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伟自从大话西游后,已经无法超越自我,只能一再重复自我,很多在大话西游里大家耳熟能详的桥段,他总是一再使用,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虽然如此,他的电影总有某一个段落、某一个点、某句话,能忽然击中我内心深处的柔软。
比如,在天下无双里有个情节,梁朝伟和王菲陷入沼泽只露出一个头,没吃没喝没人来救援,眼看两人都要撑不下去了,梁朝伟有却先见之明,嘴里叼了一片树叶纹丝不动整整一个晚上,只为了接点露珠给王菲喝。
当他毫不犹豫又小心翼翼将树叶倾斜,让露珠凝成水流入王菲的干枯的嘴唇中时,王菲哭了~我也哭了。
我对这样的桥段,完全没有免疫能力,泪点全面被触动。
虽然都是喜剧,大多数时间是胡闹,有时候很荒唐……但总有那么一刻流露的真情,无比温暖而纯真,为这些几乎是平庸的电影涂抹上闪闪的光辉,让我在回忆的时候,只记得它们的好。
机器侠其实故事也很简单,一个高科技仿生机器人到了一个小镇上,如何做了一些事情,闹了一点事,又如何爱上了一个女孩。
这个故事诸多破绽,甚至连最重要的核心——爱情部分的产生,也十分地语焉不详。
当然了,紫霞为何爱上孙悟空,也是十分荒诞的——仅仅是因为孙拔出了她的佩剑,于是她至死不渝。
所以,我也不至于去深究其合理性了,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个假设。
于是在这个故事里,一个机器人爱上了一个真正人类,但是他们却是完全没有可能在一起的,而且最致命的是,机器人有个自我毁灭程序,爱情将令他灰飞烟灭。
将爱而不能爱,这种滋味非常难忍,哪怕是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机器人这种挣扎和矛盾,和我们人类并没有区别,只是他面临的困难更大——他不得不在承认爱情和自我毁灭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选择对机器人来说,本来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他并没有被设置这类程序。
问题是他的设计师给他被赋予太多人类的智能,而他不自觉地又在学习人类的各种感情,所以到了后来,他在思想上,已经和人类没有不同。
也就是说,就像匹诺曹一样,通过各种经历和磨难,他已经进化为真正的“人”!
甚至,因为机器人思虑的单纯与无邪,使得这个后天的造物比我们人类更完善而纯真,所以我们才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局:知道自己要被带离爱人身边、永不复返,也许会重新组装抹去记忆……他此刻已经做了决定。
他走到孙俪面前,微笑着用双手捧出一束红色的小花赠送给爱人。
此时,我们都还记得孙俪问过他的一个问题:“如果,我要你上一个悬崖摘一朵花给我,但是你知道你会跌下山崖,你会不会去?
”他曾经为了避免自己死机而大声说“不会!
”但是现在,已经不用隐瞒。
他在孙俪耳边轻轻说出真情。
明明知道他是机器人,明明知道不可能,孙俪还是满怀幸福破涕而笑。
就这样看着爱人的笑容,他全身一点点化为水晶状碎片跌落……一阵风来,碎片又成为粉末随风而去。
刚才幻化出的鲜花洒落一地、依然鲜艳,刚才的话音还在耳边回响,而他已经化为乌有、消失殆尽。
刘镇伟一如既往地在某个瞬间让我动容了……这真的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结局。
我真的喜欢这个爱与死交替的瞬间。
当他终于在死亡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当他在灰飞烟灭之前在爱人耳边轻声说出心意的时候,我分明看到无法抑制的力量已经使他超越了自己被先天设置的本能,这是一种怎样简单和决绝!
何等的力量与感情!
