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像层面考虑,《从宫本到你》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错乱的一代》中对暴力行为毫不掩饰的直接展现。
而真利子的作者性则帮助筑起了连接屏幕内外情感流动的桥梁。
如果说德勒兹的“情动”旨在将人类的身体从密闭的“主体”中解放,通过流动的情感重新建立与他者以及周遭发生关系的可能性。
那么根据情动理论家 Brian Massumi 对情动-影像理论的论述,情动的有效性与影像的“强度”可以直接划上等号。
真利子过激的暴力演示与性爱场面均是通过增强影像的“强度”(intensity)——我把它理解为影像层面对身体性以及其所装配的情感的强调——来让其得以从一般的社会符号系统中所挣脱,传达给观众一种前认知的体验。
而据 Massumi 来看,这种体验甚至超越了共情,而使得观众可以与角色共享“身体与内脏层面的体验”。
【4】真利子哲也的电影就像是一个高速转动的情动机器,不断地在刺激并重塑着观众们的身体以及对身体的理解。
电影版《从宫本到你》获得了日本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第三名的好成绩,这在意料之中。
此前,导演真利子哲也凭借《错乱的一代》入围过《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当时是第四名。
从电视剧到电影 电视剧重新剪辑后作为电影上院线公映,这种情形在日本影视圈并非少见。
不少熟知的大导演都曾做过这种事情,比如黑泽清和他的《预兆 散步的侵略者》。
日本影视对生活的日常化呈现,或许是日本导演可以自如游走在电影和电视两者之间的原因。
同样,日本电视剧多元的形态也保证了电视剧的长度可以类同于电影的标准长度,从而让导演可以将电视当作电影来制作,并在两个平台放映。
一般而言,一部作品的电视剧版和电影版来源于相同的素材,往往有相同的人物和情节,只是因为放映媒介和受众的不同做过不同的剪辑处理。
《从宫本到你》与此情况不同,电影版《从宫本到你》虽然脱胎自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但电影基本上是重新拍摄。
这是为何我们在提到作品时要加上版本的原因,以防混淆。
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在前,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男主角宫本(池松壮亮 饰)步出校园、进入职场的一连串经历,在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挫折下,宫本叙述(不得不)成长为一位合格的社会人。
电影版《从宫本到你》保留了这一剧情设定,主角仍然是从事文具销售的宫本,只不过在表达重点上,电影版几乎取消了电视剧版占重头戏的职场戏份,转而叙述宫本的婚恋情况。
如果合在一起看,电影版《从宫本到你》似乎可以接在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之后,正是以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提供的内容为铺垫,我们才能理解电影版《从宫本到你》中宫本的剧烈转变,他如何从现代社会一步步“退回”原始丛林。
不过分开来当做两部独立的作品看,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活着的状态想知道一个人本性如何,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将其置入一个受难处境,观察他的反应。
这种思路类似于《圣经》中的《约伯记》,上帝为了考察好人约伯,故意降难给他。
在电影版《从宫本到你》中,似乎正是为了让观众看看宫本的本性如何,导演故意降难给宫本。
遭受道德抉择和审判的既是阅读《约伯记》的读者,也是观看《从宫本到你》的观众。
事业不遂、恋情失败的宫本突然间必须承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角色,这在电视剧版里是没有的。
这可以看成是一次升级,虽然显得莫名其妙(导演并没有给出宫本结婚的原因),但不妨先接受之。
导演表达重点不在于解释情节,而是呈现人物的存在状态。
后者向来是真利子哲也的电影表达的重点,电影版《从宫本到你》比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更加直接、纯粹和激烈。
宫本在电影版中恋爱了,对方叫靖子(苍井优 饰)。
如果接续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来看,这是一位莫名其妙出现的人物——在宫本父母家的餐桌上,她突然出现,宫本告知父母她将与这位叫靖子的女士结婚。
不过很快,观众便知道,靖子有孕在身(是谁的尚不清楚),结婚的原因正是怀孕。
与电视剧版中的美沙子一样,靖子的出现对宫本有一定的价值。
爱情的成功和家庭的组建,能部分弥合现代人因为事业不遂导致的心灵破碎。
爱情,成了宫本逃避苦难生活的港湾。
只有当爱情再次流产,人会彻底走向奔溃。
这就是发生在宫本身上的事情:靖子被强奸流产的事件,成了宫本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少有人能提前预知,自己深陷激烈的情感关系时,会做出什么事情。
如果他说他知道,那往往是自信而盲目的谎言。
只有真的身处险境,人的身体才能告知他真相。
在那关键时刻,理性将失去意义。
无论在感情最初,我们多么认定自己能够理性地处理情感关系中遇到的任何遭遇,即便是再激烈的事情。
对宫本这样一位在职场四处受挫的社会新人来说,更是如此。
一切遭遇对他来说都是新的,像染上一块白布。
贸然结婚,妻子怀有别人的孩子,妻子被人强奸,流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事情。
这些情感的纠葛,可以迅速激起人内心的兽性。
