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大部分地方都在浪费观众的时间。
当你在看一部名为“怪物”的电影时,发现自己看了几十分钟还没有看清楚怪物的模样你就该明白这部电影的主打牌肯定不是alien之类的东西。
是的,这部片子是在通过monster这个主题探索一些另外的东西,事实上在一部怪物出现时间累积不到10分钟的怪物电影中,它确实有大把的时间来表达他们想要的主题,可惜他们没有。
从片中男女主人公所透漏出的生活细节中,你根本无法了解他们在最后看到怪物在一起的那种感动,别说那样了,连他们的相爱我都无法了解,单从片子看那个男的有什么好爱的?
无论是实质上的怪物,还是企图塑造的心灵上的怪物本片都无法令人满意。
對於傳説中的怪獸電影,這部電影很另類,影片不像往常怪獸一樣這個火爆場面,畫面很唯美,導演的目的就是將一部怪獸題材的電影拍成了文藝氛圍的電影,喜歡看文藝片的我便能吃導演這一套。
整部影片一直都在為兩位主人公擔驚受怕,斐然,導演故意把環境的聲音調高一個分貝,帶給觀衆的就是一種更凝重的現實感,並且在這种環境的熏染下,兩位主人公之間的情感不斷發生微妙變化與升華,片尾面對兩個巨大的怪獸也是用欣賞的眼光去面對,兩個怪獸並沒襲擊他們,而在交流“牽手”,貌似在側面去描寫二人的内心世界,最後救援隊到來、回家,點到爲止。
此片可以作为本人本年度佳片之一。
为什么呢?
一般独立电影都喜欢玩点什么漂亮的定景啊、特种镜头啊之类的,但是剧情剪接就非常一般了。
有的时候节奏还慢得要死。
看完前20分钟就想睡觉了。
可这时候那些片子的预告偏又往往是劲爆无比的那种。
可是此片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GC有些地方看起来很假,但是音效很到家。
气氛渲染得很好,残岩断壁,尸骨残骸,怪兽在背景的嚎叫声,路牌,街头涂鸦,乍一看挺是有趣,认真想一想,设计这么多种路牌绝非一日之功,导演下了苦功夫,在此敬礼!
正如本人短评里面说的:此片就是一部披着怪兽片皮的人性片。
怪兽高百米,完全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本原则。
除了听到飞机引擎声会有些过敏症状之外,可以算是一种比较和平的生物。
好吧,废话少说了开始吐槽+观察:1. 这些生物貌似可以直接从电视里面获取信息。
2. 片头美国士兵哼的是瓦格纳歌剧《武女神》之武女神降临。
3. 中文字幕很傻屄!!
对不起,如果有字幕组的人在这里逛的话。
“富二代”啊,“不要照我素颜”什么的,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4. 大墙和monster,可以认为是对美国移民政策的某种讽刺。
5. 男女主应该都挂了,女主在被袭击的时候就掐不住了。
男主抱着女主没有赶上撤离中的悍马车。
至于谁是这部片子里面怪物。
给为朋友请自行想象吧……
很久没有心思来写东西了。
科幻电影为什么非要血肉横飞,悲天悯人一番才算过瘾?
异形们走在天上,我和你走在地上。
看过太多僵尸片子,其实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当有天真正有异形或僵尸来袭,我们怎么应对?
