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画面戳我,但整体剧情总觉得不够连贯,有一些矛盾点。
李静在一审后的种种表现,比如去陈志天家中笑意盈盈等给人感觉很奇怪,尽管在一审中证据指向了周文暄,但无法让人引起共鸣,或某种强烈地对弱者的同情。
周文暄接受被冤入狱和他拒绝李静的示爱很矛盾。
若他想保护李静,那他的家人如何面对外界的眼光?
但在李静示爱后他又选择了忠诚家庭。
刘倩当年的绝情和在法庭上的懦弱也很矛盾。
纵容自己的男人侵犯自己的女儿、抛弃女儿、在法庭上提供假的证词这些“绝情”之举在最后李静嘶吼之后的懦弱道歉很..不能说矛盾(可能是编剧想表达出人性的善恶),但反转过于草率,而且也未说明反转只因。
以陈志天和薛擎文最后类似“和解”的对话匆匆结尾,升华法律正义与人性道德的“和解”有些牵强,两边都不过瘾。
陈志天受父亲主观影响使正义天平他心里已经倾斜。
没有判断,很难共情。
但我超喜欢影片的整体风格,氛围,妆造等等。
圣诞玫瑰 (2013)6.12013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杨采妮 / 郭富城 桂纶镁
杨采妮不算是个特别好的演员和歌手,也称不上大美女,但她眼睛里却透出有一种张曼玉刘嘉玲等犹未能及的聪慧气质。
2013首次执导《圣诞玫瑰》,感觉不同凡响。
虽然全片也有些剧情上经不起细细推敲之处,但总体来说比小燕子的处女作还是高上了两筹。
港片处理法庭类型剧本来就是驾轻就熟,从《法内情》,《法外情》那会儿就被深深吸引。
杨才女的处女作全无小燕子《致青春》那种新手生涩的感觉,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叙事,剪接,摄影,灯光等都有成熟港片的风范。
郭富城,张震,桂纶镁等明星也确实演技突出,光眼神传递的感情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信息。
特别是桂纶镁,看好她再拿一个金马奖!
郭富城饰演了一个正直的律师,因为讨厌律师这行有时必须帮助坏人辩护,就转行当了检控官。
他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是一起性侵案:下肢残疾的钢琴女教师李静(桂纶镁 饰)声称在做身体检查的时候遭到了医生周文瑄(张震 饰)的性侵,郭富城同情桂纶镁的柔弱和无助,竭尽全力地想为她讨回公道,岂料他的坚信和正直却让他差点陷入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面......电影细节的刻画和呼应是评论电影优劣的重要部分。
在小燕子的处女作中,很多细节都是有头无尾,比如开场的那个梦,有很多细节符号的显现:火柴,烧鹅,巫婆,公主等等。
但后面对于这些细节的呼应微乎其微。
这样,电影最重要的开头场景就变得缺乏动机了。
而在《圣诞玫瑰》中,重要的符号如壁画,玫瑰,戒指等前后都有所呼应,涵义丰富,推动了剧情的进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比如,开头观众会纳闷为什么credit sequence会用基督教壁画作为背景,仅仅是为了好看和艺术感?
