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荐的评价不是因为他真的完美无缺挑不出毛病,只是放在今年上半年我看完的或半途放弃的剧集来说,他是值五星的。
风格,李添胜大家很熟悉,巾帼枭雄,碧血盐枭等等是他近年作品,去年巾帼枭雄好评如潮,但是由于没有我感兴趣的演员,一直没看,直到被宫心计雷得外焦内嫩,才翻出这部剧,现在都不记得情节,只记得当时一口气看下来,还看哭了好几次....不争气的很,而碧血则是因为杨怡和马浚伟,追剧追得很兴奋,看完觉得其实就是一三角恋的小故事,不大气,但还算好看,而这部剧其实是披着巾帼外衣的家好月圆。
有恩怨情仇,也有兄弟亲情。
剧情,前六七集很让我无语,更让我想放弃,要不是一心想看两眼杨怡,我真的要弃剧,溏心风暴看了两回才看完,家好月圆更是看不进去,我对一屋子人吵吵闹闹和过分煽情总觉得刻意的吃不消。
而导演故意用穿插的手法引出过去的事件也有够做作的,完全没有必要,在我看来还不如平铺直叙看点进入主题。
同大多数tvb剧虎头蛇尾不同,这部剧完全是低开高走,找回大儿子,阿雁被QJ,药被换,卖药厂,找到师傅,阿广被打死,等等,一环扣一环,编剧就像憋着一口气让观众不敢放松,陪他们一起哭,一起笑。
演员:第一个写杨怡,或多或少是有私心的,杨怡作为元秋年轻版客串出现,表现好过谈情说案太多,有不少不太喜欢杨怡的人认为她演戏用力过猛,我倒是觉得她演戏的风格很适合这部粤味如此浓的剧,而且近年杨怡的妆开始变化,强调眼妆,已经不太适合扮演犀利妹那种清纯可爱小女生,反而是这种坚强女性更适合阿怡,看着她质问荣德时微微颤抖的嘴角,实在希望阿怡有机会能多演几部类似剧集,观望一下年底到明年阿怡可能出的几部剧,鱼跃在冬季,不速之约,点解阿sir系阿sir,和刚开拍的真相,应该都是知性成熟女人,相信TAVIA的戏路会越来越宽广,气场也越来越强大。
马国明,今年可谓马明年,铁马,谈情,到公主嫁到,剧剧少不了他的身影,和谈情中的衣架子不同,铁马中大有男二压住男一的趋势(如果KC是男一的话),这个顾汝棠集可爱,帅气,痞气,责任感,机智于一身,而马明的气场渐渐强大起来,不过演技略有不稳定,具体我也说不清楚,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唐诗咏,其实她真的不算很漂亮,眼睛不是很大,脸有点宽,实在不符合我这个挑剔眼光,但是看着这个小阿雁的各种神情,我总是很心疼,记得找回阿章时,这个说要阿章跟着学武功,那个说要教他推拿,到阿雁,居然说那我就做你的小跟班,好个可爱的小跟班,喜欢她躲在阿章背后的样子,心疼她流泪,后期她的戏份少了很多,不过前期出彩的绝对是她。
不过不得不说,她和KC确实不搭,不是她的问题,KC和谁搭戏我都没有感觉。
惠英红,厕所里面和欧阳慧兰那场互打嘴巴的戏,QJ案突然倒戈,到后来疯掉,红姐一向是黄金配角(电影中是主角),在这部戏中更是出彩。
以上是我觉得最出彩的几个人,除此之外,像林嘉华和向佐,长相摆在那里,戏就出来了,林嘉华不用多说,先看了他在女人最痛里面的钱先生,再看这部剧,荣德在里面坏的没有救,什么被骂青鸡面,不过是将他内心本就存在的邪恶放大出来,由此不由想到杨怡的丽妃,都不是什么善良的人,也都是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直到癫狂,一个人疯了,就要求世界和她一起疯么,总有人批评丽妃比不上如妃,根本就是两种人物,如妃算不得奸角,而丽妃则是如荣德这种众叛亲离的角色。
前期荣万钧只是很暴躁,没有太多可以出彩的地方,估计编剧对他演技没太多信心,所以没给太多内心戏,不过最后悔悟演的还不错啊,看多了也不觉得他丑....李诗韵长的有点苦瓜,在这部戏扮相不错,不过更喜欢她的贤妃扮相,有国母感觉,和马国明超级有夫妻相,两个都是眼角向下,很哀怨的眼睛,这个角色挺完美,也没太多挑战性,表现稳定。
至于元秋,文戏不行,武戏又少,不能说败笔,只能说可以演得更好。
KC,作为男一,我已经快把他当作男花瓶来看,长得帅,平日我没有不待见他,只是演戏很少引起我的共鸣...其实像他这种长的太周正的人做表情总是感觉不到位或者很搞笑,突然想到林文龙,也是一枚帅哥,皮肤比较黑,我总是看不清他做戏时的表情....杨思琦,从突围行动的小惊艳到现在,估计是谈恋爱去了,演技不进则退,其实打酱油也无所谓,只是有时吵闹的人神共愤,做戏假的要命,算了,生活幸福就OK胡定欣,她到底是友情客串还是作为配角出演,这个角色太不讨好了.....戏份也少的可怜。
