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我想的第一件事是为什么要叫盗钥匙的方法。
因为不认识日文所以我去看了一下他的英文标题,叫key of life 之前看金色梦乡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导演在对于众生相和小人物的塑造上非常的成功。
看完之后可能你不会记得具体哪个人叫什么,但是里面每个人都好像是主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无论是放烟火的老头,“吓一跳吧”的少年,金刚葫芦娃男警察都让我觉得,是的,他们都过着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故事;整个故事好像都在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诉说着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很多人身上,但是他们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如果一定要给这个“故事”起一个名字,我会叫他“人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修饰词,大概会加个搞笑的,或者操蛋的之类的 (写完以后才发现原来和金色梦乡不是一个导演的。。
不过无所谓了。。
) 盗钥匙里面我也看出了这样的感觉。
这部电影里是不是只有男主角一人想交换或是改变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不是。
被盗的那把钥匙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他们所渴望的。
收藏着前妻照片说着钱赚够了的便利屋老板,从前为了父亲结婚而现在情窦初开的女主编,甚至是买凶杀人的黑社会老大、假死的社长先生、带着儿子的情妇,无一不想抛弃过去,改变自己,换一个新的生活、新的人生。
从他们每个人的过去我看到的是偏执和恨 从前读中学的时候也经常会幻想他人的生活。
比如,如果我没有住宿,而是走读的,那会不会每天可以骑车骑很远的路,边骑车边听歌,放学之后赶紧回家赶在父母到家之前偷偷撸一管;比如如果我是一个什么都不关心只会吃饭睡觉打篮球的死胖子(其实好像本来就是);比如如果我是一个学霸做完所有的龙门和精编可以在别人不会的时候啪的一甩书说这都做不来我来教你;又比如我是一个装逼的文艺青年会弹吉他会唱歌有一头卷发和一副没有镜片的眼镜。。。
很多很多。
这些都是我得不到而想要的东西,我偏执地认为得到了这些我就会变得更让我自己喜欢 但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了。
因为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喜欢自己的样子。
就像便利屋老板终于知道贫穷也能有真爱直视自己的内心为爱勇敢一点,就像女编辑知道生活不是为别人而活是要为自己而活,砰砰的心跳让她变成有血有肉的人,就像社长、像情妇他们也终于知道相爱相守比名利权贵都重要一百倍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就连冷血的黑社会老大最后也说出了“让她死的轻松点”。
是什么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妄想和偏执?
是爱。
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爱,无论是对情人的爱,对父亲的爱,对儿子的爱,对自己的爱,对黑胶唱片的爱,对烤鸡肉串的爱,对演戏的爱,对逝去恋情的爱,对钱的爱,对猫的爱。
只要能够意识到爱,那就有了念想,那么你就会爱自己现在的生活,爱自己当下的人生 当主角最后抱起那只猫的时候,我的眼里其实是这样一幅画面:樱井走进房间,看着那位姑娘,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隐约地,好像是某个澡堂的69号钥匙,从手中缓缓放下。
不明白电影的搞笑在哪,可能2012年的雅人叔还没有遇见《Legal high》,而自己这个现代人,穿越回看过去的电影时,怎么说呢,笑不起来。
电影之所以伟大,是有一种人生代入感。
今天恰好在想自己要怎么书写自己人生的剧本。
最落魄的时候,忽然得了一个机会,写文案跟县里们领导们对话。
不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代言人,却忽然成了执笔代言人。
岁月不语,山河不语,历史不语,我却要去猜测感悟,然后输出,再跟陌生的游客观众,超时空的对话。
这大概是自己人的编剧,想象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打开40岁的人生。
川叔问:没钱就活不下去吗?
雅人叔说才不是是呢!
