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之王》。
7分。
大卫·马肯兹编剧、导演,克里斯·派恩、弗洛伦斯·皮尤主演作品。
离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还是很有差距的,故事聚焦于罗伯特·布鲁斯鲜为人知的故事。
克里斯·派恩饰演的罗伯特·布鲁斯是苏格兰之王,他和他的父亲惜败于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被迫投诚。
面对英格兰人的残暴统治,苏格兰人再次站起反抗,并把已经投降的罗伯特推向了领袖之路。
爱德华一世非常愤怒,宣称罗伯特为“法外之王”,亲率大军和他无比暴躁的儿子威尔士亲王前往苏格兰围剿罗伯特。
罗伯特开场的几次对抗惨遭失败,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应该以游击战对城堡进行各个突破,这个过程中,他的人马逐渐壮大,直至在沼泽地成功抗击了威尔士亲王,令他受到了极大地侮辱。
这个片子的精彩在于沼泽地的决战,十分惨烈而经典。
但遗憾的是罗伯特·布鲁斯这个人物的性格、成熟,并未被关注。
惊喜在于弗洛伦斯·皮尤,她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个桥段都表现得相当精彩!
法外之王 (2018)7.52018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动作 传记 历史 / 大卫·马肯兹 / 克里斯·派恩 斯蒂芬·迪兰
我感觉这个突现出战争是多么的可怕,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欧洲那些国家历史都是特别血腥的,要不然怎么可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毕竟没有战争,你可能不可以侵略这么多的国家和霸占这么多的领土,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欧洲的本性吧,因为他们的人好战,所以造成了这么多不必要的战争发生获取,这就是和平的重要性,战争是如此的残酷
法外之王“我想给你们看一个史诗格局的慢笔叙事的例子,过程长达数百页, 只为了让我们准备好迎接那无穷喜乐的一刻,不像色情电影的快感很快就消退于无形。
”——安贝托·艾柯《悠游小说林》沉重是史诗电影一以贯之的风格,《法外之王》也不例外。
影片根据苏格兰勋爵罗伯特.布鲁斯的生平改编,讲述了罗伯特带领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王残暴统治的故事。
史诗电影最难的一点是在真实和虚构之间进行准确的拿捏,而这部影片在这方面做的恰到好处。
服装道具、构图摄影、配乐剪辑、故事情节、血腥场面......让这部电影拥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同时也艰巨了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法外之王》对战争的意义并没有着墨过多,也没有所谓的为了自由、和平,相反,战争是为了部落、为了家庭、为了爱情还有男人心中独有的英雄梦。
没有高屋建瓴的目的,电影反而更加意味深长。
之前看过导演大卫·马肯兹的几部电影,《赴汤蹈火》、《完美感觉》、《手铐情人》、《深狱父子情》,《法外之王》是看过的第五部电影。
大卫·马肯兹的每一部电影都在阐述不同的主题,很少会重复相同的内容,所以每次看他的电影都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法外之王》的亮点在于,战争不单单是血腥的对抗,还有兄弟之间的惺惺相惜,缠绵悱恻的鱼水之情。
战争胜利之后,也不再是所谓的大一统、解放、自由这些形而上的词汇,而是家人重聚。
这样的剧情设计,就算是不了解这段英国历史的观众,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电影营造的情境之中。
每次看史诗电影都格外激动,因为每一部史诗电影都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从中可以窥探到整个人类命运的走向。
遗憾的是,中国没有史诗电影。
钱钟书有一段话说的非常好: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早熟的文明意味着严谨,所以我们在保留各类文献资料上颇有建树,能够给古装电影、连续剧提供丰富的素材。
但正因为早熟,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浪漫和天真。
史诗必须有一定的浪漫和天真在里面的,它有历史的严肃性,也有浪漫的诗意。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也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人民创造了历史,英雄把历史变成史诗。
在我们的过往的历史中,英雄比比皆是,但却无法逃脱“政治”的囚笼。