但在影片最后,导演告诉观众,基督教般的爱的宽恕是电影的重要主题。
如此,电影便连成一体了。
但是,电影最后基督教般的宽恕也显得牵强和做作。
法庭剑拔弩张你死我亡之时突然之间基督降临,不免让观者有剧情进行不下去便草草收场的感觉。
我觉得索性让恶发挥到底,让正直在黑幕或陷阱中死亡,倒也更能提升电影的内涵。
另外,郭富城对于其父亲的仇恨也显得缺乏更有力可信的动机。
瑕不掩瑜,作为处女作来说,杨才女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期待了很久的电影,本来寄予厚望,一众大咖来演绎一场法庭戏,还有我喜爱的桂纶镁玩了一回性侵受害者。
但是看过后只能用极度失望来形容,两分给电影,一分给桂纶镁。
任何电影都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才能传达导演的想法,同样多么有优秀的演员都需要好的故事才能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法庭戏,自然需要有原被告双方。
两方辩护律师代表不同的执业理念,但是冲突却很奇怪,没有张力,甚至没有想象力。
郭富城律师挣扎给的铺垫还不错,从父亲的执业而心生隔阂,选择律师而渴求真相。
接着有一个案子可以去完成自己的内心对父亲当年不帮被性侵者的缺憾。
桥段一般,还算合情合理。
基本上就是郭天王的个人挣扎救赎,但是他没有那么多的空间。
庭上的对峙毫无看点平淡无奇,庭外的探讨也远离了证据的挖掘,一味主管的臆测。
廖启智同学不断的提点郭天王,每个提点天王都不以为意。
最后天王哭着说自己是不是错了的时候,我根本没有看懂哪里错了。
看似悬念迭起,其实只是拖沓的剧情。
最后结局确实出人意料,因为她完全是一个局外人来给故事找一个合理的出口。
律师阵营里的对决开刚开始就落幕了。
天王还和夏雨狗血的握了握手,世界和平了,稀泥和成功了。
天王要真相,夏雨要游戏规则,顺便还帮着洗白了内地的富二代。
但其实冲突从头到尾都是天王一个人完成的,夏雨只不过是跟着打了盘酱油。
就算是在停车场,可以算是作文点题的那些话,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多余与欺负观众的智商。
有些话太直白就成了说教,还拿电影来做什么呢?
还有更多的酱油党,张震这个性侵案的重要男猪脚就这样白花花的成了花瓶。
最后说说桂纶镁吧,一段惨痛的经历,人物很有张力。
可惜和天王的角力过程中,毫无火花可言。
因为天王都无条件的相信了。
香港不是应该是普通法吗?
律师都干了那么多年了,还不知道当事人可能会说谎吗?
一开始就那么相信,就因为对父亲当年处理的不满,天王你真的不适合律师这个职业。
虽然没有一点烂片的质感,但故事结构松散得不像话,全片逻辑乱到家,根本抓不住重点,导演想什么呢?
到底想说什么呢?
和我一样被爱情搞得人已癫狂了吗?
删掉她的微信,拒绝相信任何事,没有下飞机之前,也不用再联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姑娘不要这么作,何苦把自己的痛苦转加到别人身上。
演员表演方面桂纶镁拿捏女主那种装柔弱骗同情的样子装的很好,后面的歇斯底里倒是感觉有点太过用力。
不过这个片子也有点太过用力,本来是想让人关注那些在这类案子中看似强势的男性的一方,关注也许很少才有的其实是女方诬告。
但是吧,张震的表演即使他是清白的也给人一种道貌岸然的感觉。
夏雨和郭富城的两者不同意义的有关正直的冲突也不够典型,表演呈现有点一边倒,这方面比较失败。
如果不是在腾讯上翻片翻到,都不知道有这部片子。
只看了一遍,可能有记错的地方。
这个片子是真的好。
好在它对公正公义与人性之间纠缠的解读,并不是简单粗暴的。
全片在最严肃的法庭之上,一直坚持着一个观点:如果没有爱,单单讨论是、非、善、恶,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片头一开始就点出主题:性侵,并交代当事人双方。
之后镜头回到过去,给人许多模棱两可的暗示。
1.周医生给李静做检查时褪下了手上的戒指——电影用自己的语言给出了特写视角,似乎是充满了暗示:医生已婚;这个医生要做对不起婚姻的事情了。
但其实医生在进行医疗操作时,手上是不能戴东西的。
2.护士推开门的时候,发现李静挣扎跌倒在地上。
此后多次出现李静的镜头,满眼都是愤恨和泪水,并且抗拒与周医生发生肢体接触。
此时观众当然也会联想到性侵犯。
但其实我们只能知道李静此时的心情是愤恨和羞辱的。
3.周医生之后主动送李靖回家,还积极帮忙,给人一种非常伪君子的感觉。
这也非常常见,比如简单判断为“让女孩哭的男人就是坏男人”,惺惺作态的示好更给人一种心虚之感。
但其实我们也只能知道周医生此时的确是心虚的。
所以总结起来,也只有两种情绪是真实的:1.李静的羞愤;2.周医生的愧疚。
但这二者加起来并不足以说明事实的真相。
之后律师之间的交流,又透露出一个法庭上的原则:当事实真相只有抗辩双方当事人知道的时候,律师所应该做的,仅仅是恪尽职守地去完成法律程序,把判断的权利交给听审者,而不是主观臆测事实的真相,或者同情什么人。
在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即使是目击者和当事人双方,都不一定确实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更何况律师。
就好像我刚才说的开篇那一段还算是如实描述的场景里,不知道就发生了多少误导认知的细节。
连我这种事事存疑的人,在一刹那间都会觉得,一个双腿残废还这样美好的女孩,怎么可能去诬陷他人呢?
