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你要做的是将自己的心打开。
就像影片中的Tod,从一开始对印度的各种排斥与不适但后面的接受与融入,他将自己的心打开了,他会在荷丽节欢乐的反击,他会穿上印度传统服饰,他会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印度……回过头再看,一路来已经收获了许多美好与感动,自己在一点点的改变。
不可否认,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没有办法抵制与阻止它的进程,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心打开,用第三只眼去看这个世界……
为什么呀,看这部片子觉得如此感人啊!!!
没有什么伤心的或者是特别煽情的桥段,那还真是纯粹的感人泪下啊。
怎么回事啊?
我这感动点还真是有点偏差了啊!
怎么就没什么朋友推荐过这么好看的影片呢??
多亏了outsourced的美剧版,我才得以不错过这个5年前的片子……往大了说从立意啊表现手法之类的都很不错,往小了说就是异国风光啊风情啊风土啊等等都要比《饭祷爱》之类的深入人心许多。
另外,片子里的Dave说:“China is a new India. Twenty heads for the price of one."可是我们的官方语言不是英语啊,我们永远在服务行业里不能成为India的outsourced的下家啊。
我们只能在制造业上成为outsourced king吧……
1, 孟买太远,我不去好吧,那么6000卢比,我的车会坏好吧,我还要养家,5000卢比好吧,4000卢比,转眼之间,价格已经降低了1/3 .2。
todd,toad 托德,蟾凃
真是痛快,开怀大笑,毫不留情,忘却所有。
不要深刻,不要教育,不要煽情,快乐就好。
大笑中,印度特有的小豆蔻香味隐然飘过。
循着美国人陶德的脚步,我们来到印度――活色生香、衣香鬓影、泥沙俱下。
牛是神物,不可唐突,过马路时行人得安静地候着,闯进办公室来亦不得对其大呼小喝;左手不洁的,千万勿用于进食;婚姻是早就定下的,父母之命万难违抗……轮廓分明、眼眶深陷、长裙拖地、环佩叮当的印度女人逶迤而过令人晕眩。
他们那么鲜活地保持了自己传统的服饰文化。
并且不仅仅是服饰,在婚姻信仰的各个方面,都不曾在西方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而我们呢?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我们的一切似乎都被全盘西化,民族成为一个日渐虚无的词语。
出差乐趣不多,之一是在HBO或者Star Movie里逮到什么电影看什么电影。
盖因在家看片子必须郑重其事,如果手比较霉拣到烂片就等于焚香斋戒三天抽到下下签,平白费了心情;出差的话本来就是茶余饭后的零碎时间,从当中从尾巴都能看起,觉得有意思了记个情节记个演员上IMDB一查就全有了,也是一索隐派的乐趣。
这回逮着Josh Hamilton的半部《Outsourced》,讲印度人工便宜,一美国直销公司在印度组建call center,但由于文化隔阂/口音问题效果不彰,于是选派一美国主管同志来到印度,在种种文化习俗的冲突中对当地的call center实施精益管理提高效率的事儿,之间还穿插着Office Affair的调味料,印度咖喱,呃……是风情,浓郁,实在蛮有趣的。
简而言之,美国主管同志通过种种管理手段终于达到了设下的效率目标,然后美国总部作出了一个极其经典的决定,要把“印度Call Center的工作外包到上海,因为一个印度的人工可以支付20个上海那边的工资。
”原话如此:“I assure you, China will be a next India.”-_-,真不知道这是一部好莱坞的片子,还是一部宝莱坞的片子。
不过从原著立场来说,阿三同志们和我们谁外包谁都没什么差别,都是喝剩汤的份儿。
这两天闻得海尔海信已开始在非洲、南美建厂。
皇帝轮流做,Rule Maker怎么也该轮到东方人抢先一把了吧?
随便看看电影,看到好后面才发现这是一部爱情片。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是美国与印度的文化的不同之处,电影一直提到的是左手不能用来吃东西,我也是刚刚了解,原来是左手洗屁屁。。。。
电影的后半段又是往爱情线发展了,这我就不懂了,为什么店家会撮合他们两个,是那个房间的价钱比较贵还是什么,感觉有点牵强,不过也是为了讲后面女主角订婚的事情吧,不管是有文化的知识女性还是什么的,都会听从父母之命结婚,也算是文化以及观念上的不同吧。
总之,看完片子最大的感想是为什么女主角长成这样!!!