谁会因为没钱就没脸活着。
原来是没了爱情,人生灰暗。
可是这个时候的自己,还不懂爱情,不知道爱情的魔力。
可能自己一向是个爱情的胆小鬼。
宁愿沉溺在网剧和网络小说,也不敢找人谈。
喜欢这个电影,可能喜欢的是交换人生。
喜欢女主角广末凉子演的人生,在她一开始的人生宣言里,一下子激活了自己的某个记忆。
就是在人生的某个年纪,自己过年时,对着家里亲戚长辈们宣布,你们以后叫我改的新的名字,不要叫我本名了。
那个时候,仿佛下了一个决心,要过跟以前不一样的人生,是自己创造的人生。
而不是出生之后,父母家庭教育给予的阶层定位,世俗的人生。
那个宣言过后,对于新的名字,也反反复复地怀疑,好还是不好,改名有还是没有用。
但其实人生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在改变了。
二三十岁喜欢偶像剧明星,到了40岁没变,但是会很快地把自己的精气神从其中抽离出来。
从信息的蚕茧里突围出来,去思考。
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把自己的脑洞换了人和故事演绎了出来,并最终导向了不同的结局。
而同时又心怀慈悲,川叔并不是开头看到的十恶不赦。
他在扮演群演的时候,对自己一直从事的职业,有了上帝视角反思和思考。
而且川叔精致的居所的隔壁,居然是个图书馆一样的存在。
仿佛是种世俗的成功学,鸡汤,讽刺,嘲笑着没有活成普世成功的自己。
雅人叔也看专业书,但只看个开头,所以对职业演戏的认知,都止于此。
经常的地方是,靠演习的演戏都不管用时,硬生生地装演技的时候,最后捂住脸,又从手指缝里看这个世界的样子。
不忍直视,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眼前的真实和现状,想装却又不得不装。
生活态度对一个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井然有序与杂乱无章,拥有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笃定一件事情,周密计划,即刻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伟大的品质,拥有了它们,就足可以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而三分热度的人,悲观的人,永远只能在绝望中自怨自艾。
下面是电影对我的启发。
1、纸和笔不离身,随时记录、思考。
2、井然有序是一种生活态度。
3、干一行精一行,你缺的或许不是热情,是一种专业的学习态度,笃定要把事情做好的决心。
4、生活要有目标、有计划、即时的行动。
目标、计划前置的人生远比被生活推着走的人生要好得多。
5、保持善良,如果可以。
6、同一类人会相互吸引。
爱情也讲门当户对,不只是婚姻。
7、不管此时境遇如何,打起精神来,面对问题,去解决它。
死亡并不能结束一切。
8、把三分钟热度从你的生命中移除,如果不是决心要走到终点,就不要开始。
目前为止,在自己身上看到的还是樱井身上的特点比较多,还是要多加学习,不断修正自身。
电影到底是教会人成长的,希望这部电影对你今后的人生有所启发和改变。
混的很差,活的很失败的人,就算给他一个很好的环境,给他很多钱,到最后他还是会失败;而已经混的很成功的人,哪怕有一天他一无所有,甚至是处境很糟糕很恶劣,经过他的一番努力,到最后他还是会成功。
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不认真地改正自己性格中妨碍你成功的缺点,那就算给你1000w,最终你还是会败光。
所以,培养优秀的性格,懂得成功的方法,养成对成功非常有帮助的习惯至关重要,只要做到这3点,即使现在穷困潦倒,各种失意,各种迷茫,各种纠结,最终都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但这部电影看着看着觉得好长,2h,也许是因为该片剧情控制得不好,压缩一下比较好,100分钟差不多了。
有一阵子非常不开心,日子过得拆东墙补西墙,手忙脚乱的。
于是,坤哥给推荐了这部片子。
想想当国庆假后大家都奋力工作时我还继续休年假,怎样才能突显下这一种微妙的嘚瑟心理呢?
