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干回到故乡

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庞克头返乡记(台),莫西干归乡,莫西干回故乡,Mohican Kokyo ni Kaeru,Mohican Comes Home

主演:松田龙平,柄本明,前田敦子,罇真佐子,千叶雄大,木场胜己,美保纯,小柴亮太,富田望生,守屋文雄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6

《莫西干回到故乡》剧照

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2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3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4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5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6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3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4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5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6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7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8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19莫西干回到故乡 剧照 NO.20

《莫西干回到故乡》剧情介绍

莫西干回到故乡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繁华大都会,有一支辛苦打拼而又名不见经传的摇滚乐队。作为乐队成员的田村永吉(松田龙平 饰)来自位于广岛县濑户内海上的户鼻岛,此时他已经离家整整七年了。前途一片渺茫,加上新近得知女友会泽由佳(前田敦子 饰)怀孕的消息,这个留着莫西干头的小青年终于决定停止乐队活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结婚。经过漫长跋涉,永吉总算和由佳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他的爸爸田村治(柄本明 饰)现担任当地学校交响乐团的指挥,为人十分顽固。忤逆的长子回家,必不可少要爆发一顿争吵。所幸历经艰险,永吉还是熬到了举办婚礼的那一天。偏偏就在喜庆的最高潮,老父亲突然病倒了…… 不经意间,每个人都要面对生离死别。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万花筒公园与游憩第五季偷偷藏不住之许你二十祈今朝鬼追人5老道出山能继续奔跑下去真是太好了。魔卡行动痴迷决斗大师LOST~追忆的水晶~芭比:公路大冒险玩偶盒惊魂利维坦天外有天第一季大话西游3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衡山医院M为了心爱的人情怨3超级女特工国务卿女士第四季再见溪谷回归天下粮田谁说我不靠谱东寺街西寺巷我是大哥大【我推的孩子】这个美好的世界

《莫西干回到故乡》长篇影评

 1 ) 生活的甜蜜与哀愁,恬淡又微皱

(文/杨时旸)一切都改变了,但似乎一切又都没变。

这就是《莫西干回到故乡》给人的感受。

生活中微妙的变化,甜蜜与哀愁,都恬淡又微皱,一切并非大开大合,其实都是通过琐碎的细节点滴渗透。

导演冲田修一有这种把握生活真实细节的本事,把一切心理变化包裹在淡然流淌的俗常之中。

之前的《去看瀑布》《横道世之介》都是如此。

当叛逆的儿子永吉梳着朋克头从东京回到故乡小城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将要面对怎样一个故事。

他带着怀孕的女友来到故乡,看望多年未见的父母,这几乎注定了一场冲突的降临。

但很快就会发现,这场父子间的故事,在拉锯,撕扯之间氤氲着难以言说的爱意。

从电影的第一幕开始,冲田修一就完美地进行了定调——那种隐藏在生活缝隙间的荒诞,让人们迅疾发笑但立刻又显露出淡淡的悲凉。

作为乐队主唱的永吉,造型夸张地在舞台上嘶吼,台下不过只有寂寥的几人应和。

他和乐手们回到后台,留着长发,画着尸脸妆的乐手,一改凌厉的样子,都懈怠又胆怯地谈论着对未来的恐惧,他们担心自己的养老金,盘算着自己会不会丢掉居酒屋的工作。

转场之间,就能看到表演性的强硬和在真实生活面前的懦弱。

它像从生活深处传来的鄙夷又无奈的嘲讽:即便你再对世俗不屑,你终究也要妥协。

这故事讲述的不过就是当一个人从傲慢的青年迈入成年门槛的那一瞬。

《莫西干回到故乡》的主线无非是两代人的差异,两个世界的碰撞,两种文化的冲突。

父与子,小城与东京,内敛与张扬,以二元对立开场,以相互理解收尾。

从微观层面去看,这讲述的就是一个家庭内部的关系,叛逆儿子尝试回到俗常,倔强父亲突然发现自己身患绝症,二人在各自巨大的生活转折点上的一次交互,但如果能抽离、俯视去看,就会发现,这写的几乎是一个时代的横截面,或者说是普遍意义上的所有人必经之路的微缩隐喻。

