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了一部林秀晶小美女的电影,寻找金钟旭。
女主像个假小子,本来是有音乐梦想的,但和大部分人一样,梦想终归是梦想,没经过什么挣扎就选择了周边的营生。
做大学生的时候去了印度穷游,因为晕机遇到了个暖男,但并未从此同行,因为女主坚持如果有缘分我们还会再见。
说到这里特别想插一句,挺喜欢这个片子,特别轻松易看。
又恰恰有好多点引得起我的共鸣,比如大学时代穷游,年轻的热血总要有挥洒的地方,否则很容易被自己或别人诊断为抑郁症之类的,本应该恣意宣泄的能量被压缩在体内,自然会出毛病。
女主的小心情和愚蠢的小坚持也和青春时代的我一样,把莫名的缘分在爱情中的重量估计的很重,简直当作开篇词一样,只有预感到可以称之为缘分的东西才能开篇,才能翻页继续。
然而这些所谓的缘分,也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完全主观的赋予,十年前的女主是个小姑娘,那时偏好的缘分是在晕机时递过来一张晕车贴、是阴差阳错的同时入住“hotel destiny”,是成熟男子宽阔的肩膀、沉默中坚定温柔的眼神。
虽然十年前的同一时间段,男主那扭捏的学生态也与女主有过可称之为缘分的交集,却并未停留在女主记忆中。
当然缘分的促成还要感谢印度的温煦的空气、嘈杂的人声、马路上没有规则的穿梭着的各种人,这些催化剂孵化着时时愿意感受爱情的年轻人们,那味道和照片般的场景即便是十年后,在突然下车的瞬间、在眼中晃入某个单词的一刻,马上便会勾起回忆,这些回忆在反复咀嚼的过程中,不但不会失色失味,反而经过经年的润色,变得更加饱满、迷离、温暖、香甜,就像经过后期处理的图片,更呈现出了暗处的细节、光处的温柔。
支撑着剧情不断推进的动力应该是女主害怕终局的小心思,比如成就音乐梦想,比如浪漫的初恋。
有些会把人对爱情的喜好描述成一辈子不变,美女一直陷在交往坏男人的怪圈啊、男人一直按儿时的梦中情人找女朋友啊之类的。
我不否认会有这样的人,但也很接受这部小电影中的设定,十年后的大女孩儿对爱情与相处多了包容和成熟,保留心中勾画多年的初恋那不真实的幻象,和这个有点小扭捏却真实有趣的大男孩儿共度平凡生活。
就像她对音乐的梦想,将美好放在心里存封,不顾一切的追求会令人害怕,害怕走不到最后、害怕走的路上荆棘丛生伤痕累累,多数人不需要经历太过激烈的挣扎就可以在心中平静的化解掉对伟大的追求。
正是因为对这点的共鸣吧,当男主在噼噼啪啪的篝火旁有点不好意思的讲述着自己的初恋,他说没有努力主动去追求是因为没爱到最后吧,女主放下食品包装袋,袋里习惯性的剩下一例泡芙,她凑上去吻了这个真实温暖的小男生。
我们不过都是平凡人,享受平凡的权利并不可耻。
谈到这个话题,我脑子里出现了之前读过或道听途说过的形形色色的人生,那些为人造梦打鸡血想赚钱的对梦想的崇拜我不屑于占脑子的内存,筛选下来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曼德拉为了种族理想在监狱禁闭27年,这种伟大拉升了整个人类的灵魂水平。
另一个是鲁豫有约讲云南画家那集中提到了一个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女子,她爱上了一个欧洲来的男孩儿并且怀孕了,那男孩留学时间到了需要回国并承诺之后来接她,她在等待了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打击生命力的事情,比如当时的社会不太能接受如此大胆的姑娘,好像她身边也出现了不好的人,总之她精神分裂了,就像用自己柔软脆弱的身体和崖壁撞击,只能落得血肉模糊,但她并不退缩,我忘记了她的名字,但她的痛苦和勇敢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一幅版画般清晰,这样的人拓宽了我们为人的精神疆域。
在悠闲的周末上午,看着透过自家窗户射进室内内板的可爱阳光和欢舞的灰尘,柔软的内衣温柔的贴着身体,披在肩膀半垂半落的宽大毛线衣也罩住了端着咖啡杯的手掌,放下冒着氤氲热气的杯子,翻开一本装订精美的小书。
这竟然曾经是我的理想生活,平凡喜乐的生活当然不可耻,但把这点当作孜孜以求的尽头也太无聊了。
嗯,这段和这个电影无关,电影里小小的爱情,小小的心思,小小的追求,小小的人儿,被导演拍的非常有趣,仿佛是从有着几十年阅历的成熟女人回看十年二十年前记忆中的片段,褪去了年轻时的毛躁惶惑,所有都变得那么美好甜蜜。
男主是孔侑,一直觉得他没下巴,是脸太小的原因吗,去年看过几集他演的鬼怪,好像有点偶像剧通常男主的样子,僵尸脸。