我决定看看这部片子,并且,一边看一边微信给坤哥直播观影感受。
对于看小说第一要看结尾的我来说,这算是头一回正经从头看到尾,这种心理素质真是...啧啧啧....。
按照观影进程,实时评论。
(弹幕小能手的养成)1 广末凉子表里如一的呆萌冷感真逗啊。
结婚这件事,真是有决心啊。
同志们请顽张并鼓掌支持。
2 杀手大叔的日常真是大反转啊,肥皂什么的真讨厌啊。
3 雅人叔的脑洞真是...有潜力...4 工作啊,必须要工作啊。
路漫漫兮其修远,我们不能没有钱啊。
5 衣服吊牌挂外面就像牙齿粘菜叶但依然笑得很嫣然。
kekekeke,开头很可爱嘛...但是,也差点儿看得不耐烦了。
6 我想把影片中雅人叔痛哭之后扔掉的照片捡回来,嘤嘤嘤...7 用拜见岳父大人的心拜见杀手大人,keke,大事不好啦。
8 肿么办,世界上多了一个同名同姓的人的呢,而且他还撞到了脑子的呢,目前好像还摔坏了呢!
9 杀手大人写的字也是杀手级别的呢!
10 女人真的可以先向男人搭讪啊!
(我念书少,你不要骗我啊,难道不是都要看脸的嘛!!
)——请问,是张先森吗?
——额,我...可以是。
以上对话是以脸为前提的嘛。
11 百合网的那最新广告“结婚了吗?
结婚了吗?
结婚了吗?
”应该请广末凉子代言的,就用病房里的剧情做广告就好了。
12 杀手失忆之后…还有艳遇做补偿。
(那一刻,多少人要站起来对香川叔怒喊,放开那女子,让我来…)13 雅人叔和杀手身份互换很妙啊,一个是演员,一个是有多重身份的杀手,啧啧。
14 再次感慨,香川照之的书法真是给这杀手角色长脸啊!
15 衣帽间,我也想要酱的衣帽间。
16 我想付薪酬给您,您看哪儿好?
17 你来演流氓,表情真到位啊!
18 这个勉强可以。
/ 额,这是我男票。
/ 对不起。
19 啊!
广末凉子粗线了,三人碰面了,所谓的戏剧冲突来了吗?
20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杀手终于嘲笑叔的字丑了!
啊哈哈哈哈哈哈!
(我就说嘛,给杀手写的字那么多镜头做甚呢!
)21 失忆的杀手要代替雅人叔重生呢!
啧啧,雅人叔,你羞不羞。
22 用公司的钱约会真的好吗?
23 手机铃声真是乱可爱啊!
24 吃货的世界不分民族,年龄,性别…和职业。
25 喔呼呼,后车厢里有秘密啊啊啊啊啊啊!
26 问坤哥:坤哥有过 啾啾啾啾 一般怦然心动的赶脚吗?
啾啾啾~27 噢吼吼,雅人叔你还当真要去杀人越货?
杀手当真成功逆袭要当角儿?
啊,杀手从此过上幸福小日子?
28 肿么办!
上哪儿找钱去啊?
29 杀手走上了夺取小金人的顽张之路啊!
果然啊,术业有专攻的人,跨界之后还是一条好汉啊!
30 请和我结婚,用这个来报答。
啊!
广末凉子塞高!
顽张啊!
这个婚恋观很有爱嘛。
31 愁死了愁死了,弄不到钱的雅人叔要愁死了。
再好的生活貌似雅人叔都会过得一夜回到解放前啊,啧啧。
32 事情办的肿么样了?
/ 讨厌,你打扰我次曲奇了。
33 雅人叔,你这是策划大逃亡吗?
你确定吗?
34 杀手和主编,日子过得香喷喷啊。
35 主编の爹地驾鹤了,婚到底是没有结成。
(总觉得这里杀手的记忆要不要恢复一下啊,电影都过去一半了呢!
)36 真心喜欢一个人需要很大的勇气!
广末凉子这段台词赛高!
37 哎!
那套音响设备我也想要!
给我!
38 OMG!
杀手真的想起来了?
难道和所有著名的杀手们一样,古典音乐是唤醒记忆的神器啊!
39 啊哈!
大魔王醒过来了呢!
(耶!
我竟然把握到了电影的转折点!
)40 杀手先生您要不要收徒哇!
收徒收徒,收了雅人叔,名师高徒!
(香川照之当真要胜雅人叔呢!
)41 啊哈哈哈哈哈哈!