听说它的收视率并不高,被前几集拖低了平均收视,这也没办法,一缺少像林峰这种少女杀手,二,缺少目前人气最高的阿佘(应该是最高吧)等花旦,三,缺少像雯女这种吸引眼球的老戏骨,四,没有话题性,没有争议演员,剧情,绯闻。
说实话,这只是一部好剧,一部编剧认认真真去写故事,导演认认真真讲故事,演员认认真真去演故事的好剧而已。
有人说,铁马寻桥是一部武侠版的《家好月圆》,个人认为比家好月圆好多了,因此豆瓣评分至少要持平。
要吹铁马,也不能嘎吹,我们以事实说话一、剧情好民国时期农夫与蛇的故事如何才能经常演绎,这是本剧的开局却很难猜到蛇与农夫的最后结局,现在很多所谓的大制作,都死在剧本。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判断一部剧的好坏,第一要素永远是剧本。
铁马好,首先是剧本好!
很有创意的剧情,特别是一次次出乎意料的扭转危机的手法,比起看的到开头就猜得到结局的烂剧,真的很不错 铁马寻桥出现了很多tvb或者很多电视剧常用的老桥段,剧本的优秀不在于不能使用这些老桥段,而是如何推陈出新的讲好这些桥段。
例如:1、爱上仇家的女儿(儿子),就只能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吗?
顾汝棠和容止晴偏不,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家族之间斗得你死我活,彼此间不哭天抢地,不歇斯底里,不妨碍撒糖喂狗粮。
2、弱者只能凄风苦雨地被强者欺负?
看着阿棠嚣张张扬地去荣家踩场子,不知道还以为荣家是受害者!
顾家是苦大仇深,但是有了阿棠的存在,看他不按牌理出牌的绝地反击,真的是一大乐趣。
3、欠下巨债,债主还能变师父?
顾家和蒋志光两口子的互动,真的太精彩了,欠债与追债,雇员与老板,徒弟与师傅,关系反转再反转。
4、如何把民国制药的故事和武术传承相结合……二、演技好一部片子,出了两个视帝,四个视后(杨怡、唐诗咏、惠英红、胡定欣,荣芷晴绝对也有视后的实力,我相信不离巢会拿到第五个视后),还有极为给力,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青鸡脸,强奸犯,向左),还有极为给力的配角。
整体表演连贯流畅,没有出现“戏屎”,大小角色各司其职,没有出戏的表演。
三、三观正比起那些整天讲三角恋、桌子底下勾心斗角,铁马寻桥的三观非常正对亲情、爱情、友情的肯定和维护,以及那句最有名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堂) 和剧情一样峰回路转的是收视,从开局的26点,到结局的49点(如果不是和金像奖颁奖典礼撞车,超50绝对不是问题),时隔十年再来看也不过时,证明经典禁得起考研。
很温情的民国故事,里面有搞笑有泪水,想不到七年前有这么一部好看的电视剧。。。
只是开头前几集老是插入一些以前的回忆,让我看的难免心痒难耐,kc在这里的角色性格不及马国明出彩,这部剧以中国武术与一些药房为故事背景看的我很是喜欢,就喜欢这种民国风,有书卷气的东东,就是关于药的故事太少了,能在多一点就好,超喜欢明韵cp,对马国明的记忆老停留在《古灵精探》的成sir。
唐诗咏演的角色看的我是泪牛满面,呜呼哀哉,已有三百年没在港剧里找到释放情感的泪腺了,虽近几年也看港剧,不过到也没到如斯地步,没想到这次暑假竟然借着这么个契机将我体内的山洪情感连哭带笑一并迸发出来,委实厉害~~虽然TVB拍民国戏的棚,取景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地方,看的我都熟悉了,但每次看TVB的民国戏我都觉得很亲切,就像在盛夏看到西洋老窗户的彩色玻璃一样,圣洁有温馨,有味道,期待TVB多拍些有情怀的民国戏。。。
阿棠自哥哥失踪后在几乎破败的家里就是最年长的小孩。
看到母亲的隐忍艰辛父亲的生死未卜外公外婆的沉冤未雪大哥的下落不明弟妹的嗷嗷待哺自己的有心无力。
自然比一般小孩想得更多比一般小孩来得早惠。
心疼母亲所以尽全力分担家里一切与自己年龄不符但能担下的担子。
从那天起。
他开始学着长大。
不再自顾自地玩耍。
不再撒娇依赖任性争宠。
不惹是生非。
