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森这个演员比较熟悉,所以去看了。
不过刚开始就感觉到,这部片子节奏比较慢,原来是英国片。
整部片子缺少一点玩命追踪的感觉,杀人的无所畏惧,警察呢又无可奈何,总之没有玩命的刺激感。
看到巴瑞面对记者的“快乐”和最后的结局,感觉英国社会也存在着这么多的无奈。
它们的媒体甚至电影大胆地反映出来了!
同样地,中国也存在很多,甚至更多无法制裁无法解决的法律问题吧,但是估计我们的媒体胆子远没有这么大吧。
大家觉得呢?
Jason 和Paddy Considine在Aidan Gillen面前都是浮云啊,最出彩啊!
面相来说,国内唯有影帝黄渤可扛鼎之搅和之。
然国人总有一副包袱像,或者口是心非的偶像状,或者一副济世普度的悲悯样,但是学不来不列颠的戏剧范,旧中国黑白电影人一去不复返。。。
个人比较喜欢杰森斯坦森的电影,喜欢他在电影中硬朗、豪爽甚至有些暴躁的形象,以及那处处体现的睿智。
这部电影剧情有些别扭,看起来有些不习惯。
电影本来是宣扬正义、摒弃暴力的,但是这部电影中采用以暴制暴的情节和表现手法,处处充满着暴力,不论是警察,还是犯罪嫌疑人“闪电”,虽然很多地方没有直接拍摄鲜血四溅、血肉横飞的场面,但是还是极大挑战了我的忍耐限度。
法律中的确存在某些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的漏洞,或者任由他逍遥法外,或者通过法律之外的途径解决,影片明显采用了第二种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类看多了,总之各有特色,这部算是英伦腔调,情节还算紧张,最后有点俗套的结尾,并不能毁掉整部片子,看的爽就可以了,杰森依旧腔调!
节奏不够快速 冲着statham去的 和一贯的风格和接近节奏慢的让人想睡觉 不过英式的幽默和游离法律之外的处理方式 稍微不至于太乏味非动作片 非警匪片 完全一个犯罪片
整部戏把那些警察当2b如果事情是在80年代还一回事现在是21世纪啊.那写警察再懦弱 也不会比那变态狂傻吧杀警佐的时候上他家楼梯 用灭火器吧摄像头弄歪没带手套啊 没手套啊 有指纹 查摄像头没发现有歪了吗看了就有证据了啊变态狂进警局又出来的时候 还拿回那一大包钱进去的时候警局的人没看他带的东西吗 不认识钱吗能不追查钱哪来的吗 是那报社的人给被杀的线人的啊这就是证据啊 这是证据啊酒吧的目击者逼一逼能不证明变态狂在那出现吗都那么明显的东西 证明不了凶手杀了人?
非得在众人面前行凶或监控拍着特写才能入罪?
我没写过上百字的影评啊 太气了再烂的片都看过 看完也就算了 这部所谓演员阵容不错的片太倒胃口了
杰森斯坦森近两年的片子都不怎么样了,最经典的还是两杆大烟枪,非常人贩这些前几年的作品,我最喜欢的还是两杆大烟枪,剧情无与伦比,玩命追踪我对大反派的印象比对他的印象深刻
作为当下欧美影坛里最能打的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回到英国拍摄的电影,却不打斗和肌肉为卖点。
《玩命追踪》是英国人拍摄的警匪类型片,杰森•斯坦森此番要做的,只是一个警探“以暴制暴”的反击,带有点B级片的无视道德,卖弄现实背景里的黑色幽默,再调侃下英国人特有的“搞基”情怀。
一开场就利索的解决掉偷车小混混,“闪电”的绰号却不是授予暴力警探布兰特的,这是一个变态连环杀手自封的名字,可看做是嘲笑办事效率低下,又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英国警察。
《玩命追踪》里的警察专业能力之低,让人对生活在伦敦的居民深感同情。
片中那个变态杀手很早就登场,不到半场就已向观众亮明身份,与警察打过两次照面,衣着上的设置,直到最后一幕翻盘才得以体现。
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剧情推动力并不在于如何“找到”杀手,而是如何“惩罚”杀手。
对于这个杀手的作案动机,编导给予了完整的交代:原来也是因为斯坦森的一次“殴打”,进而心理畸形,向所有无关的警察报复。
布兰特和他的“基友”搭档,以及差点被害的黑人女警,一直在和杀手玩着猫鼠游戏,没有福尔摩斯和华生,谁都不高明。
在这个并不复杂的作案过程中,英国媒体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的角色,这确是对英国社会的一次讽刺。
变态杀手“闪电”把自己的作案流程和细节透露给喜好挖掘独家新闻的记者,从中获取名和利,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英雄。
