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的电影,暗藏的却是人性的光辉。
一个17岁少女,眼神何以如此淡定而又坚决,因为她小小年纪就背负着重担,但是她从不哭喊逃避,只是默默承受,所以也能征服那些人性尚未完全泯灭的毒贩。
相比较下,无病呻吟的我们真是渺小而又可笑
俗语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特别当家里的长辈不靠谱,弟妹不给力时,处于中间阶层的不幸孩子尤其如此。
关于不幸家庭的孩子艰难成长,挑起重担的影片已经贼多贼多,而其模式也基本被挖空殆尽,要想在故事上出新往往比较困难。
所以,如《冬天的骨头》这样的影片,还是倒霉孩子,还是艰难的生活,但是,在此之外,还结合一丝悬疑的神秘,阴冷的氛围,倔强的情感,片中主人公,女孩儿芮的故事依然于看似俗套的剧情中给人一种特别的印象,以及冬天的温暖。
芮所处的状况非常考验人的耐力和神经,母亲患病,父亲则因为制毒成为警察追捕的常客,大部分时间处于不见踪影的状态。
她要照顾生病的母亲,更有弟弟妹妹二人需要她的照料,对于父亲,她似乎没有了感觉。
然而,生活的操蛋之处就在于,你不找事儿,事儿要找你,芮的父亲在出庭前又不见了,而如果他不在出庭前现身,他们居住的屋子就要被收走,显然,这对于这个要照顾三个人的17岁少女堪称灭顶之灾。
于是,少女寻父记成了本片的故事主线,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寻父之旅并不如我过去看过的动画片《咪咪流浪记》一般,是充满温情的高唱“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里也要找我爸爸”。
芮与父亲的亲情,早已随着父亲的隐身与招惹的麻烦,而渐渐淡化,或者说埋藏于心底,艰难的照顾家庭的她,早已没有精力去体会什么亲情,她需要的是生存下去,为了生存而寻找父亲。
而生活的艰难在本片随处可见,阴冷、肃杀、空旷,影片从始至终都是一副冬天萧条的景象,一如片中人们的生活,这样的氛围让影片时刻带着令人紧张的节奏,仿佛围绕芮随时可能出现严冬寒风般锋利的不幸。
芮的寻父之旅还透着一丝神秘,从她去求助叔叔泪滴开始,到求助其他曾经与父亲有过来往的人,无不给予她冷漠的对待和生硬的警告。
芮的父亲仿佛是一个当地的禁忌话题,没有人愿意提及,没有人敢于提及,更没有人希望有人打听他的下落,哪怕他的女儿。
芮的父亲的生死未卜,和芮的执着寻找,在加上她在这个过程中惨遭殴打,几乎丧命的过程,让整部影片于生活化的情感路程之外,又带上了探案故事般的抓人线索。
而将两条线串接在一起的,正是芮的坚持和为了生存的坚韧,曾经在《燃烧的平原》中有不错表现的詹妮弗•劳伦斯,这次担当主演,成功的演绎了芮这个角色,性格非常鲜明,而且她的性格,完全融入了环境,美国南方的冬天,结合她的生活背景,让人感觉她的性格就是那样的自然真实,无论她坚毅的眼神,卑微的乞求,绝望的哭泣,都令人动容。
不光是芮,美国南方风格浓郁的本片,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有着一种凌厉的一面,同时又带着柔和的一面。
在艰难的生活下,特别是带着犯罪背景的生活下,每个人都谨小慎微的遵守行规,都必须刻意的隐藏自己内心的柔弱,克制对一个寻父女孩的同情。
但是,有些情感不是冬季的坚冰所能埋藏的,泪滴刻意粗暴的警告侄女不要再找麻烦,但是当侄女遭遇危险时,也依然要挺身而出。
而女孩的坚持,也融化了一些冰冷的行规,渐渐地,转机到来,虽然芮父亲的命运其实早已有所揭示,但是,当芮触摸冰冷的湖水中的骨头时,那种寒冷的感觉,也通过一个女孩情感的震颤被带入到观众心中。
《冬天的骨头》是一部情感鲜明而又模糊的电影,它透着生活的艰难,父辈为了生存挺而走险,而留给孩子们的却是更加艰难的生活,让一个女孩承担家庭的重担;它透着绝望,一个女孩仅有的可以依靠的房产即将被剥夺,一个男人被无情处以私刑却无人可以拯救只能任由尸骨隐于冰凉的湖底;它透着冷酷,无人愿意为了一个女孩的痛苦而将自己卷入危险,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反而将一个不幸的女孩推入危险。
不过,从影片的点滴细节,还是可见冬天的温暖,当泪滴将前来求助的女孩拒绝驱逐时,恰是婶婶给了她一丝安慰和资助,而芮的好友也时刻站在她身边,给她帮助与鼓励,而邻居胖大嫂更是不时给予芮一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
而当芮不顾生命危险的坚持下去时,那些看似冷漠,甚至狰狞的人们,在冷漠中又透着不忍,在粗暴中也透着恻隐之心,最终,他们也都给了这个女孩可以给予的帮助。
终于,芮触摸到了冬天冰冷的骨头,却迎来的冬天温暖的转机。
