妙演绎,普及了中华传统音乐的认知度和知名度,通过在大型舞台的精彩表演,为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赢得了关注和荣誉。
剧中年轻一代的主演们充满青春气息,将紧贴当下热点、网感十足的台词用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动地诠释出青春应有的模样
以为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电影版很早就看过了,不过对剧版一直没什么兴趣,直到这几天偶然刷到剧版斗琴,非常喜欢,n刷之后决定看一下这部剧。
先说优点吧,很多角色的剧情和互动非常的接地气,比如开头兵荒马乱的查寝,闭灯检查手机,难吃的食堂,还有很多角色的互动,也是很有那种就是你身边人的感觉,很有那种小清新校园剧的感觉。
电影版的主线基本保留,没什么改动,主角团的塑造比电影版丰富了很多,郑有恩和王文这两个角色也不像电影里那么讨人厌,变成了两个虽然非常高傲但是也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他们的乐器而且有梦想的人,一些配角加的也很讨喜,像李飒,孙子源,老奶奶都不错。
剧情有笑有泪,毕业那晚一群人吵吵闹闹的开始告别,那个二胡的小哥为了不留遗憾鼓起勇气对站在对面的那个女生喊起来“毕业班古筝专业文秀珍,我,毕业班二胡专业张凡,我想问你,你对我什么看法”,那个女生大声回到“我对你没有看法”,然后大家纷纷开始的自己的不留遗憾,那段真的非常的感人。
再说缺点,首先,角色戏份严重不均,冯安宇这个角色的戏份,又臭又长,而且对主线几乎可以说毫无推进,可以说注水非常严重,他的每场戏,都给我一种。
他到底塞了多少钱的感觉。
而且因为这个角色,改掉了电影版中在会展表演权御天下的部分让我非常不满意,他如同一个外挂一样直接给了主角团一个舞台,一次伴唱的机会,剧情中虽然有千指等人对这个舞台不满意的部分,但是这种天降外挂一样的剧情在我看来就是如同抹消了他们努力,靠外挂就能有舞台的感觉。
然后很多角色如同跑龙套一般没有存在感,孙子源这个角色,从引起男生战争以及斗琴前所提出的种种建议就看得出来,这本该是除了主角团之外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但是几乎可以说,除了开头和斗琴那两三集,几乎没什么镜头,柳琴的小哥镜头极少但是印象深刻(这原本也该是一个校园暴力的切入点),唢呐和马头琴的小哥几乎没怎么出场,并不是说要给他们多少戏份,而且我在看斗琴之前研讨策略时,唢呐和马头琴这两个几乎可以说是救兵的存在在整个前期剧情可以说毫无铺垫,后面也没有太清晰的解释,如果不是我清楚的知道马头琴用来补充低音不足,唢呐用来对抗对方碾压一般音量,我只会对女主和他俩突然出现的练习镜头感到莫名其妙。
然后就是剧情安排的问题,他的校园剧情感人且接地气,这是非常优秀的部分,但是在西洋乐对民乐歧视的部分,有很多却很生硬,很多是在很感人或者很开心的地方,突然就打起来了,比如我觉得很感人的毕业前两晚那段,原本大家呼喊着不留遗憾是非常感人的剧情,然后因为女主喊了一句“杨琴真的超厉害”和王文嫌她烦,直接两边就要打起来这种剧情,直观感受就是,我这正哭呢,怎么就打起来了再就是音乐的元素可以说,以这部剧来说,太少了,除了电影本身就有的部分之外,相关的部分真的不太多,比如李飒,这个角色的戏份又多又重,但我几乎是到了女主去给王文翻稿我才在一堆人头里发现他是圆号手。
还有些剧情线感觉是删除了,开头男主等人提到的钢铁直男天团,后期几乎没提过,斗琴之前讨论的时候突然就被提到了解散了,而且男主和孙子源还很尴尬,以及他们提到没有低音时候,孙子源说民乐有低音,千指说“哦,是他们”,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我觉得前面应该有马头琴小哥的剧情,然并没,都让我觉得,可能是原定的剧情被删除了最后说说演技,大部分演员演技很一般,可以说整体是比电影低了一个档次,女主演技略显浮夸但是可以接受,男主要好一些,但他们还很年轻,真的年轻带来青涩的感觉可以弥补很多的不足,最致命的是千指的演员,气质的不足,面瘫的演技加上生硬的台词,基本上可以说是,就是个大型车祸现场。
总得来说,我个人感觉,这部剧,剧情校园部分很好,明星部分很垮,角色塑造不错,整体演技及格,没事看看还是很不错的,当下饭剧很好,因为校园的部分我是真的很喜欢,好多地方真的特别感人,顺说一次,斗琴的部分真的超好听!!!!!!!!
