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本身不错啊,语言非常口语化,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词没有用“毕”的一声代替?
字幕是我近年来见过的翻译得最为口语话的,完全体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信雅达。
什么是青春:是喝不到酒又想喝酒的矛盾,喝到酒后发现它难喝,喝到酒之后发现它其实也挺好喝;是每天和哥们儿探讨哪个妹子漂亮,哪个妹子能够弄到手最好;是一堆女生在一起讨论愚蠢的男生或者真正的高帅富;是装成大人,说一些假装有意境的话,说一些大人用的词语;是哥们儿之间打架斗殴,回头又经历最难过的事情瞬间复合;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有属于自己的甜蜜和尴尬;是骂脏话;是惯常的怂,和偶尔的酷;是荷尔蒙爆发。
什么是兄弟情:兄弟情是每天在做一起做最垃圾无聊的事情;是在一起骂街打架;是在一起喝酒抽烟;是互相的陪伴,互相的你我推耸。
兄弟间没有语言上的温馨,有的是行动上的关怀。
整个片子的结构很整齐,以马上就要毕业的Seth和Evan开头,他们商量着怎样才能够搞定妹子。
结尾仍然以Seth和Evan结尾,他们终于拥有了妹子。
中间出现了他们的好基友Foggal,于是电影就延展出来两条线索,Foggal和警察们的一条线,Seth和Evan的一条线,但Foggal的故事在片尾恰到好处的结束了。
纵观全片,友情的斗争和升华是主线,而性只是外表。
Seth和Evan代表的便是友情线,而Foggal代表的是性的幻想。
这也是为什么Foggal没有从始至终存在的原因。
他所代表的功能一旦完成就应该撤退了。
中间的故事发展也很简单,围绕三个男生为心爱的妹子去买酒而遭遇的一系列冒险。
在这里面,酒成了成人世界的象征。
他们进入了成人世界,兜兜转转一圈回到了孩童世界,他们成为了英雄,获得了妹子的爱,他们自身也得到了成长。
胖子Seth是喜剧电影当中较为经典的一类角色,肥胖、满嘴脏话大大咧咧,内心却有非常柔软的一块地方;Evan是个闷骚的角色,瘦长、寡言配合Seth的口无遮拦,但他并不是一个外表上看起来那样绝对的软柿子。
至于Foggal,他整体就是一个更没种的家伙。
从这三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编剧对于“朋友”一词的理解,虽然人物性格迥异,但他们三个有极为明显的共同点:他们好色,对成人世界的渴望,都是怂包,但一些时候也有自己的勇气。
正是这些元素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另外片子让人觉得较为巧妙的安排是对于两个警察和三个男生各自的女友的设定。
这三个人物的设置也是很工整的。
Seth和Evan各自的女神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主要是为他们的成长和性的变化而铺垫;Foggal的女神没有太多的描述,性格也更为平面,但他的经历依靠警察来讲述,警察身份一是和众多年轻人形成了区分,代表了真正的成年人的心态和想法,他们对于青春的看法和追忆;二是他们帮助foggal这一条线索区分了千篇一律的男追女的人物设定,故事显得更生动。
在满嘴脏话满心幻想的青葱岁月,你一定有这样的哥们:你们一起上学翘课、放学骑车回家,一起打台球看录像,一起谈论前天的英超,一起暗恋邻班的MM。
你们天天形影不离,整日聊天打屁。
突然有一天,你的哥们恋爱了,他属于另一个女人了。
他不再和你大口喝酒大谈理想了,不再和你去烈日下的操场打球了,不再和你一起熬夜上网了。
你望着他挽着女友离去的背影,是否有种失落从心底弥漫开来?
