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

Indigènes,荣耀日,بلديون,Days of Glory

主演:贾梅尔·杜布兹,萨米·纳塞利,罗什迪·泽姆,塞米·鲍亚吉拉,伯纳德·布兰卡恩,马修·西莫內,阿萨德·包伯,贝诺提·吉欧斯,梅拉尼·罗兰,安托万·夏佩,奥雷

类型:电影地区:阿尔及利亚,法国,摩洛哥,比利时语言:法语,阿拉伯语年份:2006

《光荣岁月》剧照

光荣岁月 剧照 NO.1光荣岁月 剧照 NO.2光荣岁月 剧照 NO.3光荣岁月 剧照 NO.4光荣岁月 剧照 NO.5光荣岁月 剧照 NO.6光荣岁月 剧照 NO.13光荣岁月 剧照 NO.14光荣岁月 剧照 NO.15光荣岁月 剧照 NO.16光荣岁月 剧照 NO.17光荣岁月 剧照 NO.18光荣岁月 剧照 NO.19光荣岁月 剧照 NO.20

《光荣岁月》剧情介绍

光荣岁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4年至1945二战期间,一群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教小伙子应召入伍,被编入法国军队,参加对德国的反击战。阿布戴卡德( 罗舍迪·泽姆 Roschdy Zem饰)因通过军事理论考试而被授予下士军衔,在上级命令下带领同乡的弟兄们编进严厉的马丁尼兹中士(伯纳德·布兰肯 Bernard Blancan 饰)的队伍中。在首次训练中,矮小伙萨义德(贾梅尔·杜布兹 Jamel Debbouze 饰)在应对中士投手雷的考察时险些酿成大祸,幸好中士出手敏捷,反应神速,才让这批新兵幸免于难。在战斗中,这些新兵表现神勇,特别是下士,中士对他另眼相看。午餐时,出于对非洲士兵的歧视,食品分配极为不公,为了各种族士兵权益,下士不惜以下犯上,贸然顶撞了中士,两人是否就此结下私人恩怨?非洲士兵们的命运又何去何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女王制造者大奉打更人龙与地下城:秽恶之书美女与怪物与辛格一家共度圣诞节厄尔自助餐厅的女子天团超能荷尔蒙锈溪惊魂揭密最前线希瓦一切为了幸福长腿间谍伊松镇寻爱咖啡馆情人订制指南岬童夷十月秘社山海情伪肉食女的恋爱处境你是我兄弟魔法留学生OVA命运与愤怒一个屋檐下愛在吻疫蔓延時堕落街传奇第三季红官窑养育者第三季王牌大贱谍3炭烧凶咒黑暗死亡可怕

《光荣岁月》长篇影评

 1 ) 单纯的拍摄手法,孕藏真实力量的影片。

如果不被电影海报迷惑的话,可以肯定这不是一部吸引人的电影,情节单调、情感单一(爱情渲染不足)、战争场面没有一贯的宏大,最要紧的是演员太寒惭:不帅气、不高大、不威猛、不符合大众的一贯审美情节,甚至不像士兵。

我不是一气呵成看完的,连看了三个晚上,我想还有人和我一样,或许有点失望,毕竟电影是用来娱乐的,但它却没有娱乐了你我的神经,等等让你我失望的有很多,但看完整片后,我还是被触动了。

这部影片极现实、极客观、极自然简朴的还原了那个真实的岁月、那些真实的士兵。

毫不修饰、做作,或许这已经区别开来了很多商业片的俗套路线,尤其是结尾处才知道这是一场回忆,看似影片从这儿就要结束了,但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部影片要告诉观众的:这也许只是故事里昨天的结束而已,光荣岁月仍在继续。

还有就是电影原声非常悦耳,是这部影片不可或缺的基石也不为过。

 2 ) 被拒绝支付的代价

有3个镜头特别让人感触, 一个是下士在最后获救之后看到中士以及那个小兵的哭泣; 第二个是下士在英勇战斗之后, 被分配到另一个中士手下; 最后是下士在60年后的生活, 一张床, 旁边一个洗脸盆, 以及最后的那些字.