对我来说,可爱的“枪”,啊哈哈哈哈!
(太逗了,乱入韩剧“对我来说可爱的她”的名字哈)42 当杀手又修了表演课…43 当杀手嫌弃演员雅人叔演技太差太捉急,当杀手和演员雅人叔讨论演技时,登时觉得那帮雇凶杀人团伙好可怜。
坤哥!
怎么办!
(电影进入到了略凶险的桥段,心理素质极差的我差点儿奔溃)稳住!
(坤哥安慰道)44 …震惊…(这一段,看得我震惊)45 杀手大人,不,香川照之叔,从此我心目中的男神是你了,不再更新。
46 再一次被吓坏!
啊,我脆弱的神经。
47 解脱了!
演技,是杀人越货,居家必备,良品!
48 啊!
最后时刻飙演技啊!
看得我手脚冰凉啊!
49 啊!
吉他真值钱!
啧啧!
知识改变命运,是真的。
我竟无言以对啊!
50 keke,都是女人惹的祸。
啧啧。
半斤八两,咱谁也别嘲笑谁。
51 啊!
还是要感慨啊!
杀手的笔记实在是优啊!
(话说,真的,写字好看的人很有魅力的!
keke,比如我,keke,捂脸)52 啊!
找到真爱了呢!
啾啾啾啾,那种怦然心动的赶脚哟!
丘比特射中广末凉子和杀手了哟!
53 调皮啊导演,还有彩蛋!
矮油,雅人叔和猫控少女,啾啾啾啾,怦然心动again~keke,谢谢坤哥推荐,绝佳观影体验。
哈~
1.非常温馨,非常可爱,非常强迫症,十分幽默。
2.为了生病父亲想结婚,只提出“身体健康,努力向上”条件,干脆利落的香苗。
“这个可以。
”“这也可以。
”“这个勉强可以。
”“这是我老公。
”哈哈哈哈。
3.即使失忆,也认真记笔记、收拾房间、整理东西,甚至钻研演技的杀手。
(话说全天下的杀手大部分都是洁癖和强迫症吧。
)4.有了飞来横财,赶紧先还债并帮人买房避凶的失败潦倒群众演员。
5.杀手课堂,亲自教授如何被人捅死挣扎倒地的演技。
6.充满热血的消防员!
每个配角塑造都很成功,包括好心的房东,为了钱勉强自己跟秃头在一起的妈妈。。。
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7.细节好评。
对调穿衣服的松紧,杀手记忆恢复时墙上的两个影子,最终发现自己仍是不喜欢抽烟的杀手等等。
8.节奏明快,对白吐槽犀利。
“住在这样的房子,大龄失业怪不得我想自杀。
”“满腔热血买了一堆表演的书,每本书你都只看到第8页!
”9.悲中有喜,喜中带悲,就是我们日复一日的无聊又有小确幸的人生啊。
10.他们分别是堺雅人、香川照之、广末凉子。
汹涌人潮中盗取幸运钥匙的方法?
其实是取自三部电影 《盗钥匙的方法》《幸运钥匙》《人潮汹涌》 分别为日本原版,韩国翻拍,中国翻拍。
有翻拍就难免要拿来做对比。
《盗钥匙的方法》>《幸运钥匙》=《人潮汹涌》 还是原版香。
中版、韩版的本土化都做得挺到位,所以本土的尴尬也到位了。
下面主要聊聊日版。
盗钥匙的方法 日版主演香川照之、堺雅人、广末凉子。
?
广末凉子!
蜡笔小新pick的女神 三位主演的演技没话说,香川照之超神,堺雅人一如既往的生怕我不知道他精神不正常,凉子饰演的结婚大作战的眼镜娘也是非常到位。
剧本非常扎实,相比之下改编版实在槽点太多。
堺雅人饰演的小武是个彻头彻尾的卢瑟,失业失恋,四处借债,房租拖欠,最终想要自杀都没能成功。
香川照之饰演的近藤是一个杀手,一次作案后被拍电影的剧组耽误了行程,偶然间进了一个澡堂子。
而自杀失败的小武刚好也在里面,结果因为一块肥皂?