其实《superbad》从另一个层面表达的正是这种成长的烦恼。
青春性喜剧只是一个噱头,你只要看上10分钟,就会发现这不是《美国派》系列的复印件。
虽然小胖子赛思满口的“nipple、vagina、dick”,但是指望看限制级镜头的朋友要失望了,唯一所谓的ml居然是傻小子佛罗格的别致称号。
如同阿伯图所有参与的影片,《superbad》只是用最通俗的故事讲述每个人生活的那点事。
妙语连珠的赛思和老实内向的埃文的组合就像是中国传统的相声,一胖一瘦,一个捧哏,一个逗哏。
编剧显然对于这类影片角色的设置驾轻就熟,而且非常大度的把自己的名字送给了两位主人公(是个出名的好机会)。
于是,这对像guy一样紧密的好友,开始了自己高中最后的日子。
片子一开始就反复强调两位好友夏天即将分离,埃文母亲以及朱尔斯都像香港狗仔队一样采访他们分开的感受,两位小伙都表现的毫不在乎。
直到后来两人去party时的争吵,party后的互道“i love u”以及最后在电梯上茫然失措恋恋不舍的眼神,我才恍然大悟:MD,原来是部友情片。
编剧/制片的细腻也正在这里,他抓住了青春期那种玩伴间微妙的感情,然后贴上了“性”的商标,设计了爆笑的台词,灌装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剧情,最后把这罐多方位立体化的可乐摆到了货架上,居然卖脱销了。
看来大家都是营销界的佼佼者,但是不同的是,这罐superbad的可乐,喝完却是余味在心。
而这余味正是友情,不加修饰没有煽情的友情。
正是挂着“性”的羊头卖友情片的狗肉。
对于片尾,许多朋友都是毁誉参半。
有人说是虎头蛇尾,认为编剧在后半部分受了倪萍阿姨的影响,煽情大于搞笑,情节上过于老套,没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而有人说是结尾寓意深刻,通过两人离别时对视的眼神,表达了人间真挚的感情,留给大家美好的回忆和浪漫的憧憬,有利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
其实都没这么极端,好友的离合,友情爱情的交织,就如同米酒的后劲,成为多年以后的回忆。
要不,在赛思和埃文极力想进入成人世界的时候,两位猥琐放荡加可爱的cops,为什么又要通过Mclovin来追忆他们当年的青春?
虽说不是supergood,但至少对得起我以20k的蜗牛速度下完本片花费的宝贵时间。
值了!
2007《太坏了》,青春性喜剧能入选IMDB前250,真是个奇迹。
相比于《美国派》或其他猫猫狗狗的同题材,这个片子结构偏工整,不只是为疯狂而疯狂,看得出是很用了心的,所谓草书,形散神聚。
此外,两个小兄弟的友情让我羡慕,Mclovin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
警察的荒唐戏是个亮点,我以中国人的角度去看,原以为是编剧对公务员的挖苦,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美国人的愤青数量看来不多,编剧和导演纯粹只想借二个警察表达一种身心的自由,以灵魂拔翅欲飞的姿态。
片尾的那堆dick实在是有够搞笑片中说8%的人有画这个的习惯估计是说着玩的好久没看到这样的喜剧了中间也挺不错结尾当然也是皆大欢喜结局也有些深意不像美国派那样纯搞笑不知道会不会出续集
虽说题目是性喜剧,内容也有一部分跟性有关,但是看我那本片,我还是觉得描写两个男主角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他们对性的理解和成长给我的印象更深刻。
当然,本片的笑点几乎都在性上,不过差点就被那搞笑的2个警察抢了风头。
一坏胖一蔫瘦,一个脑残的3人组合后来还被《大兵保镖》模仿过,可惜形似神差太远。。。
无数张鸡鸡画,那张McLovein的身份证,里面的经典桥段实在是让人难忘。。。
可以这么说,我现在看美国的喜剧,几乎只看贾德.阿帕图的了,当然是他导演的,他制片的就略有些参差不齐了。。。
本.斯蒂勒的一般质量有保证,但是出片太慢,亚当.桑德勒最近的作品实在让我失望了,上次给我留下好印象的还是《初恋50次》。。。
薯片+可乐+标准美国青春电影。
唯一缺乏的是未成年的心境。
游离在电影之外的大脑,蒙太奇不断闪回。
我信仰权威,并且只信仰权威。
《看电影》上,给了这部电影4星,少见的高评价。
可惜我是个无聊感性又忧国忧民的假文艺青年,粗口,sex,厮混的友谊。
你以为我是没看过美国派的小P孩么?i'm sorry 美国人,对于sex已经非常meaningful并且神圣的说法,偶们东方人不大同意。
在sex之后,不是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么?
