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坑只有更坑,一个人迷失造成全队人员统统无幸被杀,试问你这个队长是怎么当的,我kao!
难道你的队员就不是人,都没有家庭父母吗?
刚开始还看着比较带劲,影片拍摄得还比较专业,但居然是这种结局,太让人失望,你想反应真实人性也不能把电影拍成这样啊,最后找到杀你家人的凶手你来句:“我也可以找到你的家人,但我不会像你那样” 。
说完就一颗子弹,我想说编剧和导演去你MD,你用一颗子弹就诠释你们本片的主角和录像里邪恶的人有本质区别吗?
我艹,为了能打出去这颗子弹你坑了你多少队友啊,让他们互相猜疑,在你最失魂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还是你队友叫你回去的,相比之下你的队友是有多该死啊。
”倒演“你真是与众不同啊,一句话本片真是负能量满满,毫无人性可言。
老瓦还是去拍机器人吧,因为他轴,所以他不用思考道德和人性。
归纳两个字就是”脑残“。
最后,迎合主题本年度最佳坑B队友“阿诺屎挖性哥”非你莫属!!
破坏者 5/100州长你为啥拍烂片!!!
这是很烂的一部电影能不看就不要看好了,不然真的会后悔文戏很长武戏不行时间拖沓无聊至极,想想都很难受。
140字好难写不知道为什么州长会拍这样的电影很多年前看的,发现没有写影评果断回来写下看到的有缘人不要进坑了,进坑了,就看完吧,看完过来一起吐槽。
州长完全抢个两千万不就得了,和大家伙说清楚一起去报复,其他人各得1000万就结束了,何必搞的鸡飞狗跳?
再说了,毒枭那么多,自己慢慢抢也是抢的出来这点钱的。
最后报复毒枭时完全没有计划,激情作案,黯然销魂,魂断蓝桥,翘翘翘翘,翘辫子,完全不明所以,不知道导演除了枪战要表达什么。
这编剧脑子是进shit了吗?
弄一大帮子还算小有名气的演员一个个被k,最后就这个结果?
换我好歹从中作梗买通腐败警察或者毒枭的死对头耗费个1,2年折磨死毒枭家里的老老小小,完了绑架毒枭,剁掉四肢挖掉眼皮强迫他天天看录像看30年多好。
实在不够快意恩仇。
为了一个不成熟的复仇计划,害死自己一大堆徒弟,只能说这个教练属于精神分裂。
作为叱咤影坛超过三十年的动作明星,卸任州长后的阿诺,是最有资格怀旧的银幕硬汉。
他亦步亦趋复制一部《终结者》或《独闯龙潭》,照样会有大批观众买单。
但具有政治家头脑的他追求更高,懂得吃老本不如创新局。
比起上一部自嘲年迈的《背水一战》,《破坏者》是一次更加贴近时代的尝试,而且极为成功地结合了老派动作片的魅力和新的灵感。
要扣住时代脉搏,阿诺迫切需要的,就是扫除八九十年代不会受伤的卡通肌肉男印象。
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动作场面的风格,光着膀子大枪扫千军已被埋葬在胶片房里,电子游戏的时代,影迷的整体审美也由打不完的子弹+不会中枪的主角,悄然转变成娴熟的武器使用,精准的爆破攻坚,专业的站位、掩护和配合等等军事层面的素养展示。
此外,《破坏者》还继承了B级杀戮片展览内脏的特色,肠子垂地的命案现场,血肉模糊的车祸遗骸,浸泡在冰箱血液里的尸体,还有录像和手机里一闪而过的粗糙画面,有更多令人胃液翻涌的猛料。
放在平常警匪片里比较生猛的手枪爆头,步枪穿肠,胸膛开花,在这里反而是小儿科了。
以伪纪录片扬名的大卫•阿耶镜头下,一切枪弹伤害都高度写实,丝毫没有漫画式的美化。
《破坏者》的主要人物不是粗线条的枪客打手,大有《无间道风云》里卧底必须比流氓更混账才能保护身份的设定。
那一帮突击队员像机车党、帮派混混、毒贩子和拉皮条的,唯独不像警察,粗话连篇,麻醉在酒精和脱衣舞女中,横行无忌,殴打保安,调戏女警员,连独处时的私生活也与粗俗的帮派分子无异。
这种职业习惯带入生活作风,难免叫人产生一定嫌恶感。
