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田的丛林万夜
Onoda,一万个丛林夜(台),小野田,丛林中的一万个夜晚,孤军山林一万夜(港),10000 Nights in the Jungle,ONODA 一万夜を越えて
导演:亚瑟·哈拉里
主演:远藤雄弥,津田宽治,足立智充,伊岛空,尾形一成,井之胁海,カトウシンスケ,岛田久作,吉冈睦雄,森冈龙,松浦祐也,仲野太贺,千叶哲也,诹访敦彦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日本,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柬埔寨语言:日语年份:2021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22岁的小野田宽郎被征召入伍,并在日本军事学校接受了游击战斗与情报训练。他的训练与传统武士道并不符合,就在被派遣到菲律宾卢邦岛作战时,他唯一接到的命令就是“绝对不准自杀”,无论发生任何状况、都要努力活下去。 小野田登岛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摧毁卢邦岛 的机场和码头,反制试图降落的美军战机..详细 >
67/100经历太传奇,以至于稍微一努力就非常抓马动人,在这部电影里导演试图淡化这种力量,而是描绘这万夜里主人公缓慢的变化过程。还有就是诗意的表达,几个转场、雨夜的无线电都挺有感觉的,但如果赫尔佐格来拍肯定会更自然一些。最后一个镜头让我想起《再见列宁》,都是情感强烈迸发的电影时刻。其实并不能对这种坚持完全共情,就像没人会赞赏坚持防疫措施到2030年的小区门卫一样。如此坚定某种信念,到头来强调的是这种信仰本身巨大的吞噬性。所以这是法国人拍的一部讽刺电影吗?讽刺的对象仅仅是小野田宽郎的信仰吗?巨大意识形态阴影下的个体,终究是可悲的。
片子开头沉闷,渐入佳境。拍摄手法也很日式。缺点是完美避开了作为个体的道德拷问。作为电影而不是纪录片,不得不设置了几个刻意的剧情冲突,而在这几个冲突中彰显出的是小野田们杀害菲律宾人纯粹是出于被迫自卫。PS:对比那首《北满たより》,我更喜欢在中野学校里唱的那首歌,只是到处也没找到。
冗长,故事最后到底是反战呢还是歌颂他呢…
这里的小野田很像《zegen》的绪形拳,都是国家主义下个体虚伪、极端的民族思想,可笑的悲剧色彩。
30多年 丛林生活 不知道是该说有信仰还是执迷不悟。一件事情能坚持三十多年 抛开一切也是可以称为伟大。
战争对人的异化和毕生信仰的崩塌。这样的反战内核,搭配天朝的神剧和评论区的民粹发言,谁才是井底之蛙
电影从剧本到分镜都日本味十足,一个战败国看似恶人的角度却拍出了人性和超越善恶的诗意。非常棒的电影。
没什么超越,连匠气都没有
丛林之景不够美,故事不够猎奇有趣。
没有东西作为参考,该如何定义真实?
岳飛他母親刺“精忠報國”的事情幾乎肯定是假的,哪有那麼蠢的媽?但這幾個日本軍人真的的是精忠報國,在“自己就是自己的長官”這神一樣的邏輯之下,信念堅定,面對無限的世界(島嶼雖小,但相對於區區幾人而言非常大),經營自己的人生。在物理和生物意義上的魯濱遜和《神秘島》中工程師史密斯的本領,讓人覺得,生存技能是維護信念的必備要素。
登上了无法离开的岛,打了场不会结束的仗。清除了水果里的毒物,却吃下了洗脑的剧毒。躲掉了墙壁上的蚊药,却停在了静止的树丛。小野田在丛林里的时间停滞了,以荣耀为餐,以忠诚为饮,和平的世界充满了危险,战争的丛林获取安全。广播里有人已经踏上了月球的第一步,有人却困在卢邦岛竟一步没有前行。
西方人拍个东方奇闻的程度
由法国导演拍的日本电影,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很多时候竟有了大岛渚或今村昌平的神韵,挺神奇的。
轴是一种精神,但要用对地方,比如用在此,就有点宣扬战争的意思了,
大可不必這麼長……鏡頭倒是很好看……另外太賀很可愛(。)
不嫌弃长,但是又长又平
把精彩的故事拍得如此平淡也是不容易
恕我对于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作战的题材涉猎较少,印象里唯一接触过的类似题材应该只有《快乐圣诞》,影像质感也非常遵循大岛渚。“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可否认的是其作为真实事件的传奇性。阿图阿拉里善于将个体的命运安置于战争环境下将其灵魂摧毁,其中所包涵的个体的庞杂的情感,通过反复回溯过往的多视角军国使命以强化植入个体意识的政治操控,以及导演对于菲律宾独特的热带雨林环境的全貌摄影都极具魔幻的封锁感,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魂归故里。
日本二战最后一名士兵的真实故事,在菲律宾偏僻小岛丛林中坚守了二十九年。他的经历很有意思。一是他对所谓使命的坚守,其实也断送了他人的生活与生命。二是他给自己所构筑的信息茧房,真诚地相信自己所推演出来的一切,拒绝一切真相。当他回到正常社会时,他会否思考自己一生中最黄金年华,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坚守中虚度?他会否认为自已浪费了生命以及别人的生命?也许不会,他毕竟活到了九十二岁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