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沉重地看完本片,想起了《奥罗拉公主》,都是失去孩子的母亲痛下杀手的电影,都表达了对人性冷漠的不满!
但是,本片给我最大的震撼却来自最后的那篇日记“母亲是旁观者”!
抛开其它的因素不谈,我觉得母亲的不作为才是这场悲剧的主导!
家庭永远是人最温暖的港湾,同学的侮辱和打骂一直没有压垮他,因为他始终觉得无论怎样,母亲都会站在他这边。
但当他发现自己最亲的母亲也是自己悲惨遭遇的帮凶时,绝望了…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活得好,但是这个好的标准是谁的呢?
是父母自己的标准。
当父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用自己的高大的树荫去为孩子遮风挡雨时,却没有,从来没有想过去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强母出弱儿”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影片的最后,了解真相的母亲看着屏幕自责地痛哭时,我也鼻子一酸,这是我又一次看电影流泪,心中郁闷,写点东西排解下…
看完心里的那个堵啊。。。
韩国的每部警匪片几乎每部都有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将阴暗面和令人最痛的那一面揭得鲜血淋漓。。。
为了追求强烈的戏剧冲击力,片中的情节是极端化了的,也只能以此稍稍安慰一下金允珍的风头完全盖过猪脚,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她的那部《七天》,各方面都要比这部精彩的多
六月里看<六月日记>,应该很合适.我喜欢这样的悬疑片,带着悲剧美学的色彩.一直要说的是韩国的电影真的做的好,细节处理到位.真相直指人心.一个母亲因为丈夫负债躲避而承担起本应该美满家庭的重担,而她的儿子则承担了整个家庭的悲剧.最精彩的是最后的10分钟.母亲赌气对着儿子大声喊叫,说能不能让我卸下压力,能不能离开一会,一会就好.就这么几句负气的话语,儿子的手用力的抓住自己的裤子,然后打开车门下车,站在车前对着母亲看了几秒,然后就在一声可以惊掣天际的刹车声中,被高高抛起,最后落到地面.自己的母亲目睹了一切,自己的儿子就这样带着对她的仇恨离开.回到家,打开儿子学校的网站,母亲看到了儿子在学校被每个学生虐待的DV,演母亲的演员演技相当精湛.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化妆太浓因而流下的眼泪都成乳白色,但你这个时候完全顾及不到这些.你的沉重会跟着这位母亲象要压垮心脏的哭泣越来越多的浮现.还以为儿子身上的伤口是因为跟别人打架,还以为儿子去偷运动鞋是因为想要更多的钱,还以为儿子一直在堂堂正正为了自己而努力,可是竟然自己忽视了这么多.母亲开始按照儿子6月日记展开杀戮.那些欺负,侮辱过他的同学都必须死.而且死后胃里都有一个胶囊.里面是日记上撕下写着哪天杀掉的文字.母亲在自己死前,想要这样为自己的儿子夺回尊严.她可怜的儿子.他的日记的最后一篇上写着:6月17号,今天杀的是旁观者.旁观者也得死.母亲清楚的知道,儿子的日记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怒.当她看到那个旁观者说的是自己时,她才明白自己一直遗漏的是什么.一直以来的抱怨,一直以来对儿子的不理解.家庭的悲剧就这样必然的形成.最后,母亲利用学时好朋友的手埋葬了自己的心跳.给我的震撼强大.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外界的因素忽略了,因为身边的压力迷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爱削薄的这样明显.
