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告別

百日告別,Zinnia Flower

主演:林嘉欣,石锦航,柯佳嬿,李千娜,张书豪,马志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百日告別》剧照

百日告別 剧照 NO.1百日告別 剧照 NO.2百日告別 剧照 NO.3百日告別 剧照 NO.4百日告別 剧照 NO.5百日告別 剧照 NO.6百日告別 剧照 NO.13百日告別 剧照 NO.14百日告別 剧照 NO.15百日告別 剧照 NO.16百日告別 剧照 NO.17百日告別 剧照 NO.18百日告別 剧照 NO.19百日告別 剧照 NO.20

《百日告別》剧情介绍

百日告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盛爱中别离。一场车祸,留下两个失爱的人,育伟再不能见到怀孕妻子,心敏则永远失去了未婚夫。城市中他们无比陌生,悲伤裡他们又何其相似,日常原来最无常,履踏生命薄脆冰面上,随冰裂纹扩散是各自过往回忆,谁都在伤痛中自虐自伤。但日子还必须继续,从头七到七七,百日之内,死与新生,懂得珍惜,学会告别,如果什麽都会失去,也要好好说再见。导演林书宇转化自身经验,依民间习俗由头七至百日为时间轴,细腻演绎受苦的心如何由失序找到新规律,安了心,便也镇魂、止痛,淡漠节制中自有一股深情在,林嘉欣、五月天石头银幕上蜕变。开始,在结束的地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神战:权力之眼四重星开封降魔记走私校园迷糊大王同路人急救生活火红的日子我很好,谢谢,我爱你汉娜第二季神枪少女西游记比丘国古墓丽影:源起之战这个警察不用枪为你痴狂玩命贴图决战豪门2迷魂谷苍之骑士团孤岛秘密战拜托了!别宠我第二季大潮复仇行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性感野兽第二季许世友出拳不成问题的问题甜美错步神女蝙蝠侠:哥谭骑士

《百日告別》长篇影评

 1 ) 《百日告别》:在失去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电影《百日告别》是一部关于告别与重生的深刻之作,它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带领观众走进两个因车祸失去挚爱的人的内心世界。

育伟和心敏,这两位原本陌生的男女,因命运的无情交织在一起,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面对着失去爱人的痛苦。

育伟选择了酒精来麻痹自己,心敏则通过料理来缅怀未婚夫,两人都在努力寻找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影片没有刻意营造悲伤的氛围,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心理变化。

林嘉欣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将心敏的坚韧与痛苦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荣誉。

石锦航饰演的育伟则通过其沉默和颓废的外表,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挣扎。

音乐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打绿的主题曲《百日告别》不仅旋律动人,歌词也深刻表达了失去爱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音乐成为了情感的载体,让观众在视听的双重冲击下更深刻地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情感。

《百日告别》不仅是一部关于失去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生活的哲学和人生的智慧。

它教会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次失去,都是新生命和新开始的孕育。

在生与死的交织中,我们找到了爱的真谛,在悲伤与失落中,我们找到了生活的力量。

正如影片所传达的那样,时间会带走一切,唯独爱不会变。

 2 ) 揭秘金马影后林嘉欣演绎辛酸路

<图片1>睡前打开网页,突然望见“林嘉欣在台湾金马奖封后”的新闻,相当喜出望外。

如今回想起来,从喜欢林嘉欣到现在,居然已有十三年了,没想到等她封后这一天,也苦等了这么多年。

遥想她从《恋爱行星》中的纯情少女,逐渐变为《百日告别》成熟少妇,其间经历过当红女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想掐指算来她获影后时,竟然37岁了。

<图片2>林嘉欣从台湾演艺圈出道,却成为后来香港当红女演员,她曾在96年张学友的MTV《情书》中初演女主角。

可惜星路不顺,据说还曾遭一家娱乐公司的封杀。

虽然《男人四十》让林嘉欣获得金马金像最佳新人和女配角,但《异度空间》、《恋之风景》、《救命》、《怪物》、《亲密》五次冲击金像影后的失败,仍让她很受伤。

当年《亲密》在拿下“韩国忠武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后,这个小女子开始累了,她曾选择结婚退隐,却在复出后,凭借《百日告别》金马摘得了影后的桂冠。

尽管林嘉欣曾经历过女演员的花瓶困惑,尽管她曾是香港金像奖垫背专业户,尽管她后期无奈接演着大堆烂片,但在港台新世纪女星里,林嘉欣绝对是一抹惊鸿。

林嘉欣曾是我最爱的香港女星,但她却在前两年选择结婚退隐,颇为可惜。

但无论是《男人四十》中的风骚少女,或是《救命》中痛心变态,还是让她获得韩国与金马封后的《亲密》《百日告别》,她都凭借精彩演绎,展现了实力派女星风范。

林嘉欣某些戏的表演有点类似刘若英,可惜没那么好运气与耐力!

《恋爱行星》是林嘉欣颜值的巅峰

《恋爱行星》中的林嘉欣和谢霆锋曾那么青涩《恋爱行星》史上最清纯的林嘉欣在许多人印象里,香港导演林超贤都是以拍警匪动作片见长,但他曾拍过一部“人鬼恋”爱情精品《恋爱行星》。

直到今天,我依旧记得林嘉欣靓丽登场,一身雅淡白装,清丽娇俏,迥出尘表。

这部男女主角刚见面,便人鬼殊途的作品,相比《人鬼情未了》《胭脂扣》《星愿》并无突破。

但胜在整体清新浪漫,男女主角养眼,他们珍惜着双方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为得仅是短暂的相聚快乐,一幕幕,一场场,浪漫旖旎,透着爱情的真挚,至死不渝。

尽管林嘉欣银幕形象众多,唯有《恋爱行星》最年轻、最清纯、最漂亮,她颜值巅峰,也永远停留在那个断断秀发小女鬼身上。

片中,林嘉欣有段舞蹈,舞台上红光烨烨,彩云飞飓,她袅娜如飞燕,轻盈若蝴蝶。

我还喜欢林嘉欣同小谢离别时,那段珍惜人生的肺腑之言,真的很感人。

如今林超贤《线人》让小谢成为了金像影帝,我不知当时林嘉欣看到这一幕时,是如何想的。

或许她的青春就像《恋爱行星》小鬼一样,短暂而璀璨。

《男人四十》海报

林嘉欣在《男人四十》里初露锋芒<图片13>林嘉欣的“制服诱惑”<图片14>林嘉欣获得最佳新人奖《男人四十》演技初露锋芒2002年,一部由张学友、梅艳芳主演的文艺片《男人四十》,在香港地区热映,瞬间赢得无数赞誉。