其实,中国观众去切入这个故事的时候,应该会有更亲近的感受。

处于急速都市化进程中的我们,两代人之间的牵挂与拒斥,总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温暖的回应。

换句话说,《莫西干回到故乡》,是一次文化冲突的外显。

如果说,父子二人是台前的角色,那么怀孕的女友和妈妈之间就是相对隐形的支柱,她们退后一步,默默撑起了另外一番面貌的精神世界。

父子间,两个雄性动物几年之后的重逢是从争斗开始的,男人原本就不擅长表达情感,即便互相想念,说出来和做出来的也不是拥抱,而变成打斗,就如同影片中表现的一样。

但女性角色显然不同,女孩和妈妈很快就有了家人的样子,女孩给妈妈做美甲,妈妈教笨手笨脚的姑娘做饭,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显露出女孩的一面,女孩渐渐具备了妻子的潜质,如果说,父子间是通过互相矫正达成理解与和解,那么两个女性角色间,则是通过感情的互通。

有趣的是,这两个女性角色都是母亲,一个看着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一个正怀有身孕,从他们的视角反观面前的父子二人,他们的执拗,打闹反而幼稚得像是孩子。

这是个巧妙的映射。

《莫西干回到故乡》是那种家庭戏中最本分的写法,父亲突患重病,孩子暂时滞留故乡,他们用一场仓促的婚礼满足父亲的心愿,有时悲喜交集,有时啼笑皆非。

这设定当中满含微妙的隐喻,父亲作为学校的乐团指挥,让孩子们吹奏着自己偶像的作品,荒腔走板,终不得法,儿子在东京演奏着狂暴的摇滚乐,同样没有观众,父子两人都是孤独又执拗的音乐爱好者,只不过用两种全然不同的音乐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最终,儿子用摇滚乐的激情激发了郁郁寡欢的学生,让父亲在生命的尽头听到了自己想象中的澎湃效果。

有时,每个人都固执在自己的执念里,而某些意外会让人们贯通,见证未曾想见的光芒。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都是每个人默默地改变,那么,儿子永吉的头发似乎就是不变的象征,他顶着莫西干发型穿梭于小镇和自己的婚礼,即便父亲要求,他也没有剪掉。

有些事情总会妥协,而有一些总会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而不会改变。

最终永吉和女友还是要回到东京,我们可以想见他们的未来,他们会更加切合实际的生活,永吉或许会把自己的音乐梦想当做爱好,成为自己父亲的翻版。

这故事中的美好和失落,就如此淡淡发生,又淡淡隐没。

一切都变了,似乎一切又都未曾改变。

所有变化都在心里,表面上依旧平静如水。

 2 ) 两代人

主线无非是两代人的差异,两个世界的碰撞,两种文化的冲突。

父与子,小城与东京,内敛与张扬,以二元对立开场,以相互理解收尾。

从微观层面去看,这讲述的就是一个家庭内部的关系,叛逆儿子尝试回到俗常,倔强父亲突然发现自己身患绝症,二人在各自巨大的生活转折点上的一次交互,但如果能抽离、俯视去看,就会发现,这写的几乎是一个时代的横截面,或者说是普遍意义上的所有人必经之路的微缩隐喻。

不过,这造型有点太辣眼睛了。

真的好多次都要弃了。

这个感官问题也要得到重视好吧。

 3 ) 莫西干回到故乡

从叙事方式来看的话,冲田修一的风格更像是一种生活流,这和山下敦弘的百无聊赖还不太一样,后者是想表现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而冲田修一更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本片中父子共处的镜头一样,只是普通地在天台上抽抽烟,去山上扫扫墓,但能看出人物在为彼此的沟通做的尝试。