更多的是绝境边缘的抗争,但要知道,还有一种可能,国家和世界的军队在抗争,我们处在这个环境里,但也在外面。
于是我和你走在地上,漫无边际的讨论一些存在,生命的意义。
甚至这些都不会有,我们还是和正常时候一样,我们还是有权利去享受有点浪漫和舒缓的暧昧,还是有权利去发现美,还是有权利不去谈正义的意义,就只是坐在路边上,看着天上直升机隆隆飞过,和身边的你或者你或者是你,还是在正常的生活。
就像结尾时两个生灵在加油站的邂逅,之后分开,并与前来救援的美国大兵展开激战,但之前,我们不想离开的那个点,我们还是在享受着。
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缓慢,享受着没有目的。
并不是有异形的世界就要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们都还是一样能享受宁静。
我也想趁乱开始长途的迁徙,开始世界环游,查看路边风景,感受壮丽的自然,我不想离开,我想,就是如此。
下一秒或许我会怎样,或许我会在这个环境里死掉,但就在下一秒,我不想离开,就是如此。
很高兴有这样一部片子揭开我的疑惑。
就算世界烂掉,我们一样有权利寻找午夜之吻,感受自杀者天堂,或者忘掉monsters。
我不想离开。
09年的一部超低成本科幻片《月球》几乎是一鸣惊人,一举拿下了最佳英国独立电影奖和最佳处女作导演奖,成为当时最大的赢家。
大抵在继《独立日》之后,科幻题材的电影市场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关注,动辄就不惜拿出上亿的投资。
野心勃勃地营造科幻风的氛围,搭建风格迥异,让观众大开眼界的全新的背景环境。
大多数热衷于科幻片的影迷,自然希望能够收获更多心灵上的震撼,当然也绝不会排斥视觉上的冲击。
这就使得拍摄小成本科幻影片,无异于自杀的行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由于刻意删减了CG效果镜头的运用,以此用来凸显亲情,直接导致其深陷“烂片”的囹圄;空有噱头的《天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捉襟见肋的投资让几乎所有的猛料都下到了预告片中。
很显然,小成本科幻片要想名利双收,走传统的老路九死一生,必须得另辟蹊径。
投资仅1万5000美元的《怪兽》,凭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其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甚至借此赢得了《新版哥斯拉》的执导与编剧权。
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星来说,堪称鲤鱼跳龙门之势。
如果说《月球》是以剧本制胜,那么《怪兽》的功臣将是剧本加摄像。
不同于《月球》的悬疑繁杂,附带诸多的内涵,《怪兽》在表面上乍看起来,要简易得多。
它的英文名《Monsters》,个人觉得相当之精髓,言简意赅地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潜藏的疑问:“到底谁是怪兽?
”。
但这貌似却成了很多影迷诟病本片的一个最大诱因,似乎大家想看到的是怪兽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大战,而不是电影所展现出的慵懒与清淡。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强加于影片本身,颇显粗鄙与浅陋。
1.5万美元,居然想看“人兽大战”,还是乖乖地坐等《洛杉矶之战》为妙。
《怪兽》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手法,倘若不仔细看,或者说到了影片结尾不重看开场,或许会丢失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
开篇的字幕很模糊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以及目前背景环境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由于美国自身的重大失误,导致墨西哥境内的大片区域出现了外星生物,严重威胁到了当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我们看到的画面是,罪魁祸首采取了极不人道的隔离制度,呼啸而至的战机,盘旋在墨西哥的领空。
战火的硝烟弥漫在一个无辜的国度,随处可见残垣断壁,生灵涂炭。
寥寥数笔就将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自视至高无上的地位,揭露得一览无余。
男主角安德鲁护送女主角莎曼珊由墨西哥去往美国,单线的叙事,构架了公路片的传统模式。
沿途的所见所闻,就将是影片所能包含表达的所有元素。
《怪兽》的镜头运用极为娴熟,镜头的捕捉看似随性,实则灵动而意味深远。
“INFECTED ZONE”是片中出现最频繁的标牌字样,悄无声息把影片的基调以及环境勾勒凸显出来。
几处宣传警示的壁画,以此取代了大场面战争的刻画,如此诸多的细枝末节,看得出导演对于场面的掌控能力,气氛的烘托手法,驾驭地异常娴熟,完全没有一点单薄无力的迹象。
有时候,或许还会比像模像样的正面直露描摹更震撼人心。
还是让我们回到“到底谁才是Monsters(怪兽)”这个问题上。
外星生物,它们来到了地球,完全不是它们本身的意志所为。
既来之则安之,势必将要适应并想方设法地生存下去。
不论是水中的偶遇,还是结尾处的“面面相觑”,都似乎让人豁然开朗。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怪兽”本身,并不存在多少攻击的危险性。
只有遇到可能的威胁,它们才会显露出残暴的优越性。
这正如《驯龙记》的定位,不是它们太邪恶,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而人类一贯的作风,就是先下手为强,没头没脑地一拥而上。
这就使得人类与怪兽之间的生存领地争夺,日趋白热化,而丝毫看不到尽头的迹象。
任何一方,都不愿意退缩,悲剧的酿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怪兽》的整体格调有些诡谲,两位主角始终表露出的都是一种懒洋洋,不谙世事的慵懒神态。
登上古迹顶端,俯瞰“隔离墙”,它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阻隔,而蜕变为人性道义的阻隔与地域文明的阻隔。
结尾处出现的“怪兽”,犹如鹊桥相会般温馨和煦,这时候,也激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爱情的火花。
这也预示着,“怪兽”与人类,本质上是共性的,一个安全和谐的稳定生存环境,才是它们所要追寻的。
颇具讽刺的是,安德鲁与莎曼珊一直都有惊无险地生存了下来,那句“我不想回家了……”,道出了她寻求自由,厌恶世俗丑恶,回归自然本源的心声,而并不单单是爱情的力量。
当美国大兵全副武装带来“安全屏障”的时候,生命却因此而陨落。
这到底又是谁的错,谁才是真正的怪兽,是它们,还是我们自己?
