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直觉得,看动画片的原则就是开心和放松。
不用一位的较真想这部动画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创新;有什么特点……我觉得一部好的动画,只要在过程中让人能专心的看下去,并且蕙心的一笑,就够了。
而这部动画就达到了我的要求
看完满脑子wtf反派saber到结尾不知道自己在毁灭世界,洗白效果一级棒;FBI说抓鼠就抓鼠,追车追到爆车,那么执着也不知道为了个撒;说坦白是普通鼠就坦白,没铺垫足,没说明白主人的情绪,简简单单几句活像个死NPC;养多年被洗脑的“基因产物”论破灭灭掉的信心,宠物店来的老鼠几秒钟就重建好就像没这回事,这个鸡汤够牛逼;鼹鼠扔垃圾桶也不说找一找,“伙伴”这个词说的要吐,可是除了三个仓鼠之间看起来有点同事感情,鼹鼠活脱脱被割裂,估计找它时间不够;FBI卧底两年拿不到pda连几个老鼠都不如;FBI大佬说抓鼠连摸都摸不到,人家反派派个灭鼠队几秒钟就扔宠物店;反派鼹鼠还非得用个中文名yanshu,而反派saber立志做世界第一电器商,连yanshu在自家地下室都不知道还定位到北京可笑死我得了;鼹鼠策划了全剧那么久,还身负灭门家仇,刚破坏个saber家院子还破坏一半就被darwin用鸡汤劝退,后悔的要死,darwin用的鸡汤逻辑简直令我大开眼界“你家人凉了不要紧,我们还活着呢,你看kendall对我们多好来着”emmmmm全家灭亡背景还酝酿一百多分钟的灭世计划就这么后悔了?!
从你灭门到你长这么大ken对你好不好?
这中间你不犹豫,到结尾了你突然良心发现?
更何况从鼹鼠视角来看根本不冤枉好吗?
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你还听俩鸡汤就耳根子软掉了?
说这片子坏话的就一定是大人一定是强人所难不是拍给你看哦?
你拍出来我评论,就事论事我说你剧情没逻辑,说转折就转折,情节推进生硬,明明迪斯尼却排出我国产婴幼儿水平片,我不能说吗?
拍给小孩子看就能故事瞎讲?
硬生生拿杆子往你身上戳,没戳到点还非要说“是你长的点不对”?
拍给小孩子看就能光盯萌点闭眼吹?
小孩子看这片子我不说,可是写评看评的总不能是十岁以下的小朋友吧?
讲讲道理,萌即正义不能瞎用滥用我方观众也太好哄
这是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一部绝无不宜内容的family film。
对于家中有孩子的人来说,这真是难能可贵。
如果不是为了陪伴孩子,那么在对于3D效果没有失去新鲜感之前,看看也无妨。
而对于成年观众来说,可以放弃大部分对于曲折剧情和幽默感的期待,特效做得不错,但是和流行意义上的大片相比剂量偏小不解渴。
嗯。
这是没有道理的话。
我们得提醒自己,这本来就是一部儿童片。
成人津津乐道的那一套孩子们可消化不了。
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用这种片子最主要图的是开心与放松吧,再加上不错的电影特效,几个豚鼠的造型也挺可爱的,至于人类角色,几乎可以忽视了。
影片另外附送的就是对垄断企业的一点点焦虑,当人人的CPU都是Intel的时候,人人的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的时候,当某一种商品都被某一个企业全球垄断的时候,某一天你的咖啡机突然跳出来朝你张牙舞爪,也许也不会是个天方夜谭。
当今是一个创意的年代,一个好主意在合适的时机就能轻易焕发出巨大的生机。
尤其是在科技水平能跟上的今天,动画应该算是最能得益于技术大发展的电影门类了,从2D到3D,再到2,3D结合,最终演化成现在的动画与真人结合。
虽然说这个想法早就有,兔子罗杰就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成功试水,但是只有在技术的今天,我们才能彻底放飞想象力,真正完全实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圆滚滚的豚鼠也能认真的碟中谍一把,而且从毛发到表情都惟妙惟肖,跟真人在一个画面里也半点不落下风,看着这种电影,我实在感谢自己生在信息化的今天,时代的前进,毕竟还是利大于弊的。
在好莱坞,“拯救地球和人类”是个常说常新的重大课题,干这一行的有拥有特异功能的“非正常人类”,比如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等;也有训练有素、意志坚定的“基本正常人类”,比如施瓦辛格、史泰龙、威尔.史密斯等人;还有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完全不是人类”,比如《变形金刚》中的博派汽车人、《深渊》中的海底智能生物、《地球停转之日》中的外星来客等等,而这一次是几只神通广大的豚鼠,甚至还有一只嗡嗡叫的苍蝇,别小看这只苍蝇,人家可是享受“政府津贴”的情报专家。