没错就是肥皂,近藤摔倒昏迷,小武趁机偷换了手牌,摇身一变换上了西装,开上了豪车。
而近藤在医院醒来后已经失忆,穿着小武的衣服。
「两人就此开始了互换人生。
」 近藤变成了小武意外结识了水岛,收获了爱情。
小武变成了近藤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
可梦终究是短暂的,但当身份归还给对方时,两人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说说电影几个精彩的点 一是最佳原创剧本实至名归 三位主角的人设,以及互换身份时候的反转在反转,多处前后呼应的包袱,以及不断call back的笑点,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
搞笑之余还有感动,无论是被妻子抛弃的中年大叔,还是人生失意的青年小哥,或者情路坎坷的优秀姐姐。
后面的凉子和大叔太可爱啦故事或真实或虚幻,但是我们从中可以明白,生活是有正确答案的,也许只是我们用错了方法。
错误的钥匙可以打开正确的人生。
二是香川照之的演技超神从职业杀手到无业游民,到最后恢复记忆的便利屋老板。
香川照之我也数不清他有多少个层次,失忆后呆萌人设太过精彩。
而香川照之也证明了,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虽然失忆,但是规划人生以及高度自律的习惯可以让他在任何人设下扭转乾坤,再度成为人生赢家。
三是细节丰富配角出彩荒川良良饰演的憨憨黑帮老大,广末凉子假扮尸体,绫子最后那一句“谁在乎那个秃顶啊?
”以及堺雅人一贯的虽然我很不喜欢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的浮夸演技。
总是能给人惊喜。
最后,电影很值得品味的一点是 堺雅人的失败是他咎由自取,香川照之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通过勤奋努力来改变命运。
我们看了很多批判社会,讽刺现实的作品或者观点。
没错,我们需要质疑,需要抵抗。
但是别忘了 「不要自暴自弃还怪命运对你不公。
」
韩影虽然是改编,但是相较于日影的节奏和故事区别还是很大。
今天看完原版,这部片对于演员和杀手两个角色的塑造没有特别刻画其中一个,所以两个人物之间的区别不会让人特别的用来做比较,而韩国版注重大叔的人物线,我个人很喜欢韩版的大叔人物发展走向,但是延伸到电影上,其他的人物就显得很多余,完全附属于大叔。
日版两个人物在各自的方面描写都比较完整,韩版经过改编后很有自己特色故事的起伏精彩很多,当然看完原版发现韩版的改变方向都隐藏在这部剧的剧情里,哈哈哈,都挺有意思的。
日影对于人物还是比较注意刻画的,韩影其他三个人物都有点不太上心,甚至有的时候让人觉得很不习惯,大叔却更加惹人爱了。
是的我爱韩版大叔,看完谁不喜欢呢。
不少人喜欢用《霸王别姬》里的一段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中我更觉得适合这里面的几位主角。
通篇的感觉就是很无聊的喜剧黑色幽默,我不是很喜欢这种无厘头的搞笑,就像我讨厌周星驰一样,可是却不反感基顿,我觉得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浮夸尺度。
基顿的电影我最喜欢的是《将军号》有个场景记得很清楚,当基顿抱回他心爱的女孩却又仍不住责备怜爱等等复杂情绪集一体的时候,有个细节,他先是表情嗔怪对方,给女孩一个特写,然后一个远景他抱起她狠狠的亲了一口(具体细节可能有误)为何盗钥匙没有打动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细节做的要么是不够震撼,要么是太过于表演化。
除却影片的本身我观影感不佳之外我想聊聊大家都喜欢在这部剧里看到的东西“习惯”,每个人出生之后手里都握有一副牌,有些人看似稳赢其实不一定,当然,这是一部分安慰人的话。
导演们作家等用这种励志人的话来鼓励希绪弗斯,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更加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值得我们追求向往的。
除去片子里因为习惯改变的一些机遇难道不是更应该分析这里面无厘头的滑稽事情吗?