不让母亲为自己担心的同时照顾并保护弟妹。
为追回未讨回的血债日夜苦练武功。
安抚突然回家经常企图变卖武馆的舅舅。
调停家人间或大或小的争吵。
小心提防着荣德的骚扰。
解决母亲外出后的事务。
成为弟妹最满分的依赖。
用心教导学徒并兼顾着用祖传的跌打手艺赚得微薄收入。
渐渐地可以独当一面。
除了不慎患上哮喘外。
应该没让家人为自己担心过半分。
他也是会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的时候轻轻叹息默默流泪觉得很累很辛苦很难熬。
也是会在看到旁人无忧无虑追逐打闹不愁吃穿的时候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忽然拉扯似的不住心酸吧。
可是这些天一亮或一转身就会被抛到脑后。
家人才是他最大的牵绊和力量。
能让他们过得哪怕只是好一点点。
就是他莫大的幸福。
一晃就那么多年过去。
看着阿仁的五官越来越清晰立体。
阿鹃的裙子已经不再隔年就变短。
牛精良整天横冲直撞咋咋呼呼。
阿雁也出落得亭亭玉立。
于是他知道。
他长成真正的大人了。
成年的他虽然每天还是仍在重复着他在少年甚至童年时就已经习以为常的动作。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他飞快地跃过了被责任冲刷掉颜色的童年以及少年。
甚至没来得及回头看它们一眼跟它们道声别。
就开始学着独立解决不计其数或大或小的烦事杂事。
经世事阅人心。
学懂了分轻重知晓了看脸色练就成了如今的脑子快点子多。
所以越发的沉稳精明处变不惊坚毅刚强正直勇敢。
唯一没变的就是生活的重心仍然是这一大家子人。
疼爱弟妹体恤母亲容忍舅舅。
平常圆滑嘴甜嘻嘻哈哈耍宝逗趣。
却仍然仗义热心。
施援手鸣不平。
一如父亲。
血海深仇虽只能先放在一旁但却从未忘记。
这是在寻回他之前的他的人生。
阿章自从发烧醒来误认拐子为娘后便随之回到乡间。
从小只能艰难解决温饱。
只有片瓦遮头。
身边只有因为他而弄残了一只手的母亲陪伴。
认识的人只有云浮乡下同村同姓的东头这家到西面那家。
没读过书没认过字。
自小体弱却天生力气大。
生活的全部就是干苦力领钱买米买药回家照顾久病的母亲。
生活圈小得只在方圆内。
老实得甚至木讷。
母亲就是那时生命的全部。
因为乡间的平静淳朴所以除了卖力气赚辛苦钱外。
他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什么大事没遇到什么波澜没见过所谓市面。
也正因为这样。
他单纯平稳虽体弱却有惊无险地度过了童年。
单纯平稳无波无谰地告别了少年时期。
单纯平稳地长成同身边的所有人一样。
穿着汗衫围成一圈蹲在一起呼呼喝喝地在中午放饭时间边大声说话边迅速往嘴里扒拉菜色并不好甚至无菜可就的漫过大陶瓷碗碗口的白饭。
间中也许会因为工友的笑话而仰起头爽朗地大笑出声然后顺势喝两口开水咽下嘴里的馒头。
或许偶尔跟工友发生争执面红耳赤甚至大干一架受点小伤。
但一觉醒来依旧还是会在放饭时间围成一圈继续说说笑笑。
田间质朴的年少间血气方刚的冲动影响不了感情也不必计较输赢打过就算的这样的小伙了。
是。
他就这样长大了。
黝黑结实粗鲁倔强冲动却在不经意间会透出一丝似乎与生具来的书卷气。
认知单一想法简单甚至过于幼稚却孝顺耿直心无城府憨厚善良言出必行。
为了医治母亲背井离乡。
省城的繁华花俏似乎吸引不了初来乍到的他的注意。
也许不是不好奇的。
只是于他而言。
赚到母亲的医药费比那一切灯红酒绿都来得实在与值得。
这是在他认回他之前的他的日日夜夜。
直到叫了那么多年的妈在临死前才肯承认的真相。
让他和他还有他们。
在那么多个春秋兜兜转转心心念念地祈盼后。
终于能将生命重新联结在一起。
阿章不是不想与兄弟姐妹们混做一团。
只是独自成长的他不知道怎么与一大班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兄弟姐妹相处。
他们彼此错过的时间过于长久。
长久得人生的轨迹也偏颇地有些遥远。
叉开的生命线就这样毫无预警地突然交融在了一起。
惊魂未定的他觉得似乎无法融入那几个自小到大从未分开的家人。
他失去了原本熟悉的一切回到这个只是有些似曾相识的地方。
这些都让他手足无措有些茫然有些彷徨有些难以适应。
他不是爱惹事爱出风头。
只是乡下那群从小打到大的玩伴让他知道被欺负若退了就会有接下去的二三四五次。