导致我以为她只是个路人甲啊,万万没想到,说好的印度姑娘美呢T_T
轻松喜剧,对于不同文化从最初的抵触到最终的融入和认可. 外包服务是世界一体化的体现. 虽然美国人和印度女孩的爱情颇具俗套,有限的笑点也只是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冲突,但仍旧不失为轻松的甜点类影片.
和《华尔街》这样的诠释商业的电影相比,《世界是平的》的艺术性比较差,但不失为一部了解值得看的商业学习片。
训练口语,you talking to me ?美国人的习惯说法,简化,快速。
来,带点杀气。
偶你吃定我了。
训练完毕,印度人也安排了对todd 训练,想印度的卡拉汉一样载歌载舞。
难为他了。
为什么印度的女主角看起来那么难看?
老外的审美确实不同。
中国的丑女也同样的畅销海外。
对印度人,大约也是如此。
美国电影确实比较赶得上时代,外包这才谈了几年啊,就上电影了,如果是中国还不知道何时呢,指望张艺谋,冯小刚拍这样的主题,不现实。
世界是平的,但不是公平的!
一个美国本土员工的成本相当于8个印度外包员工的成本,还相当于20个中国上海外包员工的成本!
老天!
咱们引以为豪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呀!
咋就这么便宜呢!
其实,相比之下,深圳似乎更便宜吧...泱泱大国,醒醒吧!
浓浓的印度风情是本片另一大特点,轻松幽默的故事情节很好地传递了印度文化!
这也算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男主角很帅,女主角实在实在太丑了!!!!!!!!!!!!!!!!!!!!!!!!!!!!!!!!!!!!!!!!!!!!!!!!!!!!!!!!!!!!!!!!!!!!!!!!!!!!!!!!!!!!
reminds me of times in India
handle culture shock的一个办法是可以将自己完全放空于当下社会,重新融入一个community。我相信inclusive culture会宽恕一切diversity,甚至是凝结在culture里的language。喜欢Asha的第三只眼睛——心灵之眼
中国的劳动力竟然廉价至此。一份工资可以请二十个人。。。= =
就不能找一个稍微,我是说,稍微漂亮点的女猪脚吗?!影片的前半部分不错,对另一种文化的解读与尊重,后面落入俗套。。。
只是想感受cultue shock 却惊讶的发现todd和toad .....而且挺真实的。
对描述文化冲击的电影总有种又爱又恨的情感,爱的是那种文化交织中透露的不安,不解,还有解读过程中的啼笑皆非;恨的是他们总喜欢抓住细枝末节不放,夸大文化中的习惯问题,落脚点放在异乡人接受这种习惯而不是相互迁就.此类影片很难处理,而迷失东京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怎么做到?很简单,将文化冲突放在次位.
對於印度音 深有體會我想知道這個 世界時平的 是誰翻譯的 挺不明白的
剧情很俗套 感情线只能说很美式吧…
当做跨文化科教片来看,还行。印度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简直有鸿沟……因为没去过印度,所以也不清楚这部电影中的现象有百分之几是真实的,种种习俗无不给人强烈的cultural shock。
《跨文化传播》课作业。
MBOs要面对很多的文化差异哈哈,学商科的人可以看看哦~
因为时长的关系,文化冲突的笑点没有电视剧来的多,里面人物也没电视剧那样鲜明。电视剧版的人物都挺好看的。这里的结局算是圆满。
超级搞笑超级有爱
美国人只知道钱和工作,却不懂得生活。美国人并没有教会印度人如何工作,反倒是印度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生活。
小故事,感动却不小,幽默更加不小。。。美国人在印度。。呃。。
没想到一本用于无聊打发我上下班地铁时间的(有声)读物也能像小说一样改编成电影,居然还是个喜剧电影,还凑合吧,虽然和书差别有点太大了
很适合商科学生看的电影吧
男主好帅,女主好丑……
能感觉到 Indians son aleg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