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2017

Branded,莫斯科不相信谎言,Moscow 2017,Mad Dog

主演:埃德·斯托帕德,莉莉·索博斯基,杰弗里·塔伯,马克斯·冯·叙多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俄罗斯语言:英语年份:2012

《莫斯科2017》剧照

莫斯科2017 剧照 NO.1莫斯科2017 剧照 NO.2莫斯科2017 剧照 NO.3莫斯科2017 剧照 NO.4莫斯科2017 剧照 NO.5莫斯科2017 剧照 NO.6莫斯科2017 剧照 NO.13莫斯科2017 剧照 NO.14莫斯科2017 剧照 NO.15莫斯科2017 剧照 NO.16莫斯科2017 剧照 NO.17莫斯科2017 剧照 NO.18莫斯科2017 剧照 NO.19莫斯科2017 剧照 NO.20

《莫斯科2017》剧情介绍

莫斯科20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旧体制垮台,庞大的苏联成为若日黄花。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下,历史学系毕业生米沙·盖尔金(爱德·斯托帕德 Ed Stoppard 饰)在工作中发现了自己的广告创意才能,他涉足这一全新领域,经美国人鲍勃·吉本斯(杰弗里·塔伯 Jeffrey Tambor 饰)的拉拢进入美俄广告公司。经过近20年的打拼,他逐渐成为业内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始终不能正式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但他与鲍勃美丽的侄女艾比(莉莉·索伯斯基 Leelee Sobieski 饰) 陷入爱河,不能自拔。在一次失败的广告策划之后,米沙的事业和爱情双双跌入谷底。曾经风光的他,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他人营销策略的棋子,也深刻意识到曾引以为傲的营销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多么大的危害。 六年后的2017年,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隐居荒野的米沙注定无法平凡了却此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树桃花开黄金大劫案(电视剧)疯狂动物园翡翠恋曲安息2刀剑神域爱丽丝篇猜猜我是谁相亲结婚神勇投弹手弗兰妮·兰顿的自白青春月谭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第二季鬼灯的冷彻第二季其之二穆勒老师必须离开心灵传输者野蛮女友偷心贼关于养猫我一直是新手日蚀入侵夜幕女王绝境峭壁岭犀利人妻大海寺鲛绡碧米勒上尉妻子的秘密爱情税孵梦女魔头

《莫斯科2017》长篇影评

 1 ) 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

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觉得要明白这部电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品牌。

百度的解释,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

】而如果商品没有品牌,没有自己的视觉识别系统那可行吗?

显然不可行。

如果没有品牌我们则无法选择性的购买自己信任的产品。

但是,品牌的价值和口碑本应该是通过人们日积月累而自然形成的。

比如我们都说凤凰牌自行车质量好,那是长久的实践证明的(抗两个煤气罐都木有问题)。

但是,随着营销术的发展,这种原始的口口相传、缓慢成长的品牌价值被彻底颠覆了。

取而代之是商家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广告而灌输了品牌价值。

也即是说,即使你的商品并不怎么样,只要营销得当也能获得成功。

这正是现代营销术的价值观——你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卖!

只要营销得当,即使粪便也能卖出去!

打个比喻,麦当劳怎么营销?麦当劳打的是亲子关系的营销。

这本来和快餐垃圾食品一毛钱关系都木有!

可是通过长期的广告效应,灌输给了小朋友们和父母吃麦当毛就是一种温馨的体验这种概念。

于是麦当毛在中国就成功了!