 3 ) 士兵的荣誉

《光荣岁月》《光荣岁月》一片是一部难得的战争片,2007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等多个奖项。

这样一部好电影,这些外在的奖项对于它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电影的法文片名为Indigenes,意为土著,指殖民地中相对于外来殖民者而言的土著,不包括土生白人。

英文译作Days of glory,中文根据英文译为“光荣岁月”,亦算是贴切之翻译。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二战期间,北非法属殖民地的北非人在二战期间应征入伍,为母国法国的完整、独立、自由而战,于是相继赴意大利和法国本土,参加与德国军队的作战,并相继取得了多个胜利。

可是,当他们自命为法国人时,与本土的法国人并肩作战时,却受到了法国军官带有歧视性的不公平待遇。

好比说,法国人比非洲人吃得好;法国人有更多的休假机会、升职机会。

具有典型性的事件之一,就是一大队法国士兵在运兵船上,准备开往法国南部。

但是在船上,却差点发生兵变。

在排队打饭时,一位非洲黑人士兵看到在他前面的白人士兵有番茄,于是他也要求吃番茄,但是厨师不给,说只有法国人才有。

于是,北非人,黑人,全都因此而愤怒了,差点就骚动起来。

好在他们的上级军官,下令厨师一视同仁,所有人都可以吃番茄,事件才得以平息。

就在事件刚刚平息,船上的播音员传来消息,已经看到了法国本土,大家马上就可以登上法国的土地,并带头唱起《马赛曲》,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满怀着激动与深情,开始唱起了《马赛曲》。

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还是肤色介于二者之间的北非人,全都通过《马赛曲》而团结成为一个整体。

到了法国本土之后,北非军团继续英勇作战,这时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于是,有些人因为思乡心切,开始想要回家了。

而就在这时,一个任务交给了他们,即去坚守法国东北部山区一个偏僻但却极具战略意义的小村子。

于是,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作为士兵的他们仍然接受了任务。

由于路上误中地雷,最终到达任务地点的只有四个人和一个伤兵。

但他们仍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抵挡了德国士兵的进攻,并坚持到法国军队大部队的到来。

当然,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一个人生还……在法国的正史上,以及二战的历史上,一直都很少提到北非军团在二战中的贡献。

这部电影可谓为人们揭示了历史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并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宏大的场面,但从头到尾看下来,仍然心情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这部电影是多主角的,并没有特别突出某一个人,而是集中刻画了好几个人的形象。

这几个人都只是一些普通人,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成为战士,成为战斗英雄,成为法国的解放者。

他们有着许多缺陷,不是完人,例如,某一位北非士兵,在战斗取胜进入某个城市之后,就曾想进入教堂行窃。

因为他们原本不过只是一些山民,是阿拉伯人,是穆斯林,是殖民地被奴役的人。

可是,他们今天却为了殖民者的祖国而战,他们满以为,法国也是他们的法国,他们忠心地、勇敢地为法国的独立自由而浴血奋战。

可是,法国人却不认为他们是法国人,不认为这也是他们的法国。

于是,非洲人领略到了,什么是不平等:升迁机会,休假机会、待遇等,总之好事总是首先眷顾法国人。

可是,他们是战士,即使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执行战斗任务,直至战死沙场。

荣誉属于他们,可是却被历史的尘沙所掩埋了。

若不是导演的独具慧眼,是否无人再将他们记起,是否他们将会被后人遗忘?

然而,荣誉是什么?

如果历史遗忘了他们,他们就失去了荣誉吗?

他们就白白牺牲了吗?

也就是说,荣誉是否果真在于他人的承认?

或者是国家、历史、子孙后代的承认与肯定,或者是与自己同时代的人的赞扬与羡慕?

但问题在于,如果他人不承认怎么办?

如果他人不承认,这时谈荣誉似乎就变得十分尴尬。

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正在于此,它展示了这样的一个悖论:当士兵认为他们在为祖国而作战时,祖国(法国,法国人)却并没有真正地承认、接受他们,这将怎么办?

他们并不真的是法兰西母亲中的一员。

他们仍然要为这样一个祖国而作战吗?

