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轻,我们强大
Wir sind jung. Wir sind stark.,骚动年代(台),We Are Young. We Are Strong.
导演:布尔汗·奎巴尼
主演:约纳斯·奈伊,Trang Le Hong,大卫·史崔梭德,乔尔·巴斯曼,莎斯琪亚·罗森道尔,Paul Gäbler,David Schütter,雅各布·比伯,葛赫·斯旺耶·科尔霍夫,乔梅杨,Aaron Le,Lari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越南语年份:2015
简介:东西两德合并后,东部瞬间没落。失去工作的青年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随着外籍移民的不断涌入,矛盾日益扩大,仇恨在蔓延。九十年代初期,多个城市爆发了新纳粹主导的排外骚乱活动。本片的背景正是那个时候的罗斯托克。 这部近期的德语高分影片获今年的德国电影奖多项提名,并获得最佳男配角奖。详细 >
摄影与配乐太精妙了。在当下看来这部电影极具意义。原本看标题我以为会是像《盛夏》一样,主角们会是一群冲动的朋克的但处处闪光的青年。但恰恰相反。我看得很心痛,因为我发现他们的愤怒往往无理,而就算有理有据的愤怒者也总是选择以更无理的方式还击。多诡异啊,一个曾经说着“什么左翼右翼,做个正常人不好吗”的青年,后来竟成了站在阳台上挥舞纳粹礼的反叛头子。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所谓革命,垮掉的一代,五月风暴,苏联解体,那些我们无比崇敬的,向往的革命,其实都只是我们站在某一个立场而做出的主观且毫无绝对正义性的价值判断罢了,它们只是一种酷的方式,我们认为需要铭记,来消费我们的青春。到头来,只要是革命,就不会有对与错,真与假,正义与邪恶。而我们唯一可以反思的,是究竟怎样的一个社会,会让青年们变得如此迷惘。
清新新鲜
纳粹的子女成了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的子女成了民主主义者,民主主义者的子女成了新纳粹。正如男主背后那条衔尾的龙,德国混乱的二十世纪也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七十年代出生的东部年轻人经历了东德的倒台,出身于颓势渐显的共 产主义,又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成长,自我定位比起左或右更像是一片混沌,充斥着没有理想,没有未来的迷茫,而这种迷茫除了导致自毁,也转移到了外来者身上,化为了毁灭一切的愤怒,点燃了避难营下那场火光四射的“狂欢”。很喜欢通过采访转换到彩色的片段,关于民粹主义,电影没有给出答案,结局也预示着冲突仍在继续。
Total frei sein, heißt eigentlich nur, total allein sein.
我们年轻,我们爱折腾
我们年轻,我们喧嚣国家兴亡革命万岁,我们不知道life is life
黑白屏变成彩色让人心痛:这些浑浑噩噩度日,两德刚解体后东德的失业青年,你们的梦想就是幻想成为领袖,泄愤于这些移民或难民么?
登上楼顶俯瞰,暴民就像一丛丛的僵尸,嘶吼,欢腾。歌颂纳粹与GCD的两首歌交杂。从丛林走出(东德GCD),进入广袤的沙滩(自由的民主)。亲情爱情都挡不住群起攻之的激情。少年从街头混混发展到反抗先锋,压抑的暴力之火,恐惧与迷茫并行。
那种年轻人的状态捕捉得非常好,加上音乐,真的令人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
青春是什么,是肆意但不是放纵,否则你将找不到自己
日本极右侵略我们,德国极右种族灭绝。我国极左文化大革命。两头都不好。
向日葵大楼面向黑暗,有点怒火青春的味道
德国新纳粹主义和极端爱国主义年轻一代的躁动与轻狂。一天之内的故事,时间点层层推进递增局促感。黑白常规画幅摇身一变彩色超宽画幅的瞬间惊艳得眼前一亮!Jonas Nay的阴郁气质有点像Joe Alwyn?越南女主小姐姐挺酷的!Joel Basman把一位小混混演得如此生龙活虎,惟妙惟肖!我们年轻,但恃强凌弱的我们并不强大。沾染上色彩之后的激进影像,被赋予了柔和幻彩的滤镜和紧迫弥漫的配乐,在最后攸关时刻将全片气氛点燃至最高潮!
镜头运用简直神。《美国X档案》《这里是英格兰》还有这部,极右蠢猪都是一副嘴脸,连说的话都是大同小异。再说一句,新纳粹都是傻逼
3.5。我们年轻,我们没什么害怕。#新纳粹主义。犹如片后交流会主演所说,新纳粹主义会把所有的想法都表现出来,反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些隐藏了自己纳粹思想的政治家,在有了权力之后再实施出来。德国电影一贯的风格;导演对拍摄非常讲究
背景设定佳
那段旋转镜头很酷
6.5/7这个题材联系当下的时代热题应该更有吸引力你永远无法阻止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每一个平民的心中如平原野草般烈火燃烧 也无法为那些看似无辜的人争取到所谓阳光下的平等与权利
任何一个人或国家有着这样的反思能力,如果他还年轻,那必然强大
real沉闷 Jonas的面瘫脸太无辜了导致我看了一半才意识到他是新纳粹 开始还以为只是傻青年跟着哥们瞎起哄(其实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