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目前4.8分,高于本站,而且打6分的最多。
本片就是个一般的电影,或者说它是一个一般偏下的电影都可以,本站的评分打一星和三星的人数量差不多,最多的是打两星的。
打一星的很多人大概花钱买了票,没达到观影期望,而怒打一星。
对于没花钱在网上看的人,打星就轻松得多。
降智肯定有,李茂和太子声音都一样,正常人谁不能想到两个是一个人?
两个杀手来刺杀,都踩到同一把铁锹,都被铁锹打到同一个位置?
如此种种,只能将它当作小品合集来看,然后才能平和地笑出来。
何况还有很多明星参演。
魏翔饰演皇帝,看到假太子悬梁批阅奏折,说“头悬梁叫刻苦,脖悬梁叫自尽”,有些搞笑。
一直被豆瓣评分影响,觉得这片肯定不好看,所以上映时没去影院观看。
春节期间正好没事,抽空在南瓜上看了,说实话,真不算难看,还挺有意思的。
常远显然是只适合做配角,作为主角依然像配角,想想如果是沈腾演,会是啥样子呢。
片子虽然不精彩,但是搞笑,欢乐就可以了啊,要什么自行车,又没掏钱,是吧!
互换身份的题材大多,我记得儿时在电影频道看过的就有
王子与贫儿 (2001)7.62001 / 英国 / 家庭 / 贾尔斯·福斯特 / Jonathan Timmins Robert Timmins不同的,这部外国电影描写下的贫民窟凄惨样,黑黢黢的背景刻画,互换身份后的如履薄冰,对《王子与贫儿》的电影印象并不太好。
要说看过最近一部的就是电视剧《潜龙戏凤》
丐世英豪 (2010)7.12010 / 中国台湾 / 喜剧 爱情 古装 / 郑少峰 / 邱心志 蔡君茹主打的同样是反差,题材喜剧更为相似。
由于剧情属于一猜就中,便只看抖包袱和笑点了。
通篇下来,观感还不错。
笑一笑的电影也别追究太多,赶着骂烂片的,毕竟成本就那么点。
也不是什么大制作或好几亿的特效电影。
几位主演并非大红大紫,演技比起同样院线的《大红包》认可度高得多。
穿插一些国人特有的教育问题,子嗣问题,笑点中很接地气。
只是可惜花钱进院线看的观众,图一乐吧。
第一个原因,为了搞笑强行降智。
片中有多处人物行为不合理的逻辑问题,但是编剧为了强调搞笑硬生生让人物降智,人物个个都像个傻子,傻子做出的行为有什么可乐的?
大部分的笑点都很尴尬,让人笑不出来。
为了搞笑而搞笑,这本身就不好笑,而且十分尴尬。
太子千方百计出宫不过是听一出戏,但是听戏哪里不能听呢?
东宫不能请人进宫唱么?
片中第一大反派为了救自己儿子而去谋害皇帝的儿子,这怎么想都不太合理。
片中所有的情节基本上都经不起推敲。
如果你说,只要搞笑就好了,不要带着脑子去看片,那我觉得大家去看喜羊羊也不错。
第二个原因,人物塑造潦草敷衍。
片子马丽是一个工具性人物。
马丽只是为了丰富李茂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凸出李茂宠妻的人设,毕竟现在很多人非常吃宠妻的这一套,所以马丽这个角色特别“好”,完美无缺的好妻子人设,没什么缺点,因此非常扁平。
也正因为“妻子”角色的工具性,在这部影片中马丽基本不承担搞笑的重任。
所以搞笑还是要看常远。
常远是个好演员,但是常远本身长的不搞笑。
常远一脸苦相,即使他的演技再好,也没法中和面相上带来的凄苦。
常远不适合担当搞笑的重任。
喜剧片选人很重要,要么像周星驰一样有一套自己的无厘头搞笑表演形式,要么长的像王宝强和宋小宝一般自带搞笑氛围。
常远比较可惜,两者都不占,常远演技不错,可以考虑转型演一下正剧。
除了常远,片中所有角色基本都是NPC,不存在人物塑造立体。
感觉编剧就是随便扔出个人设糊弄观众。
第三个原因,主题炒冷饭,输出全靠台词。
本片讲述一个小人物想升官发财让人瞧得起,后来却因为有了权势失去本心,最终又找回初心,甘愿做回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听起来有没有很熟悉?
这就是《夏洛特烦恼》啊!
但是在主题处理上,本片更简单粗暴。
只是将负面情节迅速推出,然后由人物一张嘴说出一番大道理。
这年头写剧本可真省事,主题靠嘴说出来就行,不需要把故事讲好。
我还见过更简单粗暴更烂的,直接把主题写在影片结尾,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指路《兔子暴力》)喜剧片要想做好,第一搞笑要合理有逻辑,第二要真情实感,第三要言之有物。
拜托导演不要满脑子只想着圈钱圈钱圈钱,观众不是傻子。
建议导演去学习一下星爷的作品。
华语电影,星爷之后,再无喜剧 !
