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觉到这电影是喜剧,虽然好多评论者这样说它。
有人把它翻译成《爱米莉的异想世界》,我更喜欢。
我觉得这片子里表达的是孤独的情绪,不光爱米莉。
爱米莉异想,是因为她从小孤独,而她又向往温暖,其他人脾气各异,但每个人都孤独,却都向往温暖的“不孤独”。
孤独让一个女孩子看到世界最细微的角落,孤独让她自娱自乐,我们观众作为窥探者,探个脑袋进戏剧里去,于是说她可爱,别致,其实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人有兴趣欣赏孤独者的“异想世界”。
我喜欢爱米莉,但我不喜欢“鉴赏”她,我要真实地生活,所以我更想要感受她。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全心全力关怀他人很少看法国片,所以一开始看这部片子总感到有些许无聊,直到进度条过半,看到这个咖啡店工作的女孩巧妙地撮合同事,惩罚对伙计不友好的蔬菜老板,包着头巾还捡到的大头贴相册,我对艾米莉的小把戏佩服不已,拍手叫绝。
也为她丰富的想象力惊叹,生活本身是枯燥而琐碎的,可是加上了天马行空的脑洞,就是一部神奇女侠拯救他人,维护爱与和平的传奇史。
回顾艾米莉的童年,由于被误会的心脏病不能上学,艾米莉只能和焦躁神经质的母亲和冷漠疏离的父亲生活,她只能躲进幻想世界。
这让我想到以前爸妈出去工作时,我也是一个人在家,抱着娃娃想象自己在和她喝电视里看过的下午茶,自己和自己能玩一整天,那时候爸妈还担心我有自闭症,强行带我出去找别的小伙伴玩,这样我的幻想慢慢变少了,和自己玩的时间只剩下睡前那点幻想时段。
长大以后,慢慢明白自己也只是这个庞大社会运转中普通的一环,面对的是枯燥乏味的工作,以及不知何时才能寻找到的真爱。
就像艾米莉一样生活的圈子里只有同事和熟客,但是某个时刻会有一些奇迹来改变你的命运。
就像那个小铁盒,让艾米莉下定决心去全力帮助他人,弥补他们生命中的小缺憾,就像天使一样。
于是有了命运般遇见成人用品店男孩尼诺,一个像她一样有着怪癖的男孩,他们共同解开快照亭出现次数最多男人的密码,发现彼此是最陪自己一起幻想的人。
值得回味的是,艾米莉在面对真爱时有点犹豫和踌躇,造成几次机会的错过。
这时候是楼下的玻璃爷爷勇敢鼓励她抓住机会,勇于尝试。
所以被她帮助过走出困境的人反过来也会帮到艾米莉,这正好对上之前玻璃爷爷问她:那么,谁会帮助她自己解决生命中的小缺憾呢?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全心全力关怀他人。
虽然善良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我还是希望做一个默默无闻的hero,像艾米莉i一样给周围的人带来一些希望。
其实这部也是很幻想的童话啊,照理来说我应该会喜欢才是,但是两小时看得非常吃力,硬着头皮看完的。
一点也不喜欢。
还是喜欢谦逊柔和的东西,善良这种事也一样。
非常反感Amelie那种以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去帮助别人的行径。
当然因为这是幻想的童话,因为她是女主,所以她总是善意的,办好事的,这样的上帝视角,让人极度厌恶。
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皮肤,就是隔了一个世界。
以你的经历与眼界,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做到对别人感同身受的。
所以以着你的价值观评判标准,去衡量别人的处境,是多么的自大自私傲慢。
每个人,做好自己那份,不伤害别人,不干扰别人,就是莫大的善行。
还有后面看似点睛之笔的爱情线,也真是倒胃口的东西。
好吧,这是幻想主义。
所以男女主人公有着大把的时间精力,玩着各种看上去非常有爱有情趣的小游戏,你躲我藏斗智斗勇欢乐无穷。
可是拜托,只要其中哪个环节出一点点小偏差,就完全是个闹剧好么!