对于这种伪纪录片的形式,可能多数人的期待应该是像科洛佛档案那样火爆,第九区那样深刻,女巫布莱尔那样扣人心弦,死亡录像那么恐怖,却没有多少人期望它想monsters那样平淡甚至有些无聊。
但是,“科幻电影为什么非要血肉横飞,悲天悯人一番才算过瘾?
异形们走在天上,我和你走在地上。
”(jedor hsu关于此片的影评,我非常赞同)。
只要安安静静的看就好了,这是生活
我受够了这部号称可以比肩科洛佛档案的电影,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让我觉得落幕是如此的善解人意,因为每多看一秒都带给人一种让观影者搔心痒,却无从发泄的痛楚。
男主角长得龌龊不是他的错,可是导演却一定要塑造一个情圣却让人很不爽了,好吧,这也罢了。
情节弱智和无逻辑到近乎白痴的地步!!
男主角因为酒醉嫖妓被小姐将护照和钱偷走了这一幕就让人无法接受,任何一个身处危险地带且第二天清晨就要离开的人前一天晚上会宿醉搞小姐???
你妈不会回你美国去搞啊,你不会挑个安全的地方搞啊?
更何况他的任务是将女主角安全带回美国去。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被完整的颠覆了,因为性大于死亡,大于生命,但问题是这个鸟男主角是个俗的不能再俗,SB的不能再SB的普通人而已啊,这情节也太傻了。
女主角是个富二代,他老爸难道不会雇佣个什么特种兵或者退役的海军陆战队员去营救么?
非要挑个男主角这种一天到晚只知道拍照,吝啬且做事不分轻重没担当的男人?
美国人死光了还是怎么的??
逻辑逻辑在哪呢????
女主角的护照丢了,竟然也没反应哦!!
试想一下,如果你和一个手下,你信任他将护照和钱放在他那里,明天的飞机。
结果却因为他嫖妓或者玩一夜情被人弄走了,而且这班飞机再也没有了,我不知道其他观影者会怎么面对这个现实。
反正老子绝对会不爽,如果我还有戒指之类的贵重品换其他的交通方式,我是绝对不会让这个鸟上老子的车的,什么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的就是这B。
太不合逻辑了!!!
男主角从头到尾觉得好理所应当的一样,至少从表情上来说没有一点后悔,整个片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里到底怎么了?
,还有被人骂过你拍你个B啊你。
我觉得说的太对了,我从头到尾不明白这男主角到底为什么要拍,在拍什么。。。
因为!
根据片头,这玩意6年前就已经有了,我就不信这6年了没人拍过照片或者摄影之类的,现在资讯这么发达他就没见过这怪兽????
其次,如果他是准备拍了卖钱,我觉得他大可以把到手的15万保护费收到手后再来拍啊,一片到手好过千片在森林一样的道理。
编剧真的可以去屎了。
最夸张的是,有否一个人能明白!
最后男女主角看到那俩怪物也许在交尾,也许在SAY哈喽(反正本人反复看了N次也不确定到底再搞什么东东),结果这两人热泪盈眶啊,眼泪在脸面上的滑行效率直逼月光宝盒里周星星的表演,为虾米呢?????????