今年是什么产烂片的年度吗?
有什么烂片奖大家要去参选吗???
开年连续看了两部难看的电影!
这个剧情....准确来说有剧情吗?
一整出尬的脚底抠出三室一厅的无厘头剧情啊!
中间直接睡着了……里面演员的颜值也都一言难尽。
烂的都不想评价,不想回忆这个电影。
开心麻花应该是缺钱了吧,拿这种烂电影圈钱?
马丽,常远,艾伦,魏翔都是开心麻花的骨干演员,演技没得说,该有的笑点也都衔接的不错,只是没法和前作相比,不过作为贺岁片博君一笑已经足够了,作品先搞笑后煽情的套路是目前大环境的通病,希望将来开心麻花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做到麻花出品,必属精品,支持一下。
我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只是不够一百四十个字不让发布,所以后边的活都是废话,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看到这条评论的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又是一部不是开心麻花出品制作,但烂口碑让麻花背锅的片子。
开心麻花从舞台剧起家,作为老粉丝,我知道2003年创立初期他们内部就有一句铁律:不真诚无喜剧。
这真诚二字,就是不糊弄观众,只折磨自己力争做到最好。
因为有这份真诚,开心麻花被推上国产喜剧品牌王座。
如果记得没错,从2015年到现在,开心麻花只主出品了五部半所谓“麻花电影”:《夏洛特烦恼》、《李茶的姑妈》、《羞羞的铁拳》、《驴得水》、《半个喜剧》,半部是西虹市主出品麻花参投的《西虹市首富》。
这六部我都看过,有特别喜欢也有感觉不够好的。
即便是口碑扑街的《李茶》,因为看过舞台剧对剧情熟悉,个人觉得问题更多出在舞台假定性太高不适合直接翻拍电影(譬如男扮女装的姑妈在舞台上是个包袱,在镜头特写下就是灾难)。
六部正宗开心麻花电影看下来,评价一句话:各有短长,总的不掉价。
我看到了一众喜剧人在背后的努力。
但是,随后问题来了,《日不落酒店》、《温暖的抱抱》加上这部《李茂扮太子》,烂的各有千秋,很多观众把骂声都给了麻花。
但其实这几部虽不能称为冒牌麻花电影,但出品方里根本找不到开心麻花半点踪影,这几部只是麻花一众演员参演的片子而已。
作为老观众,我只能说喜剧不易,喜剧演员更不易,自家出品量少,只能去演别人家的喜剧电影,去一两个也就罢了,还扎堆去。
普通观众谁管你出品方制作方是谁,大家只认那几张熟悉的面孔。
也难怪,菜烧糊了难以下咽,本是厨师的过饭店老板的过,但你见过几个食客杀进厨房找主厨理论的,大家不都是拿端碗端碟的服务员撒气,仿佛是服务员故意做了盘坏玩意。
其实哪里轮得到服务员上锅上灶操弄呢?
方向(菜系)、剧本(食材)、导演(操弄的厨子),当家老板(主出品公司)都码好了,雇来的服务员按规定动作给客人好好上菜得了。
菜品不讨好招骂的也只能是服务员,谁让你在台前跑堂呢!
说到底,片子不好不该怪你。
但开心麻花,你真得管好你的演员了,别什么片子都接,别人赚钱你背黑锅。
有欢笑有感动有启发,元旦这天看,觉得看得值了!
没看之前认为是个普通的故事。
冲着马丽、常远去的。
电影刚放映脑子里瞬间充满问号,为什么李茂扮太子英文名翻译成Another me?看到某个瞬间突然懂了,(李茂骗妻子自己生病,演了个双重人格精神分裂)李茂和太子不是单纯的长相相似。
他其实是一体两面,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两种人生态度。
一种是平凡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卑躬屈膝,处处不得志。
一个是功成名就有权有钱人生巅峰。
当我们处在低处时向往追求成功,忽略了平凡生活的美好,当我们坐上高位取得成功后,你会发现烦恼依然存在。
我们总是不满足现在,总是觉得别人的生活更好。
可是当李茂和太子互换后,才发现不管你处于人生什么阶段都会有烦恼。
平民有平民的一地鸡毛,太子有太子的身不由己。
就像电影里说的,不是有钱有权就能幸福的。
幸福是你对自己了解,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够抵制诱惑拒绝不想要的。
人生不易,不要总是看你没有的,而是能够珍惜你目前所拥有的,无论是天赋、能力、家人、爱人、工作等等,学会享受现在,活在当下。
不沉迷过去,不辜负现在,不恐惧未来!
