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典动作片的续作,承载着第一集的成功和第二集的失败,《谍中谍3》压力很大的。
这一部在剧情上也尽力做到了环环相扣,曲折回旋,不像第二集那么无聊。
那个Barral先生,我始终认为它是坏蛋,居然猜错了,难得。
影片取景柏林、梵蒂冈、上海、西塘,在上海的那一部分更是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
汤姆·克鲁斯生硬的中文,哈哈,可爱。
中国人民解放军怎么清一色都是香港保镖形象,操一口广东口音啊……动作场面很精彩!
很精彩!
难得的动作片,无愧作为《谍中谍》的续集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1、伊桑.亨特是最漂亮的特工,而007是最风流的特工。
最漂亮的特工在这一集里结婚了。
所以,这一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十八个字:干掉危险份子,冒死救出老婆,顺便挖出内奸。
他对老婆的款款深情软化了一个动作片过于硬朗的部分,特工也是有感情滴!
而且我还觉得,为了老婆去拼命,比纯粹为了国家去拼命来得更实在。
那临死前高呼freedom的,不也是因为老婆被杀才最终决定揭竿而起的嘛。
2、第一女主角是按照凯蒂.霍尔姆斯的模样找的。
太像了,就是戏里这位年龄大点儿。
我恶毒的理解是,如果不找一个长成这样的,现实中处于热恋的阿汤哥很难在戏里表演出对老婆的爱。
3、菲力浦.什么什么.霍夫曼,跟阿汤有对手戏,但是我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飙戏,因为没的可飙。
他往那儿一站,就有戏;靓汤再怎么努,也就那样了。
这世上没有公平,努力不代表一定优秀,好比《芝加哥》,大美女泽塔琼斯又是劲舞露大腿又是靓衫展美胸,可是,泽尔维格一出场,一个眼神就把她毙了。
没理可讲。
4、有个伏笔。
那个内奸让阿汤去上海,为了躲避监视,他说话没出声,阿汤读唇语读出来的。
此前,在他们宣布结婚的趴梯上,有个镜头是他老婆朱丽安的嘴唇的特写,我开始理解为他对老婆美貌的欣赏;而后,他老婆和几个好友说到上学时一个人名,谁都想不起来是谁,隔了两间屋那么远的阿汤说,叫monica。
那些女人都以为是他耳朵好。
今天早上一睁眼,我明白了,不是,他读唇读出来的。
读唇术有用啊,浪漫时讨好老婆,危险时救妻一命。
没事可以练练。
5、Maggie Q还是很惊艳滴说。
她还加深了我一个印象,就是女人的漂亮程度应该和车的漂亮程度成正比,尤其是在最新版007已经开上了福特的这个年代。
美女开破车和丑女开豪车,都一个字:糟践!
买一送一:暴殄天物啊!
不过,Maggie Q在片子里还没有一酷到底,阿汤让她炸那跑车的时候,她舍不得,她说what a nice car! 为了避免让耐克占到便宜,阿汤命令她说do it而不是just do it。
她不应该舍不得,不就一车嘛,炸就炸呗,多少赞助商后边排队呢。
知道了吧,酷女人的范儿,以后就不再仅仅是开个招摇的跑车了,而是说给它炸了就给它炸了,还是炸自己的。
6、又一个好莱坞电影俗套:特工家属失手开枪打人奇准无比!
朱丽安是医务工作者,没拿过枪;可是,坏人来了,她一着急、一睁眼也可能还有一瞄准,七八颗子弹毙掉一个歹徒,连她老公没亲手打死的最最罪大恶极的坏蛋都被她失手打死了。
不光观众我不信,戏里阿汤都问,“你干的?
