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远山转向一个小楼房的顶层平台。
金玺碧在抽烟,一个美女的过来跟她说话。
聊金玺碧老公,一个出了很多书这几天在这儿办分享会的作家。
金玺碧跟美女说,你做主持人跟他聊,只要记住问题清单就好了。
这是个小伏笔,金玺碧老公可能只能回答那些清单上的问题,对那些问题准备了腹稿,能侃侃而谈。
作为大一点的伏笔,之后金敏喜也遇到了一个不在清单内的问题(金敏喜的问题清单只有一个,就是你跟你老公怎么样。
),她就只能逃跑了。
第二幕,金敏喜在咖啡桌上来回捣鼓,拿出一些东西摆上桌又放进抽屉,然后喝口咖啡,用一些动作打发自身的枯燥。
金玺碧看到她就坐了过来,金敏喜说,哦,是你啊。
金玺碧说,没想到,在这儿看到你。
我在这儿工作,你来看电影的吗。
金敏喜说嗯。
金敏喜说,我不知道你在这儿。
第三幕,尴尬,没话找话,金敏喜说你还是以前那么瘦。
金玺碧说,我有话要对你说。
你一个人来吗,结婚了吗。
结了,你呢,我当然结了。
哦,好。
点点头。
金敏喜说,我听说了。
金玺碧说,你跟谁结婚。
金敏喜说,你不认识。
金玺碧说,我常常想你啊。
(沉默一会儿)金玺碧说,这些年一直没见到你,其他人倒常见。
金敏喜后仰双手抱胸前,金玺碧手臂撑桌身体微前倾。
金敏喜说,好久不见。
金玺碧说,跟你说话真好,你好吗。
金敏喜说,我好,你呢。
金玺碧说,还好,最近有点无聊。
金敏喜说,你想说什么。
金玺碧说,怎么说呢。
啊,对不起。
第四幕,推拉,画面给金玺碧一张大脸,声音给金敏喜,没关系,别这么说嘛。
别想了。
金玺碧说,真的吗,谢谢你。
虽然过去了,我还是想说对不起。
然后金敏喜金玺碧的脸轮流推拉。
金敏喜说,过去了,没关系,忘了吧。
金玺碧说,真的吗。
金敏喜说,我也不再去想你们俩了。
金玺碧说,那好吧。
第五幕,镜头快速下降到桌面,一个特写,金玺碧的戴戒指的左手抓着金敏喜的左手微微蠕动着。
金敏喜左手戴中指,右手戴无名指,被金玺碧当然一下就摸出来了。
之前不是太容易看清,因为金玺碧一坐下金敏喜双手就遮遮掩掩,藏在腋下,桌面以下这些地方。
我不清楚金敏喜这么戴是什么意思,之前见徐永嬅和宋宣美时也是这么戴的。
金玺碧说,我感觉很糟。
金敏喜说,没事的。
第六幕,金敏喜的影子独自划过电影屏幕上夜晚的海边。
她坐下了,开始看电影,电影院就一个黄头发白人男子和她,两个人。
金敏喜开始吃面包,下巴动起来。
看完了,金敏喜来到放映室,金玺碧用一种之前出现过的变态方法给她削苹果。
金敏喜说饱了 刚电影院里吃了面包。
金玺碧说电影院里不可以吃东西哦。
电影好看吗,金敏喜说好看,谢谢你,请我看电影。
金玺碧说,我以为你看我老公来了。
金敏喜说,诶诶,不是,他也在这上班?
金玺碧说,他在这儿搞读书分享会,中间还有些表演,放些视频。
其实我也不希望他太出名。
金敏喜问,你们怎么样啊。
金玺碧说,各自有工作,都忙,挺好。
第七幕,金敏喜转入攻势,你们平时交流多吗。
金玺碧说,有时一起在家喝酒,时间长了也不怎么说话。
金敏喜满意点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老公了。
感觉他变了,话多了。
金玺碧说,他滔滔不绝,我都快忍不了,你没和他相处太久,那时他还不这么健谈,严肃,不圆滑。
金敏喜说,他现在成演说家了。
金玺碧说,我比较烦,他在电视上永远重复同一套话。
金敏喜说,一模一样吗?
