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为什么要去买没有文字的亚瑟王的传说的书呢?
书是没有字的么?
那她在图书馆的翻看研读,是为了参透这无解的谜语么?
那她那一面墙的书架上的所有书,都是没有字的么?
如果,书是有字的,那么,可是,为什么巴托看到的是没有内容的白纸呢?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考虑,那么巴托与Ash必然处于两个系统,虚拟与现实,或,虚拟中的不同系统。
可是,为什么巴托却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任意穿梭呢?
因为打倒了最终Ghost?
或者,巴托是最终极的终端?
再或者,这个光头男人,只是Ash的想象?
但我坚信一点,人活着,必然要吃饭的,于是,我便坚信,那个灰白的颓败世界才是真实。
Ash在最开始,也是吃了饼干的,只是,为什么再没有出现吃东西的场景了呢?
因为一成不变的生活?
因为对自己的存在感的怀疑?
因为那些总在相同时间出现在相同位置的一动不动的乘车人的背影?
于是,Ash也在怀疑,是不是这个她所身处的世界也是个虚妄的模拟世界或是她自己的想象,甚至也在怀疑,她自己是不是也仅仅是一堆运行着的数据呢?
便会觉得,那总不会饿死的吧,数据是不会构成真正的有机生命体的死亡的,所以,即使不吃东西,也不会消亡吧。
可是,其实Ash也是怀疑的,在这种分辨不清虚幻与现实的世界,Ash也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会饿死,她极力找寻自己是存在着的证据。
好在她那可爱的狗,还是渴望着食物的,而她的老朋友Stunner,不停地找她无非为了出卖情报骗吃骗喝。
食物,作为一个活体生命所必需的存在,正是由于吃饭这样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才可以推断,现在存在的到底是活生生的人。
可是,狗怎么就会凭空地消失了呢?
明明在进门的时候认真地锁好了门,为狗做饭的一阵工夫,狗却消失了,那,这狗,到底是否真的存在呢?
于是,在狗消失后的与Stunner的会面中,死死盯住他那不停进食的油腻腻的嘴,是要告诉自己,这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虚妄。
可是,狗,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怎么会呢?
Ash也一定一直在想。
或许,也许,在不知名的时刻,不知哪一次的连线游戏时,Ash早已经没有再回来了。
她自己都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的时候,谁又能真正确定她的存在呢?
何况,她赖以证明自己存在的她养的狗,竟也毫无征兆地凭空消失了。
所以,在茫茫然地到达了“Stage Real世界”的时候,才会有些怔愣,可是,这个世界,虽然色彩斑斓,却透露着一股格格不入,怎么会是一只狗的头像作为歌剧演出的海报呢?
所以,Ash才能在开枪时那么坚定吧,现实再灰暗残酷,也还是现实,再美丽的梦,也终究还是梦一场,看着Murphy的影像陡然地消失,便更确信了,这色彩斑斓的世界,不过是一场梦,也或许,连她生活的世界,其实也只是一场虚拟的梦幻。
想要得到答案,只能追问超级终端,便是人人言谈所指向的Ghost。
可是,当Ash干掉了unreturned的Murphy时,任务结束的提示并没有出现,那么打倒终极Ghost才是完结么?
或者,在这个世界里,干掉了Ghost,最终,是成为巴托一样的存在?
这是否就是Ghost那意味不明的微笑所表达的含义呢?
然而,会不会,其实,这一切,也都是Ash的想像,现实的世界并不颓败,虚拟的世界也不存在Ghost,会不会,一切,都是一场扰人思绪的梦?
这真是一本无字的天书啊,书中含义只有创世之人才能明了吧,我们这些读者观者,只能猜测了……PS:Ash到医院去看那些迷失了的人的时候,有一个绿衣服的金发女孩的镜头,29分3秒开始,持续到大概29分8秒,看上去很像Ghost。
这是不是在说,Ash在某一次连线游戏时,其实已经迷失?
或者,Ash早已经出现了妄想症?