”无独有偶,《真实的谎言》里,施瓦辛格的老婆也是失手打死好多坏蛋,救了老公性命。
要不怎么叫俗套呢。
7、算不算穿帮:坏蛋跟阿汤说给你十四个小时救你老婆(至少字幕上这么翻译的啊),然后阿汤就逃跑,飞上海(他肯定乘坐的是客机,有买票的情节),采取一系列行动,跳楼什么的。
可是我记得,从上海飞到洛杉矶就要十三个小时啊!
十四个小时救老婆,怎么可能呢?
要不就是翻译把fourty当成fourteen了?8、最impossible 的mission,就是这个系列只拍到第三集。
它会一直漫无边际地编下去编下去,比如,第四集,老婆死了;第五集,终于报了杀妻之仇;第六集,再婚;第七集,造小人儿成功;第八集,......
等了很久,《谍中谍3》总算来了,从知道要拍这部电影至今,一直充满着期待,虽然这种戏码是好莱坞再擅长不过的超级商业片,虽然阿汤哥今年已经43岁“高龄”了,但是这一切都影响不了我对《谍中谍3》的期待。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而且这一部又来到上海取景,情感上也会有一点倾向。
当影片在戛纳首映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找资源,想要先很不厚道的看看,于是就看了一遍很不清楚的原版片。
好不容易等到上海上映了,却传出要剪掉一些据说是“影响上海形象”的镜头,我很困惑,在原版片里,我觉得我并没有看到多少有损上海形象的镜头啊!
而且,现在要到上海上映了才剪,未免为时已晚了,早就在戛纳上映过了,各国记者看到的就是那个版本,现在剪与不剪,其实已经没什么差别了,如果真的有影响也已经产生了。
说到剪进口片,似乎是中国的特色了,快要成为“Chinese style”了。
记得几年前的《珍珠港》上映的时候,也被中方要求剪掉了15分钟的“床戏”,我当时看的是上映版的,所以,并不知道所谓的“床戏”的尺度究竟是怎样的。
但是我认为国外固然开放,但是他们对于色情、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视的,其重视程度要比中国的很多家长多得多!
《卢旺达饭店》这样的片子才会被定位为“PG13”,而《泰坦尼克号》里Rose和Jack那一场精彩的激情戏却丝毫未剪,06年德国世界杯的吉祥物仅仅因为没有穿裤子,就被德国的妈妈们抵制,可见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他们分得很清楚。
又让我想起很多引进的片子也“惨遭毒手”,昨天晚上偶然看了安徽卫视引进的《青蛙变王子》,就发现和我看的那个在TTV播的版本很有差别,其中一些极其搞笑的桥段被剪掉了。
其实我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为什么,因为这种具有台湾特色的“无轨电车”型的搞笑是很难被中国的编导们接受的。
还有就像前几个月在湖南卫视播的《金枝玉孽》,也剪掉一些镜头,致使整个故事的推进和镜头、场景之间的切换显得很突兀。
很多片子经过再次剪辑之后,都会声明是在不影响情节发展和影片整体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我觉得对别人的作品这样随便改造是很不礼貌的,毕竟,谁都无法了解究竟另一个人想要在这部影片里表达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再相似也都还有差距。
我一直不明白,所谓的“海纳百川”,为什么要拿着一把剪刀来“纳”呢?
如果丢开剪刀,伸开手臂,拥抱那些扑面而来的各种元素,是不是会更美好一点呢?
——或许,我的想法过于愚蠢、简单、幼稚,有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解释的。
但是,究竟,为什么要剪呢?
http://blog.sina.com.cn/u/48f0057b010004x2
别着急,慢慢写。
我这个人看电影一向是赶不上热乎的,今天才算把靓佬汤的《碟中谍3》看了。
看完之后没什么太多的感想,就是觉得不如前两部,既无第一部的悬疑,又无第二部的唯美,平庸得很。
既然没有感想,也就没打算写观后感,如今怎么又打算写了呢?
那是因为我对这部影片的感想产生了感想。
网上评论说,这部电影大陆引进了,但是做了一定的删节。
看完电影感觉很纳闷儿,没看到有什么值得删节的地方啊?
