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

怪物,救命2怪物,Home Sweet Home

主演:林嘉欣,舒淇,方中信,林雪,谭竣浩,李东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5

《怪物》剧照

怪物 剧照 NO.1怪物 剧照 NO.2怪物 剧照 NO.3怪物 剧照 NO.4怪物 剧照 NO.5怪物 剧照 NO.6怪物 剧照 NO.13怪物 剧照 NO.14怪物 剧照 NO.15怪物 剧照 NO.16怪物 剧照 NO.17怪物 剧照 NO.18怪物 剧照 NO.19怪物 剧照 NO.20

《怪物》剧情介绍

怪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青年建筑师Ray(方中信 饰)带妻子May(舒淇 饰)及5岁儿子子路(谭竣浩 饰)搬进新家的翌日傍晚,就有怪事发生,May带着子路在天台花园玩耍时,看到子路被强大力量离奇扯出天台,坠楼失踪。接着,May又频频听到小孩寻找母亲的哭叫声,更恐怖的,是家中无论子路的玩具还是衣衫都先后离奇失踪。 在警察的帮助下,Ray和May知晓导演这一切的,是躲藏在他们背后的神秘“怪物”(林嘉欣 饰)。而在与“怪物”争夺儿子的过程中,Ray和May渐渐了解到,神秘“怪物”在丑陋可怖的外表下掩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酒鬼奶奶民主之澜猎妖记这是你与我的最后战场,或是开创世界的圣战断案吧!寇准禁忌的妻子30禁这是30岁未满禁谈的恋爱黑塔利亚泡泡剧组我是奴隶超级洛佩兹老虎和兔子排山倒海武士白东秀万历首辅张居正有希望的男人美哉琉璃:巧匠大比拼第三季勇敢骑士断魂枪声延安爱情电锯少女血肉之华相信·爱青蛙王国你为我着迷安乐乡海盗岛:甲板上的家族追捕连环杀手第一季车神闯荡圣诞老人2

《怪物》长篇影评

 1 ) 从[怪物]到伟大[母亲]

看了很多评论,把这些串边在一起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心情从紧张到惊恐;从惊恐到绝望;从绝望到无奈;从无奈到平静。。。

我已经流不出泪了。。。

“现代文明”中所有的一切,都被这两个女人展示得淋漓尽致舒淇无疑是幸福的脸上不自觉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满足住着宽敞的房子,有一个体贴的老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夫复何求?

可生活得却郁郁寡欢。。。

林嘉欣也是幸福的虽然她住的是简陋破旧的棚户,也有一个体贴的老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却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和舒淇一样她的脸上也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幸福那幸福来自她丈夫手中的那碗浅浅的咸菜。。。

可最幸福的是那个孩子,他在生命中享有两个母亲对她最无私、最纯净的爱有一句对白,在剧中出现了两次孩子问:“妈妈,你会不会不要我?

”妈妈回答说:“就算你不要妈妈,妈妈也不会不要你”第一次,孩子无心地问,舒淇甜蜜地答。

结尾再次出现这番对话时,林嘉欣的声音却重叠在舒淇的声音背后原来:痛,是一种感觉,刹那间可以让你流出泪来。

爱,是一种关心,点滴都可以永远深藏心里。

 2 ) 怪物不怪

几周前,许奶奶课上讲社会设置的基础在于公平与正义。

说到要使最少受惠者产生最大程度的认同感问题时,举了影片《怪物》为例。

而当时我所仅有的关于《怪物》的印象,还完全停留在娱乐新闻里对林嘉欣如何颠覆形象打造毁容造型,又或是两美女片场不和传闻的大肆渲染。

许奶奶略略描述故事情节,没细说,推荐我们都去看看,留话一枚:这片子还是挺深刻的。

我当时心里就嘀咕,港片嘛,反正再如何包装也都还是为娱乐大众,不是搞笑就是恐怖,腻都腻味了,还能谈深度?