另外,电影里出现的钱,是波兰已经作废的老版的货币。
果然到处透露着40、50年代的气息……诡异地与现在高科技下高尖端的数字虚拟世界相融合,透露些泛漫画气息我个人还是觉得,真人动画,不如纯粹的动画片那样具有极大的张力和强进的表现力,真实的,总让人觉得,不如虚拟的完美
大概是平时不玩游戏的原因,所以看到真人实战、枪战、装备升级等等情节出现的时候没有太大感觉。
下载的版本被好心人作了许多注解,比如女主来到real级莫名其妙出现的鞋子和手枪是装备升级的缘故。
影片最大的特色当属它的色调,泛黄的黑白色调处处标榜着虚假,眼前的世界难以区分到底是游戏还是现实。
口口声声说着“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的角色终于还是以游戏身份死在了他一直坚信是现实的世界里,而试图寻找游戏真相苦苦升级的女主角升级成功后又当如何也成了谜。
如果不是跟着女主角追寻游戏背后的世界,这部节奏缓慢、情节欠缺的电影真的很难坚持下来。
影片讲述未来世界,人们对一切失去兴趣,市面上出现了一款真人大脑VR战争游戏,人们通过在游戏中杀戮获得快感同时赚取钱币,这种游戏币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用。
女战士Ash曾经是这个游戏中的无敌团队“巫师”中的一员,某次行动中被误解是逃命者导致整个团队全军覆没,首脑“迷失”在了游戏中。
游戏最高级别为A级,传说游戏里还有SA级的存在,但要到达这个级别非常危险......
女战士Ash呈现给观众的3个世界,大概没有一个是真实世界。
游戏世界不用说,所谓喂狗的世界恐怕也是虚拟真实世界,因为里面的路人就像超级玛丽里的蘑菇一样按时按点安静出现,而彩色世界随着首脑尸体的消失宣布了其游戏属性。
我相信,在某个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应该存在一个类似于喂狗世界的真实世界。
这个世界的人们已经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以致于全部投身于机器中,就像是《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一样。
即便是在喂狗世界里,女主也在竭力寻找真实性,获得活着的满足感,比如养狗、买带颜色的食物、看别人大口大口吃东西寻找生活的触感。
然而彩色世界的出现把之前所有的幻想都打碎了。
在这个人们会窃窃私语、会恋爱、会微笑、会歌唱的世界,也不过是早就被编辑好了的编程,死去的人们依然会像粉碎的乐高玩具一般消亡,仿佛人天生就是如此。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了《感官游戏》:在连接游戏程序后出现的时候与真实世界足以以假乱真,但比较下还是感官看点更多。
因为在《阿瓦隆》的世界里,等于只给了观众游戏世界,就仿佛观众也和Ash一样被套上了连接游戏的头盔,整部电影呈现了都只是游戏、或者说是通往阿瓦隆这个神圣之地的过程。
导演给出的问题却是很有意思:看似可以通关却不可能通关的游戏,和看似不可以通关却可以通关的游戏,哪个值得选择?
这个所谓的未来,人们只敢在游戏里暴力、乃至脑死都不愿意生活的世界,到底糟糕成了什么样子呢。
是从攻壳机动队认识他的昨天在寝室看完了这部片子 旁边观看的同学都说没看懂 至于我自己 我猜导演的意义不在于看懂或者看不懂电影内容 他只是提了一个问题 希望大家去思考的问题:世界的真实该是怎么样电影的画面风格我很喜欢 正好刚玩过《使命召唤4》 发现画面风格很像其中的一关——核电站泄露的那场景 在看Avalon之前恰好看完了骇客帝国动画版 发现这两部电影一起看的叠加效果很有趣 都是关于世界的思考 只是一个直接点 骇客帝国多少还有点讲故事的样子 Avalon这更像个游戏电影的武器完全是俄式风格 那把SVD太拉风了只是BOSS总是米24让人有点反感 它太丑了 我本来以为Avalon的世界中会是更加科幻点的风格 而不是那种黑白充满颗粒感的现实波兰样式反正是电影而已 看完了大家还是做正常的该做的事情
整部影片相当沉闷,不过确实很有内涵,我来回看了三次,其实只是说在游戏中的人把游戏当成了现实,不知道哪里是虚幻,哪里是现实。
www.101lunwen.com
个人感觉好于同题材的《eXistenZ/感官游戏》,也好于导演的《攻壳机动队》系列。
