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啥对青春电影有执念,虽然大部分青春电影评价不好,但还是会一部不落的看。
可能是喜欢里面青春的气息,可能是自己的青春少了一些味道想从中弥补。
不足大家都能看出来,还是有点扯,我就说一下我喜欢的点。
喜欢电影表达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年轻是资本,不要早早的被太多现实的压力压倒,年轻该有冲动与活力。
还有就是兄弟情,大学时的感情还是比较单纯的,一生的好兄弟,幸运在大学遇见你们。
可能是因为我是大一新生吧,对这青春片的感悟或者感受,并没有那么的深,然后跟我一起去的大四学长他就说这部短片浓缩了整个大学的生活和经历,就连校长训话里提到的毕业生的人数都符合今年毕业生的真实状况。
就是,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部影片,就是描述了大学,也就是大四生活那年的生活,学习与爱情。
影片的各种情景设置人物对话,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整部影片发展的都是在意料之中吧,四个男主的四段不同的情感经历,囊括了整个大学不同的四种人的生活与爱情。
整部电影的结构比较紧凑,主题突出。
同样这部影片也有一个完整的完美的结局,四个人都找到了爱情的归属。
我认为,青春代表热血,但是并不代表打架。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部影片也是很好的代表了现代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与经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好电影的执着与评价,批判与评判标准也不一样。
但是对于喜欢看电影的我来说,这部电影真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写在前面:如果你最近不那么开心,大可买张票到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它会是一部让你捧腹大笑又思考人生的佳作。
不可否认影片存在不少低俗的笑点,但瑕不掩瑜,一群大学生上演着一幕幕热血的画面已足够让人印象深刻。
==============================正文==================================影片的出场方式略特别,桀骜不驯的林向宇和李大鹏带着草泥马出现在小舞台,无论是舞台下的观众还是影院里的我们,从此欢笑声此起彼伏......主旨是四个男生之间的兄弟情,他们间有帅气爱调侃的林向宇,有自在潇洒的富二代李大鹏,有呆头处男管超,还有仗义痴情的谢训,就是这样四位性格迥异的人,他们住在同一个宿舍,为彼此两肋插刀,面对各自遇到的人生,他们成长着,改变着。
事业与爱情可兼得。
林向宇终于追到了上司徐美心,然而在遭受公司非议后的她甘愿放弃自己的事业,林向宇不愿更不甘心被迫接受一段感情的失败,他毅然辞职并表示:有一个人比事业还重要。
当他穿着印有保险字样的T恤衫,为心爱的女人买早餐,幸福简单而满足。
志向决定相聚离别。
管超决定留在这所城市赚钱照顾生病的妈妈,而心爱的女生从小立志要移民美国,志向如此不同的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是一方迁就继续在一起还是拥抱后分道扬镳?
放手是最好的尊重。
谢训因贫苦的出身失去恋金的挚爱,在她流着泪说肚里的孩子没有了男人也不要她了她要回老家,谢训并没有挽留,而是开车送她去机场,就这样吧,等你哪天从人性道德的阴影中走出来,等我出人头地的那天,我会开着当初为你买的车去找你。
兄弟有难两肋插刀。
大学生不免分派对立,欺负我们的人,揍死Y的。
在外被揍被打,一众学生拎着棍子全上了,弄不死丫的。
片头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一群男生站在高楼上,前面是无尽的楼房和土地,夕阳在很远的地方,林向宇说:看!
世界在我们脚下。
一年后。
四个男生再次站上了这个高楼,林向宇依然说:世界在我们脚下!
有人问十年后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有人说反正不是现在这样就行。
有人说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自己。
纵享青春,肆意成长,看,世界就在我们脚下。
==============================正文完===============================不得不说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实力加分,无论是热血激烈的打斗,还是小打小闹的欢愉,或是不舍离别的感伤,配乐都十分贴合,必须点赞!