被打就是要反手打回去不然就只能继续挨打。
他记得的也就是这些童年无比执着的互相欺负了。
他并不知道什么人能打什么人却只打人什么叫后台什么叫勾结。
这些都是在他的世界里一片空白的东西。
超过了他对事物的认知。
他不是不疼爱弟妹。
所以每次只要弟妹被欺负他就会马上出手保护虽然最后总是因为只有蛮力而让自己受伤。
所以即便忍着让呼吸吞咽都变得痛苦万分的伤不说也不想让弟妹因此而自责。
所以只要弟妹说的他都无条件相信。
一如他从未怀疑养母当初所说的谎话一样。
所以只要弟弟让他动手让他帮忙他想也不想就起身说好。
他不会风花雪月谈天说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开导劝解。
一呼即应和百分百的信任是他能给予他们的最直接的疼爱。
他不是看不惯弟妹买这买那。
只是他的生长环境告诉他赚钱有多辛苦多艰难。
所以除了有饱饭可吃有件衣可避体外的其他对于他来说全都只是无意义的浪费。
他不是责怪弟弟有仇不报。
只是他的生长环境告诉他事情从来就只有对和错没有现实没有权利没有钱银的左右拉扯。
他没想那么多也想不到那么多。
他只知道老人都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那为什么他们的仇又报不得。
那些阻止他行动的陌生说辞是他从不曾听过更不会知晓的。
他不是蠢钝。
只是他的生长环境告诉他眼见的就是事实事实的背后不会包藏祸心暗藏阴谋。
所以他轻易被骗。
而这一切的一切中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母亲。
自他回家后她的细心疼爱。
让这张整天对他嘘寒问暖的脸同他记忆里原本雾成一抹模糊光影无论他怎样用力都看不清的脸渐渐地重合在了一起。
他想起来了。
他最初在睡着时抓的。
就是这个女人的衣角。
他叫这个女人“娘”。
而那个整天嬉皮笑脸没正经。
是曾经跟他联手偷袭外公的拍档。
他叫他“弟弟”。
这一切让他终于有了归属感。
他确定这里是他的家了。
他确定他是他们的大哥。
他们是他的弟妹手足了。
与这些一同确定的。
是他的心疼。
心疼母亲经常带着小病小痛仍然东奔西走。
所以在说兄弟姐妹混沌不思进取时其实是在责备自己做为长兄却一事无成碌碌无为不成器。
他想快点为家里做些什么。
他已经迟了二十多年了。
他要尽快。
要尽快补回来。
他想分担起家里的担子。
他想承担起大哥的责任。
他想试着快点成为称职的长子和大哥。
他想让这些与他错开了二十多年却彼此相连的生命因为他而能过得再富足快乐一点。
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也想尽快做到。
更让他迫不及待的。
是讨回那浓稠得散不开的债。
每想一次。
拳便会不自觉地握紧。
再握紧。
所以他要加快速度。
他要快。
快点去结束那场时刻萦绕在他们生活中的噩梦。
但是他忘记了。
他在变回顾汝章之前。
只是罗小冬。
云浮乡下有勇无谋不谙世事的罗小冬。
所以他变成无头苍蝇。
四处碰壁。
屡屡受挫。
而这些。
应该是阿棠全都看透的心思。
不是他在大哥回来后仍然把自己置于长兄的位子上。
也不是他心里没有大哥。
而是他知道这个失而复得憨直善良却冲动的大哥怎能应付得了他从没见过从没经历过的这一切尔谀我诈。
而是他知道这个不管多危险都会挡在弟弟面前的大哥怎么会深思熟虑怎么会分析事情间中的利弊怎么能看清背后的阴谋。
而是他知道这个再也不能失去的大哥对于他们而言的重要。
他知道这个对家人满心愧疚的大哥不善言辞沉默勤劳其实心里有想要完成的巨大梦想。
他知道这个纷繁的城市那些表里不一的时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事都不是这个简单如白纸的大哥能瞬间明白瞬间辨清瞬间学会处理的。
所以在他学会之前。
他一定要保护好他。
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所以。
我们现在看到的阿章和阿棠。
不正是这样么。
所以。
让我们看到这样的阿章和阿棠的他和他。
又何来的不好。
第四集以后就渐渐的进入重点了。
感情戏能让人眼湿湿。
搞笑的戏码又能让人喷饭啊。
这部跟秋香怒点唐伯虎同时追的,。
秋香已经放弃追了,。
可是决定把这部追到底。。
个人觉得,比起其他的剧。
这部巡礼剧要诚意很多!