再看评论,原来把一些诸如脏乱差的胡同弄里,诸如在外面如红旗般招展的外衣内衣臭袜子裤衩子,诸如一簇一簇打麻将的人们,诸如此类的镜头给删掉了。
原因是这些镜头影响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于是广电总局的剪刀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这些镜头给剪掉了。
网友们纷纷评论,说人都丢到外面去了,却蒙住自己的眼睛,端的是把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发挥的淋漓尽致。
广电总局愚蠢至于极点。
不过我不想就这样简单的做一个结论就完了,我想探讨一下广电总局为什么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愚蠢,那一定是有其愚蠢理由的,我试分析之。
目的在于如李敖所言,我不仅骂你是个王八蛋,我还要证明你是个王八蛋。
中国的政府和中国的老百姓对于国外批评的承受角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讲中国政府不能承受的批评侧重于对政府本身的批评上,而老百姓不能承受的是对于中国这个概念以及中国文化的批评上,这个文化的涵盖面很广,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方面都算。
而中国老百姓对于这种批评很敏感,一旦发现,不经鉴定就先给盖上一个“辱华”的印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的心态开始从大陆思维向岛国思维演变,越发的显得狭隘,敏感和脆弱。
我想,这是因为尽管在地理上我们处于大陆位置,但是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一直处于一种孤岛的地位,再加上近代史上的耻辱,使得国人产生了一种为保护自卑心理而形成的扭曲的自傲,如果我们从个体的角度来判断,这种因自卑而自傲的心理往往在极度贫穷或者极度丑陋的人身上有所体现[只是客观分析,没有歧视的意思]。
而当这种心理以群体性出现时,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这种自傲主要体现在对往昔的辉煌疯狂追捧以及听不得任何对于自己文化的批评嘲讽这两个方面,以至于不能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
这一点韩国人比我们表现得更为明显。
)国人好面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好面子,尤其不愿自曝其短,尤其不愿家丑外扬。
当年张艺谋一连串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就被国人诟病是用家丑去乞讨荣誉。
对自己人尚且如此,对于外人的态度就更加敏感,但凡有负面新闻便会以“辱华”之名群起而攻之,有的出师有名,有的却让人啼笑皆非。
总之一句话,我们批评可以,你们嘲笑不行。
这一次,“家丑”已经外扬了,依广电总局的意思,就没必要再出口转内销了。
否则岂非又“辱华”了?
再引起愤青们的不满,叫嚣抵制美货,核平好莱坞什么的,岂不是制造国际纷争,破坏安定团结,影响建设和谐社会?
于是乎不如自掩耳目,息事宁人算了。
怎奈广电总局到底低估了我国盗版业的力量,低估了网络的力量,终于闹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如今国家加大力度整顿音像市场,推行网络实名制,可谓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让人心生敬意。
讽刺挖苦的话不多说了,这次我实在是又没看出来这些片断到底哪里“辱华”了(我为什么用“又”字)。
电影只不过想展示一个真实的上海,一个真实的中国。
那些删减的镜头恰恰是我们所司空见惯的原生态的中国,反倒是那些摩天大厦,可以让我认为是anywhere。
却独独让我看不出这里是中国。
用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来表现中国,只是为了表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忽略真实状态的中国,这才是广电总局愚蠢之所在。
古语讲:“知耻近乎勇。
”而广电总局的剪刀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怯懦,而这种怯懦更是国人的一个普遍心态。
不敢正视自己,拒绝批评自己,充斥着表扬与自我表扬,所产生的只能是一堆虚假的自我麻痹的产物。
虚假的国产大片,虚假的外国大片,虚假的和谐社会。
沉浸在一片虚假中,还妄图获得奥斯卡,还妄图获得诺贝尔,还妄图获得尊重?