在电影中,剧中角色是选择了服从于士兵的天职,仍然坚持地为国作战。

由此,再次显示出了士兵,这一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他们牺牲了个人的自由与生命,以维护共同体的完整与安全,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真是可歌可泣。

每个人是自由的,都有自己的家庭,可是士兵却放弃了自由,选择了服从,他们背井离乡,离开温暖的家庭而进入到规矩齐整、等级森严的军队,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虽然有些人是出于个人理由而入伍,但一旦成为军队之一员,作为一个士兵,他就取得了超越个人小我的价值,而士兵的荣誉就在于作为共同体的保卫者而具有的荣誉。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士兵而言,英勇作战就是他的德性,就是他的荣誉,至于是否被他人认同,能否被历史记住,却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

行文至此,禁不止找80年代相当流行的老歌《血染的风采》,热泪满眶地听了好几回。

 4 ) 人性的光辉与丑陋

被影片的英文名和中文译名误导,以为是一部轰轰烈烈的战争片,其实,影片关注的不是反战,而是尊严与自由。

Indigenes,土著。

二战末期,法国大量征召征召其在北非的殖民地的青年去法国本土抵抗纳粹侵略。

这些人,每每冲在战场的最前线,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炮灰,为“尊贵”的法国士兵扫清障碍,减少危险。

而人们记住的,是法国士兵们灿烂的微笑,和胜利的喜悦。

没人记得有那么一批人为了法国的自由而长眠在了不属于他们的“祖国”的土地上。

即使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他们依然选择了前行,不为别的,只希望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有朝一日,他们能获得尊严和自由。

但是,影片中他们并没有得到。

现实呢?

我们看看本片最后的字幕:“1959年,一项法律被通过,用来冻结获得独立的法国旧殖民地军人养老金。

2002年1月,在经过冗长的听证后,欧洲议会要求法国政府全额支付这些养老金,但是继任的政府拒绝支付。

”若不是有这部电影,或许,随着老兵们的逐渐老去,这段历史也将尘封。

纳粹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种族清洗,而法国在本片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也如纳粹一样呢?

而至今不承认那些士兵的地位,是比当年的歧视更为悲哀的事,因为这不自觉的影响了不了解历史的年青人的思想。

2005年能爆发种族骚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5 ) 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

这样的电影看了很多但是在昨天凌晨还是被感动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战争面前。

都是万念俱灰。

都是扯淡,那又如何呢,就像好男不当兵最后改编的歌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片子让我想起狼牙山五壮士只是想表达的东西还不太一样,感觉法国和意大利的这类片子有更强的自省现在一天一部片、一张唱片、本来想一本书来着,但是智商太低看不完不过还好了。。。。

 6 ) 不适合国人观看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们可能很难去感受,去理解二战中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法属殖民地为法国而战的心情以及后续的一些历史问题。

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对祖国的足够的忠诚的刻画,没有地战争下人性的揭露。。。

此片感觉像个记录片,目的只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阿尔及利亚人曾经为法国而战斗过。

而未得到公平待遇,我们为此而不满!仅此而已!

 7 ) 【镜杯阁影评】迟到60年的道歉

一周前刚刚落下帷幕的欧洲杯,法国队阵容中拥有14名非洲裔球员,占比达到了56%,与2年前的卡塔尔世界杯持平,这固然反映了法国多元的足球人才储备,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法国人口中非洲裔比例快速上升的趋势。

最新的数据显示,法国本土人口约为6610万,由于法国法律禁止进行种族统计,确切的非洲裔人口比例难以知晓,据估算超过1300万,大约占总人口的20%,如果剔除北非的白种人,黑人的比例约在13%至15%之间,在巴黎、马赛等大城市,这一比例则更高。

非洲裔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明显高于白人,在可预见的未来,法国非洲裔人口比例将快速上升,高卢人的法兰西将逐渐被“黑化”,甚至有人惊呼这个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正在经历一场“反向殖民”。

但是种族的鸿沟,并不像某些政客嘴上说的那么容易跨越。

非洲(尤其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这三个北非国家)法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战期间法国本土军队的孱弱表现与戴高乐“自由法国”流亡政府对非洲军团的倚重,战后60多年里法国政府不但刻意隐瞒非洲军团的战斗功绩,黑人老兵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恤,就连养老金也不到正常法军士兵的一半,而且还经常拖欠。

