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别人眼中的另类,生命中可能经历过常人无法忍受的伤痛。
电影的整体节奏非常缓慢,注重画外音与画面的协调和对比,女主平淡的生活没有多少观众期待的戏剧冲突,甚至剧情简介已经将故事全盘托出,而观影的过程却是需要细细体悟的,导演的功底和用意都在每一帧画面中。
影片的拍摄手法颇似民族志,日常感满分的追踪镜头,没有多少表演痕迹,就像在讲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无聊、乏味、真实。
真实的背后是一个女性的自我成长与涅槃,勇敢挑战男性的权力边界,拒绝、触碰、迎接、逃离,每一次真实的性别实践都是作别曾经的自己,哪怕是无比挣扎的自我斗争。
最成功的的一幕莫过于贞慧纠结是否杀害曾经侵犯自己的叔叔,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手里握着刀刃,身体因灵魂挣扎而颤抖,面部特写与画外音不绝的蝉鸣巧妙融合在一起,虽然这一幕拖沓了五分钟之久,但足以让观众看到贞慧的心态转变。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2004年度韩国电影,由李润基导演执导拍摄,金智秀、黄政民、金慧玉、金美圣等主演。
在邮局工作的贞慧(金智秀饰)每天都重复着简单平凡的工作,独自居住的她生活也十分宁静惬意,陪伴她的还有一只见拣来的猫。
事实上贞慧心中存在阴影,因为小时候她曾被亲人性侵犯过。
母亲是她唯一依靠与信任的对象,不幸的是母亲的离世再次给她造成了伤痛。
就算那些回忆已渐渐变得模糊,可是每次想起都会使贞慧伤心落泪。
贞慧曾有过一次婚姻,但她在蜜月旅行的时候抛下了丈夫独自离开了。
而这时另一个男人(黄政民饰)的出现令贞慧的生活泛起了波澜。
剧情梗概贞慧(金智秀饰)在一个小邮局工作,每天做着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她的生活如她的工作一般单调。
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贞慧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公寓,房间里堆着她通过电视购物买来的物品,房间里除她之外的唯一活物就是一只拣来的小猫。
周末的午后,是贞慧感觉最惬意的时刻,她早已习惯没有任何人来探望的生活,在这样寂静的下午,她喜欢用脚趾和小猫逗趣,喜欢远远传来的孩子们的嬉闹声。
在她的人生历程中,唯有这一阶段的生活才让她感觉比较平静。
其实在贞慧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中隐藏着不愿启齿的过去。
贞慧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幼年时期受到过亲人的性侵犯,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和倾诉对象,妈妈的突然早逝带给她极大的创伤。
不过,这些记忆的碎片在她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每当想起这些,贞慧就会情不自禁地落泪。
智秀结过一次婚,然而固执的她在蜜月旅行的第一天便抛下丈夫独自跑了回来。
平淡的日子在反复中继续着,一个男人(黄正民饰)打破了贞慧宁静的生活。
这个男人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为了邮寄稿件来到贞慧所在的邮局。
看到他,贞慧不免产生了对幸福的淡淡渴望。
贞慧鼓起勇气对他说“今天晚上,到我家吃晚饭好吗?
” 幸福似乎已经在远远地向贞慧招手,然而幸福真的能够来临吗?
总是希望美好结局的人,让导演不忍心,给人留下一丝阳光结局。
沉静和偏执的美,像机器的生活,掉落的睫毛是无声的泪。
母亲的温暖让她留恋人间,用衬衣掩盖内心那段犹如大裂谷的悲伤,短暂的美丽过往和一刻不留的无声逃离,让她能体谅落下风逆境的人,不喜欢权势,不喜欢复杂,不喜欢逢迎,就像一个螺丝,崭新的一塌糊涂。
床铺是很久不敢不愿意躺了,床上的痛苦回忆太多,不愿意醒来,无数闹钟,上班前洗头,是为了不让人看出脸下的内心。
数次邂逅一个略微驼背的疑似作家,穷的叮当响的,所谓暖男,不知道是编剧还是真实,这真的是太牵强的阳光了,真实世界里,不知道有多少泪流下~被侵犯的从来不只是肉体,身体也从未忘记,孤单孤独被阉割的情欲,剥夺了作为女人的很多东西,片名叫~女人贞慧,是象征,品德无缺的女子,被阉割的情欲……她原谅了别人,却无人真的走入她的内心,她默默的疼惜被欺凌被丢弃的,却知道自己也只剩下画皮,早已变形~悲剧从来不会是电影的结尾,但有时候阳光只是幻觉,闹钟未到就醒了的贞慧,闹钟响起却睡着的黄政民,是没有交集的~
这张碟片放在手里很久了,一直都没有拿出来看。
当初之所以会买,一是因为封面上的女子十分眼熟,定睛一瞧,原来是《看了又看》里饰演银珠的金智秀;另一个原因,却是因为《女人,贞慧》这几个字。
如此片名,何其简单直白?