而且我始终反感,感情的事情上试探打量揣摩这种小手段小伎俩,非常反感。
要么没有声音的默默暗恋,要么直接找ta和ta说话对ta笑告诉ta我喜欢你。
我喜欢你这件事,我这样骄傲快乐无所畏惧,如果不会令你难堪难过,就大方直接坦率地告诉你,如果会令你不好过,那就什么声音都没有地一直站在离你不远的地方看着你。
还有Audrey Tautou完全不是我喜欢的演员的长相。
其实长得非常好看,但是脸上的神情十分的灵异妖气,那样怀揣着自己的小世界诡异地笑的神态,太让人不舒服了!
好吧,这部片子整体给我的感觉就很诡异。
法语据说最动听,从来没觉得;法国人的思维情怀据说最浪漫,也不觉得。
这部精灵古怪、充满了奇异想象力的电影,来自法国电影怪杰让-皮埃尔·儒内。
据评论说这是他拍摄一贯风格,也是成就他成功的风格。
那些非比寻常的、甚至带有童话怪诞色彩的人物和事情,以及超过正常人思维和想象的东西,是这家伙的偏爱。
早在大学的时代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对它最直接的感觉是这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十分别致,本来因该是天使艾米里的,但这个翻译真是双重感觉:凡间的天使艾米里爱上了美丽,呵呵。
而后来,我看了不下4遍。
发现这部电影平民般的罗可可的特色细节简直无以伦比:小巧,精致、跳跃、细腻、奇异、富有生气,以及童话色彩差感。
罗可可艺术始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室内装饰,力求打破当时巴洛克过于严肃和装模作样的风格,力求在细节上矫饰出一种别致小巧的,细腻温和的,雅致轻快而生机勃勃的效果。
到后期无论是艺术、绘画、建造、雕刻、服饰、日常生活,甚至礼仪上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从政治上说更像是一次贵族平民化的演变。
艾米里就像是凡间给严肃而孤独的巴洛克人群里的罗可可天使,给一群孤独而不善于表达的人们带来了欣慰和愉悦的方法。
电影完全给我展示了一个罗可可艺术在法国平民时代的展览馆。
展览馆的四大罗可可风格展厅:小巧的精致节奏电影的场景安排和设计极具跳跃性,从艾米里出生的演绎(是不是很像用卓别林式的幽默玩出科学片),到小艾米里把草莓套在十个指头上迅速吃掉,一条金鱼就能夸张的引起家庭情绪的爆发,或者因为报复邻居而在对方看球赛的时候拔取天线,更因为缺少爱抚使得父亲一接近就心跳加快;成年后的艾米里总是在意一些别人不注意的东西,比如看电影的时候观察幕布角落的虫子,在阳台数悉无数人高潮的场面,独自到她喜欢到河边打水漂(她的金鱼也是曾经以放生在河里的方式解决的)等等。
从艾米里的世界里,观众跟着她的步伐在电影跳跃的节奏中,发掘生活的趣味,寻找生活的意义。
既戏谑又却让人释然而乐。
设计的细腻温情电影里穿插的温情的画面时时有之:房东太太收到伪造的情书的喜极而泣,迟暮老人见到自己儿时的玩具宝贝而回归家庭,为两个巴黎酒馆无聊有病态心理的人穿针引线,给画画的老人剪接的录像带,爸爸看见木偶旅行的照片而终于走出低谷去看世界,甚至对店铺老板的整人设计都是为了对弱者的一种平等关心。
从偶然发现的突发奇想,到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带来温情,那些天使般的想法,不止为电影带来了温馨,更使得影片丰富多彩,完全阻击了观众的眼球。
奇异的童话色彩整个剧情设计都像孩子的童话似的,既美好又轻快,但童话的公主总要有王子救赎的。
于是有收集照坏证件照片的这样奇特爱好的王子出现了。