去年下半年的《宫心计》和《富贵门》让我对tvb好生失望,前者我仅仅看了六集就被小乌龟、糖莲子等雷得不想再看,后者,想想吕良伟戚美珍,马德钟袁咏仪的奇怪组合,看的兴致也就没有了。
发现最近几年的tvb,越是大制作越是台庆剧,反而越是难看,白白糟蹋了导演的才华,梅小青以前的的《洛神》、《法证先锋》,还有庄伟建的《老婆大人》、《原来爱上贼》其实都不错。
目前来说,可以看看的只有去年12月推出的《巴不得爸爸》和最近刚刚放完的《铁马寻桥》。
前者是潘嘉德的喜剧小品,虽然摆明了是拷贝若干年前港片《新难兄难弟》的大纲、桥段、台词,但高手出招,就是不一样啊。
梁朝伟、梁家辉两大实力派,换在吴卓羲、陈锦鸿身上演绎,搞笑轻松更多些。
小成本的简单剧,却好看过热热闹闹的台庆剧《宫心计》。
胡杏儿在里面的表演相当出彩,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还是一向儒雅有加斯文有礼的老帅哥姜大卫演起悭吝孤寒市井小人真是活灵活现,值得一看。
最近,跟《铁马寻桥》同一档期的还有一部新剧《秋香怒点唐伯虎》。
《秋香》只看了一个开头,嘻嘻哈哈的风格以及男文女武的组合不禁令我想起当年的《秀才遇上兵》,一看,果然是同一个导演拍的,只不过差远了,当年的陈豪的水东楼和周丽淇的拾义妹多么经典,就连黎耀祥的大绿叶都很抢镜。
现在换了陈豪搭档胡杏儿,非但没有擦出火花,感觉胡杏儿又在走回头路了,所以,这个还是没看下去。
然后就看到了《铁马寻桥》,首先这个名字不吸引我,感觉是讲述武术世家的故事,不够传奇也不够时尚。
演员方面是杨怡、郑嘉颖、马国明,其实杨怡是演元秋的年轻版,只是客串,而郑嘉颖并不是主角,马国明才是,还有我不甚熟悉的小花旦李诗韵、唐诗咏,唯一吸引我的可能是反派的林嘉华了,相当有型相当man。
如果不是有郑嘉颖热腾腾的“高显杨”在前,这样的演员阵容根本不算什么。
感觉tvb来来去去就那么一些人,小生就那么几个小生,花旦就那么几个花旦,连龙套跑来跑去也就那么几张面孔,剧情再不编得好点真是吸引不了人了,现在的观众忠诚度可是没那么高的。
开头几集的结构很有特色,双线交织并述,顾家与荣家两家二十几年的恩恩怨怨逐渐在回忆中慢慢展开。
时空的切换稍微有点生硬,但不妨视为两种风格,无碍整体。
讲述过去的是略带凄婉的怀旧情调,到处闪动着杨怡焦灼的表情和泪眼,而回到现在则是激昂的充满生气的。
情节的铺展也很巧妙,并未设置多少悬念。
欧阳彪武馆收留了落魄的前清武状元荣德,荣德却恩将仇报,残忍地将欧阳彪及夫人杀死弃尸且窃得欧阳家秘传药方,事后面不改容一举夺得七省拳王。
欧阳彪女婿顾坚诚设计欲揭穿荣德杀人真相,反被害。
之后荣德开办药业,官商结合,飞黄腾达,而顾家则风雨飘摇,艰难度日,顾坚诚之妻欧阳蕙兰忍丧父丧夫丧子之痛,一人拉扯大膝下一众子女,二十年后,子女长大成人……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家族复仇的套路,恩怨情仇,很容易就拍俗了。
这便要考验导演的功力了,导演是谁?