有幸看了点映之后总想写点什么因为我有一个睡在我上铺的好兄弟,它在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里是个另类吧,也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青春电影没有撕逼、堕胎、车祸、那一幕幕好像似曾相识,非常真实。
最感动的是谢训被那么多人打,林看见这后义无反顾的跑过去帮他,虽然他俩有过隔阂但是林还是义无反顾跑过去,也许这就是对兄弟最好的诠释吧。
还有尽管现实艰难,每一个人都可能在经受着生活、爱情、生活的肆虐,但是幸好热血还在,兄弟不散。
还有笑点多,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幽默感。
总的来说剧情紧凑,就是结尾总是感觉缺点东西, 也许是因为故事没有一个真正的男一(主角的),四个兄弟都是主角的原因吧。
真实还原现下的大学生生活,尤其是在面临就业时,选择的时候,没有狗血,没有死人没有坐牢堕胎车祸,就是一个现实的正青春,很值得一看。
大学生活,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中,一个人的求索之路。
用幻想做手杖,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也是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怎一个最好的礼物吧。
在网剧那边发了一遍,但其实说的不只是网剧(总感觉欠这部诚意之作一个正经影评)从《我的大学》说起好了。
这首歌的歌词一直很心机,不停地将不完美的生活现实与不放弃的青春热情反复穿插。
“这个世界不够完美每天都有希望崩坏”,但我们可以“一起呐喊不愿沦为尘埃”;“年轻难免一个一个被生活过肩摔,幸好我们一次一次爬起不被打败”。
跟打一棍子给个蜜枣是不是有种迷之契合感?
然而编曲鼓点密集节奏快,听到最后估计已是心潮澎湃只剩一句“生命只一次美好青春怎能浪费”了。
你或许需要要知道青春会有磕磕碰碰,但即使如此,警告对青春也从来无用,青春的态度从来都是虽然怎样怎样但我偏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才不算浪费。
萧敬腾的声线本身热血张扬,听他哼“故乡再没有春和秋只剩下匆匆来去冬夏”在感慨的同时莫名地没有伤感反而觉得这是必要的离别,还深深藏着对异乡春秋生活的憧憬;听他唱“走着瞧生命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又怎么会允许青春只剩不断苟且,破罐破摔的混日子生涯是不是该结束了?
总之 我对这首歌是相当喜欢,以至于当我在开着弹幕时不经意发现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选择不跳OP时,心里一阵欣喜。
虽然我的点一直很怪,总还是有人与我相同。
看一集听一遍,至今不腻。
要是说《我的大学》传递的是对青春的态度,那么整个片头就基本奠定了网剧加电影的基调。
热血,燃,大尺度不少,小清新也有。
时至今日,网剧已经完结,电影还未上映(虽然我看过了),已经可以看出确实燃,而且污,也可以确定本剧正片是大于片花加片头的。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无疑不同于以往的青春片,不再从始至终只有一段纠缠不清的三角恋情,爱情甚至不再是唯一主线(可以算主线之一吧)。
不刻意煽情,不堕胎不车祸不死人,不再带着年代感距离感。
回忆了几遍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总该有人提醒我们去追现在想追的女孩,珍惜现在该珍惜的兄弟。
青春片不只是用来缅怀过去的,更不是让后来者借着相同或相似的模式无病呻吟的,总该有那么几部能更加贴近当下的年轻人。
要不等我们也老了才来回首现在的年轻,再跟小辈絮叨你看你看当初叔叔阿姨是这样的多么美好,美则美矣,却是又一轮回的遗憾。
我们值得在正值青春的时候就注意到青春。
也正是由于它与传统青春片的不同,再加上“污”这一关键词,我一度以为它是部屌丝剧。
然而我错了。
主角们在宿舍斗地主、打游戏、泡澡堂,他们买飞机杯(感谢此剧更新了我的词库),他们戏弄系主任,他们大多不是处男。
但他们在意保研,在意工作,他们接纳室友的不同爱好,他们不乱搞男女(男男)关系,他们为了FACE PARTY各种点子层出不穷。
他们任性但有节制,他们赖着不想长大却不知不觉在躁动中正能量地往前。
于是,《睡兄弟》就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用词不当...)之间走了一条自己的路。
一直认为这部剧不存在男一女一(陈晓粉别打我,我也是晓粉不信翻我微博),四个男生的故事看点一样足,现实生活中哪有人会一直围着一个男主或女主转呢?
