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脑残粉的事实,影片放到同志优秀影片中不会显得特别出挑。
当然导演回归到一种压抑状态,离开前两部影片的炫技成分,人物间切换务实而细腻,还是值得品味的。
当然了,多兰毕竟是多兰,你无法完全避开他自身银幕魅力去评判,因为他的编导演是融为一体的。
那自恋表现在对颜无所畏惧的展现,也只有他才能应用得如此理所当然。
听说昨天嘎纳《妈咪》评论爆了,徒增各种期待,不过现实点,能拿到演员奖已经就是最大的褒赏了。
看了豆瓣的不少评论 真是就想问一下 有几个看到电影最后一秒的 片尾曲结束的那最后几秒到底看了吗 多兰找来的演员实在是太美型了 佛朗西斯这么帅 男的女的都想上啊 难怪在b站让人从头yy到尾画幅在这部就有改变 只不过没有《妈咪》那么惊艳 而且这配乐简直就是恐怖片的标准啊 但是实在是太密集了 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 让人感到疲惫和嘈杂 总的来说 这部电影情感的表达跟其他作品相比较为克制 但在这些克制下又能够激发深深的欲望 其实这要是别人我可能就给三颗星 可谁让我是多兰的脑残粉呢 多给一颗!!!
对于电影《汤姆的农场旅行》,很多人认为带有悬疑惊悚元素,SM倾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暴力恐同,俄底浦斯情结……而对于我来说,这些一大堆术语名词都只是表现手法,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
这位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才貌兼备的青年导演多兰又一次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只是这次这部电影风格明显内敛了不少,也更成熟了。
电影看似节奏缓慢,实则情节紧凑,构思缜密精巧,经得起推敲和考究。
汤姆“今天,我的一部分已经死去,然而我却,哭不出来,因为我已经忘记,“悲伤”的所有同义词。
现在,没有了你,我所能做的惟有,找人,取代你。
”电影的开头,汤姆在纸上写下来的这一段话,还有后来在男友妈妈面前借莎拉之口冷静却又大胆露骨地道出和男友的性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对男友的感情之深,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千里迢迢驱车来参加男友的葬礼。
汤姆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源于对男友深切的爱。
男友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失去男友后的他是不完整的,他必须找人取代男友,来填补他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的空白,这样他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男友的哥哥弗朗西斯浑身散发着雄性魅力,又拥有和男友一样的气味和声线,仿佛男友的另一个存在,他不就是取代男友的最佳人选吗?
加上在荒凉得近乎禁欲的偏僻农场,压抑的氛围,人性的欲望被放大,汤姆不经意间被男友哥哥吸引已是必然。
所以,无论弗朗西斯殴打他,虐待他,还是嘲笑他,他都默默忍受了,因为这种对男友哥哥的迷恋能使他暂且消解因失去男友而感到的痛苦失落,虚无疏离,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微弱却鲜活的存在。
为了化解因失去男友所产生的孤独感,汤姆甘愿受虐,甘愿被囚禁。
(虽然一开始想过逃离,但是后来他已经习惯了,而且拒绝了莎拉逃跑的建议。
他回答萨拉说:“你自己看,这个地方,是真实的,一切都那么真实。
”)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很赞同有些人认为多兰在这部电影中大量的面部特写是为了展现他精致绝美的脸庞,是他自恋的表现。
我认为面部特写其实是为了突出他平静表面背后的悲痛与绝望。
尤其当他说弗朗西斯身上有男友的气味,连声音也一模一样的时候,眼睛和鼻子泛红,眼泪平静地流下,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和言语,却让人立即看出他对男友真挚深沉的爱,甘愿受酷似男友的弗朗西斯的虐待也显得合情合理了。
