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

海带,The Crazy Kelp

主演:邓飞,刘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海带》剧照

《海带》长篇影评

 1 )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很难得国产电影,现在整个国产电影都太浮躁,不愿意关注社会底层状况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浮夸海大。

不错的题材,角度也很不错,当人们都认为你是疯子的时候,是没有人会相信你的任何话的。

一方面精神病人需要关注,另一方面也在讽刺普通民众的麻木与没有言论渠道。

执着的坚持,只为了有人相信,所以才会发出有时候真希望是真的疯子的感慨。

虽然拍摄和技巧以及配乐略显稚嫩,但还是很高兴和乐于看到有这样愿意去关注社会现象的导演和编剧,只有着眼于社会现状才会有真的生命力和灵魂,也才是中国电影正确的发展方向。

 2 ) 《海带》电影里出现的插曲

AC/DC 《Highway to Hell》

Hank Williams 《Lovesick Blues》

Indochine 《3ème sexe》

Alexandra Rubner 《An die Musik》

Wayne Coyne / Danger Mouse / Mark Linkous 《Revenge》

Choir Of Downside School, Purley 《Old Abram Brown》

Skeeter Davis《The End of the World》

邹律《梦过浮生》主要的插曲都在这里了,按照影片中出现的顺序,都很不错。

看电影的时候,相信不少人都和我一样,先被影片开头出现的几首插曲所吸引:“听上去不错嘛”。

几首老歌倒是熟悉,剩下的未曾接触,都用听歌识曲认了出来,回头自己完整听完,都是挺不错的歌

 3 ) 我觉得海带这部电影简直在侮辱程序员这个职业

第1次在豆瓣发表评论,写得不好,请大家见谅做为一个程序员,智商应该都不低,而且逻辑能力也不应该低,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就不必往下看了,请出门左转。

但电影中的男主是一程序员,表现的毫无逻辑,智商堪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1 男主提前知道外星人将要入侵地球,并且知道获救方法(在指定的日子里,全身缠满海带,随风起舞,这个是从外星人口中得知的,我们暂且就把这个当做是获救方法),但是影片结束,男主并没有拯救了自己的家人,一个都没有,可能很多人会说原因不在男主,因为家人没有选择相信男主,但我要说的是,恰恰是因为男主的愚蠢,没有逻辑能力才造成了这个结果。

分析:外星人入侵这种天方夜谭的事,从一个普通人(非政府,专家,或其他权威机构)口中说出来,也没人相信,再加上男主,还有一个精神病人身份的加持,可信度会再降低千倍,万倍。

换位思考一下,你会相信吗?

举例1:一个白人女人带着一个黑人小孩,一个白人男子说,这个黑人小孩是我跟你生下的孩子;举例2:一位足球教练信誓旦旦的对球迷说,只要让我执教中国队,保证一场球都不会输。

如果换作是你这样的言语,你会相信吗?

当然不会相信,难道电影中的男主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或许有人说,因为男主是一个病人,不要骗我啦,从影片中的表现,男主的病已经接近康复,并且症状是幻听幻视而不是降低智力或逻辑能力。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无法让人相信的问题?

当然有啦,影片中的男主没有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他是一遍又一遍,非常执着的,像一个傻子一样对大家说,“我是一神经病,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要相信我”。

解决方式,举例1:去做亲子鉴定,举例2:在任中国队教练期间,推掉中国队所有比赛,有没有这个权利另说😃😃😃如果我是影片中的男主,要证明外星人入侵地球,这件事很难,但可以变通一下,先准备好够全家人使用的用海带量,然后郑重的告诉所有家人,几天后(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日子)我有重要事情要宣布,大家到时候在某某地方集合,外星人的飞船出现的时候,再告诉大家真相。

而不是一遍又一遍,非常执着的,像一个傻子一样对大家说,“我是一神经病,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要相信我”。

2 被外星人接走,真的就能获救了吗?