可是在这简单直白的背后,又似乎是有一双小手在轻轻勾着我,一定要我把这女人的故事听完。
封面上的黑发年轻女子,着一件绿色的衫,脸上是一种很难描摹的失落和坚定——一个男人匆匆的背影,模糊得除了他是个男人以外,其余的什么都无法界定…… 该片不仅是李润基的导演处女作,更是拍了十几年戏的电视明星金智秀的电影处女秀。
贞慧,一个在邮局上班的年轻女孩。
她的世界,恰和她工作的地方一样窄小和按部就班。
每天上班、下班、称重邮包、登记挂号信……然后坐车、回家、路过菜场的时候偶尔会买一点菜,大部分时候只吃方便面和专门在网上订购的泡菜。
贞慧一个人在阳台上浇花,有时顺便擦擦叶子;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也会用手去收拢掉在地板上的碎发……这样的日子,实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哪个女人的一天,又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唯一的不对头,就是她始终是一个人。
她好像没有亲人、朋友,亦没有爱人。
平素一起来往的,只有邮局里的几个同事,可是贞慧和她们话也不多,大家一起聚会,贞慧坐在人群中,经常会有话不投机的寥落之感——每当这种感觉袭来,她就会尽量避开。
所有人都猜不透她到底在想什么?
其实我们也无法知道她在想什么?
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随着镜头跟着她一起转来转去,看她洗头、搭公车、换衣服、忙碌……有时明蓝、有时浅黄、有时淡绿,有时又干脆一条安静的马尾,一件白衬衫,一个黑书包了事。
还有几次,她竟然穿着邮局的制服就下班了——真有不爱美的年轻姑娘吗?
更何况,贞慧长得并不丑,她除了有一点点瘦之外,基本上算是个漂亮姑娘。
贞慧依然不大讲话,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样子,每天目光平静,腰身挺直。
即使住在对门儿的女人态度尖刻地挑剔她的闹钟太吵,她也可以波澜不惊地道歉,然后轻轻把门带上。
看得出来,贞慧是一个不喜欢生活有大变动的人,她安然享受着这种看起来呆板单调就如她的闹钟一样毫无新意偏又执著到底的生命。
每次吃中饭,同事都想去一个新地方,吃些没吃过的东西,可贞慧不,贞慧说,还是去熟悉的地方比较好。
这就是我们对女人贞慧第一层面的了解。
贞慧去逛书店。
她在找一本出版很久的绘图本读物,这本书,家中原本是有的,不过上次收拾阳台的时候,发现被用来垫了花盆,贞慧很珍惜地拿出来掸了掸,然后叹了口气……好在这本书虽已出版多年,早就断版了,但书店的热心店员告诉贞慧,似乎在分店可以找到,于是记下了贞慧的电话,答应找到之后帮她邮购过去。
一个小伙子(黄正民饰)经常到贞慧的邮局里来。
每次都会寄一个带挂号信的邮包,不过寄出去的地址却不相同。
在她家附近的小路上,住着一只流浪猫咪。
有一天贞慧终于决心把猫咪带回到自己家里来,她给它买了罐头和猫粮,还给它弄了个舒服的小窝,不过猫咪有些认生,一头钻进沙发底下不肯出来,后来慢慢熟了,才尝试着舔舔贞慧的脚板……也许吧,贞慧一个人的日子实在是太寂寞了。
她望望天,看看电视新闻,瞪着眼睛打会儿愣,时间还是很慢,老人般一步步地蹒跚……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有所期待了。
路边便利店里,贞慧买猫粮的时候,和在邮局寄挂号信的那个小伙子擦肩而过…… 也许他们之间会有故事发生?