可是现在,我不得不打消以往对香港商业片粗劣浅薄对观众阿谀拍马的固有偏见,我得承认,《怪物》它打动了我。

它所呈现的勇敢和力量令我肃然起敬。

这勇敢,是一个母亲为寻找儿子奋不顾身的勇敢,是演员不惜牺牲形象的勇敢。

这力量,源自编剧导演敢于直面拆迁这类敏感社会问题的勇气。

尽管,票房和市场的压力逼迫,使得内中深意被隐于恐怖外衣和母爱光环下,但好在拷问现实的力度却并未被转嫁至无形,反而更强悍了。

眼看着堂堂社会,把好好的一个吃稀饭咸菜也能幸福微笑的女人摧残得从正常变得非常,从凡人变成怪物,我相信任何一个仍然心怀良知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都不得不在唏嘘感慨过后陷入反思:是这个怪物女人可怕,还是她生存的环境更可怕?

阴森寒冷的下水道,小男孩在水里闷的憋气晕过去了,怪物女人把他紧紧搂在怀里死命朝其嘴里吹气人工呼吸;在天台,小男孩遭大狼狗袭击,怪物女人不顾一切扑过去,奋力挣扎,手指被咬掉痛得鲜血淋漓也要保护住孩子,挥拳将狗打死,自己却差点失了性命。

还有那三顿饭,起初是一家三口,虽然吃得甘苦却也其乐融融,而到最后,就只剩下林嘉欣一个人划着空碗拼命往嘴里扒,咬瓶盖磕的嘴巴鲜血直流,此时,镜头打向屋檐上那个随风起舞的“合家平安”挂符——多么大的讽刺。

我不觉得这个女人傻,亦不觉得她心志出了问题,我只是为这个摇曳在风中的破败木屋,为这个失去一切的她而揪心,为奔走无门的现实而担忧。

政府强行征收土地,数万底层人民流离失所。

偌大的社会,却惟有大厦迂回幽暗的下水道,才能给其一个容身之所!

这一问题,不只香港有,到处都存在,新闻中所见才不过皮毛,大批抗议举动其实都被压制了。

所以,如果是怀抱着猎奇心理遭罪心理,打算去考验看看自己承受力究竟如何的话,那么抱歉,结果可能会让你很失望。

大部分镜头是暗光,只有在怪物女人显露怒色凶悍的眼神之时,才稍稍有那么点惊悚气氛。

大部分时间里,你感受到的,都只是她的拳拳爱子之心。

一个失去孩子的可怜却又伟大的母亲。

现在回过头想想许奶奶的话,或许是最好注解:只有弱势群体觉得公平,那才是真正的公平,否则公平与正义——社会稳定所基于的最普遍价值观就根本无从谈起。

又想起某天坐车经过鼓楼广场,巨幅广告牌赫然高挂:零能耗六星级豪宅,均价350万。

若不是后座两年轻女老师的惊呼,迟钝的我,离买房供楼的实际问题还很遥远的我,怕是日日来往穿梭也不会在意这明目告示。

一面在标榜着奢华,一面却有更广大的利益被损害被倾占被剥夺群体的存在。

这个社会,又何来和谐之有?

 3 ) 沉重的母爱

正襟危坐看完了《怪物》,心沉重得提不起。

抛开发行方对林嘉欣惊世骇俗的造型大作文章的宣传,抛开影碟封套上《救命2》的噱头,其实导演只想朴素地讲个故事,一个关于母爱的悲惨故事。

乔迁新居的舒淇无疑是幸福的,脸上不自觉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满足,有一个体贴的老公,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夫复何求?

但这种幸福并非无懈可击,而是暗藏危机。

舒淇有些封闭,一和外界接触脸上就会显出僵硬的表情,甚至结婚多年依然无法和婆婆沟通交流。

在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一只手拽着消失无踪后,她开始被自责和悔恨包围,在丈夫也遭遇袭击生命垂危之时,她必须独力面对困境。

林嘉欣曾经是幸福的,虽然她住的是简陋破旧的棚户,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和舒淇一样,她的脸上也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幸福。

(什么叫幸福?