那尸骨象征着过去,已经腐烂埋藏于湖底的过去,但是,我们常常要坚实的触摸和感受过去的本来面目,才有决心告别过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这个倔强而坚毅的女孩,终于引来了她应有的生活的回报,生活依然艰难,未来还有些迷茫,不过,看了芮的寻父之旅,没有什么刻意的励志和煽情,你也能感受到芮带给冬天的希望。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99e6b8357afec099a61e128a.html
这片子看得让人甚是揪心。
给我的感觉有点像盲井,虽然类型完全不同,大概是类似的背景设置给我的遐想。
电影很简单(也很短),讲的是南部密苏里州的美国山区农村,17岁少女REE独自抚养12岁的弟弟和6岁的妹妹以及精神问题的妈妈。
整个电影就是围绕着REE寻找她们的父亲Jessup——失踪多时,因为制毒被警察通缉,但是在交保之后没有按时出庭而是消失不见——而展开的旅程。
随着电影的展开,观众知道了Jessup并不只是一个瘾君子罢了,他是整个家族生意中的一份子。
以凋敝、落后、肮脏的美国为背景所凸显出来的是在长期的贫困环境之下催生出的罪恶纠结着这家族的纽带和传统的人情。
REE的故事不仅仅在于她要去接近一个个善恶难辨的邻居和亲戚们,更在于她要在互相隐瞒和暧昧的人际关系之网中找出通向真相的道路。
但是她几乎一无所有。
她唯一拥有的就是退无可退的决绝和无所畏惧。
REE的塑造是这个片子最大的成功。
名不见经传的Jennifer Lawrence把一个内敛而坚毅的山里姑娘带到观众面前。
非正常的家庭造就了非正常的人。
砍柴、打猎、料理家务、喂马,REE什么事情都做。
在将近赤贫的环境下要不就随波逐流要不就早就非常人的坚强。
当警察找上门来说”你老爸要是下周不上庭,你们家的房子就得被拿去抵押保释金“时,她就回了一句:”我会找到他的。
“她一一摆放那些多少都有些不正常的亲戚们打听父亲的下落。
被奚落、恐吓、威胁都没法改变她的心意。
她既不装腔作势去唬人,也不期待别人的怜悯。
”Don’t ask for what’s not offered“ 她这样告诫年幼的弟弟。
她坚信同理心和亲缘是她在这冷酷社会里获取父亲下落的唯一方法,哪怕等待她的是一个可能同样灰暗的结局。
REE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破案故事。
那些亲戚的形象扩散在影片中出现位数不多的公共场所中。
酒吧里打牌的人、拍卖场上的商人、无名的农夫,他们就是我们。
克制的镜头没有过度渲染敌意和暴力,这还是一个建立在血缘和公理之上的熟人社会。
各自心里暗藏的秘密和揣测是不能说出口,也不会写在脸上的。
影片中好几次出现了情节的跃进让我有点糊里糊涂,看完之后再想才理解局中人其实并不需点破,反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强化了这个社会关系的说服力。
这部片子典型的叫好不叫座,全美只有80多个影院放这片子。
农村题材同样没有号召力?
可能。
在美国农村题材似乎是个不讨好的话题,只是在诸如浪漫喜剧诸如《Do You hear about Morgan’s》或者《Proposal》中作为心灵家园或者大都市的反面。
鲜少成为电影中的被严肃对待的大背景,《冬之骨》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契机。
原文:http://www.makzhou.warehouse333.com/2010/07/17/2389/
金发姑娘芮(Ree)17岁,从身材、脸蛋加上双唇的饱满程度看,她具备参加选美比赛获胜的实力。
问题在于她不可能找到时间参加形体或者才艺训练,她要砍柴、烧饭、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父母在哪里?
芮的妈妈正遭受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双重折磨。
“She don’t talk much.”---妈妈不会说很多话,芮告诉来家里调查情况的警察。
语法错误无法遮蔽她惊人的早熟。
爸爸杰瑟普已经失踪多日,如果他不能按时出庭接受审判将有大麻烦。
芮说自己能找到他,但警察无法掩饰疑惑。
芮的信心毫不动摇,她强调,“我说过了,我会找到他。
”芮是电影《冬天的骨头》(Winter’s Bone)的主角。
iPhone上有没有提供杀手级应用程序来帮助芮找到父亲?
她能不能给亲朋好友发短信打听消息?
美国青少年习以为常的解决问题的手段跟芮无缘。
她生活在密苏里西南的奥札克山区,整部电影中看不到一个人使用手机,iPhone自然无从谈起,连电话也从未出现在镜头中。
她没有车,只能靠双脚在山沟里跋涉,一家一家寻访,希望找到父亲的下落。
即使是冬天,奥札克山区仍然看得出自然风光的优美,但跟着芮的足迹,观众看到的人文景观只有贫困。
大家住的房子象废墟,每一家门前的空地也都跟废旧物资回收站没有区别。
在美国绝大数人都在为吃肉太多而忧虑的时候,芮和弟弟妹妹必须为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质发愁,她们只能将猎枪对准树林里的松鼠。
绝大多数美国人不碰动物内脏,弟弟却要问芮,“我们吃不吃肠子?