这正是发生在宫本身上的事情,正常的感知面临奔溃,他无法再理性看待这个世界,迅速退化为一具肉身动物。
制造噪音如果说,在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中,宫本还是一位合格的社会人(虽然遭遇各种问题),身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在家庭中是听话的儿子,在职场中是奋进的新人,在朋友间热心地做好人,在女友面前扮演好男友的角色。
那么到了电影版《从宫本到你》,宫本已然退化为一具行尸走肉。
这并非一蹴而就,宫本的转变有其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开始,他在面对靖子前男友的冒然闯入时,显得胆怯而慌乱,不敢反抗来保护自己爱的对象。
很快,当他得知因为自己的原因(睡觉),靖子被人强奸,愤怒真正爆发。
两次不同的反应,说明了宫本内心的转变,他开始承担起丈夫的角色,这都败外界环境所赐。
如果不是因为靖子的前男友不断打扰,不是靖子被人强奸,宫本或许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痛苦,但他会将这种痛苦转变为常态,选择退到墙角,而不会选择公然反抗。
只有被逼到绝境,人才可能爆发。
宫本反抗的武器,就是他的身体,这是作为弱者的他唯一能倚靠的工具。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宫本所感受到的愤怒正是因为自己的无能,他无法解决突然来到眼前的巨大难题。
于是,他只能诉诸于肉体的本能发泄怒火。
出现在宫本身上的只有两种:嘶吼和暴力。
嘶吼,将情绪排泄出去;暴力,将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这都是在最基础的层面行使身体的功能。
在大自然中,我们能发现类似的事情。
当动物意识到他的领地或配偶被人侵犯,他会诉诸于嘶吼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恐吓对方;如果需要,它会诉诸暴力,让对方退却。
《错乱的一代》刻画了另一位边缘人物内芦原泰良(柳乐优弥 饰),更加极端。
内芦原泰良无父无母,与弟弟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没有承担任何社会角色,不属于任何集团或组织,是现代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物,始终脱离于现代社会的规训体系之外。
他以捡拾垃圾为生,如同一个流浪汉。
因而,他释放自己的身体本能,不断地进入暴力。
他所能做的就是行使暴力,给这个有序运作的社会制造噪音。
如同真利子哲也给他的电影加上的噪音(以及日本电影产业,比喻意义)那样。
《错乱的一代》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生没有任何指望,只有加速毁灭。
”这个观点虽然过于悲观,但反过来说,这句话难道没有对平成年代青年普遍生存境况的一种影射和反映?
电视剧版《从宫本到你》,电影版《从宫本到你》,《错乱的一代》,似乎是一个加速退化的过程。
当一个人摒除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将再次将世界想象成一处丛林,只有通过暴力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状态。
受伤或流血便不再是为了安全需要避免的事情,相反,这显示了存在。
就像不少精神病人操弄的那样,自戕带来了快感,因为痛苦让人感知到自己作为肉身的存在。
日本电影新的一代《从宫本到你》获得《电影旬报》的年度十佳,位列第三,这个成绩比真利子哲也此前入围的《错乱的一代》提高了一个名次。
名次虽然说明不了什么——但仅有的两部长片作品全部入围,便很能说明问题了。
真利子哲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太为人所知,直到《错乱的一代》诞生的2016年。
这是他第一部商业制作的长片,此前他一直在制作私人化的短片,或与别人一起拍摄电视剧。
《错乱的一代》先是入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影人单元,获得最佳新导演奖(值得一提的是,毕赣凭《路边野餐》在前一年获得过同一奖项),然后入围《电影旬报》十佳。
这样子,真利子哲也算是有了一点名气,虽然这位“80后”明年就40岁了。
粗看真利子哲也的电影,其风格并不能迅速辨清。
这与滨口龙介(《夜以继日》)、三宅唱(《你的鸟儿会唱歌》)等日本新锐导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相似的。
这些新导演的作品并未遵从程式化的操作,譬如对于剧本按步就按的编排,甚至故意露出粗糙的制作痕迹。
但正是这种粗粝的质感,显现了影像的生命力。
在《错乱的一代》中,有不少率性而为的段落,远离规范的视听语言设计,反而在不合规范中获得了意外的生命力。
如同法国新浪潮在打破好莱坞规范电影语法方面起过的作用,这批新的日本导演将给予了日本电影以新的自由。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风格不再是一种在摄影机上的操作——独特的镜头语言——这极容易辨清,而是一种无“风格”的风格。
风格化和作者性藏在暗处,无时无刻不让你意识到它的在场,但你就是无法明确说出。
这传达出了一种妙处和与众不同,也只有日本导演能做到这种程度。
这些作品仍然是“作者电影”,只不过导演似乎无意像现代电影大师那般将电影彻底转变为个人作品,在其中投注私人的观点。
但这丝毫不是说导演是不存在的,“作者”始终存在,它以隐的方式存在,就像涂抹后留下的空白。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无“作者”的作者性,一种无“风格”的风格化。
内核很原始,歇斯底里得让人不适。
‘你对我到底是什么感情呢,每次都说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我呢?