当英雄被限制在历史细节之中,就失去了塑造史诗的力量。
看国外的史诗电影的确会弥补一些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本国史诗电影的期待。
这部影片期待很长时间了,特别是《勇敢的心》在此之前已经放映很多年了,二十年吧。
两片一对比,差距就明显看出来了。
《勇敢的心》是电影,不是史实,是为了好看,历史错误数不过来,包括男女之间的爱情,都是瞎编的。
不过,好看。
主人公好看,女主人公好看,长腿王演得好,同性恋王子也不错。
有哈哈笑,也有煽情。
《法外之王》是什么,是纪录片,史实片,不是电影。
作为资深英国历史爱好者,我可以说这部片子基本上忠于历史,没有大的错误。
可是,这就不好看了,像流水账。
历史细节太多,我可以说,大部分观众并不知道这些历史事实,他们也没有兴趣。
另外,主人公不突出,性格不明显,不招人喜欢,不如梅尔-吉普森,或梦中的法国美女。
故事不突出,人物不突出,这就不是电影了,不能给人震撼,不能给人享受。
爱情戏也不够,性戏倒加了上段,没有必要。
这个故事讲了:1304年的英国苏格兰几个贵族争国王头衔,不料英格兰的国王爱德华一世早就觊觎这里了,利用他们打乱仗的功夫占领了苏格兰。
这下惹恼了苏格兰的贵族罗伯特·布鲁斯。
他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气,自立为王。
带领苏格兰人民,以少胜多,多次打败英军。
终于使苏格兰获得了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罗伯特·布鲁斯也被苏格兰人民尊敬的称为民族英雄的故事。
影片忠实的描述了那段历史。
很少编造戏剧性场面。
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我感觉是对场景的拍摄。
在沼泽地中的作战之后,人们满脸血污和泥浆,非常真实,让人深入画面。
这个故事是紧接着威廉.华莱士《勇敢的心》之后的,电影比梅尔.吉布森那部更贴近史实。
罗伯特.布鲁斯,率军抵抗英格兰,一路败退,最惨的时候只有40人追随,妻子被抓到英格兰囚禁。
在看到蜘蛛修补残破的网后得到启发,开始打游击战,突袭战,把英国人占领的城堡烧毁,开始不断得到苏格兰民众的支持,1307年在华莱士曾经击败过英国人的劳登丘,以不到600人,还有打赤脚农民的绝对弱势下击溃3000英格兰骑兵,此役为苏格兰反抗英军的转折一战,7年后罗伯特.布鲁斯以不到1万人,依旧有打赤脚农民的部队对抗1.7万英军,英军伤亡9000人,再也无力入侵苏格兰。
最戏剧性的是300年后,罗伯特的后裔成为英国国王,成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王。
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历史重现,劳登丘之战残酷真实,看的血脉喷张,喜欢历史的可以好好一看,还有罗伯特的妻子伊丽莎白皇后对他的忠贞也是可圈可点,始终没有背叛自己的丈夫。
勉勉强强七分吧。
动作戏,战争大场面都不行,这点雷得利斯科特是真的牛。
本片导演比不上他。
开头八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不错,非常考验剧组,摄影,收音,而场记剧务都得躲远,导演的协调调度能力还行。
文戏武戏爆破戏一起来。
克里斯派恩我是很喜欢的,但这片里他的角色可真够蠢的,对方说周日不战,他居然真的就听信了,也不安排警戒,侦察。
防止敌军偷袭,却跑去跟娶来还没圆房的老婆行房。
我也是第一次看他这么祼,后面有场河里出浴的戏,更是直接露出升职器来。
女主甜美漂亮而又表现的智慧忠诚善良,演的是个完美角色,果然衣服一脱,熊型也不错。
两人行房那场戏也很投入,演的跟真的似的靠!
但感觉这片真是美化苏格兰,丑化敌视英格兰很厉害。
都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导演还这样抓住不放,肯定很激进,很愚蠢无脑的充满仇恨。
属于最易被煽动的民族主义者。
一看条目,果然,苏格兰人。
你说他会加入类似爱尔兰共和菌那样的激进巩布组织我都信。
说回偷袭那场戏,外国不了解,中国的开国君主都不用说,就连他们的手下败将,项羽,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都不会蠢到男主这个角色那样。
毫无防备的被偷袭,不知道安排警戒,导致一次被偷袭就算了,后面渡湖又来一次。
军事战略的头脑简直连猪都不如。
当然,那个光头伯爵敌人未必食言,人家过了午夜十二点来偷袭,就是周一,不是周日了啊!
还是心急了点,现实中要是我,非得三四点去偷袭,并且安排包抄两翼和后路,这样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后面的群狼战术倒是还行,但有点抗日神剧的意思,美化己方,矮化弱化敌方。
这苏格兰导演真是恨透英格兰人了啊?
历史上两军对战,肯定比这还要血腥残忍的多,无论中外,毕竟是冷兵器时代,中国历史上也动不动屠城,让对方失去反抗意志。
片中英格兰王子吊起男主弟弟时,看着就已经够狠了,哪知他还去扒开人家衣服,我一激灵,心想卧槽!
演水浒传么?
中国人都不敢拍的,你们要拍吗?
要剖腹剜心吗?