”---松鼠的肠子。
芮回答,“现在还不至于。
”我去过奥札克山区两次,一次是拍摄阿肯色州尤里卡温泉小镇上举办的保时捷跑车大聚会,另一次是到当地的主要城市、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
我看到的山区生活跟美国其它地方没有很大区别,斯普林菲尔德还曾被评为“全美最适合抚育孩子的地方”。
就统计数据而言,奥札克地区当然不算富裕,但也有引以为豪的地方,沃尔玛总部就在周围。
当地人倒是介绍过,奥札克深山里住着一些传统家庭,他们很穷,过着部落一样的生活,代代相传。
芮一家人也许就是这类我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只能通过艺术作品获得间接了解的山里人。
拉丁裔?
黑人?
印第安人?
都不是,他们就是美国白人。
深山里能够提供的工作机会不多,从前可能还有采矿、伐木,现在只有制冰毒。
冰毒(水晶美沙酮,crystal meth)在美国传播的源头来自中西部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凋敝的地方,好事者只需要简单的加工设备就可以在家里开办冰毒作坊,原料是药店里不需要处方就能买到的感冒药。
这种毒品药性大,极易上瘾。
电影镜头中的奥札克深处看着就象制冰毒的天堂,小姑娘芮去过的每一户人家都是天堂的组成部分,他们要么制毒,要么贩毒,至少吸毒。
芮的父亲杰瑟普惹出官司也是因为毒品,他被捕后用房产作抵押得到取保候审的机会。
如果不能按时出庭,房产将被没收,用芮的话说,其后果是全家人只能象狗一样活着。
如果杰瑟普已经不在人世,那么官司也算了断。
芮只有一个星期与父亲接上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芮寻找父亲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与毒品网络的冲突。
每一个人都劝告乃至警告芮,不要到处打听。
好心人给她点钱和食品,也有人提供大麻烟。
她要走很长的山路,大麻有助于缓解疲劳。
叔叔“泪滴”(Teardrop)干脆问要不要吸点冰毒,芮拒绝了。
还有人开始打孩子的主意,提出收养芮的弟弟。
所有人都无法或者不敢提供关于父亲的线索,在隐秘的毒品网络中穿行,芮寻求帮助的唯一理由只是血缘关系,电影中出现的所有主要人物之间都有血缘纽带。
她问大家,难道我们不都是亲戚?
难道我们的血液里没有共同的成分?
血亲在你们眼里难道不值一文?
创作者没有打算用芮的遭遇赚取眼泪。
她没有因为被苦难包围而沉沦,她做的只是逆流而上,顽强地寻找任何可能的生机。
电影中芮的执著、坚定从未动摇。
遭到殴打、甚至面对生命危险的时候,她没有软弱,只是问,“你们要杀我?
”只有一个场景算例外。
她妈妈双眼的视力看上去很好,但脑子处在迷茫中,视线从来也没个焦点。
芮祈求妈妈看着自己,给自己提供一点点决策上的建议。
房子很可能被罚没,有人建议干脆先卖掉。
卖还是不卖?
芮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情此景观众看着也许会心软,但芮自己仍然很刚强,她心里清楚,答案不可能从其他任何人那里得到,包括妈妈。
她只能靠自己。
政府在哪里?
社会救助在那里?
美国一直存在的贫困问题从来没有能够得到根本解决。
里根有一句名言,美国发动过对贫困的战争,结果贫困取得了胜利。
如果生长在一个编织得相当紧密的贫困网络中,年轻一代最终挣脱出来的可能性并不大。
芮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是参军,服役5年可以获得4万美元的补贴。
这条路也很难走通,她还未达到美国政府规定的成年标准,如果参军必须监护人同意,她连个签字的人也找不到。
另外,一旦参军离开,谁来照顾弟弟妹妹?