他使得我们的天使心跳加快到儿时对父亲的速度。
于是爱情在寻找与被寻找,迟疑与勇气中闪亮登场。
那些躲避中的默契,见面和归还相册的设计。
法国浪漫主义的画布被浓重的上色。
我不禁想起那些画《狄安娜出浴》,《秋千》都是给我们讲述生命和肉体之美,以及和谐的快乐。
沉默却富有生气艾米里说话的声音总是很小,几乎不想让人听到的感觉,很低的声音却让我感觉她总想要表现很张裂的感情,人都是渴望超越出无所寄托的生活的。
把木偶让空姐朋友带到很多地方去,再把照片寄回来,终于沉默的父亲出去旅行了。
电影总希望让沉默的人欣慰的笑着、走着。
我很难忘记这个场景:艾米里因为好奇而交往男朋友,却在对方努力情爱的时候做出夸张又好笑的表情(我寒导演的独特匠心)。
儒内敏锐的洞察力不停的在让他的天使光临并创造出那些饶有意味、又冲击情感的时刻,那些发来源于真实又平凡的生活,却又被他赋予了好似罗可可蕾丝花边的细节,使整部影片细致动人,突显了法国浪漫主义电影的感染力。
使影片更加温情,更加细腻。
整部影片在夸张浪漫主义的手法下,看似喜剧片的基调,其实也并非完全是一部笑闹的电影,电影许多沟通上存在障碍的人,许多生活上无法独立展开新的一页的人,无法交流,却又是那么的渴望被注意被关心,缺乏勇气,常常有挫败感难以表达。
儒内电影中的天使给他们的结局是理想化的,艾米里是理想化的。
但生活中的每个平凡人都可以成为艾米里,成为自己和身边人的天使。
这一个立意,让我倍感温馨。
如同画雷阿诺的老人最后也给了我们的天使鼓励―――――害怕爱和给予的人,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
干冷的天空尽是阴霾,自己躲在暖和的小屋看着电影,本已惬意的氛围在观赏完此片后更是无比舒适。
主人公艾米利有着漾着温暖的眸子,美丽而狡黠的笑容,而除此之外,这个和名字一样普通的女孩喜欢将手指深深地插入米袋里,用汤匙敲碎结成固体状的油层,在运河里打水漂——和所有划分在“芸芸众生”这一庞大而模糊的群体中的其他人一样,她简单地生活,感受小小的悲伤和淡淡的快乐。
然而当艾米利习惯性地在河边将石头丢出,打出一圈圈涟漪时,却让我感到这个从小生活在想象中的孩子并没有因为平庸琐碎的日子而迷失了幸福。
这部展现艾米利人生的影片并没有着重演绎某一个故事,一幅幅简简单单、鲜明清澈的画面诉说着一连串可爱单纯的故事,它们不分轻重而又联系着彼此,艾米利将美丽的心灵从奉献给他人到关怀与自己。
她把深藏着少年时期珍贵回忆的宝盒悄悄地还给风华消逝的主人;她在搀扶着失明老人走过短暂路程时,活泼热情地向他描绘黑暗之外的绚烂;她为了受尽欺辱的傻孩子打抱不平,把他那威风得意的老板整治到了“精神崩溃”;她帮助一对男女走出情感世界的阴雨连绵,为他们创造了令人羡慕的一见钟情;她不忍看到邻居对丈夫日夜的思念、对爱情的恐慌,用自己的方法写下一个美丽的谎言;面对日渐老去却孤守家中的父亲,她在真实的世界为所爱的人诉说了一段令人惊奇快乐的童话。
微风浅唱抑或细雨低吟,这个女孩总会带着笑容漫步在巴黎街头,步履轻巧。
终于,她勇敢却仍旧羞涩地抱起那本相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美丽。
“敲开你的幸福之门,如果你错过机会,随着时间飞逝,你的心也会枯竭干涸,最终如玻璃般易碎。
”她一定铭记着老人这句话。
影片中没有群星璀璨残阳沥血的壮丽,也没有天雷勾出地火的震撼,全片两个小时下来,我的情绪没有一点较大的波动,如此平稳本该让自己感到无聊,但我却丝毫不觉得冗长繁琐,我的心得到了久违的欢愉,平淡中的幸福。
我们多数人的生活都只是宁静,也许会遇见些漂亮却并不怎么宏伟的风景,也许一生都是平淡如水。
但是我们就要配合得那般好么?