所以这部里有点小惊艳,把一个有点洁癖,扭扭捏捏、但有责任心和傻乎乎原则的小男人演的超级生动,特别有趣。
难得碰到这么赞的——《寻找金钟旭》,轻松但不搞笑,是温情不是煽情,恰到好处。
孔侑主演,胆小屌丝,成熟魅力男切换自如,感叹他怎么可以演得如此生动。
一手好牌,开挂的人生,优质的另一半,生存法则从来不是只有一种。
女主说:“命运——就算不特别努力也会遇到我该遇到的人,命运就让命运自己安排吧。
”爸爸说:“缘分只有抓住了才能成为命运。
”关于初恋,男主说:“不,不是没有缘分,是没有爱到最后。
”爱在当下如初恋。
(影片开始有些许零乱,但不能就此错过它。
女主也很特别,但因为男主太光芒四射,因此被忽略太多。
)
本文纯属捏造,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曼谷的巴士站遇到大卫,一起吃饭,一起蹭当地人的酒,曼谷并不小,却在皇宫也遇到他,在街上溜达也遇到他。
有一天大卫托同行的朋友给我一本书,最后一页是他的电话和邮箱。
没有约好,却在去清迈的大巴又遇到,开始结伴,一起看风景,一起看电影,一起租辆小摩托上山,一个房间两张床,他有像希腊雕像那样修长的身体。
后来,想着且行且珍惜才是旅行的意义,自然的告别。
傻逼一样地拥吻转身,泪流满面。
后来我们邮件了几封,我准备去新西兰,也许是正好有这个机会,也许是想跟大卫有更多的后来。
为了去新西兰,找了个小伙给我补习英文,后来这小伙上位了,跟大卫也就断了联系。
后来我真的在新西兰待了很久,生活简单又充实,寂寞又美好。
也在即将回国前跟大卫再次联系,我只是想看看这几年彼此的变化,就像老友那样。
最后就在离开新西兰的前一天晚上,大卫来机场给我送行,就像老友那样,闲聊,彼此毫不吸引的,仿佛从未吸引过的,闲聊。
他给我看看照片,我说说我的小伙。
后来他就走了,晚上还有跟黑妹的约会,说是最近的目标。
他给的书我至今没有看完,可能看不看完都没什么所谓,我已经把它封存,成为旅行记忆的一部分。
我也迷恋过旅行的暧昧,我也寻找过我的大卫,然后回到现实的生活,珍惜我的小伙。
巧妙的构思是一部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高呼只有剧情片才能拯救中国电影市场的年代。
其实,韩国亦是如此,《寻找金钟旭》最有趣的设计当然是韩基俊开了一家替顾客寻找初恋的公司,虽然他本人并不拥有如汤姆•汉克斯在《全民情敌》中的高超恋爱技巧,他只是一位单纯固执到无趣的失业者而已。
《生日快乐》中的小米有守着一个奇怪的偏执,她坚持认为恋人终究是会分手的,只有朋友才是一辈子的,因为这个偏执,她拒绝与最爱的小南恋爱。
《寻找金钟旭》中的徐智友也守着一个奇怪的偏执,越是喜欢一个人、一个故事、一袋某食物,就越是不愿意继续和这个人见面、看故事的结局、吃最后一颗某食物,因为,她害怕结局不是自己想象的。
在徐智友尝试着吃最后一颗某食物时说的那句“真难吃”,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暗示了她在新欢和旧爱之间必然选择新欢。
无论如何,苦等十年的金钟旭的最后一面是要见的,因为,只有和过去告别的人,才能真正开始新的生活。
再见,有的时候是牵挂,期待下次见面,有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告别,徐智友和金钟旭说的最后的再见也许是后者的意思吧。
孔侑在剧中分饰两角,分别是徐智友的新欢和旧爱,尽管导演在剧中尽量用梦幻的虚镜展示金钟旭,比较少给脸部特写,多用侧身的光遮挡,但是,这种安排实在让人忍不住揣摩起导演的用意来,甚至,我曾一度认为,韩基俊就是金钟旭,或者,至少是双胞胎哥哥或弟弟,他是在装糊涂,而徐智友却是因某次车祸失忆后没有赴约才失去与金钟旭的联系的。
张由政导演让我这种俗套的老韩剧思路彻底歇菜了,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指出韩基俊和金钟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除了都爱徐智友之外。
也许,和初恋一起步入婚姻的人实在太少了,导演安排徐智友选择了韩基俊。
有人说,这本电影适合所有已经恋爱的、正在恋爱的、想要恋爱的人看,我想,那么,如果在类似情况下选择初恋的人并不适合看了。
徐智友的选择是现实的,只是,这份理性和她苦守金钟旭十年的感性、在最后一刻从工作现场直冲机场赴约的热血是相互矛盾的。
影片的最后,导演告诉我们,韩基俊和徐智友其实在十年前大阪机场是见过面的,可是,我想看的,却是十年后金钟旭和徐智友在机场到底说了些什么。
“是什么样的国家 店长?