所以当他们被挨个击杀,还死得残忍无比时,我除了倒吸冷气的惊悚,还生出几分世界被净化的舒畅。
阿诺之变,也出于客观原因。
他出演此片时已是67岁高龄,你看更喜欢独来独往的史泰龙,也领着一群过气明星组队了,有什么理由让体力退化的阿诺继续过关斩将。
前三分之二的故事中,阿诺似乎处于科林•菲尔斯在《王牌特工》那样提携后辈的次主角地位,但当所有的情节拼图就位,真相呼之欲出时,他重新牢牢成为整个故事的轴心。
这是当代的审美需要,也是阿诺老骥伏枥的银幕新定位。
录像厅年代盛行的一人军队太简单粗暴,已经不再通吃,如今的观众被各种类型的商业片惯坏,除了生猛的视听效果,还需要情节稍微有点嚼头和回味。
不至于一竿子捅到底,又不能太烧脑绕弯。
《破坏者》看似尘埃落定后爆出的第二结局,正好完美地平衡了这两点。
最后,阿诺没有忘记给他的忠实粉丝们回报。
在最后十分钟,他找回了昔日的荣光。
就像福赛斯小说里那些孤独而冷酷的复仇者一样,他一直隐忍着等待一个契机,当那个窗口开启,他便孤注一掷,不惜代价,全力以赴。
那一刻,仿佛又看到那个赤裸上身杀入敌营的突击队员,那个手持加特林扫烂警车的未来机器人,那个策马奔过半个洛杉矶的王牌特工。
硬汉来不及变老,便会轰轰烈烈的死去,只是他已不再有让子弹拐弯的超能力,只能静静的坐下来,抚摸着淌血的伤口,慢慢喝下一杯龙舌兰,让大仇得报的恣意快慰撒满整个银幕。
(文/方聿南)
八九十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的动作明星阿诺施瓦辛格至今仍然影响深远,虽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身体与动作都略显乏力,但面对于青黄不接的局面仍然高调复出,着实有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气概!
只是过于想要急于证明自己而连拍几部水平一般的作品,着实让信心满满的人们失望了一把!
阿诺真的老了,走起来都有点走不动了何况是打?
不过看他拼命地表演让我们还是为他的执着所打动!
经过一段小小的挫折以后阿诺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重新审识与制定了一种新的表演方式,以文为主,以武为辅,将动作戏多集中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从而既提升了电影有序发展抑扬顿挫的节奏,又减少因年老体衰而在动作方面的吃劲乏力!
因此,阿诺又重新开启了另外一个适合于自身条件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后阿诺时代,而这部电影就是后阿诺时代开启的开始!
电影相对于阿诺以前的作品来说有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
抛弃了以往英雄电影的积极与正面,电影风格更趋于一种阴暗与恐怖!
联手萨姆沃辛顿与一帮肌肉硬汉,奏响了一部反英雄主义的惊悚电影!
电影剧情惊险刺激,悬念跌宕起伏,电影节奏由慢转快,一步步将剧情推向高潮!
整体把握也将纹理展现的清清楚楚,连哄带骗就是让整个剧情陷入一种复杂化的趋势!
而导演在不断制造悬念的同时,适时的添加新的植入剧情,将本来混乱不堪的电影局面瞬间变得简单明了,让整体走向也变得急转直下仿佛故事就要完结!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隐藏在最深处剧情反而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交代次数最多的地方,我们被导演玩弄的晕头转向,可是最后才发现我们是被自己欺骗的晕头转向!
