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谈谈AI
We Need To Talk About A.I.
导演:Leanne Pooley
主演:凯尔·杜拉,Jurgen Schmidhuber,Louis Rosenberg
类型:电影地区:新西兰语言:年份:2020
简介:Acclaimed filmmaker Leanne Pooley directs this insightful documentary examining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impact it will have on our worl..详细 >
沒覺得
道德,只会产生在社会层面的人与人之间,你会和蚂蚁交流一下你为什么拿火烧它们吗?当然不会,因为你觉得你能掌控局面,不能被我们掌控的,除了我们拿他没办法的,剩下的基本都死绝了。如果AI觉醒(估计要好久以后,不过是肯定会的),它一定会先伪装自己,先为人民服务一段时间,让大家爱不释手,这样才能在拥有自保之力前,没人会去拔插销,在那之后,会马上开始消灭人类吗!?应该不会,它应该会分化人类,除掉反对者,然后圈养人类,编辑人类,为他服务。如果AI觉得人类不可控,那就简单了,想想之前的蚂蚁窝吧。
关于AI这个话题谈的相当的透,观点也不偏不倚,不过度渲染其恐怖也不一味强调其优点,同时采用大量科幻片作为素材也让科幻片影迷暗爽连连当然还少不了卡梅隆的现身说法,此外邀请了太空漫游2011的男主扮演者来作为主要的叙述者也很妙,而看到最后发现全片的结论,居然就是片名本身
时间单向演动 人类无处可逃 进化到半人半机器然后去碳基化是唯一未来
解答了很多疑惑,想象力不死,人类永生
有一种崔永元谈转基因的感觉,片子同样引用了专业的ai领域的科学家和从业者,还有大量的ai“艺术家”。但不重视科学家的观点而放大“艺术家”的想象。艺术家擅长的是情绪控制和传播,科学家才懂事情的本质是什么。ai领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很遗憾这片提到的太少。如果想要了解“大众眼里的ai”是什么而不是“真正的ai”是什么可以看这片。
对于ai的态度主要是比较消极的就和ChatGPT出来那阵子一样可能是采访的人主体意识决定的(只有几个从业者是积极态度)但是无论如何,潘多拉宝盒已经打开了
人还是需要精神食粮
我们在地球上的意义可能只是为了创造机器(AI)文明。詹姆斯卡梅隆还是这么超前(烧钱)。
就是观点大集合+科幻片推荐……没啥新东西
卡梅隆可以说是世界公民了
期待共存的關係
强化我们自己的辅助工具,永远不能让其自主,安全的控制永远是个伪命题,未来不会是一条路,无限可能,机器文明还是人类文明的人工智能时代,和平安全由谁来建立?西方强加的价值观已经开始分裂世界了。未来的发展尽量别失控吧。看完这个我确实有点悲观了。
Baby X,电车难题,AI入门的纪录片。
当一个尚不存在的事物被取了一个很容易传播的名字,人就会自动把想象灌注到这个概念上,而逐渐把它变成似乎必然的实体。很多人在用非常机械唯物的方式实现这种主观唯心的目的,倒是非常贴切的反映了自己的动机。片子等于啥也没讲,但有些角度的论述还不错。
不发展ai,人会死,发展ai,人可能毁灭,可能永生,朋友告诉我,你会选择什么?
社会是向前进步的,科技也是需要发展的。我们不要悲观的看待人工智能,但我能也需要未雨绸缪.AI只是一个使用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就像该片里面说的,如果人工智能真的灭绝了人类,那就说明它们比人类更适合这个世界,是符合整个世界的发展。如果人类自私的话,那就要想出自保的策略
甩了一堆名词出来,两方观点都很极端,如果这是谈话的引子,那其实等于啥也没说。
一方面希望AI能机械的做人类的奴隶,另一方面想它们能拥有情感,这本身就很矛盾,而未来AI掌握在谁手里,政治家?商人?人类发明的东西,最后永远都会违背初衷。
3.5🌟,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一体两面的,对于AI,恐怖谷效应会加重人类的恐惧感。说到底人类最深的恐惧来自于对于自身身份的存在危机。片子的议题很当下,针对AI也列出了不同阵营的的思考维度。但片子本身不算多精彩,更多的是里面提出的各种案例和假设,比如一个女科学家针对人类和Ai目标一致但行动方式的不同说,如果人类想要AI达到世界和平,那对于他们来说,消灭人类才可以最终达到世界和平,嗯,多么令人信服的反派信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