’ 宫本一直要打这场不能输的架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尊严一直在被挑战,女朋友被强奸只是最后一根稻草,打赢了便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可以保护妻儿的强大的社会人。
得知靖子被强奸后没有安抚反而一心只想着如何赢回自己的尊严,这么原始简单的思维模式让人心寒,他爱的始终都是他自己。
不需要懂爱,不需要会爱,男人只要成为一个足够强大的社会人,找到一个愿意依附于从而属于自己的女人就可以了。
我相信这种思维的回潮源于男性被社会赋予的过多的期望和压力,因为社会中女性的角色的缺失掉了,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在物化女性的同时男性也生生的把自己逼回到原始形态。
最后宫本骑着车带着自己的战利品来到靖子面前向她求爱,‘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
你打赢了,然后呢?
我想最后靖子明白这个男的并不能给她任何保护,只有自己能保护自己,但是当他说你本该是我的敌人,但我却想你当我的伙伴,我们一起与世界为敌的时候,靖子才决定接受他,各自为伴,然后自我保护。
从不同的时间线展开,愤怒式的情感,极端式的表达。
所谓的愤怒主要来源于几点:婧子的前男友纠缠不清,被神经男侵犯以及宫本的懦弱。
宫本的懦弱在片中出现频繁,导演或许想因此而制造可以与结局相对应的情节,事实上,他并不是无能,单纯就是懦弱窝囊,即便打架打赢了也没办法为他洗白,我认为打架暴力真的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本质上其实也是因为自尊心,说是因为爱反而有些牵强,不可否认。
剧情部分,婧子被侵犯是现实,然而,电影中的设定为仨人在同个空间内的时候婧子被侵犯是相当相当残酷的现实。
重点其实不应该在宫本因为过度饮酒而发生的后果,主观点,神经男真要想侵犯,就算宫本没喝醉他还是可以把他俩拳揍晕继续干,现实就是现实,日本类似的案件屡见不鲜,不是说婧子活该,只能说运气真的真的非常不好,非常惋惜,同情和悲痛欲绝。
我想,重点在于,那么强势的神经男伤害了自己的女朋友,威胁到自己所爱的人,撇开性别歧视,就想看看作为一个‘男人’你能做什么?
作为一个爱婧子的‘男人’你能做什么?
宫本迟迟给不出答案。
愤怒的骂来骂去,抓吊,口水你喷我我喷你,眼泪鼻涕拼命流,狂吃白饭,到最后唯一的答案却是涉及暴力行为。
女性角度出发,也难怪婧子会如此如此的愤怒激愤,宫本在事情发生之后各种行为皆莫名其妙,尤其是在宫本频频满脸是血的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会脑袋冒烟。
事实上,婧子在被侵犯后的心境是180度大转变的,宫本的一举一动虽说是真切且拥有巨大的决心,可为什么就偏偏不能被婧子接受?
说白了就是婧子已经把一部分的愤怒转移到了宫本身上,非常非常复杂的心境,这么一来,婧子每回对宫本的拒绝挺说得通的,没毛病。
另外,我就想不明白了,真要打架,宫本找多点人一起揍不行吗?