影片中男主是坚定的相信,但我看未必外星人说的话真的可信吗?

(影片中证明外星人说的是真的)外星人救男主的方式有问题,首先,穿海带这个方式不是为男主准备的,不是为人类准备的,外星人为自己准备的撤离程式,可能是在入侵时会放什么大杀器,所以外星人需要撤离,操作这种撤离程式的外星人,如果不是男主遇到了这个外星人,想想后果会怎样,(外星人会想,我明明要接的是人,为什么会出现一群虫子)被外星人接走之后,后果会怎样,非常大的概率是这两种,一是失去生命,二是失去自由或者更惨,被外星人研究试验,不然的话,为什么要入侵地球。

3 除了被外星人接走这种非常不可靠的获救方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让人类获救?

找个地方躲起来,虽然这种方式也不可靠,但是比被外星人接走的方式要好得多,或许外星人只是来旅游一下,过几天就走了呢。

说服地球上的武装部门,与外星人一战,虽然同样面临着信任问题,而且也不知道外星人的战力值,比地球高多少,但是这个成功后会拯救全人类,反正是个死嘛,何不拼死一战。

 4 ) 海带烂片

什么灾难?

哪里发生了?

完全就是没有搞懂观众的观影兴趣,寻求刺激才是整个影片的内涵,却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道理,整部影片完全没有笑点,太俗了。

还能不能看了,不觉得好看,就是国产经典烂片,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感兴趣,就是感觉这个电影没有结局,我要看的是灾难,海带星人如何攻击地球?

阿黑哥嘿嘿爹呵呵呵额呵呵公民minor婆婆minor婆婆婆婆哦破你OPPO婆婆婆婆POS婆婆哦名品140字齐了不

 5 ) 也许精神病院外面才是真正的精神病院

昨晚打开爱奇艺,翻看电影页面时候,看到了这部《海带》,说实话当时心想打开随便翻看一眼,但是不知不觉就被剧情勾住了,直到结束都没有感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部大电影的时间。

今天上班路上,一直在想这部电影的立意和镜头。

有一种细微之处见真知的感觉。

《海带》讲的是发生在海边城市的一个荒诞故事。

画面进入,海面上男主在钓鱼,很荒唐的有了一个和所谓的“海带星人”的对话。

开篇十分钟,作为观众大概都会觉得这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幻片。

但很显然,导演想要的并不是科幻本身,而是“荒诞”这个点。

男主是个被关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非正常人”。

剧情的第一次转折在主人公想说出自己和“海带星人”的对话, 但排在他之前的病友率先讲出实情后,被当作没有精神病没有康复的症状,被再次推上电击治疗。

此刻的主人公内心其实是非常惶恐的。

他小心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他觉得这这是精神病院的不正常。

他只要出院,一切都是新的,有希望的。

这里导演给了观众一个希望。

因为观众在看的时候,也期待主人公的出院,我们和主人公一起认为,外面的世界是正常的。

外面的人是正常的。

剧情进展到第二个转折点是,男主人公的同学出场。

因为主人公发现,家人、同事和这个世界都对他不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就对这个世界绝望。

因为还有朋友。

因为朋友的相信,生活似乎出现了曙光。

家人也跟着一起信了。

这一段也是整部电影中最轻松最充满希望的的一段场景。

剧情的第三处转折出现在所有人告知男主真相的那一刻。

所有先前建立的信心和对肩负的责任感,其实都是被大家看笑话。

此刻的男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再一次彻底坍塌。

他发现所有人的信任其实只是一场戏。

最后的一个转折点是在男主重回医院的剧情中。

在此不和大家透露剧情了。

这四个转折点,从男主自身的境遇着手。

从对这个世界的恐惧,到对这个世界的责任再到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最后再到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坍塌。

完整的一个心路历程。

他其实更像是一个年轻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代人走出校园,惶恐但又充满期待的走进这个世界。

