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影之前未曾看任何相关影片或者内容的观众,先说结论,我个人能给到8.5分。
如果纯客观评价我觉得7分水平。
原因有以下几点,先说优点。
第一点,作为一部公路片,车上的拍摄手法以及每个地点的转场拍摄都堪称一绝,而且也不是老套的、单调的,同样是一辆车,一条路,两个人,巧妙利用了车中的播放设备,这一巧妙的设计,以及去每个地点和见的每个人,都会有提前的暗示,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有如此手法的拍摄以及情节设置。
第二点,整体故事情节,不是流水账式平铺直叙,这一点既是亮点也是败笔(后面说缺点是具体讲),电影既有单元剧式的拍摄手法,又处处相连,本以为会是简单的单元剧串联,后面又有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节奏变化(第四单元),像是一篇满分作文的结构。
第三点,音乐以及拍摄取景都是恰到好处,每个单元剧都有符合时宜的音乐,以及每一个镜头表达的情感,镜头语言表达十分到位。
颇有以景衬情之意,有淡淡的诗意。
这么多优点,那为什么评分会如此之低呢。
这部电影在我个人看来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剧情开展和人物的设计上有很大的缺陷,故事情节甚至可以用 狗血 来形容了。
因为你无法带入整部电影中的任何一方,观众代入感极差,几个单元剧的设计颇有新意,但重点要说一下第四单元,前三单元剧只能说还可以忍受,第四单元剧的内容简直灾难,明白想借着这一单元进行升华,以及表达电影的主要内核,但是剧情实在式令人作呕,我真的能理解这部评分为何这么低,真的看完之后太让人恼火了。
我个人一向是一个看重剧情的人,因为毕竟不是导演拍摄等专业相关,这些在我看来都必须服务于电影的主体内容,这部影片的剧情上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吧。
但是我给到8.5分纯粹是我个人的评价,因为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拍摄手法、拍摄细节、伏笔运用、场景、运镜、音乐上都堪称优秀的作品,且影片所要表达的内核“每个人心里都有段过去,从未过去”也是借由剧情很好的表达出来了。
用前文的比喻来讲,这部影片就像是满分作文的结构,但是看完整部片会有一种别扭的感觉。
最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化疗”虽苦,好好告别过去,人生啊,就是一杯百味的酒,喝完一杯上路。
阿德身患绝症所以才想要最后告别所有认识的人,但是面对爱过的人,就算想要见面,只会努力去争取,也绝对不会说出自己的身体情况。
面对好兄弟博斯的关心也只是坚持自己本来的想法。
博斯得知阿德身患绝症也没有说太多,只是答应了对方的要求陪他横穿整个国内,去他想去的地方,见到他想见的人,甚至发现阿德在车后座睡着只是问“人呢,睡着还是死了”。
男人的友谊不需要贴心,不害怕冒犯,只需要落到实处的成全和付出。
博斯和普里姆相识的时候只是表明自己想喝酒,不会透露自己在面临什么事情。
和继父的儿子发生争吵也完全不会告诉好兄弟的,只是淡淡一句岔开话题。
阿德告诉博斯,多年前自己的谎言,想重新帮助博斯和普里姆在一起的时候,博斯第一反应就是生气和拒绝。
对好兄弟都不能敞开心扉,爱到深处的时候,他说“我姐姐其实是我妈妈”,像小孩一样倒在普里姆怀里,这是多深的信任和敞开啊,也只有这些时刻男的才用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来达成依恋。
不是必须强大,不是很好才值得被爱,而是好的坏的、聪明的贴心的愚蠢的阴暗的,都被一并接纳被爱着。
不想脆弱、害怕受伤、要勇敢要坚强要强大,这种男人的气质已经深深写入了很多男人的思维甚至基因,从小听着“男子汉不能哭”“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之类的的话长大的人也很难不成长成这样。
大量男性被一同裹挟,某种程度来说,男的比女的更脆弱,更需要陪伴和被爱。