弗朗西斯如果说汤姆的孤独感始于男友去世,那么弗朗西斯的孤独则早在他当年冲动之下把和弟弟暧昧的男孩的嘴撕破那一刻就已经出现,那也是他孤独一生的开始。
因为这件暴力事件,他弟弟为了逃避现实,离家多年,音讯全无,自己一个人挑起管理农场和照料妈妈的重担,过早的失去了自由。
他的妈妈也不喜欢他,从他妈妈因为他弟弟的去世伤心欲绝,热情接待他弟弟的朋友汤姆;保留着他弟弟的所有东西;而对于他,他妈妈能因为汤姆受伤而抽他耳光,丝毫不在汤姆面前给他留点面子就可以看出妈妈偏爱弟弟,而对他的感情是很淡薄的。
也因为这件暴力事情,他被小镇里的人排斥,从参加葬礼的人数之少;不被允许进入酒馆;便利店外害怕他的人;带汤姆去医院看病小镇其他居民异样的眼光;司机不肯载莎拉靠近他家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
可以说,弗朗西斯这个人物的人性张力最大,得不到妈妈的爱,没有朋友,被小镇的居民排斥,长期以来的孤独感使得他在厌恶汤姆同性恋的身份的同时又看到了陪伴的可能。
他化解孤独的方法是极端的,他囚禁虐待嘲笑汤姆,只是为了汤姆留下来;而他也有温情的一面,在为母牛接生后他帮汤姆清洗血迹,为其包扎伤口,随后和他跳探戈时更是向其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心事。
汤姆似乎也打算长久留下来了,喂牛,清洗农场等融入到他单调枯燥的生活中去。
在和汤姆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孤独感暂时消除了,他终于体会到有人陪伴的滋味,他以为汤姆的陪伴是长久的,于是在发现汤姆逃走后,他瞬间崩溃了,焦急地驱车寻找汤姆,在丛林里更是声嘶力竭地说:“对不起,你别走,我不会伤害你,你不能这样对我。
我需要你好吗,我需要你留在这里,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绝对不会这样对你,我想要做一个更好的人”。
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只是他化解孤独的方法极端才让我们对这么一个角色产生了厌恶,如果当初他没有一时冲动撕破那个男孩的嘴,那么现在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而已,可能和汤姆的男友一样,凭借帅气的外表,得到很多女孩的芳心。
只是,没有如果,有些事情一旦做错了,这个世界不会给你改正和赎罪的机会。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对于艺术家们来说,孤独可能是他们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敏感细腻的他们因为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发泄渠道,于是他们在孤独中得到了升华,创作出深入本质,挖掘人类微妙情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王家卫,基耶斯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等。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较之以前无需再为生计过多奔波,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此时如果精神领域出现了孤独感,他们会本能地寻找刺激和外物来填补这种由情感缺失而带来的孤独感(汤姆缺失了爱情,弗朗西斯则缺失了亲情和友情),无论汤姆的受虐还是弗朗西斯的施虐都不过是发泄内心孤独的方式而已。
结尾,歌曲Going To a Town响起,汤姆已经驱车驶回了大城市。
此时,昏黄颜色的演职员表出现,车窗外,大城市灯红酒绿,高耸的建筑物,喧闹的大街,醉生梦死、肆意挥霍青春的都市现代人,冰冷漠视的眼神,现代人的孤独与空虚感一览无遗。
歌曲Going To a Town风格沉郁哀伤,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人们试图通过逃离城市,到静谧的小镇去感受自然来化解现代人的孤独感。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汤姆已驾车从小镇回来,却仍然带着深深的孤独感。
即使去了小镇又怎样?
汤姆最终还不是又回到了城市,虽然还是厌倦城市的喧嚣,但又能怎样?