到底是怎么样的?
居然记了10年, 空气 味道 爱,全都忘不掉,到底是什么样的?
”韩基俊失落地如是说。
韩基俊,那么让我让我告诉你,在徐智友的心里印度是这么一个国家:初恋有多美,印度就有多美。
有句话这么说:“我们极少用一生的时间去怀念一个人,但是这个人会悄悄地存在于我们的一生。
”那个人便是我们初恋的某某某。
我总是喜欢在电影里找自己的影子。
看过我影评的人,都会发现80%的影评其实都是在写我自己。
,不过认真看过的人不多。
这次没有意外地,这部片子,也让我看到了自己。
我的初恋?
嗯,那算吗?
我曾经问过我的室友,我说那算初恋吗?
室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当然算。
其实这段往事,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是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
看完之后,我觉得是时候写出来,也是时候放下了。
他在豆瓣的那头,我在豆瓣的这头,豆瓣是一座桥,因为豆瓣,我们相遇了。
我们做了很长时间的友邻,但一直没有很深的接触,直到读大学之后,才渐渐了解。
其实说来,真的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一开始,我们豆邮,是因为我教他怎么追女生,他那时有暗恋的对象。
是的,我是个蛮热心的人,我很愿意这么做(其实我有给蛮多友邻指点迷津的)然后,就这么聊开了。
后来具体是怎么样的开始,我已经忘了。
总之就是那么自然而然的。
我们会打很长时间的电话,四个小时?
五个小时?
我们一天也会发很多的短信,总之我的包月是不够用的。
他是双鱼,我是天蝎,星座书上最般配的两个星座。
我曾经这么迷信过星座。
他爷爷的生日竟然和我同一天。
我曾经这么迷信过缘分。
我和他谈天说地,无话不说。
我信任他,所以我告诉他我家庭的小秘密。
而这个傻小子,竟然连豆瓣密码银行卡密码也愿意告诉我——如果我不及时打住的话。
他对我很好,我说我的伞坏了,过了几天他竟然快递了一把伞给我。
生日那天,虽然没有见到他,但是收到了很温暖的礼物。
围巾、帽子、手套甚至还有袜子,全部都买齐了。
见不到是因为他在上海,我在宁波,现实里我们也隔了一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在深入了解了一个多月之后,我们见面了。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第一次见面,还是觉得羞涩的。
我带他绕了绕我的学校。
一路上,还是有些拘谨。
我记得,他说,这是件挺疯狂的事情。
来之前,他室友还分析着,我是不是坏人,骗财也就算了,要是骗去卖了他的器官就糟了。
呵呵,当时我真冤枉死了。
委屈地回答,要是骗,也是男生骗女生才是。
虽然他比我高半个头,也比我高一级,可是单纯地就像是学弟。
不过,他也常笑我,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我是个生活白痴)。
那天下午,我们去看了电影——《完美嫁衣》。
也许是因为非周末吧,万达竟然没有什么人。
空荡荡的影厅里只有我们两个!
我们还是挺拘束的。
直到看到后半部分,他突然很腼腆地说:“我能牵你的手吗?
”嗯,我答应了。
看完电影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吧。
他要赶三点多的动车。
但是他不要我送他,坚持要送我回学校。
在学校的公交车站,我们道了别。
告别之前,他好像是想了很久才腼腆地说,“我能抱抱你吗?