而林嘉欣也凭借精彩演绎,拿捏住不良小女生的神韵,成功在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上同夺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奖,一时风头无限。

这部反映师生恋悲剧的作品里,张学友和梅艳芳的表演,自然是娴熟老道。

而林嘉欣在《男人四十》中演一个女学生胡彩蓝,这样一个青春、活跃、风骚的不良少女,居然还有很强的文学天赋。

我喜欢她望着张学友,眼波流转,仿佛要滴出水来。

她轻轻咬着自己的嘴唇,忽地又绽放开一个笑容,那么青春的脸庞,即使是有着心机,有着心事,笑容依然天真无邪。

其实林嘉欣很适合演这一类的角色,天真的性感,不羁的诱惑。

《异度空间》让林嘉欣成为“鬼后”

林嘉欣与张国荣《异度空间》从此同恐怖片结缘在张国荣那部遗作《异度空间》里,我们见到了精神濒临崩溃的哥哥,最后一次向世人奉献了超凡演技。

而林嘉欣同样凭借该片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她扮演的神经病少女,表演浑然天成,不露痕迹,可惜那时她太年轻,戏份也相对少了点,并未摘获影后桂冠。

但谁也没想到,林嘉欣首次获得提名,看似乎风光无限,却是她陵一个悲剧宿命的开始。

大概就是从这部片起,林嘉欣尴尬成为了金像奖垫背专业户,以后她同各类恐怖悬疑片,也结下了缘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鬼后”!

《六楼后座》扮相很美,演得到位在许多人眼中,黄真真导演的《六楼后座》是她一个难以超越的巅峰。

影片主题就是当下年轻人的青春,六个合租一个单元的年轻人,个个都没有那种得到公认的正经工作,但青春就是这样有甜美,也有困惑。

片中,卢巧音扮演靠塔罗牌给人算命的神婆,这个具有略微妄想偏执的花痴,被卢巧音演得活灵活现,从而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而林嘉欣则演了一个迟到成癖又惯以各种借口拖稿的作家,她在爱情与生活中失意,扮相很美,演得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的林嘉欣,总喜欢演这些小文艺佳作,她偶尔灵光闪现,为影片添色不少。

《双雄》同郑伊健结缘银幕情侣陈木胜导演《双雄》虽为警匪片,但故事核心却是围绕着爱。

当然汇集黎明、郑伊健、吴镇宇、徐静蕾等大腕的影片,由于整体略显平淡,又有点虎头蛇尾,除了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沦为商业流水线过客。

林嘉欣一向很少在商业大片里露面,但她扮演的女警,精干勇敢、正直热情,但对待心爱的人,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柔情似水的一面,赋予“花瓶女警”神韵。

就是从《双雄》起,林嘉欣开始跟郑伊健组成银幕情侣,一个是曾叱咤风云的过气“古惑仔”代言人,一个是半红不紫实力派女星,可惜他们合作的作品,多数票房和影响力欠佳。

《恋之风景》忧郁神伤的奇女子2003年,由郑伊健、林嘉欣、刘烨主演,黎妙雪导演的电影《恋之风景》,邀请几米为此剧画了六幅画;剧中女主角根据这六幅画中的景色,努力寻找男友的过去,以及他心目中的美景。

林嘉欣在《恋之风景》里演的曼儿,由于郑伊健扮演的男友死去,经常带著泪水入梦。

她梦到同样的风景:他们俩人站在树下﹐幸福地等待花开。

然而一阵狂风吹过,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有时她会隐隐感觉到一阵蝴蝶拍翅般的轻柔微风,一股幽幽袅袅的清雅花香……这样一个忧郁神伤奇女子,赋予《恋之风景》绝美。

《恋之风景》最终让鲍德熹获得了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林嘉欣再次提名影后桂冠。

《救命》海报

林嘉欣在《救命》表演很让我震撼

林嘉欣在《救命》中让人不寒而栗《救命》我眼中林嘉欣的表演巅峰假如让我选一部林嘉欣代表作,绝对不会选《男人四十》《恋之风景》《亲密》《百日告别》,而是毫不犹豫去选《救命》。

这部凭空杜撰的悬疑片,尽管有些一惊一乍,尽管“偷肾”离奇,尽管有着着这样和那样的败笔,但九十分钟内绝无冷场,结局出人意料,林嘉欣的神经质表演最有震撼力。

这个凶残暴戾的孙玲,她那不温不火的动作,一颦一笑下的深藏不露,不寒而栗....女主角孙玲家境贫寒,为了治母亲病,为了自己的迷恋的爱欲,一次次地选择了恐怖的对抗方式。

但当孙玲母亲死了,青梅竹马为她死了,心爱的人也薄情,她万念俱空地选择了一刀割下自己肾,设计出惊天阴谋,因为属于她的世界不存在了!

这是一部反映悲惨女性的反抗作品,也是林嘉欣奉献最棒的表演,当她在面对李心洁时,身上意外“霸气外露”,更有些物已希为贵。

情愿说句得罪人的话,林嘉欣凭借《救命》提名影后,居然败给假深沉文艺片《2046》的章子怡,除了让一个天才女星的演绎生涯陷入苦境,更显露香港金像奖虚伪卑鄙的嘴脸。

《怪物》平生牺牲最大的表演郑保瑞导演的《怪物》同样是一部离奇的悬疑力作,故事也有一些不合理,但充斥着对香港政府拆迁的控诉。

当时林嘉欣由于接演《异度空间》《救命》,再跟舒淇在《怪物》相聚,已经被称为“鬼后”。

一直担心林嘉欣这个角色,因为她为接演该片,戴了很丑陋的胶皮外套,牺牲很大,怕不值得。

事实上,林嘉欣她戴上胶皮,出演《怪物》,反而略带惊喜。

面具下的小女子,可怕面容下,几刻关键地方,痛苦,疼爱,真情流露,颇为用心,又加上回忆一段于桌吃饭,眼神从惆怅到悲伤,再到绝望,丝丝入扣,细腻之极,又加上水中浸泡,被狗咬,被宿命毁灭,感人至深!

