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收获
Bitter Harvest,乌克兰悲歌(台),苦涩的收割,Devil's Harvest
导演:乔治·曼多陆
主演:阿奈林·巴纳德,巴里·佩珀,马克斯·艾恩斯,特伦斯·斯坦普,萨曼莎·巴克斯,理查德·布雷克,汤姆·奥斯汀,凯茜·基拉·克拉克,塔梅尔·哈桑,露茜·布朗,尼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俄语年份:2017
简介:真实历史改编,揭开不为人知的种族灭绝真相,关于爱与荣耀,抗争与求生的壮烈篇章。 二战前夕,随着史达林的共产野心扩大,推行了农业集体化的行动,造成了乌克兰出现严重的饥荒。一名年轻的画家尤里(麦斯艾朗 饰演)在饥荒、监禁和酷刑的环境下奋力求生,试图从这场“饥饿屠杀”中拯救他青梅竹马的爱人娜塔卡(萨曼莎巴克斯 饰演)。..详细 >
乌克兰大饥荒,很少被触及的沉重题材,事件跨度时间很长根本不是100分钟能讲清楚的,但是导演却用了末流战争电影喜好的手撕鬼子与妹子逃亡的手段拍了这个故事,加上主演们的英式口音分分钟出戏到苏格兰来个勇敢之心。这片亮点也只在画面主角颜值加上一些民族猎奇了,哦,还有出品国的强势刷存在
光技巧來說,本來應給三分,但以歷史觀點補償一下。看完心中大疑惑,明知錯誤,為何某國貓重蹈覆轍?難怪蘇修和貓交惡
挺好的题材怎么拍成这样……全程尴尬,主角永远有光环,剧情平淡如流水账
苏联时期在乌克兰的暴政导致饥荒
为什么乌克兰人民要说英语?这种苦难不止发生在乌克兰。可惜电影拍得不够力度,脸谱化的人物,平铺直叙,控诉又太过直白,辜负了美丽的画面。两星半。
苦难的历史
基本如实再现了百年前那场人为的乌克兰大饥荒。不知道何时中国能拍出。
为黑而拍
当妈妈从地窖拿出一张写着大大的加拿大的纸时,我就不想看了。猜想肯定是加拿大拍的,一查果然是,政治目的太狗血!
乌克兰大饥荒题材,不知为何涉猎较少。这么能吸引眼球的历史波澜,可惜毁在不会写故事的编剧手上,同题材的《琼斯先生》基本同款毛病。
英美拍的乌克兰大饥荒,隔靴搔痒
放置在1932/33年斯大林治下的乌克兰大饥荒历史背景下的一曲乌克兰悲歌。整体故事叙述太生硬。
2017年出品,真实历史改编,揭开不为人知的种族灭绝真相,关于爱与荣耀,抗争与求生的壮烈篇章。片长01:43:21。
真实的历史被肤浅、流水账似的描叙消弱了力度,成为典型的反社会主义宣传品。制作倒是用了力,可惜。
乌克兰大饥荒!前十分钟是乌克兰风光宣传片(带油画效果的)后面的西方意识形态太严重了,浪费了一个本来可以拍得很好故事。把斯大林和苏联妖魔化到那样,明明好好讲大饥荒时形形色色的人就可以的。还有自从看过《沃伦》以后我就不能正视镰刀了......
斯毛模式下的芸芸众生——
‘’走了沙皇,來了約瑟夫.斯大林一世⋯⋯‘’
苏联为啥解体 当时很多中国人还不理解 现在很多前苏联国家宁可丧权辱国 也要离俄罗斯远远的 究其原因 也许就是因为受伤太重了吧
灾难深重的乌克兰。
看看《沃伦》就知道乌克兰人有多能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不是那阵唱着红歌打波兰土豪的时候了。或者是帮着纳粹杀犹太人的时候。自己手上的血洗的真是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