”起先,我拒绝了。
毕竟是公众场合。
不过,在等了一会儿公车后,就在公车快来之前,我说,那就浅浅地抱一下吧,嗯,于是很浅很浅的抱了。
浅到,只是伸手碰到了他,根本算不上拥抱。
因为等公车花了很长时间,所以那天还差点让他赶不上火车。
好吧,我承认,那天是他RP好,居然在最后几分钟赶上了。
之后,我们还是保持电话和短信。
期间还吵过几次架。
而这段小恋情,我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父母。
父亲反对,可是我爸在家里没有什么发言权。
我妈妈不支持,但也不反对。
她只是告诉我,让我自己选择自己的路。
她是个很开明的人。
所以,我每每遇到什么小烦恼小开心,我都愿意和我妈倾诉与分享。
妈妈只是给我定了两个条件:1. 不能做出格的事情。
她说,我们因为异地,长时间才见一次,不要因为太激动,而失去了女孩子最珍贵的东西。
2.不要陷得太深。
她很坦白地告诉我,她不看好这段感情,所以叫我不要陷得太深,以免伤了自己。
母亲都没有反对,我们似乎可以安安心心地往下走了。
但是,最终,2010年11月18日,我说出了那三个字,“对不起”。
其实我是有点小任性的。
我气他好几天不打电话给我,在我看来,发短信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我知道,长途是要花很多钱的。
是的,是我错了,我没有体谅他。
但那个时候我的我,总觉得他还是足够喜欢我的,我以为他会说“不要”这样的词,结果他没有。
我说了那些伤心话后,他只是沉默。
当我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那你去忙吧。
”在嘟嘟嘟嘟嘟嘟的声音中,我们结束了。
其实,我有点点想挽回的。
但是,我最后还是保留了我的小尊严。
没有这么做。
事实上,现在想来,或许我也没有那么爱他。
就像张小娴说得,“你爱他并不是你自己以为的那么深,你只是没有你自己以为的那么自信。
”不过,也无可否认,即使没有爱得那么深,至少也有深深地喜欢过。
我一直认为做不了恋人,是可以做朋友的。
但是朋友们都告诉我,这是悖论。
事实是失去了恋人,也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我一开始不相信。
但他真的似乎不太愿意再与我接触。
他把我从好友列表中删除了。
我是不愿意删掉他的,但是后来觉得做朋友不可能之后,我也删了他。
后来还有一段小插曲。
有一次我在豆瓣上写了说说,结果,他有回复我。
好像是一个符号表情吧。
我很惊讶。
甚至有些惊悚。
不过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那个回复已经没有了,应该被他删除了。
说实话,我还是有点小开心的,至少这样能说明,我还不是个无所谓的人。
再我说了分手,他没有任何想挽回的反应后,我一直都觉得他欺骗了我,好像根本没有喜欢过我似的。
不过,这个小插曲,让我有点点欣慰。
其实对于我自己。
我虽然删了他,但是豆邮里是有他的主页链接的。
我也有悄悄地点进去。
只是我发现,他把我列入了黑名单了,他也改了ID改了头像,什么都改了,不一样了。
即使这样,我还是会偶尔点进去 ,看看他的说说,想知道他最近过得好不好。
我会无意识地去看他的主页。
但是,我真的不喜欢他了。
我甚至忘了他的样子。
即使擦肩而过,也不再认得。
我有他的照片,甚至是证件照,但是分开之后,我一次都没有从电脑里翻出来瞧过。
是的,没有必要记得这些的。
只要记得,我和他在一起的感觉就好了。
我曾问过他,喜欢听谁的歌。
他说,梁静茹。
后来,我特意把彩铃换成了梁小姐的《情歌》。
其实到现在,彩铃还是《情歌》,当遇见下一个某某某的时候,我会换掉的。
豆瓣有个小组叫“路过心上的句子”,我想初恋就是路过心上的风景吧。
初恋是心里永恒的一朵涟漪,但真正的澎湃在未来。
祝你幸福!
亲爱的夏天!
是的,他曾经的豆瓣ID叫夏天。
也祝自己幸福!