舍友们平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又都会陪在身边,一个不少。
这才是大学寝室应有的状态,真实而健康的状态。
戏为什么会高于生活,因为它是平淡日子的浓缩与重组,但即使如此每个戏中人物也都应该拥有各自的精彩。
他们感受着一样的枯燥,又精彩得各不相同,就像生活。
这样的叙事方式在电影中其实不讨好,难免松散,不过十全九美就很难得了,总要留一分给大家进步的。
这一段是对导演的崇拜与花痴。
导演有一个处理方法我相当喜欢。
记得网剧中有一集夏星辰拿走了林向宇女神的手帕,然后画面一转就是兄弟们背单词背到jealous,加上管超解释一大堆jealous的含义。
电影中应该是也有类似的处理,我激动过头给忘了(说得好像我没忘就会写出来一样)。
这样的剧情衔接非但不生硬还很幽默(话说四个人故事之间的衔接是不是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或许只是小聪明那也是特别机智的那种小聪明,没错我就是特别吃这一套。
我还特别吃神转折那套,比如误导你接下来主角要干那事儿了,下一秒就让你意识到你想多了。
我可以想象到导演一脸无辜地说我们明明这么清纯你想到哪里去了然后内心OS把你们的小想法勾出来了吧,大家心照不宣心照不宣。
还有一点特别佩服编剧兼导演张琦先生(导演,有人说过你很萌吗?
此处配个认真脸),就是一些画面的小细节。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我要再去刷一遍网剧才能记起来,然而我懒。
所以就说说印象最深刻的《最后的晚餐》吧(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自觉打开第八集再看一遍),我之前真的单纯地以为这只是一个很好玩很有创意的小细节,然而看完电影再加上导演关于告密者(不明白我在说什么的自觉四月一日去影院支持睡兄弟)的解说之后我才明白导演原来是个心机波(boy),这是个阴谋啊!!!
还有,剧中说林向宇是个男花瓶(我晓哥明明是一个任性的实力派好吗),林向宇可以去当演员什么的也都是我的点,对我来说如果戏能跟现实生活真的有些许联系的话会更有代入感。
林向宇说出五鼠闹东京然后陈晓在微博上同时宣传两部剧,林向宇说我是西安人双鱼座balabala一大堆,其实导演就是西安人还是双鱼座,他的宿舍也是330。
都说戏跟生活要分开,可我就挺享受偶尔可以不用分清庄周跟蝴蝶的状态。
突然想起《神探夏洛克》播出期间剧组真的在网上弄了个华生医生的博客不断更新,这样的剧组,我想诚意是足够的。
再说说《横冲直撞》。
这首歌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华晨宇唱功那么好......如果说《我的大学》是初出茅庐不怕虎那么《横冲直撞》就是吃过亏摔过跤之后依然坚定。
就像太年轻的我们总是信心满满,低估生活的恶意,不知江湖险恶时期自信总是比较容易的。
在经历“沿路太多惊慌”,在“一无所有地闯荡”之后笑对伤痛,拍拍身上尘土唱出“伤疤是亲手佩戴的骄傲勋章”更动人心。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在电影中也被用作了插曲,貌似是老狼和高晓松的改编。
这首歌太过经典,估计很多人的理解都比我深刻得多,总之配合电影食用更美味哦(我才不会说你们迟迟不把MP3放出来我有多怨念呢,严重影响我写长微博的心情)。
网剧加电影,大二到大四,就像被三首歌串联起来的一段时光。
2016年4月1日,盛大别离,请勿缺席。
关于“污”导演说其实一点都不污,几个主演也一本正经:“这其实算干净了,我们上学时在寝室......”所以你们在寝室到底都聊些啥咯?