我不玩游戏,电影就是我的虚拟现实。
不清楚导演为何选择波兰,但惊喜的是奉献出女主——Malgorzata Foremniak玛尔歌泽塔•弗雷姆夏克,她拍此片时年36,气质清冽,冷艳杀手+闷骚熟宅女,老萝莉的老灵魂,童花头神似12岁的娜塔莉波曼,顿时令我倾倒,看了第一眼就去搜资料图片,网上她的内容乏善可陈,遗憾的是,日本导演的真人角色不如动画角色更出名。
她的同乡基耶洛夫斯基为什么不选她呢,那么我或许会更早知道她。
片子完全看不出是日本导演,与动画《攻壳机动队》风格迥异大相径庭。
《攻壳2》中巴特的狗,这里作为原型出现,孤独的人和孤独的狗,没准是押井守自己养的,举贤不避亲。
阿瓦隆现在来看还是挺简单的片子啊,大约能懂的剧情,简单的人设,画面,然后也能懂的架构。
不知道是哪国的需要,用英语字幕大概看完。
女主ash,一个玩游戏的高手,在游戏与现实之间不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最后去拯救自己的前搭档,迷失在游戏世界中的意识。
仔细想想游戏,还真是无聊。
靠着模仿现实的一切不断架构低维世界,带着一点点开发者的想法。
跳脱不开自己的路数。
就像当我们发现沉迷游戏的植物人时,一定是去拯救回来,然而什么是拯救呢。
当你在游戏里面,你可不会这么想,在哪个世界,就会想要什么。
越是简单的画面,越是简洁的需要,才能留给人越多的思考空间。
这很重要。
画成照片的画终究上不得台面。
攻壳机动队 黑客帝国 黑衣人 等等一系列电影,都是在讲述一个真实和虚拟的故事,人是越来越无法解释清楚这个世界了,社会越是混乱,信仰越是缺失,人就越热衷于思考这类问题,是想寻到一个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答案。
可是这问题太大了,太费脑子了。
就像影片里说的,如果你是参与者倒还有明晓的机会,万一自己是个中立者怎么办?
难道NPC能明白自己的角色么?
好吧,本来是五星的,鉴于对暴雪的爱,减了颗星。
====================请叫我2.5维线=====================相信每个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会研究哪里是现实哪里是虚幻,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去寻找电影中的那些个细节来证明哪里是现实哪里是虚幻;就像那部研究到底是精神病还是外星人的片子一样(悄悄说:我个人偏向精神病)。
电影中有许多令人回味的镜头,开头灰暗的色调和后来彩色的色调,接入点的天使头像,游戏中废墟的天使头像,那条口水无比多的狗,GM出现在屏幕上和出现在眼前,未归者医院出现的幽灵,主教周围的未归者,回家路上不动的人(那条动了的狗),房间电脑屏幕上石头的区别,最初升级和后来升级到SA时的区别,AVALON的海报,等等等等,多看几遍应该会找出更多吧,欢迎大家一起来找茬。
到底哪里开始是游戏,哪里开始是现实,字幕组的哥哥姐姐们,你们实在太坏了,都怪你们的提醒就不停地跟着找啊找啊(被砸,囧)。
好咧,幽灵变成了天使,露出蒙娜丽莎般费解的微笑,welcome to avalon,现字幕。
小守,你。。。
以下进入精神分裂状态:A。
设想进入real级时,确实进入了SA级隐藏关,待拯救的男号死去变成数据,那个破幽灵出来的微笑怎么解释?
这样结束是不是太顺理成章了?
那之前的灰暗世界就是现实了?
消失的狗怎么解释?
是从开始找九姐妹输入个人游戏数据时开始进入虚幻世界的?
不动的NPC怎么解释?。。
死机中。。。
B。
设想进入彩色世界时才正式回归现实世界,welcome to real,如题,好吧,前面的灰暗世界为虚拟世界,一切得到解释。
天使头像完整,女号初醒时对真实世界的触摸,狗的消失是因为狗本来就是avalon世界的海报宣传物,潜意识的幻象,那男号消失成数据怎么解释?
因为女号陷入游戏逻辑,潜意识将男号自动略去?
破幽灵出来微笑了,welcome to avalon,太恐怖了,原来现实世界便是真实的杀人游戏。。
太灰暗了。。
C。
三个世界,游戏世界,女号幻想世界(女号回忆的几段算在现实世界),现实世界。
暂时没分清。
顿悟。
如果所有事情能用0和1来解释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单调了许多,谁说人生不是一场游戏?