一个人去揍,揍了大半年也没啥结果,自己牙却掉了几只。
打架绝对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要报仇结果自己却被仇人揍到头破血流,看了也不痛快。
婧子确实需要宫本的保护没错,但这种不关心有可能无限延伸到极度恶劣情况的后果的态度,到最后他们两个到底会因为宫本的解决方式而真幸福还是假幸福根本是两回事。
以暴力回应暴力是绝望的,以暴力制止暴力是更绝望的,就像婧子说过的:被强奸一次和两次没有差别。
现实到底要多么的残酷才可以让男女在性爱里获得真正的平等?
为什么一定要‘强’奸?
相信部分能够看到暴力以外的人,是会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
畸形、混乱,看完还真感动不起来,不知爱在何处,只看到了性的原始推动力,全片把观众的内心虐到不行。
如同日本的社会和文化的极端双重性,要么是唯美小清新要么就是这样畸形的虐恋。
尺度很写实,把谦逊有礼的另一面——压抑抓狂咆哮神经质的日本民族性格展现了出来。
自我感动的半路接盘侠,入戏太深不过是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强奸犯没有得到法律制裁,女主一边找备胎一边对渣男既骂又要依赖,换男人真是无缝对接,什么都能隐忍,到电影结尾都还不知道孩子是谁的,这都很日本,生出来解决少子化呀,导演和男女主都感动了,就是不知道这下一代的小孩能幸福不,电车上的各种心理疗愈广告已经够多了呀,呵呵。
中国引进的版本减掉了男女主初次约会的“痛苦”激情戏,在小米电视上看的时候不知所云,没有这一段怎么叫日式虐恋呢。
我就不相信女主叫男主回家,就是坐在塌塌米上干吃白米饭这么单纯。
最后电影看完也不知道“从宫本到你”的你是谁,不会是下一个接盘侠吧!
改名叫“虐恋接盘侠之复仇记”算了。
想必很多人会不喜欢这部片,因为一切太过写实,观众的内心被虐、被搅动,因为它暴露了真实的人间:那些混乱、暗黑没有爱,由性和所谓尊严、面子及周围压力推动的虐恋,怀孕然后结婚生子,多少人的人生不过如此。
《从宫本到你》是近几年最挑衅的一部日影。
拳拳到肉的暴力桥段,逼视着的强奸与兽性爆发的性爱镜头,一条条累计起来刺激着观众,漫改与日剧积攒的熟悉度也没有让激烈剧情变得好消化。
动作与台词的表达张力过满,接受起来不仅有门槛,反而容易让人忽略掉表演形式背后的东西,把关注点放在池松壮亮被打掉门牙所以一说话就喷口水的嘴上,怀疑不是化妆而是真被打掉了。
有人说它不过是融合了近几年的日影视作品潮流的元素,这未免把《从宫本到你》的精神实质看得狭隘了。
处在一个富有实验精神、执迷于创造真实感的影视化时代,除了依托于科技进步来在奇幻类型里制造某种情景以激发真实感,还可以像《从宫本到你》这样,在已有的现实里最大化地展示:以肉碰肉,一刀见血,镜头毫不避讳地正对现场,强迫观众盯住所发生的,以强制围观的方式给予一种逼真的体会。
这种在日常情境里追求逼真的手法,令我想到在柏林电影节因为体验过于真实而激起广泛讨论的《列夫·朗道》。
当然,后者在真实这一点上做得很绝,演员与环境磨合成了生活状态,一切都是现在进行时,表演成为了真实。
《从宫本到你》并没有真的让苍井优被强奸,池松壮亮的门牙手指也都没断,一之濑亘当然也没有被去势,但电影把一切都展现得如此极端,令人以为这一切都发生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苍井优被强奸后站起来,镜头瞄准了她裙摆下的脚踝,过不一会儿血液和体液混在一起顺着腿流到了地板上。
这一幕即便没有对准苍井优的裸体,也并没有在残酷性上打折扣,随着那些水痕流下来的悲戚、无助、失落、绝望与愤怒,在那一个镜头里被完整地体现了出来。
观众没有看到苍井优的表情,但那种体会之真实,几乎是扑面而来的。
说回《从宫本到你》的精神本质,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顽固的一生悬命”。
宫本浩这个角色最显著的性格特点即是固执和努力。
女朋友被强奸,报警不好吗?
老板既然主动想帮忙,求助不好吗?
赤手空拳打不过,群殴或者拿个武器不好吗?