就是这么一帮毛绒绒、闹哄哄的动物,居然完成了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会搞窃听,会格斗,会电脑,甚至还会谈情说爱,反正人类会的他们都会,人类不会的他们也会,正因为他们十分渺小却又“五脏俱全”,因此在和“庞大”的人类对峙时反差极大,产生了极强的喜剧效果,叫你无可奈何,却又无法挑刺。
你只能跟着这帮家伙不停地撒欢,不停地闹腾,即便是你内心深处,觉得有些无聊,却又不得不安慰自己:这就是一部娱乐的电影,要是较真纯属自寻烦恼。
对于大多数在电影世界浸淫了多年的影迷而言,这样的片子可能无法打动自己千锤百炼的神经,但是却又不得不跟着电影龇牙咧嘴地笑,这就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高明之处,因为他们已经号准了这根脉。
在动画电影这个领域里,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流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只要剧本别太缺心眼儿,用强大的特效技术一支撑,基本上不会失手。
别忘了有时还有明星的配音来招徕顾客,比如本片就有尼古拉斯.凯奇、佩内洛普.克鲁兹以及斯蒂夫.巴斯米等熟脸在幕后支持。
这就等于给影片来了双保险。
《豚鼠特工队》特效没得说,豚鼠、仓鼠、鼬鼠等主角都惟妙惟肖、憨态可掬,神情变化多端、毛发纤毫毕现,精致到了极点,很讨人欢心。
在整个故事中,豚鼠们有作为特工的职业态度,有和人类朋友的真挚友情,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的责任心,有兄弟情,有爱情,甚至还有争风吃醋,基本上什么都有,在真人类型片中的要素,在本片中都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当然必不可少的讨好观众的插科打诨也是随处可见的。
可是这样一部“想观众所想,急观众所急”的全方位讨好观众的电影,在闹过笑过之后,总觉得缺点什么。
因为编导们没有在角色的关系和人物的内心上进行挖掘,无法引起观者在内心深处更多的共鸣,没想到要表现更多的东西,或许达到某种程度的娱乐就是本片制作者最大的目标,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是低龄人士,就不会有这种没事找事的想法。
我的意思是说,作为大多数有丰富观影经验的影迷而言,《豚鼠特工队》仅仅是娱乐一下而已,绝对不会有《WALL-E》和《飞屋环游记》那样的观感,甚至比不上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冰河时代》,关键在于编导没有用心去讲故事,这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豚鼠特工队》的主要制作方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是动画电影史上的龙头老大,这个曾经贡献出《米老鼠和唐老鸭》、《白雪公主》等等风靡全世界的动画片的动画电影帝国,自《狮子王》之后其实再无佳作。
如果不是皮克斯3D技术的强力注入,在与梦工厂、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等3D动画新军的竞争中,鹿死谁手,恐怕很难说。
在和皮克斯的分分合合中,皮克斯是越做越出色,越做越强,以至于在动画片市场的争夺中,迪斯尼公司离开皮克斯几乎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不得不“绑架”了皮克斯。
如果抛开经济利益因素,这不能不说是迪斯尼在荣誉上的一种悲哀。
究其原因,我想就在于迪斯尼的尾大不掉和不思进取,由于迪斯尼这个庞大帝国经营的产品太多,很难像皮克斯那样专注于单纯的动画制作,但凡没有皮克斯参与的动画都不尽如人意,即便是取得不俗成绩的《四眼天鸡》也仅仅是能安慰自己而已。
固然现在的动画领域是3D的天下,但是平面动画也不是完全毫无作为,日本动画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除了技术上的原因,关键在于皮克斯总是用心去讲故事,就和一个真正的画家一样,皮克斯是用全部精神在作画,追求的是能卖大价钱的传世之作,而没有了皮克斯的迪斯尼就突然变成了一个画匠,生产的是仅仅为了卖钱的流水线产品。
《豚鼠特工队》就是这样一个能卖钱的画作,还停留在画匠的水准上,而不是大师的杰作。
可爱在当今是一个拥有可怖杀伤力的词汇,只要形象可爱讨巧,对不起内涵就可以连躬都不鞠的默默退场了。
让我们想想,什么群体是最追求可爱的呢?