作为一个有着近九年住宿经验的女生大致知道你们的尺度不会小,毕竟我们的也不小关于网剧与电影的关系强烈建议没看过网剧的童鞋们去看几集网剧。
电影不长情节发展较快对330兄弟们有个基本了解观影体验会更好。
原谅我有强迫症。
当然,不看网剧对电影的理解也不会有困难,做到平均四五分钟get到一个笑点什么的还是毫无压力的(OMG我居然忘记强调这部剧还很幽默了)。
关于演员们(纯属花痴)总结起来就是林向宇好帅李大鹏好萌谢训好MAN管超随身带着把菜刀。
什么?
陈晓昨天在微博说胡渣拉低了训哥的颜值,眼镜拉低了超爷的颜值,省略号拉低了大鹏的颜值?
可是这明明是我看过的颜值最高的宿舍了,即使某人素颜出镜还少了颗牙PS:陈晓说林向宇知世故却不世故简直感动哭我好吗,听编剧导演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有时候挺好玩的,听陈晓聊角色总是很惊喜。
很棒的电影 很荣幸成为第一批看电影的人 一直以来觉得陈晓古装扮相比较帅气 但今天看了这个 觉得现代装也十分帅气 秦岚依旧漂亮 为什么岁月对她这么宽容 说起这部电影 兄弟情谊 爱情 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任何一样都很贴近我们的生活 最最感动的兄弟们在大雨一起并肩作战 一起现在高楼上将世界踩在脚下 现实 里面有很多现实的因素 比如老谢前女友离开他 比如管超女友出国 比如公司不愿接受林向宇 比如打黄毛林向宇不能出手 比如老谢被开除 一切都现实得我们无力抗拒 兄弟关系面临危机但后来又有让我们看到希望的东西 前女友离开了有妇之夫 女友回国 林向宇辞职 老谢继续学业 兄弟们又在一起喝酒打架 说实话 这些都太美好了 美好得让我们都相信只要有无限的活力与澎湃的激情 年轻的我们能让一切都好起来最终 青春散场 情谊不散
能够在合肥看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点映,真的很高兴!
首先,这是一部热血的青春校园片,但是又大大不同与之前的校园片。
它主要讲述了室友珍贵的兄弟情以及感动人的爱情故事,当然还折射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现实!
热血!
感动!
真情!
真的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电影,4.1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们不见不散!!
很荣幸成为了全球第一批观看《睡兄弟》的观众,不枉我翘班而来。
说起毕业,已经离我三年之远,而我想有太多和我一样长不大的孩子,在上个周末,还回母校看了一圈,虽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些人,但每当我们提起少年时代,总会忘不掉那一群睡在我们四面八方的兄弟机友姐妹们。
从网剧到电影,“义气”二字淋漓尽致,最成功的莫过于我们在荧幕这一边依然能够感受那喷薄而出的桀骛不驯的气息:330与117的对立中,每次330一方有难,就迅速地八方支援以压倒性的气势整得我在屏幕这头点八百个赞,而(以下微剧透)电影中与老吴那场一对多到二对多到群挑,配合大雨和BGM直接将电影推向最高潮,如果现场没人,我一定会热泪盈眶:为当初我们在年轻的驱使下所翻腾过的热血,为我们不后悔不回头的兄弟情。
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与朋友起过争执,甚至吵架,有幸我们以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人,还是会在你有难的时候冲上来第一个帮你。
突然想起,当年因为一件事,和同学约架,身边的朋友都说:怕什么,我们也去。
想起我在聊天中说最近好穷,朋友后来说,明天从我这拿点钱去,那点钱怎么过日子。
我也和香芋与训锅一样和朋友闹僵,甚至发过毒誓,后来发现,友情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你发现有些事不是他不行。
愿我们被岁月蹉跎,豪情不变。
电影中另一个让我映像深刻的便是:实际。
之所以导演在现场问:电影怎么样,大家都说:好!