反正我是这么想的。
一个漂亮姑娘的单身生活里,怎么可能没有半点男人的影子呢?
书店里的书终于寄来了。
贞慧打开牛皮纸带,轻轻抚摸扉页,以及封面上的烫花字的纹路……镜头突然间就闪回起来,一个女人(金慧玉饰)一手夹烟,一手在纸张上画着和这幅一模一样的草图,这女人看起来已经不年轻了,不过却是很有才情的样子,画着画着,她就会对着贞慧的方向笑笑……那笑,多温暖啊,不是傍晚,而是下午,有和煦的风和温暖的阳光在这间屋子里停留……贞慧叹了一口气,将书插进了墙上的书柜里…… 镜头又是一闪,贞慧到公墓里去祭拜。
那个在贞慧的记忆里一边画画一边吸烟的女人,原来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
她在镜框里默默微笑,四周点缀着鲜花,贞慧抚模着相片中的脸,嘴里喃喃的说,妈妈…… 是的,这女人是贞慧的妈妈。
写书、画画、吸烟、爱女儿的妈妈。
贞慧躺在铺着格子布的沙发上,她似乎又看到妈妈抱着她的脚替她剪指甲的样子。
妈妈说,你遗传了你爸爸的指甲。
贞慧说,不是说已经忘了他的脸?
倒把他的指甲记得这样清楚…… 妈妈回答道,有些事情,你越想忘,反倒会越记得牢…… 真是喜欢这些点点滴滴中的段落,水珠一般,有一搭没一搭地弄出了一些有节奏的声响,镜头有些晃,那些闪回的段落大多出其不意,有的还很模糊。
不过没关系,正因为其的出其不意和模糊,才更像回忆。
终于有男主角登场了。
一个男人来找贞慧,看起来满说得过去的样子,他告诉她,下个月他就要结婚了。
贞慧的表情,是有一点意外的,除了意外之外,失落什么的也不大看得出来。
倒是那男人,很按捺不住的,一看便知这些话不定在他心里多久了,他说:“你难道真的连个解释都没有吗?
哪怕是个借口呢?
恩?
”傻子也能猜出,他们之间是有故事的。
临走事,这男人指指贞慧的鞋子说,太旧了,要不要我帮你买一双?
也许是他的话触动了贞慧,贞慧真的想为自己定购一双漂亮一点的鞋子。
她来到一个类似于鞋城的地方,一个年轻男营业员迎上来说,大姐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吗?
随后,这男孩就一直在拿着贞慧的脚往不同的鞋子里放,还一再地夸,“大姐的脚长得真好”、“我觉得这双鞋才更称大姐”什么的。
贞慧终于忍不住了,你能不能?
不叫我大姐?
那男孩显然有些错愕,似乎是说,不叫你大姐叫你什么?
贞慧起身要走,突然又折回,向银台一个领班模样的小姐投诉说,我觉得,你们不该安排男营业员来售卖女鞋?
即使要售卖的话,至少也该学会什么叫尊重。
那领班和气地问,您说什么?
夫人…… 从大姐,到夫人……贞慧终于下了决心。
或者说鼓足勇气。
终于,那个小伙子又到邮局来寄信了。
小伙子出门的时候,贞慧追了出去,请问可不可以,晚上到我家去吃个饭?
他似乎有些犹豫。
“没有别的意思,我家里养了一只猫咪,想让你看看。
”贞慧继续发出真诚的邀请,当她看出人家面有难色,又突然决定算了。
好在他说,你别多想,我,我只是有一些稿子要赶写出来……好吧,我去。
转过身的一刹那,贞慧笑了,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开心。
于是一个人到超市去购物,少有笑容的贞慧在满满的货架间暴露出一种心有所属的甜蜜。
然后洗菜、忙碌、煎炒、煲汤……接下来等,等,时间就是这样一点点消耗着,等的尽头,依然是空。
依然是空,也依然是平静。
平静地把这一桌子菜静静消化,咽下那一大口得米饭,就像静静咽掉自己的情绪,以及希望。
又能怎样?
第二天晚上,贞慧一个人到小酒馆吃饭,就像当初捡小猫一样,把一个喝醉酒打架的年轻男人带回了家。
那男人显然有些心事,他低声啜泣的时候,贞慧轻轻把他搂进怀里,他当然是又使她想起了什么,那个夏天,那时她多大?