他们看到了什么这么鸡动啊?
是不是又看懂了什么,然后两人就抱在一起亲亲我我????
搞得女的激情澎湃啊,连家都不想回去了。
我试问一下,作为一个正常人(因为女主角整个片子除了小部分时间很傻很天真之外,大部分时间还是挺正常人的),受了严重惊吓的情况下,第一反应竟然是搞一搞????
情绪那是相当的稳定啊,稳定和史泰龙那种蓝波一种级别的。
我很无语吧。
这TMD还是人么????????????
犯错不难,难得是TMD从头错到位的逻辑,我真TMD的想男主角死啊,可他就是不死,蟑螂小强上身啊,日!!!
片尾字幕一出来,我长出一口气,真的很高兴这部烂片完了。
心底又响起了一首歌——解脱,是肯承认这是个错……虽说是小成本电影不应太挑剔,但是我觉得也不应该给他戴高帽子,最起码第九区是远远远远不及的。
即使只有5千美金,也足可以把故事编的更合理和贴心一点,我就不信老男孩也花了10万人民币。
不知道从什么年代起,传统科幻渐行渐远,再也看不到独立日,星河战队,黑衣人,终结者,绝世天劫这样的充满感官刺激和跌宕剧情的科幻片了,相反,现在的银幕上都充斥着第九区,科洛夫档案,世界大战,这种把背景安放在科幻下的剧情片,怪兽啊,异型啦,稍微露个侧脸,看完片子完全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看似宏大的背景只不过远远的缩着,看的人云里雾里。
有人说前者只不过是粗俗的特效片,后者才是对人性的探求,探求你妹啊,想要搞学院派电影换个背景行不行,看了MONSTERS的预告片本以为当年让人热血沸腾的科幻大片又回来了,谁知道搞到最后是个爱情片?!
愤怒啊,好吧,我承认我是个俗人,喜欢看大战火星人,而这整部片子看下来能稍微调动一下肾上腺素的也就那么惊鸿一瞥的几秒钟,有人又要说了,这部片子反思的是人类科技文明对自身的戕害,我是一个俗人,看电影就图惊险刺激,要反思不如去看国家地理。
说到底,这好歹是部电影,就算部爱情伦理片,正常电影要有的东西你也总要有吧:说剧情,拖沓成这样算也算是少数了,一个对白要啰嗦上几分钟,而且说一堆不知所云 毫无重点的东西,拖沓也就算了,一路的平铺直叙,毫无悬念,平淡如开水。
说人物,真没觉得男女猪脚有什么特点,一个无聊的摄影男加一个就知道回家的富二代。
说逻辑,影片一直在说要回家,但从头到尾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回家,两人一路杀进感染区,最后被莫名其妙的逮捕。
如果影片能够换个主题,比如一对无聊男女偷渡之旅的无聊见闻,相信这个片子还能够有点切题,但如果是像我这样看了预告片而来的可能是要失望而回了。
也许是科技越发达,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反思这种科技进步给自身带来的隐患,这种类似小众题材的类科幻电影日益受到追捧,但是,无论如何 作为一部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更希望能够照顾到我这种没什么内涵的俗人,哪怕只是用无数特效堆砌的感官片,却能换来传统科幻大片给人的震撼
看片子的开头,就感觉是一个小成本的片子,不走寻常路的片子,但感觉会是一部好片子。
需要你耐着性子慢慢看下去的。
那个呢喃般的背景音乐,那种肃穆、阴冷的的气氛,确实很好的衬托了整个片子。
镜头的拍摄,也很有摄影的感觉,有些镜头拍得相当的漂亮。
这确实是一部好片子。
像前面很多兄弟说的,有第九区+公路片+灾难片的感觉。
但这又是一个很个人的视角,不是以往那种大视角、大场面。
从第九区的视角,我觉得里面一个是在讽刺美国的那种自大的精神。
其实片子里的外星怪物并没有什么做过什么大恶,它们只是平常的动物而已,看到的都是它们在迁徙,在求偶,结尾处那两只甚至可以称之为可爱,只是它们如此大体形,怪异的外表,就给标签为有害,要消灭,是多么的可笑呀。
还有那些寄生在树上的,就更没有什么伤害了。
而那些爽朗的墨西哥人,它们也对美国人很不满,就因为美国人要消灭怪物,把他们的家园变成了战场,对于他们来说,美国人更甚于怪物!