我想这个结局表达了两个意思:爱情会让人灰飞烟灭;爱情值得人灰飞烟灭。
就像杰克和露丝一样,最美好的爱情总是定格在生命结束的一瞬,不再会有庸常冰冷的现实来侵害它、改变它。
所以最完美的爱情总是需要死亡的成全——美好而短暂。
于是,我终于为这个完美的结局心痛而微笑。
附录:孙俪爱上了机器人,机器人也学会了爱,但机器人却有个自我毁灭程序,爱情令他灰飞烟灭。
刘镇伟表示,机器人要从零开始学习人类的爱情,非常不容易,但当它终于陷入爱河后,才明白人类的爱情原来是那么苦的。
刘镇伟说:“我觉真正的爱情也许只存在一秒。
”
《机器侠》:一核桃壳内的无疆域之君主 《英雄》里陈道明扮演的秦王说: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用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机器侠》里吴京扮演的K88说:我可自闭于一核桃壳内,却仍当自己是个无疆域之君主。
这两句话同样适用于刘镇伟身上。
刘镇伟作为一代名导,显然有资格说出:“寡人要用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气势豪迈的话。
但是光有这份“无疆域之君主”的磅礴大气之心,显然不会心想就能事成。
如果这份心态把握不好,事与愿违,南辕北辙,不仅不能提高自身,反而会严重伤害自身,迷失方向。
只有实事求是的完成对自身实力的深刻认识与剖析,加之宏大坚韧的抱负,方可成就一番事业,而不会身陷“一核桃壳内”,黔驴技穷,夜郎自大。
上溯刘大导演的电影史,《大话西游之情癫大圣》可成为刘大导演的标签式作品。
《大话西游之情癫大圣》作为《大话西游》终结篇成为了2005年一圣诞档期的电影热点之一。
高扬《大话西游》奠定的经典周氏喜剧的大旗,导演刘镇伟可谓是无孔不入,竭泽而渔。
但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这是悬挂在刘大导演颈前的一大垃圾标签。
时隔不久,不需要沧海桑田,不需要痛定思痛,刘大导演的又一大烂片诞生了。
海报上打出“首部华语科幻特效巨片——东方功夫机器人挑战好莱坞”“倾心打造未来喜剧世界,机器人的爱情宝典”的宣传口号,看上去很美,却很憔悴甚至反讽。
说起华语科幻片,着实让我百思而寻不得结果,好像记忆中少有国产科幻片,于是不得不百度一下,原来华语还真有科幻题材的片子。
比如很久很久以前《霹雳贝贝》,打个擦边球算上影响了一代人的《小龙人》,加之近期的《长江七号》,虽然从意义上从属于科幻类别,但与国际主流普世的科幻片相比较,总觉得国产科幻片少了很多元素,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核心要素都缺失掉了。
从《星球大战》到《黑客帝国》,好莱坞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幻想世界。
包括今年上映的《守望者》《第九区》也同属于科幻片,而且质量上乘,影片留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说起来,拍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容易被封杀禁播,于是拍科幻题材电影,透过虚幻的浮世绘来影射当下人类生存状况可以拓宽并挖掘出电影的广度深度。
在不被当局政府抓住把柄小辫子的情况下,完成对世间百态的记录控诉。
这点尤为在祖国很受用,可惜可悲祖国鲜有类型深刻的科幻片问世,即使有所谓的叫嚣着科幻大片的影片也可算成是导演把观众当白痴,认为自己有小聪明的自我意-淫,类如《机器侠》中有一段“春心荡漾369”病毒发作的戏,单说这种病毒的称谓都已经超出了庸俗的范畴,直抵恶俗的阴沟。
看了很多美国科幻大片,但热闹是属于别人的……国产科幻烂片的轮番粉墨登场,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优秀的科幻题材故事。
说到底,科幻故事与中国古时神话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老外拍出了惊世骇俗的《魔戒》三部曲,陈凯歌也拍出了同样惊世骇俗的《无极》。
个人一直认为如果有一小撮人认认真真,本本分分静下心来研读中国传统古典名著并将其精炼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内容方面都应当是登堂入室之作。
比如《封神榜》,若将其拍成电影,一定不亚于《魔戒》。
当然前提是导演不能儿戏,如果像《赤壁》《画皮》那样的改编,我则更希望这帮导演不知道中国还有部《封神榜》的书。
说了古代,再看当下。
中国科幻作家中也有一批本身都有专业背景的优秀作家,比如大名鼎鼎的刘慈欣是电子工程师,王晋康是工程技术专业。
有本杂志《科幻世界》,其中不乏精品,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方,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就不会久远,甚至打造出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品牌也不会是妄言。