所以,律师的职责就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完成法律程序,而不是主观臆测是非善恶。
这是一个律师的操守,夏雨扮演的薛律师自始至终很好地坚持了自己的操守,一直显得自信并且游刃有余。
但可惜他这次输了官司,只因为一个没有操守的律师(郭富城)掀动了所有人对李静的同情,因为他的当事人周医生在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保护李静。
他输了,但他不能向自己猪一样的队友发脾气。
他最多只能在郭富城主动挑衅的时候,恶狠狠地回敬一句:“你根本是入错了行!
”这是后话。
这里给夏雨点个赞。
郭富城所扮演的陈律师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的坚持源于他对自己父亲的不认同。
而从薛律师对陈律师父亲的推崇,我们不难推测出陈老律师也是一名坚持律师操守的伟大律师。
但陈律师却并不认可自己的父亲。
当年的案子给年幼的陈律师非常深刻的印象,让他对法律所代表的公平公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一个不能带给人幸福的公平,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个不能保护当事人的公义,到底有什么意义?
法律的最终目的仅仅是发掘所谓的真相吗?
当年的案子影片中并没有用很多笔墨来描述,我们仅仅可以知道是一起类似的性侵案件,结果以受害人自杀的新闻告终。
不难想象她败诉了。
而影片这里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处理:这个案子从头到尾并没有提到什么所谓的真相。
所以对于女子的败诉自杀,观众可以做各种可能的推测:·被告为富不仁,侵犯了受害者之后还侵犯了法律。
·受害人是因为受不了不公正的判决才自杀的。
·陈老律师是被告的帮凶,所以陈律师才不认同他。
这也是这部片子非常出彩的一点:它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误解。
(未完待续)==========================续===========================这里面郭富城所扮演的陈律师有种狮子座的感觉。
当廖启智(水瓶感)对他说他的直觉可能错了的时候,陈律师是一点也不接受的,甚至在结案之后才去看那些可能对李静不利的材料。
影片还用狗仔队的镜头让我们看到这样一幕:陈律师在发现李静的玫瑰花里那些写给自己的表白以后,连夜匆匆赶去李靖家中的一幕(之前专门安排了场景交代陈律师非常遵守法律程序上的“避嫌”)。
这“避嫌”与“不再避嫌”的巨大反差,再加上之后陈律师在结案时的慷慨陈词,真会让人以为他们达成了某种幕后交易。
但之后的情节揭露,却显示了当时陈律师是去找李静核实情况的。
核实出的情况至少可以证明两点:李静曾多次用玫瑰传情向周医生表示好感;周医生肯定掌握了这个证据,却一直为了维护李静没有泄露半点风声。
这可以推出两个结论:李静喜欢周医生;周医生应该是个正人君子。
我们再回忆一下影片开头,李静主动对周医生说最近身体不舒服,并且暗示是女性疾病,所以之后的身体检查是非常正常的。
对这时的陈律师来说,真相几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李静趁着和周医生两人独处的时候表白了。
大概是因为遭到了周医生的拒绝,又听到周医生跟妻子讲电话,李静羞愤交加地挣扎着要跑,之后一直拒绝周医生帮助也是因爱生恨。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看那份对李静不利的材料。
这个时候陈律师作出了怎样的选择呢?