浑身热血却只有一颗凉彻骨的心?
熙熙攘攘的街头,变化的都是相似的冷漠,距离成为我们生存的诀窍,心满意足活在一个人的世界。
我们总说钢筋水泥构筑了一个冰冷的世界,而我们自己是否更该责咎呢?
至少它们还能紧紧相拥!
圆滑一世,冷漠一生,将回忆溶解,它会沉淀出什么?
少了关怀,终究是一无所有。
人生到底有多长?
人生只在呼吸间。
一花一草,也许就是福祉所在。
周六的早晨,我选择了看碟。
《天使爱美丽》使我在激动和狂喜中度过了美丽的2小时。
奥黛丽•塔图的微笑俘虏了我,她的笑容如此明媚,如此纯净。
当她的笑容嫣然绽放时,顿然让人做出尘之想,就连世界也为之失色。
当然,影片本身也给了我巨大的喜悦。
因为它设置的谜局不仅挑战了我的日常经验,而且挑战了我的思维局限。
所有的细节,所有的镜头,所有的情节,彻彻底底地想落天外。
从头至尾,我都享受到了猜谜和破解的乐趣。
每每不期然,让人狐疑;继之,为之惊呼,俄顷,又抚掌轻叹,真乃曲尽其妙!
我喜欢镜头的美丽跳挞。
也喜欢小爱美丽的机变百出。
喜欢看她把草莓一颗一颗套在手指上,然后一只一只吮到口中;更喜欢看她在手指上用颜料画上可爱的小动物,然后做出各种跃然的姿态;也更醉心爱美丽居所的窗外,镜头快速地切换,花开花落,四季即在瞬间更迭。
一个镜头,便似一幅画。
没法不令人陶醉。
我也更喜欢影片博大的悲悯之心,因为它对边缘人群给予了深刻的体察和温婉的同情。
当我刚刚看到影片的开头,我猜,也许是“呼啸山庄”的再版吧。
孤独的少女,神经质的父亲母亲,古怪的邻居,似乎都暗示了后续的走向。
可刹那间,少女变成了“爱心天使”,她暗中帮助了好几位生活在孤独、寂寞、压抑甚至病态状态中的人。
她似乎没有自我的生活,助人为乐是她生活的唯一乐趣。
于是,我又以为,女主人公看来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私生活,没有爱欲,大概被塑造成了西方基督精神的代言人,来感化和普渡众生。
然而,影片再次“欺骗了我”,原来天使也是凡人,她也有无法摆脱的怯懦和恐惧,面对自己所倾慕之心,竟然张皇失措,如受惊的小兔可望而又逃避,……爱美丽不仅是凡人,更是有着心结的普通人。
爱美丽所帮助的人,甚至包括她自己,都是有各种各样心理和生理问题的边缘人。
这些人在普通电影题材中,要么为主流所排斥,要么就是作为“问题代言人”而出现。
而在这部影片中,他们是主流,是主角,他们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并非是无法克服的障碍。
比如,终日限于悲痛不可自拔的中年妇人,她只是无法忍受失去爱情的痛苦;孤独而又为疾病所困的老人,其实只是渴望交流和慰藉;爱美丽,需要突破心智的怯懦,寻找爱的勇气;甚至酒吧里的卖烟女和酗酒男,也只是需要情感的滋润,(虽然他们的破裂再次验证了爱情的苍白和人生法则的残酷);即便是被东家欺侮的弱智男孩,也有对美丽、对绘画的追求和热爱,一点点鼓励和支持,也能让他重展无邪的笑颜。
在这部片子里,主流人群的日常经验被大大淡化了,而是将体察的笔触深入边缘人群的内心,触摸他们的痛苦,平等地观照他们的人生,并借爱美丽之手给与他们深刻的同情和真挚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影片让人倍感温馨。
这部片子之所以好看,不单在于处处出人意表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它结合了一些悬疑和魔幻色彩。
爱美丽所有的善举,都是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
她像侦探一样,窥此别人的内心隐秘,然后又以秘密的,甚至有些孩子气的捉迷藏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一系列义举。
悬疑、侦探,这些因素,构成了充分的悬念,使得观众欲罢不能。