李添胜啊,去年他的《巾帼枭雄》就打败了明星荟萃的台庆剧《宫心计》,多年的绿叶黎耀祥更是凭着柴九一角跃居tvb一线小生之列,风头一时无二,柴九的口头禅“人生有几多个十年”更是深入人心,黄子华的栋笃笑都拿来用。
再看下去,果然渐入佳境。
作为观众,早就知晓了惨剧的始末,而剧中人却并未明了,阿兰明知荣德可疑却苦无证据,荣德多年来假仁假义,矢口不认,直到二十年后矛盾再现,逐渐跟二十年前的恩仇对接。
而真正进入剧情的大起大落,则从寻回失散的大哥也就是郑嘉颖开始,此是一个转折,之后剧情逐渐精彩。
顾家开始办药业,大哥开始练武,誓夺拳王宝座。
这其中又插进了几个值得一说的人物,蒋志光的梁湛绝对不仅仅是绿叶那么简单的角色,到他肯教大哥铁砂掌的时候,正是戏玉的开始。
汤盈盈饰演的强势女人也很出彩,这也是 tvb一个多年绿叶熬成了角的演员,其实她很漂亮,演技很强。
胡定欣是《巾帼枭雄》的班底,这里面她跟大哥的感情戏有点逊,可以忽略不计。
稍嫌遗憾的是这部戏的感情线有点弱,可圈可点的基本上只有马国明和李诗韵一对,却并不是情意绵绵,更多的是搞笑的戏码。
大赞马国明的“棠哥仔”,一袭长衫风度翩翩,热心仗义又不乏古灵精怪,李诗韵都算不错,强过杨思琦太多,看他们两人斗嘴打趣,又相互关心帮助,备感温馨。
李添胜是拍金庸剧起家的,最擅长拍的就是打戏。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中的两场打戏,一场是二十年前荣德参加广东省拳王争夺赛,在擂台上连挫数人,此时交错闪回的画面正是前夜其残忍打死师傅欧阳彪的情景,一招一式,如有样板。
胜利的狂喜和杀人的狰狞表情交织在一起,给人的震撼相当强烈。
我发现林嘉华的演技已经让我忽略了他的个人魅力而深深地痛恨着这个角色。
另一场戏是阿棠和梁湛饮酒,两人微醺之下交手,硬桥硬马,打得非常好看。
他们两人,一个19岁即获广东省拳王却因染上哮喘病而后事无成,一个是犯下大错而立誓不再动手的铁砂掌高手,同样醉心武学却都遭到命运的戏弄,人生不如意之郁闷在交手的一招一式中淋漓地倾泻而出。
梁湛说,当年本来应该是我们两个来争那个七省拳王,却被一个无名小辈得了去……如何一番感概。
相形之下,后来郑嘉颖在擂台上力挫仇人之子的场面反而平淡了许多。
郑嘉颖外形不错,演技尚可,但运气不佳,也不是没被捧过,记得早期还跟当时当红的陈慧珊搭过戏,但那部《翡翠恋曲》估计如今都没多少人记得了,后来在《冲上云霄》里完全是大众脸,他怎么越走越回去了啊。
《宫心计》里总算是演到了一个万人迷的角色吧,奈何这部剧的影响又实在负面。
现在,又遭遇强劲的马国明,主角的风头被抢得几乎没剩多少。
事实证明,郑嘉颖完全不适合这类粗疏、憨直、文化水平较低的角色,还是戏路不对,唉,也许是老天注定吧。
《铁马》之后,马国明跻身tvb一线小生指日可待。
一开始一直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到17集,才知道马指马步,桥是手。
这样也只是解释了字面,表示这片子和武术有关,但是其实和片子主要内容没啥联系。
这部片子的卖点,元秋从头到尾没耍几下,一直在演荷妈的感觉。
不过情感演得还是可以的。
荣家两父子,真是坏的,就算知道是演戏,我也看着很厌恶他们两个的表情,终于仍不住要快进了。
还有顾家不知道为啥要那么多小孩,其实除了两个大的,下面那几个都是凑人数的,放在里面对剧情也没啥贡献。
荣德也是有病的,他杀了荷花我可以理解,杀欧阳师傅灭口也可以理解,但是欧阳师傅把他从牢里救出来的时候,看他那感激的样子,还让他参加武术大赛,可是结果他杀了欧阳师傅还一点也不愧疚的说他活该。
唉真是太不合理的。
如果他真的那么不能忍,早就爆发了。
而且每次的事情都是她自己错,还不承认。
割破荷花的衣服,和偷钱买枪,只是荷花嘴不饶人。
其实她死不足惜的。
这个荣德如果真是武状元也是贪官,不见得会为国效力。
坚诚也是的,事发时,本来家里就荣德一个人,干嘛不怀疑他?