请注意林的丈夫手中的那碗浅浅的咸菜吧。

)可是这样的幸福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房屋拆迁问题,在和政府的对峙中,丈夫活活被火烧死,接着儿子也意外地葬身于坍塌的重物之下,这个失去了一切的女人依然固执地在桌上摆上三个空碗,维持着已经不再的幸福,直至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疯子。

应该说林嘉欣一出场,是让人惊惧的,甚至是厌恶的,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恐惧厌恶全都变成了同情和悲愤。

在孩子的归属问题上,这两个母亲是敌对的,可是当舒淇身边的人向她投来或可怜或鄙夷的目光时,当警察对她的求救冷眼以对时,同样的困境让这两个母亲都选择了不顾一切的对抗。

镜头开始放慢,在舒淇和林嘉欣之间不停地闪回,让这两个社会地位迥异的女人的命运惊人地重叠在了一起。

楼顶对峙那场戏,虽然几近疯狂,但疯狂过后,在滂沱大雨中只是跌坐着两个颓然失神的女人和一个失声痛哭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幸福的,他在生命中享有两个母亲对她最无私、最纯净的爱,而这两个母亲却无一例外均是身心伤痕累累:舒淇在楼梯上跌破了膝盖,林为救孩子被狗咬断了一根手指;在楼顶,舒淇紧拥孩子,却三番五次地被推开,孩子已经不认她了;而林嘉欣也在最后终于清醒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编织的梦,孩子并不是自己的,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了。

有一句话,在剧中出现了两次。

孩子问:“妈妈,你会不会不要我?

”“就算你不要妈妈,妈妈也不会不要你。

”第一次,孩子无心地问,舒淇甜蜜地答。

结尾再次出现这番对话时,林嘉欣的声音重叠在舒淇的声音背后,仿佛孩子生命中的另一个守护天使。

 4 ) 《怪物》:象徵秩序的虛幻

《怪物》中的階級衝突,表面上看,來自代表了中產的舒淇以及代表了基層的林嘉欣。

但我覺得舒林的對立只是一種多重轉換的假借,並不是真正的對立,雖然對立的感覺是真的(正如現實中不少中產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基層威脅)。

其實對立首先來自地產商與代表了基層的林嘉欣,但地產商卻一直隱身,由國家機器(警察)作為中介;於是階級對立首先被轉換為國家機器與基層之間的衝突。

結果林嘉欣家破人亡,成為了被整個象徵秩序(社會制度、語言等)所排除的瘋婦。

多年之後,舒淇和方中信遷入同一地點的屋宛;雖然地產商與代表了中產的舒淇/方中信之間的衝突並不明顯,但暴力如一,只是比林嘉欣所遇到的更內在與隱性。

當林嘉欣擄走舒淇的兒子子路,階級衝突對林嘉欣所做成的抑壓與創傷,終於在象徵秩序找到缺口,像鬼魂一樣回來,伺機爆發。

於是階級對立在多年後再一次被轉換為兩個女人之間的對立。

在這裡,與其說國家機器扮演了某種鎮壓的角色,倒不如說它扮演了某種保守象徵秩序的功能;它本身也是這個象徵秩序的一部分,充滿了無法填補的缺口(電梯糟、冷氣糟、垃圾房、水缸等),而舒淇與林嘉欣正是在這些缺口中追逐與對訣。

有趣的是,國家機器再次間接地成為了守護地產商利益的共謀,但十分吊詭,它同時又無力將危害到整個象徵秩序的法外他者(舒淇與林嘉欣)徹底排除。

所以,從寓言的角度看,林嘉欣最後放棄抗爭並自殺,可被理解為林對她與舒淇的抗爭的虛幻性的最終感悟。

與此同時,象徵秩序的缺口亦給打開了(停電),讓人看到象徵秩序本身,同樣虛幻。

 5 ) 怪物曾经也是个幸福的女人

我最近剧荒,翻了翻老电影,找到一部2005年的香港电影《怪物》。

起初我以为是悬疑惊悚片,May一家搬来公寓的第一天,她透过铁丝网看到的攀爬的怪物确实让我心惊。

后续子路失踪,May疯狂寻找儿子。

当夫妻俩马上要救起孩子时,May的丈夫却被怪物重伤,昏迷不醒。

我看到这里很绝望,怪物如此强大,警察却如此无能,可怜的一家什么时候才能团聚?