他选择了继续维护李静,不惜在法庭上操纵人心。
而且他知道周医生也是这样选择的。
也就是说,两个大男人,为了陪一个伤心的女孩子度过难关,选择了陪她一起跟整个法庭开了个大玩笑。
看过影评,很多观众都因为这个评价影片虎头蛇尾。
我却认为结尾才是重点。
绿茶婊如果不想被人认出是绿茶婊,最好就是做个断腿的绿茶婊。
这里给桂纶镁点一百个赞。
但是纸包不住火的。
因为败诉给无辜的周医生家庭带来的压力和伤害,最终周医生选择了上诉,并提供了新的证据。
薛律师也重新挖掘了李静的黑历史——性侵史。
如果黑历史属实,那么至少可以证明李静在庭上的证词不实。
为了深挖黑历史,薛律师甚至找来了李静的生母,也引出了李静的控诉。
看着生母在法庭上怯怯地编造对自己不利的证词,李静也终于忍不住了。
她是被性侵了,不是周医生,不是孤儿院的护士,是母亲的情夫。
不到10岁被性侵,被母亲抛弃到孤儿院。
她自杀过,救了回来但失去了双腿,失去了能够获得正常人幸福的希望。
唯一支撑她活下来的,是用残缺的身体获得幸福的渴望。
她爱周医生,因为周医生对她关怀备至,让她看到希望。
她也曾将这种渴望投射在陈律师身上,最后证明,所谓的希望不过是一场泡影。
她是在告性侵,一切情感都那么真实,但告的不是被告席上的周医生,是15年前的那个人。
为什么母亲不但不保护自己反而遗弃自己,为什么社会没有保护好她惩罚那个男人,为什么她25岁的时候可以告强奸10岁就不可以。。。
李静坚强地活下来,可当她被心爱的人检查下体,告白却被拒绝的时候,被侵犯的屈辱,被抛弃的痛苦,所有的伤痛都再次爆发出来。
这个时候已经没法分辨这是一场官司还是一次精神疾病的治疗。
我们只能知道造成这一切的是李静童年的伤痛,而在座的衣冠楚楚的每个社会菁英都欠她的——你们代表法律和公义,但我在无法反抗的年纪被伤害的时候,你们什么都没做!
对,李静诬告,李静藐视法庭,李静是罪魁祸首,真相大白以后反而换来满堂寂静,连掌握着最后证据的薛律师都沉默了。
影片没有直接拍出来,但我们知道案件最后的结局是庭外和解。
人们选择原谅李静,仿佛是在原谅自己。
我觉得李静最后的控诉非常有力。
这部片子不是虎头蛇尾,相反结尾才是重头:儿童强奸案一直是个灰色地带,带来的后果却十分可怕;不能保护当事人、带给人幸福的公义,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如果有很多人觉得这部片子虎头蛇尾,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觉悟力还远远不够。
从小看着TVB政法片长大的,最喜欢这类题材,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一个问题。
还要赞一个秦海璐。
周太太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周律师官司缠身蒙冤入狱时,身为一个还要维护原告的男人,张震必须是坚强的。
冤案所产生的所有伤害,各种社会偏见,都要通过周太太这个角色表达出来。
甚至要表现出周医生最不想面对的、来自自己妻子的怀疑和失望。
至于张震,他应该不需要赞誉了。
让他演这个角色就是对他最大的赞誉——在一个充满一流演技的影帝影后的电影里,他要演一个从头到尾都在演戏的角色。
对真相的绝大多数误解直接来自这个家伙。
看一部好片,就像喝了一瓶好酒,可以反复回味很久。
经常看完一部电影就来豆瓣看影评,看来看去就被大家的视角征服了,全然忘记了自己看电影时的种种感触。
今天破个例,先说自己的,再看各位高手的。
很喜欢这部电影。
这是首先必须要表达的。
尽管我的出发点只不过是郭富城主演,这个最后来讲。
最开始控检方交锋的时候,夏雨的一句话,面对这种性侵案件,周医生就先输了,不输在法律上,输在社会对你的认可上,社会舆论就判你输了。
为什么?