为什么事业有成的女强人需要结婚是为了自己病危的父亲,把一切事情安排的调理整整齐齐,甚至没有男朋友的情况下只为了父亲的期愿而做事?
为什么男人在外面包养情妇就可以理所当然是爱情?
(他还是很爱她,剧中台词)雷点细节充斥的下的黑色幽默是那么廉价。
不能说没有好的地方,比如说两位男主的对比,让我们更相信“懒惰和半途而废”是我们没有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一个想要用自杀来逃避现实的人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成功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上这些鸡汤。
可是成功是什么?
真的需要用钱财名利这些来为自己添色吗?
可能是我太小,不够成熟思考问题,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不喜欢喜剧的一个很大特色就是因为它的内核“是生活中那些负面源头,是迷惑,害怕,困难和所谓的愚蠢”,我不承认这些,也就不承认喜剧。
人生真的不是仅仅只靠习惯好就可以活成所谓的大众成功人士。
一直知道我挺喜欢这部电影,但一直对我到底喜欢它什么没概念。
记得看了好几遍,初中来日本游学时也拿着小平板下载了这部拿出来看,没想到高中还写进过作文里。
现在看起来很有成功学鸡汤的味道。
可以看出我一以贯之推崇的反思方法论,“好学近乎智”。
本文创建于2018年4月13日22:13,为参加第一届中学生哲学大会用稿。
高考前不久还能跑上海玩,还有去上海念中学的朋友挂念我,深刻体验到自己的文化资本,以及我不如我想象得那么透明、边缘、不被惦记、不被重视。
会议主题如下: “认识你自己!
”是被刻写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经常被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们引用来规劝世人,认识自己真正的价值。
请以“认识你自己”为主题,谈谈如何认识自己的价值及实现价值的方式。
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讲述了落魄的小剧场演员樱井和黑道便利屋近藤互换身份的故事,可以称之为关于自我认识这一哲学问题的一次实验。
其中失忆的近藤为寻找丢失的自我而不断探索的历程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深思,也对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本文从《盗钥匙的方法》这一电影的评价出发,通过对主人公自我认识的方法的研究,探寻自我认识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情节的设置为两人互换身份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背景。
近藤是隐匿于黑社会中的独行侠,行踪隐秘,“连委托人都见不到他的面”;樱井是失业、失恋、失败的潦倒穷光蛋,除了催缴房租、税款的没有任何人关心他的存在。
这样两个脱离于普通社交圈的人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不惊动外界而互换身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哲学家们所设想的“肉体不变而被换入另一个灵魂”案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失忆的近藤对自我原有的认识全部消除,只剩下一个被强行赋予的身份、住所和职业,以及一个等待他发现的过去。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近藤对自我肉体成熟的直接认知和对自我记忆的空白形成了矛盾,从而促使他通过一种最现实通俗的方式重新认识自己,即逐步了解自己的喜好、性格、需求等可以直接感知和理性思考的特征来找到能使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的证据。
但是这一看似简单的认识自我的方式实际上已经在无形中融入了近藤之所以为近藤的个人习惯和价值观念:即使对现实有所疑惑,但仍然接受现实,在笔记上整齐有序地记录自己的信息,积极乐观地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努力。
假设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他会陷入“为什么我会碰上失忆这么倒霉的事”“为什么我要被迫过上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生活”这类根本不会有答案的疑问中而止步不前。
这也对自我认识的意义指明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自我认识的目的是为自我提高而拓展可能的空间。
换句话说,自我认识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自我的发展而认识。