这部片由于林嘉欣的颠覆而牺牲的表演,曾被媒体认为是击败《如果爱》周迅最大热门选手,不料香港金像奖再次忽悠了她。

我记得曾为她愤青写道:“第一次是李心洁,第二次张柏芝,第三次章子怡,第四次周迅....行,神经病也演了,淑女也当了,变态和苦难女子更是一次接一次,总不能下次叫人脱衣服演婊子吧.... ”

《爱情呼叫转移2》中林嘉欣最萌剧照

《诡丝》是林嘉欣陷入低谷时期的精品《诡丝》是林嘉欣陷入低谷时期的精品自从《怪物》失意金像奖后,林嘉欣运气没了。

接着,她在虎头蛇尾警匪片《绑架》中死得窝囊,还有《安娜与安娜》《花吃了那女孩》《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恋人絮语》这些都什么跟什么啊!

而且我至今不能接受《爱情呼叫转移2》是她那几年票房最高的事实。

在她这个最失意时期里,《诡丝》成为了她勉强能拿出手的精品。

由《双瞳》编剧苏照彬导演,配角有张钧甯、陈柏霖、大S,肯定算一部台湾顶级的商业巨制。

尽管张震是绝对主角,演得很硬朗,还透出铁汉柔情,超有影帝的范儿。

林嘉欣演的那个心地善良,青春美丽,又孑然一身的花店女子,尽管戏份不多,但她用哑语向张震打出“我很喜欢你,可是你不快乐”的煽情台词,让人难忘!

林嘉欣韩国意外封后

《亲密》林嘉欣还原了一个办公室恋情女子的忧伤《亲密》人生中首次封后《亲密》尽管获得香港影评人协会最佳编剧,许多观众却怒斥其沉闷,因此不禁令笔者担心。

但观影过程比想象中要好,全片片长超过90分钟,却只有8场戏,人物仅五个,虽造成一定单调,但描写男女之情细腻,加之叙述结构讨巧,总体观得舒服。

况且最重要的是林嘉欣终于获得影后了!

08年,林嘉欣在事业低谷期,再度遇见《男人四十》的编剧岸西,后者同样因为《三岔口》《蝴蝶飞》的失利,郁闷不得志。

不想两人再度联手,成就了《亲密》,也叫林嘉欣重新焕发事业第二春。

《亲密》讲述一对都市男女在密闭的空间中,发展出一段似是而非的暧昧感情。

整部电影对白不多,却要演绎内心澎湃汹涌的感觉,对演员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而林嘉欣出演的女主角阿佩,她总锁紧眉头,若有所思。

还有几次独白式的倾诉,让观众领会小女子处在“小三”位置的尴尬与无奈。

《亲密》中阿佩尽管左思右想,忐忑不安,每日饱受相思之苦,最终还得接受男方快刀斩乱麻“辞退”,而林嘉欣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仍在稳操胜卷的台湾金马奖意外负于《性工作者2》刘美君,更不用提香港金像奖用《天水围的日与夜》敬老的影后鲍起静。

《天将雄师》客串出镜

《百日告别》复出担当女一号<图片4>林嘉欣金马奖意外封后林嘉欣复出《百日告别》金马意外封后当年林嘉欣的新片一套接一套,稳居香港一线地位,尽情同各大巨星飙戏,完全不愁没有演出机会,就算早前意外怀孕,要暂别影圈,但送上门的剧本仍一个接一个。

她却表明孩子囡囡2岁前不会接拍电影,苦苦等到小Kayla已稍微大了点。

曾经那个才华横溢的Karena选择了全面复出,先在《消失的子弹》配音,后在《天将雄师》客串出镜,终于有了《百日告别》....有一点悲伤,也有一点温暖,《九降风》《星空》导演林书宇在失去爱妻之后,诚恳地以《百日告别》面对生命的甜美与残酷。

心敏日日料理着未婚夫留下的食谱,来不及走完的冲绳蜜月旅行,也只是流不干的泪。

育伟偶尔会在山上的法会上看到心敏;心敏想起了这个在医院、殡仪馆见过的熟悉脸孔。

悲伤、孤寂、自责、愤怒,在这些混乱的日子里交替上演。

百日那日,巴士缓缓开在蜿蜒的山路上,夕阳偶尔洒落在育伟和心敏的脸上。

他们静静地看了对方一眼,象是从彼此身上看到自己,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图片3>林嘉欣则用神采奕奕的表演,塑造了心敏这个经典角色,获得大奖,实至名归。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她继最佳新人及最佳女配角后第3度得奖,被封大满贯影后,这也是金马演员相关奖项中,史上第1人重点奖项全包。

同样也鉴证《孟子》那句经典名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林嘉欣在颜值巅峰时期,曾错过那么多黄金机会,谁知在2015年末,林嘉欣凭借戏中细腻动人的演技,首次夺得金马影后殊荣,冥冥中预示着天意弄人。

林嘉欣诞生在港台电影的萧条时代,在这个年代里,曾以东方好莱坞著称的香港电影,伴随着好莱坞冲击、影人固步自封、盗版横行无忌,观众选择了弃之而去,众多影人选择了北上内地,而众多新星也有青换不接的味道。

林嘉欣这位长得甜蜜靓丽,这位曾遭过封杀的命运的女星,这位曾被各大奖项排挤的实力派,终于赢得了金马影后的桂冠,相信她在获奖后,还将有机会为华语影坛做出更大贡献!