因为原告是弱者,是一名身有残疾、自强自立但却是柔弱女子,舆论不会站在你这边。
怎么表现?
周医生女儿的生日宴会都没有人接受邀请。
舆论的恐怖影响力正在于此。
此处可以参考前几年的**鑫案。
后来在柴静《看见》里,我也有同样的感触。
当一方强势另一方弱势时,很快舆论就一边倒了。
至于事实?
谁关心!
法律正义。
香港电影里叫“公义”。
我把两个词等同起来,不知道对不对。
当年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候,我不敢学法律,因为当时我就觉得我没有能力去判断对错,所以至今,我还是个法盲,我的行为准则全然出于道德,我看电影,也习惯地去以对和错来评判。
但是事实,通常没有那么简单。
郭富城饰演的律师,后来是检控官,同样也很迷茫,他们作为能够维护权益的战士,依然很迷茫。
因为这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而这点,需要碰多少壁才能明白?
说回电影,因为导演是杨采妮,所以看的过程中,更多地去体会女导演对一场性侵案的感受。
同样是女性,她更关注的不是庭审的精彩,而是对女性内心的一种剖析。
当然,庭审也很精彩。
很多年没看过港片这种庭审了,让我想起当年对《壹号法庭》的狂热。
而且,貌似我很多同学都是因为看多了港片的庭审,而选择法律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但是大陆?
还是不提了。。。
激烈的庭审现场,原被告当事人、双方的律师(控方不叫律师?
我不懂,别说我)、秦海璐饰演的妻子、以及李绮红这个陪同者,演的都非常精彩。
面部表情与内心世界。
这都让我时常感觉到这是个女导演的影片。
而电影的最终结果,也完全是一个女性视角的法律正义,我们需要的是对女性更多的关注,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而真正的公义,自然水落石出。
最终郭富城理解了父亲,只不过他已永远离开。
作为法律从业者,做到终生无悔,好难。
打开父亲赠送他的领带,是否结下了一份心结?
ps. 喜欢郭富城这个演员,大概20来年了。
那是四大天王的鼎盛时代。
过了这么多年,你能看到他的坚持。
大家说我歌唱的不好,那我用我的舞步来弥补我的唱功的不足。
现在改用演技,从《父亲》、到《最爱》,我能看到我偶像的坚持和努力。
加油!
说来道去,我发现我更喜欢华人电影。
也许文化的背景更重要,更易让我接受。
再由衷地赞一下廖启智,名字总是没记住,这次也不例外,特意确认了一下。
为什么记不住名字,因为他总是配角,但是确实很精彩的配角。
戏份不多,却让人记忆深刻。
赞本片的演员,除了夏雨,他怎么总给我一种出戏的感觉,尽管电影里都打好了伏笔,说他是大陆的富二代,哈哈。
不愿意大肆批评一新晋女导演,而且是一老美女。
小聊一下,总觉得呢,彩泥还是多读读书吧,望日后打破思维狭隘的僵局。
由于带着对被性侵者的满心同情,对观众进行道德绑架,所以才出现张震的沉默,夏雨的停步。
你说,被遗弃和被性侵是两道最难磨灭的伤痕,那被诬陷难道就不是么,站在弱者的立场上自然会为弱者说话,举个老人坐公交的例子,主动给老人让座是美德也是正常人应该做的,蛋如果老人因为别人不让座变打人,那就是不对的了。
你被遗弃,你被性侵,你很可怜,但如果你把这些伤痛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你就会变成和那些施暴者一样的人。
再冷,也不能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
跟自己较劲是没用的,心灵的残缺比外表的残缺更丑陋。
本来想打两颗星,但想到是老牌玉女杨采妮的导演处女作,就必须给三颗星鼓励了!