两个主角在高高的围墙下那段对话,更是说出了心声,美国总是以自己美好、自由的生活标榜,总说要去帮助别人,其实又总以无形、有形的围墙把自己保护了起来,不知道谁才更可悲些。
最后这样的围墙也是徒劳,一样被怪物入侵了。
公路片的视角,那就是一个两个人的冒险故事,一路的走下去,人性得到了展示。
其实不喜欢男主角,他一开始就表现得像个混蛋,老是色迷迷地想打女主角的主意。
最后女主角爱上他,其实也有些勉强,只是没有更好的而已。
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他那么一个可以依靠的人,而她的未婚夫,其实她心里就一直在逃避了。
灾难片的感觉,其实也没太多了。
要说没有大场面,那么多坦克,飞机,废墟,也还是动用了不少,怪物的特技也还做得不错,不比那些大片差。
好片,看了能有很多的思考!
强烈推荐!
2010年,剧情爱情科幻电影《怪兽 | Monsters》题目和内容不符啊。。
导演一直是挑逗观众,除了开头结尾有点心意,其他的时候给你感觉就是小成本公路爱情电影。。
男主还很渣很闷骚。。
再加上拖沓的剧情。。
其实真的是说不上好看。
直接吐槽吧:1、罗志祥入侵墨西哥。。
2、记者都有一颗作死的心。
3、奔着科幻片看的,才发现是剧情爱情电影。
4、这样纯逗B,强推剧情的桥段。。
令人反感。
5、“歪果仁”版的人在囧途?
6、相机不偷走不够机智啊。
7、风景挺不错。
8、神一样作死,诚心作死。
9、尿真多,难道是靠尿引怪?
10、其实看到怪物的样子,让我想起《迷雾》(经典)11、一言不合,和怪物一起虐狗。
---我是水水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看科幻片的估计很失望,但是其他方面也没有出彩的地方。
真的是好尴尬的定位,好尴尬的电影。。。
mabi
以往看恐怖片是巴不得女主角快死,此番看科幻爱情公路片巴不得男主角快死。坑爹呢这是!!BD-Rip 11/02/19
平凡的一塌糊涂
要是把镜头移向军方,就好看多了。
以我不才的角度考虑,此影片评分低恰是因为其独特的拍摄视角。该片与以往的末日情结的科幻片大不相同,以往的此类影片凸显的是人类的智慧和个人英雄主义,而这部片子更凸显的是普通人在末日来临时的所作所为。而我恰恰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给五星。
公路片果然是最省钱的拍法 还有就是导演必须成为十三能
墨西哥风光片
故事已经没法给我更多想象力了。
慵懒而随性的公路之旅,其实不关怪兽什么事儿。摄影匠气但恣意。这样零散的剧情无法不让人猜测,剧本是边摄制边写下的。实际上,导演要求演员自由发挥即兴对白,粗剪片长达到4个小时。
国家地理:穿越国境~~我觉得还不错诶,有问题么?
这电影讲的倒是个屎,什么乱七八糟的。
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one man band
木看完,木意思
剧情没什么,摄影不错
特效很少,算是低成本科幻片的又一个典范。导演拍得很用心,但是剧情却显得有点单薄,大片大片的长镜头和无台词的留白,让全片看上去更像是文艺风光片,而不是科幻片。和《人类之子》、《第九区》相比,还是缺乏质感。不过细节还是和《第九区》一样用心到位。有点小小模仿《迷雾》,逊在特效上。以上。
这丫就是部公路电影吧 整个电影MONSTER出现画面不超过5分钟啊 还尼玛好意思叫MONSTERS???....男主角长了像越狱里的疯子,女主角短发造型满养眼的。。。。
公路電影?文藝清新?諷刺政治?科幻怪獸?總是找不到主旋律。不適合隨大流的電影。
小资科幻片……
末世风情画,怪兽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