Ps.这段感情,和一些人提过,一些比较好的朋友 了解的也算多。
但是,没有这么细腻的完完全全地叙述过。
有这种勇气写下来,我想我真的是放开了。
Pss.我想对于这段简单到犹如白开水的初恋,我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说再见。
我们还少一个电影里的结局。
如果真的有“寻找初恋公司”,那么我很想找到你,对你说一声,再见。
我始终认为,每个姑娘都会找到一部或几部很对自己胃口的爱情片,台词也好相处模式也罢,总有那么一部片,可以让你无聊的时候深夜窝在被窝反复地看,看的整个人都通透了舒心了还暖暖的。
<寻找金钟旭>算是那么一部,我不知道它会不会是你的那杯茶,如果是,我大概会很想和你握握手;如果不是,我也真诚地希望你能找到你人生的那一部。
归根到底,看电影,尤其是看爱情电影,是最私人不过的一件事。
(看这片有一个契机,因为男主孔侑,最近大热的韩剧<鬼怪>。
我跟风看了几集,阿加西真的很有反差萌不过剧情方面感觉一眼能看到结尾,算是弃了。
) 关于初恋的题材拍过千百遍,多半发生在校园里,最动人的莫过于岩井俊二的<情书>。
而这次,它发生在旅途中,发生在印度的异域风光里,多了一些文艺气息也多了一些漂泊不定,所以它的篇幅很短,但必须美到极致,这很关键。
因为无论在什么国家什么年代,初恋不变的特点就是:念念不忘。
<寻找金钟旭>不仅仅关于初恋,让我看得更深切的其实是关于内心的执念。
女主角智友因为没有办法忘记初恋金钟旭而无法接受完美的结婚对象,听上去像个套路,但到了最后我们知道,其实她明明有能力联系上初恋却被自己白白放弃了。
故事的核心是在讲述一个另类理想主义者的人生态度,悲观又充满遗憾。
在我打开这部电影前完全没有期待过这样的观感,我想,关于初恋的剧本写成这样,已经没有遗憾了。
仔细回想,为什么女主当年会选择故意放弃那班去见金钟旭的飞机,让最神圣最美好的爱情只出现在回忆里,其实许多细节在前面已经铺垫过了。
她看小说从来不看结尾,因为害怕结尾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吃喜欢的零食从来不吃最后一个,因为这样感觉更加安心;从小追求音乐的梦想,甚至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畅销单曲,却甘愿做舞台导演,在最近的位置看别人做自己梦想的事情。
这大概是很多人包括我的人生信条吧,当工作成为兴趣或许有一天他就成了你的包袱;当初恋成为爱人或许某一天婚姻踏入现实所有浪漫的情愫也就不在了,留点遗憾就好像留点安慰,好用来哄骗自己。
所以她会对父亲说“命运不是另外存在的吗,就算不特意努力也会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那个瞬间,我好像看到了非常相信命中注定的自己。
其实我一点也不熟韩国演员,但林秀晶在这部电影里完全俘获我的心了。
长相上有些像周迅更像我最爱的平模小雨,拥有那种让人安静下来的特质。
她抱着吉他弹琴的时候,她说起印度风景画带给她“有了像命运似的期待感”的时候,还有十年前风吹乱了刘海,她在那个异域的国度因为一个人而笑靥如花的时候,充满着吸引我的那种独立女生的气质,很美。
电影是回忆与现实的相交织的,开篇是模糊的回忆,看不见男人脸的背影以及藏在自己照片背后的一张侧脸,所有镜头都很有所指的指向那个念念不忘的人。
这差不多算是<寻找金钟旭>的镜头语言风格,没有大调度大场面,但也很少有没有意义的空镜,每个镜头都在为讲好这个故事服务,相比之下国内小清新电影除了会打柔光还会什么呢。
好的电影必须有好的镜头语言,这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2'43''处 电影在穿插闪回时运用的镜头语言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
一般来说带入回忆都会借用一定的视觉辅助,Destiny灯牌作为视觉道具前后用了两次,恰好对应女主人公在“故事弧光”中心态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构工整且设计巧妙。
而关于女主和金钟旭在印度相处生情这段最重要的回忆,为什么要让孔侑来演,基本上是本片最受争议的地方。
难道是那种一人分饰二角的狗血剧情吗?
当然不是啦,事实证明真正的金钟旭和孔侑一点关系也没有hhhhh
闪回 其实这是一个很妙的镜头语言,因为这段回忆是由孔侑饰演的男主角韩基俊看到女主日记本中印度照片带入的,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是孔侑饰演的男主角将自己代入女主角的回忆,而在之前导演还玩了一段用光晕和景别刻意遮挡孔侑脸的trick,很有意思。
回忆中的镜头是主观又疏离的,没有对白,却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什么叫“一见钟情”,美到极致。
话又说回来,有孔侑来演这么个异域风情男才能有那个被偷吻之后一把拉过拎起来亲的经典镜头,夫复何求了好吗?