(杨的《梁祝》粤语版堪称经典,是我人生的催泪蛋)片子本身确硬伤不少,博纳影业于东为了票房,选角遍布两岸三地,但一笼统地讲了粤语,我是看片必看粤语版的,但始终在夏雨的配音中抽离,夏实在撑不起一个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中西贯通的检控官的形象。
这是一起并非杀人放火轰动本港的大案要案,而是一个案情简单的自诉案件,试问有无必要夏雨本人或指派人员,24小时蹲守在李静的门前(或跟踪律师郭富城到李静的门前),不然怎么拍到郭大状雨夜进出李静假的照片?
张震张医生一审都被判了有罪(事实上,我对HK法律可以在直接证据完全没有,只有当事人的指证的情况下,可以被有罪的案例,是抱有极大的怀疑的,这事貌似在我朝才可能发生的),张医生唯一的吞吐在被诘问是否爱恋李静的时候,而张医生手中是有李静示爱或挑逗的玫瑰纸条的,张医生冒着被冤枉的风险仍然坚守着这个秘密,我想,这大概就是真爱了吧,而且其真爱的对象正是诬告他的人儿!
这太狗血了;但二审上诉的时候,张医生动摇了,为了拯救自己,将纸条交给了检控官;我想给编剧的建议是:为爱的张医生始终不愿出卖李静,只是一心向往以身殉情的凄美,而救夫心切的秦海璐无意中在家翻出来纸条上的秘密,不顾身陷囹圄的老公的反对,将此重要书证交给检控官,从而还给了老公清白……这样的桥段也俗套但也比现在的好吧,也可以让戏剧冲突更大些,而秦海璐的酱油身份淡化一些。
还有,李静老母的横空出世也太突兀了,即使要很落俗套地设计李静的童年阴影,也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电影手法与表现形式,而我们的编剧、导演选了最省事的空降老母、来被李静对质。
郭大状的老爸与郭本人的情感纠葛,我大约出戏了,也就是台湾人常讲的“放空”了,也不明白他们有何纠葛,而只是知道这戏必是为了给郭大状的当今执着于法律的公正,也来找个童年事件的投射,但是,编剧的功力不够啊……bug很多,不吐槽了,最后要说的是:不久前,看《富春XX图》,看到意欲被打造成中国的007的刘德华的老态,心想,他们得要花多少钱在那张脸与身材上啊(也枉然),但无可奈何花落去,自然规律的无法违抗啊……而在本片里,我们看到了郭富城帅哥的老去(还记得郭刚出道时的那个“对你爱、爱、爱不完的发型吗?
),廖启智的脸都圆了,李绮红我最为可惜,想当年,她竞选港姐时,因读番书而讲广东话半咸半淡的可爱样子真是虏获多少少男的心啊,而且她还是身材极好的运动肤色,简直要杀人了……只有,秦海璐似乎越长越好看了,但,听说是有后期加工过的……
在弘扬真善美和电影精彩程度上,导演显然选择了前者,非常挑战世俗的选题,又抓住了社会舆论导向的点,但最后只看到张震和秦海璐的拥抱,却没有法官要桂纶镁接收心理辅导的宣判,感觉不完满。
若是付出的善意被当做攻击自己的武器,还能坦然地去原谅吗?
既然善没有被妥善接收,那就让恶更猖狂吧……能拉到这么一大票戏骨,杨采妮还真是不简单,可是明明一手好牌,却打糊了……廖启智的戏虽然没话说,但好像有些格格不入的叨逼,李绮红和夏文汐被岁月摧残得让人唏嘘也就算了,最后夏文汐的那个充满恐怖片氛围的特写,也太让人出戏了吧,对于强迫症来说,国粤语的切换也太纠结了,郭富城和夏雨戏虽然都好看,但配搭在一起还是不和谐,尤其夏雨的英文发音好Low,开个敞篷车真的合适吗?