凡此种种,让高卢雄鸡蒙羞 2005年的万圣节,以两名居住在巴黎郊区的北非移民少年的意外死亡为导火线,从巴黎蔓延至法国全境的骚乱,造成大约10000辆汽车被焚烧,233栋公共建筑和74栋私人住宅被毁。

这场骚乱反映出国家内部严重的认同危机,而其根源于法国社会长期以来对少数族裔的歧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有效的治理。

骚乱平息半年后,2006年5月,由阿尔及利亚/法国/摩洛哥/比利时合拍的电影《光荣岁月 Indigènes》登陆戛纳电影节。

影片讲述了二战末期,一群来自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青年应召入伍,被编入法国北非军团,为了解放“祖国”——法国,先后在意大利、法国境内对德国实施反击。

在1945年1月的一次战役中,在指挥官被炸死,上级也身负重伤的情况下,4位非洲士兵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希冀和追求,但在一个共同理想的驱使下,选择继续前进,去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理想,就是让法国人承认他们的价值,给予他们光荣。

影片中固然有战争的惨烈场面,然而导演真正要告诉观众的却是,在自由与尊严的神圣冠冕之下,却是无处不在的歧视与不公。

晋升有歧视,荣誉有歧视,宣传镜头有歧视,食物分派有歧视,装备发放有歧视,休假有歧视,通信有歧视……唯一没有歧视的,是战场上德国人的枪弹、是随时而来的死亡。

殖民地的士兵,为曾经奴役自己的宗主国而战,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牺牲,却注定被遗忘、被抛弃。

影片的最后,唯一的幸存者故地重游,在战友们长眠的墓地,摩娑着冷冰冰的石碑,回到家中,一个人孤独地上床,不知他的养老金是否有了着落?

戛纳,史无前例地将最佳男主角奖同时颁给了影片的五位男主角,与其说是给演员的奖杯,这更像是法国人迟到了60年的道歉。

 8 ) 北非的光荣, 阿拉伯的光荣

看名字, 看海报, 都以为又是一部战争片, 二战中摩洛哥的子弟加入自由法国同纳粹作战, 在非洲, 在意大利, 一直打"回"法国, 这就是他们的"光荣岁月". 没想到看完很压抑. 当将军在台上老泪纵横地说"终于能打回法国"的时候, 大概没想到他的阿拉伯士兵可是一步步远离故土远离家人. 做殖民地做久了, 大概总有点想不起来自己本来的身世, 阿拉伯士兵也觉得法国是"母国", 有"上国"气象. 可怜这些阿拉伯士兵一边解放一个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国家, 一边却要忍受这个国家军队里的歧视性待遇, 伙食, 休假, 晋升机会, 一切一切, 他们都要排在那些白人士兵的后面. 解放马赛时候认识的姑娘并不认为爱上阿拉伯士兵是不光彩的事情, 然而负责审查士兵信件的人却不这么觉得, 相爱的人就这么被人为的分开, 以为对方变心, 战死... 影片最后的高潮是阿拉伯士兵在小分队带队的上尉触雷阵亡中士重伤无法行动之后, 依然占领了阿尔萨斯的一个村庄, 顶住了德军的一次次反击, 坚持到大部队的到来. 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是上校向他们描绘的光荣: 想想看, 你们是第一批解放阿尔萨斯的自由法国军人! 阿拉伯士兵一个接一个倒在德军的枪下, 最后只剩下一个下士; 然而他要求的唯一的光荣也被剥夺了: 笑嘻嘻的和村民合影留念的是后来赶来的白人士兵, 他们才是"第一批"阿尔萨斯的法国军人. 到这里我已经很郁闷了, 影片最后的字幕更让人郁闷, 战后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要求独立, 法国因此取消了所有来自殖民地的法军士兵的退休金. 2002年欧盟判法国补发这部分退休金, 法国依然不给. ws的法国, 可怜的阿拉伯士兵.ps 据说法国总统希拉克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立即纠正了退休金政策, 阿拉伯士兵终于得到他们长久以来被剥夺的平等权力.