甜戏看过无数部,但那段对我来说,依然能够称得上…….会心一击。
阿加西吻戏有三宝:耸肩捧脸和托举。
苏,真心苏。
偷看
偷吻 导演实在把节奏掌握的很好,看了背景发现这是部音乐剧改编电影,而导演其实是音乐剧的导演。
说实话这让我有点吃惊,没有所谓的舞台腔,也丝毫没有让音乐喧宾夺主的意思 只是在女主临危受命登台表演那一幕有了那么一次完整的歌舞秀,非常自然。
这里谈到电影叙事序列与高潮段落,恰好可以套一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结构理论。
女主在音乐剧中的表演无疑是整部电影的一个关键,对于音乐的热爱又抗拒一直是女主人生路上的“负面价值”,在一系列场景和序列铺垫后,经历了这一幕高潮,她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从懦弱到勇敢的重大价值转折,也暗示了她最终在见或不见、爱与不爱中做出的选择。
而男女主情感的转折则出现在深山小屋的那一吻中。
男主说起自己的初恋并不是因为缘分未到,而是“因为自己没有爱到最后”,那一瞬间女主被他的坦诚戳中……So am I. 近几个月看爱情电影有两次被电影中的情绪带着走,甚至比局内人更急。
上一次是<你的名字>中希望两人能够打破时空的距离相见,而另外一次就是这里,智友和金钟旭最后在机场的会面。
剧本的水到渠成让我能做出上面提到的理性分析但观影的当下我的内心真的很急,这也是剧作的胜利吧,明明知道要和女主角在一起压根不是金钟旭却一心希望他俩能够像偶像剧Happy Ending一般在机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相逢,还是最狗血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种相逢。
因为,只有和过去的执念说了再见才可以真正勇敢地开始啊。
至此,梦想与爱情的双重突破,人物价值得到了无法逆转的升华。
当然了,这并不是晦涩难懂的文艺片,情绪的渲染并不轰轰烈烈,反而一路平稳。
从骨子里说,这是一部非常可爱又轻松的喜剧片。
这几乎都归功于孔侑的表演,原来硬汉大叔演傻大个儿能那么讨人喜欢!
笨拙的搓手,对着和尚说“阿门”,孔侑把男主角老实真诚有点傻的形象融入在每一个细节动作里,给观影过程带来许多愉悦。
但当他一个人苦笑自问,究竟印度是个怎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味道可以让人一记就记十年,我又忍不住心疼为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
不仅如此,电影还留下了几句值得截图的金句,例如“初恋不一定是第一个人”,还有那句很妙的「你好 你好 再见」,韩语听着一模一样的词,却表达了两个陌生又对彼此念念不忘的人之间的道别,让人不禁想起凡是看过<情书>的人都懂的那句“你好吗,我很好。
”所有有勇气向过去的执念道别的人都不容易,我想为他们鼓掌。
不可否认,初恋永远是心头的一粒朱砂痣啊。
韩国的小清新喜剧爱情故事一直是我的心头好,不知怎么的,这类题材在韩国人手里拍摄的非常的细腻和感人。
观众很容易沉浸在演员们精湛的演技里。
当然对于衣服,环境,人物造型,角色设定之类的细节也处理的非常好,真的很喜欢这部剧里的服装。
最近写了关于初中同学的初恋故事。
一个简单的像是日式漫画的一场暗恋。
然后又看到这部剧,觉得爱情真的很是神奇。
在这一切的开始,可能就数初恋会是每个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基俊问旅行社的上司说,究竟是什么人,空气,爱使人会把初恋记忆10年还没有忘却。
看到这里有些莫名的揪心,10年,时间的涤荡并没有洗刷掉当初的美好,反而让它沉淀下来,化为绕梁三日而不觉的记忆,刻在心里。
这应该是真爱吧,而且一个人的真爱可以有很多次,也可以只有一次,端看你的选择是如何。
智友一直没有忘记初恋,因为没有人可以带给她如当初那般的铭心刻骨,同样的,金钟旭也没有忘记,所以才会在因缘巧合之下找到基俊找到智友。
可是呢,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中国古老智慧里有缘无份这个词真的可以概括所有错失彼此的红男绿女。
一直对韩剧里的命运一词有着特别的情感。
看韩剧的时候,总会听到男女主人公说“你不是我的命运”或“我把命运交给命运”或“如果是命运的话我们一定会相见”一类的台词。
这让我不禁想起智友爸和智友的对话爸爸问智友 ——会去见他吗?
——不知道 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我的另一半。
——胆小鬼 那个得走到头才能知道。
——走到头才知道不是呢?
只会留下伤疤。
——那也不能连开始也不开始啊 ——但是命运不会另外存在吗?
就算不特别努力也会遇到我该遇到的人 ——所以说你还差得远呢!