女生和小孩,或者说更是这两者的结合体,小女孩。
而当一个追求可爱的小女孩走进影院,那九成她身边得跟着一个觉得她可爱的跟班,甭管是追求者还是爹妈。
如此一想我就由衷的赞叹姜还是老的辣,瓦力够好看,但他毕竟是机器人,再单纯善良憨态可掬卯足了劲也比上我们的豚鼠小乖乖随便发个嗲嘟嘟嘴扭一下屁股,更别提这几个小家伙分工明确个性十足。
有自卑到自信的好青年队长,有热血火爆能耍宝的男青年和妩媚窈窕有心眼的小资女,最后再来个草根平民的传统笨小孩。
圆满了,几种少年漫画的原始类型凑齐,大家看着看着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FAN鼠。
多么精明的包装,可爱到不行的外表,鲜明而简单的个性,不复杂还有讲头的人物关系,拉风的职业设定。
估计再过不久,迪斯尼城堡里就能出现可爱豚鼠的主题公园了。
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剥去这层可爱的外皮,定睛细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发现了的只有两个清澈的大字:恶俗。
其实瓦力,飞屋,埃及王子狮子王,故事也都不复杂,问题是没有新意,彻底的没有新意。
所有的段落,所有的发展,我们基本都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似曾相识过。
我相信做这个片的编剧一定很舒适,因为他基本不需要编,只要好好抄写就可以了,最后再使用一下替换功能把人物名称换过来,基本OK。
也就是说,本作并没有好好的使用豚鼠与人类的差异这个特色,对于大小,生活习惯,关注点等等完全拟人化了。
或者不能叫拟人化,而是就把人换了个鼠型而已。
单从这一点,他就比猫狗大战这类前辈不思进取的多。
《豚鼠特工队》看着很轻松很娱乐,但是属于看完就完的电影,谈不上什么感染力,故事描述上流于闹哄哄的肤浅,如果不是那几只鼠类“演”得实在可爱,本片几乎一无是处。
如果您是儿童,这就是一部好电影,如果您是成人,那么这只是一部电影,一部有着一流影像的二流电影。
最开始看前一段的时候确实让我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又是FBI,关于大资本家的阴谋,关于特攻队如何拯救世界巴拉巴拉。
这是我以为的,霍,多么老套的剧情啊!
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看这部科幻的动漫,却品尝到了不一样的味道(该死的导演,居然是中国威胁论的支持者)。
特攻队的成员都是人类认为的害虫,而人类的伙伴狗和猫成了这些动物的威胁者。
科幻就是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进行预测或者假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要让动物成为特工,首先作者设定了一个生物学博士,他发明了一套人与动物交流的机器,有了沟通,剧情发展起来就顺畅多了。
然后这个博士还针对每个豚鼠或者鼹鼠的特点训练了不同的特征:达尔文有领导才能,善于团结队员,给队员打气,单兵能力也突出,就成了团队核心,也是小队长。
斯贝克尔斯智商较高,被训练为团队的大脑,负责信息解码工作。
华雷斯和布拉斯特都是达尔文的得力助手,有时候负责把风有时候负责断后等等。
作者在这里想告诉我们,害虫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开发他们,不然他们也是可以和人类做朋友的,像狗狗一样。
还有他们的侦察兵,苍蝇,无孔不入啊,凭着曼妙的飞行技巧做着人类难以企及的侦查任务。
对未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导演是抱有忧虑的态度的。
像片中所展示的,仅仅把所有的家电设备都激活了,全世界就陷入了混乱。
都没提到,用到军事武器上是什么情况,估计比原子弹的威胁还要大吧,看看现在的小学生就开始学习编程语言就知道了。
太空垃圾是日益严重的问题,虽然没提到有啥危害,但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估计对太空的安全也是有威胁的。
片中,太空垃圾被用来当做进攻地面的武器,虽然现实中不太可能,会被大气层过滤掉,但是打击别人的卫星系统还是有可能。
纵观整个片子,我看到了导演对人与动物之间如何共存做了幻想,训练动物成为伙伴会比灭绝他们更有利;导演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是有担忧的;团队的力量要比一个人的力量大的多,哪怕它们只是小老鼠;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不一定是特别的,但是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也看到了队员身上的机智,不放弃,遇到困难想办法突破!