又比如某牌子的手机,其实功能不咋地,但灌输了是只要拥有了,即为时尚潮人这种概念。

它营销成功了,于是人们争相购买。

于是我明白了这个电影的想说什么。

这个电影分明就是在讽刺这种社会现象。

营销术的发展,信息的爆炸,铺天盖地的广告,让我们迷失了选择的方向。

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大家都在不遗余力的标榜自己,混淆了我们的视听,我们甚至不知道那样商品是最好的选择。

大概电影所想讲述的就是一种让商品和品牌重新回归自然的理念吧。

 2 ) 关于广告与欲望

光看片名,会让人以为这是一部科幻大片,结果是一部商业片。

很像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英雄主义、悬疑、惊悚、有想法、还带有点色情,甚至还带有宗教色彩。

电影最后,政府宣布了禁止一切广告,男主角获救且赢得了美人归,也实现了自己想改变世界的想法,可谓是完美大结局。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

政府不是万能的,禁止广告有什么用呢?

任何的体制、法律都会有漏洞,阻止不了人们的欲望。

广告是一把双刃剑,这取决于人心。

广告只是作为人类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也只是人类满足欲望的实现手段。

20年前,男主角为了还债为了有份工作;10年前,他为了成功、为了名利;现在,是为了赢得妻子的认同,同时也证明自己没有疯。

广告的形式有好多种,政府禁止的只是看得见的商业行为,还有很多的看不见的行为呢?

如何禁止得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追求商业的繁荣是必然的,而广告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商业的繁荣。

在信息大混沌之中,我们的时间有限,广告的好处在于帮我们做了一个筛选,这是正面的。

禁止广告不是根本,人们的内心清楚知道自己的欲望并且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才是本质。

这是内在的因素,也是影响这个世界的本质因素。

但问题是有多少人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人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想要什么。

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会被外在影响。

这种影响当然是两面性的,同时受到影响的仅仅是购买某种无关紧要的物品还是影响人一生的三观?

记得有一个讲座里面提到一个研究,如果一个人帮助三个人,这三个人中每个人再帮助另外的三个人,这样经过20次,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就都是互相帮助的。

这种内在的因素也决定了广告的出发点,广告的产品、概念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商业利益,还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

可人又是矛盾的,一个人想要有这样的思想高度,也是要有一定条件的,英雄不是人人想当就可以当的。

我始终相信,人本善,坏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是好是坏,人们的辨识能力、判断能力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里,是否还有用?

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没有选择之前,没有尝试之前,是不知道选择之后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better or worse?

可怕的是,当我们做了选择,生活被改变后,人心被麻痹之后,却毫无知觉,已经丧失了感知判断能力,被欲望控制还不自知。

然而,在没有广告的原始时代,人们的生活是简单的,欲望是单纯的,吃饱穿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走得更远了,视野开阔了,同时,欲望也更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看的书越多才知道自己看的书这么少,才觉得原来自己是这么无知,于是就会有看更多书的欲望。

当欲望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他痛苦;当欲望满足了之后又会有新的欲望出现。

所以到底是无知的人快乐还是知道得多的人快乐呢?

我想无知的人同时无所求的人是快乐的,是一种傻乐;无所不知的人同时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大乐。

精彩的生活的代价是什么?

是欲望不断的被满足吗?

我认为最理想的生活该是这样的,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努力,追求自己所需,阅读人生百态,领略世间风景,精彩过后,然后又回归平凡。

这种平凡与最初的平凡相比是一种大无畏的境界。

就像是感情,经过轰轰烈烈之后的安稳才能持久,也才甘于这种平凡。

所以,我们都是在这条路上,追求欲望满足欲望之后又不断滋生新的欲望的路上。

生活的痛苦在于此,生活的精彩也在于此。

2013.02.19周二

 3 ) 清咖一杯,闲时细细品味

昨天朋友隆重推荐,于是就看了。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需要点耐心才能看下去的电影。

不同于那些前5分钟就能揪住你神经的商业大片,这部俄罗斯电影的节奏有点慢,看起来也没什么视听享受,故事的铺垫用了近一个小时,我耐心地等到素食店老板的出现才明白导演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我认为它既不能算科幻片,也不能算营销题材的智力片,只不过借用了一点点科幻的手法,以市场营销策略为支点,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都想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也都想尽我们所能去改变这个世界并让它更美好,可是我们真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吗?