尤其是她在与心爱的人侦查反侦查的情节中,充满了喜剧的魔幻色彩。
我们看到人像雕塑,向男主人公眨眼示意;四方联照片上的四个一模一样的男子争先恐后地为他出谋划策,我们还会看到爱美丽泣不成声地观看荧屏上播放着自己的葬礼……真真假假,亦真亦幻,当真是妙不可言。
美丽、温暖而又天才的影片。
真的值得拥有!
一直在考虑该怎样表达我对《天使爱美丽》的导演让·皮埃尔·朱奈特的无比推崇与喜爱之情。
还记得那只叫做阿蒙的机器猫吗?
它的口袋里总有掏不完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从它口袋里变出来的会是什么。
让·皮埃尔·朱奈特就像是那只神奇的机器猫,他的大脑里塞满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奇妙想法,这些想法又被他以变魔术般眼花缭乱的手法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会折服于导演天马行空般不羁的想象力。
可爱迷人又充满爱心的爱美丽就像一个点石成金的天使,她有着无数美妙奇特的念头,琐碎平淡的生活在她的点化之下,每一个瞬间都弥漫着温馨与诗意。
整部影片完全是一个天才的信手涂鸦,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光彩。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部电影,那我想这个词一定是——妙不可言。
男声旁白,叙述只撷取片段,因此有趣不沉闷。
从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把孤独拍得如此美丽动人。
人们是孤独的。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种病,为必要的、不必要的理由,躲藏在阴影里。
天使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
热内认为,想清楚的了解一个人,就应该追溯到精子与卵子相遇的那一刻。
爱美丽在得知戴安娜王妃死去的一刻,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不足,即自我不足。
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多么脆弱虚幻,自己能够把握的事物,又是那么有限。
于是,她将重新珍视这种有限,并在这种有限或者局限中发展价值。
孤独天使爱美丽,在那一刻已经改变。
一个单一细胞,因为突变,进而为整个整体带来全新的力量。
法式励志,只属于法式宝贝爱美丽。
幽默美丽温暖。
保持孩童的天真心脏,想到了什么,就在心里任他成长。
一步步安排好后,抽出空闲的日子慢慢完成。
几乎不开口,但一切都在心里酝酿好。
于是每一天都有期待了,世界就这么美丽起来了。
片头的小爱美丽做过的事,我们在幼年也几乎都做过。
发现孩子们都一样呀。
被邻居欺骗,恐惧的以为火车出轨等等灾难都是因为自己。
发现之后,坐在房顶,拔掉天线,于是球迷邻居的电视每到关键时刻就是一片黑白。
爱美丽嘴角是可爱的小邪恶。
看电视时总是臆想,想到自己慈善一生英年早逝,竟然哭得那么伤心。
每次独自出门,看到扁平的小石子就要忍不住放进口袋,等到特定的日子去圣马丁河上掷。
听到自己喜欢的人与别的女人约会,竟然就傻傻的相信了,失望彻心。
她的照相亭子下的爱情,一本碎照片拼接成的影集。
他俩都是怪而可爱的人儿。
悄悄喜欢,于是暗中策划。
地上的蓝箭头,指着远处的雕像,望远镜,公用电话,相册某页,佐罗快照。
她小心翼翼地用小把戏把他引诱过来,却又不敢靠近。
鬼屋里,他抚上她的脸想,没有恐惧,而是嘴角难以察觉的笑意。
他没有准时出现在双风车,爱美丽想象了多种情形,真是让人惊艳!