《冬天的骨头》用数字高清视频设备Red拍摄,成本仅为200万美元,只能算独立的小制作。
它在电影院放映的周期很短,全美票房收入刚过600万美元。
这部电影虽说是虚构的剧情片,但主要适合热爱纪录片的观众,作品显示的是美国式现实主义的魅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清晰地讲述出来,往往就能构成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不需要粉饰,不需要夸张,不需要高深莫测的哲理。
伍迪·艾伦基本不看好莱坞大片。
不久前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说最近看过《冬天的骨头》以后特别喜欢,所有演员都很好。
确实,电影中的所有演员都非常棒,他们共同展现的是美国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角落里一个边缘化的群体。
其中扮演芮的年轻演员Jennifer Laurence格外出色,我预测,她肯定会获得明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11/winter-bone26.htmlWinter's Bone (2010)本片获得2010年第26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最佳影片奖。
电影讲述一个女孩寻找父亲的故事。
女主角十七岁,父亲制毒潜逃,母亲神智不清,这使得她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
女主角每天劈柴做饭,并照顾弟弟妹妹们上学。
一天,警长来到家中,告诉女主角必须找到父亲,否则他们全家就会失去房子。
随后,女主角就四处寻找父亲,但一无所获。
女主角知道父亲可能已经被杀,就连续两次来到可能是凶手的家门外。
第一次,她被拒绝了,第二次则被痛打一顿晕了过去。
之后,父亲兄弟出面将女主角接了回来。
几天后,可能是凶手的几个人了解了女主角的处境,带着她去找父亲的尸体,并帮助女主角截断两只手给警察局。
最后,女主角全家似乎保住了房子,她与叔叔的关系也亲密起来,而且还额外获得一笔他人寄来的钱。
本片是一部故事比较平淡的电影,重点在于影片所塑造的氛围,即影片中如冬天一般寒冷的“冷”“硬”。
全片对白不多,人物情绪也很内敛,这些都让影片具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悲凉气氛,非常契合电影剧情。
同时,演员表演与天气环境的塑造,更使得电影看起来颇为冷峭。
总之,本片故事虽然没什么看点,但是冬天般的寒冷,我是通过电影感受到了。
虽然电影风格比较独特,但是影片的重点——剧情与主题——却是很大众化的,而且也很浅显、俗套,即通过女主角一家人无助的生活及寻找父亲的经历,展现一下社会现实。
通过它,电影告诉观众们制毒、贩毒在美国一些地方的真实现状,以及像女主角一家这样艰苦生活的人们是如何对抗命运的!
简单来说,就是展现一下社会的的真实一面,没有新意。
电影拍摄方面刚才已经说过,非常冰冷,就不多说了。
不过还是要提一下本片我欣赏之处,即所有女演员都没有化妆,这可以让人看到她们真实面容。
能够做到这一点——让女演员素颜出演电影——实属不易,要知道没有修饰的女人,在好莱坞没有几个能经得起镜头的放大!
Jennifer Lawrence勇气可嘉。
演员表演方面非常完美。
女主角Jennifer Lawrence,以前看过她几部电影,对她没什么特殊印象。
但是通过本片,让我知道她是一个非常出色演员,她不仅将演员演绎的很到位,而且情绪饱满、让人动容,前途不可限量啊。
其他人都是不知名的小龙套,就不提了。
不过,龙套中竟然有一位是《双峰》的女主角Sheryl Lee,只不过她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
哎,二十年,她就已经完全走样了,岁月不饶人啊。
总结一下。
本片作为独立电影还是不错的,影片氛围塑造的不错,演员表演也很棒,只是故事不够好看。
序列:0967冬天的骨头.Winter's.Bone.2010.BD.rip.x264.AAC.MP4.MySilu2012-11-29
http://axinlove.com/2010/11/winters-bone/《Winter’s Bone[冬天的骨头]》冷by @xinl.ve 101109Movie Rating:8。
电影有时候简单到难以置信。
《Winter’s Bone[冬天的骨头]》最让人称奇的地方无疑是剧本,演员、表演、摄影等技艺层面的内容,让从业者觉得不过尔尔。
《Winter》能得到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其它人也能。
利用人的较劲心理,圣丹斯电影节推崇年轻导演处女作的目的也得以实现。
不过这是体外话,回到电影,本片的真实气息,与其所属于的惊悚恐怖分类产生难以道明的张力,女孩Ree的力量成为电影动人的力量。
类似血浆、残肢的视觉刺激,有且仅有在池塘中锯断手掌的时刻,电影让人更多体会到的是冷。
深秋的寒意和亲戚对待女主角的太多。
就算是让Ree直面她不得不接受的父亲已死的真相,那些壮妇们带着Ree去池塘的时刻也是寒冷的清晨。
深秋的丛林,雾气皑皑,裹着厚衣服抵御严寒的人们,来到沉寂的池塘边。
女孩被蒙着眼,准备的工具是电锯,既担心着更多的惨剧发生——如女孩也被杀人灭口——也直接感受着环境的寒冷。
不加修饰地利用自然环境,《Frozen River[冰冻之河]》、《The Road[末日危途]》等电影和本片一样,少了画面的瑰丽,而让“超现实”的电影艺术扎根于现实世界。
摒弃了色彩的同时,电影也摒弃了电影夸张的戏剧性,观看的过程会有些累。