希望所有人都能在新的一年好运来!
最近听到身边很多人吐槽,2022年的第一天就看了部烂片,真晦气。
一问,说是看了《李茂扮太子》。
这部电影在元旦首映当日,票房破亿,上映三天,票房破2亿。
但是,它的口碑跟票房却成反比?
我们来详细说说。
《李茂扮太子》讲述了富家女杨家珍(马丽 饰)与小捕快李茂(常远 饰)的故事。
家珍和李茂虽然夫妻恩爱,但李茂始终得不到家珍父母的认可。
人生失意的李茂意外发现自己和当朝太子的相貌相同,李茂想进宫过好日子,太子想出宫获得自由,二人随即交换了身份,却不知正一步步卷入尚书的阴谋。
其实这种贫民与贵族的身份交换剧情,来源于在英国流传已久的《王子和侍从》的故事。
早在1881年马克·吐温就根据这个故事出版了小说《王子与乞丐》。
到了2022年,这个故事又被导演兼编辑高可,改编成了广大群众走出电影院就心疼票钱的《李茂扮太子》。
拿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做比较,可能是我太过苛刻。
但是,作为一部简简单单的元旦档喜剧爆笑电影,它也真的不好笑。
这种剧情要营造笑点,其实不难。
身份悬殊、却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物,交换身份、互换生活,期间产生的误会和戏剧性经历,都可以赋予幽默色彩。
但《李茂扮太子》架空的背景、尴尬的笑点、夸张的演技、浮夸的打斗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了2010年前后的古装喜剧烂片浪潮——《十全九美》、《龙凤店》、《追影》、《大内密探灵灵狗》……10年过去了,古装喜剧为什么还是这样?
再看片名。
《李茂扮太子》玩的谐音梗大家都明白,“狸猫换太子”是一句中国俗语,比喻以假乱真。
虽然《李茂扮太子》的内容是西方国家的故事,却在片名上强行贴靠国内观众。
在改编时将《王子与乞丐》的深刻内核丢得一干二净,变成了一碗不得志的男人在体会过荣华富贵之后才留恋平凡生活的寡淡鸡汤,也跟原本《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没有任何关系。
再回到这个问题,这种为什么能够票房火爆?
无数的豆瓣评论告诉我们,答案似乎是——开心麻花+开心麻花演员。
然而当我被豆瓣这张80年代风格的海报所吸引,却在底下一水的logo里没有发现“开心麻花”的身影时,才发现真相并不像评论那么简单。
好奇心之下还去查了一下几部被喷出翔的具有“含腾量”的烂片,竟然也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
那为什么“开心麻花”每次都要背锅呢?
要我说无非因为“红”这个原罪。
开心麻花作为这几年众所周知的喜剧演员造星工厂,成功塑造了众多知名喜剧演员,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将这些演员当做了“开心麻花”的标签;而电影业内人也瞄准了这些正当红的演员,将“开心麻花演员”当做了喜剧类型片的票房密码,所以有时候甚至让我们忽略了“开心麻花”在舞台剧领域带给大家的快乐。
虽然那些被成为烂片的电影不是“开心麻花”的,但说实话,这也不能怪观众。
虽然“开心麻花”旗下的艺人众多管理很难,但是对艺人们接的戏品质不佳、管理疏漏,多少是有自己的毛病。
但时至今日,从根本上来说舞台剧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娱乐需求了,做电影是大势所趋。
那么开心麻花这些年除了造星,在做什么呢?粗略数了数,从2015年开始,开心麻花直到现在只上映了6部“开心麻花”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半个喜剧》。
7年时间磨出来的6部作品,可以说步子跨的不大,没有把喜剧电影变成流水线作业,是属于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节奏。
其中虽然有一部电影和舞台剧之间水土不服的《李茶的姑妈》,但整体来说都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作品,其中《驴得水》和《夏洛特烦恼》更是能称得上精品了。
可以说,“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在国内院线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在质量上还是有所保证的。
今年“开心麻花”还有几部待映的《超能一家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所以,“麻花出品”到底是必属烂片还是必属精品,未成定论,毕竟到底好不好,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
#电光幻影# 《李茂扮太子》,开开心心就完事儿了,认真就累了。
有时候翻一翻一部电影的大概剧情、演员列表,以及其他相关资讯,已经大体上知道影片是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进行的,看与不看之间的天平很公平,站了某一队,也就不要太后悔了。