十五还是十六?
没心没肺的傻丫头,一觉醒来,就跌进了可怕的梦魇—— 那双手,是他的。
她最熟悉的人,他是她的长辈呢。
她挣扎,什么都没有了,整个世界都已经塌了,只剩下不断在摇晃着的天花板,在她绝望的头顶…… 总是在平静中的暗流涌动。
有泪,也流不出来,仿似加入琼脂凝结在心里,她那么渴望的,渴望忘掉一切重新来过,然而,她有那样的力量吗?
总要有个结束。
她累了。
那个宁静的夏天,埋葬着永远使她无法平静下来的一切。
她送走了猫咪,依然把它放回到大树边。
到底是哪里来的一股勇气,她竟然决定去找他,那个,害了她一辈子的混蛋。
他已经老了。
她坐在他身边,一只手藏在书包里,手里拿着刀子…… 也许,只要一刀下去,就再没有痛苦了……他难道不该遭到报应吗?
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的一念之差,贞慧终于是逃开了。
她想逃离命运,刀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贞慧心慌意乱去拣的时候,竟然扎破了手…… 眼泪在这个时候,才是真的流出来了。
她小小的肩膀,到底都承担了什么啊?
自从妈妈去世之后,就再没有人能分担了。
没有人帮她剪脚指甲,梳头发,然后将她轻轻搂在怀里,无论她做过什么…… 总算是逃过一劫。
也不知是他的一劫还是她的一劫?
贞慧放了那混蛋一马,同时也放了自己一马——她想起自己是结过婚的人,却在新婚的头一晚,就从新郎身边跑掉了…… 即使被爱也不能使她忘掉一切。
在噩梦缠绕的贞慧眼里,被爱与被辱又有什么分别?
一切似乎归于平静。
人内心暗流的涌动,也是有潮期的,我想。
贞慧还是那个贞慧,她试图重新把猫咪找回来,重新面对一个人的生活。
可是不期然,他竟然站在了她的对面,那个经常到邮局来寄东西却没能如约到她家来吃饭的小伙子,他说,那天他对了闹表了,可是却睡着了……他还说,他刚去邮局找过她,他们是不是可以还…… 故事就讲到这里,无论怎样,在我们的女主人公身边,总算是多了一个爱慕她的男人——都道是“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男人欠下的债,不如还让男人来还吧…… 这样的故事,最讲究的就是火候,无论演员、导演、节奏,都不太好把握。
真难为导演李润基可以把这故事拍得这样好。
然后他又慧眼选定了瘦弱坚定的金智秀。
硬是将一棵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线儿,拿捏在手里。
明明是波澜不惊的平淡,却将贞慧的伤痛表达得痛入骨髓,挥之不去。
片中的琐碎日子,洋溢的是一种虚幻的温暖,如水的平静,淹没的却是巨浪般的波涛…… 导演以克制去表达宣泄,以压抑去表达爱情,以夏天去承载罪恶,以平凡去唤醒爱情。
一念之差,一念之间。
当你看到罪人也会老,也会害怕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其实宽恕是对罪人最大的轻蔑。
早上起来,给自己煮了包方便面~然后打开电脑看新闻,才想起这部片子来的~全片很干净的描述了一个独居女子的生活~很多时候是别人在说话,她在安静地听或者看~就象她的家一样~一个人,随意扮演各色的角色~身边,很多这样的女子~甚至发现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在失业的日子里,我还庆幸~自己能有这么一瞬间的安宁~
“那年夏天我们并着肩,走过青石街道。