金玺碧说,是啊,一直重复,很假,说话不经思考,怎么让人信服,还整得很严肃一样。
为什么他会这样呢。
金敏喜捧哏,为什么呢。
金玺碧说,他会后悔的。
金敏喜快活地说,说不定他到处自吹自擂呢。
第八幕,保留环节,金玺碧问,你老公怎么样。
金敏喜说,英语翻译,也做老师,每天在家,早起翻译,一周上课两三天,这回他出差了,结婚五年,我们形影不离。
金玺碧说,我跟我老公不这样,羡慕你们这样。
金敏喜说,别人羡慕你吧。
金玺碧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金敏喜说,说得对。
苹果,好吃,确实好吃。
甜,很好吃。
第九幕,阳台抽烟区,主持人美女带权海骁出来,让他在这儿抽。
权海骁点上一回头,金敏喜也来了,大风衣单肩包双手插袋。
金敏喜左上,权海骁右下。
权海骁说,嗨,我听说你来了,还好吗。
金敏喜说,你在这啊,啊,啊你好。
我刚刚在楼上跟你老婆聊天。
听说你楼下活动,很多人来?
权海骁说,是吧,不太清楚。
金敏喜一低头说,我都老了,再见你挺尴尬的。
权海骁说,是吗,我挺自在,你不舒服?
金敏喜拎拎包,两手都抓在包带子上说,有点尴尬,你还在抽烟?
权海骁说,死都戒不掉,工作的压力比抽烟严重多了,医生说的。
你怎么会来呢。
金敏喜说,别抽太多,你之前有给我打过电话吗。
权海骁顿了下点点头说,哦,很久以前了。
金敏喜说,你觉得我是为你来的,并不是。
权海骁说,不是吗,别放心上。
你过得怎么样。
金敏喜说挺好。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滔滔不绝,我甚至怀疑你是否有用心,你一直这样下去不行的,你得停下。
权海骁说,你是这么觉得的吗。
金敏喜说,就是有些困惑。
权海骁说,那你来干嘛。
金敏喜说,我从这边走吧。
然后金敏喜逃了。
第十幕,金敏喜从咖啡店出去,走到街上,拿起手机停了会儿,又折返回来,到电影院,把相同的电影又看了一遍。
3.7星。
真好啊,很洪尚秀。
虽然没有最早看那两部的震撼,但还是很不错。
分三个部份:去见朋友1、见朋友2、去以前约会对象妻子的地方。
基本一个场景都是两三个长镜头拍掉对话,再加上三四个非常随意的镜头。
基本都是吃饭喝酒聊天。
影片感觉前面绝大部分都在蓄力,只是我无法判断这多大程度上是被计算的蓄力,反正呈现出了一种真实吧,看得很投入,因其非常生活的对话。
最后一场在对方聊到不喜欢自己丈夫重复一样的话一直说话像演说家一样的时候真的有点鸡皮疙瘩。
但最核心的力度还是在最后一幕毫无理由地拍她返回又去看电影吧,都毫无理由,但却觉得诗意,也不知道在诗意什么,但就是tmd诗意啊。
和那个前约会对象妻子的第一次对话很有意思,几乎可以当成范例,虽然剧本其实写得比较朴素简单直接,只是用最自然的方式带出对方可能之前横刀夺爱。
看完后仔细想,这个起到的效果应该是给最后结局的悲伤诗意增添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基底,很值得学习。
我的一部片子里保安那场对话想要的感觉其实很可以参考洪尚秀的对白写作风格唉看了洪尚秀的电影就明白,声音不需要做的精致可以有一些数码底噪,镜头的数字感不总是需要避免,数码噪点也没问题,室内室外超大光比也不需要避开,灯光也可以简单,场景美术也可以简单。
最重要的是剧本以及真实自然的表演…这至少是洪的电影之道。
诗意流动..流动在一些没有讲出的地方,在持续的持续的沉默里,留到影片的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出口,提醒我们一起迎接,“电影时刻”。
喜欢就好了,真不舍得不给五星支持。
金敏喜姐姐从身高体态就知道她多么有气势和魅力。
还有她的语言和眼神。
这是我看洪导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独》,看到第二部,我才发现,原来电影是会有水印的,这一看就是洪导的电影啊!