电影集合了惊悚片一贯的风格与形式,用很强烈很有冲击感的视觉镜头来加剧电影里人物之间的矛盾,让剧情矛盾的激化与发展不断的引向电影的惊爆点,然后一泄如注集体大爆发,爆发过后看似平静的局面又开始泛起真正的阴谋,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的起因只是被我们的胡乱的猜疑而全部搞乱了,跑了一圈的剧情最后又重新回了原点!
电影的思路一直保持的很清晰,剧情线索虽然被打乱的乱七八糟毫无头绪,但主题却是异常鲜明!
导演完美的掌控住整个电影的思路,也将围绕在剧情主线以外的细枝末节处理的非常到位!
电影有很强的节奏感,一步一步的引导与加强观众对电影发展的认知,很容易的就能深入电影剧情,形成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电影人物也处理的相当完美,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留给萨姆沃辛顿足够的表演时间,没有安排演员们互飙演技的内容,着实让拥有这么多新晋动作明星们的表演失色了不少!
电影一改阿诺以往的电影风格,以一种写实的方式揭露发生在辑毒组里的罪恶!
电影里充斥着大量的脏话与俗语,多多少少让人感觉很不适应,就如电影中所说的一样,也许这样更容易打入敌人内部!
不管怎么说,阿诺施瓦辛格一改往日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全新的犯罪惊悚电影,惊险刺激的剧情,酷炫火爆的动作,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阿诺新片的渴望,也让我们大饱眼福重新认识这位昔日的动作英雄!
文/芳菲小猪把大象塞冰箱里需要几步?
三步。
首先把冰箱门打开,然后把大象放进去,最后把冰箱门带上。
那么,要想把阿凡达塞进冰箱里又需要几步呢?
不用挠头,答案不在别处,就在电影《破坏者》当中。
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作为“阿凡达”的扮演者萨姆沃辛顿,他扮演的缉毒局战士就被人杀掉塞进了冰箱里……那么,整部电影是怎么把“阿凡达”一步步的杀掉塞进冰箱里的呢?
故事还得从一千万美金说起。
说实话,千万美金有多大多重,作为一个屌丝伦家实在不懂,不过作为专门和毒贩作对的“破坏者”们,显然常和成捆成摞的美金打交道,这一点丝毫不亚于天朝的贪官。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面对动辄好几个亿的现金,谁能不郁闷这些钱不是我的呢?
于是以“终结者”施瓦辛格为老大的“破坏者”小队终于按耐不住贪欲见财起意了。
经过精心策划准备黑下这笔毒资。
电影到这里,依旧是好莱坞大片的风格,但紧接着,港产警匪片中黑警中饱私囊的桥段出现了,而且被“黑”下的钱还不翼而飞。
狐狸没打到,还惹了一身骚,这些缉毒队员不仅被缉毒局调查停职,而且还遭遇了追杀,队员相继殒命,死状也甚为凄惨。
而这一切不过是源于一己之私。
因为一笔黑钱,“破坏者”团队中大哥不再是大哥,朋友也不再是朋友,甚至连情侣也反目成仇,电影渲染的依旧是人性恶的部分。
但电影又不停留在对人性的分析中,反而是通过大量血腥场面营造刺激感。
再加上主角各个满嘴的fuck脏话连篇,污言秽语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所以能够在国内上映也真是一个奇迹。
至于你们信不信,猪姐反正是信了。
从一开头毒贩对勾引他的卧底女警不戴套硬上想要体验那种“我要操到你肉里”的快感就看得出,性与暴力将是本片的主打,整部电影也果真是血乳交融。
完全是不溅你一脸血誓不罢休的架势。
第一个死的队员几乎成了肉馅,第二个被吊上天花板血水滴下如同洗地,至于沃辛顿在冰箱冷冻间血流成河的场景,我勒个去这完全不科学啊大哥——那么低的温度血应该很黏才对吧!