这好在哪里。
我理解的是,它是很细致的电影。
剧里没有打胎,没有万人迷,没有很浮夸的内容,就是用一群糙汉子充满荷尔蒙气息的生活,细腻地表达出生活的现实。
尤其在训锅和小镜的感情中(我不满为何要虐我训锅) ,(以下内容有所偏激,纯属个人见解)小镜作为小城市来的女生,希望能在大城市扬眉吐气,在碰到老吴以后,她毅然抛弃了训锅,这些在网剧里有弹幕的时候大家都说小镜很渣,其实仔细想想,如果我站在她的角度,我也希望能有人每天给我花不完的钱,反正是蹉跎青春,我何必不给一个能让我生活舒适的人蹉跎?
这个人物,实际上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理。
故事的最后,她似乎还是没能与训锅在一起,训锅千方百计的赚钱,为了小小的她,为了能让她过上好日子而受苦最后她走了,那些留下来的伤痛成了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有时候会发光,有时候会疼。
故事的最后330的小伙伴们又聚集在一起,在飞速发展日月更替的上海依旧守住了青春留下的气息。
这至少在我认为是很难能可贵的正能量。
当今社会的压力让我们的关系薄如蝉翼,轻轻的点赞之交,稍微有一点不对劲,马上点燃炸弹。
我羡慕330的兄弟们宽广的胸怀,它正是我们目前在流失的东西,例如香芋被误解告发训锅第一个动手而后二话不说帮谢训解围;例如处男超超遇到真爱却不得不分手倒计时;例如谢训被小镜甩了以后更加奋力地回归330兄弟生活……这些都是一种胸怀,是朋友是兄弟之间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总地来说,《睡兄弟》是一部情义十足的电影,它是我们当今生活的缩影,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共鸣,是未来的憧憬,是不变的话题。
4.1影院再见!
PS:最后能不能让我见一面训锅训锅,wuli训锅,遗憾爆了
睡在我上铺的“羊驼”(草泥马),no no no,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啦!
看点映时,好像听到导演对羊驼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角色”的诠释是它是性意识的一种投射(映射)什么的,具体的遣词有些模糊,不外乎是一种象征意义吧,或者用文学的角度来讲的话是一种意象,电影应该也叫意象吧。
这篇文章意在简单谈谈《睡兄弟》这部影片中看似随意实则走心的意象。
1.羊驼羊驼(草泥马)这个意象频繁欢乐地出现在各个场合。
出场戏的时候,香芋学长让人惊艳,而羊驼先生也相当抢镜,它戴着墨镜在台上“傲视群雄”,但有没有想过,它的出现难道只负责搞笑担当和性意识投射吗?
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院长大人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进行毕业动员,然后讲说“你们准备好了吗?
”他期望的当然是学生们山呼海应地喊“准备好了!
”但事实上台下的数百学生各种姿态各种忙碌,除了认真听他宣讲。
然后院长大人忍无可忍地再次重申了毕业形式的严峻,台下坐着数百毕业生,放眼到全国范围内,就是他所说的750万,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人口。
而酷酷的羊驼(草泥马)先生曾经出现在同一个台子上,它戴着墨镜,冷眼旁观,是否从它的镜片中你看到了很多大学毕业生都要面临的一个可悲局面,鉴于以上院长大人所言,每年全国有一个瑞士人口的毕业生,有多少人“毕业即失业”,有多少毕业生又像小镜的孩子那样胎死腹中--“死”在大学教育培育的温床里。
电影中林向宇随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涌入招聘会,现实状态的真实写照,而最后像林向宇那样得到了一份工作的又是几分之几?