而且这部电影更加明显,长镜头最短都要一两分钟,我感觉最长的镜头都超过六七分钟,怎么会有这么长的镜头还会吸引到我,只能说太厉害了!
一个女人去了三个地方,“我和我丈夫从来没有分开过……”这部分台词重复了三遍,但是反而那个情绪是不一样的。
逃走的女人,是第一场景的那位妈妈,还是她会跳舞的那个朋友,还是她自己,又或者是第三个地方的那位女性,关于第三位女性,女主和她,我开始一度以为她们以前是情侣,这两位姐姐磁力太强了!
我觉得这么多桌上聊天的场景,感觉洪导的这部电影,或者和《独》一样,不是和朋友聊天,就是主角一个人思考,或者就躺着和坐着,这样的电影好文艺,好有魅力,不知道是不是还得金敏喜来拍才有这种感觉,我看完之后觉得她演太好了,感觉把角色和自己融为一体。
这种电影看似说了很多话,就很多聊天的时候,可是你会发现他们有时候聊很正常的日常生活,会聊房子衣服食物风景家庭,而主角也是真诚的表达,所以才会继续聊下去。
看了《独》和这部电影,主角都是金敏喜,看到她吃食物的片段,这感觉很可爱啊,我觉得好真诚的人啊。
电影我感觉是用一种极简模式来表达复杂的情绪,而且是要观众想象的。
补一个好笑的场景:就是她去到第一位朋友那里,邻居过来叫她们不要喂猫,那位女生和邻居对话那里太有趣了,好想笑啊!
关键这里还聊了很久。
《逃走的女人》金敏喜主演,让我好奇,想起了《消失的爱人》。
同样是女性题材的片子,前者如羽毛一样轻盈,后者则错综复杂,阴影重重。
影片中呈现的是女人三次的闲聊。
每一场聊天看似很普通,就连尬聊最后也找到了自然的平衡点。
女人们都在不紧不慢的聊着天,真的很日常。
金敏喜各种角度都很美。
虽然她可能整过容,但是洪导的爱加持看上去安然,自在,从容。
将日常琐事和男欢女爱赋予哲学意味,借此挖掘人性的复杂与善变,据说一直是洪常秀最喜欢的电影主题。
“遇上金敏喜之后,洪常秀的电影有了些微妙的调整,男性开始退潮,成为背景,更多的女性视角,动人的女性互助和友谊,她们真诚地提出问题,诚实生活,坦荡地体验着人这场悲剧和困境,并因此焕发出一丝动人的神圣。
”这样的电影虽然也是在吃饭喝酒聊天和抽烟,但是耐着性子看完是豁然开朗,逸趣横生。
电影没有章法。
夏夜9点之后,广场上跳舞的大妈,纳凉的大人和小孩渐渐散去。
玩滑板的妞,遇到了一起玩的小伙伴,看到广场空些了,舍不得离开,又去玩了。
女主角嘉米在三个故事里穿梭,她口口声声宣称的喜欢的人就应该时时刻刻守候在一起的理论,不过是在掩饰她早已被抛弃的事实,无论是曾经的男友还是之后的丈夫、因为没有一个人或者一对情侣可以活成她想要的那个样子。
那么嘉米为什么要在与朋友们隔绝这么久以后才主动上门联系呢,估计她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建设到心理足够强大到可以面对旧友们的盘问和面对旧友的可能的恩爱场景。
当然,她还有那么一点暗黑心理,就是旧友们其实过的也不怎么样。
于是嘉米带着如此复杂的情绪踏上了叙旧之旅。
第一个朋友永顺。
永顺是一个女同,在和丈夫离婚后终于拿着赡养费和伴侣住到了一起、一个郊外望着山的3层小楼。
