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妮可
Nico,摇滚女王的最后岁月(港),Nico,地下丝绒之后(台)
导演:苏珊娜·尼基亚雷利
主演:崔娜·蒂虹,安娜玛丽亚·玛琳卡,卡瑞娜·费尔南德斯,桑德尔·丰泰克,约翰·戈登·辛克莱尔,托马斯·特拉巴齐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比利时语言:英语,德语,捷克语,法语年份:2017
简介:60年代,妮可因为和地下丝绒乐队合作,并在安迪·沃霍尔的提携下走红。后来妮可为了证明自己,开始了她的独立创作生涯。在影片中,妮可独立创作了近20年后,人们仍然只记得她当时和地下丝绒乐队的关系,她为此感到十分苦闷,决心要改变人们对她的印象。详细 >
“我的计划是成为优雅的老女人” 在劳顿疲惫的巡演和坏脾气和酒精毒品的纵容下,她一点都谈不上优雅,蜕下地下丝绒的光环,那个面目高冷的金发女郎,和音乐圈一半的男人有染的妮可,在昔日的碎片中面目模糊,她变成脱了形的徳裔中年女子,仍被传奇的阴影所追逐,日日夜夜被幻觉和自省的恐惧所困扰,不再有优秀的乐团成员,也被疏于照顾的儿子的堕落所拖坠,千疮百孔的晚景人生,如同迟暮的英雄一般,不得不去发现被时代抛在身后的勇气
#资料馆
人生高峰已过,一直追寻的梦想也未实现,儿子年幼就离开身边。看似没有负担的人生一把年纪了仍旧迷茫、下坠。深深的堕落感,挫败感。但好像就是每个人的人生,从未得到,行走边缘。
中规中矩的明星侧面传记,有一些点到为止的设计,比如车窗上移过的光点。华兹尔斯那首诗中留在身后的,应是死亡,其阴影下是不可驻留又值得铭记的感情。记住三句话:Young people are boring,经历过高峰低谷都空空如也,Morning small evening tall
SIFF2018…7/10 看來是真樂迷了,視角沒能嚴守、敘事邏輯或缺都不成問題⋯⋯橫移鏡頭下的明日派對就夠哭的了。I’ll have it hideous as life it is…
只要现场音乐一起就被摄魂,女演员也nico附体,感染力足已穿透我!
#SIFF#灰常带感的人生。音乐很棒,嗓音迷人有力。迷幻的精神刺激带来了极致的艺术灵感。
资料馆. 从二战尾声的柏林大轰炸到东欧剧变的柏林墙倒塌,「Nico, 1988」甚至从片名本身都在巧妙唤醒我们对历史的联想。Nico和那些她一路巡演的国家一样,在怀疑与迷惘中尝试重塑曾经的美好。只是那个年代的人怎么能够理解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就像她的音乐巅峰也注定只属于地下丝绒。
#siff21# 音乐响起时,才是最真实的Christa。地下演出的那一场,癫狂放纵,随性自由,是经历一生坎坷的呐喊,感染力十足。
我第一次认识Chelsea girls和大香蕉外的她 “The greatest thing you’ve learnt is just to love and to be loved in return.”
关于Nico去世前最后巡演的传记片,被毒品困扰许久后,她突然想要变成优雅的老女人,不再激烈到处对抗着地巡演,而准备移居到伊比萨岛去种花。布拉格秘密演出那一场尤其漂亮。
She lives in Manchester
她的儿子居然是和阿兰德龙的私生子,阿兰老头到底欠了多少风流债
果然摇滚歌手的生活状态都很相似,实在不太接受和认同,连累家人生活真的好么~~音乐还是不错啊~
记录了妮可生命中最后两年在东欧各地巡演的经历,虽然她已不再年轻美丽,只能依赖毒品酒精,而且脾气暴躁,即便观众稀疏,她的计划却是做一个优雅的老女人。女主角的表演自然生动富有感染力,布拉格的秘密演出及儿子自杀后的动情演唱两场戏最为出色,不过整体叙事和表现手法上还是过于平淡了点。(67)
Un autre film lent et ennuyé aujourd’hui. qui veut voir l’actrice joue Nico ?! “Je n’ai pas besoin que tout le monde m’aime, je m’en fou de ça”.
音乐人的追求和自我救赎让人感动。
Nibelungen Land
太用力了。。
女主演得真不錯 聲音質感真的有點nico的感覺…第一幕室內戲nico把門關上掏出錄音設備開始錄熱水器聲音有點geek笑出聲了 原來兒子進搶救室她走進去做聲音採樣的故事發生在這一時期嗎我還以為是小時候的故事 官中翻譯「妮可,地下絲絨之後」有點噁心請不要把nico的職業生涯以vu為中心劃分為兩個階段好嗎她離開vu後自己做了整整二十年的音樂!另外:ari前年死於海洛因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