影人资料:林嘉欣  国籍:加拿大  英文名:Karena Lam  出生地:温哥华  生日:1978年8月17日  血型:B型  身高:165公分  体重:48公斤  三围:33、 24、 34

个人公号,欢迎大家关注

 3 ) 恩

很平静甚至有些压抑的95分钟,期间零零散散地被想起很多首歌,想到程璧的冲绳想到李宗盛大叔的山丘,想到JJ的裂缝中的阳光。

电影末尾对于百日告别的翻译是“the flower that blooms for a hundred days”和文中的细节相得益彰,让我想到今天也在听的《你在烦恼什么》。

导演很仁慈,把电影贯穿始终的巧合永久封藏。

最后那辆白色客车在斑驳树影里一直往前,似乎走过了百日,似乎要去往一生。

与生死有关的告别最痛彻,但或许也最能让人绝地重生,“我想只有死亡不会死亡,然而也只有生命才能造就生命。

” 还记得阿龚在冬未了的时候提到为这部电影的配乐,提到注定,或许,对于未知的不笃定只能交给时间交给缘,交给还会痊愈的心。

很喜欢女主和冲绳老奶奶的那段,最深的爱,便是把你活成了日常。

“唯情难舍,频频回望”

 4 ) 《百日告別》觀後感

沿著眉角墮落的殷紅血珠, 血的澀感擦拭眼睛, 把死亡邊緣的女交通事故者心敏帶回現世。

另一個男的同樣是意外倖存者, 不相識的同病相憐, 於佛堂頌經超度逝世親人, 相識, 共同經歷百日告別。

一屍兩命, 育偉失去了妻子及腹中麟兒, 他要告的肇事司機斃命, 遺夫有恨未能填, 他的手臂紮上繃帶, 不能做太粗重的事, 他出席了妻子生前的參與宗教聚會(團契), 教會弟兄姊妹不斷安慰的說好姊妹已經在天家, 主耶穌會長陪左右, 安撫的人受到神在地上子女勸導唱詩歌; 神的女兒看到悲傷的未信者悲從中來, 想到死去的狗兒哭起來, 女孩子的感觸觸發育偉的怒火, 女信徒抒發對離世的寵物沒有錯。

然而, 狗的過身又怎及得上至親的人意外身亡? 妻子年華慘死,兒子為了生父對醫生說了數遍:[救我老婆]妻子或兒子只能活一個的絞心欲絕決定胎死腹中, 一天同時失去兩條血緣性命, 育偉大哮的責問:[耶穌, 耶穌, 你在哪兒?] 為什麼你的大能沒有保守你至寶貴女兒的性命? 你那假惺惺作態女兒犬隻的死與我何干? 人是萬物之靈, 神看人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地上一草一木, 飛禽走獸神眷顧, 何況是以神樣式塑造的人呢? 女兒不為育偉的亡妻哭泣, 反而對死去的狗流淚, 神在世女兒博愛是不分輕重的假, 一場失敗治療心靈傷痛聚會教他看清了教會的真面目, 他不了解神的作為, 他難堪的是他在不熟悉妻子生前教友不哭, 那個死了寵物的女教徒卻是嘩啦大哭, 淚水不是這麼白流, 最為傷心處, 淚在心中流。

育偉女同事與他的女上男下交合體位是肉慾發洩, 女的忘情呻吟; 男的眼睛半閉半合, 未能盡情投入, 早上同事弄了西式早餐, 一對完好煎蛋在激情男女未及進補前蛋白抵不了營養重心擠壓穿破, 黃汁下瀉, 一夜激情的性愛療傷不是靈丹妙藥, 僅此一次荒唐留下的不是上了癮頭有性無愛肉體麻醉, 剌破了的美好假象提醒遺親不要拋下亡妻的痛。

心敏治理喪夫創痛的方法是十分投入的角色扮演, 她代入了妻子, 攜帶亡夫的護照出境, 放在酒店櫃位辦理入住手續, 就寢前置好枕頭, 抱了入睡, 那個鬆軟頭枕就是假設婚後蜜月旅行相擁共眠的丈夫, 看了悵然心酸。

天下了毛毛細雨, 心敏愁思的凝望遠處出神, 未屆百日, 法事未了, 丈夫身影憶記仿如生前般猶新, 丈夫心願是開餐廳, 他搜集了日本旅行會光顧的特式食店資料, 結集成冊, 每間風評好的食店圖片上方繪畫空心星型圖案, 留待未婚妻填色; 未亡人逐戶品嚐, 她神情木然咀嚼當地食物, 麵條湯汁入喉, 廚師用心烹飪菜餚依舊好吃。

然而, 愛人輕搭香肩, 細訴食物評價, 握住愛妻玉手塗上等級的柔情如水幻滅, 她回億忍耐亡夫母親在醫院升降機的責備, 不在意妹妹帶來影碟、小吃打算同姊姊共度一夜打發哀悼時辰, 縱使胞姊想單獨睹物思人靜度亡夫靈魂的百日在世, 要死天公似是憐憫的不接受, 她經歷責罵、好意、假裝蜜月、求死不能, 本來凡事淡然, 看透生死, 可是心敏看見未婚夫弟弟抱著遺服哭泣, 情感缺湜, 擁抱他撕心裂肺的哭, 她無法克制哀至極處的痛, 徹底釋放。

人的痛到了極處, 十分思念故人大是煎熬, 不灑淚是心敏尚未屆百日, 亡夫靈魂尚在人世, 默默陪伴遺親的最後時光而已。

Patrick Chan寫於2015年12月25日

 5 ) 凡事皆有轮回,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再遇见罢了。

这部片子等待了好久好久。

终于等到了。

但有的事情,也许就永远都等不到了。

这类型的片,曾经我是不敢碰的。

害怕难过、揪心、呼吸不过的感觉。

如果凡事皆有时,那么现在就是最刚好的时刻。

就是想要这样细腻的情感,透过屏幕直击人心。

一起感受痛的感觉,好像无法承受的感觉。

一个假装两个人一起蜜月旅行,一个假装学生的琴音都是她在弹的。

莲花卡片上写着:花开花谢花终有时。

我们难过的是,这个人再也见不到了,曾经给予过的爱、快乐、温暖猝然消失、不复存在。

花谢花开自有时,凡事皆有轮回,只不过不一定会在遇见罢了。

百日告别,是人们给在世者的期限,可以难过一段时间,但是过了这段时间,还得继续走。

她说做七,是提醒活着的人,他们真的走了。

“尘归尘,土归土,让往生者安宁,让在世者重获解脱。

”每个人对过世的人告别的方式都不一样,如何放下,才是解脱的开始。

2016-11-8 17:07:09

 6 ) 那夜的尽头可有光

距离电影上映,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没来由的,突然鼓起勇气把它看完了。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悲伤的电影,在宿舍,一个半小时的影像,我花了三个小时才看完,不断的暂停,来控制身体的颤抖压抑想大喊的冲动。