他完全不看其他路径,仿佛一开始就没得选似的,和远比自己高和壮的对手单挑,第一次被揍趴下了但命还在,于是练练肌肉接着干。
最终靠着抓鸡的阴招赢得了胜利,努力总归是有结果,不管努力本身呈现出的样子是不是光明磊落。
这种一头热的固执行为有没有必要不是重点,电影要表达的,就是这种单只蚂蚁也能推动千斤顶的鸡汤。
“努力”这一行为熠熠闪光,没有目标的热血冲垮式地感动了包括被强奸女友在内的所有人——只要你在努力,未来的人生就会有希望的。
熬鸡汤本身未见的是要坏别人,电影鼓励观众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只是花这么大力气、用这么技术流的方法,拍一个内核如此老套陈腐的剧情,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整个《从宫本到你》是一个“日剧跑”的马拉松,镜头所展现的狂奔与孟浪就是一切,动态的维持就是一切。
精神永存即是胜利,整个后武士时代的精神基调都是如此。
影像中的“日剧跑”是这种思潮的最简单呈现。
因为战斗不复存在的失落是绵延不绝,难以平复的。
于是,战斗的目标被重新塑造,将一腔斗志的发泄对象转化为生活。
“要拼尽全力活下去”成为了一种精神标语,作为对抗颓丧的武器。
在这种鸡血之下,一鼓作气的努力呈现出一种张牙舞爪的态势,甚至有为了拼命而拼命的趋势。
宫本这个角色如此,那些总是在打来打去的热血动漫如此,甚至有些日本文艺片也如此,一个本来有冲突的故事,讲着讲着就能走向和解,末尾总要治愈一下。
因为丧文化的流行,鼓励的声浪反而有走高的趋势,总要给人加个油打个气,安抚一下焦虑与受伤的神经,好像大家又脆弱又缺乏斗志。
日本现世代的精神世界,就是在这种一边大声摇旗呐喊,一边堕落颓废丧气中,来回撕扯。
《从宫本到你》站在摇旗呐喊的那一端,输出了近几年来真人电影最热血最极端的一种努力。
结尾宫本一脸凶狠地咬着玫瑰花,好似心有猛虎,但蔷薇有没有细嗅这个问题,在洪水一般的热血热浪之下,似乎也无关紧要吧。
真心不喜欢这种电影输出的一些观点,让人觉得幼稚和可笑,甚至气愤。
1.女性完全沦为男性争夺的对象,并成为胜利者为之炫耀的东西,用来彰显男性那廉价的自尊心。
2.男性只有在争抢女性时才会显露那所谓的雄性气概,这是一种动物化,而不是社会化,并不值得成为一个令人称赞的东西。
3.女人总是无力反抗着,即便反抗也是一种虚伪的假象,是一种“违反抗”,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只能屈服于男性,最终心甘情愿完全依附于胜利者。
苍井优在剧中的表现就是实际行动和表达完全不符,嘴上表现一下自己“崛起”的女性意识,结果潜意识中依旧被规训着。
4.阳具成为象征男性的唯一符号,女人抓住了阳具使男人无法反抗,男人通过攻陷其他男人的阳具,使之不再成为有“雄性”气概的人,男人也因此变得符号化,甚至因此而负面化。
5.女性被强奸依旧是一种被人视为一种不堪,无法启齿的现象,女性无法正确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甚至在这部电影里女性被强奸了什么也不做,而依旧向其他男人寻求“帮助”,你现在还用影视作品向世人输出这种极度男权的观念,真是让人愤怒!
6.这部片子就是导演对男性和女性的一种主观臆想,是导演对于日本社会现存的的“厌女症”的一种变相表达,也是导演自身态度的表达,像是自娱自乐一般,我不知道男生们看这部片子是否会进行一种以我的投射,感到一种绝地反击的快感,反正我是没有,反而从心理觉得可笑,我只会感觉男人们的自私,幼稚和懦弱,为女性角色感到可悲。
6.大段大段的情绪发泄,让人觉得嘈杂无比,你越愤怒呐喊,我只会感觉你的极度懦弱无助,无法让人感同深受从而让观众得到对男主的认同心理。
最近看了《从宫本到你》男主是一个普通的在不普通的人,女主是苍井优。
优酱在片中真是突破自我了。
小小的利用男主,摆脱了有暴力威胁倾向的前男友,和男主终于在一起。
因为意外被男主上司的儿子强暴后,看到呼呼大睡的男主,第二天早上一个人哭的人不像人,泪眼婆娑在公园的凉桌上看着男主,那种感觉,真是让人心疼。
后面男主得知优酱怀孕,坚定了结婚的信心,以及后面打败上司强壮儿子的勇气!