看完《一杯上路》,有些意外影片对于男主之一的阿德的刻画,他是那样一个糟糕而又不那么糟糕的人。
影片的伊始,源于他的绝症,他过往里的那些心结,以绝症为契机,重新堆放于他面前,待他解开。
而我最喜欢的设定,莫过于阿德没有告诉他一一寻过去的前女友们他患了绝症。
没有了道德绑架,所以那些过往的感情如今能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爱丽丝之舞,因为相遇过于美好,分手没有那么糟糕,所以再次相见,还能相视一笑,共舞一曲,挥手道别。
露娜之泪,曾经的“最佳女友”是真心实意的,曾经的笑颜也是发自真心的,曾经的猜忌争吵以至于决裂也是那么刻骨难忘,所以纵使相逢,也再也回不去了。
雨过天晴,梦里的艳阳高照,温馨相逢,愉悦共处,现实中的瓢泼大雨,一门之隔,不愿相见,那些错过的岁月,并不一定需要原谅。
如果说完全没有道德绑架,也并非如此,至少对于一直陪着阿德的挚友阿博来说,还是有一些道德绑架的。
很难想象阿博心里,阿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对他又怀着怎样的情感。
阿德是这样糟糕的一个人,因为老爸不愿意卖了自己心爱的老爷车给他买机票,恨恨地连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面都不肯见。
阿德是这样糟糕的一个人,因为嫉妒阿博,想要抢走阿博心爱的女友果粒,不惜在二人之间挑拨离间毁掉那段纯真的爱情。
可就是这样糟糕的一个人,不知道怀着怎样的心情,奋力将昏迷在铁轨的阿博救了上来,从此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被母亲抛弃,和女友分手的阿博,是如此渴望这段友情的抚慰。
恨是真的,爱也是真的。
成年人的感情一直如此复杂难辨,你很难将爱与恨清晰切割,却又深陷其中,冷暖自知。
这是一部属于成年人的电影,有些过去,无法过去;有些过往,不必原谅;有些歉意,需要倾吐。
不同的人生阅历,或许会品出不一样的滋味。
就如同片中的鸡尾酒,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刻,滋味千差万别。
饮了这一杯,开车继续上路。
果粒说“一杯上路的意思是,回家前的最后一杯。
”
每个人心里都有段过去,从未过去。
你是否还记得跟你喝第一杯鸡尾酒的那个人是谁?
是否还记得喝的第一杯鸡尾酒是什么?
是否还记得第一杯鸡尾酒的味道是什么?
我们真的只有在身患绝症的时候才能真正洒脱吗?
不,希望我们喝完这杯就开始上路,跟过去的人,过去的事好好告个别。
好兄弟、十四万公里、笑泪齐飞、告别。
《天才枪手》的导演加上王家卫的监制,剧情内容and镜头语言全都美的不可方物。
你想看的,电影一杯上路里全都有!
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总是去想之前做过的什么事情是让自己后悔的,都在忏悔。
何不在人生的过程中就好好爱自己,爱他人。
博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放下纽约的酒吧回来泰国。
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吧,博忘不掉他的初恋,从学生时代到他成熟,这个女生都陪伴着他。
很喜欢最后的结尾部分,两个人在海边听着海浪,聊着回忆,畅谈美好的未来,喝着调酒,美好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吧。
片中罹患癌症的男孩,他想着是去道歉,结果把伤害又增加了一些。
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这么的神奇、两个人的美好回忆也许会随着吵架而消失。
喜欢的女神在这部电影里出现了,很久不见的感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泰国再次见她。
整个电影我认为的高光有三个地方,一个是每个人物配上陈华的午夜dj,第二个是德把他爸的骨灰扬了(其实这里我设想是后面博也会把德骨灰扬了),第三个就是片尾曲。
剧情前面还好,后面就是泰式稀巴烂。
整个泰国人都是法海吧,不懂爱。