清水寺里相恋的人彼此拥抱,整个世界除了我们只剩下,蝉的鸣叫。
陌生街道你像一只花猫,那样消失了,那天夜里你送我一只,闪亮清水烧。
如果可以多希望时间在我掌心停靠,永远记住你送我清水烧时的笑。
” 这是部如清水般沁人心脾的电影,冰凉清透,温暖了整个午后的静谧空气。
一段完全私密的个人时间,如同酣睡在时光角落的那只小猫,不被打扰。
电影的名字像是一个谜语,等着人去解答、窥视:This Charming Girl。
海报上,一个女人披散着半长的黑发,身穿一件汲取树叶鲜绿的针织衫,闪动着透彻的双眸,略带期待与迷茫。
嘴唇微启,欲言又止,在错身的人背后望向过去。
一个人的生活,如一捧清水,从指缝间流走,淋湿了一地的回忆。
贞慧总是一个人躺在沙发上,等着不同的闹钟此起彼落地响起。
她习惯上班前洗一下头发,然后用电风扇吹干,睡前检查一下门锁,无意识的擦拭着桌子。
她的衣服大多是棉布质地的衣衫,简单贴身。
有时候,半睡半醒间,她能感到母亲还在自己身边,给她剪指甲,保护她。
贞慧在邮局里工作,把人们的思念与疑问传递到各自的目的地。
最近,总会有个男人来邮寄稿件,该是个作家吧,背着宽大厚实的背包,衣着虽然不够讲究,但是很整洁。
贞慧打心底里喜欢这样的人,怀着某种梦想,并不断努力。
他还是个细心的人,告诉贞慧有掉落的睫毛粘在脸上。
听人说,在吹掉睫毛前要许个愿,就能实现。
我们总得对平淡的生活抱着一些幻想,流星太过稀有且短暂,不如托付给更加可靠常见的东西。
下班后,贞慧会和几个同事坐在饭馆吃饭,没有人愿意早些回家,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值得牵挂。
今天,贞慧却急着回去,她想看看昨天捡回来的小猫好不好,它一直躲在沙发下不肯出来。
贞慧。
如果你唤一声她的名字,她只会给你一个茫然空洞的表情。
没见她笑过或者哭过,虽然分明有什么东西在她心里灼灼地生疼,就像放在火中焚烧多次的清水烧。
对于生活,她习惯了默默承受,穿旧了的鞋子都不肯换掉,因为实在受不了售货员过于轻佻的语气。
昔日的恋人来找她,一番缠绵后问起她的第一次,她望向远方,轻轻说道:只是很疼。
像在说一个不相关的人,一切都如同暴风雨过后的宁静,让人不堪回首。
贞慧会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约那个常来邮局的男人到家里吃饭,虽然有些局促还是说出口了。
不过他没有来,她的心就像放了很久早已凉了的饭菜,只好把盖上的饭菜一个个揭开来,大口大口的吞咽着。
她还会送陌生的醉酒男人回家,就像捡那只花猫回家一样自然。
男人和猫都是迷路的动物。
她抱着痛哭的醉得一塌糊涂的男人,时间恍然间又回到过去,这是被贞慧埋葬依旧的秘密。
还是女孩的时候,她被自己的亲人强暴过。
那是个炎热的午后,阳光从四面八方的玻璃窗射进来,贞慧目送着母亲走出家门,叔叔爬上了她的床。
自己也曾像这个男人,如此痛不欲生。
当贞慧收起地上那把水果刀时,许多事情就很自然地发生了。
她去找了当年非礼她的人,两个人无语的坐在一起,贞慧满眼都是痛楚和责难,更多的是愤怒,但她最终还是逃开了。
因为跑得太急,摔了一跤,书包里的东西四散而落。
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她流泪,无声的,掩面而泣,就像镜子前的水流个不停。
哭出来,是不是就好了。
还可以再爱么,还可以忘记过去再次爱上一个人么。
回家的时候,邮局里那个男人等在楼下,解释了自己未能赴约的原因。
贞慧把头埋起来,像花猫一样,想着什么,倾听着什么。
那是爱的声音么?