影片中有一幕场景:因为证据不足,警方不得不释放杀手,当他从警局中出来时,迎接他的是媒体疯狂的追逐。
在这种过分强调“犯罪者人权”的社会环境下,警察变得十分的低效和笨拙,他们既不能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和同行,这才会出现“警察杀手”这般的耻辱。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横行,是如今英国社会无法解决的顽疾,从影片一开始,斯坦森饰演的暴力警探布兰特就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种奇观的现状做斗争。
这种粗中带细的硬汉角色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十分常见,经典如《肮脏的哈利》,挪到英国地界上,又多了份对官僚主义的反讽。
布兰特的新搭档是被他看不起的同性恋警探,二人对白中藏有许多英式幽默,一路调侃对方的性格和取向。
只可惜这种关系没能完全的展开,纳什的探案水平似乎并不出众,最后还是靠布兰特的另类方式,才彻底“处决”了杀手。
在构架这桩连环杀人案时,警察与杀手间的心理博弈超过了动作,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目的,关键就看谁行动更快,而线人则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个充当线人的社会边缘人,分别承担了警探和保护者的部分功能,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其实与那个外表疯狂,内心幼稚的杀手一致,遭到报复时,更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们,这也是社会的悲哀。
从这个角度来评论整部影片,就会发现编导在设置人物身份的用心,力求各种角色形象丰富,却有些失于零散和浮表。
不过,对于一部致力于突出黑色幽默,反思现实意义的英国商业片来说,斯坦森低沉的嗓音,坚硬的拳头,以及还算机警的脑袋,不用暧昧的“搞基”也足以完成任务。
看惯了斯坦森的动作,偶尔文艺一下也挺好。
不像以前那样露着大肌肉,大开杀戒。
相反,毛衣还真挺好看的。
有时候,对于暴徒,用常规的手段是行不通的。
这次斯坦森已经很克制了,还照着常规的法律走呢,要搁以往,直接自己单干,杀掉就行。
不过有了一个gay上司,看点有让浮想连篇的人多了点。
伦敦腔的猛汉,我相信放在谁身边,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觉得很放心。
绰号“闪电”(Blitz)的连环杀手神出鬼没地杀害多名警官,他的凶器是一把锤子,不惜一切追求社会关注度。
杰森·斯坦森将扮演张口闭口“politically incorrect”的侦探布兰特,而与他搭档的是由帕迪·康斯戴恩饰演的同性恋警官,这对“别扭二人组”提供不少笑料。
extra star for jason, i melt when he talks, in brits accent, how bad can the film be.
有点腐Q_Q
为何我很喜欢..因为那英国腔?
If you're picking the wrong fight,at least pick the right weapon.看JasonStatham 的电影,就算没有太多动作戏,看着他扮酷飚狠话也是一种享受啊。
硅胶呢?
这是一个警匪一起蔑视王法的故事...而且是三流的故事...
很不一样的一部犯罪惊悚片,因为平时好莱坞的看太多了,这样一部英式的不太规则的犯罪片让我一下子觉得特别有意思,那些英式幽默耍嘴皮子特好玩,而且片尾也太黑色了,太英式幽默了。
失望哦,没有动作场面,哪来的动作片?
冲着杰森·斯坦森来的只需看开头两分钟和结尾十分钟。看完好怀念Crank。
豆瓣的评价貌似不高 不过我觉得片子尚可 推这个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47723/
杰森还是一贯套路卖嘴皮子装酷,配个基佬搭档,追着自投罗网的罪犯,很短路的一个片。
烂片
嘛~马马虎虎,还不至于看不下去.
这确实就是弱得令人发指的伦敦警察,片子刚好就是去年伦敦暴徒袭击的时候拍的。倒是让我很怀念英国的生活……
Aidan Gillen 是权力游戏的小指头!
斯坦森挂名的伪动作片。。。
重点是看Jason好嘛!莫吐槽!
几场追逐戏拍的不错。
斯坦森烂片太多了
是我喜欢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