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比阿凡达好看多了,要剧情有剧情,世界观设定非常完整合理,人物设定前后没有矛盾,角色性格很讨喜。
不愧是迪士尼出品,火星上外星人造型、外星生物、风景、飞行器、建筑,人物服饰等等都非常精致,个人觉得外星狗狗非常可爱。
虽然也是沙漠环境,但并不会让人联想到古埃及古罗马,婚礼时街道的盛况和现场仪式等也不会让人联想到任何民族的风俗,总之里面的所有造型,都不会让人联想到任何熟悉的民族特色,你会觉得那就是火星上该有的样子。
说这些是因为我想吐槽潘多拉星球的所有设定,浓浓的仙侠风,包括男主阿凡达那销魂的清朝小辫子造型,分分钟出戏有木有。
世界观的设定让我想到了日本漫画封神榜。
都是假设这个星球上的历史进程是由一股神秘力量所操纵,而这股神秘力量从来都隐匿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不着痕迹的选择符合条件的人物,并把ta们送上历史的舞台。
总的来说是一部让人时不时会心一笑的温馨科幻片,男主因为重力原因变成能弹跳超高的“超人”,但打斗技巧不如火星公主,被吐槽你还是躲在我身后吧,哈哈男主被送回地球后设计让跟踪他的人现身,夺得了徽章,还劝侄子去干一番事业、谈谈恋爱,也很温馨。
可惜电影最后没有演男主回到火星后的情形,也不知过了这么多年,火星公主是否还在等他。
上映前看到媒体说本片有抄袭《阿凡达》之嫌,观众说“只剩暴力”,影评人说“缺少看点”。
抱着并非很高的奢望看了这部电影,消磨时间,说实话,收到国产烂片反复冲击之后,我只想找一部合格的电影来打消那些创伤。
但看后,我很惊讶的发现,这是一部好电影,首先,恢弘巨制,2.5亿美元打造确实不是盖的,场面极其宏大,试问,单说从伪大片泛滥的2011年至今有哪部电影的宏大场面能达到如此水准!
这还不够吗?
其实,很多人说题材老套,但是,你觉得这种史诗片该怎么拍才不老套,我就觉得故事很新颖,貌似火星探险,看着浮想联翩,感觉很好!
第三,国产伪大片都是明星一大堆,故事不重要,特效一般般,题材莫须有,制作比粗糙。
比起他们,这部电影简直堪称经典,类似《阿凡达》,但并非《阿凡达》,而且特效有过之而无不及,内容丰富,制作精细!
这样一部超合格电影,大家说这说那,那好,你不用说它差在哪,但凡找出超过3部,你认为去年到今年比它好的电影就行,在我看来只有去年的《铁甲钢拳》好过此部电影。
总之,我是强烈推介大家去看这部分账大片!
1,因为原著的开蒙地位比较高,都写出来整一百年了,有些关于情节和世界观设计得过于简陋的地方,确实可以予以理解,这让主创们在改编故事时也更容易趋于保守。
科幻小说(无论硬软)类似的情况不少,内容和意识在当时可能很新鲜,但必然有被时间淘汰的部分,也有并不适用于电影类型的部分。
前者比如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后者比如还是威尔斯的《世界大战》。
甚至包括漫画界的《北斗神拳》。
谁都知道它的故事在拉欧之后即陷入明显的周而复始,但它影响无数后辈的位置就在那里。
2,即便如此,抛开大世界的俗套,也不谈三个国家是否太过于对应美国南北军队和印第安人。
电影叙述在细节上展现的空洞程度,还是让我有点吃惊。
交战那两国就不用说了,在结尾婚礼才看见点烟火气。
即便是花笔墨最多的萨克人,做“实”的地方也不够。
两主角再一不来电,那真的就跟观众完全隔开了。
3,美工倒是喜欢的,那些场景无论是粗粝的地貌还是蒸汽朋克风的飞船还是空杂糅合的建筑,都像极了童年时在眼前来去闪过的科幻画。
只是,演希雷姆一族的演员,你们真没有觉得画在脸上的暗红色印泥花纹难看么?
不如鞑靼兄弟们啊!
4,开头为了先声夺人,先来了段炫的空战,过了很久之后才交待之前是什么意思,在叙事上恐怕比较减分。
然后整个铺垫戏是遗嘱一节,抓逃兵一节,星球探索一节,每一段都等于是重新进入一个全新的故事环境。
这么长又折叠的开场,会让观众看得很累的。
5,大主题做从“逃避自我”到“反认他乡是故乡”,其实是个很标准的好莱坞式主线,没什么好指责,但确实也没有天生加分的地方。
主角逃避战场,逃着逃着来到更大的战场,想着回家,结果慢慢地主动加入战斗,找到归宿。
这些都是故事自然而然的编法,如果没有更多的内容在,观众不买账很正常。
而如果主角经历部分还要做点悬疑,那么就得靠演员自己的魅力在前面撑,现在看来显然他的魅力是被硬往上“造”的。
他的强来得过于外挂,他的弱又无人懂得。
这种冒险,力量在哪呢?