只要内心虚无的情感得不到释怀,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小镇,孤独感一直都会存在,不会因为地点等外物的变更而有所改变,归根结底,现代人的孤独感是人性的,内心的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Tom at Farm》,一开始我不是很喜欢《汤姆的农场旅行》这个中文译名,认为可以直接译成《汤姆在农场》,可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就内容和主题上说,《汤姆的农场旅行》这个译名更好,汤姆去男友家其实也算是一次旅行,一次启程寻找化解孤独之道的农场旅行。
在导演这部电影之前的一次访谈中多兰曾经说过:”对我来说,我的电影知识相当有限,但这其中对我有直接影响的,就是王家卫,我的影片有他的痕迹。
之后通过其他电影,我试图发展自己的风格。
”王家卫的很多电影都体现了现代人的孤独感这一主题,色彩的鲜艳运用也始终如一,保持自己的色彩美学。
而在这部电影中,多兰同样表现现代人的孤独感这一主题。
只是在色彩上,多兰采用了沉闷昏暗单调的色调,另外配上空旷的道路,大片的玉米地,荒凉的农场,隐忍猜不透心思的角色,哀伤的配乐等艺术性元素。
同时影片又具备了能迎合商业性需求的悬疑惊悚元素和被某些观众解读出来的所谓的SM,暴力恐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俄底浦斯情结等。
虽然我并不赞同这些解读,但是无疑这些被解读出来的元素,再加上多兰的美貌,使得这部电影吸引了不少观众。
而相比之下,王家卫的电影局限在文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观众群体就显得狭窄了很多。
如果说多兰在此前电影《幻想之爱》中模仿了王家卫《花样年华》中的桥段,借鉴了王家卫大胆运用色彩,使用大量慢镜头等拍摄手法,那么在《汤姆的农场旅行》这部电影中多兰已经成熟了很多,也慢慢地脱离了王家卫的影响,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多兰已在王家卫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那就是他的电影能把艺术性和商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而这无疑也是当今艺术片导演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艺术电影娱乐化。
即在坚持电影艺术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由于电影面向的是广大观众,存在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知识构成方面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的表现方式上必须要把观众接受度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失去了观众群的电影,无论其文学性,电影美学思想多有魅力,终究会退出电影历史舞台。
如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左岸派”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等就是因为不能迎合大多数观众审美需求而在短暂辉煌后惨淡落败。
电影从来就不只是导演的事情,电影离不开观众,特别是在当今观众电影修养参差不齐的现实背景下,为了艺术电影的发展,导演做出一定的妥协也是必然的。
在刚过去没多久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多兰凭借电影《只是世界尽头》二度获得”评审团大奖”。
虽然备受争议,但正如他曾经所说“我的电影就是我的生命”,争议和质疑阻止不了这位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的导演去追求自己纯粹的电影梦。
也希望他能做到如他在领奖台上所说:不管别人怎么想,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 River Lee 2016.5.25
看了两遍。
8。
如果没有沙拉这条线,我能给到8.8乃至9.天气太冷,不想起床,在床上玩手机就突然想到这部片子。
就随便度娘了一个网站在线观看....用手机观影体验之差...第一次让我有这样子强烈的感觉。
这一段题外话就放到最后了。
第二遍自己找的片源,字幕也是找的,质量得到保证,总算是看懂了。
全篇没有明显的裸露镜头....但却情欲感爆棚,挺有意思的。
对于导演我并不了解。
我给书影音游的评论是不喜欢关联Staff的其他作品的。
或者说,就算提到相关联的其他作品,也会把内容写完整,而不是对于陌生人来说是云里雾里的一句话。
对于汤姆,这两句影评也太精准了【笑哭】你想要他的吻。
他想要你的命。
被打被虐满身伤痕都欲罢不能的一副痴汉摸样,一听说有被撕脸毁容的危险就立马驱车狂逃。
你们知道导演有多爱自己的美貌了吧。
我觉得我跟汤姆很像。
被虐待也无所谓,甚至去享受被虐待的痛苦....享受扭曲的“快感”【笑哭】无谓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
但是!
就算自己没有天仙的美貌,一旦如果有毁容的风险,立马逃离【笑哭】汤姆这条线没啥想说的,因为太明朗了,大家讨论的也很多。
想说的是沙拉和哥哥的这两条线。
我其实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汤姆要让沙拉来农场?
当时他已经陷进了哥哥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那么他为什么要把沙拉也拉进来?
取悦老夫人?
