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德
Jeanne,童女贞德2,圣女贞德,Joan of Arc,少女贞德(港)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Annick Lavieville,Justine Herbez,Benoît Robail,Alain Desjacques,Serge Holvoet,朱利安·马尼耶,Jérôme Brimeux,Benjamin Demassieux,Laurent Darras,Marc Parmentie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9
简介:法国著名导演布鲁诺·杜蒙前作《童女贞德》的续集。杜蒙以辨识度极高的舞台风格叙述贞德出征,后被勃艮第俘虏,在英国教堂接受审判的经过。素人女孩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以精湛的演技表现了法国民族英雄贞德的勇气与力量。详细 >
谱系的交汇。透过Jeanne的眼睛,我们得以直视太阳,然而这终究是借来的火,正如教堂的穹顶透入的光;于是被那双眼睛直视时,我像那群教士一样开始闪躲。
喜欢电影的结尾
开场继承了《童女贞德》,但调度更加有舞台感。又在持续凝视动作里走入了更深处,贞德面庞的坚毅凝重又因外部不断涌现的怪诞被消解,人物是抽离于情境的容器,表层的混乱或冲突却恰好造就了内在逻辑的统一,当然不需要正经,当然还是会被触动。
好
杜蒙导演常以表现形式出人意外闻名,这是他贞德系列的第二部。比起上一部人物正常多了,起码能看出他们的逻辑。不知是不是受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影响,千军万马几个人就代替了,重大场面极简单的空镜就交代了。
【C+】不如《童女贞德》。前者尝试融合,后者过度剥离。
需要对比观看。包括自己在内,杜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也同样在继承。
非常风格化的表达,原本的民族史诗变成一个了充满象征意义故事。应该是佩吉的剧本底稿的缘故,舞台化的感觉非常明显,战争场面拍的像京剧舞台上的那些仅供人展开联想的动作,完全没有硝烟和血腥感;但是对白写得极好,尤其是审判的环节,无论是教会人员还是贞德的表演都极具张力,但在这种庄重悲壮的场景之后却又是底层人的各种生活庸常的对话,反差极为明显。贞德的内心独白和审判者的独白是用音乐剧式的歌曲表现的,由正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著名歌手Christophe演唱并饰演神父。总之,电影呈现的风格十分混杂,庄重与戏谑并存,写意与写实共生,可以说这种拍法是极为大胆了。
#Cannes2019一种关注(1分)原谅我,我真没法欣赏这类影片,我也不清楚杜蒙为什么要这样调戏糊弄的形式拍一个贞德的故事。
想睡就可以睡的电影……充满了法式漫画感的呈现,以及单一场景的魅力。基本套路是配角先演一通主角再登场……
4.5 “不烧死她显得我们太愚蠢”
当我们不得不呆坐在家里时,看那些令人厌恶的人蹂躏他们目及的一切。
剧情不错,主演演技好
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舞台剧
演员看着太幼龄,难以和战争、军队统率联系起来。节奏太慢,未正面拍战争,仅通过沙丘上人来人往的对话交代战况和各方动向。像舞台剧,沙丘的战争讨论,教堂的审判,激烈的谴责与辩争。实在听不下去重复又重复的鸡同鸭讲
风格不同于上一部,完全两种拍法
太过沉闷
对杜蒙电影有猎奇心理所附加的好感滤镜,但看过塔维尼亚的《凯撒必须死》之后再看这部也觉得不过尔尔。同样是素人演员,同样是概念化的布景,真实与文本世界的交叉,几乎全程无实物表演,在杜蒙这或许做过了头,更何况美术简直过犹不及。切割了剥削的部分把这个剥削信仰和性别的故事做成反剥削。实验结果是,即便如此殉教依然成立,贞德依然是神学研究的经典案例,揭示了自希腊化的教父时期就一直存在的主体性问题,或说对主体性问题争论不休乃至危及生命的现象。核心未受损伤,但也并未呈现出更大价值。《圣女贞德蒙难记》已足以垂范千古,杜蒙迈出的一小步是加入了歌谣叙事并把故事收紧为知识分子电影中的神学家电影。
抽离的视角,自然主义的叙述方式,很强大的一部电影
双交叉式边缘凹陷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