导演的谜底揭开:我们人类要站队生物这边,不要自相残杀,对于机械,人类应该保持谨慎态度!
i love it太可爱了,又是一部把美国的高科技发机会的淋漓尽致的,看着几个小不点到处跑来跑去的干着FBI的工作,太COOL了!
其实这部片子,可能小孩子会看得多些。
但事实上我觉得大人们也应该好好看看,从小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找回我们曾经的那份纯真,即使你说那份纯真在现在的社会上其实就是一个傻,但想想看谁不曾傻过呢...傻并不意味着智商低,反而我觉得那是一种高情商,一种看淡一切,娱己娱众的人生态度。
这部“小儿科”电影,其实也是现在人们生活的映射,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被一种单纯的手法表现出来!
引人深思,却又也让人容易接受...
看了这么多动画片,到昨天为止,忍不住得来说一下了。
平心而论,豚鼠特工队在近几年看过的动画片里不算是最差的,只是,出现得晚了一些。
用老鼠做主角的光精灵鼠小弟就有1、2、3,还有前年的料理鼠王,看到这些,已经审美疲劳了,再加上动物主题的影片实在不少,冰河世纪、海底总动员,追溯至很小时候看的狮子王,再怎样拍都大概不会有大惊喜了。
而我们的眼光却从第一次的好奇直至今天的鸡蛋里挑骨头。
随着新鲜感的褪去,我们对这类讨巧的电影不再那么宽容,今日的关注点不再是形象、特效、画面这些硬件,而是对之报以和人类电影同等的态度,追求情节,自然这部影片就显得很一般了。
好了,我并不是写论文来的。
说过了这些外部因素导致的狗尾续貂(不知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该来说说更直接的原因了,那就是电影的内容。
在我的观念中,电影好看与否,主要是情节和情感两方面决定的。
情节方面,这部片子在“电影”这个门类里算是乏善可陈。
而情感上,则得看是否有共鸣。
让一只老鼠明白自己不是高科技产物,只是普通老鼠,这点,和人类能找到什么共同点呢?
如果是为了告诉人们要不怕挫折,这似乎又太普通了。
有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句心内感慨,又让人觉得不如不说。
简而言之,并无动人之处。
也许是现代人的感情匮乏导致的影片情感匮乏?
回想起以前看过的《闪电狗》,同样是动物题材,演的是狗版的《真人秀》,波特和小女孩之间纯真的感情很是让人牵肠挂肚。
而豚鼠特工队里的那些动作场面,在这部片子里只是作为电影中的电影而来的。
(大概一般电影中的电影总得次于电影本身吧!
)再看看《瓦力》,几乎没有语言,甚至连表情都那么艰难,却能够表达那么多东西,实在让人惊叹。
大家还是回到成人世界中去吧,迪斯尼面向的从来都是中小学生。
刚刚写完,才发现闪电狗也是迪斯尼老爷爷的逃跑
2009年,动作冒险动画电影《 豚鼠特攻队 | G-Force》豚鼠的动画和形象设计的很有爱,比较讨喜,不过我觉得还是差点意思。。
也许我不太喜欢这些荷兰猪吧。。
把我喜欢的三线仓鼠描绘成这样。。
我很不开心。。
老鼠的形象都比这个强。。
天朝又被黑了。。。
彦书真的是亮了。。
不过这个形象设计的真的有点恶心了(鼻子)。。
叛变和反转都觉得太唐突了。。
太2*了。。
剧情的发展其实就是照着美国英雄特工电影的格式走的。。
虽然有特效。。
但是剧情硬配到豚鼠上我觉得太生硬了,豚鼠也想当公务员?