嘉米应该是知道永顺已经离婚的,所以希望在她这里找一点平衡、还特意买了上好的牛肉来慰问。
嘉米一开始就很喜欢永顺的房子和环境,也很羡慕她们两个人平淡又默契的生活,即使面对邻居在对她们喂养流浪猫的行为上门投诉的时候,永顺和她的伴侣都可以平静和坚持的打法对方而不屈服。
另外,嘉米在留宿永顺家的时候,是被安排在沙发上过夜的。
嘉米抱怨永顺为什么把三楼锁上,其实是在试探永顺在取向问题上的明确表态、三楼代表着永顺和她的伴侣的私密空间、不希望与嘉米分享。
嘉米提到自己的丈夫非常放心她和永顺交往,也有那么一点讽刺的味道在话里:反正和女同交往估计不会被带坏。
在吃烤肉和饭后水果的环节上,我们都看到永顺的伴侣像男主人一样的在招待客人,到底嘉米没在永顺这里找到什么安慰。
第二个朋友秀英。
嘉米拿了一件送给秀英,闯入了艺术家的圈子里窥视。
像秀英一样的人群,爱上和抛弃一个人全看心情,哪怕一起睡了觉也不能说明什么。
没有固定的伴侣,一边会很潇洒的应对每一次偶遇,一边也会有擦不干净的感情残渣,所以他们也不会对嘉米的幸福守候论感冒。
嘉米同样也没在这里找到什么共鸣。
在看到秀英和追踪狂的旧情人之间的楼梯间吵架之后,也说不上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吵架拌嘴也同时意味着爱的嫉妒与疯狂,这种状态也是嘉米的爱情价值观里无法理解和容忍的。
嘉米同样也没在这里找到什么共鸣。
第三个朋友佑静。
这个朋友比较特殊、因为佑静是抢走自己的旧男友的情敌。
嘉米对佑静一直有深深的怨恨,虽然嘴上一直在说已经翻篇了(佑静根本不相信她的话)。
于是她故意在佑静的影院里违法规矩吃东西,然后故意告诉佑静她就是这么做了。
所以嘉米最希望能在佑静这里看到她和旧情人之间的感情摩擦猜忌埋怨和指责,但是佑静用平静的口吻反驳了幸福守候论、正常的夫妻就是相互给予对方空间。
嘉米又不死心、在楼外的吸烟区里逮住已经是佑静的丈夫的旧情人、希望能听到所谓的真心话。
但是旧情人才真正是把嘉米翻篇了,根本没有任何的触动和波澜,完全把她当作路人甲,于是嘉米彻底溃败了。
经历了这一连串软钉子之后,嘉米似乎彻底放下了伪装、回到佑静的电影院里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作品。
那么她之后还会继续编织谎言活在谎言里吗。
看到电影名字时我就在想,逃走的女人指的是什么,她在逃离什么,丈夫?
婚姻?
还是无聊的生活。
她有一个花店,但人很少,几乎全靠丈夫来养着她。
明明在女主人的口中,她与丈夫是那么的亲密,对三个朋友她都讲过,她不停的重复,五年来她们从未分开过。
但她真的幸福么,第二个朋友问你爱他么?
她竟然回答,我不知道。
她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是在欺骗朋友还是她自己。
最后意外见到了以前的恋人时,她的尴尬她的无处遁藏,几乎全部暴露在观众面前,最后她逃走般进了电影院。
可如果她当初真的和旧爱在一起,她会真的幸福么?