从一直唯唯诺诺的宫本,变成了勇敢的,强大的你。
完成了自己从男孩到男人,男人到真男人的转变,一个平凡人,也有无限潜力。
这是一个社畜养成记,也是一个很俗的为被性侵的女友复仇的故事。
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也有着脱俗的意味和不凡的隐喻。
宫本,也许是你或是我,一个白纸般的初入社会的青年。
渴望爱情,渴望升职,渴望成就,渴望成长。
但这一过程,也许是许许多多人已经走过并遗忘的道路,平庸而艰难。
在这个一过程中,他遇见了靖子。
靖子悲惨的人生在宫本心中划下了一道伤痕,激起他的保护欲,萌发了爱情。
可就在他俩情投意合的一个晚上,靖子惨遭橄榄球好手的性侵。
性侵事件改变了宫本的人生,原来那泯然众人的平庸人生,注定要接受爱情和人性的考验。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受害者靖子都选择了忍气吞声,就连施暴者的父亲都被儿子打成重伤。
而孱弱的宫本毅然选择了最简单也最没有把握的道路,复仇。
在复仇中,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绝望的歇斯底里的风格。
在体型和力量的差异下,在冷漠的社会中,这样看似不可能的复仇,充满了黑色幽默和凄凉氛围。
被这个社会视为弱者和庸者的宫本将自己逼到了墙角,在不断受到外在嘲笑和内在煎熬的时候,他的身心受到重创。
然而,心中的火焰还是令他忘记了自身的得失,忘记了失败的可能而彻底的燃烧。
为了靖子,为了心中的那份正义,置生死于度外的他不但重创了纠缠靖子的前男友,而且击败了那看似坚不可摧无法战胜的施暴者。
在绝望中孤注一掷的惨胜中,他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女友的爱情、心中的满足。
也许,在导演看来,之所以要讲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在日本的社会中引发许多的认同和关注,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是罕见的。
而如果故事的背景是在古代,是在一个并不冷漠且并不高度发达的世界中,这样的复仇故事也许比比皆是,充满着人人认同的正义和理所当然的意义。
可在文明的突进和物质的丰盛中,身处其中的我们也许已然失去了人性中那最简单也最纯真的东西,在所有的一切都被商品化和物质化之后,在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衡量和交易之后,我们心中那残存的人性和道德,坚守起来竟是那么的艰难那么陌生。
影片中,人们引以为傲的物质文明变成了无所不在的惨淡背景:来去匆匆的人流,呼啸如风的车流,繁星般遥不可及的灯火,无动于衷的自我调侃和冷漠无情自我嘲讽。
宫本就是在这一无比熟悉的背景中成了与周围一切格格不入的陌生人。
身处21世纪的他像一个古代武士般在受到屈辱后拔剑前行,做着手刃仇人一雪前耻的古老的梦。
他的鲜血在银幕上喷洒,泪水如泉水般涌出,门牙掉落,手指折断。
但他依然战斗不止,为了某个信念而拼死向前。
在血与泪的复仇过程中,我们竟也发现沉睡在自己体内的那一腔热血随着宫本的战斗而不断发烫不断沸腾。
诚然,宫本这罕见的复仇也许在这个社会中只是昙花一现,但那种手刃仇人的快感,那种遵循着内心和天道的精神之花,在压抑黯淡的现代文明世界中不可思议地肆意绽放,那种难以抵挡的绚丽令人震撼,令人感到重生和唤醒。
在无法实现的可能性中,竟然实现了逆转,这更像是一个治愈的童话。
复仇后的宫本和怀着不知是何人孩子的靖子再次相遇,彼此都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眼泪中既有因为复仇成功而一雪前耻的喜悦,也有为了腹中生命而坚强活下去的希望。
从这一刻开始,宫本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如一张白纸的青年。
他经受了考验,也扛住了尊严。
他成长为了一个男人,一个父亲。
他燃烧了能够燃烧的一切,用尽了能够用尽的一切,牺牲了能够牺牲的一切,得到了能够得到的一切。
他就像你我,一个成年人,历经坎坷艰辛,终于成了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那个人工作着,奋斗着,爱着,守护着,希冀着,付出着,收获着……影片充满着青春惨烈的嘶叫,那也许是在成为社会的一员前,必将经历的痛苦的蜕变和绝望的黑暗。
在逆来顺受和不屈抵抗间,青春的色彩和温度在必将消失前,一度变得那样灿烂那样美丽,那样的不可一世那样的勇往直前。
曾经拥有着这样青春的我们跟随着上班族宫本那武士般坚毅的身影,在一片荒芜的文明世界中穿行,经历着各种坎坷,遭受着各种磨难。
公文包就是武士的盾,雨伞就是武士的剑,西装就是武士的铠甲,鲜血和泪水就是武士的标志。
在这个凄风苦雨般的文明世界中,我们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武士那样,在漫天大雪中去期待和守护着那漫天的花舞。
为了残存的人性,为了挚爱的人,为了不灭的梦想,去流血,去流泪,因为,这是你我依然活着的唯一证据。
我想问一句,日本没有警察吗?