它们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的?。。
其实我觉得就他们最后应该和鼹鼠一起。。
消灭人类才对。。
还有中间虐待动物的小男孩。。
真的可以枪毙了。。
最后的蟑螂。。
好恶心。。
导演的口味确实是重了。。
飙车,烟火那段其实不错。
还有打微波炉。。
那段。。
这个所有电器武器化的点子。。
我似乎从哪看过。。
但是忘记从哪看过了。。
---我是豚鼠的分界线---推荐指数:★★☆(5/10分),生搬硬套不会好看。。
豚鼠也需要自己的剧情。。
这样我不如去看正经的特工片。。
本收养了鼹鼠告诉他们和别的鼹鼠不同,是科技的合成体,而事实是这就是普通的鼹鼠,但是不停的训练和学习,让它们拥有许多其他鼹鼠没有的本领,这就是特殊之处。
面对现实,相信自己,它们最终战胜了FBI,制止了破坏世界的咖啡机。
在贺岁档刚开始的这段时间,《2012》横扫市场,《熊猫大侠》、《我的唐朝兄弟》以及《火星没事》三部国产电影表现平平。
票房不相信眼泪,因为电影院很忙没工夫──后面还有一堆电影排队等着上映呐。
《豚鼠特工队》香港译名是《超鼠特攻》,台湾译名是《鼠胆妙算》,内地译名相比之下就显得中规中矩。
作为一部真人和CG动画合成的电影,本片故事明显是奔着“适合家庭观看”的路子去的,整体水准处于儿童智力的上限和成人观众的下限之间,大家要是都不挑剔的话,看的很开心。
不过这次的中文配音确实不错,有不少亮点值得推荐。
(立体电影看字幕估计观众会受不了,实在太晕了。
不过配音之后有点小遗憾,有些明星的配音就听不到了。
不过无所谓啦,小朋友不在乎谁是尼古拉斯·凯奇──成年观众有人在乎吗?
) 如果大家看过《闪电狗》、《大战外星人》这样的电影,就知道《豚鼠特工队》的基本路数了。
作为一部迪斯尼电影,它还是顽固地坚持着家庭观影路线,动作场面该有的都有(但肯定不暴力),笨小孩大坏蛋也一个都不缺(但最后都良心发现),插科打诨的金牌路人甲乙丙一个不缺(都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部电影显然物有所值(不过我一直怀疑小朋友戴电影院里的立体眼镜会不会晕,那眼镜不但沉,而且我戴着时间长了以后都头晕。
) 作为一部立体电影,本片也没有刻意地凸显立体效果,基本上和普通电影的处理手法差不多。
但在几场动作场面里,还是不失时机地卖弄了一下立体电影最喜欢的场景──从银幕里向观众方向飞东西,以及大纵深的运动镜头等。
(迪斯尼的动作场面里肯定是不会有鲜血的,当年《国家宝藏》里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就是一场追车后,电影还专门花了几秒钟交代了一个警察从扣在地上的车里爬出来活蹦乱跳,意思是说,小朋友不要害怕,你们看,没死人的~~) 作为今年最后一部立体电影,《豚鼠特工队》选择周二半价日公映时机不错,我19点去买22点的票,基本已经出了三分之一左右。
考虑到立体电影的票价要比常规电影贵一些,而本片无论是作为立体电影还是常规电影都品质一般,因此属于爱看不看的类型,没啥可值得强烈推荐的。
作为观众来说,在今年的贺岁档唯一要发愁的不是没片看而是选那个片看,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强烈消费冲动的电影,等等也无妨。
(后面排队的电影听起来一个比一个狠,个个都眼睛红红地盯着观众的钱包,不掏个一亿两亿出来就觉得是没脸出来混。
)
美国老鼠又一次拯救了地球,很好玩,带崽崽一起看的3D的
很有趣的动物小电影
中国已经成了美国的假想敌
是我岁数大了么 也真的是看不下!这种人和动画结合的电影失去了原有的兴趣!除了看到几张认识的老脸(宿醉里的和真爱至上里的)我也真的是不知道梗在哪里了。。。
很好玩 不错
里面的山寨版各种变形金刚实在太雷人,不好看啊不好看。。。
很一般- -剧情烂……
看到一半,好喜欢鼹鼠的,结果居然是个。。太跌眼镜了。。。
唉,总是边看边感叹美国动画电影业的庞大。
表情僵硬吗?是否能想象你对一堆空气要说话还要作出各种表情?华丽的电脑效果?动物们生动的表演和表情?亦或说人的表演更加生动呢?总之没有任何新鲜的地方供人可看、虽然很欣赏 最终BOSS YAN SHU的那段教育段落、但并不影响整体普通的剧情和人物
两星是给这个画面的,要不只能得一星了。一点都不好看,不搞笑,看片从头到尾没笑过。角色设计没特点,除了鼹鼠,其他种类的老鼠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故事沉闷俗套,平淡无奇,毫无惊险可言。做了那么逼真的动画效果,故事情节却是坨屎。
中庸之作
这个我很喜欢的说~台词也记下几句...
比较搞笑呢
浪费金钱的做个CGI烂片。。
听音乐,用豚鼠
特技好。其他象几十年前的007一样老套无聊。
原来我已经过了看这种电影的年纪了。。比较无聊
唯一映像深刻就是 黑眼豆豆的专辑跟那个烟花
这个无聊的世界需要豚鼠的恶趣味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