俞飞鸿仅凭几千字的短篇小说《银杏银杏》就拍出了具有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唯美爱情故事,科幻电影剧本随着时间的渐进,永不会海枯石烂,将会更加多元琳琅满目,因为你可以阻挡限制一个人的一切,但是无法阻止他的想象。
前两天看过一个动画短片,短片名字叫《打,打个大西瓜》,作者是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毕业的一名普通大学生,艺名叫饺克力。
此短片是他在04年—08年辞职在家花3年半时间全身心投入创作的一部个人短片。
本片被网络评选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看完之后深深被作者的想象力与创意所折服,花费3年半完成的一部仅16分钟的短片,强过了看似强大的13万分钟。
有美好梦想然后为之努力奋斗最后能够实现梦想,总是值得令人称赞和钦佩。
饺克力工作室的口号是“有力气,有骨气,有灵气,有志气”,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因为本片着实太烂,无法从影片本身挖掘内涵码出文字,不妨就再八卦一番。
上文提到了我用百度搜索中国科幻片,虽然没有得到太有价值的线索,但是无意中又邂逅了一短片,应当是央视的《广而告之》,标题是“扬正气,促和谐 全国优秀廉政公益广告展播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台词如下: 老师:你的孩子又考了全班第一 家长:谢谢谢谢(递红包) 老师:你在伤害我。
医生:好了,病人终于脱离危险了 家属:谢谢谢谢(递红包) 医生:你在侮辱我。
官员:你的审批手续全办好了 商人:谢谢谢谢(递红包) 官员:你在藐视我。
警官:恭喜你啊,考试通过了 司机:谢谢谢谢(递红包) 警官:请你尊重我。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扬正气,促和谐!
这部短片被网友戏言:“原来这才是中国有史以来拍得最好的科幻片!
”原来,世间并不缺乏想象力,无论是高层,还是民众。
2009-9-30
别人都说《机器侠》不好,先不提特效,很多人都疑问在片中2046年机器人那么厉害,但民生科技还在2009年停留,在影片后面“素梅问'为什么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但没有人发明起死回生的药。
“这是讽刺。
现在各国的国有科技都是武器或者战略方面,每年投入那么多钱,这是威慑其他国家,一些国家不甘示弱不停研究武器,这是一个死循环,国家间就在攀比。
但为什么不把研究民生科技放在同等地位,而且还会有回报,比如:自然环境,虚拟现实,癌症,宇宙。
现在世界只是因为核弹震慑而和平,但如果有一天发明出比核弹更强大的武器,战争会不会发生?????
这只是本人观点。
2023年6月17日21:54:40《机器侠》是由乐视网投资制作,刘镇伟执导,胡军、孙俪、方力申、郑中基、吴京等演员主演的科幻爱情喜剧电影。
讲述了公元2046年,第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K-1,为了测试性能在小镇实习过程中和警察队长徐大春以及女警素梅之间的故事。
影片于2009年8月18日上映公元2046年。
高科技正不断改变人类的习惯,同时也更新著人类的欲望。
于是,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应运而生。
第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代号K-1,在天安科研局的秘密研制下横空出世,目的是为代替警察执行危机任务,以保障执法人员的安全。
为了测试性能,局长决定派它到一个偏远的小镇实习,并由当地的警察队长徐大春秘密监管。
K-1以“德明”的身份加入警局,立刻大显神通,成为破案神手。
由于体内有完美的社交程序,德明很快就成了小镇上的人气偶像,而女警素梅也对他芳心暗许,让一直暗恋素梅的大春郁闷不已。
大春看不起德明只是个机器,二“人”明争暗斗,笑话百出。
德明与大春受命追击智能系统出现偏差的机器人K-88,一番上天入地、七十二变的高科技机器人大战后,K-88道出他叛逃的原因是“要自由、不想永远做一部机器”,并痛斥德明为 “电子奴隶”。
大春深受震撼。
为保护德明,也为维护人类的尊严,大春奋不顾身的扑向K-88。
素梅向德明表白却得不到正面回应,伤心不已,殊不知,她的爱正将德明一步步逼向两难绝境。
同时,受命清理叛徒的机器杀手们,也正陆续向小镇涌来,一时间杀机四伏(一)吴京年轻的时候也是小鲜肉啊(二)神舟电脑当时还是比较牛逼的(三)这部影片能看到很多老电影的影子,比如说:《回魂夜》、《百变星君》《功夫》《古惑仔》《变形金刚》《大话西游》,刘镇伟还是融合许多元素在里面的(四)爱情线和剧情线衔接的有点突兀,反派也稀里糊涂的!