差不多从石头被送进医院开始,我就带入了自己的故事,眼泪一直往下掉。

电影中的情感,真实的吓人,把我不愿再回头看的痛苦告别细细摊开,每一帧画面,都让我回想起当时的自己。

百日,是一个仪式,告诉未亡人,该放手了,该为自己活了。

几个百日过去了,心上被切掉的地方结痂了,不疼了,只是不再存在了,一直空在那边,找不到了,只能靠回忆活了。

电影看完,我甚至没有记住女主角的名字,我只是借着一部电影的时间,发泄自己的思念。

我不知道从电影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是好是坏,从我内心来说,它帮我这样愚钝笨拙的人,表达了不知该怎么说出口的离别。

我们带着无数的爱来到世上,却要面对一次次的告别和痛哭,学着与不完整的新生活相处,与告别后的自己和解。

想起一句话:你走了之后,再也不怕鬼了,因为那个世界里有你。

这部电影,我不敢再看第二遍,太疼了。

 7 ) 终是再见

第七天 头七亡者神识七日一觉 知晓自身已亡 唯情难舍 频频回望第三十五天 五七回煞之期 随煞而归 为免寂寞 死者与生者共眠第四十九天 七七孤单的旅人来到冥河渡口 此去阴阳分界 人鬼殊途百日此日为卒哭祭 至此之后 不能再哭 活着的时间 已包含进死亡的时间里如光在影之中 如喜在哀之中台湾作家骆以军说:我觉得台湾人在亲人死去后,“做七”的仪式非常美,好像死去的亡灵不愿离开,不舍离去。

每七天回来一次--像不断回望,眷恋这个他曾活在其中的时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一直到百日……好像是这依依不舍的送行,终于到此时,阴阳两隔。

“你必须好好地去,我也会在人世好好替你看生命的景象。

”电影中,心敏感悟道:他们说做七是帮离开的人祈福,但比较像不断地提醒我们,他们真的走了,给了一个期限,要我们放手。

不时回想,去年此刻,前年此刻,自己是多么的幸福,理直气壮的幸福,纵使与老头话再少,也知道他肯定会在路口,会在窗口,等我回家。

纵使嫌弃老头拍照片只有一个姿势,也很享受和他一起走路一起拍照。

而现在,家乡,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地址,只是一座房子,不再是家了,因为再也没有人会在路口等我回家;而现在,景色再美,也像是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不会笑了,就当是自我惩罚吧,惩罚自己对老头的关心太少太少……一直回避医院,一个人更甚,老头一定知晓,因此才留下了不多不少的只能买药的医保金,让我可以大半年都不用隔三差五跑医院开药。

上周六等待抽血化验的时候,没来由的,又哭的很伤心。

今年过年在家,腰痛不止,医生让我住院治疗,天知道,那个时候我娘和我有多抗拒“住院”二字。

那时,我们才在医院里经历了生离死别啊。

时间退回到2018年1月份。

老头做完介入和碘支架,在南昌调理修养,准备年后再来上海继续治疗。

我元旦假期回家,老头的饭量就锐减了,平时一大碗米饭的他,只能吃小半碗,喊腹胀,睡眠也不好,老头也开始在医院挂水。

假期结束,我坐公交车去高铁站,老头也刚好从医院回来,他下了公交,大步流星地走到路口,我们正好碰头,他和我娘在公交站叮嘱我,要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我漫不经心地答应着,却怎么也想不到,那会是老头最后一次送我。

回到上海不久,接到老头和我娘的电话,听到老头胃口持续不好人日渐消瘦的消息,不由得很担心,买了01-13的高铁票赶回去,那时老头已经开始住院了。

出了高铁站马上赶去医院。

老头已经从国字脸瘦成网红锥子脸了,精神也不好,眼神也有些涣散,腹胀已经很明显。

我在医院的时候,几次背过去擦眼泪。

为了给爹娘过结婚纪念日,特意买了15号的票回去,给我爹扒拉手指头算,离过年放假还有多久,让他一定要听话,好好吃饭,等我回家。

我娘也开始了日夜不离的陪床。

后面给我爹通电话,他吐字逐渐不清晰,有次他说:你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挂念我,家里有事的话,会给你打电话的。

他边讲,我这边眼泪就止不住,随便扯了一些便挂了电话。

接到我娘的电话是01-26的晚上,她说你赶快回来,你爸爸不行了。

跟公司请好假,安排好工作,买了01-27最近一班的飞机回去,这是迄今为止心情最沉重的飞行。

由于飞机晚点,落地已经很晚,我娘和爹商量着让我先回家,第二天一早再来医院。

我拖着箱子,避开满地的树枝和雨水,走到家门口,习惯性地敲门,看着没有亮灯的厨房和客厅,才反应过来爹娘都不在家了。

迅速收拾好自己,爬上床,第一次,一个人,睡在那么大的房子里。

01-28赶去医院,看到老头的第一眼,我暗暗吃了一惊,心里已经知道老头的时间不多了。

我娘只讲了老头越来越瘦,但是却没有讲老头已经瘦成皮包骨,眼窝深陷,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反流,皮肤和眼睛蜡黄,腹部胀的像塞了气球随时会爆掉,腿肿成了大象腿,癌症晚期的症状一个不落,唯独不痛。

医生后来讲,对付痛有的是办法,但是胀,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白天我的工作是:给老头揉肚子、按摩肩背、上下楼跑腿。

晚上再回家开电脑干活或者开会。

老头叮嘱我干两件事,洗冰箱和扫院子。

简单吃好晚饭,就开始整理冰箱,按照老头做事的流程一点一点把冰箱清洗干净。

第二天一早,在阳光下扫院子,想着这些花花草草再也见不到老头了,扫着扫着就开始哭。

把脸洗干净再去医院,把冰箱和院子的照片,像献宝一样给老头看,等着他的夸奖,希望他能开心一点。

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老头最后交代给我的就是这两件事情……01-31我陪夜,那晚的月亮特别好看。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晚上特别想写一些我和老头之间的事情,老头短暂休息的间隙,我就掏出手机开始写,老头可能还以为我在工作的很辛苦,他就喊我去休息,可是哪里休息的好呢,老头有一点动静,我就会探头张望,我这边一动,老头就非常不耐烦地对我娘挥手说,让她回家休息。