演子路的小演员很棒,透过他我觉得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番,全程高度紧张。

印象较深的是May带来的大狗扑到了子路,追过来的怪物为救子路与狗搏斗,被咬掉了手指。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子路对怪物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警察通过断指找到了嫌疑人并为May讲述了公寓建起前拆迁的事情。

画面中“怪物”一家三口吃饭的几个场景,从最开始贫穷却幸福的女人,到失去丈夫后失魂落魄,再到失去儿子后精神失常,把怪物的过去呈现了出来。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出来了。

我很能感受“怪物”的经历,这些年她活着就是行尸走肉。

她带走子路,因为子路像她的儿子,那个为了给她找吃的被砸死了的孩子,她唯一的依靠和精神寄托。

当她清醒后,她跳楼自杀了。

其实这个电影我好多地方没有看懂,比如子路被怪物带走后的心理变化,比如May的某些行为,有兴趣的可以多看几次。

 6 ) 是惊悚嘛?是怪物嘛?不!是母爱!

怪物是一部由郑保瑞执导,林嘉欣、舒淇主演的惊悚片,于2005年10月27日上映,迄今为止过去13年了。

影片讲述了一位因意外失去孩子的母亲转而抢夺他人儿子的故事,我在小的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不过当初的我年龄还很小,当时看这部剧时就感觉到恐惧,就成为童年阴影了,每次脑海里能回忆起来的就是一个很可怕的女人把一个孩子逮到下水道里,,然后前段时间我借助百度寻到了这部剧,又重温了一遍,那种触动心弦的感觉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忘记了,电影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不再是那狰狞的怪物面孔,而是那疯狂而又伟大的母爱!

糜烂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母爱心当人们看到这个封面时,肯定感觉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恐怖剧,尤其在晚上看到的时候,更是会激起人内心的涟漪!

可怕的是封面!

伟大的是人心!

我看到的更多的不是恐惧

而是她们的母爱。

孩子无助的眼神!

可能被吓着了

丧子之痛,变得疯掉,夺人孩子,却从不伤害他!

内心的母爱在作祟!

丑陋的面孔下藏着一颗不丑陋的心既然生了孩子,就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豆瓣评分有点低强烈安利这部剧!!

一点也不恐怖!

真的很感人

 7 ) 有一种力量叫作妈妈

前些天大雨,爷爷带着小孩去北京站坐火车,误车加上晚点,小孩在火车站呆了近四个小时,我想把他们接回家,改天再走。

我赶到时爷爷说车可以走了,他们已经上车了。

我想着要见小孩一面,冲过广场上第一道验票验身证的关卡,冲过第二道凭票进侯车室,冲过第三道检票口检票进站,最后冲过车门口验票上车。

在车厢最尾处找到孩子和爷爷,抱起孩子逆着上车的人群和行李冲到两节车厢之后的餐车,把他们安顿在一张餐桌前,再冲过人群下车,我一踏下车列车员就把踏板收起车轰隆隆的开了。

没有票怎么能进得了站?

上得了车呢?

上去也就是见一面,非要这样吗?