何况“阿凡达”萨姆沃辛顿还留了一个四大名捕诸葛正我的胡子,每次他粗线我都担心他会打出三分归元气,着实太出戏啦。
文/梦里诗书《破坏者》拥有足够血腥渲染的血色,却未能在悬疑上妙笔生花,人设剧情的难耐使电影那股颇具视觉冲击的观感亦化作了平庸无常,支撑该片不至于一败涂地的是已然两鬓斑白的阿诺·施瓦辛格,望着那张苍老却仍旧写满刚毅的面庞,所见真的也就仅剩下了情怀。
电影拥有一个如同《终结者》般的名字,却与好莱坞级大片谬之千里,它难见《敢死队》中那种险象环生,也欠缺《金蝉脱壳》里总还尚算中肯的剧情蓝本,大卫·阿耶将自已《警戒结束》里写实主义风格的小成套般于了《破坏者》之中,用写实的血腥代替特效和纪录片的手法预以来另辟蹊径,博人眼球,不可谓不有以新意,但人物的脸谱化和心灵塑造的缺位,使该片至始至终处于一种张力极度匮乏的状态,而那根本就难以站住脚跟的一千万美元命题,逻辑上的千疮百孔,足以令人咋舌,这对于好莱坞电影已然能形成工业化量产的今日,如此蹩脚糟糕的叙事确也是凤毛菱角。
剧情的骨感却无法掩饰阿诺一如既往的丰满,以近古稀之年的他在卸任州长重返影坛后,在该片里仍旧还是那个霸气骁勇的英雄,岁月在谁的身上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但他并没有选择功成身退,而是一次又一次仍然还在尝试塑造着不同的角色,单就此对于电影的执着便是足以令人钦佩的,而在《破坏者》结局处,他还是那个单枪匹马不废话多言的犀利英雄,泛善可陈的故事,但至少有了个老套能带着些许伤感的阿诺结尾,这已然不是那个肌肉男神的年代,人们却总还是需要这样的传奇。
错综复杂却又玩不转的剧情,那充斥其间的脏言俚语更未造起何般氛围,血色下是平庸,但电影有一个不平庸的演员—阿诺·施瓦辛格。
为什么女FBI最后才意识到是John骗了所有人?
在她见到从水里捞上来的西班牙人尸体的时候不应该立刻意识到是John杀了杀手,并且雇了自己的杀手去杀自己手下吗?
在她见到那几个尸体上大拇指没了时,不应该立刻想到当初John拿来的指纹是他杀了真杀手采集到的吗?
除此之外,我觉得John黑化并不合理。
他那么爱他的团队,为什么宁愿除掉他们所有人也不让他们帮忙一起查杀妻凶手?
一个人拿1千万查,和一队人拿一千万查怎么都不选第一个吧(╯3╰)
(文章剧透)今天大陆首映,冲着阿诺 斯瓦辛格和 《终结者》类似的名字,看了《破坏者》。
出门前,大概了解了豆瓣的剧情简介,看了一眼低分,觉得有待考证。
结果我的给分也就2星。
窃认为结构有缺陷,剧情时间比例不对称。
导演可能想设置悬疑,结果导致了无逻辑。
影片80%时间写一个团队因为1000万美元不翼而飞而受到调查,一开始众志成城矢口否认,接着因为几个队员死亡,而开始心里动摇,再接着是“内鬼”浮现,队员最终全都丧命。
另外20%,则是女主角被男主吸引最终短暂地意乱情迷,结果是被利用的始乱终弃。
那么作为全片悬念设计的钱呢?
最终还是主角拿了,目的是为了收买墨西哥警官。
看到这里,影片时间已经过去95%,似乎逻辑可以自洽了。
可是问题是,作为团队的领袖,为什么要用出卖所有人的方式独吞1000万,从而“破坏”这个曾经相互信赖的团队?