结果莫名兜了一圈,没有任何线索的就说怀疑是他了,真是的,还白白搭上自己的命。
你说坚诚如果一开始答应欧阳师傅接受祖传秘方,那么荣德也不能考那个药方开七省制药,硬生生压这他们一家人。
那警察也有病的,其实当年抓了他不就好了,自己那药方开店也一样的。
要他只不过是做代言而已。
有没有都一样,大不了等下一届的拳王好了。
非要搞得剧情那么悲惨。
最后还是靠周大姐的财力才算能帮他们家伸冤了。
可是20年里就没有一个有财力的人可以帮他们吗?
那个老大一会儿死不认这家人,一会儿回来又好的跟什么似地。
其实拐走的时候都6岁了,为啥什么也不记得。
如果真的不记得,怎么又能找出厨房后面的药方。
所说剧情很不符合我的心意,但是有几场全家人一起深情的戏还是很让我感动的。
比如大家一起劝元秋动手术,一起挖坚诚的尸体,我都会流泪。
还有这部片子里,觉得唐诗咏开始演的很不错了,还挺受重用。
悠悠这个女孩子看着很舒服。
李诗韵和马国明虽然很眼熟了,但是这里面的一对,算是我比较喜欢的搭配。
爱死棠哥仔了!!
就是这部剧爬了马明坑。
真的,怎么会有穿长衫穿的那么好看的男人啊!
也爱死这一家人了,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真的很开心,就连舅父昌也是非常可爱的,哎,看完想要个弟弟妹妹吐槽一句:荣万钧也是练武奇才啊,才练一年而已嘛,就已经可以打到争市拳王的水平了。
我棠哥仔是童子功练出来的啊,就算现在废了,不犯病的时候还是很能打的,荣就可以差不多平手了,大概也是继承了父亲的天赋吧
作为一个铁杆的TVB粉 对从宫心计富贵门之后出来的剧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失望 其实宫心计和富贵门也只是还好而已 只不过相对后来很多部剧 确是要强很多直到铁马寻桥出来说实话,最开始仅仅是为了NAT还有添哥看的铁马,对于顶大梁的几个主演,KC和马明,一直都是仅仅喜欢,但不会为了他们而去追某部剧,从看法证喜欢NAT开始,就没怎么看多少她的剧,像《ID精英》和《老友狗狗》确实剧比较弱...添哥这个金牌监制给了我看这部剧的信心。
呃,扯远了……剧情篇在最前面几集,是处于慢热状态,更多地是在交代这段恩怨还有埋下一些伏笔和悬念,还有一些家庭温情版的煽情。
在那段时间里面,像贴吧里更多吧友所说,很容易把铁马拿去和家好月圆对比,确实确实,太像了,连人物都很轻易地对上号,还有那股煽情劲。
我的泪点很低,确实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是却实在打心底觉得有些地方煽情煽得比较做作,至于哪些地方就不一一列举了。
真正进入剧情的大起大落的状态,差不多从寻回大哥开始,那时开始是一个转折点,慢慢地精彩了起来。
时不时的剑拔弩张,时不时地憋屈和泄气,着实痛快。
虽然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地方有些过了,贴吧里也热烈地讨论过...不过,所谓戏剧,也就是这样,否则戏味也不会那么浓厚了。
一部戏能做到十全十美固然最好,可是并不是每一部剧都会是《大时代》都会是《金枝欲孽》。
当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那些细节,也就不那么瑕疵了,不是么?结局篇吧里很多人说感觉结局很仓促,这我倒没多感觉出来。
说实话,去年的家好月圆我是一路追得很紧,到现在电脑里还存着那么些精彩的舍不得删掉的集数,时不时翻出来再跌宕起伏一番。
可是那结局在我看来实在是有些太仓促了,仓促到突兀。
相比而言,铁马的结局,我真认为很自然了。
很多人认为对感情戏感觉不满,确实感情戏在剧里算是单薄的。
可是体谅到短短25集,要囊括恩怨,悬念,亲情,正气,感情那么多层次,难免顾此失彼,这样子想起来,在感情戏方面的突兀,也就不算失望了。
反正结局,我是几乎从头哭到尾...直到最后棠晴那一段才破涕为笑。
感情篇结局对于几段感情的处理,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每一对,都是淡淡的,在结局最后几分钟里面,章和雁牵起手,还有棠对晴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晴脸上甜甜的笑容,都有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对于阿仁和芷悠,篇幅有限,确实没法在他们身上浓墨重彩,最后舞狮子的时候也给了他俩一小个镜头算是一个交代。
而细细想来,章和雁,棠和晴之间由亲情和友情生出的守候,是远远高于说一句“我爱你”的境界的,他们之间,似乎已经不需要说出那句话,也万分自然了。
角色篇其余的角色我也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关于阿章,阿棠,阿雁这几个关键角色,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评论了,这三个,各色鲜明,我都很喜欢。