耐心等待女孩寻找事情的真相或者父亲的下落,是支持观看到电影结束的动力。
看过《In The Valley Of Elah[以拉谷]》,至少不会认为本片的叙述方式是独创。
片中用歌唱为自己庆生的老人,她的表情让觉得历经了人生的苦难,也就那样。
High On A Mountain-Marideth Sisco & Blackberry WinterI look on that valley far belowIt’s green as far as I can seeAs my memories returnOh, how my heart does yearnFor you and the days that used to beHigh on the mountainWind blowing freeI wonder if you still remember meI wonder if you still remember meOr has time erased your memoryAs I listen to the breezeWhisper gently through the treesI wonder if you still remember me所谓感同身受,是衣服穿少了在没有暖气空旷的候机楼,听到了飞机晚点三个小时,同时看完了《Winter》。
当离开电影的另外人生,发现自己已经冻傻了。
Winters.Bone.2010.LIMITED.720p.BluRay.x264-DEPRAViTY
认识的一位学界泰斗,老先生到晚年退休,虽不再担任各种职务,但在学界地位依然是令人高山仰止,且衣食无忧,子女都已成年,他和夫人又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作养女。
养女从小抱来,现在已十多岁了,正是上中学的年纪。
为了养女的教育,老先生将她送到新加坡读书,姑娘读了几天不开心了,于是又回到大陆;回到大陆没几天又不愿意了,便又转澳洲。
总之,随心所欲,来去自由。
老先生自然是桃李满天下,他的硕士博士人数甚众,走到哪里,学生、弟子、学界友人一大堆,前呼后拥,请吃请喝,姑娘自然也是众人众星捧月、呵护关心的对象。
这些师兄、师叔都已成名成家,不少也是一方要员或高校领导、教授,小姑娘无论在哪,收获的只会是无数笑脸、各种夸赞,还有随之而来的鲜花、巧克力等大把礼物。
小姑娘原本是一个小城镇贫困家庭出身,而现在穿着美丽大方,扎着糖果色的可爱蝴蝶结,手持最新出的IPHONE等电子产品,坐着飞机全球飞来飞去,其人生真让人感叹,这世上真的有灰姑娘,一夜改变命运变成小公主。
很难想象,如果她没有被收养,人生是怎样的另一种情景……老先生自然视小女儿为掌上明珠,但也不禁轻责几句:在外面读书要学会自立,不要太过娇气……身在蜜糖罐中人儿,哪里知道人间的疾苦呢?
不是每个人,都天生有蛋糕吃的。
《冬天的骨头》里,就让人大吃一惊:我遍地黄金、富得流油的大美利坚,居然也有人穷成这样。
哪一部美国电影里,不是摩天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都市夜景?
哪一部美剧里,男男女女不是衣冠楚楚,谈吐优雅,人生明朗?
要担心的,也就是两性情爱问题,或者家庭亲子关系,老美的人生真是明白简单。
却有《冬天的骨头》,粗陋的画面,与同样粗陋的景致,萧瑟的冬,破败的屋,凌乱的房间,单调的吃食。
发疯的母亲,未长大的弟妹,当家人就是她,十七岁的少女。
要干活,要劈柴,要做饭,要带弟妹,要给母亲洗头,要出门求邻居帮忙喂马,要上山打猎捕松鼠,还要,找那个贩毒而下落不明的父亲,还要面对突然落入人生困境中的各种冷漠嘴脸。
看到后来我突然想到,即使是在这样偏远的美国小镇,也还是有着过好生活的人。
这个警长的女儿,不就是暮光女么,她也是小镇的公主,有有公职的爹,有美丽的幻想,有英俊帅气多金的男友,还有一个身材健硕肌肉型的青梅竹马男友,即使偏居小镇一隅,人生也是过得万般精彩。
她的人生就是一部琼瑶小说,恋爱、恋爱、还是恋爱,烦恼也不过是三角的恋爱的烦恼,吸血鬼的插曲,那是平庸生活的最好调节。
人都是爱幻想的,人也都是喜欢粉饰的人生的,没有人喜欢直面冰冷黑暗的现实。
这就是华丽空洞的《暮光之城》袭卷全球票房,而《冰冷的骨头》却只能坚守独立电影的一角的原因。
然而,没有在黑夜中痛哭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当女主角在冰冷的河水中捞起父亲的一只手,那直面现实的无情与冷酷,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击了心脏,在电影结束后,仍久久不能忘记这种感觉。
世上岂能尽富豪,亦有饥寒悲怀抱。
但这是美国电影,没有因果相报,路遇恩人,峰回路转的中国式戏剧情景。
独立、自强、自主,才是实现自我救赎与拯救身边人的唯一的方式。
电影的开头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灰暗寒冷的冬季天空,空旷深远的奥萨克山区,悠长寂寥的民歌,寻常房屋里简陋的布置,中年母亲空茫的眼睛,多丽脸上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愁苦,在院中追逐玩耍着的少不更事的弟弟妹妹。
在这里,我想简单分析一下电影中出现的女人,女孩和她们的命运。
关于多丽的母亲,很多影评都是简短地提一句“精神不正常”精神病”甚至“没用”。
看到她的双眼时,我想: 是什么原因让她神经崩溃了呢?
很多国家很多时代的很多母亲,她们的生活即使不快乐,甚至是艰苦危险的,她们也会咬牙坚持。
(题外话:我并不偏向于这种一切为了孩子的一态度,也并不觉得那么做是更正确或者伟大的选择。
)而这位母亲的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只有17岁,最小的埃西里大概6岁左右吧,她怎么舍得撒手不管呢?