6,说到力量,这个是任何一故事里最基础最实际但是又最需要小心的部分。
一个火星上某不了解国家的灭亡,在地球观众的眼里看来,真不如一个女人要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值得关注。
如何牵引住这些,然后撩拨受众,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部分。
不然,钱是越花越费力气。
7,最要命的是,不有趣。
原著可以一本正经,但斯坦顿你真的不敢加段子?
“三擒三逃”那段不是很动画吗?
穿越之后讲文化碰撞的地方磕磕巴巴,真不知导演对《鬼玩人3》这种作品是个什么态度。
8,阴谋论系统真是让创作者们爽歪歪的一个玩具。
神使这种充满BUG的存在就不细吐槽了,只是想起来这些年,有多少片都上赶着创造一些形象去对历史大事件负责,仿佛这就是一种瞬间让简单事件发光的神技,看多了有点烦,钱莉芳的《天意》其实也给我如此感觉。
9,重新看凯撒和安东尼站在一起,有些感慨。
10,朋友说,马克斯特朗应该是彻底把安迪加西亚的戏抢光了吧。
11,肢体捕捉技术其实这些年进步得很大,但如果塔克人做出来给人的实际感受还是跟加加宾克斯差不多,这就是要反思地方了。
12,迪斯尼这次把加勒比4赚的钱又亏走了不少。
剧情分为N个路线同时进行,每个线路的槽点都数不胜数看的时候会产生智商上的优越感前后矛盾的地方太多了多到无法吐槽!!!
女主角中东人长相,相貌一般吧,一直倾国倾城谁都爱一个快被处决的女看守莫名其妙成为了老酋长的女儿神使都是“武功再高,一枪撂倒”的破烂玩意儿男猪角开了超级super man光环,在那什么神河,在部落B大杀四方,砍死无数土著,在另一个部落A里就像剥了皮的菠萝一样好搞男女主角的感情进行的太快太肉麻让人恶心死了结婚的时候那个放大镜一出来我就觉得男女主角要被烧死在火刑架上……还有我老是觉得老酋长(那个四只手的,长得好像伏地魔的爷爷长着角的家伙)会抓着男主角的手深情地说:我把我的女儿嫁给你了……傻逼神超级神奇,但是会被枪子干掉,就这样还被男主干掉两个,拜托了给我一点逻辑然后那什么第九光线是个啥米玩意儿到最后也没露出庐山真面目,就因为它是九条线就叫第九光线吗!?
求你!
还有我最不能理解的,神啊,你跟踪男主那么多年,你都这么烦他了,干嘛不找点机会直接弄死他?
非得等着他弄死你?
你是真爱吧?!
影片结束时写着献给乔布斯,我简直……那个什么传送器啥的其实是有苹果的标我没看见吧 拜托了QAQ这个片子,如果硬说有亮点的话就是:1这么烂的玩意儿居然肯花这么大的本钱搞场面,美国真心有钱有技术2男主角戴帽子挺像约翰尼德普以上。
首先评价片子本身,总体来说虽然不太精致,情节也比较俗套,但还是可以一看,毕竟原著小说第一部《A Princess of Mars》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产物了。
实际上这个故事比较类似于当年还未诞生的“太空歌剧”这一个概念的题材,也就是说,不将外星设定地非常具有异世感(比如在生物形态、环境、社会结构等等上与人类世界设计的完全不同),反而将人类中的常见活动放置于异星使其发生,在本作品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地球穿越者与火星公主恋爱的桥段了。
不过原著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有个设定反而比较有趣,也就是故事的讲述者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只不过这个虚拟版本的自己,比真实的自己早了十几年出生,而在真实的自己死后十几年还依然活着。
埃德加本人是1875年出生,1950年去世。
而虚拟版本的埃德加,根据小说内容的推断,大概在1860年之前出生,而到1967年还活着。
本片在故事讲述方面做得还算中规中矩,主要角色虽然有些脸谱化,但并不算是多大的缺点,而其中那些神秘的“管理者”倒是有点意思,穿梭于各个星球之间,把每个星球向着枯萎衰败的方向推进。
结局也算完美并且留下了悬念。
原著小说中,巴苏姆系列是有一共11部书出版的,内容要比电影多很多,比如第十部已经写到男主孙女Llana的故事,虽然没有作者的另一个系列泰山系列知名度高,但也算是一部大的系列了。
“地球太危险,你还是回火星去吧!