虽然电影获得了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李润基这部处女作仍旧不是那种一下子能吸引所有人眼光的作品。
很多人认为这样拍摄一个女人的生活实在是沉闷,摸不着头绪,但是就像清晨的静海,沉睡的森林,里面蕴藏了风起云涌的情感。
贞慧如此安静的外表,就像一个谜一直牵引着观众探寻到她的隐痛,继而被感动。
镜头大多时候离贞慧很近,像是母亲关怀的目光,怜惜地看着她。
贞慧的话语并不多,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动作,擦拭桌角、整理书本、摘下梳子上的发丝,每个动作都透露着难掩的寂寞和惆怅。
这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故事,而是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很多人对于伤害选择逃避,贞慧则选择勇敢的跨越悲伤,寻找新的生活。
金智秀出色的完成了贞慧这个角色,让人相信她就是那个如水般柔软坚毅的女人,并以此摘得了韩国青龙电影节最佳新人的桂冠。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63583/
这是一部,看了三次才看完的片子。
第一次看的时候因画面太晃看不下去;第二次看,看到画面晃的时候,才想起第一次不看的原因,还是看不下去;第三次,是有了目的要看,打好了晃也要看到底的准备,画面仍然也晃,不知是否心情有异,觉得以前的晃,是枪版的晃,现在的晃,是手持摄像机造成的晃,后者较于前者,可以接受,于是,一口气看完。
闷片,几乎没有台词,类似于金基德的那种。
看完后,深夜,音乐响起。
我起身,拉窗帘,准备洗洗手,洗把脸,开始睡觉。
钥匙包散落在桌子上。
因为刚才为了赶停水的时间,手机还放在洗脸盆旁边。
念及一些事,总觉得心像缺了一块永难补上般地生疼。
孤单和将来,是谁都要承受的。
是一部没有耐心就看不下去的内心戏,没有清晰的故事线,用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场景和带意识流的闪回情节拼接出来的女人贞慧,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家人、她的情感、她的创伤、她的性格 ……,漂亮的贞慧在邮局工作,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她每天像闹钟一样刻板的毫无生趣的生活:上班、下班、胡乱地用泡面、快餐打发着她的晚餐,整晚开着电视躺在沙发上发呆、思念已故的妈妈,最后昏昏沉沉地睡去。
她没有感情生活、没有常往来的朋友,唯一的交际就是和女同事有时在一起聚餐看球赛。
她为什么过得这样的压抑?
这样孤独?
电影在后面才揭开了谜底:贞慧幼时惨遭姨夫强暴,被强暴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她,让她抗拒男人、恐惧婚姻,并在蜜月旅行中临阵脱逃,不知真相的亲人们和男友都无法理解她。
只有妈妈袒护她,但唯一疼爱她的妈妈也因病离开了人世。
妈妈生前是一个作家,她留下的书被不小心破损,贞慧到书店千方百计地买来,妈妈的书寄托了她的深深思念,在一日复一日中贞慧孤单压抑的生活着,像一只蜗牛,躲在她的孤独世界里、躲在她熟悉的环境里。
她也试着努力走出来,她尝试着吃卖菜大妈推荐的不常见的野菜,收养了一只路边的流浪小猫。
出于对作家的天然好感,她还主动邀请一个常来邮局寄件的作家来家里吃饭,贞慧为这顿饭忙碌精心的准备着,不料这个成天被稿件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作家竟因睡得太深而失约,看见贞慧久等无望后一个人默默地吃着丰富的晚餐,我想她的内心有多么地悲凉和落寞,她的未来该怎样走下去?
生活仍要继续,贞慧挣扎地活着,夜晚一个人在小酒馆里喝酒消愁,一个醉酒的作家,被同伴遗弃在小酒店,她将他带回了家,醉意朦胧的作家用随身携带的小刀一边削着苹果一边用刀比划向她嘟哝自己不得志的时候曾有轻生的念头,喝醉酒的作家在打电话劝慰哭泣的女友后也失声痛哭起来,善良的贞慧安抚他时,也勾起了她的痛苦往事(这一段设计牵强),也激起了她的复仇的想法,也许她想用这种方式把她痛苦的记忆彻底埋葬抹掉。
清晨她悄悄地将作家的小刀用手帕包裹起来,放在挎包里,安置好小猫,又看了看妈妈地房间,提着挎包出了门,到公园找到了正在晨练的仇人,仇人走过来与她平静地并座着,在内心无比的挣扎之后,贞慧最终冷静下来将已抽出的刀收了回去,她仓皇失措地逃走,逃走中她摔了一跤,不小心被小刀割伤了手……, 痛哭后的贞慧又表情平静地走在大街上,她在想什么呢?