由此本片的主题也显而易见,通过父子关系的修复进而传递出回归传统家庭的渴求,就像结尾阿永说的“等我出人头地就会回来”,这无疑是个美好的回归信号,即便它有个“出人头地”的前提。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进了大城市,这种两地格局已成为定势,早在小津的《东京物语》里就描绘过这一现象,家庭成员间的疏离成了城市现代化的产物,小津在片中安插了儿媳的角色为这悲观的世界注入一丝善意,而这也是冲田修一借本片想表达的思想,在传统家庭的变形过程中保留下人与人相处的善意。

 4 ) 头发是不能剪的

如果只看片名大概会误会这是个浪子回头的故事,然而“莫西干头”又隐约蕴含着某种戏谑的成分,似乎是个喜剧片,但从头到尾我都没笑出来。

随着开头一声炸裂的核嗓,影片高调展开,然后是急转直下的现实,不出名的乐队成员个个为未来的去向而迷茫,儿子带着怀孕的女友回到离开七年的家乡,却发现年迈的父亲得了癌症晚期。

父亲有着他自己的执着,在家乡的小岛上指挥学生社团演奏自己偶像的交响乐,那是他认为的至上音乐,可以和贝多芬、莫扎特等西方古典音乐家媲美。

儿子执着于不同的音乐理想,朋克头是他的标志,是他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标志,必然的成为边缘,电影没有交代太多,但是一句“靠她生活”就说明了一切。

我们原本鄙夷这样的人,不负责任的自私,然而后面发生的一切却让我们看到这个玩世不恭的朋克在面对自己父亲死亡之时的态度,也像许多普通的子女那样,希望帮助父亲没有遗憾的离开,于是故事就在这样的遗愿清单中逐渐上扬在最后的医院婚礼中达到高潮。

结尾处伴随父亲死前的一吼,激烈的就像开头的核嗓,在慌乱中众人推着病床无所适从的狂乱奔跑伴随着同样混乱的朋克音乐。

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导演这样去拍死亡,通常是或悲壮或哀伤或冷清,然而在这种混乱中音乐嘎然而止,所有的欲望、骄傲、不甘就这样随着突然停止的音乐而消失,留下呆滞的众人和观众。

影片内在的音乐感十分的强烈,从高音到低音到逐渐升高最后华丽的收场,让我想起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竟然发现俩者拥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父子关系在死亡的议题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带着怀孕女友回乡的设置仅仅是为了丰富剧情吗?

那个小号手为何也留起了莫西干头?

父母终会老去和离开,那么子女是做自己,还是不断的满足老一辈的期待?

这里面的存在问题,只有在面对死亡之时越加强烈。

对于父亲来说,他有需要保卫的东西,以一种孩童般的任性,这是他存在的方式。

儿子代替父亲指挥学校乐团,却用交响乐玩起了摇滚,创作了新的乐曲,狂躁的父亲在电话那头嘶喊,这是儿子存在的方式,而小号手似乎是为了映射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存在。

所以莫西干头是不能剪的,虽然是那样的爱父亲但那是他自己的存在感。

 5 ) 朴实无华,真正在讲生活的电影

《莫西干回到故乡》冲田修一真是个会讲故事的导演,看似平淡,但总是温暖人心。

由佳真的可爱,跟妈妈涂指甲油很温馨。

永吉为爸爸订披萨,这段笑着笑着就哭了……跟父亲在海边的对话,扮成父亲偶像矢泽,都表现着朋克青年柔软、细腻的心。

父亲固执得可爱,最后永吉指挥乐团,这一段笑死我了,永吉狂野得可爱。

永吉和由佳的婚礼也是莫名的感动,可算“物尽其用”举办的婚礼了,一个很温馨、很温暖的婚礼!!