”周星驰电影中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对地球人而言,火星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地球的近邻,更像地球的兄弟——自转周期几乎与地球一样,公转周期约是地球的两倍,昼夜交替、季节更迭都和地球的情况十分类似;表面也有对碳基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和水;重力与温度也在某些地球生物可以生存的范围内……于是,火星人就成了地球人的一个着迷的梦想,甚至有本关于男女关系的书都起名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以火星为背景的科幻电影始终都很多:从默片时代的《火星之旅》到90年代的科幻大作《全面回忆》,从蒂姆·伯顿的搞笑之作《火星人玩转地球》到逼真写实的《火星任务》,再到去年的动画片《火星救母记》……而不久前在在国内上映的科幻片《异星战场》,其小说原作则是这些火星幻想的源头——如果你感觉《异星战场》故事跟《阿凡达》、《星球大战》差不多,那就对了!
因为这两个科幻电影的导演都是看着《异星战场》的小说原作长大的:《异星战场》改编自埃德加·赖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小说“巴苏姆系列”(Barsoom)的第一本,1912年发表于杂志的《火星公主》(A Princess of Mars)。
今年正好是小说原作百年纪念!
“巴苏姆”也就是小说中火星人对自己星球的称呼。
电影中男主角约翰·卡特的侄子就用了小说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名字,以示致敬。
作为一部有百年历史的科幻小说,《火星公主》的想象力和开创性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想想看,在那个莱特兄弟刚刚让人类飞上天空不到十年的时代,作者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已经在小说中想象出以光能驱动的飞船了!
可惜小说是一回事,改编成科幻电影则是另一回事。
经过无数科幻大片的洗礼,观众们已经对视觉奇观要求越发苛刻。
纵然《异星战场》投资高达2.5亿美元,背后有《阿凡达》、《星球大战》的特效团队支撑,在视觉上也只是还不错而已。
无论是四支胳膊的萨克族还是六只爪子的白猿族甚至十只脚的外星狗狗乌拉,都无法带给我们第一次看到《星球大战》或者《侏罗纪公园》、《魔戒》那样的惊奇感。
电影中荒瘠的火星,也无外乎是增强版的美国西部而已。
《异星战场》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故事上,都像是一堆科幻奇幻电影的大集合:《星球大战》、《阿凡达》、《星际迷航》、《人猿泰山》、《魔戒》、《纳尼亚传奇》……好比一锅食材,每样都不错,但凑在一起乱炖,总是味道不纯,鲜味不正。
《异星战场》大概是太囿于原作,没有彼得·杰克逊改编《魔戒》的手腕和魄力,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有意思的是,小说和电影把主人公约翰·卡特设定成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个军人,从南北战争中一下穿越到火星去。
而火星上的几派势力无论打扮还是做派都像极了地球的古罗马时代。
再回头想想,《星球大战》不就是太空版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么?
共和国的参议院和杰迪骑士的元老院对抗帝国的皇帝(其实就是凯撒)!
而《阿凡达》则重写了美洲白人移民对印第安原住民的扫荡和屠戮历史;如果你再想想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幻小说《基地》系列以及弗兰克·赫伯特同样经典的科幻系列《沙丘》,你会发现这些科幻作品统统是以地球过去的某段历史时代为模板的。
换句话说,原来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往往不是在“编新”,而是在“述旧”!
《红楼梦》里宝玉曾经引古人的话说:刻古终胜雕今。
看来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无论科幻小说还是奇幻小说,单凭一个作者都很难构造出一个世界体系来,尤其难以创造出这个世界的历史。
尽管很多奇幻作家热衷于“设定”,花费了无数心力去设定出一个独特的世界,甚至有些作家联合起来共同构造一个宏大的体系(例如国内的“九州”或者国外的AD&D系统)。
但这种人为的设定又会带来读者难以进入作者世界的问题——因为整个世界体系对读者而言完全是陌生的,所有东西他都要重新和现实逻辑一一对应才能读下去。
即使以《魔戒》作者托尔金和《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这样的大神级作者,也只能创造出部分独特的规则来(例如《魔戒》中的精灵语)。
因此,通过幻想性的重构来借用历史,既能让读者/观众很容易理解这个幻想世界的规则,又可以借助读者/观众的经验来让他们投入到故事中去。
仰望星空,重构历史,几乎所有史诗性的幻想文学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2012-09-15只有华人才能翻译出“异星战场”这么NB、押韵又不算过份的名字,比起西方人毫无创意的以角色为电影名字,我们经常能有不错的二次创作出现。
为了3D的良好表现,也为了向小朋友科普地球和火星的G值有所不同,主角一直在跳来跳去。
在真实的世界里,如果憋上口气,不知道人类能在火星上跳多高?