继续看电影很容易就能找到缘由:她的丈夫,孩子们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毒贩。
经常闹失踪,于是她总是提心吊胆。
而他所作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她,他们的孩子或家庭,他只是偏远山区里一个制毒并吸毒的小毒贩。
这么一个男人,竟然却也有情人。
多丽的父母在一起大概17年或者更久些了吧。
这么多年来,她无法改变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改变他,无法改变环境,也无法改变或者逃离她的生活。
年轻时的容颜和爱情早已消失不见。
生活没有希望。
于是,她神经崩溃。
因为,她在心里放弃了。
多丽于是去找泪滴,杰西的哥哥。
很多影评说杰西忽然扼住多丽脖子的反应非常暴力。
我觉得,他那一刻的内心很复杂。
一,他怨弟弟不争气。
二,他怨自己没能够保护他;三,他怨生活中有那么多无奈的事儿;四,他不想破坏当地人的规矩和传统;五,她不希望多丽继续追查或者冒生命危险。
泪滴的妻子只出现在这一个场景中。
她请求丈夫帮助他的侄女。
泪滴说:我已经用嘴说过“闭嘴”了。
(I already said shut up with my mouth.)。
隐语很显然,她再不闭嘴他就要不用语言用武力了。
于是她立刻噤声,沉默着把一些钱塞进多丽手中,然后送她出门。
我觉得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不是指她所谓的“女性美德”,而是她的确长得好看。
那一刻,我想:她来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
她童年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她知道自己长得美吗?
她的美丽肯定被多次赞美过的吧?
她和泪滴也一定曾经相爱过。
他们爱着吗?
他们的生活曾经是什么样子又将会如何?
他的粗暴和她的隐忍,是天性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她快乐吗?
她思考快乐与否的问题吗?
一天天外在和内心的日子,她是怎么度过的?
……她也在老去,像她的祖母,母亲,嫂嫂,和所有女人一样。
她们有没有过的美,都已经或者将会被岁月慢慢淹没。
多丽去好朋友家借卡车。
抱着幼儿的朋友无奈地摇头:他(她的丈夫)从不告诉我为什么不可以,他只说不可以。
(He never says why not, he only says no.)我不禁想,她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中途辍学吗?
她结婚那么早是因为怀孕了吗?
她想过要上大学吗?
她梦想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吗?
她有工作吗?
他的丈夫看上去不学无术又粗鲁,她爱他吗?
爱他的哪些素质呢?
他爱她吗?
她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吗?
她想过以后的生活吗?
她会变成另一个多丽的妈妈或婶婶吗?
朋友开着丈夫的卡车来到多丽家。
多丽拥抱她,然后说: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
我摇头:她已经变了,只是不知道是她改变了自己曾经梦想过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改变了她。
我叹息:意识到与否,无论向着好坏,我们其实都在改变。
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核心,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梦想,我们的自我,随便你称作什么,我相信:有些人找到了并珍重着;有些人从没有找到过;有些人找到了,然后遗忘或者丢失了。
杰西情人的出场:乡村酒吧,五弦琴,曼陀铃,蓝草音乐,民间歌手,密苏里华尔兹......这些词放在一起,听上去浪漫而有异国情调。
我想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喜欢观察人。
我们总想知道一些快乐的,悲伤的,纵情的,寂寞的,没有表情的脸孔后面可能隐藏的故事。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隔着距离想象通常比现实真相美好许多。
她的故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她结婚过吗有孩子吗离异了还是丈夫在监狱或者去世了?
她有过有着或者将会有其他的情人吗?
她和杰西当初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在她,是吸引是寂寞是想在生活里找个依靠还是别的什么?
他又怎 么值得依靠呢,一个不照顾妻子和孩子,又被毒品操纵男人?
她以后的时光,又将要怎么去面对和度过呢?
她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男人呢?
为什么不自己找工作呢?
是找不到工作吗?
查了下资料,发现密苏里州的失业率比美国的总失业率还略低一点。
很多影评里说:族长的妻子既丑陋又凶恶。
有个纽约女人还颇具优越感地抨击影片中不化妆的女人们的脸是多么暗淡,衣服又是多么地过时。
是的,她没有化妆。
是的,她的眼睛和面容看上去生硬冰冷。
是的,她威胁过多丽;她向多丽脸上泼了热水热茶或者热咖啡(影片小漏洞之一,因为多丽的脸竟然无丝毫烫伤。
);她打了多丽。
可是,也是她,主动来到多丽家,带她去杰西的尸体所在地。
还帮她锯下他的双手作保留房产的证据。
她曾经也是有过婴儿般的皮肤和眼睛的吧;她也有过如花的少女情怀和容颜的吧;她也梦过爱过哭过笑过吧…… 她只是老了。
而很多人, 不知道为什么,对已经老去的人不宽容。
特别是对女人。
很多影评家称女主角多丽为英雄。
我觉得,当17岁多丽自信地说她会找到父亲时,她其实并没有任何信心和把握,也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她只知道自己必须尽力并且冒险,因为她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在看似没有希望的时候,也还是有早早放弃还是坚持不懈这一选择的。
从这个角度看,多丽的确是一位很有责任心也很勇敢的女孩。
当看到邻居在院中扒鹿皮时,弟弟问是否可以要些肉来吃。
多丽说:永远不要张口去要应该会给你的东西。
有些东西,如果别人愿意给你,你不要,他们也会给;如果别人不愿给你,即使要甚至求,人家也一样不会给。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明白呢?