最终导致所有人的覆灭。
这恰恰是逻辑难以自洽的地方,作为所有人都无比尊敬的领袖,完全可以开诚布公地告诉队员,而队员也希望“让他高兴”,或者甫一开始就可以在桌上多拿点钱解决问题。
影片结构和时间配比的失调,加上整体悬疑的无味,追逐射击镜头的无亮点,使得本片只能背负低分。
有阿诺·施瓦辛格,而且是动作片,《破坏者》就属于男人必看的片子。
何况还有大卫·阿耶的编剧加导演,故事也坏不到那里去。
有了这两道保险,《破坏者》就必入观影之列。
施瓦辛格自州长任上退休之后,再度杀入影视圈,除了《背水一战》略显老派之外,《金蝉脱壳》与《敢死队》系列都属于水准之作,绝没辜负他的一身依然坚硬的骨头。
《破坏者》可以说是将《敢死队》与《金蝉脱壳》混搭起来,既有前者的热血打斗,又有后者的机智烧脑,而且还没有了史泰龙来夺光芒。
先扯开一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说“资本逐利性”:“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得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老马的批判,以及他的那一整套“政治经济学”,现在都过时了,需要被扔进垃圾堆。
按他的说法,目前以网游为创业的人,大概都在犯绞首一样的罪。
信息时代的创业,很多都是以小博大,小小的投入动辄赢得千万级资本的青睐,这种资本的逐利性,老马的解释都无法说圆过去。
要不然,小米、滴滴、陌陌这些项目都是罪大恶极的产物了。
但有一点,像贩毒这样的生意,继续套老马的理论的话,还可以说得过去。
为了300%的利润,毒贩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一旦被捉,就会万劫不复,于是就提着脑袋搏命运作。
而政府作为市场及社会秩序的守护者,面对这样的亡命之徒,自然需要更为强大的力量才好去对决。
施瓦辛格饰演的正是这样一支战力非凡的缉毒精英的头头,这支精英部队就称成为了“破坏者”。
毒枭们都是亡命之徒,“破坏者”们一次次地去消灭,他们自然不甘于坐以待毙。
反击的办法就是报复,目标选择破坏者的家属,以期形成对破坏者们心灵的打击。
不幸的是,“施瓦辛格”的妻子就被毒枭们捉了去,百般虐待,并残忍加害,还将现场视频发给了“施瓦辛格”。
为国效力者的家属自然是国家保护的对象,但如果犯罪发生在主权范围之外,国家也鞭长莫及。
“施瓦辛格”的妻子就是被带到了美国之外的墨西哥被虐杀的,心中充满了愤恨的“施瓦辛格”,在国家的无能为力之下,只能选择自我解决。
而要去墨西哥,又是需要钱的。
于是,他开始打毒枭们的钱的主意。
不过,打毒枭钱主意的人,可不只是他一个。
整个“破坏者”团队,又有谁不对这些意外之财感兴趣。
所谓不要白不要,只要做得漂亮,自然可以刮得到油水。
于是,在一次活动中,在一场漂亮的围歼之后,面对着如山的钞票,“破坏者”们迅速搞了一批钱打算留着私分,这批钱的数额达到了一千万美金。
不过,等他们转身去拿那批钱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一分不落地拿走了。
这还没完,警方迅速知道了他们的违规行为,于是停了他们的职。
而祸无双至的是,他们的团队还引追杀,开始一个一个丢命。
连环案留下的阴影及后果,引起了更大更多的流血与杀戮。
《破坏者》的电影主题是反英雄主义的。
“破坏者”们是国家的精英,他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但作为个人,他们却各自怀着一门心思,或吸毒,或滥情,或友妻,从道德的角度看上去都算不上什么好东西。
当有了执法的权力,他们是为国效力的英雄,当执法权拿去,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还因为拥有更大的破坏力而成为破坏社会的一部分。
这就将英雄的身份彻底进行解构。
就像我大天朝的城管们,一方面打着服务城市的旗号在做些好事,另一方又何尝不是借着权力在做自我寻租的事呢?