想象中他买了酵母穿越帘子回来,而帘子真的动了,惊喜的转过去,却失落地发现是空姐的猫。
带着泪打开门看见他。
皮衣湿透,像是巨大昆虫的清凉脊背。
她吻他嘴角、颈、眼角。
他也照做。
像是某种仪式。
他们终于相拥。
人们都是孤独的,有生活的挫败感,却又充满个性,独特古怪。
爱美丽的爸爸喜欢将工具箱里的东西倒出来重新整理。
妈妈讨厌洗完澡后起皱的手指皮肤。
爱美丽小时候跟爸爸接触不多,爸爸每次给她检查心脏,难得的身体接触让她心跳加快,于是被当成了心脏病,没有上学,孤单的童年。
爱美丽唯一的朋友小金鱼老是想自杀,放归后停留在原处,仿佛不愿离开,像是在流泪。
爱美丽给乞丐钱,哪知老乞丐却淡定的回了一句:女士,周六我不工作。
百度图老人喜欢在特定的日子买鸡,做好后总是从鸡背开始吃。
双风车酒馆的一个男客很变态,老是用录音机记下一些事与情节,以此抓到情人的把柄。
总是幻想自己有病的买烟女和变态男在爱美丽的撮合下相爱了。
在卫生间里亲热,导致整个酒馆晃不停。
没有赤裸裸情欲,反之是小幽默。
失意的作家的那句话:如果没有你,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
被丈夫背叛的房东太太总是喋喋不休,果蔬店的老板被爱美丽偷偷闯进家整蛊,傻子店员把每一颗水果都当做珍宝,小心翼翼的捧起。
二十年没有出门的玻璃老人,总是画不好以爱美丽为原型的端杯子的女孩。
爱美丽的心上人在成人玩具店打工,曾经收集未干的水泥地上的脚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情哀艳。
多好的地方。
热内的童话世界。
画面美极了,颜色明朗,令人喜悦。
细节上值得反复玩味,百看不厌。
故事其实很多,全浓缩在122分钟里,因此看完后,画面自动闪回,要我记得可爱的细节。
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说不玩了。
像爱美丽一样去臆想。
就是这样,更想要去法国了呢。
不得不说的一句话,Paris, Je t'aime.
讲述一些怪咖世界边缘人物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每个人都有奇特癖好,每个人的孤独都被拖放在镜头前。
艾美丽从小就与众不同,在自己的世界里遭遇不幸依旧乐观的长大,戴安娜王妃的死亡令她倍感生命脆弱,热情被唤醒,去帮助别人像天使一样,古灵精怪的她爱策划,身边的人都被莫名其妙的快乐所感动,默默中也遇到自己的一见钟情,可在爱情面前还是怯懦,胡思乱想独自哭泣…终于勇敢的去追,庆幸的是他还在门口。
没有你,良辰美景又与何人说?