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朋友倾诉的自己的梦想。

但大家“欺瞒”式的鼓励,再到朋友对自己的欺骗,再到自己所有努力得不到回报。

这和男主的遭遇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故事不过是借助一个精神病人作为载体,完整的讲述了所有的“正常人”、“普通人”的日常。

最真实的日常。

说完故事的立意,我还想讲一讲故事里的一些细节。

男主出院的第一场戏,是全家一起吃饭,家里人劝他认真上班。

虽然每个人都表面上在祝贺男主“康复”,但是大家还是在讨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等“精神病”的可怕。

这个点其实也是在影射现实生活中的大家对现代年轻人心理状况的误解。

对待抑郁患者像是躲避瘟疫,立马带上有色眼镜,退避三舍。

看到剧情我真的被戳到了。

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一个长期陷入焦虑的人。

被家人这样去认知,非常感同身受了。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大家对常识的认知。

吃猪心,听专家,做电击可以拯救“精神病”,让他康复。

作为故事的局外人,看起来十分荒谬。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多到数不胜数。

没有一个人是这个世界的例外。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人做为帮凶出现。

我还想说的是男主朋友这件事。

其实到最后,我始终相信主人公的记者朋友,仍然是想要出自真心来帮助男主的。

但他的不信任也是真的。

换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朋友哪里都是。

最后想来说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摄影。

电影用了很多插曲。

欣喜的是我居然听出了海绵宝宝和数码宝贝的配乐。

剧情本身节奏进攻性不强,加上这些配乐还有节奏的把握还是很不错的。

电影因为是在青岛拍的。

整部影片有一种海的味道。

淡蓝色的滤镜,所有的镜头都带着风。

精神病院的镜头都带着明亮的感觉。

镜头的构图也很好,有一些可以直接截图做壁纸了。

希望后期片方能多上一些截图来豆瓣让大家欣赏。

最后电影看似是一个癫狂的荒谬的精神病故事,但是这其实也是小人物的平凡人生。

很多普通人也有大梦想,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拯救人类),但当他们往往在和身边的人说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甚至会歧视他们。

至亲至爱还会“演戏”给自己看。

跌跌撞撞,时代变化太快,我们这一代人该信任谁?

该坚定什么才是对的?

该如何抉择?

到底是世界疯还是自己魔?

我们每个人没有必要为了社会的进步,把自己搞的粉身碎骨。

把自己是病人的秘密藏在心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海带精来的时候,茫茫人海你会就被擦亮,被标识,拥有一点点不平庸的权利。

 6 ) 想法得跟得上实力

很多镜头都看不懂是在干什么,没头没尾,暗示太少导致观众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意思。

中间部分剧情吸引还可以,前半部分无聊的镜头太多了,完全没明白作品突出的是什么意思。

最可怕的是有些作者有想法没才华呀。

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网大要求不要太高

 7 ) 《海带》: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注定解放

*有部分情节透露,但无碍观瞻。

一直以来网大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都是“low品”的代名词,这肯定怪不得观众,视频平台对网大的收录态度上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最终造就了现在整个网大圈子良莠不齐,甚至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网大的未来可以说是一片黯淡。

所幸的是,现在行业内已经有意识的认识到了这种现象,并在最根本的选入门槛上下了功夫,爱奇艺当是其中做的最好的一家。

君不见前段时间在爱奇艺上线的《哀乐女子天团》,在观众群体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科幻题材的《孤岛终结》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而最新上线的《海带》则带着对边缘人的关注,以一种全新的黑色幽默的形式为观众讲述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海带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

地球人卫仁磊是一个快乐的精神病,虽然长得很像王思聪,但显然没有王健林一样的老爹。

这一天,精神病院举办了很无聊的望风活动,卫仁磊在水上钓出了一枚会说话的海带,海带告诉他,地球要玩儿完了,想要活下去的话就在海带星人来临的那天全身裹满海带然后学海带跳舞,这样海带星人的飞船就会带你一起玩。