我娘只能哄他说,现在这么晚了,明天再说。

那些文字写好了,它们也出现了几天后我爹的告别仪式上。

02-01我爹死活不让陪夜,正好晚上还有TC,在医院吃好晚饭,就回家了。

这夜睡得特别沉,我娘发短信没听到,02-02大概六点多,接到我娘的电话,让赶紧去医院,我爹情况不好。

赶到医院,看到我爹蜷缩在床上,双手紧紧攥住扶手,双手冰凉,眼睛已经睁不开了。

我娘喊来医生把爹的姿势摆正,想着让他舒服一些,没想到,我爹就开始不停吐,我姑和我两个人不停地帮我爹擦,我娘跟医生确认完不抢救不用药不进行任何措施之后,就把我支出去了,禁止我再进去,我在病房门口看到她和我姑手脚不停地扯纸,擦我爹吐出来的东西,我在病房门口看到医生护士拿着仪器进进出出,我在走廊上抱着脑袋开始哭,期间,四位我爹的同学来看他,其中有一位是我爹的初恋,被我拦在门口,我死活不让她们进去,因为我觉得我爹不想让别人看到他那时的样子。

护士和医生带着心电图仪出来的时候,我还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撤走,我就听到我娘喊我进去,我爹就那样躺在那里,盖着白布,当时我就哭了出来,我娘却抱着我,对我说,不要哭,爸爸还能听得到,不要让他难过。

活生生地把眼泪憋回去。

可是,风俗,压根儿不给我们任何悲伤与发泄的时间。

这边殡仪馆的车子已经到了,那边医院的人说赶紧去开死亡证明。

亲戚说赶紧去准备寿衣香烛纸钱,还要去殡仪馆办理火化手续、遗体告别仪式、买墓地。

纵使我在公司再牛逼,遇到这些也懵圈了,好在有懂行的亲戚帮忙一起张罗,等我回到家,花圈花篮灵堂已经摆上了,我爹生前用过的东西都清出来了,衣服裤子什么都把扣子拉链去掉,说辞是到那边无牵无绊。

家中哀乐循环,饭桌改成了灵堂,也记不得那段时间是怎么吃的饭,每天都有人来给我爹上香,上香的时候,我得跪在旁边喊一些“爸爸,***来看你了,你要保佑他”之类的话。

中华大地的白丧文化博大精深到让我叹为观止。

02-04出殡,虽然天晴,但极冷,按照亲戚们的叮嘱,我抱着我爹的照片,每当拐弯的时候,跟我爹说“爸爸,我们要转弯了,不要害怕,我们要过桥了,不要害怕”。

遗体告别厅已经做好准备,开始播放我爹生前的照片,时间快到,司仪让直系子女,也就是我,去引灵。

我跟着他们穿过阴暗的走廊,阴风阵阵,看到我爹被人守护着,他们让我确认一下,我爹最后的样子,真的很帅。

遗体告别仪式开始,我在长辈面前,讲述完那天晚上写的文字,面容平静。

之后,送我爹去火化,又看了我爹最后一眼。

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被喊收灰了,我一直以为出来之后就是灰,没想到要用锤子锤碎了,再用一个类似吸尘器的长管子将细小的灰吸出来,再装到骨灰盒里。

看到长长的腿骨,就知道肯定是我爹了。

大理石的盒子装好骨灰之后,工作人员让子女跪着磕头再捧走,我就在那跪着,那位大叔看着我就问:就你一个女孩啊?

我说是啊,他说你肯定抱不动的,后面来一个工作人员,帮着抱出去吧。

于是,一个穿西装的工作人员帮着把我爹的骨灰盒放在了小车上,再把骨灰盒放在我脖子上的红布里,我的颈椎!!!

表姐夫和表弟帮我端着,象征性地走了十步,迅速上车,开往陵园,准备下葬。

看着墓碑上,后代只有我自己的名字,一阵心酸。

这些仪式的完成,只是庞大后续仪式的序幕,头七、二七、三七、四七和五七,买纸钱折纸钱包,每天供饭。

我和我娘总是会忘记给我爹吃饭,或者是供上吃的,却忘记洗他的碗,于是,如果我爹那时真的回来过的话,一定会又气又笑,让他饥一顿饱一顿。

三七过完,我才回上海。

那段时间,我和我娘也没有完全释放和发泄出来,游走在各种饭局之外,陪着我娘看了《寻梦环游记》和《中国式离婚》,我自己看完了东野圭吾的《黎明之街》,还一直远程处理项目上的紧急事务。

03-08回来接五七,又是一场仪式,仪式做完,灵堂撤掉,我爹的遗像被我娘收了起来,下午带着我娘去看了《厉害了,我的国》,其实我娘也没看,光在影院里睡觉了。

回来的时候,我娘整个人松快了很多。

清明给我爹扫完墓,我娘便随我来了上海,可不知怎么,这次我们似乎都变成了刺猬,明明是最需要互相抱着舔舐伤口的人,却没有办法打开心扉了,我们出去散心,却没法在对方的镜头中笑容灿烂了,我们似乎都不会笑了,于是,我们决定分开旅行。

我娘老东家也在这个时候抛出了返聘的橄榄枝,只是这橄榄枝在遥远的鸭绿江畔,我娘犹豫之后,还是欣然接受,也会经常给我发一些照片,景色居多,也有她的照片,笑容在逐渐回温。

要问什么时候意识到我爹真的不在了呢?