过几天就能见着面的。

我在车窗外看着小孩的笑脸和飞吻,觉得见他这一面比挣一百万更值得。

有一种力量就是叫做妈妈。

对其它任何人的关心或爱,付出总会有期待。

唯有对孩子,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如电影最后的一句:即使你不要妈妈了,妈妈也不会不要你。

 8 ) 无私的爱,自私的爱

爱是无私的,人能够为了爱,变的不顾一切,为了心爱的人放弃所有。

爱也是自私的,人能够为了爱,变的歇斯底里,可以毫不犹豫的去伤害别人。

红本来有一个虽然穷苦却很幸福的家。

丈夫对她呵护有加(喝稀饭时连咸菜都舍不得吃,留给家人),儿子懂事听话(在红失魂落魄是自己去捡东西回来给她吃),木屋区的生活简单而温馨。

但房屋署强制收地改变了一切。

丈夫的死让她几近疯癫,好在有儿子在,让她重拾活下去的勇气,重新挂上了“合家平爱”的灯笼。

直到一天,孩子不见了。

一个没有家的人,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妻子,一个没有了孩子的母亲,疯掉也许是最合情合理的结果。

但她从未放弃寻找自己的孩子,就算木屋区变成了高楼大厦,她宁愿生活在通风管道里,也不曾离开。

终于她找到了……青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家庭主妇,不善与人交际的她心中只有丈夫和孩子,这就是她的一切。

精挑细选后终于找到了一所满意的房子,也许自此就可以幸福一生。

但一个怪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一个疯子为了自己的孩子在暗无天日的地方生活了数年,而并未伤害大厦里的任何一个孩子,说明她并不坏,而子路太像阿文了,她终于忍不住了。

她错了,但对于一个爱子成痴的母亲,我们又能说什么呢。

而青,一个结婚了四年都不敢和婆婆说话的人,为了儿子一次次的往返于警局,一次次的求助与邻居,一次次的从通风管道摔下,又是为了什么。

对于两个这样的母亲,最后无论结果如何,谁有能说自己是胜利者。

而最终也的确是这样,红跳楼身亡,而子路已不是以前那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了,青夺回了孩子,但她还能回到以前那个幸福的家吗?

 9 ) 悲情,沉重的悲情。

  也许是因为《狗咬狗》中独特的个人风格,所以突然想起了郑保瑞去年的这部《怪物》。

  我总固执地相信,所有的恐怖或者惊悚电影其实都是些悲戚的故事。

这也许也是我一直以来喜欢这种类型片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悲戚,所以惊悚得凄美。

  鬼怪之说本来就是虚无飘渺的臆念罢了;而之所以成鬼怪大都因为生前积累了太多的怨恨。

怨恨积聚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悲剧酝酿的所在,因为所有的人们本来都是无嗔无恨,只有当某些遭遇带出的压抑而后成了嗔怒,再成怨恨。

  恐怖或者惊悚,不过是借着一些光怪陆离的摇晃不定的镜头来翻出那些陈年的旧事。

鬼怪的虚无只是徒具其表的浮华,而真正想表达出来的都是浮华下面低沉的哀怨或者悲凉。

  于是我更固执地认为,越是有惊悚恐怖的效果的电影,其底蕴总会越显得悲哀。

  无疑这部电影是很符合我的那种固执的武断式的遐想。

就算这只是一部并不怎么恐怖的电影。

然而悲凉,悲凉得无可厚非。

  电影里的演员表现也挺出色的。

第一次看到舒淇饰演母亲的角色可圈可点,而方中信显然戏份不多,可是也算中规中矩。

  而最让我欣赏的应该算林嘉欣了,一改以前清纯可爱的造型而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精神病人,这方面应该是很有突破了。

从一个花瓶式的偶像派成长成一个实力派演将,这样的改变总是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

  也许,这部电影之后,没有人会忘记香港电影里还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可以是清纯得让人心碎的女子,也可以是肮脏得让人作呕的女子。

  电影里叙述的是故事其实并不新鲜。

木屋区的改建,大时代变迁造就的小人物悲剧。

豪华的新式住宅区带着一种繁华下遍地尸骸的惊惶贯穿在整部电影里。

也许并不是有什么警世的隐寓,而仅仅只是对旧时代的追忆和留恋。

  电影里那些有关木屋区的片断拍得很美,像一家三口温馨的早饭,门口“合家平安”的灯笼以及忙忙碌碌的身影,还有物质上贫乏却相互爱护扶持的细节描绘都显得很唯美。

  我记得那些镜头里林嘉欣脸上幸福而淡淡的微笑以及满足的安逸,就算这种安逸只是暂时的。

这些镜头里更多的也许是一种悲悯的怜惜,唯美也许就是这样被转换成悲情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唯美的镜头只是很短暂的一段,而且马上就要因为木屋区的改建而成了泡影的时候,这些镜头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冰凉透过屏幕进入到视觉再进入心里,看这些镜头的时候我总有一种很悲怆的不安。