 9 ) Indigènes

En 1959, une loi a été votée pour geler les pensions des tirailleurs des pays de l'empire colonial français qui accédaient à l'indépendance. En janvier 2002, après de longs procès, le Conseil d'Etat a sommé le gouvernement Français de payer ces pensions intégralement. Mais les gouvernements successifs ont repoussé cette échéance.Tirailleurs: soldat de certains corps auxiliaires d'infanterie français recruté parmi les autochtones des anciens territoires et colonies d'outre-mer.Les tirailleurs sénégalais étaient recrutés en Afrique-Occidentale française et en Afrique-Equatoriale française.

 10 ) 影评

1944-1945年法国招募了他们殖民地的一些山里来的小伙子参军,为解放法国与德国人打。

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小村子里的人编在一个小组一起战斗,随着电影的展开,被歧视,与法国军不平等待遇时有发生。

最后这些有责任心的人牺牲了只剩一个,而解放后,1959年法国政府再也不发阿尔及利亚军人的养老金。

真的,你战斗牺牲的地方并不尊重你的付出。

付出的岁月真的光荣吗?

《光荣岁月》短评

很想知道电影故事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同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一个连,会有两种不同的服装,甚至兄弟俩的长袍队都不发皮靴?

5分钟前
  • walkerace
  • 还行

法国利用了阿拉伯战士,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待遇和荣誉,中国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献出自己的青春,给予我们的是空头支票;自己想办法养老~ 公务员退休一个月拿几千,我们加班拼命干,拿的没有腐败的公务员高,而养老只是空头支票

8分钟前
  • 君紫隆
  • 还行

发人深省的战争片,为了改变生活也为了更崇高的目标献身,却不过是掌权者的踏脚石。节奏偏慢,勤务兵角色类型不怎么讨好,影响了整体效果。最后的字幕极其悲凉。

12分钟前
  • 麦仲肥Beta1
  • 推荐

可以

13分钟前
  • 不要不开心哦
  • 还行

看睡了!

18分钟前
  • 自语症
  • 较差

看的第一部法国战争片

19分钟前
  • ♫波菜花♫
  • 推荐

其实这个电影的内核比《光荣》要复杂和有趣,但是最终处理的很一般

23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很沉重的片子。

25分钟前
  • 鹤西山
  • 力荐

伟大的牺牲,法国人欠北非人民的

27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还行

像《Saving Private Ryan》一樣,在陣亡軍人的公墓收尾,只是這次來憑弔的不是多年來都被世界關注的歐戰美軍,而是前殖民地法軍……導演Rachid Bouchareb似乎想表達,他們值得像搶灘美軍那般受人尊重。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b.htm#glory

31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主题很好,被利用和遗忘的一群人~但是打仗不能老是手插裤袋啊~最后梅拉尼·罗兰还是那么美!

32分钟前
  • spartan117
  • 还行

殖民国家都是狗!

35分钟前
  • 將軍雪夜入蔡州
  • 推荐

2007 6 13

40分钟前
  • newman
  • 较差

我猎奇看了这部电影的胡诹字幕组,如愿看到:“我不懂法语,前面的字幕都是我编的”

44分钟前
  • 真不会骑车
  • 还行

一部二战题材的法国电影。在解放法国的战争中,来自北非的殖民地部队,为宗主国奉献了太多的鲜血和牺牲。但是他们几乎从来没有得到像法国本土士兵一样的待遇。甚至在战后60年,他们都不能拿到养老金。不过,反观法国国家队的非洲裔球星,比如齐达内之类的,倒是一个个风光无限。不由让人唏嘘。

47分钟前
  • lgowen
  • 还行

比起《拯救大兵瑞恩》还是差了点。。。

51分钟前
  • 独行丨翁妞妞。
  • 还行

题材致胜,过程相当普通

55分钟前
  • 嘉露
  • 还行

10——7分。

58分钟前
  • 闲得一塌糊涂
  • 还行

看电影的状态不佳,一直觉得节奏太拖,起势太弱,到了电影最后一部分终于感受到了好片的气息。评分就先这样吧……

60分钟前
  • 暮玦明
  • 还行

无高潮后的无限感伤。

1小时前
  • 蓝色的30道阴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