应该是5月底参加同事的婚礼吧,看到她爹领着她踏上红毯。

我脑海中立马呈现出我爹领着我走上红毯的神气模样,然而,这种场景只是想象,不会真的出现了,我爹永远都看不到女儿看婚纱的样子,也看不到未来的女婿的模样,因为我是万年单身狗啊。

你看,从02-02到如今,我娘和我都没有走出我爹离开的阴霾,还会时不时落泪,时不时心酸,时不时悔恨,经常羡慕。

 8 ) 《百日告别》:在失去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电影《百日告别》是一部关于告别与重生的深刻之作,它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带领观众走进两个因车祸失去挚爱的人的内心世界。

育伟和心敏,这两位原本陌生的男女,因命运的无情交织在一起,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面对着失去爱人的痛苦。

育伟选择了酒精来麻痹自己,心敏则通过料理来缅怀未婚夫,两人都在努力寻找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影片没有刻意营造悲伤的氛围,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心理变化。

林嘉欣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将心敏的坚韧与痛苦演绎得淋漓尽致,因此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荣誉。

石锦航饰演的育伟则通过其沉默和颓废的外表,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挣扎。

音乐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苏打绿的主题曲《百日告别》不仅旋律动人,歌词也深刻表达了失去爱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音乐成为了情感的载体,让观众在视听的双重冲击下更深刻地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情感。

《百日告别》不仅是一部关于失去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生活的哲学和人生的智慧。

它教会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次失去,都是新生命和新开始的孕育。

在生与死的交织中,我们找到了爱的真谛,在悲伤与失落中,我们找到了生活的力量。

正如影片所传达的那样,时间会带走一切,唯独爱不会变。

 9 ) 思念是一種病.《百日告別》

最好的故事是源於真實的經歷,面對同電影一樣失去摯親的經歷,導演林書宇就經歷過,雖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也有真實的一面、日常的一面。

這使《百日告別》在情感上是一部好作品,正因為它有同理心、有人性的真善美與瑕疵,所指的瑕疵並不是電影的毛病,而是人與人之間那種複雜但又共通的點,但每個人都不可以要求別人為你做太多,但人總會分誰好誰壞、關心也是會有冷漠的、甚至只是掛在嘴邊比較隨口的關心。

接不接受就要看個人的看法,畢竟沒可能做到人人明白你的情感、你的想法,對於現實的無奈,大概要學一下景隨心轉與隨和一點,讓自己多一點同理心。

《百日告別》之所以感動人也是同理心,兩位主角喪偶後走進新的狀態,未知的、混亂的、生活的新階段早就開始,但上帝卻回收了眼前美好的一切,林嘉欣演的心敏要結婚了,石頭演的育偉要有新的生命,但通通撲空。

面對一下子喪失親人會迷失,真正的痛並不是當下,而是往後接受了事實後才會有的孤獨感。

思念是一種病,導演以寫劇本為悼念親人的儀式,他在訪問提到會把那個人永遠放在心。

拍電影是為自己釋懷、鼓勵同樣的人、去認識死亡、接觸死亡、不忌諱去談生死、去放下但仍然要記住、去記住但不能沉淪於悲痛、去關心而不是寒暄。

電影裡可以令到主角釋懷、感到安慰的人都不是他們的家人,而是通過對身後事的處理、瑣碎的事情令到主角們看到亡夫/亡妻的啟示,令他們相信與心安理得。

電影是很注重細節與人的關係,比如心敏在未婚夫離世後與他的家人有疏離感,除了往後是未婚夫的弟弟有交集外,基本上未婚夫的家人是冷淡的,在靈堂上甚至不當作是家人。

而育偉的太太是基督徒,但她的家人下不到決定所以無法尊重她的信仰。

人生已經走到終點,不完美,到死後還要成為別人吵鬧的對象。

就這樣各自喪偶的一男一女參加百日的法事,經過了頭七、三七、五七、七七、相信鬼魂輪迴了、亦經過面對死亡的幾個階段。

憤怒、自責、消極、接受、重生,情緒的過渡期有先後次序,男女主角因人而異,但他們有共通點,就是有一段時間曾嘗試自殺,不願承認愛人已離開。

男的經歷過性愛的放縱、怨天怨地、質問上帝、女的去了沖繩完成未婚夫安排的行程、過程中感覺他在身旁,從沒遠離。

但旅行終究有完結的一天,回國仍然要面對往後的生活,看似一臉堅強實則柔弱女子。

女人用旅行當作儀式去紀念未婚夫,男的到處去太太的前學生處還學費。

其實當中發生的事情都是小事,有些對白微不足道卻很重要,大概是一份同理心與尊重,也側寫了二人的生前的刻劃。

而最後的公映版刪減了一段戲,就是心敏與未婚夫的弟弟有一段床戲,導演最後刪走是深怕華人觀眾反感,但其實這段戲的目的是讓對方感受到未婚夫的氣息,那種熟悉的氛圍與感覺讓他們親近。

在《百日告別》裡有幾個畫面會有感覺,男方那面一方面很恨車禍的司機,但聽到死者媽媽的電話傳來的聲音也怪不了多少,失去親人的並不止他一人。

第二是他趕走亡妻的學生,而後來從那個女學生身上領受到妻子對學生的愛與溫暖,會為學生而準備。

第三是他到家家户户交還學費,有些人隨便就打發了他,但有一户人叫兒子彈奏歌曲給師丈聽,這或者就是基本的招呼與尊重吧,之後一句對白帶出亡妻才是最好的老師。

也許育偉看到了學生的表現,令他知道亡妻有多努力,讓他的內心感到溫暖,又或者是一種責任看著他們成長,從學生身上看到妻子的待人接物,潛而默化。

至於女方,在沖繩的酒店假裝丈夫在,為了要安全感而用枕頭堆成一團東西。

這原是屬於他們的旅行,在路口遇上一個說日文的老人家,老人家說了一大堆東西又送她糖讓她感到有人關心。

本來結婚要搬到新家,但她一時接受不了,所以自殺但不果。

既然自殺不了,就理應好好活下去,對他們二人來說真正釋懷的是陌生人,前學生彈蕭邦的練習曲、也許是語帶雙關,要育偉好好練習未來的日子、適應日常。

心敏從未婚夫的中學老師身上得到一張卡,「花開花落終有時」。

他們分別感受到亡者的愛與靈魂的存在,又或者這就是呼叫與回應。

人鬼殊途,命中注定。

電影的結尾有點意思,完成百日告別後,就告別百日。

傷口何時會復完,沒人知道,他們不是要忘記而是沉殿一份愛。

旅遊巴在山路上駕駛,鏡頭映著旅遊巴落山,漫漫長路寓意出口、寓意下一站。

未知的人生正在等著他們,人生無常、悲喜有時、聚散之間、最重要是抱緊眼前人。

在金馬獎與金像獎上林嘉欣分別有提名,最終在金馬獎憑這部《百日告別》獲得影后寶座,她的一舉一動自然有氣質,也許她是大眾心目中最佳妻子的原形。

實至名歸演繹出內心的傷痛。

焉知生才能焉知死,從死亡裡發掘到人生的意義,好好過日子,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命題。