要抓住缘分才能成为命运啊。
那最后的一句真的触动我了,“要抓住缘分才能成为命运”,有多少人只是信任命运而没有积极努力过,所谓的命运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抓住了机会,可能一切就截然不同。
不过爱情牵扯到命运总归是件浪漫的事,所以在印度这么一个寻求心灵平静的地方才能寻觅到真爱。
曾经听说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带他去旅行,如果你恨一个人,也带他去旅行。
”旅行,可以检验两个人是否真的可以在一起,不要牵强附会,不要虚以委蛇,而是合则来,不合则散。
那样或许会是比较好的相处。
结尾处智友的三个再见,挥别了初恋,但是初恋的美丽永远记在她的心里。
爱过了,接着就要开始下面新的人生了。
回忆散场,故事却远远还没有结束。
二十多岁了,对于真正的爱情还是不曾亲身经历过,所以很羡慕,很希望也能遇见自己的命运。
周围的人有蛮多或是烦恼或是沉溺在与自身有关的感情纠葛中,感觉即使那样也很幸福。
会不会是因为太寂寞了呢?
徐智友是一名舞台导演,不修边幅、大大咧咧,不恋爱,不结婚,心甘情愿的蹉跎年华,一切都只因为念念不忘初恋。
韩基俊是个性格木讷又固执又有洁癖的普通男人,本来是旅游公司的代理,后来辞职自己开了一家从管理层到员工都只有他一个人的“寻找初恋”事务所。
影片开始,知道智友拒绝了相亲对象求婚的徐爸爸决定逼着女儿解开这么多年的心结——既然忘不掉初恋,那就找到他,被威逼利诱的智友就这么来到了基俊的事务所,两个人开始了“寻找金钟旭”之旅。
抗拒这一切的智友一开始也同样抗拒基俊。
原则至上的基俊却固执地拉着心不甘情不愿的智友上山过海的找金钟旭。
整形医生。
中年糙汉。
和尚。
可都不是他。
金钟旭是谁?
金钟旭是智友十年前在异国他乡的一场艳遇。
他在飞机上逆着光转过头的那一刻,智友就一见钟情的心动了。
十年来,印度的空气、印度的光、印度遇见的那个人,在智友心里鲜活得仿佛时光从未流逝,甚至被时间发酵出了醉人的香气。
熙攘街头里一起欣赏的表演,落日余晖下的放声大笑,隔着圆桌牵起来的双手,他拍着风景、她拍着拍风景的他。
他们相约回国后在机场见面,可她错过了。
故事到这里都还是一场遗憾的错过,是一个蹉跎十年都不愿放手的动人故事,直到基俊在智友的日记里找到当年金钟旭留下的ID。
智友告诉所有人,甚至自己,那年她在大阪转机,突遇暴雨飞机停飞,她没有赶在约定的时间现身。
可这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谎言。
真相不过是她害怕回国后的重逢,害怕回到彼此国家的他们会让所有美好的回忆都走向不可避免的现实。
所以,她在大阪改了机票,故意没有出现在首尔机场;所以,她拿着金钟旭的ID整整十年,都不敢亲自去见他;所以,从来都没有什么错过,没有什么遗憾,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是个胆小鬼。
胆小鬼因为怕受伤,无论发生什么都只会选择逃避——喜欢的小说永远不看结尾,好吃的东西永远不吃最后一口,放在心里十年的人永远装作找不到。
智友一直相信所谓的命中注定,飞机上初次相遇的时候,金钟旭邀请过她,却被她拒绝了。
幸运的是,第二次他们又在旅馆相遇了。
然而,分别的时候,他给了她自己的ID,她却依旧以“命运”为借口约定了一场因“意外”爽约的机场重逢。
可她从未想过,单单是在亿万人群中与他相遇就已经是天大的运气,更何况命运还给了她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机会,而她,却因为胆怯,一次又一次错过他。
什么是命运?
命运说到底就是亲手抓住的缘分。
十年前的金钟旭这十年来也许一直一直都在寻找智友,才会在最后打电话到韩基俊的事务所,寻找丢失在印度的姑娘。
可他们到底还是因为智友的胆怯错过了——错过的十年就像巨大的天堑横在现实之间,再也回不到最初。
智友被拆穿谎言的时候问基俊,为什么一定要走到头呢?
如果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怎么办?