故事主线竟然是一个叛逆的机器人和人类女孩产生了爱情,反抗制造者的故事。
反派竟然公安研发部门,这一点实在是难以让人讨厌起来。
反派定位不鲜明就导致故事不对称,变成了主角无厘头的个人秀!
属实是白耗了这么多的特效费。
(五)总结的来讲这是一部相对不错的片子,节奏也比较温馨!
虽然剧情经不住推敲,但也算的上是一个国产佳作了。
有个家伙语重心长地感慨说:比什么呀,高科技比不上人家,姑娘没胸也不露,大力神还有蛋蛋,你这个僵尸机器人说不准还是个前朝太监——先自行阉割过了。
没错,此君说的是《机器侠》,他的痛心疾首状,就夸张到好像上至三姑六婆、下到没出生的儿子全部被菩提老祖给侮辱过一遍了。
在不少人眼中,这部《机器侠》很不科幻,也不搞笑,设定愚蠢,段子太老,看到最后发现,原来是个煽情无比的爱情片,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莫大伤害,反复喃语着一无是处,一边就跟着唱起了《喜剧之王》里的达叔之歌,“屎你是一坨屎,命比蚁便宜”。
我不认为《机器侠》是个好片,但做人得诚实,要承认在观看时,当那些恶趣味元素跟随“江湖义气”病毒一起大爆发时,我还是跟上了后排一家伙的呼气节奏,他不时就来个大笑不止。
如果允许我用那些观后感的滥情流写法,在那个时候,我笑得就好像回到了十四五岁的青春时光,不觉得自己是在冷气狂吹的电影院。
阿飞小弟马仔暴徒女流氓,搬出这些东西干吗,干架啊。
再到满地封印时,众人依然以无敌热血状奋力爬出,一副义薄云天的模样,简直可以载入今年港片的经典时刻(如果还有港片的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入场前对影片没啥像样的期望,也看透了商业片的圈钱本质。
如果按照CG电脑技术、画面视觉效果逐项去比较,不用上面发话,我们都知道在有着一身魔鬼筋肉的好莱坞大片面前,《机器侠》会败下阵来。
不过对方有武术动作设计和传说中的爱情吗?
抑或在某个片子里,那真的能叫爱情吗。
对着一堆机器疙瘩没人笑得出来,对着人,也许我们还能乐一乐。
虽说《机器侠》耍来耍去还是吴京的太极还有布鲁斯李的双节棍,我能接受审美疲劳一说,可为什么没人会在视觉轰炸的好莱坞电影面前大喊我累了,痛不欲生还泪流满面。
这个我就真的不知道了,如果要从洗脑一说谈起,当然以《机器侠》的存在,尚不足以使我引出这一套可怕的说教,好比90年代的台湾观众就跟现在的内地观众。
我们面前有看不见的保护壁垒,然后都要接受合拍片。
在2046年的50年前,所谓的港产片躯体已经开始崩塌。
《机器侠》有很多颠倒错位的设置,但说到底就是娱乐,至于如何阐释,你就千万别认真了。
治安良好的和谐小镇,一群操着不同方言又无所事事的警察,充满“现代感”的制服,流行周杰伦用的还是iPod。
仅以这些东西要让一些人穿越到2046年,恐怕是无法成立的。
不过2046年只是一个承诺,不存在而且没人可以担保与确认。
只抓住这一点时空背景问题大做文章,实在太没有娱乐精神了。
春心荡漾不俗么?