就像她的第三个朋友一样,我觉得也不会。
她要逃离的从来都不是什么丈夫什么婚姻,她要逃离的始终是自我。
这部电影是完全的女性视角的,这让我感到舒心。
三段式中都出现了男人,但他们出现的大多是背影,或是要求驱逐流浪猫或是骚扰或是油腻世俗的小说家。
而女性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传递则是构成了影片的内容。
三次会面。
第一次会面,对话和空镜围绕动物展开,不知道洪是否刻意引入eco-criticism的概念。
第二次会面,看着水平画面里对坐的两个女人,开始意识到男人的缺席(男人几乎仅靠背影在场),也突然意识到“逃走的女人”不是闲聊时提到的“领居家逃走的母亲/妻子”,电影里出现的所有女人都是在逃/欲逃的女人;cctv画面再度出现。
第三次会面,女人间的对谈滋生出一些暧昧但让旁观者尴尬的空气,当我像正常观众一样猜测两人的过往时,我也同时想到洪常秀自己也没有答案,并且他不希望我们在乎这个——过往也许是这样、也许是那样,也许她们相爱过、也许她们爱过同一个男人,当下的尴尬是无法被改变的;当对话里出现“丈夫” “婚姻”,我发现自己受骗了,我写道“The conversation is initiated by women yet centers around men.” 最后一幕摄像机向右摇移落在电影院的银幕上,我猜他用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中的片段。
女人进了两次电影院,看了两遍同样的电影,第一次黑白,第二次变成彩色,当我试图分辨彩色的海滩是银幕上的图像还是实景的时候,电影突然落幕,演职人员表的文字在海浪上流动。
cinema within cinema:cctv、银幕、以及摄像机,哪怕承载着最接近真实的影像,也只是大梦一场。
最后的回想:金敏喜扮演的女人说过三段重复的台词,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和丈夫分开,五年来第一次,我们从不分开,我们做什么都在一起。
这是我丈夫希望的,他说相爱的人要一直黏在一起,所以我们确实是这样生活的。
” 这是所有台词里最溢出现实的一段,用最张狂的姿态提醒我们这是她的fantasy。
幻想揭露隐藏的欲望,欲望/desire背面是大片的空白/空虚/void。
逃走的女人企图从空白里出逃,可是空白是没有边界的,也无所谓真正的逃出;不在场的男人在场于空白中(具象化一点可以说在场于女人的想象/女人间的对谈中),关于男人的想象/对谈越多,空白越难以填充,男人越发不在场,女人越发想逃却逃不走。
(另:我认为短评字数上限可以再宽松一点,照顾一下我这种啰嗦的人。
这么一些东西放在长评里我很难为情。
)
看电影的时候左边坐的是一位德国阿姨,看完之后她问我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她没有太看明白。
我几乎哽咽着跟她说我很感动,我只是想到了10年20年后的自己。
40岁的女人可以做什么的?
金敏喜在片中提供了一种可能。
她好像有着幸福的婚姻,她总是重复着”相爱的人就应该黏在一起“。
同时也重复着”我也想住在你这样的房子里“。
但最后的最后,我们都不知道她自己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也从来没有把她口中的爱情具象化。
是平淡吧,我猜。
她逃离的是那些婚姻日常里的平淡。
前两个男人的出现,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只看到他们的后背。
直到最后一个男人,也就是女主大学时期的男朋友。
镜头给了他们站在一起的画面。
显然,最后一次,她是为了找这个男人,这个总是在电视节目上滔滔不绝的男人。
这一次,她的话没有讲完,她逃开了。
她逃开的是什么呢?