基俊回答,为了重新开始。
所以,最后,智友跑去机场见金钟旭,却没有跟他离开。
成人如他们也许都明白,十年的鸿沟让所有的念念不忘都变成了对回忆的执念,再相见,不过是为了给过往一个最完美的句号。
一声“再见”,才能重新开始。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回忆中的金钟旭跟现实中的韩基俊都是孔侑,哪怕最后在机场,真正的金钟旭都没有露过面(看嘴就能认出是严基俊演的)。
因为金钟旭是谁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智友一直以这段初恋为由,逃避着现实中真正的爱恋与喜欢。
可其实再美好的过去,都比不上现在有个人在你身边。
陪你爬山涉水寻找初恋。
看尽你的狼狈。
忍着酒臭味背你回家。
所以在又一次找错人的那个夜晚,围着炉火谈心的智友就已经喜欢上基俊了吧。
而智友这次,如果没有鼓足勇气去机场与过往告别,没有鼓足勇气挽住基俊的胳膊,又怎么会有机场外,蓝天白云下,基俊吻下来的幸福浪漫。
可是,傻姑娘,现实是,我们永远不是林秀晶,也永远不会在千帆过境后等来一个孔侑,所以才更要勇敢,才更要在缘分到来的那一瞬间紧紧抓住。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伤害和遗憾,你宁愿选择前者,血肉模糊却终究会结成不痛的疤,后者却会折磨你一辈子,不死不休。
而你,错过一个金钟旭可能再也等不来一个韩基俊爱上你。
J。
2017年06月【豆瓣存稿】全文首发微信公号K社
缘,妙不可言。
有的时候,一场错过也许就是新的开始。
有多少姑娘也这么人为?
命运就是“就算不特别努力也会遇到我该遇到的人”我举手。
所以我错过了。
害怕受伤所以放手,甚至拒绝开始,于是把命运拿来当挡箭牌……初恋是……并没有爱到最后。
爱了,受伤了,完结了,才能有新开始。
回忆开了场,总需要一个谢幕,一声再见。
不要把命运交给命运想到叶芝的一句诗: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这可能还是第一次,我看着还把台词速记下来的影片。
有几个点特别有感触,人物对话特别有魅力。
1、男主对女主说的,惆怅的、微羡的、复杂的:真羡慕金钟旭,我应该不是像他那种留在别人心里那么久的人。
2、父女之间的,“恨铁不成钢”vs按自己心意自由活:每一个人都在找自己的出路。
一个人承担那么好吗?!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你说话!?
3、女主和前辈之间的,提携、迷茫、坚定:人活着,没什么特别的。
4、忘了这句在哪里:我要把命运留给命运。
5、男主痛苦的反复,这段实在太长了,我只记下了最后一句:空气,味道,爱,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能让她记了十年!?
6、男主看到初恋cp面对面站着,失魂落魄转身要下楼,却走进了上行电梯。
这个细节,将心比心、想哭。
父女、姐妹、职场、初恋在旅行艳遇、男女主之间的现实的爱情。
这个片子内容很多。
最初是在嬷嬷的微博上看到初恋cp kiss的动图,天呐当时少女心爆棚!
脑补十万字!
没想到脑补的是电影里的过去emmm,讲真那段截的真是太棒了,而在影片里,这段拥吻画面和氛围太美,男女主cp反而没有这么吸引人的相处,这点弱了。
孔侑是一人演两个角色吗 脸盲求助!
电影小怪咖,不是我喜欢的型。ps:孔侑胖的时候好像台剧里面一个配角大叔啊,想不起名字。
缘,妙不可言。有的时候,一场错过也许就是新的开始。
孔侑还是帅的,剧情挺烂。我也不想去印度,倒是和孔侑来段艳遇是可以有的。
里面的配角都可圈可点。有几个笑点真的挺搞笑。还有林秀晶是不是整容整的出现后遗症了,内鼻子内眼睛跟以前也差忒远了。
初恋不一定是第一个人。
艾玛孔侑的吻戏太荡漾了!!真心喜欢TAT孔大叔为什么能那么撩!!拿你没办法啊 抱着亲那段简直了!!!!
抛弃剧情只看颜值
有孔侑你还选别人?
这个直接没看懂。
他一回首,你一转身,我独自在电梯上逆行。不是第一次恋爱才是初恋,不去看结局不代表它没有结束。初恋,当我突然来找你,那只是想和你说声你好,再见。
我爱的两个人终于一起合作了,如果晶晶再胖一点孔侑再瘦一点就完美了~~
又他妈是部期望高,失望大的
。。。内回忆算怎么回事
寻找自己心中爱情最初及最终的样子·
韩国电影也就这样了,反过来倒过去这么点桥段,给一批批爱情觉醒阶段的弱智儿童看。
很不错啊,但我不喜欢林秀晶演这样的角色,太欠缺说服力。
就是无法产生共鸣啊
不敢追求结果的爱恐怕真的是因为爱的不够深吧.电影很一般,只为看林秀晶.
呆子不是这么随便好演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