两年前的片子,在我的F盘里默默的存在了很久以后,我终于还是发现了它,于是熬夜看完了。
于是继续熬夜。。。。。。
因为睡不着。
不是因为害怕,我很清楚这点。
韩国的电影一向来都喜欢在紧张中来点搞笑或幽默,和我们贯彻主旋律的严肃到底的片子就是有那么一点不一样,但就是这样的平易近人使得国产票房相比之下如此的疲软。
我很愉悦的在轻松的气氛中看完了前半段的电影。
不错,节奏还算刚刚好,至少没有逼着我快进。
也有可能是因为片中两位我熟悉的演员吧。
看到申恩庆长发的造型,马上就联想到MAX的MV化妆中的她,感觉还是那么的有好感;ERIC的新发型虽然很土,但比较适合他在片中的角色,我也就勉强看下去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居然有金允珍的出演,她一出场,两位在主角的风头马上就不见了,演技实在是让我佩服到不行。
特别是最后的特写面部表情,那些因为化装而变得乳白色的眼泪都可以让我感觉到她的绝望。
故事的背景算比较普通了,胆小的孩子被学生虐待,很普通的安排,想要表达校园暴力的导演都喜欢这个题材,于是我们很自然的看到了母亲的复仇。
可我万万想不到,结局会是这样的可悲。
母亲不是在儿子活着的时候试图去理解他,而是在孩子不幸死了以后,她才悲痛的发现原来自己如此的失败。
于是在一个倾盆的雨夜,复仇开始了。
这是一部悬疑片,可除去一开始的那么一点悬疑感,剩下的时间,我的感觉平淡,不紧张,也不刺激,但同时不乏味。
剧情依然吸引我继续看下去,只是我已经隐约的感觉到,凶手在很悲伤的杀人。
仇恨很可怕,特别是当它占据你剩余的理智以后。
孩子一个一个的死去, 在他们的胃里都发现了放着小纸条的胶囊。
上面写着日期和零碎的句子“6月N号,我杀了XXX。
”多么可悲的手法,其实完全可以没有它的,但大家不要 忘记,这是悬疑片.接下来我看到了故事的另一主线,亲情.它很重要,导演很明智,知道如果一味的悬疑最终意味着单调的失败.刑警和侄子的看似互相不理解和案情的主题多少还是可以扣得上的.再看下去,重要人物登场了.金允珍的出现使得两位主角的努力抢镜瞬间失败,她的每一个表情都主以表现一页剧本的内容.这么说似乎有点过,但影片结束以后,我可以回忆得最清楚的,恐怕就是她的微笑.悲伤的,勉强的,仇恨的,微笑.可惜的是,导演让凶手现身得有点早了,杀人的方法又没有很惊心动魄的表现,我从始至终都没有明白那个好似是自杀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师又是怎么回事......还有有网吧死去的那个.......导演以为大家可以明白,可是电影院不容许我们倒带.算了,不要折腾自己,将就看下去吧.我不断说服自己的好奇和置疑.故事的结尾在我的意料之外,又使我大吃一惊.很容易猜到谁最后会被威胁,但是我却估错了真正的受害者."旁观者是我妈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伤感,更多的是身同那位母亲的绝望.六月的日记,看完以后才觉得一丝丝寒意从背后升起.
看到作为妈妈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打骂孩子的时候,心真的很痛!
如果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无论是什么原因,一定不能这样对待成长中的孩子!!
因为一旦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伤害的烙印,是会跟随孩子一辈子的!!!
所以,一定要善待孩子!
3个成人演员的演绎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作为妈妈的金允珍在那个长镜头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
是冲着Eric和介绍是与警察有关的片子来看的,但是却与想像中的情景有所差别,剧情是这样的一个令人思考的过程……善待孩子!
……
因爲迷戀大大 開始追這部電影結果大大在裏面的表現過于平常讓人有些失望所倖故事的情節本身讓人刻骨看的淚眼糢糊母愛世界上最值得被尊重的一種愛慘遭毀滅時 更多的就剩下濃濃的無奈
朋友传了这部片子给我,说可以看看,她是韩迷,所以我并未在意,只当是无聊的商业片,找几个明星出演来撑场面那种,准备扫两眼就算了,故事甫开篇还并不让人觉得会有个沉重的话题在等着你,导演的叙事手法穿插较多,像剥笋子一样慢慢地把人性的冷漠、无情、麻木展现在我们面前,随着情节的开展,心在一下下在抽紧,脸上仿佛有火辣辣的疼,虽然人物的表现有点粗糙,导演对整体的把握也不够严谨,但对于片子本身的教育意义来说,这些都不再重要了,现实的我们需要这么一次灵魂的鞭打,不起眼的忽视,不警觉地冷漠,不自省的无情一点点累积,终将吞噬一条条的生命,也包括我们自己的魂灵。
2009.6.26今晚看了一部叫六月的日记的韩剧,起初看是因为有韵味的女主角,以为是爱情轻松又带点小小情 色的那种韩剧片,没想倒看了一会才知道是破案片,有点悬疑推理片的意思,心想也行,看看吧,故事还算引人,没想到到最后几分钟才发现是tmd恐怖片,而且是鬼片,真恶心!