这是痴人说梦,一个虚假的梦。
老套路了,叛徒混在内部组织,惊险的场景撩起心跳加速,娴熟的技巧解决一个个难题,美女爱情串串连。
真的那样,可是像这样的大片,恩,大制作的,即便就真的是那样,下次也还是要看的。
看惊险刺激高科技,外加帅哥美女,比无病呻吟的要强之又强上100倍。
maggie Q在里面真是漂亮,阿汤哥的硬朗小生形象配着柔情又上折煞女粉无数啊。
所谓奇迹一定要相信会发生在英雄身上,他们总有起死回生的幸运和能力,这没办法,非得如此不可。
原本是为了看他们拍的上海来着,了了没几个镜头,已经被告知有所删减。
伟大的中国政府确实厉害,国内我说了算,你就是拍了让别人看去,就是不许在国人面前丢脸。
恩?
其实谁不知道谁啊,就是那样的生活贝,还指望被美好成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话不能都给你一人说了去吧,你说你发展中就是发展中,没必要摆谱啊。
有啥了不起的。
人家拍的电影管我们啥事,他们还把衡山路弄到陆家嘴,还把西塘变成上海浦东附近呢,电影就是编,不能当真。
省略背景,安心看故事吧。
就那样。
一向对续集没多大兴趣,冲着制作特辑中的靓佬汤和导演去了。
剧情设计有剧场版ALIAS之嫌,可能是导演的原因吧,但对动作片来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虽然相比起来,我还是喜欢电视,因为电视主角是百变靓女的关系。
而其中,靓佬汤可以突破一般美式英雄片的形象,做回一个真的会惊恐到抓狂、出糗而脸红、软弱地大哭的男人,这样便比任何一届超人更可爱迷人了。
尤其以他习惯在尖叫簇拥中指点荷里活的身份地位来说,能够把自己设计成这样,并且信任默默无闻的导演(和吴宇森比起来),信任拿金像奖的和年轻貌美的男配角们。
靓佬汤,靓的不只是外貌而已。
而在本次任务的场景设计上,投入是非常大的,绝对满足看动作片的需要。
(众人称赞的上海中银大楼上晃荡的一幕,的确有笨猪跳的感觉耶值回票价了)虽然早就对荷里活选拍的中国场景不报任何希望,但这次在指缝中偷看到的(为防止惨不忍睹)勉强及格啦。
(及格已经是很高的分数了喔)如何靓佬汤的秘书碰巧认识中文并且碰巧看到这篇文章的话,我想说的是:(呼)首先,中国的牙医科室里,是不会贴大花墙纸的。
(外国的私人诊所是这样的么?
)其次,中国的计程车(you know,i mean taxi)不是叫巴士(在广州和港澳地区的标识是的士),其实用英文就好了,没人会说你不专业的。
PS.顺便说一下那两个配角,我是说大反角和小男生队员(名字大家记得就好了),分别为这部片的内在和外在加分不少呢!