  豪华的建筑下面带着一种冰凉的腐臭不停地袭来。

那股味道跟林嘉欣爬行的下水道和中央空调的通气管里的味道会不会很相似呢;没有人知道。

  郑保瑞似乎很迷恋这样的表述手法。

最贴近肮脏的描绘总是能够震憾人心的。

因为这种肮脏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所以又显得很贴近生活。

  我不记得曾经有多少次在曾在路边见到不停地翻垃圾筒找东西吃的人,生活所迫,为了生存,其实人性可以低劣的程度往往是我们这些还有闲情逸致看电影的人们所不能想像的。

然而郑保瑞把这一切还原到了镜头里了,我还记得林嘉欣拿给孩子吃的那个发绿的苹果,我看到的时候居然不是感觉恶心,而且居然有种温馨的感觉。

  原谅我。

可是这种温馨并不是没有来由的,试想像一个其实已经歇斯底里的只为生存的没有理智的人,可是会因为母性膨胀而去翻吃的东西给一个自己之外的生命体,这不是理智的作用而仅仅只是本能,母性驱使的本能。

  很多时候,理智总是限制了我们感动的神经,而这种动物性的本能总更能唤起我们那结已经被我们自己淡漠了的感触神经。

于是感动,来得如此不可思议。

  这并不是一部恐怖惊悚电影,我觉得这更像一部文艺剧情电影。

  林嘉欣丈夫的意外之后,林嘉欣的意识迷糊和理智丧失,是女人对爱情有信仰;儿子死去了之后,那种彻底的自我迷失,是一个女人母性最淋漓直面的描绘。

  这样的电影如何能是恐怖惊悚题材呢。

更像是一个女人一生悲凉的写照。

  舒淇儿子和林嘉欣儿子的模样相似唤醒了林嘉欣的残存意识。

于是一个女人从一个完整幸福的人到无理智的动物性再回归到人本身的两次转换,合乎情理。

  如果说舒淇的濒临疯狂是母性使然,那么相比起林嘉欣的母性,这样的母性带出的悲情就远没有那么强烈了。

一个本来带有点轻微自闭的母亲突然因为失去了儿子而开始主动地接触身边的所有人,不停地向邻居以及警察寻求帮助,这的确是母性伟大。

  然而,这样的母性依旧还停留在理智之内,理智之外的本能更让我们感动。

  子路或者小文的倒戈似乎也已经脱离了理智本身。

那依旧也是一种接近于本能的依赖和迷惘。

并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一个本来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经过了数次惊吓,而且不是一般的惊吓,最终氓灭了的理性是很有可能的。

而被狗扑倒了之后完全无助躲在角落里痛哭,这时候的子路已经没有任何可依靠。

  林嘉欣的舍身相救,其实他已经看不到了。

因为他没有办法看到任何东西了。

因为惊惶。

断指后的自我包扎之后两个人躺在暗处,相拥,只是一种本能的相互依赖。

这是子路最终倒戈的突破,除了眼前的这个不像女人的女人,其实他已经没什么可依靠和信赖了。

  在看完电影之前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林嘉欣恢复了理智,然后和舒淇一起抚养子路。

但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期盼罢了。

情理上不可能实现。

  最终林嘉欣的自杀带着一种强烈的控诉以及宿命式的必然性。

不是我们不同情她,而似乎这是她最好的结束了。

不再思念,不再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活着,不再因为生存而去吃那些发了霉的食物,不再孤单地呆在暗处,不再悲情。

  丈夫的幻象成了美好的向往,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是不是还幸福地活着呢。

  郑保瑞的镜头语言冷酷得有点不近人情。

这部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文一去不返之后林嘉欣自己一个人吃饭,桌上摆着三副碗筷。