是那些过了很久还在翻滚的年少记忆吧。
影片的最后她看了一场看似平静的电影,然后离开。
我也是。
愈长愈大,我们可以怀抱的世界也愈来愈广阔,可是那些少年的心事,吵闹,无理,肆无忌惮的真实也都渐渐逃开我们的怀抱了。
我承认自己从来不是洪尚秀的铁杆影迷,尽管也曾着迷于他电影里那些饭桌上的烟火气,也曾效仿电影里那些烂醉如泥的饮食男女,在首尔大大小小的餐馆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和朋友们天南海北聊着有的没的,每当坐在计程车后排望着窗外,就幻想自己是刚失恋的金敏喜,甚至还真的按图索骥寻去了北村方向,拍了一组自认为还很文艺的照片,还发现了加濑亮的自由之丘不在首尔,而在东京……尽管洪尚秀一直以来对我都有着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内心深处我却始终还是不愿意承认爱着他的电影,因为我总是不断在问:电影怎么能拍得这么容易呢,怎么能这么粗糙这样信手拈来呢?
好像上午有了一个点子,下午几个人凑在一起就能把片子拍完了,可电影,不应该是严肃认真的一件事情吗?
我承认,即便已经看过了十几部洪尚秀,也习惯了一开始认为比电视剧还要廉价的推拉镜头,但我对他电影中散漫的态度始终抱有一种偏见,尽管美国的伍迪·艾伦和法国的埃里克·侯麦似乎也都总在漫无边际的聊天,但至少他们的画面是精致的,台词也是考究的,而洪尚秀——我有段时间甚至怀疑他没有剧本,只有大纲,剩下的台词都是靠演员即兴发挥。
过去的洪尚秀就是这样,让人难忘,却没能真的让人着迷。
一切直到《逃走的女人》。
其实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也并不觉得这部和过去的洪尚秀有什么不同,还是一些人漫不经心的聊天,漫不经心的吃饭,嘻嘻哈哈吵吵闹闹,直到最后一场戏,金敏喜背对着镜头站在那里犹豫了很久,最终才决定转身回去,独自重看完一部电影,那一刻我才目瞪口呆,仿佛整颗心都被深深地击中。
电影中,面对每一个人对自己近况客套的询问,金敏喜的回答都出奇的统一:“五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在他眼里爱人就要形影不离。
” 那这次出差为什么又会短暂分开?
那一刻,她多么想让人继续追问下去啊!
可是无论姐姐、闺蜜和前任,没有人在意,更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她的话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之处,他们只顾着说着自己。
她们谈论着烤肉和水果的搭配,谈论着隔壁家养的鸡,她们向邻居的女儿嘘寒问暖,她们因为流浪猫和邻居撕逼;她们谈论着自己的存款和新认识的男友,她们用假装厌恶的方式,炫耀着自己的一夜暧昧;她们用虚伪的道歉来宣示着自己的胜利,她们用假装疲倦的口吻,炫耀着自己美满的婚姻…而这一切都与你无关,你只能云淡风轻地说着我很幸福,然后独自躲在漆黑的影厅里大口吃着垃圾食品,冷暖自知。
是啊,你想找一个人述说,却发现到头来却只能沦为一个聆听者,因为无论是热烈的,平淡的,纠结的,欣喜的,每个人都投身在自己的生活中不亦乐乎,而只有你是一个多余的旁观者,你为了排遣寂寞而来,却发现比过去更孤独了。
每个人都可以去冒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换来一份看似无聊而俗套的幸福。
而这些人看似轻描淡写的讲述,此刻在你眼里全是赤裸裸的炫耀,这样看似平静简单的生活最伤人,每一点都在不断像针一样刺向你,越刺越深,唯有逃走,才能解脱。
所以,这部《逃走的女人》最厉害的一点在于,最重要的也是它最想讲述的,反而是那些在电影里没有出现和被刻意隐去的部分,那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恍然大悟的微妙情感,这像极了某种报喜不报忧的新闻,你需要领会的,永远是那些没有出现在画面里,和没有说出口的东西——愈是喋喋不休,就愈是拥有更多留白。
你多希望自己的欲言又止在那一刻被看穿,你多希望有人真的能洞悉你的孤独,撕掉你伪装的坚强,轻轻问上一句:“亲爱的,你究竟怎么了?