米沙说,他20年前想发财,结果让一个无辜的人送了命,十年前想发大财,结果让一个女孩昏迷不醒,现在,他自以为找到了世界堕落的根源,想从根上去治,让它变回美好。

于是他用自己天才的营销伎俩试图让人们明白:欲望是万恶之源,广告是唤醒欲望之祸首,应该禁了它!

结果世界陷入混乱。

暴乱当头,他连自己的小命都差点不保,也只能“相信”总统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政府先是为了保护商业链的正常运作,否决了禁止广告的提案,然后,场面失控,政府又为了维稳,只好做出全面禁止广告的决定。

什么是“正确”?

什么又是美好?

如果人们真的回到没有新产品,没有品牌宣传,没有对新事物的渴求的无欲无求的境界,就美好了吗?

让我们设想一下穿越回原始社会的滋味吧。

虽然对这部电影的拍摄水平没法恭维,但它依然是一部能让我看完了以后想坐下来静静思考的电影。

突然有了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出于本能,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基于他所站的那个点,从而也被局限于那个点了。

相信观众从这部电影里受到的刺激也一定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五花八门。

也许有人突然就不带儿子去肯德基了;也许有人改吃素了;也许有人为抑制消费冲动找到理论依据了;也许有人因受到点拨而蜕变成营销精英了……站在卫星地图前看到的世界,跟我们站在天桥上看到的确实不一样。

作为营销天才,米沙认为,禁止了广告,就能避免人们受到销售谎言的刺激而产生对己不利的消费冲动,可是暴乱因此而出现;政府,为了维持他所管辖的那个系统的稳定,做出前后矛盾的决策,情非得已,但也别无选择。

世界大乱之时,米沙似乎开始觉醒:“我希望把世界变得美好,结果是变得更糟,这都是我的错!

我真傻,我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去看医生了……”这部影片,最值得看的大概就是最后的30分钟,帮他解开这些困惑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米沙,你真的错了吗?

表面上,世界因你而乱,其实,世界也并非因你而乱。

别想了,我们都是世界生物链的一部分,伏特加、减肥、快餐、牛肉、素食、尿布、手机、电脑、奢侈品、广告和品牌战争、商业圈和政府,营销奇才和总统……一个都不能少。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万物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直到永恒……永恒又是什么呢?

如果脑子已经爬到了这个节点,那就不妨再去读读霍金吧。

 4 ) 俄罗斯人的富有洞察力和缺乏的想象力

分明是商业和政治,却偏偏打着奇幻科幻的幌子。

仔细看完觉得还行,idea不错,对广告和品牌的理解很充分,片中的商业手段也和高明,演员很给力,长得不错演技还行,只是叙事方式和表现方式不好,画面特效和对怪物形象的创造能力很差(果然俄罗斯人没什么想象力),让人觉得枯燥很催眠。

开始以为是科幻片,但看着看着它的叙事方式让我觉得像奇幻动画,导演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让多种表现手法和元素融合在一起后,它的悬疑和奇幻效果已经不怎么存在了,完全是四不像了,适得其反了。

而且前面的叙述实在是太过了,不仅多了还太慢了,没什么节奏感,完全跟不上后面的节奏。

但是仔细看完它后,还是觉得很有些寓意的,值得让人思考。

如果只是一般的观赏者,只追求大片的那种特效画面和震撼感,那么绝对是失望,没必要看了。

 5 ) 晕晕乎乎的“莫斯科2017 Branded”

以我个人感觉这电影不咋地,但考虑到自己理解能力的有限,所以对其评价为“还行”。

下面我按着自己的理解,把自认为看明白的地方顺一遍:影片一开始,小孩状态的男主角偶遇“牛头”星座显圣,紧接着就遭雷劈了(报应来得这么快么?!