俗,俗不可耐。
禽流感、打酱油不生硬么,有那么点。
不过突然说出一声春哥时,我还是觉得有些异样的搞笑。
至于僵尸道长,我看多数人都反应不过来,即便反映过来,那也不能代表什么。
《机器侠》依然在重复,重复刘镇伟的过去,重复他对王家卫的无良调侃和诙谐嬉戏,重复港片对好莱坞流行片的拿来主义毫不客气。
当胡军那张正气过剩的脸也能搞起笑来,当方力申以充满未来感的冰冷造型出现,仅凭接受不了的结论,恐怕不是对待一部电影的良好姿态。
风间叔说起《机器侠》里的人机无爱,打了个比喻,就像是大话里那道不可破除的清规戒律。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跟什么机器人定律佛家修行文化没有多少关系(至少不是起主要作用)。
跟这个夏天更劣质、巨白痴的喜剧片相比,《机器侠》至少像是一个编写出来的故事,K1的出场到K88的加入再到搞怪的两人同体,会让人有暂时的喘息空间。
里面的爱情很俗气,一些点子非常恶俗的,可发生在你身上的爱情就见得有多感天动地,我看未必,至少还不如结尾那么悲情地很煽一次,就当你是被人打了一记耳光,火辣辣的疼。
既然你承认电影是在造梦,如果这是一个庸俗的不可理喻的幻梦,为什么有人就非要拒绝《机器侠》,以合理性来推翻一切,试图将它贬低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原因是你的胸没人家的大,机器人变形没有人家的逼真好看,对于这样的人,说白了就两个字,没劲。
其实动画设计还算是不错的。
倒是一变成是机器人的时候,感情叙事的能力及其低下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孙俪:敬业,在一部喜剧片中一如既往的纯情、痴情、苦情。
最后那一吼,惊天地泣鬼神,我没看过多少她的电视剧,但是我知道放哪部电视剧里这声吼都会令人深思,为剧情,为人物,为任何的一切。
这最后的一吼反映了这部电影所有剧组人员的心情:这是科幻片,丫看变形金刚的时候怎么不笑成这样,崇洋媚外!
胡军:帅没黄晓明帅,丑没孙红雷丑。
诶。。。
其实也狠符合本片特色,胡军的转型不折不扣是该喜剧片中的喜剧方力申:是不是主角机器人,高度的体现了中国国力强盛,科技发达,做出来的机器人真的真的真的很像人,告诉你丫他是一机器人你肯定也不相信。
郑中基:该片中唯一出色的演员,表演形式符合电影内容,表演功力明显更深厚,不愧是实力派的喜剧演员。
吴京:丫肯定是欠人钱,家里人被绑架,无奈加入的。
曾志伟,罗家英:就俩灯泡,电影总得有点星光吧,他俩总还能算的上是星吧。
至导演:我有很多话对你说,可是真的无话可说。
感想: 还是女人厉害,机器人打半天机器人还活着,女人笑一笑,机器人死了。
在回去的大巴上看完了,评价不高…但对于自己来说很感慨啊,k88最后不是想成为人,只是想做一个开开心心的机器人也行。
这个愿望其实做人也很难达到啊。
比如现在自己一路上就沉重的不行。
孙俪最后爆发的挺不错的,那时确实感动了我。
有些东西难以改变,人与上帝,机器人与人,就是这样。
其次,做一个开心而又平凡的人,这样就挺好的。
因为我的工作,我出们的时间并不多·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支持中国科技电影的发展·另外还想问问还有第二部了吗?
我非常想看续集。
中国不会因为那些不看好中国科技的影片就停止发展,如果你是一个人就请你们不要用恶言相向,如果你们是中国人就不要不相信中国因为中国的科技与我们个人同在。
如果拍了第二部一定要给我发个短信。
力推 并表示非常喜欢
在看一本《一个人的电影》之后看的这部片子——顺便推荐下《一个人的电影》这本由利于理解中国电影现状的书。
刚看完后,对比书中提到的贾樟柯等文艺腔调的电影,觉得这电影里太不文艺了,而且也没什么科幻,有些荒谬,有些不着四六,也有些茫然。
总之,还是失望了的。
但第二天又陪老婆看了一遍,在她对编剧的批评中,我反而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深意。
又来到豆瓣上,看到对这部片子的恶评如潮,不禁想到最近比较热门的另一部仍然是冠以科幻片名号的《第九区》。
如果说《机器侠》对未来的想象力贫瘠,《第九区》难道就很了不得吗?