跟前面三个人吃饭时一样,只是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了。

  林嘉欣表情呆滞。

时而微笑,时而凄凉。

给这个碗挟菜,再给那个碗挟。

光线阴暗,没有点灯。

一个人,三副碗筷和一个呆滞的表情以及无神的眼光。

让我有一种不寒而慄的感觉。

  悲情。

因为死者已逝。

而生者还在思念。

一个女子的终极悲情,只是那些爱着的人们已经永远不在了,而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

一个女子的终极悲情,只是那些自己所熟悉的地方已经永远地消逝了,而自己在一个看似熟悉的陌生地方不知为何地呆着。

  阴暗的镜头是这部电影最无奈的冷酷。

而真正的冷酷是镜头后面那种冰凉的悲悯。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

就算惊悚效果一般,就算恐惧不足。

  所谓悲情,其实,是电影里那个在最阴暗的角落里肮脏的猥琐的身影里那个曾经如此纯洁而美好的灵魂和那些伤感的回忆。

  我不知道她纵身跳下了之后是不是真的会安然地死去。

我不知道彼岸那边有没有盛开的鲜花、艳阳和白云。

只有祈盼。

我曾想过,那边的那个我们都不知晓的世界里,一定会有些我们挚爱的人们在幸福地活着。

  我突然很喜欢郑保瑞,因为他的电影如此忠于那些阴暗的事实。

  可是我突然又很不喜欢郑保瑞,因为他冰凉得让人郁闷。

 10 ) 過度的愛會是一種病態

  有些時候,過度的愛會是一種病態。

  《怪物》的主題是母愛,母親對兒女的愛有時會令作為母親的人忘卻一切,包括自身的利害。

舒淇(不記得在影片裡的名字)為了找尋兒子子路,不惜排入通風口,走遍整座大廈,就算知道子路是被有危險性的物體抓走,也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安危,一心只想找回子路。

就盤所有人都把自己當成瘋子也在所不惜。

閻紅的兒子去世,她抓走了子路,把子路當成自己的兒子文他。

子路初時十分害怕形如怪物的紅,紅有一次甚至想傷害子路。

但當子路說了一句媽媽之後,紅就軟下心腸,就如現實中的母親,千錯萬錯,只要子女回頭,一切也都可以原諒。

為了子路,閻紅跟惡狗搏鬥,被咬斷了一隻手指仍緊抱著「兒子」。

  母愛可能很偉大,但某程度也很變態。

因為愛,所以看不到所愛對象以外的一切事情。

因為愛,所以除了愛,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

舒淇為了找子路,找來了一隻惡犬,狗把紅的手指咬下,淇看見斷指,一點恐懼也沒有,反而興奮地走到警局,說自己找到捉走子路的人。

活生生的咬下手指,這其實是一件很血腥的事,就算恨一個人,看見這個人的肢體被活生生的與主體分離,多少也有點心寒或不忍吧?

然而,淇對此完全沒有感覺,即使警察說這是傷人的行為,淇還是覺得錯不在我。

因為自己的兒子被抓,所以就算拿刀刺死紅也會覺得一點問題也沒有。

紅以為子路是自己的兒子。

當方中信找到子路時,紅二話不說就把他拖到地上去施以毒打,甚至用利器把信重創,把他的一雙手也毀掉。

完全不理會別人的死活,只要一涉及「兒子」,一切的傷害就成了必須,就算殺人,只要是為了兒子的,也都變得「合理」。

  這部電影有些浪費了林嘉欣。

怪物的妝令林差不多失去了所有面部表情,加上怪物多在黑暗的地方出場,除了大動作的肢體語言,沒有可以賴以表現的手段。

除了變成怪物前的那幾幕,根本不能靠表情來做戲,為角色添了過多的難度。

林的演技是公認的好,然而,加上了這些限制,就像是戴著枷鎖跳舞似的。

而且對於還沒有孩子的林來說,演母親也有一定難度吧?