”其实我们不必去过分猜测,金敏喜和丈夫究竟是短暂分开,还是遇到了感情危机,甚至她从来都没有结过婚,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三场会面中,她始终带着一种强烈的倾诉欲和深深的孤独感。
你可以想象,她不愿意回到家中,因为自从那个人离开后,空荡荡的家比过去更孤独了,所以她想要逃走,可看到别人按部就班的生活,她却比来的时候更寂寞了,这时候,她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寂寞,或许永远都逃不走吧。
何为女性主义?
何为女性主义电影?
引用戴锦华的话,女性主义最重要的力量是在于我们尝试朝向世界,看向主流社会当中种种边缘的弱小的另类的人群,去看到他们的生命所具有的提供给我们的,不论我们是主流人群,不论我们是主流社会,不论我们是强国,不乱我们是富国,我们要看向世界的弱小群体和各个角落,我们经由女性看向形形色色像女性这样的曾经被指认为他者,被放逐在文明之外的人群,看他们的创造,看他们的累计,重新发现他们对于人类的资料性的价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四星半。婚姻这个词组本身就包含了太多附加意义,而人作为自愿、非自愿、不愿缔结这样关系的个体,审视其的观念便大有不同。影片从金敏喜饰演的女主角出发,串联出不同女性,渐近渐远地反馈着婚姻的副产品。每一扇门的打开,都如嵌在肌底的银针,是治愈疗法,也可能满是生疼。而女主角与人反复交口的幸福生活,真的经得起过往的一丝碰触吗?是嘴上的不愿分离,还是内心的只想逃离?只剩下难以平复的波涛汹涌。
题外话:国内缺乏有效的交流,希望也有一个洪常秀。他的技巧在简单中体现高级,是能够启发很多人并给予很多人灵感的“源头”,他用一种方式降低了电影创作的门槛。因此,他也成了这届平遥被青年导演作品CALL最多的名字。他会流传很久的。
牛和猫和邻居众生平等,深夜门外抽烟的女人,三楼上锁的房间;韩国好男人少之又少,艺术追求需要爱情支点,煮糊了的意大利面;不断重复相同的话人将不再真诚,影厅里禁止吃面包,黑白变彩色的平静海洋;三个山边的房子,三个男人的背影,三个久违的友人,离异之悠然,单身之浪漫,前任情敌之尴尬;洪尚秀再次将自己的感情生活剥了三层皮来解构,有点厉害
没get到这种形式和表达的东西
说的话一遍遍不经大脑的重复,代表了不真诚。但是她也一遍遍告诉朋友们自己丈夫很爱自己,看似幸福。生活在爱中就没关系,但是爱是让人感到开心。形影不离难道不是以爱之名的自私禁锢吗?电影院里她的面容看起来依然孤单。为什么要来呢,其实你也对现在的幸福生活产生了怀疑吧。女性主义电影也没有逃避男人的存在,用鸡和猫暗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剥削。这一点甚至胜过讲女同电影的烧女图。而且电影中的人物关系不再像是《江边旅馆》那样生涩,朋友之间的相处更为自然。逃走的女人,既是宋宣美口中那个抛弃了女儿的妻子,也是结婚五年出逃一次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主人公的朋友们,那些离婚后在乡下独自生活的女人。金敏喜和金玺碧握手和解的画面,之前看预告,对不起我腐眼看人姬。知道剧情反而感觉两个演员把尴尬处理的很巧。粉丝滤镜给星。
3.5 每次刚聚集起一些情绪来就会被洪式镜头一推就拉没了,真叫人如何是好啊!看上去很随意的拍摄手法,难怪不少青年导演的片里常会cue他,大约是很容易有种心理:老塔费费我学不了,你老洪我还学不了吗?!而且还不耗太多成本,啧啧;三段女人们的聊天记录倒是真心切题,仿佛代表韩国男人的自嘲:韩国男人,呵呵不谈了,然而男人们是隐匿的也同时是最彰显的,是女人们一切的重心,一次次重复自己幸福美满婚姻的女人寂寞如雪,金敏喜真是纤巧啊,举手投足都是导演爱的凝视,裙裤好好看;“影厅里不能吃东西”台词忒应景,全场窃笑声;所以,别难过了,还是看电影吧!