听卫仁磊的名字也知道,“为人类”嘛,肯定是圣母心肠的大救世主。

出院后的卫仁磊谨记海带教诲,于是在朋友的协助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拯救人类大行动。

无法否定的是,《海带》是一部充满荒诞的影片,它从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出发,告诉整个世界即将发生的不正常的事情,继而得到整个世界的不理解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影片开始的时候,医生对精神病人的武器就是弓弩,而众所周知,弓弩是杀人器,以弓弩来对待病人其本质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掠夺,建立在治疗基础上的杀人则意义更重。

影片中有几处展现各种动物生活的镜头,看起来与正片内容格格不入,显得很是突兀。

但事实上,这几个镜头展现的内容恰恰体现了一种多样性的原则,我们的星球容纳多样物种存在,没有谁会认为其中哪个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而大众对精神疾病的区分及定义,则恰恰彰显了作为一个群体的人类思维的局限。

另外,本片对于视听形式的运用也十分有趣。

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正片中有三次画幅变窄,第一次是出院后的卫仁磊吃下药物去公司的路上,整个世界都对他充满了善意,被撞击之后变得清醒。

这是他离正常世界非常接近的一次,而紧接着第二次就是踏入正式工作,内容是他的一个梦境,在这里他被所有人接纳与欢迎。

很显然的一点,这两次窄画幅的内容意味着他自我的内心诉求,渴望被社会理解,渴望被群体包容。

但其实有心的观众还是能看到,即便是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卫仁磊依旧如一个孩子一样上蹿下跳,这是他的本质,区分于这个安静平常的世界。

在梦境的世界里,他成了所有人的英雄,一个工作上的、行为上的、群体中的、正常性的英雄,心动的女人为他献上花圈,直到一枚尖刺海带敲醒梦境。

而第三次画幅变窄则和前两次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前两次的内容是虚幻,还代表着卫仁磊对融入人类社会抱有期待,那这一次就是现实,赤裸裸冰凉凉的现实。

其实很容易理解,窄画幅的部分意味着卫仁磊对世界的真实态度,前面是渴望融入,这里则是完全放弃治疗了。

从病房中推出的卫仁磊姿态彻底模仿了人类科技先行者霍金先生,众所周知霍金先生是一个对科技发展、对人类未来怀有深深忧虑的科学家,所以这里有很显然的特殊意味。

一直到后面奶奶把海带递给他,画幅变宽,他与人类世界进行了最后道别。

结尾部分,几个精神病患者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本片想要表达的东西:人类沟通的方式很原始,这使得真理往往不能得到广泛传播,群体意义上的人类就是信息和性的奴隶。

回归到现实层面,这就是一个很血淋淋的现实。

卫仁磊在拯救人类行动失败之后,把目光放在了拯救亲人身上,而对亲人彻底失望后,最后他拯救了四个精神病人。

其实这个行动也有一定的寓意吧,一直以来国人都是有家国概念的,卫仁磊一开始想要救亲近的人大概也有这想法,但心怀大爱的他其实对家国的概念是模糊的,从他后面对外人与对家人一视同仁的做派能感受的到,而最后他只救了与自己没关系但相信自己的精神病人,真有一种反乌托邦的意味。

以上是对一些大的情节的分析,下面再说几个细节。

影片中亲人们无疑是正常人的代表,这其中姨夫一角在反驳“绑海带救命”一说的时候,说了这样一个论调:“别人要打你,你身上背个猴,别人就不打你了,没道理啊”,粗看姨夫说的其实很有道理,特别符合正常人的逻辑,但其实细究,这里有对人类科学发展局限的探讨。

在人类的世界中,身上绑个猴,别人就不打你,当然是没道理;但在海带的世界中,身上披上海带,模仿海带的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海带星人,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影片结局也给了我们答案。