还有长得壮有用吗?
不能找把刀去报仇吗?
反正强奸都没人管,杀个人也无所谓吧我想问一句,日本没有警察吗?
还有长得壮有用吗?
不能找把刀去报仇吗?
反正强奸都没人管,杀个人也无所谓吧我想问一句,日本没有警察吗?
还有长得壮有用吗?
不能找把刀去报仇吗?
反正强奸都没人管,杀个人也无所谓吧我想问一句,日本没有警察吗?
还有长得壮有用吗?
不能找把刀去报仇吗?
反正强奸都没人管,杀个人也无所谓吧我想问一句,日本没有警察吗?
还有长得壮有用吗?
不能找把刀去报仇吗?
反正强奸都没人管,杀个人也无所谓吧我想问一句,日本没有警察吗?
还有长得壮有用吗?
不能找把刀去报仇吗?
反正强奸都没人管,杀个人也无所谓吧
2023.6.2 电视 尴尬、刻奇、惺惺作态、自我感动。
用力过度 ,傻逼男主像极我身边一个死缠烂打的奇葩,连长得都很像,看的时候生理性呕吐,让人产生无法逃离生活中那奇葩的困境窒息感,这大概叫投射吧。我甚至会极其担心哪天奇葩捅我一刀,玉石俱焚。还有看起来好累啊,情绪随时是紧绷高调状态,演员也好累啊 生活像不透风的墙就好累。被一厢情愿的爱窒息的女人,男主你爱的不是她,你只是爱着这个过程中的你自己,说到底自私又自大。
这主角除了会吵吵吧喊还会干蛋啊?不会报警吗,傻叉,编剧脑子被狗吃了吗?一个瘦的跟鸡崽子一样的玩意儿,非要跟橄榄球对手拼体力?脑子怎么想的?
我的拳王男友。其實是喜劇。因為生殖犯下的罪,最後必須通過生殖器官的斷裂來償還,這個以牙還牙的觀念其實還挺老套的。從錯亂的一代到宮本,真利子哲也真的有所謂「新」電影的誕生嗎?刻意割裂的時間軸,就是為了挽救這平庸的情節劇劇本吧,這樣拍法的唯一優勢,只是在於挖掘演員潛在獸性的一面,蒼井優的表演反而更驚喜啊,尤其是宮本去公司告白求婚的一場。結尾滿臉血的勝利姿態求愛有點打動我,想要不被這世道打敗,唯一的方式就是成為野獸吧
前期靖子是一个遭前夫暴力和骚扰,不知自己未来可以依靠谁的女人,而宫本则因为性别男加入了全员无论体格还是地位都比普通人优越的小团体,但是后期他们绝对是一体的,并且是同类——当无力排解生活的恶意,就必须要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决定成为母亲抚养孩子也好,以牙还牙复仇后守护家庭也好,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和同样有着与生活死磕的觉悟和信念感的同类联盟,朝目标走下去,这种“活下来的人”才是最强的。至于他们之间有无爱情,靖子可能完成了从受害者、妻子到母亲的转变,但宫本明显就是喜欢靖子的爽朗豪气啊,甚至她歇斯底里的怒吼,因为这也是他的对抗手段
睡得死沉、吃得狂野、怒得脸通红身发抖、爱得下体没有理智、骂得鼻涕唾沫一起喷、打得血肉模糊下狠手…嘶吼愤怒,宫本把种种丑陋不加控制的自己呈现给所有人。报仇变成竞技,到后来已经不是对事情本身的血恨,而是变成一种我更强的比赛,赢了之后还会炫耀撒欢。在我心里,婧子本质上是好女孩,只是她不懂得保护自己,受挫后开始暴怒释放天性,可理性柔情那一面的她从未消失,这种时彪悍时懦弱时温柔时怨恨的分裂是太真实的女性形象了。最后迎接下一代的激动颤抖,不敢说他们会是一双好父母,但肯定的是未来生活的安全感。不得不说,这个电影看完我好累啊,有种怒骂脑充血过后的疲惫。
自从生活在日本,就越来越get不到日影的点了。。。
剧里面让我特别讨厌的成分到电影版里放大了一千倍都有,但还是很震撼的,不光因为这是这几年看过literally最暴力的片,还因为终于让池松立住了这一个轴穿地心的形象。真利子哲也拍戏就是要演员剥皮的吧…