只看每个演员的表演,是很爽的体验,但终究整体还是蛮多缺憾的作品……
真的,看完之后感觉毁三观,我的法律专业白念了。
首先,这是发生在哪里的案件啊?
应该是香港吧。
大家都知道香港应用的是英美法系,作为一个barrister,首先你应该站在bar的后面,你以为这是在美国吗?
其次,我们亲爱的陪审团成员呢。。。
开场陈述和总结陈词以及控辩双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是用来使陪审团成员相信原告或者被告是无辜的,可悲的是这里非但没有陪审团,居然还是法官来判定被告的guilty。
再次,至于律师与原被告见面没有solicitor这些小节暂且忽略,法官怎么能够容忍李静同学在法庭上怒斥他妈的情人强奸了她呢?
先不说她违法了法庭的严肃性,完全可以被驱逐出去,作为在cross-examination中原告的证词这也与本案相距太远了吧,况且作为没有呈供的证据作为补充也应该让法官有一份书面文字提交呀,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法官大人是如何忍受接近20分钟女儿对她母亲的谴责的?
看这部电影真是虐心啊,毫无逻辑毫无亮点,扭曲了我对法律那么一点点的认知,至于很多人提到的人伦与道德底线等一系列问题,在基础已经崩塌的前提下我无法思考了。
综上所述,这应该是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大陆政律讽刺片,俗称中西结合疗效好。
大家如果有不同看法请予以纠正,有可能是我真的不懂法律,谢谢!
杨采妮第一次当导演,但有徐克和张之亮护航,各技术环节都不错,但也凸显出编剧的薄弱,尤其是结尾对全片意义的消解太莫名其妙了,法庭戏他们应该多看看美剧。桂纶镁很卖力,夏雨让我跳戏,李绮虹、夏文汐则老得让我不忍直视。
导演调调定的高,能力却很低。
导演: 杨采妮编剧: 杨采妮主演: 郭富城 / 桂纶镁 / 夏雨 / 秦海璐 / 张震 / 廖启智 / 夏文汐 / 李绮虹 遗弃和性侵犯是人类最难以磨灭的心理伤害!
乱七八糟,毁我女神
桂纶镁到底哪里好了啊?
没看出哪女性关怀了,再苦再可怜也是个说谎的骗子啊,立意好猥琐。最后的真相太狗血了,可惜了一众好演员,桂纶镁太擅长苦情戏了。
好久没看到桂纶镁演的那么出色。
事件本身(又或者是其議題核心)強過導演自身的說故事能力與掌控電影語言的程度。/桂綸鎂至後的指控橋段加分。感覺她的模樣又回去到《藍色大門》時期。XD
没有悬念的故事,没有高潮的片子,即使只有90分钟也坐不住,要不是走之前下肚一杯咖啡,不然肯定安然入睡了,就不说旁边那大叔都呼声连连了。
有情怀和关怀的有意义的好电影
必须和谐
一分给桂纶美~
我觉得比那青春好多了。不懂为何分差这么大。1星情感拉分
杨采妮想当陈凯歌啊!视点不清,主题不清。
演员都演的非常好,本以为夏雨和秦海璐会比较违和。法律的价值就在于利用公平的诉讼程序赋予每个人平等的诉讼权利。这个案子其实真相只有周文宣自己知道,因为李静的下体根本是没有感觉的
比想象中好。可惜最后仿佛一场充满希望的道德审判。
弱势群体的处理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即使拍得不怎样。谨以此纪念用了就快一年的索尼26w。今儿晚上没人短信我吧因为我再也看不到啦哈哈哈。这周末186的号码停用,有事请找152。
究竟想说什么
夏雨太压不住这角色 太轻 女性诉求 HD国语中字1280高清
三星半。手持镜头没必要吧 张震打酱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