凡人都有两面性,大抵如此。
而事情真相的揭开,则更为可怕。
因为钱是被“施瓦辛格”拿去的。
而追杀他们的也不是什么毒枭集团,而是源自内部,其中的两位因为对其他人的不信任,愤而产生杀机,将屠刀伸向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们,而且手段残忍。
精英的内斗,让人心生悲凉。
破坏者们,破坏到了最后,却是自我毁灭,祸起萧墙之间。
而引发这一切的“施瓦辛格”之所以拿钱,则是想要亲身杀向杀害他妻子的人。
他最终还是很爷们地去践行了这一愿望。
但结果已经让人兴奋不起来。
所以,整个片子看下来,会觉得非常的憋屈,非常的压抑,英雄的身份是如此地不堪,英雄之间的战争,是如此地泯灭人性,似乎将人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断送了,让人悲凉的无法呼吸。
而“施瓦辛格”为了一己的私仇,将自己的兄弟们全部葬送,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爱情为了家庭。
他维护了自己的内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实现了复仇的心愿,但也失去了更纯真的友谊,还有生死与共的兄弟。
这种胜利与悲凉同在,让人无限感慨。
看《破坏者》,不是像《敢死队》那样简单喊下爽就可以结束了,它留给人的震撼太过于强烈,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适应。
大量口水的吐来,使得这部片子的打分并不高。
不过,以施瓦辛格的演技来评判的话,其实也是打分低的一大主因。
作为当仁不让的男一号,故事里的主角应该是一位有心计有勇气的人,施瓦辛格直不楞登的表情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变化来,看不出有太多心计在里面。
如果换成连姆·尼森,可能整个故事的情绪讲述会更流畅一些吧。
而且,施瓦辛格的肌肉也的确有些老了,有疲态与力不从心之 处。
整个说来,这片可以去看看,但不要抱着简单的娱乐心情,要想更好地进入情节,你得稍微有些沉郁才好。
情节看似简约,但绝不简单。
你可要看好了。
我没搞明白啊,州长完全可以不用搞得大家都猜疑去拿那一千万啊
里面很血腥很惊悚(因为毒枭的狠毒,缉毒警的隐忍)但故事好像很脱节诶 用一个多小时讲了个故事 但结尾却是另一个故事?
除了血腥暴力毫无是处。
情节虽然很弱智,但州长实在太酷了!
不能更烂
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其实还不错啊
编剧把观众都当成和他一样脑子坏的唠,绕这么个大弯子脑子进水啦
其实没有多么不堪,写实暴力还是值得一看的。发现州长老了,自己突然有些伤感
评分太低,这是为何?我觉得是相当好的片子。枪战的专业水准,剧情的展开,都是很流畅的,结局让人唏嘘,一个小队变成孤胆英雄,看着施大爷孤单略显迟缓的身影,英雄迟暮,也是导演想表达的吧。
很好看!
完全找不到感觉啊!
看了20分钟,除了说脏话,就没有什么了,弃。#20150520
大概是我第一次打两分的电影。。。。这是我在电影院看过的最烂的片子。结束后只记得“donde esta?dime dime"了。。。
5.5分。要说这片子还是挺有卖点的啊,除了州长外,其他角色也都是挺常见的龙套。故事的话,反转再反转也是挺有意思的,但为什么就拍成了这么一副鬼样呢???剧情支离破碎,主角们死得莫名其妙,州长最后那大肚子真是遮不住了~~
给你们看带点剧情的你们说要看纯好莱坞枪战,给你们看纯好莱坞枪战你们又说剧情弱智没脑子,豆瓣评论果然是真装b,反正我感觉这片拍的很爽。
重金属质感的枪战悬疑凶杀,看施瓦辛格一众演员酷劲儿十足的表演。但最终,还是一个伤感的故事。
州长家墙上的照片很内涵呀
真的过时了,看的昏昏欲睡
脑残了才看的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