那么勇敢独立的靖子竟然要和这么懦弱、自私和伪善的废物男人永远在一起……
挺悖论的,在科层制组织化过程中,残留的那点兽性就像阑尾一样多余,但所谓规则就快要了你的命的时候,让你活下来的也是这一点本能的动物性。通篇看下来,几乎全是咆哮式的自我表达,自我宣泄,最多是“我配合你慷慨配合你演出”,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互动式的关系和爱。最后对男主的自我感动竟然也感动了,对外界对自我的阉割进行困兽之斗,只要不把它当成爱情片,其实是个很浪漫很有诗人气质的电影。
一场佩金帕式蓄力,嵌套住一个十分钟怪兽格斗番的残暴释放,彻底激活了这样一对希望与绝望并置的男女养成同谋。剪辑手法如同电影本身狂暴的行为引擎,摧毁叙事惯性摧毁旧情节程式,拳头、嘶吼、血液、泪水卷进穷途漩涡,如被逼上绝路的野兽,不择手段,互欺互救,誓死搏出的,并非尊严和价值,仅是生命的正常呼吸。下一代成了彼此牵挂幻梦的筹码,维系缥缈却坚定的脐带,只为报仇后可以麻木的止血、拥抱、顺从,继续备战下一轮血肉横飞的征服。错乱的一代的猛烈攻击性在此得到了详尽注解,不再回避,为准备死去而偏执兽性的爱着活着。
脑壳疼,太用力了,无论是宫本或是池松,如果需要这么用力才能活得这么勉强,其实一点也不激励……A叔是惊喜
看得几乎同步吐血,比剧版更升级的癫狂,以一种迷人的错乱与切入骨髓的痛感,让观者沉浸其中。在铜墙铁壁的世界中作困兽斗,与全世界为敌,摧毁更弱之人的勇气,我们就是一群遵守冷酷丛林法则互相撕咬的怪兽啊!然而,“你是我的敌人”——又多么明亮,多么美,彼此挖开的伤口像是开在血泊里的恶之花,以身体的残破完成征服星途大海,拳拳到肉是卑微如我留给你们的证明。丧到极点,反向生出丝丝暖意——“活着的人都是坚强的”。
名副其实的血泪电影……池松壮亮就是宫本浩,宫本浩就是池松壮亮。
在导演所有的做法中,我唯一比较认同的是用两条线索(怀孕和牙)连缀的乱序叙事,其他的都太直露、太字面、太落实了。他视两性关系建立在暴力征服和占有上,以男性的“尊严”作为粉饰,女性则是被物化的战利品。(从荷马史诗的海伦就开始的传统,这是解构吗?)倒是为菲勒斯主义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基本案例,不过这种死于句下的表现也谈不上对精神分析有什么理解吧。全片让我感受到的是歇斯底里的滑稽感,台词中二程度爆表,向“母亲肉体”回归变成突如其来的抖M,我不知道这是反讽,还是已成日本社会通病。段落割裂感很重,一看果然有剧版,最后两人重归于好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追求“鸿沟”就是当代性吗?
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为了尊严而战。扯着嗓子大声嘶吼,把所有情绪无限放大,一场感动自己的向死而生的决斗,痛快活一场也挺好。 有一种半瘫痪老年人又羡慕又驚嚇的看著年轻人热血活力神经的观影心态。
最讨厌的日本电影类型+2
女人被强暴变成了男人间的问题,垃圾,容我吐三分钟。
男版《百元之恋》。怎么做到每场戏都那么好看的?!嘶吼式的表演竟然并不违和相反增强了整部戏想宣泄的质感…尤其用在办公室求婚戏时真是又好笑又爽~糟糕的人生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吧,加油啊!
全片都在吼,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