结合上面说的,人类沟通用声带这种原始工具,和此处模仿海带就可以冒充海带星人,这里其实体现了文明发展的科学盲区。

后面还有很有趣的细节,电视上专家在说相信科学的时候,下面的横幅却是“电击疗法”的节目预告,何其讽刺。

科学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人类的进化也不尽完美,眼见耳听,未必就是真实。

最后再提一下配乐吧。

电影讲求视听语言,视在听的前面,音乐和音响参与叙事的程度不应该超越镜头表现力,这是导演在电影创作时候的一个基础原则。

但是就《海带》而言,尤其是前半部分,音乐和音响的运用十分频繁,而且完全压住了镜头,如果是一般的影片,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但是在本片中吧,这是一种完全有效的运用。

本片的配乐是对人物状态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喧闹的世界,隔离的时空,将主角和其他人甚至和观众之间营造出了一个距离,将一种荒诞感表现的更为突兀,整个的场面变得如坠梦中。

就像看王家卫的电影最好喝点酒一样,微醺的状态下体会到的东西和清醒时候体会到的完全不一样,《海带》的音乐运用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催眠,将有心的观众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这是它运用十分高超的地方。

大概《海带》的创作者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孤独情怀的吧,精神病人是正常人类中的异类,浑身缠满海带的精神病人更是异类中的异类,这从行为上代表着与人类群体的一种彻底割裂。

多少人以爱之名裹挟你的未来,多少人以病之名想要把你变得同他们一样,这一切正常,这一切荒诞,正常而荒诞的行为无一不在彰显世界的虚假、生命的空无。

写的仓促,解读有未尽之处,还望看客们担待。

 8 ) 绝对小制作

虽然制作成本低下,好在演技还算合格。

看到影片结尾飞碟出现时,突然从头顶飞过一架直升飞机,差点以为是来接我逃难的,把本人的精神病都快吓康复了!

通过对影片的学习,了解到精神病其实是神经病的高端系列。

人一旦不能从众,也许大多都会被贴上另类的标签,哪怕你也是个病人。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得了哪种病,都不要妄图拯救世界……

 9 ) 其实很良心了

第一,电影其实应该定位为伦理吧,科幻算不上,毕竟没有多少科幻元素。

第二,如果深入去体会创作者的用心之处,能见到一些感动的情节。

第三,请关注这个导演,他将是中国电影的未来,要是不信,10年后看我的评论。

第四,不要本着尬笑去看前面,也不要本着科幻去看后面,贯穿的是一种人文和情怀。

第五,如果再烧脑一些,会有更多人觉得更好。

 10 ) 算是将将及格了

2017年,喜剧科幻电影《海带》 作为喜剧电影,这个片儿算是将将及格了,在烂片涌现的大陆市场也算是清流了,倒是再次证明好的故事远比特效重要。

但是这个特效。。

确实有些寒酸。。

上来也是要吐槽下,男主家的装修好犀利。。

让人感觉都不是一般人家呢。。

奶奶这个角色很有亮点啊,可惜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暗喻?

讽刺?

那也过于含糊了。

(我个人是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但是,说好的话,也只是将将及格的水准,中间拖沓的剧情发展,感觉已经没的可以再尬演的反复折磨你的观影体验,这样的铺垫让人感觉乏味,最后的高潮又如此仓促,不如一出现就戛然而止或者让我们好好体验下他们的忏悔。。

这样尴尬的结尾处理,真是糟糕。

这个虽然老套的题材却没有拍出来,也是非常可惜,中间的BGM也是莫名其妙,抛去表演,又没剩下什么闪光点了。

人性的主题升华倒是瞥见一斑,主要是为了喜剧效果,有点偏离主题,如果有一个刚出精神病院的人告诉你穿上海带跳舞,你会相信吗?