尤其是阿棠和阿雁。
我反而想说的是荣德。
从头到尾,他简直奸得出汁,其实TVB喜欢将善恶分得很明了,洗数起来,从我有记忆的丁蟹开始,已经有很多很多个奸得完全可以并列第一的人物了。
好多时候都恨得让人牙痒痒,连骂他的力气都没。
可是在最后结局篇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其实导演在着力塑造一个立体的荣德。
他在某些方面,还真算是一个男人的。
他对家里人的爱,我想,我们不该怀疑的。
本来在他送阿兰去疯人院的时候,我也认为他丧尽天良,可是后来才知道,这么做是想保护她。
在后来他看到疯掉的阿兰那样的表情那样的反应,我敢说他有悔恨的,他对他老婆的爱是真的。
其实那段,我真非常非常感动,不知道是为阿兰还是为他,总之就是很难得,为一个坏人流泪。
还有好多人都演得很卖力,英红姐,不愧为影后...真让人感受到爆发自内心的力量。
还有向佐,虽然他受批,可是他还是真卖力的,在最后一刻,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人。
我一向喜欢看剧里面塑造得立体的人物,像《创世纪》的荣添和许文彪,还有《金枝》是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经典,每个人都让人又爱又恨,立体的才是真正的人。
像《宫心计》那样脸谱化的好坏,反而让人索然无味。
在这方面,其实《铁马》还真也算成功的。
小小地提一句败笔,就是从头打酱油到尾的杨思琦...以前看她《无名天使3D》觉得她蛮不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开始这样演戏了...哎...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恩,最后再赞一句,点出全剧灵魂的,我也很有感触的对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本来以为唔好睇,所以前几集都无睇,偶然间睇左一集之后中意左,E+日日追。
以前觉得唔好睇的原因是唔中意两个男主角,尤其系郑嘉颖。
E+日日追的原因居然又系是男主角,不过唔系郑嘉颖,系马国明。
马国明真真系哩部戏的最大惊喜。
他之前演的角色都系D乖乖仔,毫无突破,而且他系TVB众多新生小生中的表现唔算突出,虽然哩部戏的角色同以往的差唔多,但系系哩部戏中二哥的角色表现方面有所突破,在原来忠厚、孝顺的基础上,多了几分沉稳同机智,随住剧情的发展,角色的表现就越丰富,越得人心。
剧中的造型亦加分唔少,尤其系发型同果件长衫,认真销魂。
从来都唔觉得他系靓仔,但系系哩出戏开始觉得他系!
至于郑先生,他应该系哩部戏的第一男主!
但系他的演技大家都知道啦,我觉得他在戏里的表现都不及几个细佬妹抢眼,更加唔好话系老戏骨元秋同刘嘉华啦。
OK,郑先生你如果无咩演技你至少系形像上够抢眼呱,但系单薄的身型同高大的马国明企埋一齐,如果唔知到剧情的话,观众仲以为他是演马国明的跟班呢!
郑先生,虽然好多时候成功系要靠关系的,但系无真正的实力,再硬的关系都唔会长久!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现在我的人生应该有三件事,究竟系边三件呢?!
渐渐放弃TVB之后。。。巾帼枭雄之后第二部好看的
真的挺一般的,看得好气好心塞,荣德从开头就疯魔了,真的坏到出汁,直到结局都没悔意,前半段剧情切来切去,不太喜欢,比较喜欢看杨怡那个年代啊……
不太感冒……
TVB的戏拍到如今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了,不过这部倒是有所突破,前面头开的好,越往后越无趣
马明演技大突破啊!!大爱李诗韵!!
狂赞马国明~~后劲很足,一口气追下来真畅快~~~励志大戏~~~
郑嘉怡怎么那么帅呢!
长衫实在是一种非常非常有味道的服饰。“铃铃铃”门外传来自行车铃声,会是坚诚回来了吗?
看了几集实在撑不下去,好腻味儿的TVB范儿~~
一颗星给李诗韵~一颗星给杨思琦~一颗星给胡定欣~
好剧,虽然剧情还是很俗套,但还算拍出新意了,感动的地方也不觉得是故意煽情
马明在里面帅死了帅死了帅死了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李天翔演奸人演得很有型,眾人演技是高於狗血劇情的!!!!!
结局太仓促,bug大多,又有什么所谓,老妈喜欢看就行了..."白云山精神病院"
近年TVB剧集里算不错的,传统套路的故事!
没惊喜
马国明表现出众~
添哥真是服你了 还是觉得蒋志光不太适合演严肃的角儿
前面几集好无聊,后面开始好看了,但要跟巾帼枭雄比,还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