影片中所表达的面对亲人逝去的着眼点是我喜欢的,每个人都不想面对亲人的离去,尤其是父母的老去、离去,感觉总是沉重的,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所以很喜欢这部电影表达的“生命观”,就如影片中永吉对野吕说“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父母是会死去的,虽然明白,但是实际上现在面对这个事实,不知要说些什么好。

”野吕“有什么想说的吗?

感觉只要呆在他们身边就足够了。

老师,好像有点寂寞”。

这段对话朴实无华,但却道出了许多,面对亲人的离去,不要着眼于最后一刻的生离死别,更多关注生活日常的陪伴。

离去即是必然,那我们就在离去的这段旅程中陪伴前行。

影片最后落日余晖洒在平静的海面,这个画面恰到好处的表达了父亲的离去(这里必须为导演点赞),随后是永吉和由佳坐在等候厅等船的画面,登上船永吉对母亲喊“等我出人头地再回来”这跟他与父亲在海边那段对话呼应,永吉开始了离家又一段新的旅程,我想这次的离家,跟他几年前的离家是全然不一样的!

 6 ) 令人流泪的大杂烩

整部电影其实乍一看上去像一部闹剧,但是笑过之后,眼泪就止不住了。

拍家庭关系的电影电视剧太多太多,莫西干从剧情上也算是另辟蹊径。

其实电影本身不算是有多么精彩,但是贵在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

看过电影之后,也会想起自己家里的老爸,可能离家已久我们的父子关系并没有像电影中这样不和,但是对一些问题的眼光差异越来越大,很想回去陪陪他了

 7 ) 日本朋克青年逃离“北上广”

一个和本文没什么关系的段子:说,大张伟小时候嘴特贫,经常被学校的混混们按在地上摩擦。

每次大老师都是被打到讨饶:疼疼疼,再也不敢啦!

然后撒丫子一溜烟儿跑到安全范围,消失在胡同拐角之前探过头,食指呈抛物线状从下巴颏弹出,不忿道:我CNMB!

老子还敢!

据说这是大老师“真朋克”名头的由来。

今天介绍的不是北京的朋克大张伟,而是东京朋克永吉。

也就是今天这部《莫西干回到故乡》。

故事很简单:在东京难以维持生计的摇滚歌手永吉因为女友怀孕要回乡探亲,期间父亲不幸罹患癌症,感情隔阂多年的父子在懒户内海的小岛上演了一出平实幽默的小品剧。

这故事怎么看都感觉像是《东京物语》的“镜面”版——一部是父母去东京看子女,一部是儿子从东京返乡看父母,期间都是父(母)亲患重病,背后都在探讨架构在城乡文化隔阂下的亲情关系。

不同的是,大师小津的笔触更加细腻平实,除了表现人道价值外,更用坦率和清晰的手法反映出整套的生活哲学。

现年还不满40岁的冲田修一显然达不到前辈的高度,但是凭借“再黑暗的故事也要以喜剧的方式来展现”的风格被誉为亚洲的韦斯-安德森,后者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堪称悲喜剧的经典。

从另外一种角度也可以说,这是冲田修一对从小津安二郎到山田洋次所确立的“庶民喜剧”风格的传承和开拓。

故事的开篇是永吉的乐队在livehouse里面的演出,台上嘶吼台上狂欢,身处东京的年轻人把平日生活和工作的压抑一并宣泄。

和台上肆意的重摇滚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乐队成员下了台之后平静地抽着烟各怀心事:贝斯手在担心自己的养老保险金,电吉他手觉得在居酒屋打打工也挺稳定,而主唱永吉被问到有什么打算时依旧一脸茫然……现实的窘境让心怀爱与自由的朋克青年不得不收起反叛的触角,回到故乡似乎成了不得已的后路。

这不是冲田修一第一次在电影中讲述大城市的年轻人追寻理想与接受现实的困境。

在今夏Netflix出品的日剧《火花》中,冲田修一就导演了其中的第5、6集。

这剧的主人公是一位漫才艺人,同样在大城市艰难讨生活。

10集剧情,一集一年的设定,冲田导演的这两集正好是主人公面临转折的时期:比自己晚出道的后辈已经崭露头角,而自己和搭档还在默默无闻。

“如果对你想做的事,你拼尽全力的努力仍然要面对失败,你会怎么办”?