我可以在照片上,毫不犹豫地从那些热闹的人群中分辨出哪一张是最寂寞的脸。
那一定是一张最不起眼的脸。
占据的面积最小,在阴影里躲藏的最深。
不会被人在意,也不会被人轻易发现的一张脸。
我也可以在公车上为任何一个面对面相坐的人描摹他背后的故事。
他们大多一言不发地看着窗外,看着那些退到身后去的高楼与路人。
那是一种最沉默的姿势,不需要空间,也没有表达。
但是他们一定是有故事的,故事就藏在每个人的身后。
在那样的故事里,总事有些眼泪在里面流淌,也有落寞的欢笑,就像那个寂寞的房东太太、那个把电视机包上外套的玻璃人,那个纪录别人笑声的爱情记账狂、总是能咏叹出经典句子的失意作家、搜集别人撕毁过的照片的傻小子。
拥挤的街道,总有些人一脸欢笑,有些人满腹忧伤,但更多的人却是面带平和与安然,揣着心里不为人知的秘密到处躲藏。
……这是一部有着几米的风景的电影,比如那空旷的地下铁,繁华的游乐园;这是一部有着希区柯克的桥段的电影,比如玻璃人后窗的摄像机与望远镜,这是一部有着王家卫的风情,你可以看着快餐店帮工王菲潜入梁朝伟的房间,不动声色地改变着他的生活,同样,咖啡馆女佣艾米丽配了一把蔬菜店老板的钥匙,神出鬼没地戏弄着他的每一根神经。
尽管它有着这么多的纯净的色彩与手风琴的旋律,可是它却是一部安徒生的、格林的、孩子的电影。
艾米丽,一个可以给孤独老人找回五十年前回忆的孩子,一个可以将圣诞公公邮寄到世界上任何角落的孩子,一个用语言为过马路的盲人伯伯描绘美丽世界的孩子,一个为寂寞的女房东送来四十年前相思信的女孩,一个在公园里画蓝箭头,让爱人追不到自己的孩子。
在她的相机里,云彩可以变成任何她想要的形状,而整蛊她的人,呵呵,那可惨了。
在她的电视里,台词可以变成任何她想要的对白,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她也会竭尽所能。
那个玻璃人,二十年来都在画着雷诺•阿的《船上的午宴》。
他说,他最难揣摩的,是那个画面中最无足轻重,最不起眼的一个女子。
也正是在生活中不起眼的艾米丽,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其实她不是天使,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我们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平凡的孩子。
可我们的平凡注定了我们只能让孩子的故事成为秘密,就算曾经有过那么多璀璨的幻想,到后来却都不得不平凡地臣服于现实。
在现实的世界里没有翅膀带着我们飞翔,也没有魔法让我们乘风破浪,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另外一种生活,一种成人的生活,一种告别白日梦的生活,平凡地生老病死,不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奇迹,也从来不轻易对陌生人表达善意。
我们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也曾经满心期待地长大,以为那些曾经幻想的美梦的渴望的都会成真,以为初登场就会一鸣惊人掌声雷动,谁知我们并没有青冥剑也不会武功。
于是一往无前的冲动每次换来的却都只是一身寥落无人喝彩的落幕。
直到某一天的深夜里听那首罗大佑在收音机里低低地哼唱着《未来的主人翁》。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人在乎你想做什么或者是做过什么。
我们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都曾相信过一个谎话,可等长大后才发现人生只是一个游乐场,只有未曾入场的你会满是惊奇,而当你坐过云霄飞车再坐旋转木马,坐过摩天轮再坐碰碰车,才发现一切也不过如此,而无论怎样选择,都已经有千百人坐过,认为自己勇敢的也只有你而已。
我们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曾经在岁月里无忧无虑地疯长。
可是总有一天,我们厌倦了这个角色,于是对着镜子告诉自己,你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然后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外面的汪洋大海。