还是很有意思的,克制的对话中暗藏汹涌,最后女主观看的电影也变成了本片的镜头和结尾,观影者和被观看者合二为一。
山景房地产广告推销片。
洪尚秀把三个不同的故事放入同一个框架,屋里的男人,藕断丝连着女性的脉搏,屋外的男人,契而不舍的扰乱女性的生活,公鸡可以靠啄母鸡颈上羽毛展现武力,猫咪吃饭存活就不可以吗?
#ICA 长评-她的选择。展现了极强的女性主体性,三位女性可以看作是她心理投射,也可以看作是对于未来可能性的思考,逃走肯定不是离开,而是可以看作是内心的追求。女主是一个相对迷茫的状态,她被强调爱情不应该有分离明显带有着煤气灯的感觉。三位女性都比较有特点,已离婚的女性空间和身份上脱离了丈夫,生活显得独立且平静,但生活阐述体现了一种被动的无奈(洪尚秀妻子的影子?),第二位是女强人形象面临的问题也是存在。第三位女替换了曾经她的形象,对她有愧疚。以心理映射思考三位女性代表了脱离婚姻独立面临的挣扎,完全独立面临的孤独和那可能的未来。结尾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两次向右横移镜头进入影院仿佛身处一部电影,结尾处也是影片的结尾。影片几次转场都是用的山峰做转场,转场使用的音乐依然是失真的音质,也是呼应“在场”。
不理解为什么可以入围主竞赛
今年看的第一个电影。说实话除了金敏喜的穿着没有太get到其他。
看也行,不看也行。
铁打的洪式反复和推拉,门口互相礼貌"对喷"那个镜头简直有如神助,连最后猫的动作都那么牛逼,有这一场戏,对这一部而言,足矣~
女人间的家长里短
因为导演和女主演著名,这种片子就可以售罄??金敏喜趁丈夫出差串门儿顺便秀5年恩爱不分开的日常,拍摄成本真低!但她前两位朋友家的房子是真不错!第二位窗户望去的仁王山,真是闲淡如风景画。镜头光线非常干净,就是突然推出去的近景镜头,跟大学实习生拍得似的。虽然不到80分钟,还是有些看困了。没有家庭负担又财务自由的女人生活不要太爽!竟敢管流浪猫叫强盗猫,人类才是大自然的强盗。学会了,以后有邻居不让喂猫就反问他:“那可怎么办呢?猫猫生存也很重要呀!”馆里3月“女性世界”单元。真是“写在脸上”的文艺片。临场收票,坐到山顶空座。“世界戏剧日”观影三连第三部。内嵌细中字大清晰。资料馆1号厅。售罄未坐满。大概疫情很多人不来或来不了,极限送票的都有。
“男人无用论”,不管是陌生邻居男人,还是年轻的男人,亦或是成熟的男人,甚至连公鸡在女人眼中都没有任何意义的连附属资格都没有的生物#70届柏林第六天第一场
基本讲明白故事,但过多的玄虚让电影并不实在,所谓的留白、隐喻、拍摄手法,甚至将电影的骨架抽走。有时候就这样,人在自己专业领域过度思考研究后会把问题想太透彻,变成最简单的解释,例如语言之精简、当代艺术之抽象,听起来是好事,也常有经典。但是,一旦走偏就是哗众取宠。这种刻意的展现,说得好听是返璞归真,不好听就是失去初心。希望电影人回归初心。
回乡恳亲之旅,依然是聊天电影,剧作像诗一样对仗,老洪尚秀了。有感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