)。

镜头渐渐远离倒地的小鬼,直至黑屏。

再次出现画面就是一晃好多年后了,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男主角,成年的男主角,这一张“shou”脸,感觉还真对得起那显圣的“牛头”星座。

他应该是广告设计专业的,这时候貌似还不是很有城府,在经过了一段短暂的爱情事业双丰收后,直觉和事实都告诉主角,他被涮了,被当棋子了。

有个更拽的组织为“推广汉堡包”而利用了他,利用了它的失败的减肥广告,利用了这个减肥广告的负效应,他成了众矢之的,被关监狱了,不过还好,不久又被放出来了,但是同时,他身边的美女被忽悠走了。

事业与情感的双重打击把男主角霹雳咔嚓了,他也许是为了逃避躲到了农村,开始放牛。

与此同时被忽悠走的美女(也就是女主角)反过头来,开始寻找男主角,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可是男主角貌似受的打击太大了,精神出了些变化/问题。

在某年某月某时,夕阳西下,男主角发现了某牛不一般,故此杀之,烧之,以水沏其骨灰,随后醍醐灌顶——冲澡!

(虽然这貌似是要表现“以血浴身”式的开光仪式,但是我只是感觉到这很脏)浇了一头脏东西,连困(一宿没睡看烧牛)带着凉(光屁溜冲凉)带恶心(个人感觉)带精神受刺激(这么折腾能不受刺激么?!

不受刺激能这么折腾么?!

必须的!

),男主角倒下了。

当他再次醒来时,他已经被他女友(也就是那位美女,也就是女主角)捡回车里拉回城市。

随着男主角生理的觉醒,他的“天目”也觉醒了,他能看到“妖怪”了,男主角火眼金睛了!

此后,为了降妖除魔,赶走“汉堡包”,男主角重操商业广告的旧业,联合“素食食品”终于灭掉了“汉堡包”。

但是与此同时,杀声阵阵的广告战也拉开了序幕。

这会闹得动静太大了,老百姓沸腾了,政府不得不出面了,男主角被大家追着扁了。

就在男主角刚刚被揍头破血流栽倒在地时,政府宣布“不允许在做广告了”。

就差一小会儿男主角就可以不挨打了,可是那也就不像如今的电影了,但是毕竟男主角胜利了,之后男主角和女主角还有很早以前就存在的他们的儿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大概的故事情节,情节不算复杂,但是电影看着晕头晕脑的。

个人感觉这电影不咋值得看。

所谓的亮点就在那几个妖怪的特效上了,有新鲜感;再有就是女主角,长得挺好看,其他演员咋就和她差距这么大捏!

所以看看小妖怪,瞅瞅美女,足矣!

感觉这电影其实讲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商业竞争与经济规则的变化。

男主角还小的时候,大家排队干啥啥;大了以后广告曾一度成为百试不爽的法宝;再后来广告铺天盖地,为了利益彼此互相厮杀;再后来国家一刀切了,那意思眼前干净了。

回到现实,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遍布全球,广告也随之遍布全球,作为影响消费群体的利器,广告左右了大量消费者的观点。

但是消费者不是傻子,或不应成为傻子,因此需要理智思想和有效方法应对如今的广告遍全球。

至于“一刀切”?

只有脑残能想出来的招!

先不说效果如何,这“一刀切”的法子能有效执行么(早都经济全球化了好不好)?!!!

 6 ) 我的欲望充满假象,我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电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充满假象。

电影主题很好,看完之后,自己对自己的一些欲望,理想,梦想,有了新的反思。

我要车子,我要房子,我要···,我真的需要吗?