推荐大家去看他们的电影,Capote和match point。
就是两个人在屋子里对打,然后冲出房门,Ethan翻身扭下去,对面来个车辆把坏蛋撞死之后,镜头中出现的一辆出租车。
本着好奇的原则,查证了一下,结果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6号第四十六条、公通字[2001]37号通知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以及公交管[2002]70号通知的有关精神。
本所对下列机动车的号牌、《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公告作废。
公告满30日后,将注销信息传递到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 车辆管理所 二00三年5月26日 号牌种类:小型汽车号牌:AU5637 单位:上海观光汽车服务公司 地址:新区陆家嘴路480号 电话:6963148 厂牌:天霸 型号:1FAPP36X 初次登记日期:1993-05-31 车辆类型:轿车 使用性质:出租客运 车辆标识代号/车架号:123845
不错不错,相当不错,我喜欢。
除了上海,特别是西塘场景本身的促狭,以及被剪掉的10分钟比较令人不爽以外,整部《碟中谍3》(特别是上半部),无论情节、人物抑或大场面的控制,都趋于完美,且令人振奋。
前三场重要的动作戏分别是营救、梵蒂冈和劫持,多少都有些炫技和耍酷,但好在剧情环环相扣,情绪以一贯之,因此相当过瘾。
J.J. Abrams显然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把《双面女间谍》时代培养的间谍片语感,统统拿来完善这部电影,事实证明,他弄的这个东西,比吴宇森强。
吴宇森其实几乎毁了《碟中谍》系列,而J.J. Abrams则在Brian De Palma追求的冷峻周密和吴宇森崇尚的暴力造型之间重新找到了平衡,当然,似乎依然有不少的女观众对第三集密集的暴力场景感到不满,但大多数男性观众则对此相当受用。
跨海大桥的一场戏显得非常突出,J.J. Abrams拍出了商业片同类情节少有的动荡感和现场感,美中不足是战斗机爆炸的CG显得有些仓皇;第一场营救戏,好在不断出现的意外,和多重危机叠加的戏剧效果;梵蒂冈好在场面调度、节奏和美女Q,当然,其实还可以再细致一些,再精致一些。
也不想说得太多,看《超人》而没有过瘾的,建议你去看看这个。
http://oblog.odineast.com/user1/22/archives/2006/4203.html
这次的《碟中谍》有上海的场景,一场是夜晚的都市大楼飞跃戏,另外一场是小镇里的最后战斗。
这两场戏都很精彩,很多人都看到了阿汤哥在小镇内奔跑时,墙上涂写的“办证”两个字。
真可谓是全国办证人的典范,办证都办到了美国大片儿里。
Maggie Q的身材和长相都没得说,演技也看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往脑中植入炸弹算是一个比较恐怖的设定,而丑化天朝军方也足够让这部电影被天朝打入黑名单。
那场在公路上被暗算的戏很精彩,无人机都上了,都没有打死阿汤哥和三人组,真够超人的。
阿汤哥身边的三人组似乎只有黑人技术员一直都在,有时会觉得他和阿汤哥有基情,尤其是当他说阿汤哥不适合结婚时。
2010年3月29日
大概在梵蒂冈的时候我已经能够把故事轮廓从头到尾描述出来,包括正方和反方,以及一个伪正方。
所以这完全是mission possible,难道完全没新梗了?
老汤电击自己那段让我想起了勇闯夺命岛的尼古拉斯最后给自己心脏的一针,拜托,人家那是1996年,现在都2005年了碟中谍还玩这套。
在中国打架斗殴后居然手牵手游西塘,你当公安是吃素的?
在上海闹市区居然收不到信号?
这才是mission impossible.
后悔看多了 看了第一部就该封存对谍片的热爱
唯一的贡献就是乔纳森小帅哥
塑造一个神,也得有个人能神对打才有意思
很狗血很鸡肋的剧情
原来阿汤哥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
“兔脚”到底是什么呢?
最屎的一部,全员酱油,阿汤哥很傻很天真。
老了老了
Missions Without Biology
冲着Maggie Q看的,可惜戏份少。
其实这部可以拿3星半 比第二部好太多了吧
一部不如一部啊,可能现在大片太多,眼花了吧。
这还能7.6真是外国电影滤镜,动作片最重要的爽感在奇怪的调色和晃了吧唧的镜头下支离破碎,突出一个想快进,剧情更是谢特,拿兔脚一个镜头都没有真是神奇,内鬼自爆也没头没尾的,
不時髦的我終於看了一部時髦的電影。
阿汤看起来还只有20多岁
“我帮助了国家的敌人”,哈哈 ——PS:RK EP99
扯中扯
男主疯狂的给老婆立flag系列,以及每集翻一次屋顶成就达成,取景地在天朝感觉莫名亲切,剧情也是张力十足,扣人心弦,所谓酷、炫、爽的商业大片基本上就是这样了,总体来说好于上部。
虽然女主是几集里面最丑的,但剧情节奏最靠谱的是这部了。
比第二部好多了,动作戏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