2.走廊走廊,长长的大学男生宿舍的走廊,数次在影片中作为重要场景出现。
其中冲寝的那一场重头戏,后面林向宇他们三人一年后归来看谢训等等,都有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是一条简单的走廊,它象征着林向宇等人即将开始人生新的征途,而他们的起点就是这头的象牙塔中330寝室,而那头就是前途未卜的未来,具化一点就是职场、社会。
这条长长、长长的走廊像一条纽带,承载着他们从青涩蜕变成成熟,从校园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这条长长、长长的走廊上,发生过种种故事,他们走过来走过去,从家乡走到学校,从宿舍走到教室,从校园走向社会,走过四年的春夏秋冬,从少年长成青年,从青春期尾巴走向亚熟期乃至成熟期。
3.气球好像很多恋爱中的男生女生都会在路上遇到卖气球的小贩,然后都会花高价买一个廉价的气球。
或许气球承载着他们太多的心愿,总觉得轻飘飘的气球跟他们因为共浴甜蜜爱河中的轻飘飘的心情同步。
而众所周知,气球看似膨胀,实际不堪一击,小小的针尖就可以戳破它;手一个不抓牢气球就会飞走了。
正如影片中林向宇他们约会外滩的桥段一样,同事的撞见让他们的师徒恋提前曝光,气氛尴尬不已。
红气球飞走了,林向宇的爱情还保得住吗?
气球越升越高,但我们的物理常识告诉我们,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气球终会爆掉。
这似乎意味着林向宇的爱情前途未卜,路阻且长,但我相信林向宇肯定会发出“我愿逆流而上…”的宣言,虽然如某人所言可能十年以后女神还是没有追到…4.烂尾楼影片中有几个视觉冲击让人印象深刻,全景镜头扫过CBD的幢幢高耸入云的大楼,映衬着即将跨入职场的林向宇们跃跃欲试的心情;而林向宇培训结束进入实习公司大楼时,那层层盘旋而上金碧辉煌的大楼内部让人头晕目眩;男生们站在烂尾楼的边缘俯瞰着黄浦江两岸高耸林立的摩天大厦,豪情万丈。
林向宇和美心分手时,美心激动地扯着林向宇跟他说“你知道每年有多少毕业生希望在这些大楼里有一张自己的桌子”,又一个全景扫过,五味杂陈。
与这些富丽堂皇的大楼相对应的是屡次出现在片中的烂尾楼。
烂尾楼的意象前后呼应,电影前半部分,男生们开完毕业动员大会后涌入这幢外表整齐实则千疮百孔的楼中开始狂欢,在这儿他们大口喝酒畅谈人生,这楼仿佛是他们毕业前夕心灵的一个“栖息地”,但似乎它隐含的东西更多。
像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一样,“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而烂尾楼正预示着,对于一个即将离开象牙塔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他面前的路有两条,假如你对前路充满信心,充满斗志,那大学温床所铸就的烂尾楼最终将被你修缮一新;而假如你毕业后因种种不如意而失去生活方向,无所事事,那烂尾楼真的就成了烂尾楼了。
所以影片中的烂尾楼它也是一种映射,它的烂与不烂全都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
而影片的快结尾处,330宿舍的兄弟四人再次来到这幢楼。
林向宇站在高楼的边缘俯瞰着林立的高楼大厦和滔滔东流的黄埔江水,大声喊出“我才不在乎我十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只在乎十年后的自己怎么看现在的我”,“世界就在我们脚下!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的热血仿佛点燃了了这幢楼。
而观众也仿佛预见到不惧将来,不念过往,活在当下的新生代们将赋予这幢楼旺盛的生命力,用他们的热血浇灌着他们的青春之树。