如果如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火星表面也有层空气,人类又能跳多高?
这个提议值得勇敢的宇航员一试,记得要绑上绳子,否则一不小心跳到太阳系之外了。
电影中CG和真人的融合,已经完全没有痕迹,演员的挑战以后会变成如何在绿色屏幕前自言自语。
片尾居然还有对Steve Jobs的致意,Jobs对动画电影的推动有所被忽视,但是他的整体人生成就被高估了不少,没办法,这就是用数字和股票价值说话的时代。
电影源于《人猿泰山》的作者的另一系列作品,在上世纪的10年代,在登月和火星探测还处在梦境的时候,他能有这些想象难能可贵,所以不用纠结于剧情中的场景是否合理。
总会有一天,地球上的人类会造出随着光飞行的飞船,但是地球的海洋都会变得干涸,仅剩的河流会被崇拜。
永生的thern(或者说是神的代言人)控制着每个星球,最大最独裁的领导者也不过是他们的傀儡,每个星球无非是诞生、繁衍、昌盛、拥挤、争夺、战争、衰败这一套流程,跟人类的生老病死完全一样,有的时候觉得达尔文比爱因斯坦NB,物竞天择是这个太阳系绝对的规律。
剧情没什么特别的新意,主人公偶然找到通往外星球的通道,到了外星球遭到野人族绑架,通过自身特异功能得到拥戴。
然后不出意料的爱上一个女公主,为了爱情,帮助女公主与邪恶势力周旋,最终在受拥戴野人族的帮助下,剿灭了邪恶势力,粉碎了神的意志。
最终,通过人类的智慧重新获得通道钥匙,与女主角相爱永远。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的人物设定以及场景的设计,堪称精彩。
将现代的科技与复古的智慧结合的很到位。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写的不长。
看到网上很多人说这部片子怎么怎么差。
看过后才发现,其实还不错啊。
特别是最后那意想不到的一幕。
片子的唯一缺点就是剪辑的有点快。
这电影真怀疑是不是仿照魔兽世界出来的,这就是一个神、人、魔的世界,本来是由神去操控的东西,因为一段想挽回的爱情故事导致的,整个世界混乱了,人,魔联手突破了神的界线,让神不再可以进行对这个世界的支配。
刚刚看到拍摄年份,这是一部2012年的电影,当时的想象空间来看,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已经非常不错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最近才拍摄出来的呢,比现在好多的粗制滥造的电影好很多了。
最后的那段引蛇出洞的戏份也是非常不错的,完全的没有预见到的神反转。。
大致就是这样了,这部电影的想法并不算太多,但是看的时候非常的爽。。
科幻外衣,内核却是挥之不去的西部情怀,生命因热血而更加美好。ps:火星生物都太萌了嗷嗷嗷我也要养一只woola!!
女主角太丑直接影响观影情绪,火星国王和大臣竟然是罗马里的凯撒和安东尼,真雷人啊。
典型的好莱坞流水线
很不错的剧本一看就是很棒的基础上做出的。很喜欢。看的过程中觉得很开心。外星人性格塑造虽然不完美,但是外形和一些基础设置还是很好的。唯一的缺点,女主角并不吸引人。
漏洞百出的剧情,令人头疼的3d,imax也无法拯救你。从加勒比4到这部,迪士尼3d令人失望。
枉我看的还是蓝光版。
顶着烂片的名字,却出乎意料地好看!全场没有尿点!至少我没有!
进电影院感受最差的一次,彻头彻尾的白痴剧情,十足十的伪3D,异形战场基本没看见“战”,过“场”倒是有够多~
勉强打个及格分。从《波斯王子》、《创战纪》到《异星战场》,迪斯尼总是不长记性,这么大投入的项目,也不找个好剧本。要实在不行,就重启《纳尼亚》系列算了。
我很喜欢那只火星狗
尼玛!烂!
两星半。明明就是个简单好拍的故事,硬是被做作的台词搞得奇奇怪怪,主角的感情线发展得更奇怪。很喜欢场景设计和每一款交通工具,无论是多腿的还是会飞的。服装设计GJ!观众表示看大腿看得很过瘾!
全太阳系地球人最狡猾!火星公主不是一般的丑!
吃饭睡前打发时间而已。。。。
穿越剧。这样的剧情和不足的人气能收回成本吗?真正牵动我的是那只六条退的可爱小狗
说实话,我觉得碉堡了,除了女主角有点壮以外。期待续集,妥妥的有续集。
太二了,就结尾还算有点意思
都太有爱了!!
地球 Losers到火星变超人的故事。
好恶心的片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