人民的名义之后首部看完了的国产电视剧。女主角太可爱了,油渣也不错,钢琴王文师兄越看越惊喜,其他人差一截,樱子感觉过于做作。故事节奏难受,水的水,电影里的精彩环节斗琴/登台表演又全部压缩在最后两集。对电影人物故事进行了补完,新增了注水专用人物姐和明星。多元化音乐是支撑我两大三大动力之一,另外两个是可爱的女主和2倍速选项。有一说一,斗琴和登台表演那段比电影更丰富,更现实,吸引人。总体三星半。顺便说一嘴,我对流量明星的苦衷什么的一毛钱兴趣没有,放过我吧。编剧金句颇多,但说太多感觉全靠人人都抱着一桶鸡汤来推进剧情了。前两集免费版把剧本节奏的灵性用完了
无比欢乐,台词也很不错。
陈惊既不是校花,也不是学霸,但她是青春,是太阳,是闪光少女。
太浮夸
飒哥和竹笛少年 我记住你们了!
还不错
拜托哪有人把c当常服穿的
有点浮夸
剧版主角们的表演太过模仿影版主角的表演方式了。
可可爱爱
没有剧情,比电影差远了,女主强硬的小妞演技撑不下去……
笑中带泪,中二又温暖,坦荡又纯粹,这就是青春啊!超喜欢他们认定目标一往无前的孤勇,成长,本身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的战斗,有笑有泪,努力过勇敢过的每个瞬间,都是人生最好的勋章。长大可不是为了变成什么严丝合缝的笨蛋啊。
主线加的一些情节挺不错的让剧版更加饱满,但很多地方实在太过拖沓。女主演员不如徐璐有灵气。女主姐姐和明星线又臭又长,三流偶像剧情节不明白为何要加…整体上不如影版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能会贬值,但只有人生经历不会。
★2020.01.06看完★ 影版改剧版,强行增加了支线剧情,整体来说没有影版的效果,到底挺搞笑的!王安宇确实颜不错,不过《梦回》中的他演的更好!
史上最差,看不下去了
男明星那条线真的好突兀,也没cp感
为了郝富申看的剧,意外得很不错。已经三刷了,里面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矛盾冲突有温情善良。弹幕里面一直在比较电影版和剧版,我也好奇下去看了,音乐部分确实硬影版更震撼一些,不过限制于篇幅,个人觉得剧版的人物扩充得很饱满。陈惊式中心人物,油渣式稳定陪伴人物但家长顽固,飒哥式过好每一天,小霾式有明显棱角但家长控制欲强,樱仔式内向但收到伤害,贝贝式向往自然与城市风格不搭,塔塔式有偏好但不被人认同,宋天爽式被成绩压垮了友情,西洋乐同学式看不起民乐看不惯学民乐的同学,陈老师式独立恋爱型,王老师式儒雅大方型,冯安宇式真诚娱乐圈型,黄一娜式熟悉规则娱乐圈式…………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形象,入股不亏!
电视剧改编的几个优点:李飒小哥哥很飒;隔壁楼昆曲奶奶很暖;502贝塔姐妹的故事丰满了人物。缺点:除了男主其余角色都相比电影都降了个level。很多电影里很有意思的对白,到了剧里却少了氛围,不好玩了。最遗憾:电影漫展里那场《权御天下》的演奏真是太燃了,电视剧居然没有保留下来,二次元主题在剧里太少了。但总体还是不错的作品,剧里一些插曲挺好听。
周依然好看。男主劝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