早就先来看过评分,抱着毫无希望去看的电影,纯属是因为好奇歌到底给电影加了多少分和画面的精美。
如果也是抱着我这种心态都不妨可以一试。
在影院看的,包场还挺爽的。
但是弊病就是好像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好,和每一个前女友告别然后和自己的父亲和解和朋友和解,到这里为止都还是不错的,但是后面扯进来那段狗血三角真的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是prim很性感。
故事里每一个女孩都很有魅力。
把酒和地点和人还有磁带串联在一起还是不错的。
然后对于回忆的处理也想吐槽一下,就是换了一下滤镜加上噪点真的略显敷衍了一点。
博和prim的故事让我想到了重庆森林的阿菲和663,一样的是一家店的员工,一次远走他乡和一次重逢。
如果对比的话,这里的处理度就相形见绌了。
不知道是否有这里的启发。
影片里还有两段亲情的处理,博和妈妈,德和爸爸,这里处理也不是很到位,如果稍微再展开一下会更好,仅仅有情爱让电影太单薄了。
最后的最后德决定坚强活下去真的好败笔。
(个人认为)那前面的告别不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吗。
后面的主题就直接升华成了重逢和大团圆的感觉。
影片好像混淆了和解和告别的概念。
最后感觉博和德其实都没学会怎么告别。
主旨就像是悬挂在树上的将熟未熟的果子,到结尾也没有落地。
因为喜欢屁桃所以看了这个电影,一如既往的帅气和独特的气质。
就电影本身来说挺普通的,但是很喜欢,因为在故事里读到了被打动的内容。
故事开场就是屁桃和美女在酒吧瞎混,全身上下都是渣男味儿。
朋友绝症,陪伴朋友告别重要的人的路上也是一路勾搭,一整个不知道怎么形容。
【阿德】朋友阿德扮相不错,又瘦又苍白又无力,先后看望了几个前女友做了最后的告别。
有互相释怀的开心的告别,有给他一巴掌的气愤的告别,也有假装不在家的沉默的拒绝。
前男友、前女友,一种人生独特的过客。
没有完美的成长环境,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和需求,恋爱是除家庭之外最为亲密的一种相处模式,因为它意味着将我们那些尚且匮乏的洞填满的可能性,一种对自我的探索,一种对更大的更彻底的幸福的寻找。
但是因为带着期待、带着寻找,所以这种相处往往也很容易失败和互相伤害。
我觉得还是要感谢每个人带给我们的思考、感受和成长。
【博斯】阿德先后告别了几个前女友之后,开始了对好兄弟博斯和告别和坦白。
多年前博斯的妈妈嫁给一个富商,年少脆弱的博斯正好结识了心地善良温柔有趣的普里姆,两个人很快坠入爱河,还一起到了纽约开始新生活。
普里姆没日没夜地打工,博斯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两人争吵之后就不欢而散。
博斯再去找普里姆的时候被普里姆的同事告知普里姆已经有了新的白人男友,已经搬去了其他城市。
虽然有造型的加持,但是屁桃在这段表演里明显是另一种状态了,整个身体和面部的语言都写着真情实感,真的很难不被真情实感打动。
我爱他们的纯粹的相爱,也爱这样的博斯。
【普里姆】一直以为阿德是博斯原来的同学发小之类的,看到后面才发现他俩是因为普里姆才认识。
博斯喜欢普里姆,是普里姆的男朋友;阿德喜欢普里姆,是普里姆的同事和追求者。
隔着屏幕的我也喜欢普里姆,她会为了少年的脆弱心软,调上一杯酒;也会勇敢和爱的人相随,不管是芭提雅还是纽约,一种勇敢的尝试;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没日没夜的打工比赛。
这么善良贴心又坚韧不屈的一个女孩,是雌雄同体的,如果能看见真实的她,很难不欣赏。
虽然中间博斯自我放逐,确实玩得很离谱,但是他爱普里姆也是真的。
所以看到最后,还是希望他俩能重新见面。
两个人在海边见面的时候,普里姆正在经营着一家自己的酒吧,两个人再会面的画面挺美好的,就像普里姆那身穿搭一样简单,因为还互相想念着对方而已。
有些人会错过,有些人会再相逢,想要什么就去找就好了,只要足够想要,总会越来越接近的。
电影《一杯上路》,真的是催泪,有故事的电影。
"感谢一路的陪伴"电影故事叙述得很好,感动娓娓道来,故事越是到结尾越感丰满!