在某些环境和情况下,如果没有了自尊,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多丽教弟弟妹妹用枪打松鼠。
当弟弟不想用手扒松鼠皮时,她说:生活中的 一些事情,我们总要学会不再害怕。
在伤痕累累的时候,她没有喊痛也没有抱怨。
她只是镇定地去面对下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是的,她软弱的对着母亲流泪过,因为她也还是个孩子呀。
多丽试图参军。
不是要逃离她的生活和责任,而是没有别的办法。
军官提出的是些很现实的问题:她即使参军,也不能立刻领到钱;房子依然保不住;即使房子能够保住,她的妈妈,弟弟妹妹又有谁来照顾呢?
还有一个细节对我来说非常震撼:多丽不得不抓住死去了的父亲的双手,它 们在被砍下来,要装进塑料袋里,拿到警察局做证据。
否则,他们就要无家可归。
请想象一下,在流行心理脆弱,精神郁闷,身体放纵,物质享受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够从容地面对少女多丽所经历过的困境呢?
影片的最后,多丽母亲的脸上似乎浮现出笑容。
看的时候,我认为那非常不现实。
这一刻,我忽然想,也许那是一种暗示:只要有多丽这样的孩子和她所具有的素质存在,女人,家庭,生活,社会,人类就有希望。
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背负着属于他自己的十字架;尽管,人生在很多时候,依然显得毫无选择。
在性爱至上的时代,我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部难得的,干净的,令人深思的电影。
影片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让本身就非常易懂的故事更加没有悬念地平铺直叙。
唯一能够勾起观众一丝兴趣的点只剩下父亲的踪迹,当然,可能很多人同我一样,恐怕早就猜到Ree的父亲已死。
所以,主角的个人表演将是决定影片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
Ree的生活状态几乎同现代社会隔绝,全片没有任何现代先进文明的踪迹,连一部手机都没有看见。
Ree每天都在为如何吃饱,如何让家人不至于饿肚子而存在。
而当所有这一切的维系——房子,都将失去的时候,潜藏在Ree内心的最原始的生存欲望也爆发了。
所以,她是无畏的,没有车,没有目标,只是通过少的可伶的几点线索,并通过最原始的询问的方式来寻找父亲的线索。
种种困难在生存的欲望面前都显得小了很多,于是,在Ree被暴打,甚至极有可能被杀的时候,她只是非常冷静的问了一句“你们这是要杀了我吗?
”面无畏惧的表情,在残酷面前,冰冷的心早已冷却了所有的恐惧。
影片对于人物内心的描绘也非常传神,特别是Ree多次凝视衣橱和鞋子,站在教室门口偷看同学表演军礼操,透露出一个17岁的小女孩真实的心理。
这算是整部影片中最为温暖的几个时刻。
残酷的生活现实促使Ree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得到关爱,但内心的渴望却如躁动不安的小鹿,甚至她将生存的技能手把手教给弟弟妹妹们,希望能够实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参军。
但现实依旧残酷,生活已不仅仅让你防不胜防,更让你的梦想支离破碎。
最终,Ree也只能继续选择执着地寻找,那怕是父亲的尸体。
个人感觉在冰冷的水中拾起父亲的胳膊那一幕的冲击力应该是最强大的,配上电锯的噪音和飞溅起来的水花,给观影者内心造成不小的不适感,但也正是这一幕让本已万劫不复的生活重新回归平静,虽然前途依旧非常昏暗,但至少,弟弟妹妹不用给人寄养,有好心的邻居和关心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更重要的居有定所。
讽刺的是,这一切的改变恰恰是父亲尸体上一对冰冷的胳膊所带来的。
该片将美国较为落后阴暗的一面都暴露在观众面前,人与人缺乏亲情,政府对无助民众的漠视。
全片冰冷阴暗的画面也将这种氛围渲染到了极致,真实的环境音和唯美的配乐弥补了本来不多的台词的枯燥,很适合喜欢纪录片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影片可以使人安静下来,轻轻地走近Ree,用心去感同身受。
最后,詹妮弗·劳伦斯真的不愧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基本上是她的演技撑起了全片。
在好莱坞的众多导演里,女导演一直比较稀缺,出色的女导演就更少了。
德布拉-格兰尼特今年凭借这部小成本的《冬天的骨头》一举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拿下了最佳剧本和评委会大奖,顿时吸引了诸多目光。
电影讲述了一个十七岁少女芮,在父亲失踪,母亲卧病的一个寒冷的冬天,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不得不开始冒险寻找父亲,以保住家庭的财产和房屋不被没收。
因此不惜深入冰冷小镇的犯罪深处,去挖掘父亲失踪的秘密,同时背负家庭的沉重负担。
这是一部很残酷的影片,也许也只有女性导演才能如此敏税的捕捉这些人最细微的情感并且展示出来。
整部影片笼罩在美国偏远农村的寒冬里,远离城市的破败村镇,色调苍白凄凉冷清。
那种环境里刺骨的寒意为影片架设了十分凄清的场景。