青春从来不是伤春悲秋,青春就要一腔热血日夜滚烫,独自对抗、独自生长、独自流淌。
3.24,《睡兄弟》来工大路演,我没办法去批判那些黑这部电影的人,毕竟每个人都审美、观点都不一样,我只是想表明自己对这部剧的看法。
在这一小篇文章里,我可能会有些剧透,但并不是吊大家胃口。
电影的感觉正像330四兄弟成长历程一样,前1/3的片子笑点不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氛变得凝重,但并非肃穆,原因就在于四兄弟更加成熟。
说句实话,在点映时,真的害怕导员一类的老师在一边,年纪年轻的还好,年纪大的,真的觉得他会接受不了……电影继续延续了网剧的“污”,在看电影的时候,也没人觉得不好意思,的确啊,兄弟在一起经常大火车,污污污不是么尽管大电影里有污段子,却没有堕胎,没有以前青春电影的大槽点,就算分手,也是爱意浓浓,最后给大鹏留下的伏笔,仍是满满浪漫有女生问过我《睡兄弟》的网剧怎么样,我只说一个字“污”,告诉她不要看,但是这个大电影,有女票的一定要带着她去看!不管你们是欢喜冤家还是姐弟恋还是等等,总能找到两个人的影子!没女票的就和宿舍兄弟一起去看吧!电影里面的一些事,两肋插刀的云云,你会为兄弟做,也可能之前为兄弟做过这些事情,不管别人,一个宿舍的兄弟过了四年,总会有只有四个人才知道的事情!一位即将毕业的学长看过电影以后说“所感受到的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其实并不是不一样,只是多一些罢了,无论大几,都能在电影中的四兄弟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只想说,《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是一部好电影,是一部只有经历过或经历着这些生活的人们才能说好、才有资格说好的电影!
其实,大学时期的爱情,有个爱巢就很不错了,看着训哥和小镜的纠葛,真心觉得训哥是个很有责任感呢的男淫。
不是打架就是接吻,剧情没有逻辑,高晓松台上讲话好弱啊,所有人都演技捉急十分浮夸,兄弟情兄弟在一起呆了几分钟啊,都是在谈恋爱,垃圾
我一直期待结尾的时候,退学的谢训白手起家、创立了某互联网公司,而不是回到校园重读一年。
还可以吧,有些地方有点混乱,但是校园里的兄弟情还是挺感人的。
国内大学生真的好可怜,为什么要被所有电影侮辱。
扯淡
男生版的青春片?那是对青春有什么误解吗,男孩子不是整天打打杀杀的,大学的确是宿舍为中心的友情,剧情没啥好说,我是为了看李现的。
剧情,演技真的一样都不占,满屏的尴尬,我可没有这样的青春!
好难得一见的C型电影,不知道最后是会变成b型还是L型
20160402,赛男s!
-7-
从头到尾就一个字:作
15年6月拍的,那时候脸还有点崩呢……也就中规中矩吧,大哥这个脸是真上不了大荧幕,要么就演个农村妇女之类的感觉可以,就像最美表演里面张大磊给她设计的一样,可以放下点脸的包袱,专心演戏。毒奶一口吧,19年有电影!必须有!
有笑点有尿点2016.5.19360云盘------今天突然想起一个情节,就是多年前他们的照片上都有对方,一直没想起来是哪部影视作品里的,终于回忆起,决定加一颗星,给这个让人回味的情节。2016.6.4
硬伤有点多,但还是表白几位小男主角,想要的都得到,不知道算不算编剧给未入世的毕业生画了个大饼,另外三人摩托和菜刀托运是怎么过审的??
男生的性幻想
当年看的时候觉得不错
矮大紧真真不会演戏,还是老老实实做晓说吧
补标·2017.07
【2016.06.13】为了缅怀我们的青春还是给4分吧!毕业快6年了 时间过得太快 现实太残酷 但是依然对追求梦想充满希望 但愿每一个人都有无悔的青春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