结果还真是,直接开膛破肚,内脏肠子和血流了一地。
看的我恶心的,短短几秒镜头,却拍得异常残忍血腥,不忍直视。
最后的大决战真是儿戏,混乱。
雷得利斯科特看了只怕要大摇其头。
最后,男主父亲去世前那短短的表演极佳,绝对可以拿个最佳男配的奖项或提名。
看这部电影恍惚间又像回到了《权力的游戏》的世界,古堡与战争,暴力与背叛,不愧是权游的原型,红色而精致的英格兰就像是掌握王权的兰尼斯特家族,蓝色而粗犷的苏格兰就像是史塔克家族,前作《勇敢的心》里的威廉华莱士就是罗柏斯塔克,最后被北方贵族背叛而死还被分尸,《法外之王》里罗伯特布鲁斯则是琼恩斯诺,继承遗志,最后以少打多获得了成功。
这里的好多配角都是权游过来的。
可惜本作的决战只不过是一场600人对3000人的小会战,如果没有续集的话还是挺遗憾的,和史诗战争片就有很大的差距了,战争场面和《勇敢的心》都不能比,更加无法和权游相提并论。
不过开场8、9分钟的无间断长镜头绝对让人惊艳,克里斯派恩的正面全裸也算牺牲很大,虽说其实并不怎么看得清,除非你想变成斗鸡眼(幸好我是男的),最后说一句女主的胸型绝对很正哦😊
苏格兰嘅伟大反抗故事被传颂得多,而细节了解得少,相对于以威廉·华莱士为主角,名声在外嘅奥斯卡经典《勇敢的心》,本片以领导苏格兰获得独立嘅罗伯特一世为主,更符合正统史实,所以莫论电影艺术效果如何,至少係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係成功嘅。
电影截取1304年华莱士起义被扑灭,苏格兰贵族向英王俯首称臣开始,到1307年第二次劳顿山之战苏格兰获胜为止,叙述咗罗伯特·布鲁斯如何从战无不败,到运用游击战逐步统一全国,再到劳顿山下奇迹逆袭嘅故事。
其实战争讲到底还係生产力嘅比拼,呢个理论放之古今皆准。
最落魄嘅时候,布鲁斯麾下只剩40人,还集体成为被国王通缉嘅法外之徒;到最鼎盛嘅1314年班诺克本战役前夕,动员咗全苏格兰所有可以上战场嘅男性,人数亦只有对面英格兰2.5万大军嘅三分之一。
表面睇,两军嘅差距係人口,但根源上还係因为生产力差距,苏格兰无法产出足够嘅粮食,又山地众多,气候寒冷,所以当年罗马军团会建哈德良长城划南北而治。
但苏格兰人不愧係赛尔特人嘅后裔,硬係依靠地形同斯奇尔绰恩——一种类似于马其顿方阵嘅长矛阵,再加上英军嘅轻敌,成功用步兵重创重骑兵大军!
电影真实重现咗衣衫褴褛嘅苏格兰人,如何用12英尺长矛同短弓将骑士成片击倒,而重装骑兵又係如何被陷入沼泽失去战斗力,呢种直观感受係历史课上讲多少次文字都比唔上,称得上係一部优秀嘅中世纪反骑兵战术教科书。
最后感叹下米国嘅多媒体企业真心厉害,服饰考究,摄影复古,场面宏大,表演细腻嘅本片,头号出品係Netflix,一个以提供在线影视资源为主业嘅网站!
而由本片最容易联想到,同样制作精良嘅“权游”系列出品係HBO,一间电视台。
可以讲,佢哋都唔係我哋一向理解以拍电影为主业嘅荷里活大咖,却能拍出一部部令荷里活汗颜嘅历史大片,其中嘅专注同创新实在令人感慨。
就例如本片开篇就係一段接近9分钟嘅长镜头,少说亦有上百人参与,一气呵成,相当惊艳!