无论是怎样的思考,其目的都不外乎于解决矛盾。
解决内部矛盾,解决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矛盾,都是为了寻找到在冲突中寻求统一和解,或退一步——保全自己。
而解决矛盾的目的又不外乎于促进发展。
促进发展的方式则是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看似抽象虚无,难以实行,其实说到底就是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身份和地位。
毕竟我们活在当下,面向未来,如果没有对自我位置的清醒认识,很容易迷路在纷至沓来的人生岔路口前。
近藤的失忆和身份被偷是他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在这样的突然变故面前,假如真的没有恢复记忆的那一刻,那么近藤就将以樱井的身份活一辈子。
既然要活,就不能糊里糊涂、浑浑噩噩。
于是近藤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演员,并为这位置而奋斗。
从坚持看书到无时无刻的练习,这些努力不仅是对自我向上的原始动力的回应,更是对自我的一种从实践角度来说的切实的认识和塑造。
正确的自我定位的确是对人大有裨益的。
苏格拉底曾说:“我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爱智慧的人。
”正因为苏格拉底不以智者自居,而将自己定位为“思想的助产士”,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做的是启迪智慧而非传授知识,西方思辨性哲学才会滥觞于其独特的问答式对话。
由此可见自我定位不在于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如何横溢,或是学识如何浅薄,而在于通过思考自己当前的身份来明确自己应做的事,并且不被世俗的观点所干扰,坚定不移、倾尽全力地专注于自己应做的事。
人作为发展的人,优缺点并非固定不变的本质,只有时时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对当前的自己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改善,才能获得真正有效的进步。
诚然,当我们身处不熟悉的环境时是没有过往的经验可以参考的,那么这时最好的方法便是“顺应一般人的标准——直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心足以给我们力量,然后才能照着自己的信念和标准去做。
”“时间会让我们归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
”在理性、知识的支撑下,自我定位就不再是空话或是难于实现的理想。
当我们无所适从时,目光不再是一味地寻求、参考外界的既成定义,而是转向对精神世界的深沉内窥,人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为外物掩埋,不为世俗拘束,活出自我的风采。
嗯,深田恭子的手机铃声是费加罗的婚礼,香川大叔的铃声是贝九,堺雅人的是D大调卡农……
本子不错!屁ass:广末凉子~~
啥呀这是
虽然有雅人叔和凉子姐姐倾情出演,但这个剧情温吞无聊到令人发指。
国内改编的人潮汹涌搞笑得更直接,也因为华仔的演绎而更有感染力,爱情戏比重大。日本原版比较含蓄内敛,情感上不会大开大合,偏冷幽默,贵在创意。
坑爹呢!
笑出泪花儿来。日式冷幽默的笑点萌点全在于那种一本正经、郑重其事、煞有介事的荒谬。其实懂些日语,对日本的社会文化多些了解,会觉得更好玩,因为许多笑点萌点都是语言本身给予的。内田贤治稍有模仿三谷幸喜之感,例如用各种巧合来串引人物和组织材料;例如总有个情感升华的瞬间,却又不致流于说教。
这就叫四两拔千斤。强大的编剧。又见雅人叔和香川照之飙戏!
你知道了有个蛋用,展现出来的东西才最重要。
4.5 冷幽默,残酷童话。
感觉堺雅人的这张脸太适合这类角色了
日本有不少标准式的戏剧剧本,堪称教科书级别,当今不多了,搜了一下导演确实是经典戏剧控)好处就是只要其他部分做到及格,就可以使电影达到神剧。(如果硬要说缺点,那就是这种类型片缺乏一点神韵)日本的阿德哥毛猛达,演技发挥一向是平均9.9啊,太厉害了,仍然不能懂堺雅人的浮夸便秘脸
确实还是很不错的一部电影
几年前看过
香川照之 哈可爱~~!!
70后中最擅长多视角叙事、关注小人物格局的,莫过于内田贤治。他对于黑色幽默类型喜剧有着独特的见解,鲜明的作品风格已初见雏形。但是,目前仍然是一个编>导的现状。能看出他试图苦心经营高潮的努力,但是中后程有一段稍显凌乱与匆忙,在整体节奏把握上仍处于有野心但仍需锤炼的阶段。
喜剧的确是戏剧的最高难境界
和香川演的大叔一样喜欢排计划写笔记整理房间 所以当杀手便利屋还是当演员出版员哪一种生活俺都赞成!
原版我没觉得有多好。
节奏很沉闷,完全笑不出,更可怕的是,豆瓣的几句话简介就能透掉前80分的内容,救命啊!如果亮点在剧情反转和细节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做成悬疑剧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