其实错的不是世界,只是主角自己。

--我是海带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还算有点意思,不过挺牵强的,无聊的时候乐呵一下,倒是还算可以了。

《海带》短评

风格不统一和节奏拖沓是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站在一部小成本网大的角度来看,完成度非常爱。

3分钟前
  • 聒噪
  • 还行

还挺有意思,看得出来想说的很多,可惜剧本拖后腿。细节很用心。音乐品味不错但是不会用,一股脑加进去以至于音乐盖过了电影的风头,这点在摄影手法上也很明显。另外,我觉得这是在黑程序员智商低为人处事低能。

5分钟前
  • hume
  • 较差

一个精神病知道了世界末日会怎么样感觉算是国内拍的可以的 很有心意好朋友居然是利用 MMP

6分钟前
  • 爱小双
  • 推荐

豆瓣能不能再加个“一般”的评价选择...

10分钟前
  • Minisong
  • 较差

并不是说能表达讽刺的电影就是有深度的电影,也不想因为是网大就任由粗糙。这电影就好比有一个还算能看下去的开场画面,后面的剧情就完全可控范围了,一个科幻,看了开头能让人想到结局,一个喜剧能让人笑不出来。导演也是硬生生的拍成了万万没想到。有创意的构思,却发挥不出来价值,讽刺人类这种事并不高级。

12分钟前
  • 野獣
  • 较差

什么都差一点儿

16分钟前
  • 赵三乐
  • 很差

拍摄可圈可点,网大应该只是用来锻炼手法的垫脚石

21分钟前
  • 自由式🌿
  • 还行

网大拍成这样,值得鼓励!

22分钟前
  • 朱有才
  • 推荐

唉,是很差,拍得混乱,BGM使用不当,演员水准参差不齐,科幻喜剧不是这么好拍的。

23分钟前
  • 笔盖
  • 较差

2.5 剧本 又闪光点可延展/视听没承接住 限于成本也限于能力(精神病人被阿西看到又会提了吧hh

26分钟前
  • 苏祁
  • 还行

前半小时特惊艳来着 后面太拖沓无聊了点 剧本还是没跟上 前面的黑色幽默很出彩 后段滑坡 整体有点可惜 男主的戏不错

30分钟前
  • 出神者
  • 还行

20171011人类都自诩聪明,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电影最后男主飞走了,算是一个好结局吧?

33分钟前
  • 玥玲大可爱
  • 推荐

执行差了点。海带的设定让剧本显得很荒诞,但拍出来却差了火候。音乐肆意使用导致两段戏或许拖沓。如果是60分钟左右的片子效果会更好,毕竟卖的就是个点子,整体剧本内容太少了。 2.5

34分钟前
  • 张小晗
  • 较差

什么玩意

39分钟前
  • 一只可爱
  • 较差

有些闪光点 剪辑画面都有些想法 网大拍的还算有品位 但是节奏问题很大 故事本身也不新鲜了 还有那么多歌给版权了吗

41分钟前
  • Alan
  • 还行

作为科幻,最大问题是散焦太严重,置换成任何一个“狼来了”的因素都成立,所以科幻成了某种噱头。无论技法还是剧本,很多地方都还太简单粗暴。

44分钟前
  • 宇文少横
  • 较差

海带怎么成的精?奶奶戴上墨镜,暗喻人类的愚昧?

45分钟前
  • 寒狐居士
  • 还行

被骗了……拍得不好,演得不怎么样,特效也一般,还有恶意笑点穿插,加上歌曲凑时长。就算是网大,也太宽容了吧……

49分钟前
  • kakakarl
  • 较差

疯子和天才只在一念间,画面呈现、配乐选择、主题隐喻都很好,也触及了精神病人文关怀这个议题,然而海报一言难尽……

50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推荐

立意和创意都很用心,讽刺了人类精神层面的虚无,但硬件层面缺失较大,包括表演、叙事、技术。整体可媲美去年的网大《所爱非人》。疯子之间的对话再显神通:如此庞大的人群,精神层面的交流需要用“声带”这个极其原始、效率极其低下的器官,比较起来,我们甚至不如不屑一顾的蝼蚁。

52分钟前
  • 温存Weathe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