还是,这其实是别人告诉我的。

其实,我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物质的外在。

真正使我快乐的,是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我为家人带去了什么,我能为朋友做什么,我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

并基于我的价值,获得尊重,赢得自我尊重。

回归影评,标题党害死人,电影名字的翻译太烂。

如果直接来一个《BRANDED》,看得人会多一些。

骂的人会少一些。

一看百度百科的介绍和电影名字,都是冲着科幻巨制、精彩画面去的。

谁曾想。。。。

因为失望,所以差评。

导言想要达到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方式却不怎么样。

开始大概能猜到结局,丑陋的效果设计。

无厘头的叙事,,,,,,。

一句话,主题这一亮点不能掩盖其数不清的瑕疵。

电影拍得真不怎么样,至少对我来说,是烂片。。。

 7 ) 有思考力的人值得一看

需要辟谣。

这部影片需要有一定思维能力的人才能看懂它所表达的意思,它不是科幻片,剧情中出现的怪东西是那个销售鬼才的灵觉,你很难理解,除非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人。

并且,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东西是主角——销售鬼才Misha的商业预知能力的具现化(具体现实化),其目的在于根据主角灵感的来临和其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一段小神话故事而更加容易让人接受这种鬼才眼里的世界,毕竟没有人能理解鬼才的灵感是哪来的,就像约翰纳什。

故事的纲要就像《云图》那样隐晦但却无处不在,或者像《午夜之前》、《黎明之前》、《黄昏之前》那样——重要的是其要表达并且让观众得出结果的内容(或者说剧情)。

其主角在影片中的定义就像《约翰纳什》一样,是只有高层次的思维才能欣赏的。

它不一定是十七八岁的人所喜欢的,它也不是为了给这类人看的(当然,我也没任何有其它意思)。

这是给世界消费者看的,并不是与好莱坞电影比什么;能不能读懂就要看观众的思维能力了。

所谓读懂,就是得出结果。

电影和电视剧是不可能只写结果的,小说也是。

比如我只写有一个女人,它成了人类救星,这么个结果你不可能知道是什么影片什么剧情,你可以想象是《异形》,也可以想象是《生化危机》……另重申,不喜欢思维的人考虑考虑吧

 8 ) 因为人们对物欲的迷恋导致了这部片的评分很低。。。

这部片子单从表演上看也就7分,也许还得低点,从主题表达看估计只能给5分,剧本逻辑,叙事等等就更没法说了,但是,我认为单纯制作者们的这一点点甚至还很模糊的思想,就该给9分。

为什么它的评分现在这么低?

恰恰就因为片中揭示的现实,在这里打分的豆粉们,乃至所有观众们,迷恋那些控制住他们欲望甚至价值观的东西。

这片子也不是什么大制作,也没什么大腕,炒作的也不够,在国内听说过的人都没几个,人们忽略它根本都不需要做出选择,原因很简单,它不属于潮流。

这部片子的立意强烈的引起了我的共鸣,正是我经常强调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家,太缺乏独立思考了!

没错,人终归是动物,欲求是根本,但是我们就可以因此满足于这种浅薄么?

就像时下流行的事情,你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的随便打一句“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你可以点两下鼠标就把头像换成“南方周末”,好像很潮,好像这样就可以给自己戴上“民主斗士”的标签了,可是你真的懂这些东西么,你真的思考过其中的意义么?

你的不满,你的欲望真的就这么强烈么?

还是仅仅因为,有人这么一喊就出尽了风头,赚足了面子,如果我不喊一下,就“out”了。

因为无知而对金钱,物质的追求还不算可怕,但是因为无知导致独立思考的终结才是致命的,当我们嘲笑过去,嘲笑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做更多的思考呢?

人类社会不是简单的“是”和“否”,只是擦干净鼻涕可不代表你的感冒就好了!

最后,真的扯的有些远了,但是希望所有看了本片的朋友能够有些思考,既然要做,何不多做一点?

 9 ) 听到男主持人的俄语就被吓尿了。

听到男主持人的俄语就被吓尿了。。。

莉莉·索伯斯基长得蛮漂亮。。

我是真看不惯这种不俄不美的尿片。

说得好听点,说是角度新奇,说的不好听就是胡闹。

各种莫名其妙。

 10 ) 神作。。。。

鉴于文笔很差,影评这种东西我之前是绝对没想过要写的。

但是,今天,看到这么低的评分,我实在忍不住了!