電影不是要宣揚什麼正能量,而是帶出了當中的無奈,百日告別是個紓緩的過程、它是如此的真實、平淡的電影顯淺的帶出生而為人的難處、直視傷痛,把禁忌性的題材轉化為開放的課題,是華語影壇中鮮有的作品。

 10 ) 看百日告别 看到的只是林嘉欣的眼神

看到林嘉欣得奖,无疑是对她演技的肯定。

在林嘉欣的表演中,眼神是她最锋利的武器,直戳我们的内心。

《恋之风景》的林嘉欣也是失去挚爱的人,两次都是亲眼看着自己最爱的人离去。

在我看来两次的表演中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改变的只有岁月带给她的感悟。

而我们却从嘉欣的眼中看到了所有事物,其实说剧情空洞的也没有错,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就像烂片也有人欣赏,因为感同身受。

影片结束了而我却还没有看够嘉欣的眼神,这种眼神会让人上瘾,就像我怎么看不厌她的电影,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但是却是最好的叙事方式 ,也许这就是林嘉欣吧。

百日告别,但是我却看不出又告别的意思。

《百日告別》短评

花开花谢终有时。电影片名为《Zinnia Flower》百日菊,因为花期极长而得名。一百天了,依旧很想你。留下的人会带着你用泪水浸润过的勇敢走下去。感谢林書宇,感谢林嘉欣,感谢余静萍。

9分钟前
  • Nee
  • 力荐

我很喜欢呢

11分钟前
  • 青山卌蛙小吱喳
  • 推荐

星空的时候特别期待,因为喜欢九降风。于是带着失望而回,回忆起来只有五月天的主题曲。而这次则奔着林嘉欣。虽说悲伤一直蔓延,可是百日而告别的渲染还是很好的,即使石头的故事没有林嘉欣的好。而当“花开花谢终有时”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情绪终于溢出来,舔着咸咸的眼泪感受着导演的心情。#in89

14分钟前
  • 葛攀
  • 推荐

这部作品是林书宇拍给自己的慰安之作。其实丧妻这种人生体验不应该这么急于拍成电影。

19分钟前
  • 闲人
  • 较差

真正的伤痛和恢复的过程,是一种淡淡的,是要隐藏起来又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悲伤的氛围。电影则在模仿这种悲伤,又在悲伤中加入戏剧性,所以使电影只停留在悲伤的表面和想去向平静的地方,而未真正触及悲伤。东方人的感情是内向的,抒发只在一瞬间,电影希望表达出这样的内敛,但却处处加入外化的桥段。

20分钟前
  • 小豚
  • 较差

羊群被雨淋湿后会因为太重而直不起身,多数人都只会把它当奇闻异事笑一下,只有深处困顿的人会去想它们要怎样站起来。直接从告别开始,百日告别,状态很真实,但似乎只是在命题里规矩地走。

25分钟前
  • sam
  • 还行

林嘉欣说得好:做七其实不是为了逝者,而是为了让生者放手,好好活。

29分钟前
  • 快活林
  • 推荐

丧妻的男主打通已死肇事司机的电话泄恨,却听到死者母亲在话筒后呼唤亡子。亡夫的女主一人拿着两人的护照check in蜜月套房,打开门呆望一地玫瑰。男主阳台纵身之际看见对面房间小孩的目光忽而作罢。女主和亡夫弟弟在彼此怀抱中终于放声溃泣。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步行速度,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告别方式。

33分钟前
  • 力荐

飞机上只有两部中国片 大量的细节 恸容 坐在旁边的日默瓦暴发户大汉全程神经病看我 @2016-06-14 02:22:15

37分钟前
  • Eureka
  • 力荐

一部让人哀伤的爱情文艺片,林嘉欣很适合这样的角色,演得动人

39分钟前
  • lasagna
  • 还行

独属于嘉欣的巅峰之作

44分钟前
  • Isabella
  • 推荐

台湾民间的宗教竞争真是乌烟瘴气,这么个小片子也不忘让佛教挤兑耶教

45分钟前
  • 小卫
  • 较差

见过主演演技烂,没见过连助演、临演也不会演戏的,演技最好的大概是女主爸的外籍看护吧…包括导演及演员以內的整个团队为观众表现了台湾人及台湾口音自带的没诚意感和做作感。

50分钟前
  • 烂石头
  • 很差

看了一半走了。感受不到導演的誠意,太造作。可能也是演員的問題吧。。石頭那邊實在是用力沒有用到對的地方。還有石頭和那個什麽姐上床那段,真的讓我很不舒服。可以理解,可是拍的方式真的讓人覺得很噁心。林嘉欣無功無過,提名有點牽強。。

52分钟前
  • やま
  • 较差

林嘉欣丰富了整部电影,对角色情绪拿捏很准,喜欢这种克制的调调。

56分钟前
  • TONY東
  • 推荐

为了女主看的,两条线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主要林的那条线太强了

58分钟前
  • Allen Li
  • 还行

整部剧气压都很低,可能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那种感觉。冲着阿龚的音乐去的,果然很不错。

1小时前
  • 小羊姑娘
  • 还行

因为Karena在金马提名和剧组上小燕之夜才关注这个电影,难以想象她在经历丧父之痛的情况下还要演出心敏的告别,更佩服导演对亡妻的一片深情。看的时候停了两次,想起了最近两年至亲的离去。在百日好好悲伤,百日后勇敢面对,才是对于伤痛最好的处理方式。

1小时前
  • 基瑞尔
  • 推荐

花开花落终有时。

1小时前
  • 蓝 田
  • 较差

同类题材而言远不如《父后七日》,这类题材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变成直白的煽情,好在本片做得还并不令人讨厌。全片一直处于一种柔和中的Drama,手法克制但剧情又都是大俗套,像一个人去度蜜月,企图自杀又放弃的桥段实在算不得上太新鲜。唯有林嘉欣的几个段落(失忆的父亲,未婚夫的弟弟,国中老师)值得品味,石头的发挥不好(但他是五月天里最会演戏的应该没什么悬念了)。

1小时前
  • Mr.Graceles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