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被害人
Victim(s),Jia Hai Zhe, Bei Hai Ren
导演:季竹青
主演:黄璐,韩家濠,林健文,陈浩严,林奕廷,傅显濬,许安植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吉隆坡的德诚华人高中附近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事件,单身母亲刘梅(36岁)的高中生儿子辰辰(17岁)被列为杀害同班同学刚子(17岁)的头号嫌疑犯,下落不明。被害人刚子的母亲顾毓芬(40余岁)面对儿子的突然死亡精神恍惚,生活陷入僵局。作为被害人的母亲,顾毓芬成了所有人同情的对象,而作为凶手的母亲,刘梅却成了众矢之的。 ..详细 >
#14th first# 3.5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first第一次票选给五星,但并不是因为这片确实能拿五星。通篇沉浸在一种莎士比亚式的宿命论,一种宿命式的悲剧的语境当中。同时文本和人物又是极胡波式的“我们还要活着(被伤害)多久” 我强烈怀疑导演参考了《少年的你》,这样的揣测无疑是恶毒的且不礼貌。但是正如我和朋友讨论时所提到的 少年的你2.0 因为它真的在剧情上 结构上都无限接近少年的你(校园暴力 相似的暴力形式、场景 拍照威胁 原生家庭的破损而导致的孩子的撕裂 人性的灰暗) 说起人性,如果我是主创我会选择让宸宸妈妈公布女生被(说出来会被和谐)的视频,我对人性是不信任,甚至可以说是强烈怀疑的。 而这部影片对网络暴力的触碰和之前提到的宿命式的悲剧也让它在我的心目中超越了少年的你。
-媒体是可耻的,大众是愚蠢和善于遗忘的。-作恶的源头一启动,系统就开始运转,人们只能互相倾轧。-制度属于强者,弱者的武器只有暴力。
无功无过
#first14th# 贾樟柯老师让国内一众文艺片导演的结尾都来了一段舞蹈
当小男演员说出那句“死人得到的鲜花总是比活人还多”,我直接绷不住了,这是悬疑剧的节奏么??
2.5。大约会是本届最一言难尽之作。一个在客观环境加持下,尺度、复杂性都触及了《少年的你》所未及的文本,却遭遇了sdhjsjdkdjaj的导演和dhjsndjdjk的演员......四个字:值得重拍。正式面世后(能否正常公映存疑),还有太多需要讨论。©季竹青到场。
我觉得还不错,文本做的非常好,多重和复杂。
找了快两年资源的电影没想到突然在b站上线了,结果一看大失所望。简单来讲就是校园暴力受害者把加害者刀了然后两家家长扯皮的事,在这个非常有发挥空间的题材下没做出任何创新或深入,虽然能看出有一些设计但是基本没什么效果。前20分钟黄璐的表演简直是灾难。
60分剧本,40分导演,浪费了这么好的创作环境(但大概率马来口音就是很难调教吧
看到刚子家庭的时候还以为他是受害者,没想到居然是加害者。而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间居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受害者之间的救赎美好但有限。最后,最讨厌的完全恶人=媒体
片子的叙事太过于类型片了 所以他加入了很多聊天群 舆论报道 直观的校园暴力等等这些元素 这样的手法还是只是停留在标准的叙事过程中 所以他很像《少年的你》而观影的过程中 一直让我想起的是李沧东的《诗》 这样对比起来 真的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李沧东的厉害和《诗》是多么的神作 但是这部电影有一些闪光点 包括最后结局的处理 死者的母亲的做法 以及最后的独舞太闪光了 p.s.黄璐演的妈妈最好选择没有公布所有影片 是一种包庇还是一种保护?
诸多模仿痕迹,少年的你在人间第三度嫌疑人燃烧。在低成本预算下看得出剧作的潦草,题材很好,剧情冲突扎堆感觉刻意,同性、校园暴力、性侵、贫富差距、网络暴力,元素众多顾此失彼,台词狗血。“如果能拿我儿子的命换你儿子的命,那我也愿意。但你儿子不是死了吗?”呃……比较适合脑子放空时放松吐槽。男主演们很灵动,女主角表演寡平,黄璐驾驭类型电影用力过猛。两个季竹青,几乎分不清。
看了个尾巴
FIRST2020 Day4 QA说像《少年的你》就算了,像《误杀》凭什么...?都在东南亚吗?严格来说,更像的是《负罪少女》(同性、冤枉、校园暴力)。这部片比《少年的你》高明之处在于结尾的半小时。三个女人的抉择,是否要把U盘给她,是否要说还有别的视频,是否要主动找警方帮男主洗刷冤屈。这个过程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人性的思考和对他者的保护。而《少年的你》就是警察叔叔来啦,真相大白啦,坏人都被惩罚啦,而丝毫不考虑这些行为对校园暴力漩涡中的孩子们的影响。
叙事视点太乱了
讲的故事很好,但是前前后后太平淡了,开头像是想烘托些氛围,但是也没有什么感觉。
First看到的片子里整体完成度比较高的一部了。
感谢揭示,现实远比剧本残忍得多。
有点尴尬
两星给漂亮的刚子。内容太薄,元素倒挺多。lgbt内容一带而过。没有泪点,节奏缓慢。只有最后舞蹈的生命力有让人眼眶稍微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