有的离别是比较温馨的,有的离别是带走疼痛感的,无论怎么样的离别,这是双方都是有感触的,这部电影,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真的是很深刻的一部电影,值得看。
故事情节反正又不能给大家剧透太多,反正确实我旁边的那位女生也流眼泪了。
由王家卫监制、导演纳塔吾彭店里亚执导,《天才枪手》原班人马。
Aood罹患绝症的消息,他的手机连络人留下Boss的电话Boss在纽约当酒保过著夜夜美歌的生活,当他接到Aood的电话,他从美国飞!泰国,一起完成Aood人生中的最后一趟旅程。
B影复古、充满公路电影的氛围,而《模犯生》日女主角茱蒂蒙琼查容苏因也参与演出。
电影在线约、曼谷、芭达雅、清迈等5地10站实地取景。
非常喜欢公路电影,透过车上经过的视野,带令我们一起走过那些熟悉的场景,每个人的故事。
不同,但都在行车过程中获得救赎与原谅,世事混屯难以看透,要看清对方首先要看清自己,行车的过程成为一个面对自我的解药。
曾获得第37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今日,影片同时发布了“前往过去”版海报与两支角色特辑。
“前往过去”版海报中,博与阿德空旷晚霞下相视坐于车前,面前放置着车钥匙与酒杯杯垫,似乎暗示着这场旅途的终点。
一同曝光的两支角色特辑,则由两位主演出镜,讲述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以及自己置身于角色中的感悟。
电影《一杯上路》以亲情、友情、爱情为题,讲述一对好兄弟跨越14万公里,进行一场笑泪齐飞的另类告别之旅。
身患绝症的阿德(纳塔拉·诺帕卢塔亚朋 饰)在人生尽头决定与旧时好友博(朋抔·里拉塔纳卡邹 饰)开展一场告别之旅,两人在倒计时的追逐下,横跨整个泰国,与阿德青春里错过的爱情和留有愧疚的女孩一一和解。
在旅途尾声,阿德却道出了一个深藏多年的秘密,也唤起了博耿耿于怀的心事……此次发布的“前往过去”版海报以这场临终告别之旅的主角博与阿德为主体,两人的友谊得到了具体展现。
在最脆弱时,第一时间想起的人,往往是心底里最重要的人。
海报之中同样也暗藏玄机,车顶上方放有两个酒杯垫,反光的倒影映射出“BAR”的英文单词,每一处细节都点明了影片中的核心元素——公路,美酒,美景,细看不难发现上面还印有片名,这也正是男主酒吧的名字。
一旁放置的钥匙也暗示着路途的开始,阿德选择让博帮助自己完成临终心愿,俩人一起开车踏上救赎之旅,足以印证两人之前深厚的情谊。
仿佛在燃烧的晚霞,恰似阿德生命尽头最后的疯狂,给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丝哀愁之感。
两人四目相对却呈现出不同的神情,不免让人好奇这一段旅程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而两人共同的往事,又会让两人的兄弟情谊有什么改变,一切都让人深刻 。
对于博和阿德两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则在一同曝光的两支角色特辑中显露端倪。
好友一个电话,便连夜从纽约飞往泰国,为其完成心愿,对于博这个角色,饰演者朋抔表示:“博是一个尊重别人自由的人,不管他想做什么、从我这得到什么,我都会满足他。
”在影片中朋抔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对于友情会倾尽全部,但对于爱情则展现出胆怯,不敢认真对待爱情的形象,这其实跟他本人真实性格不尽相同,相信这一次会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杯上路》也是朋抔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公映的影片,朋抔对此满怀期待,希望能和国内的粉丝们相遇银幕,此前更于生日之际特意为中国粉丝录制专属感谢视频。
如果说博的角色是多情且脆弱,那么阿德的角色则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
年轻时留下很多遗憾和过错,在临终前回首往事,想要得到一个被谅解的机会。
但获得救赎机会的同时,却也在撕开他人的旧伤疤。
阿德的饰演者纳塔拉对此解读道:“知道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各种情绪很复杂,所以形成了他的行为。
”一个演员只有对于角色充分理解,才能塑造好真实的人物形象,在两种状态下来回切换,而为了呈现癌症病人的真实状态,纳塔拉更是为此剃发减肥。
主创团队不仅是展现一段故事,而是努力把每个角色塑造得立体、有血有肉有情,通过他们的经历,向我们展现着爱、遗憾、和解的人生命题。
第一次通过超前点映的方式看电影。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剧情层层递进,感人至深,更能激发观众思考的高级电影。
当听到那句“我嫉妒你”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为主人公感慨。
生活中的痛苦,大多是使人们走向成熟的必要养分。
你越痛苦,感悟越深。
最后还不是要感谢那些年生活甩给我们的痛苦考验吗?