突然间她奔跑起来,她要去找回她遗弃的小猫,小猫不见了,正在怅然若失之中,一直在等她的失约作家走过来局促不安地给她道歉,贞慧仿佛又看到了什么……电影结束。
整部电影呈现了一个有着巨大精神创伤的女人如何在痛苦中如何挣扎着坚强活下去的故事,坚强是因为无路可走,生活要继续。
电影拍摄手法以近景、中景居多,场景细节很丰富,人物性格塑造比较丰满,镜头与贞慧如影随行,像一个观察者默默地记录观察着她的生活,让观影者始终与电影保持着一段距离,并随着导演的镜头在观察探究着贞慧的生活。
贞慧的内心戏极多,情绪一直是压抑克制的状态,对演员的演技是很大的考验,但女主演演得还不错,比较细腻,较为真实地刻画出贞慧的压抑落寞的生活状态和孤独挣扎的内心世界。
电影配乐有点喧宾夺主,导致有些场景氛围渲染过度,影响电影本身较为平静舒缓的叙事风格。
喜欢这种淡淡的叙事笔调。
在淡淡的忧伤中浅吟低唱。
邮局、电视购物,还有小猫,这就是贞慧生活的全部!
贞慧的生活是平静的,每天都是简单地重复。
而在这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却隐藏着不愿启齿的过去。
尽管这些记忆的碎片在逐渐被淡忘,但还是造就了贞慧生活的孤寂。
心中有太多的言语找谁倾诉?
终于有一天,做者作家梦的男人来到了贞慧的邮局寄书稿。
贞慧还是压抑着这份淡淡的爱意,只是认真地准备着丰盛的晚餐,可他应约了吗?
贞慧的心又该搁置在哪里呢?
美丽的贞慧还会坚强地生活着,而我,也相信,花开寂寞,那就寂寞地开吧,总会有暗香袭人!
隐忍而固执的女人都是美丽的【女人贞慧】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情节.一切都是淡淡的流动在狭窄的阳台种满绿色的植物坐在公园里休息.还有小孩安稳的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收养了一只小猫.却丢弃了它当她想在次找回小猫时.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里面穿插了回忆.伤痛.和对幸福淡淡的渴望当洪潮退却以后.平和流淌出来最后的特写镜头.贞慧脸上的表情很微妙在心里想:她找到她的幸福了
李胤基早期作品,意外成熟,人物心理拍得真好。屋门上的三把锁,睡觉时留着声音的电视,不愿尝试新餐厅,简单几个细节就把贞慧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刻画出来。贞慧试鞋时对男店员的闪躲与抗拒,在公园与性侵自己的男人并排坐时是否要拿刀行刺的冲动和犹豫,李胤基都处理得十分细腻。然而片子也是真的闷。
像是手机拍得电影,摇摇晃晃。整个剧情也挺沉闷,独居女主青春期时期有阴影经历,生活不易,但她有勇气。
妹子很特别
四星给女主
生活流就是如此。宅與不宅的區別,在於妳是否有心來看這個。
对想爱的人爱不热烈,对想恨的人恨不绝情……
不像韩国电影的韩国电影,平淡记叙的思路里试图丰满生活的表达,但滋味太干了,就像干裂的嘴唇碰在一起,摩擦的不适远大于唾液能给到的预期的浸润,所以仅此而已的不愿意多给些分数,除非特别无聊,否则大概也很难欣赏这样的干涸。
走路,吃饭,擦地,换衣服,工作……贞慧的生活像一个流水账,简单,纯粹,孤单寂寞没有杂念。唯一和她现在生活交融的是虽然去世但是时常在眼前的母亲,故事一点点揭开,她的不幸过往尽显在眼前。黄政民、朴圣雄的戏很少,只是贞慧的点缀。
抽刀那段太赞了。狂心跳。
看了三次终于看完了,总体感觉甚至觉得比第一次的预估要好的多,四平八稳的片子,感觉能继续看她一个人过很久
强奸后遗症,无能为力的生活。对我而言,还是书本介绍的完善些。看故事总有些零散。
独居女人的正常生活,又是独居女人难以接受的正常生活。好在绕了一大圈,终于释怀,也遇到了喜欢的人。
韩国的写实主义
淡淡的美
贞慧是孤独的,缺乏爱情
拿黄政民骗我。
没原因,就是很爱这部片子,和女主一起慢慢地过日子,感受她所有的无聊,无奈,孤独。
About pain, loneliness.
女主的美、节奏缓慢以及一些身体细部的镜头都更像是导演恋物癖的投射,无助于性侵故事本身的呈现。男性视角占了叙述形态的上风,最终是对被侵害者不幸遭遇的廉价美化和再度遮盖。女主的台词加起来不到10句,就是一个再显著不过的文本症候。
看过李导演四部电影,倔强的天秤座冰美人说“你可以把烟吐给我”,就是这样,很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