导演在镜头背后默默发问。

永吉回到阔别6、7年的家乡——濑户内海的小岛。

父子之间的嫌隙并没有随着时间缓和,当父亲知道永吉在城市中靠女友养活时大为光火,顺手拿起刚摆上桌的水果就朝永吉砸过去,儿子愣了一秒然后以相同方式回击。

父子间第一次冲突相当激烈但并没有朝着尴尬发展,刚刚还追着儿子满屋跑的父亲,下一秒就拿起电话通知邻里:(儿子回来啦)要开宴了,都要来呀!

严肃的悲喜剧,生活细节的戏剧化处理,冲田修一用最擅长的方式细细缝合着父子之间的裂痕。

中国20世纪末有部片子叫《洗澡》,导演是同样擅长处理父子关系题材的张扬。

两部电影无论从结构还是表达方式都有类似之处。

在看重亲族关系与家庭伦理的东亚文化语境中,“家庭”成为人们获得身份认同和情感支持的“轴心场所”,而城市化进程不断冲击着依附于乡土的传统“家庭”观念,父子之间的情感纽带变得更加敏感脆弱。

父子间的激烈冲突实际上是城乡隔阂的外在表现,这种带有社会意义冲突是不可完全抚平的,所以无论是小津安二郎还是冲田修一、李杨,都在片中安排了“父亲病重”这样的情节,以节奏线的跳动来过渡到情感线的平稳。

回到本片中,父亲的角色设定是个摇滚迷,甚至儿子“永吉”的名字就是取自偶像“矢泽永吉”,但是父亲在儿子身上种下的希冀并没有结果。

父亲在岛上的学校教孩子们交响乐,在重病住院之后坚持跑到楼顶隔空指挥的段落让人想哭又想笑。

矢口史靖的《摇摆少女》,三木孝浩的《唇上之歌》,日本战后的国民教育带动乡村教育,而音乐绝对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受此影响成长起来的年轻日本导演对于交响乐似乎有种偏执的爱。

随后儿子代替父亲指挥,用摇滚方式演绎交响乐,病榻的父亲听得老泪纵横,大呼:就是这样!

另外一个点睛之笔是,儿子在晚上假扮“矢泽永吉”去见父亲,完成与偶像见面心愿的老父又喊又叫,快乐得像个孩子,音乐成为修复父子关系的隐藏纽带。

父亲的饰演者柄本明这两段爆表的演技简直要溢出了屏幕。

故事结尾,完成bucket list的父亲在儿子婚礼上以一种荒诞的方式离去。

儿子和儿媳坐着船离开小岛,永吉靠在怀孕妻子的肚子上倾听胎动。

朋克青年归乡又离乡,亲情疏近流转,代际和血脉依旧延续着。

无论身在北京还是东京,无论家在乡镇还是小岛,每一个在外漂泊的年轻人都会遇到驻守和回头的犹疑和彷徨。

希望冲田导演的这125分钟,能让你在欢笑中有体会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

就像河濑直美曾经说过的那样:电影是风,电影是光,电影是走在我们前面的人。

 8 ) 偷偷地表达着真心

我喜欢导演处理人物情绪的方式:不是那种大开大合地明晃晃地高兴或难过,每个人都打着不同的幌子表达着情绪。

爸爸和刚回乡的儿子互殴,转头就打电话高兴的通知街坊邻里儿子回来了 生病前父子俩他逃他追,父亲病倒之后儿子却会主动低下头让父亲打。

妈妈的情绪就更加内敛了,因为癌症哭的时候假装是在为广播里输球不甘心,因为儿子又回家来的时候高兴得抱着儿子哭时却假装只是因为赢球而高兴。

大家都在偷偷地表达着真心。

真的就像永吉说的,原来父母真的会离开我们,这一天真的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什么天才会把婚礼和医院结合起来,很荒诞但又很合理,生命的逝去和生命的孕育在同时发生,结尾推车冲出去撞墙的处理真的太出乎意料了,悲伤的故事带有着滑稽荒诞的色彩,就像网友评的:人终有一死,当所有的遗憾都没有了,该满足的都满足了,活着的人就不要有什么负担了,带着新希望继续走下去吧。