电影全片没有任何背景配乐,偶尔有剧中人物的演奏。
这更显得萧瑟和空旷。
人物在完全没有任何村托的情况下,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一步,倒是考验了导演和演员的实力。
什么是白描,这种文学手法在这部电影里面被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
失去了各种绚丽的手法和音乐的渲染。
只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这更加吸引了观众的所有注意在人物本身上,去体会人物的眼神,动作,乃至内心。
完完全全的写实,完完全全的真实,真真切切的触动和冲击。
表层上,这是一部悲惨至极的血泪故事。
一个17岁的少女,在生活的重压下,过早的成熟了,吸毒的父亲不知所踪,房屋就要被没收,母亲疯病在床,弟弟妹妹还不懂事。
整个家庭几乎就完全压在了这个瘦小的女孩身上。
没有什么美式的阳光与青春,正义与公平,或者艺术再加工的堕落和腐朽,这就是纯粹的写实,将最真实的一个人情淡漠的小镇和艰难的女孩的生活呈现出来。
为了生存,不得不自己拿起枪去打松鼠充饥,不得不自己拿起锯木机去砍树取暖,不得不自己去犯罪组织里要人,不得不面对凶恶的警察,甚至不得不亲自参与锯下父亲的手。
每一个场景都真实而细腻,一个抽搐而痛苦的少女,几乎击碎了观众的心。
这是一部充满悬念的剧情片,故事一波三折,完全围绕着少女寻找父亲所牵涉出来的一系列疑团展开。
父亲在哪,父亲失踪了,毒贩们也许知道,毒贩们都不说,有人透露父亲死叔叔在寻找那个凶手,谣言传播,毒贩的帮助下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但是,仅仅如此么?
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导演,格兰尼特显然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一些更深的内涵。
首先申影的主角是女性,没有男主角。
影片中的男性,出了叔叔泪珠以外,都没有什么深入的描述,几乎让人难以记佳。
影片里,面对无数困境的少女,高大的男性几乎都在其生活中缺位,没有任何人帮助她,这集中体现在自己的父亲身上。
只有邻居那个女人,经常能够体尝到芮的困难,及时伸出援手,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遇到的也基本都是女性角色。
或者受制于丈夫,或者受制于外公,或者受制于老板。
但是,无论态度如何,这些女性都或多或少给予了芮帮助和指引。
女性的弱势和男女的不对等,隐含在这浓浓的阴霾深处。
即使在女性这样一个弱势群体里,一样存在着更细致的划分,更深入的群体。
那个野蛮的老女人,致使手下那一群强壮的女性殴打少女的那一幕,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暴力和男性对女性隐暴力,在一个老男人的支配下,一些类似男人一样强壮的女人欺凌一个弱女子。
里面的韵味,值得深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就带上了一些女权主义的因素和色彩了。
与毕格罗完全的男性化的刚烈不一样,这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作品。
影片的寒意,表层上是寒冬的寒冷。
第二层是人性的冷漠。
最深,其实就是这种两性隔阂以及两性暴力的不可调和,以及女性作为劣势群体的难以翻身,这是一种社会的冰冷和无情。
在完全由男人主导的好莱坞,能有这样一个女性导演创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本身就是极不容易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对自己生活的某种映射了吧。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LBD蓝光补标
淡淡的哀伤一直持续
不明白哪里好看好吗。悬疑没出现好吗。
一部看不懂的奥斯卡坑爹之作。
7.75挺好一个故事,被编导拍拧了……小姑娘很萌。
片头曲不错,斯图尔特也适合演这女主
德布拉·格兰尼克第二部长片,改编自丹尼尔·伍德莱尔的小说。我依旧能记得那时看完《冰冻之河》胸闷了好久,可是这部没有带给我任何感触,像是强心剂注错了位置或是药效实在太弱了。
不喜欢这么沉重的调子
我承认我没有什么背景文化,看不太懂,小女孩的坚持还是很让我感动,并看到最后的。
悬疑在哪呢?惊悚在哪呢?真看不出来哪里好看!!!!!!!!!!!!!
装什么装,大闷片,无数的冗余镜头
Essential Killing (2010), MicroVersion
看得冷冷的
Jenifer的亮相作品奠定了其苦逼的演员之路……
说实话没全看懂
没亮点
好看是好看,但还是少了点什么。
是个勇敢的姑娘。但总觉得表现的张力不够。
好强大的萝莉……看到拿电锯锯手的那段,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此片的冷感特质、涉及题材、获奖经历都让人想到2008年的《Frozon River》。不过总体上较散一些,不像Frozon River发了那么多力。票房上也没有《珍爱》那么好,感觉此片的奥斯卡之路可能会比较艰辛,亮点是女主角的演技,有望获得演技部门提名。
我要我要找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