像《李茂扮太子》这部电影,我想着去看,能笑一下笑一下,能笑整场笑整场,除此之外,多一分要求都算高。
那我笑了可能不止一下,大概也就算可以了,不吃亏。
喜剧作品求精品挺难的,像我这样笑点还比较高的人,看喜剧电影坐在电影院里哼笑两声的时候最多,正经觉得好笑的时候其实反而很少。
但是喜剧最后很容易做成这个样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是正确的事情,但是正常,目前的整体环境和状态就是这样吧。
电影《李茂扮太子》好笑不好笑呢,对我来说不太好笑,但是还挺好哭的。
有时候太认真的搞笑的过程里,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悲伤,看着看着,觉得竟然也是那么的悲哀。
虽然很多常见的梗被持续用在一部电影里,虽然很多台词尽力搞笑却一点也不好笑,但是某种程度下的冷静,又觉得有点委屈了。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李茂这个角色的,特别是电影前半段铺垫出来的这个男人,不是单纯的傻,或者不上进,又或者运气不好那么简单,其实身上有很多很世俗又很小心机的问题,这些都让这个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怨气。
一开始李茂作为女婿出现,陪着妻子和岳父岳母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倒是觉得岳父母看不上这个女婿还是很有道理的。
应该说是电影的剧情,李茂自身的际遇和思考,给了他一种完成成长和改变自身的途径。
所以虽然影片到了后来剧情很俗套,过程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偏偏在合情合理的某种条条框框下,完成了一个男人自身的成长。
尽管影片最后,李茂也是仗着各种近权贵的力量扭转了岳父母的态度,但是李茂自己本身的变化也是蕴含其中的。
只能说开篇的时候,为了增加喜剧效果和奠定人设,电影给设计出来的桥段和内容有些用力过猛,反效果比较强。
至于人物本身的成长,确实是靠着后面的自我改变慢慢好了一点,虽然也好的有限吧。
常远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并不算出色,毕竟妆容和衣着的帮助很大,辨识度提高了,但是常远的演绎还是努力到位了,两个人作为喜剧作品里不过分要求的人物,差异化还是出来了,另外眼神的表现还是有好评的。
马丽饰演的家珍,可能我看的不是太仔细,一直到了最后我也不是太清楚她是因为什么喜欢上李茂的,如果说只是因为人好,这世界上好人还是有挺多的,但是不管怎样,这份喜欢对她来说坚持的蛮深的,如果说感动,我倒是在几个时刻里为了家珍不顾一切的对自己的丈夫的维护和保护而觉得感人,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偏偏莫名其妙的那么坚定,也是蛮有意思的吧。
再说一下,有几位无名演员,就是在太子出宫到李茂家客栈看戏的时候,有几位打手级别的人,假扮成了演出人员,准备在现场抓住太子,这几个人在舞台上进行演出,之后又同太子的护卫们打了起来,这几个年轻人,大概有四位,长得都挺好看的,还是值得我念叨一句的。
作为一部喜剧,笑都笑了,我觉得基本在预期之中了。
顺便念叨一句,看了两部电影,《李茂扮太子》和《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后者应该上情人节档,放在元旦档两个人谈情说爱特别的寂寞,前者应该放在春节档,虽然剧情一直落俗套,但是大喜之心还是挂在明面上的,无脑合家欢其实刚刚好。
欢乐也算奢侈品吧。
有时候能拿一分算一分吧。
作者:小佛搞特
我尼玛,快两个小时的电影,我一直不知道导演想表达啥,逻辑混乱,剧情迷惑,为数不多的笑点就在客串的那几个演员身上,其他的我快要在脚底扣出一个新电影院了。
合格的喜剧电影,对于我来说开心就是第一要义,显然这个片儿是做到了,其他方面也没想着再去深究了
不懂评分为啥这么低,我觉得比什么爱情神话那种装b的片子好看一万倍
我觉得挺有意思啊~~
无厘头式的喜剧,故事逻辑上有点瑕疵,配角的包袱各有各的欢乐,比想象中的好(一开始并不看好)
★★☆
有点套路但是好笑哈哈哈哈,反正新的一年看个喜剧片乐一乐开场就足够了
小品段子集合
在厨房做饭的时候看的,这种场景看,可以的。
长脸李茂和他一样毫无气质的太子互换身份却没有被看起来怀孕足月的胖媳妇和一看就是庸君的皇帝看穿的愚蠢笑话。
猜一猜李茂的大还是太子的大?:)
好看 常远现在好有光芒啊!!!
挺适合过年看的
开年轻松一笑,不要管逻辑道具细节,开心就好
尬
挺有意思的啊!而且中国小咖喜剧皇牌都在。好多笑点都笑了,换太子也没有别扭的误会,感觉这个就很难得。
开心就是五分
就新年第一天又哭又笑……?
每一段拆开放台上都算尚可的小品,但是让人坐影院里看《欢乐喜剧人》就说不过去了……
挺好的剧啊,轻松诙谐,我觉得要关注故事主线,演员演绎,还有细节,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