《天边的一朵云》会告诉你。
进步了许久的文明,却被牵着鼻子退回到兽性=人性的原本社会。
不过,度过一个无聊的下午,至少是一部不会让你快进的电影。
影片结尾,Seth对Evan回眸,电梯一级一级轮转,到了无法看到Evan身影的时候,Seth才扭过头去。
我也差点哭了。
在小组看过一个帖子,LZ向女生们发问 “如果你是男人,最想做的是什么”。
大多数回答都淫贱不堪,她们饥渴得像狼虎之年的妇人、精虫上脑的青少年。
看来这样回答的女生,通常得到的都是质量低下的性爱而已。
她们幻想一旦变成了男人,就能轻易化身为风流情人,日以继夜地喷射发泄,放肆地群交调情,周旋在绝色美女之间,欲仙欲死,高潮一浪接一浪。
打算关闭窗口时候,看到一个回答,差点让我把手机摔在地上。
“我想体会男人之间的友情”一瞬间,我就绝望了,对这个回答感到致命的认同,无可改变的认同。
从生理上认同,从感性到理性,哪个方面都一致认同。
身为女性,最悲哀的是永远不可能像男人那样交朋友。
而且这样的绝对性是不可置疑的,它绝对得犹如公式、犹如发生过的事,确确凿凿。
可能有些人会反驳,说什么很多女性之间的友情也是比天高比海深。
有什么什么案例。。。
算了,我连解释都懒得解释。
我就是从心里面知道,真的,不必有人来告诉我。
暗金色头发,憨憨的样子,一对宅男朋友,毕业,充满喜悦和分离的忧伤,但是都要往前看。
其实是发生在一天的故事,真折腾啊,像是过了几个月那么长,发生那么多事,多年以后也肯定会记忆犹新。
其实挺羡慕那种,在大闹一场以后,隔天还能在大街上不经意相见的状态。
起码感觉彼此是在彼此的生活中的。
比千里迢迢赶去一个地方相聚,那种快乐像烟花一样,是一种预知要分离所以极致,的快乐顺便提一句,迈克尔.塞拉,实在是适合演文艺小青年。
每个男孩儿都有些疯狂的梦,成长就是这些梦的开始。
和美国派一样,这些青春性喜剧片总是让我们这些心智不成熟的理工男生对美国性文化莫名的神往,但是这些片子对于不同观众感受是不一样的,浅尝辄止者总是一脸激动地看着荒诞情节偷窥意淫画面和连爆粗口的台词组成的镜头。
当然,猥琐的说《美国派I》我只用了20分钟就看完了,我以批判西方文化糟粕的借口来验片,这里我悔过,这种假装正经的行为是要以当众裸奔才能赎罪的。。。
但是这种片子看多了,慢慢感觉,这些片子到最后总以某种方式,要么在party没结束就插入再也high不起来的背景音乐,要么设置一位八辈难寻的Loser来告诉你,你前面所想的所做的都是你那可悲的荷尔蒙在作祟,但这也并非毫无意义,而且是你必须经历的。
我们这些男孩儿们每天都经历着必经,有些东西是好是好我们从来就不知道,也许哪天我们也会戴上我们讨厌的警徽束缚在一辆咋咋呼呼的警车里,也不从想过我们会这样,但是成长帮我们做出了选择,因为梦该醒了。
很怀念大四毕业那年十人疯狂的局域网游戏,夜深人静的时候调大音量放A片,集体到女生宿舍喊着某一个人的名字说我爱你,一群又一群的喝酒然后混乱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以至有人和呕吐物睡了一晚。。。
即使在有大量的酒精驱动下,这些事情永远都不会重演,所以那么令人怀念,欣慰的是那时候我们不用弄假身份证去买酒。
不算很好笑,屎尿屁成分太多了,不过有Emma Stone! 男人的友谊莫。。
没看完
没什么意思
嗯,太坏了
呵呵,下载一直没看,今晚可能就有答案
disgusting
2017年再看 我的最爱之一 剧本已经看过 所有的段子都牢记在心 很久之前就想看了,jj画的非常棒,剧情也还不错,对话很赞!
2008nian11月24
太壞了…太賤了…
那些画太吊了!!!
又一部美国派式的电影。
太坏了
对白太多,米国警察被黑得真惨……挺喜欢结尾,两个男生没有转身离开,放荡过后敢于绅士地去面对后果,尊重女性,所以deserve一个happy的结局。
好无聊啊啊啊
Michael Cera这小子,我看好他
想想要是我的青春在美国 又是怎样~~
个人口味问题,frat-geeks type.
好了我对美片的热情已过
这电影情节和台词相当搞,标准的青春性喜剧。超级猥琐的警察二人组丝毫不逊色于三位主角。不知道中国何时有一部切实、深入的青春喜剧公映?
millions of "F**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