真的不想说太多了,就说几个重点。

第一,这不是科幻片儿,看不懂的,是你们不用心,叙事很清楚,你们也不傻。

第二,这电影有科幻元素,有特效,有曲折的剧情,有美女,有狗血剧情,做一般电影看完全没问题。

第三,就说剧情吧,你们没看出,开头结尾呼应明显,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循环有木有。

多的不说了,只想说,叙事如此精妙的电影,并不多。

第四,中心思想,最简单的,marketing什么的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吧。

深一些,你们没看出政治隐喻?

快餐代表什么?

代表资本主义。

素食代表什么?

代表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

加上第三点循环的观点,结论就有了吧。

总是,循环是核心,用循环的观点看整部电影以及所有中心思想,这绝对是一部叙事清楚,内核深邃的神作。

《莫斯科2017》短评

神cult film不解释

6分钟前
  • 胖巧克力
  • 力荐

节奏太拖拉,难道就是一部吐槽marketing的电影么?实在没能看完。

7分钟前
  • 便便伪装黄金
  • 很差

感觉不够明晰

11分钟前
  • Dofi
  • 推荐

挺好的点子,拍砸了,导演既理不清轻重先后,还犹犹豫豫的,冗得厉害。仿佛一个迂腐的学究想出一个好点子,但依然无法拍得凌厉,而这种进攻性质的思想一旦无法凌厉,拥有的结局将很悲惨多说一句,培养欲望,移植恐惧,对人性来说都是多米诺骨牌般坚硬又脆弱的手段

13分钟前
  • 炎夏
  • 还行

广告学、市场营销专业同学真该好好看看这片

14分钟前
  • mranuo
  • 推荐

营销改变世界

17分钟前
  • R先生
  • 还行

和海报完全是俩电影……没有枪战也没有打斗!不过非常有新意,最近很喜欢反思资本主义哈!Fucking Brand New!

21分钟前
  • 李无常伐开心
  • 推荐

想法很好,但导演似乎还没有能力驾驭,可惜了。

23分钟前
  • 李风
  • 较差

炒作不等于价值

25分钟前
  • 鼓掌
  • 较差

放啥都不知道……無法理解羅剎國的隱喻……

30分钟前
  • 左在右边
  • 很差

奉劝大家别浪费时间在这片子上

35分钟前
  • 阿良々
  • 较差

看过普通科幻、政治科幻,居然还有商业科幻

39分钟前
  • Hypo Hare
  • 力荐

能不能别说英语,像是畅销书改编作品。只能说幸好俄罗斯有亚寒带、佩列文和共产主义。最喜欢的镜头是苏联时代蒙太奇和维罗尼卡醒来步入熟悉又陌生的世界。“and a new era began”一句话就足够了,真是诠释了影视误读文学作品的典范。男主一股流利英音,一幅苦大仇深的superhero救地球即视感,而且长得好像犹太人(似乎确实是),总言之一看就能感觉到骨子里是美式英雄的思维,再加上那个神秘玄学秘教仪式太犹太教了… 大无语佩列文根本不是想讲这些好吧

42分钟前
  • Val
  • 很差

你要非常脑洞大开,牵强附会才能理解导演意思,当然,只是你认为的理解。前半段画风与后半截完全不同,你以为这内涵高冷深刻又文艺,而当5毛特效的出现会击溃你的一切假设,这就是一部烂片!!

44分钟前
  • 宁静雪
  • 较差

一開始還挺有想法的,後面形式大於內容,商業得很幼稚。

45分钟前
  • 欢欢
  • 还行

一个被胖子逼疯的人的故事?

47分钟前
  • SX
  • 较差

广告,里面很多映射的品牌。。。

49分钟前
  • 暖暖
  • 推荐

disgusting!!!里面的特效恶心到我了。@.@

50分钟前
  • lemon-lynn
  • 较差

有点现实主义,还有点科幻,很有寓意和深度

52分钟前
  • Jack
  • 力荐

无聊

54分钟前
  • 姬宫湦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