到底哪里是虚幻哪里是真实,呆滞的NPC不是每天都能见到?
在游戏中哭过笑过骂过能说是虚拟的?
我思故我在。
====================请叫我2.5维线=====================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刚刚看完,感觉评分不错的电影,但是没看懂。
来看了评论才了解了一点。
没看过原著,这电影感觉制作太简单了,浓浓的山寨风。
整体看的很没意思。
虽然电影是来自书本,但是我想书本可能会有意思一些。
故事的寓意什么的就不讨论了,从现实向虚拟的逃避,意义不错,就是拍摄感觉太烂。
同题材为什么感觉和黑客帝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
话说需要140字才能发布,尴尬了。
也许九年以后,押井守会像GIS那样拍一个续集。
情节的峰回路转就不说了,对画面张力的把握简直行云流水;主题看似讨论晦涩的存在哲学,又以活泼的动画3D的载体表现出来。
人物选择也非常棒。
不知哪里能买到中文版的押井守随笔和小说呢。
我个人还是觉得,真人动画,不如纯粹的动画片那样具有极大的张力和强进的表现力,真实的,总让人觉得,不如虚拟的完美
押井守时常牛逼偶尔傻逼,您搞个真人动画是想干嘛(还说的英语!)。影像一如既往的有超现实主义的美,川井宪次的作曲一如既往的好,剧情一如既往的晦涩哲学系,押井守你做美工然后找个靠谱的编剧要死啊!网瘾少女刷副本的故事弄得玄乎乎的(--〆)
人类未来 虚幻与真实 究竟什么是真实的 这一世界观一直在押井守的作品中出现 后来就被好莱坞无耻的剽窃了拍了三部被叫做《黑客帝国》的电影
看完之后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如果能翻拍一下,更商业一点会更好
关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推演,模拟游戏-伪真实-仿真实-真·阿瓦隆世界(这也不是最高阶),除了这个设定,乏善可陈。真人动画没有纯动画的表现力,为什么主角设定北欧而不是东方,游戏体验极差极差只有射击,Boss机甲又弱又丑,反派?呵呵~远不如刀剑神域的世界观和表现力
游戏的魅力在于其与现实世界的交互和影响,身份的迷失、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菲利普·迪克的永恒话题。这故事概念恐怕《头号玩家》是望尘莫及了。
即使是真人电影,押井守依旧很有腔调。
女主角:「人有主動尋死的衝動。」男夥伴:「喪命是我的榮幸。」失聯者:「像現實的遊戲,不是比像遊戲的現實更好嗎?」到頭來,只有大口吃糧的狗兒比任何聰明人都渴望活著。此片結束後,伊藤和典接筆了主題類似的Hack系列,卻與押井守結束長達二十年的合作,就此分道揚鑣。為什麼…?
这里面讲得一些东西还是相当前卫的。
现实与虚拟,掌控与迷失,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阿瓦隆。
忘记了是不是押井守说的,美国导演喜欢把故事说得很直白,这样观众容易理解票房也能大卖,但是日本导演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适当留白和留下大量想象空间才是作品更有生命力的体现。《阿瓦隆》很超前,虽然和《黑客帝国》一样玩儿什么是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的花招,但仿佛是同一个跑道上的两种竞赛,一个是长跑,另一个是一百米栏。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愿意深入琢磨会发现《阿》的世界无限接近真实,却完全没有真实。
光影独到加分。我个人认为 Ash 类似《异次元骇客 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里的虚拟人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6304799/
只能说我没看懂,对于avalon等等的了解少之又少。也许再过个两三天,便能细细体会出佳品还是糟粕吧。
今天又看了一遍,很好的电影
如果转成动画绝对没真人有趣!和柯南伯格那部感官游戏可以比照 前半程单调色泽的困局与孤独触手可及 如果这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修复版绝对心满意足……押井守的狗抢镜quq
不适合没有网瘾的人看。
喜欢玩网游的朋友们别错过了这部电影。另外,看完后还是不知道究竟哪个世界才是真实,哪个才是虚拟的。
日
好看啊~可明明就不是英语,豆瓣怎么写英语
能再难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