失去愛人而發瘋那一段演得很足,然而失去兒子的心情始終是差了一點。

至於舒淇簡直就是叫人失望。

舒淇的角色應該是帶點神經質的類型吧,舒淇把這種神經質表現得很出,但也只是神經質而已,除此以外,一點東西也沒有。

  如果舒淇的角色不是一開始就那麼神經質可能會較好,電影開首的時候故意營造了些驚嚇位,這些驚嚇位全靠舒淇的神經質也變得合理。

子路乘升降機上了上層,作為母親的感到驚惶是沒有問題的,但舒的行為反應卻有點過度。

待回到了家,舒淇突然不見了兒子而感到驚惶失措也有些過火,就像是角色一早已經知道兒子會被抓走似的。

正常的母親也不會有這種反應吧?

(難道兒子平常去洗手間也會感到不安?

)如果不是角色本身的神經質,一切就變得不合理了。

然而,因為角色一開始就神經質,母愛的命題就薄了。

如果角色一開始正正常常,因為兒子失蹤才變得神經質,這種轉變更能反映出母愛這一命題,角色也會立題一點。

(舒淇的力有不遞也會變得不那麼顯眼。

)另外,如果林嘉欣是因為兒子死掉才變瘋,主題會比較明顯吧?

只果只是單純的發瘋,沒法子表達出兒子死前與兒子死後的分別。

如果想突出母愛這個命題,即使只寫發瘋,也要有不同的層次吧?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75

《怪物》短评

看了一个龙标版,时长对不上,但放在今天看尺度已经很可以了。用苦情做惊悚元素的底牌,前半段很有戏。悬念告破之后,叙事稀烂得令人发指。

8分钟前
  • EnWaffle
  • 较差

林嘉欣演的不错~

10分钟前
  • troistrois
  • 推荐

去长沙的大客上看的这部片子~ 貌似一部恐怖片,其实是很温情的故事,很心酸很难过,心疼嘉欣。

11分钟前
  • 淙岩
  • 还行

郑保瑞三流作品

14分钟前
  • 查禮譚
  • 还行

假是假,但还是感人的么

16分钟前
  • 推荐

Home Sweet Home!

21分钟前
  • 523
  • 推荐

噱头大于内容

26分钟前
  • 是蚂蚁姐姐啊
  • 较差

好好的林嘉欣,搞成这个样子。

27分钟前
  • 沉默的导航
  • 还行

林嘉欣演鬼片真不错

28分钟前
  • 哎呀~
  • 推荐

林嘉欣很擅长这样的悲情人物。可怜的女子,悲惨的人生。

30分钟前
  • 狮子座梦旅人
  • 推荐

不错 及格线以上 这部明显进步多了 不再是虚有其表的惊吓 更隐约有对社会结构的控诉 另外 父亲的缺席和警察的无能使两位女主的演出格外出彩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一个事实:男人永远无法想象女人对孩子的爱意可以有多深 更不用说抵达了

35分钟前
  • Varmtkildevand
  • 推荐

演得好好。

37分钟前
  • Grace
  • 力荐

电视上看的

41分钟前
  • vidania
  • 还行

好感人了。。

45分钟前
  • prince
  • 推荐

为什么恐怖非要把美人扮丑?

48分钟前
  • Nervosa
  • 较差

我妈看的很兴奋。我看的莫名其妙。不感人不吓人。

51分钟前
  • Timon狸
  • 还行

究竟谁才是怪物

55分钟前
  • Anemone
  • 推荐

住在垃圾通道里的女怪物 原来是强拆的受害者 但是因为强烈的母爱让她去偷大楼里的小孩 作为一部电影也太单薄了 舒淇一定要演的像个失恋的女子么

58分钟前
  • 搭座木屋好不好
  • 较差

舒淇那个时候演技真是做作

59分钟前
  • 回忆是个说书人
  • 较差

前半段舒淇的表演浮夸得可怕,幸亏有后半段的林嘉欣。

1小时前
  • viv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