描述咗苏格兰贵族投降称臣,王子比武挑衅,道格拉斯被灭门驱逐,巨型投石机攻城四个场景,一次性将故事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更厉害嘅係,呢个长镜头係每一个场景中视觉都唔係固定嘅,意味住机位要不断移动,对摄影师要求极高,真唔係一般导演敢随便挑战嘅。
提到“权游”,同本片都係欧洲中世纪古装大片,龙石岛公爵同“黑鱼”亦係本片轮流登场,相信取景地点亦会有重合,恰逢近期“权游”推出最终季预告,藉此隆重期待明年嘅呢场古装魔幻盛宴。
精彩,原汁原味嘅历史气息令人不虚此行,推荐,考虑收藏。
1995年,威廉华莱士的那句以生命呼喊的“自由”,伴随着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和绝世美人的眼泪,消散在苏格兰广袤的原野和人民的心中……那时,处在年轻彷徨岁月的自己,还只是热血于那激动人心的阵前演说,5000人血腥的冲杀,和被人背叛与出卖的心痛,犹如《冰与火之歌》第一季结尾,北境之王最后不甘的落幕……当时片子的结尾,提到后来威廉华莱士被传尸九边,最终激发起了整个民族的奋起,当时“背信弃义”的苏格兰贵族,接过了被其背叛出卖华莱士的大旗,然而,这一等,就是20多年,直到现在,终于有了续集~传记文学般的剧情,考究的服饰道具,苏格兰的城堡和肮脏泥泞,以及中世纪特有的宗教,残忍和疯狂……喜欢冰火的朋友不可错过,不过这个苏格兰王,有点罗宾汉的意思……整体与《勇敢的心》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毕竟珠玉在前,梅尔吉普森专注反英系列电影,各个都经典……英格兰试图用残忍来镇压爱尔兰人民,最终一味的忍让,无异于与虎谋皮,自相残杀阴谋诡计,更是爱尔兰被英格兰残酷统治的原因……自由与毁灭,还是苟延残喘,你总的选一样是吧,那个怂包,还是苟且的活着吧……至爱尔兰长剑与华莱士
尴尬的难受。最糟糕的就是节奏,时间线很长,事情也很多。却不掐头去尾突出重点。而是选择最偷懒的记流水账的方式去处理。人物也表现的非常单薄,主角过于伟光正,反派过于单纯愚蠢,就像我的形容词一样简单。整片看下来总觉得很尴尬,尤其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网大的现状就是快餐,看着很精美实际也就那样。
情绪感染上确实要比《勇敢的心》差,但是如今能看到这种高质量中世纪战争的电影真的是太少了。
罗伯特布鲁斯起义伊始真是够惨,先是下战书被偷袭,后又被穷追猛打,全家老小被带走,亲戚四邻全部遇难,看着真是心疼,还好开展游击战恢复元气最后以少胜多,不过整体来看,除了开头的长镜调度、布满全片的苏格兰美景以及对于中世纪残酷战争的还原之外,亮点不多,很难达到《勇敢的心》那样的艺术高度。克里斯派恩全裸出镜,配乐还可以。
唯美的中世纪油画叙事,剧情太舒缓了,起伏感很平,后半段几乎要睡过去。
编剧太差劲了orz台词很现代,女王的戏超级现代。很现代可以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思路。前脚还在缴税后脚就起义了仅靠华莱士的死讯,是勇敢的心续集吗?这个时候愿不愿意加入Robert也是可以写的戏,但是剧本里就是有些人激动地加入了,有些人一开始怀疑他,后来也加入了。求求编剧写点实质的东西好吗?最后爱德华二世为什么没有成为俘虏而是让他逃走了呢?风景很好看,演员喜欢。没了。SD 什么都演得很好。
就当上了一堂历史课
看了一会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古装动作政治革命斗争大戏
派派演这个角色还是奇怪了点,totally not fit in...but.....最后还是被男色所吸引……emmmmm, 战争场面不错,只是人物角色的脑子都不太行
王者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童话里的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而是杀戮、血腥、恐惧、忍辱逆袭以及万骨枯的代价铸就。这部片子拍得很真实。以及,苏格兰人向来又苦又狠啊,期待你们早日独立,脱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的历史题材,故事本身很好,但是觉得拍的不好不合胃口。电影想有史诗的大气,却没展现出来。剧情一幕幕转换有点强行推节奏的意思。爱情,历史,英雄都想展现?这个爱情放在这很尴尬,男主想杀回去是因为妻子被掳走?那么多城因为他被屠却没有一丝波澜?老国王都不知不觉就去世了?男主除了杀了一个对手,想当国王,其他并没有展现出很多的君王气魄啊。
不好看
那个所谓背叛了华莱士的人,其实跟英狗势不两立
也许更贴近事实,但实在远没有《勇敢的心》好看。
流程上分时点的激素刺激注定了爆米花的属性,不可避免的摆出一些大场面必须有的诗情画意和恢宏雄壮,不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分分秒被裹挟着穿洲过岭清风拂面,你背信弃义,他没有廉耻,我不讲武德。杀!!!反正现在的苏格兰人想脱英的不多。han人热衷于清宫戏的也实在是很多,所以甭管你是什么种的人,你都不过是个人!结局是狗屎,妥妥滴!
画质感人
本片的尺度…我直呼好家伙 wow
有个很大的疑问是什么要让一个美国人演苏格兰国王(没有任何别的意思纯属好奇因为一直觉得苏格兰口音很难模仿)最后的打斗场面还挺震撼的,整体比较平吧,就看着会有点不痛不痒,不过风景是真好。
服装甲胄还算精良,可是苏格兰裙子去哪了?四平八稳,波澜不惊,流水账般的叙事。结局中,爱德华二世冲入苏格兰军阵,妄图一骑当千,结果战败呕吐,又全身而退、毫发无损的意淫剧情,把本来就贫乏无味的剧本,搞的更庸俗了。
就算比《勇敢的心》接近历史又怎样?看得略无聊。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