 9 ) 观后感

太会写生活细节了。

冷冷的笑点,尴尬,停顿,真的很能通过镜头语言制造笑点:当你看到爸爸问是不是癌,儿子点头媳妇摇头之后漫长的沉默;看到一辆赛一辆的披萨外送电动车和船上打招呼的外卖小哥,空气中弥漫的尴尬让人笑得停不下来。

描写人物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爸爸和刚回乡的儿子互殴,转头就打电话高兴的通知街坊邻里儿子回来了;生病想回家,回家的路上爸爸高兴的唱起了歌;人生心愿见到偶像被满足了的时候(虽然是假的),爸爸高兴得大哭;妈妈则更内敛一些,因为癌症哭的时候假装是在为广播里输球不甘心;因为儿子又回家来的时候高兴得抱着儿子哭时假装只是因为赢球而高兴。

对于父子关系的修复,又是用了非常自然的方式展开,没有什么大起大落。

不需要爆发激烈的争吵,也不需要认真的敞开心扉说煽情的话。

对儿子在城市没出成绩一边生气一边又高兴通知邻里。

不自觉对学生说着知道父母终有一死,但到了这一天又不知道做什么才好,被中学生说只要陪着就好吧,他看起来有些寂寞,于是回城市的中途又进行了折返。

爸爸提出的心愿都努力去满足,想见偶像太难了,原本不愿意的改发型也勉为其难改掉吧;想吃记忆中的披萨,就让几家披萨店送到岛上来;与其带着遗憾,说谎去实现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假扮成偶像让你见见吧。

爸爸说你还是回东京吧,你对我这样好,让我觉得自己是将死之人。

那也是事实,我能做的只有继续对你好点,再陪你一点,除此之外没什么办法。

父子俩几乎不怎么认真交谈,但他们有在为沟通做尝试,一起天台抽抽烟,一起扫扫墓。

唯一一次听到心里话,还是爸爸有了点痴呆,把儿子当成小学生来交谈,这才发现,在大城市搞音乐7年没回家,不是跟家里关系恶劣,是爸爸对他寄托了音乐热爱并且让他出人头地再回来,他的追梦其实也是传承。

他不是孤单的追梦,其实有亲情作后盾。

所以音乐也成了他们修复关系的纽带,前有儿子代为指挥,结果父亲听得老泪纵横;后有儿子扮成矢泽,满足父亲心愿。

这两件事父亲都给了他相当正向的反馈。

冲田修一对死亡的描写很轻,不煽情,甚至让人有点想笑。

让去世的方式变得荒诞,省去了哭喊煽情的片段,人终有一死,该满足的都满足了,生者就不必有太重负担。

父亲去世后儿子还是回城市打拼,虽然两代人生活方式和地点不一样,但保留下对家人的关心就是一种关系的维系。

 10 ) 悲喜

故事仅仅局限在一个普通却特别的家庭里,从永吉带着怀孕的女友刚回家开始,父子之间所带有的城乡隔阂就造成了激烈的矛盾。

不过所有的愤怒与争吵都被冲田修一用戏剧的喜剧手法冲淡地不至尴尬。

一事无成又叛逆的永吉,任性又不够贤惠的由佳,融入到这个大家庭里以后,经历着伤痛与温情,永吉由最初的叛逆渐渐变成体贴父亲的儿子,由佳也在磨炼中成为合格的母亲、媳妇。