从此告别白雪公主与米老鼠,告别葫芦兄弟与蓝精灵,告别变形金刚与孙悟空。
从此禁闭双眼浪迹天涯,变成不再是过去的自己。
于是看着电视剧中山盟海誓的爱情也曾经午夜梦徊,但清早起来,却又抛到了九霄云外。
原本以为这就是生活的真相了,可是却从来没有想到我们遗失了东西。
丢失了童年的回忆,丢失了预期的旅行,丢失了从前拥有的光明,丢失了曾经坚信不移的爱情。
我们都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背叛了孩子的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懦弱,甚至不得不选择穿上冰冷的铠甲。
因为不渴望有所得而不再给予,因为不期待奇迹而不再努力,我们不再轻易地付出感动与付出虔诚。
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丢失的,只有别人才能够找得回。
一个认为快乐的事情就是把草莓插在手指上吃,把手插进米袋子里的孩子,一个口袋里总是装着打水漂石子的孩子。
固执的,拒绝长大的孩子,天真却聪明的孩子,顽皮而可爱的孩子。
影片的最后,艾米丽与她心爱的男孩在摩托上飞驰而去。
结束的乐章在我的耳膜上轻轻拍打出很好听的旋律。
过去的只能重现而不会再来。
一股热流在我的心中翻涌而上,带着酸意直击鼻息。
我努力地努力地闭上眼睛,收合鼻翼的呼吸。
禁住不让它们通过鼻腔撞入眼眶,禁住不让它们模糊我的双眼我的视线,禁住不让它们在视网膜外凝结成泪滴。
我看了很久,而且终究看完了,然后还是没看懂。。为什么评分怎么高?能总结为一句话么,好人有好报,是这意思吗,这种片太不对胃口了,噢,对,可爱的骨头好像也是这种风格。。。对了,看海报我一直以为是强尼戴普演的,汗。。。
大概是我审美观出问题了吧,大家都给了5星
Amelie搀扶看不见的老人一边快速行走一边讲诉她看到的一切 Amelie撮合爱情失意的咖啡店同事和变态男最后在咖啡店厕所大战 Amelie最后把自己喜欢的男生拉进房间然后他们互相亲吻 我喜欢这三段 其他无感 PS:是不是觉得这部经典好看的大多数是女生?
电影的画面安静而饱含张力,动与静在这里籍着色彩的牵线搭桥完美的结合了。
镜头和剪辑真的已经算得上无人能及,但是这么多年以后看我依然无法接受这个无理取闹的故事
不知道在干什么,欧洲文艺片再一次挫伤我
巴黎城市电影(蒙马特高地),地铁站爱好者狂喜。核心情节两个怪人相爱的故事对我真的不够touchée,还不如一些旁逸斜出的小枝桠动人,比如放生唯一的朋友小金鱼,因为家里气氛太压抑小金鱼只想着自杀,还有送盲人到地铁站一路用言语勾勒街边的风景。看到电话亭满满的黛安娜王妃事故时的各家报纸杂志头条那一刻顿悟,原来Jeunet这一部是他为了彻头彻尾满足拼贴狂欲望才完成的。总之很可爱但不够喜欢,那个年纪的Tautou和Kassovitz真是配一脸,Klapisch把还没红的Tautou拉去演L'Auberge Espagnole第二年上映也爆了,真是命好。
一颗星给浪漫的画面和色彩,一颗星给好听的背景音乐。不明白这么乱七八糟的剧情为毛要拍两个多小时,为毛得奖。是我口味重了么?欣赏不了小清新?好无聊的片子
内向人的爱情,充满幻想和浪漫,但只有走出自己的社交恐惧才能建立真情
欣赏无能,被迫看了好多遍都没法喜欢。
法国片饱满的颜色是一个特点,很早以前看的,却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
艾米丽,你才不是玻璃人,你是有能力爱所有人的天使,你可以飞过马路和蔬果摊,跳进酒杯和咖啡杯里。请吻我的嘴角、侧颈、睫毛,最后是唇。
我感觉有点无聊
要不是女主长得还可以,颜色的处理还不错,真的很难看下去!
消化不了法式浪漫
导演在整部片子如同艺术家精心涂抹的油画,色彩不繁杂,营造出法式的炫彩浪漫和节奏。
倘若人生遇到一个这么可爱的女孩,即使是再平庸,这辈子也算是没白活。
每个人的触动点不一样,而这部电影尽管评分很高,但没有打动到我。
没有想象的好,不过前半部分很出彩,后面有点不尽如人意。
一部神经质却被很多人奉为天马行空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电影,这一刻部分豆瓣网友褒外贬中的倾向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