我看关键并不在这里。
很有意思的是《第九区》里有个半人半外星人的猪脚,《机器侠》里也有一个半人半机器人的大春,但两个人的结局完全不同。
许多人觉得方力申才是主角,其实我看不然,胡军不但不是打酱油的,反而恰恰是故事的核心。
电影是从大春开始的,结局也是以他的结局结束的。
胡军扮演的大春是主流的正面角色,坚决服从,不为金钱所动,舍弃亲人也要维护工作和大局,这正是多年来我们树立起来的好典型。
可是他却没有什么真本事——剧中的警察似乎都没有什么真本事,被孙俪熊得一愣一愣仍然是无言。
这与方力申扮演的机器人相比,简直是太无能了。
但是,注意他们的结果。
大春为了工作做炮灰死路一条,机器人几乎是全能的,但动了感情也是死路一条。
相同的是,虽然两个人同样忠诚事业,但为了追求感情,都可以放弃。
感情才是更值得人追求的,更为永恒的东西。
方力申放弃得更为彻底,也就更让人感动。
但在体制内更多的人的影子其实是大春。
努力符合体制的标准,但处处充满了失败感,最后成为炮灰或者试验品。
郑中基演的小江老师极其真诚但同样极其猥琐,学艺不精,却总陷入单相思中。
总是喜欢凑热闹,但总是添麻烦。
在导演刘镇伟眼中,内地典型的知识分子大概就是这个形象,这个命运。
k88吴京是敢于对体制质疑并发起挑战的,他为自己进行了辩护——应该说也打动了机器人方力申,但最后还是会被体制消灭。
只是他的灵魂会最终附在大春这样忠诚的人身上。
方力申联手变成大春模样的k88欺骗了组织,并进行了抵抗,江湖义气的动员力强大,大有愚公移山之势,很有寓言性质。
美国有个乐队,以前很喜欢,叫暴力反抗机器,这个乐队名大概可以对这个电影做点解释。
刘大师终于用后现代的方式对中国60年来的意识形态进行一次反思,也算是对国庆的献礼吧。
剧情不是很完整的感觉。思路有些老套,悲剧得有点可疑不过嘛,笑点不错啊~看得觉得有意思不就好了~
还不错,K1钢筋铁骨,还是因爱摧残。刘镇伟又把我们煽情了一把
中国的科幻电影....支持下 有进步
感觉是国产里拍的还可以的吧。。鼓励鼓励。
很好看,幸福也感人.搞笑也深刻.
本来故事和拍摄只给两星的!多的那颗星是给去不断尝试科幻题材的刘镇伟的勇气的!
最近几个月的国产电影咋都这么下里巴人,连这么科幻的题材都弄得土里土气的,没那几个特效就给1星了
烂烂烂
模仿的痕迹太重
也就画面而已
其实最后有想哭
我总是很喜欢男猪脚为女猪脚,而割舍的剧情
太可怕了 方力申那个发型怎么了!!
唉
没那么烂呀,很好看,又搞笑的,虽然有山寨变形金刚的感觉
男主角丑啊!不过有些台词的确很搞笑,比零零狗好多了,可以看下!
哈哈,前面很搞笑。
啊呀,这部搅基大片,女猪太弱化了,不过电脑特技太假的,然而我承认我看到变身和大型机种的时候还是相当热血沸腾的,所以四星
一开始挺好的,反科幻的科幻。到了后来就不反了,不反变成煽情就没力度来,就又回到人的世界里,于是又平庸了。
诚然,千万港币与过亿美金的视效没法比,故事也过于粗糙单薄,但机器与功夫,高科技与小村镇,无厘头与内地公安的设计也造就出一种错位的喜剧效果,更不要说胡军带给的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