最讨厌这种电影,就像你吃了一种不知道是什么类似巧克力豆的黑豆豆,然后被告知那其实是苍蝇屎!
真是过分!
我喜欢看的是现实的沉重的有想法的或者是轻松的浪漫的充满智慧的电影,而最讨厌那些鬼神恐怖或者科幻瞎扯或者用番茄酱扮血浆来愚弄观众的那些脱离现实不着边际的片子,没想到这部恰恰是,和周杰伦那部不能说的秘密一样,挂羊头卖狗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尤其是结尾那张像鬼一样的苍白的老脸长达几分钟的扭曲丑恶的抽泣,简直莫名其妙,令人反胃,不但不能博得观众的同情,反而会令人厌恶!
什么破片子?!
如果把这样肆意的欺骗观众当作是一种创意的话,那这个导演肯定是混蛋,是一个只会靠愚弄观众欺骗感情来彰显自己丑恶创意的混蛋!
建议大家别去看这么一部由一个别有用心居心叵测阴险狡诈下流做作的混蛋导演拍的一部专门愚弄观众的彻底的宣扬鬼怪的唯心主义混蛋电影!
当年不知豆瓣为何物时写的,实践证明,看电影前先豆瓣一下是多么的重要啊。。。。
看《六月日记》完全是冲着Eric 他的电影处女作很让人期待 但咬牙看完后 真为Eric遗憾,怎么会选择了这样一部戏 就表演而言,他的角色没有任何亮点 角色赋予的内容太单薄,无从发挥 比起让人眼前一亮的《火鸟》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进社员》差距太大 这部电影糟蹋了一个好演员 而影片的内容则是故弄玄虚、杂乱无章 宣传时所谓的悬疑情节太过简单,毫无惊喜 可以说是影片最大的败笔 还有就是导演的拍摄手法,让人郁闷 全片缺乏流畅性并且始终没有高潮 反而是几个解剖的画面处理的太写实,颇为难受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影片的题材还是相当不错 讲述了现在学生被社会忽视和扭曲的心理 看后让人唏嘘,原来学生的世界并不如我们想的那样纯洁 社会和家庭的丑恶折射在孩子身上时更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这些成年人即使不能理解也千万不要漠视 毕竟,他们是未来的未来 总之,六月日记 没有造就经典的形象 没有铺陈引人入胜的剧情 没有呈现成熟的技巧 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地方打动我 它的的确确是未完成使命的作品
这部电影,没有给我太多的悬念。
不过深刻探视到了人内心的某些东西。
原来人的心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在重压下变得不见真心与强烈的扭曲。
有些让我不寒而栗。
人心太过险恶,也太过脆弱了。
松散慢慢慢
现在的小孩欺负人的花招太多了。
没有悬念的悬疑片
校园暴力 拍得不错
悬念营造弱了点,但是关于校园霸凌中父母的缺位有所反思这一点是不错的。当年完全没有注意到男警察是Eric😂
哪怕是男猪脚,老大还是打酱油的
故事已经被讲烂了。。。
一般
虽然金允珍的戏份比较少,可是风采足以盖过其他演员。PS;摄像师把金允珍拍的有点老。~~~
因为Eric 来看的电影,还不错
跟告白有点像
意义深刻。记得当时看的时候觉得韩国的校园暴力真是可怕,可是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怀念一下那时那么青春的老文。
让人看了很难受的电影
如果作为推理剧,悬疑剧来看。还是弱了点。
胶囊承载着线索。
以前应该是看过,忘了。
三星半,抖包袱还是不错
有最有型的大大,当然支持!
前半部分很吸引人,后半部分有些拖沓。“成也母亲 败也母亲”,一开始如果母亲能够更关心点孩子,孩子就不会死了。还有如果班主任能够公平对待自己班上的学生,不要在面对恶行时采取视而不见,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图解:http://tieba.baidu.com/p/1034877035)
大大的本名比较好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