当我们学会感恩痛苦时,我们其实已经开始从那份痛苦中走出来,并且将之淬炼成自己的阅历了。
该放下的就放下吧,明天的太阳依旧升起。
期望挺高的 看完也挺失望的 两位主角演技也没有亮点
泰国旅游宣传片、鸡尾酒宣传片与无话可说的男性自我感动 / 摄影与剧情里音乐的使用
在Sundance 白天认真看的第一部… 有点可惜没有带着酒边喝边看… 太喜欢了!!不管是画面还是音乐还是故事…(虽然故事后半部分的节奏有点慢,但可以感受到导演营造的氛围…有笑有泪有人生..既有DJ 又有调酒师 都是my dream job!😂
王家卫监制,铺陈的音乐让人置身爱情泡沫。一个身患绝症的男人,走上寻找前女友和介入好哥们情感赎罪的公路之旅,自私点是满足个人的幻想,通透点是体悟他者更痛苦的伤疤和过往。调酒妹妹的段落虽然俗套但还挺浪漫,129分钟的时长让人逐渐倾泄。泰国俊男靓女风光大片,观众说看完许下一个心愿,想去泰国看日落。
像这种对女性的物化使用我只想说:滚
妒忌,人类变得更好的动力
怎么还香港合拍呢?没看到香港的影子啊
Not bad, but not yet ripe. Saw the endeavour in Thai film, it takes time to aging the skills and taste. -0.5 for Tor’s 1st half acting, -0.5 for the whiplash song.
有点像《摆渡人》混搭《心花路放》,特别狗血淋头、结构失衡、表达空洞乃至崩坏的电影。精致的摄影视听下,是剧本的巨大狼藉。(豆瓣5.6分显然是偏高了...
还以为会描写刘伶,五柳,阮籍,李白那种没心没肺的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结果除了题目,了无新意。
天才枪手的导演+王家卫,发酵出不一样的感觉,细节很足,十分浪漫,看完想喝一杯。
圣丹斯电影节线上蹭片看,前1/3节奏有点散,后面还是剧情在线的,渐入佳境吧。虽然有种看了电视剧的感觉,但是线上看氛围真不错
好矫揉造作的文艺搞笑煽情癌症片。
3.5 挺不错的 之前期待不高,整个一“后会无期” ,蒙太奇不断拼接时间,过去、现在。怀旧的人事物 在酒精作用下 一一告别。虽然格局逃离不掉东南亚的小情调,但这也是他们应该深耕的领域。看着主角穿越泰国,想念泰国..
回访过去前任女朋友缺乏新意 不就是重复杯酒人生+破碎之花? 一直铺垫到秘密揭开的反转 剧本有点无聊 这世界真的缺有意思的剧本吗?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吧
没那么低分啦,把分往上提一提☺️
一部可以不需要带上任何准备就能轻松进入的电影,就像它的片名一样,喝一杯,就上路。平时看的泰国电影并不多,原本以为会因为泰语的陌生而很难进入剧情,但事实上完全相反,非常好进入的剧情,以及故事中时不时跳出的小幽默,温暖像它的基底,在整部片中缓缓流动。
尽管我们一生会经历无数次别离,但似乎每次我们都很难达成完美的告别,这也就留下了很多的遗憾,而且也许终生都无法弥补。当你羡慕一个人时,你就想成为他;但也许当你真正体验过他的生活之后,你还是想成为自己。谁都曾经是个自私的混蛋,谁也都拥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关键是看当那个改变的时机到来之时,你又是否能够抓住了。一杯上路,希望每个人人生的下一站都能一扫阴霾,越来越好。
正在想Aood的演员是谁,好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看过他什么剧,点进演员主页,看到娘娘腔的日记,才想起虐Kim那个渣男学弟!
给tor加一星吧……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远离渣男 远离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