纵使治最终在一场近乎闹剧中逝世,不过每个人似乎都得到了新的开始新的生活。

冲田修一将喜剧变成悲剧的脉络,又将悲剧变为喜剧的开始。

冲田修一将悲喜交叉,在压抑着银幕的感情的同时却让观众的内心产生混合的化学反应。

影片的发展也以父子关系的发展为一条基轴,从一开始的水火不容互相看不对眼,到儿子为了父亲用尽一切办法找披萨,父亲为了儿子强装吃到了想要的披萨。

当父子关系逐渐升温趋于缓和的时候,也暗示着因父亲病情越来越重唤醒儿子对父亲内心最深处的尊重与体谅,父亲也不再有往昔的生命力与儿子均衡对立。

父子关系因一场悲剧不平衡,却产生了喜剧一般的美满效果。

治拖着病重的身体指挥训练时,治以为见到最爱的偶像后夸张地大叫时,治的病床在众人目瞪口呆中撞门时,究竟该喜还是该悲?

冲田修一表现着悲喜,也表现着悲喜之间和谐又密切的特有联系。

《莫西干回到故乡》短评

冲田修一至今最差的电影,完全没有情感融入和节奏可言,就剩点点怪趣味了。

4分钟前
  • 兰波
  • 较差

蛮无聊的..剧情大概都能猜到,但导演玩不出新意,节奏感把握得不好,很多镜头不知所云。敦怎么老演这种角色啊,演技本来就不好...希望尝试点新的。老戏骨演技真心不错,有笑点,但没有记忆点。

7分钟前
  • 锡兰
  • 较差

为什么我一直有个回家种田的先入观

8分钟前
  • 长安
  • 还行

最后婚礼那场戏还挺赛博朋克的

13分钟前
  • scofieldd
  • 还行

莫名的疏离感

15分钟前
  • 绿衣去2010
  • 较差

日式温情剧处处细节的精致 + 莫西干死亡摇滚葬礼变喜剧的粗线条

20分钟前
  • 江奎
  • 较差

唉病房那几场戏,真的动人

22分钟前
  • 博格达梦落
  • 还行

好无聊…

25分钟前
  • 噗鼠
  • 较差

哈哈哈好有意思!谜一样的荒诞又深情,燥起来的乡下生活,永不妥协的莫西干父子。

28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荐

敦子也就只能演丑角或者喜剧 整个气场配上细嗓门诡异死星是给龙平的

29分钟前
  • iirisa
  • 还行

啊,不要告诉我《啄木鸟和雨》就是冲田修一的巅峰了……松田龙平性格模糊,人物感觉没做到位,莫西干、摇滚和乡下小岛的反差不明显。

32分钟前
  • 梦游仙境
  • 较差

20161223 720p

37分钟前
  • 公園仔
  • 推荐

对父亲的临终关怀。松田龙平长得不算帅,但演技还是蛮不错的。没有横道世之介和南极料理人好看,不过也还不错的家庭温情片。

38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和横道世之介相比差好多,可能主要还是剧本不够打动我吧......龙平的莫西干头造型看起来真的好像个大菠萝哈哈哈哈哈哈!最喜欢教室里指挥那一段,记得龙平采访中说因为孩子们都不是专业演员,所以自己拍的时候还蛮紧张的,完全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结果演奏完毕之后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都笑了......

41分钟前
  • 还行

父子情感交流互动都感受到了,笑果也有,就是摆脱死亡束缚的喜剧看尴尬了我......阿酱那是自由发挥吗,尴尬死我了

45分钟前
  • 叔是
  • 还行

迷之慢節奏…沖淡了哭點和笑點

49分钟前
  • 小西
  • 较差

一般般看的比较尴尬,笑点也就那几处刻意的

53分钟前
  • 小峰
  • 较差

朴实无华!

56分钟前
  • 伽树
  • 力荐

喜剧【我好像终于能分清松田龙平和冈田将生了

59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还行

不是很喜歡

60分钟前
  • halcyo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