这个理由并不能完全说服我。
我觉得这只是其一。
更多的,我觉得是汤姆承受不了哥哥的虐待了,所以叫来沙拉,让老夫人高兴些,致使哥哥会高兴,从而减少哥哥的虐待。
但我也觉得有点牵强,迷迷糊糊的,摸不着头脑。
所以这是我觉得很扣分的一个点。
关于哥哥这条线还有蛮多想说的。
哥哥的瞳孔超漂亮!
我可太爱了!
有些题外话提到,放到最后了。
哥哥的形象非常完美。
符合通讯录眼中“高大威猛帅气”的形象,非常的有性张力。
演技太好了....感觉哥哥的演员真的把哥哥这个角色研究透了。
认可的标签:崆峒、暴力、恋母。
不太认可的标签:弟控、深柜。
哥哥当时撕裂了弟弟舞伴的嘴我觉得更多的是崆峒,因为弟弟与家庭的关系并不好,影片也没有更多的提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哥哥是深柜么?
其实我觉得不是,当然....也可以说“是”。
沙拉的出现让我确定。
(这样说来不应该扣大分【笑哭】本来给7.5的,那给到8吧)沙拉初到他们家的时候,哥哥看她的眼神.....让我想起本科时期倒贴的那个直男,看漂亮女生的眼神....包括后来在车上,哥哥让汤姆离开,明显就是借着酒劲,希望与沙拉发生关系(车震)的暗示。
为什么会对汤姆感兴趣呢?
哥哥因为当初的裂口男事件,一直被小镇上的人排斥(影片中他去问路人,路人很怕他),加上母亲不愿迁徙的捆绑.......他实在是太孤独和寂寞了。
而汤姆是第一个没被他“虐待”走.....又还爱上了他....的人。
他的暴力不再是“抗拒”,却带有了情趣。
他对汤姆是产生了依赖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后来那么的气急败坏,那么的卑微渴求....他只是迫切需要一个人予他陪伴,这个人最好是女人,是男人....也无所谓了。
“陪着我就好了。
”.........让我回想起当初倒贴的时候....或许也是因为那时他没什么人气,才允许我盘旋于他周围的吧。
(完)哥哥的瞳孔超漂亮!
我太爱了!
让我想起我本科时期很喜欢的一个美瞳色号,青蓝撞色+渐变设计,叫做“小地球”。
这个色号其实还蛮红的,很多人都知道。
倒是有自拍,但没穿衣服拍的,有伤风化(其实是身材焦虑),就不发上来了【偷笑】接开头。
就是唤醒了我对播放设备、字幕、片源的要求....第一个就是片源的问题。
在线的片源品质很差,清晰度不足暂且不论,音频里的法语是二重奏的...会影响到观影感受。
第二个是播放设备的问题。
手机屏幕太小了...加上清晰度(视频码率、分辨率)不足,很多画面里的细节我根本无法捕捉....对影片信息的输入贻害无穷。
起码拿个11寸iPad观看吧....用手机观影是我刷抖音/逼站/pdd/微信短视频的坏习惯....第三个是字幕的问题。
在线的字幕品质非常差,跟机翻似的,搞得我好几处都没看懂【擦汗】我宁愿它给我英文的字幕【擦汗】以后还是自己找片源,然后用40+寸的电视机/显示器观影了。
荧幕喜好排行:(前沿技术)电视机/显示器>iPad≥投影仪>手机院线银幕暂且不加入比较,因为没有对影片播放的自由度,PC上可以快速且精准的调整影片进度。
关于爱情,两个心理健康之人的恋爱过于少见,大部分都是啥锅配啥盖,一个半圆配另一个半圆。
不管其中一个半圆有多奇形怪状,有棱有角,只要找到能够相互匹配的另一个半圆,照样能夫唱妇随情比金坚。
感觉本片中的弗朗西斯和汤姆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因为自我厌恶有了受虐倾向,一个长期有施虐倾向和极强控制欲。
汤姆男朋友去世后的迷茫和弗朗西斯的孤独,促使这两个人暂时的走在了一起。
但是再好的梦也会醒来,再深柜的恐同者也很难接受同性恋。
在莎拉出现后,他立刻将自己买下多年的衣服送给对方,将后座的汤姆赶下车。
那一个瞬间,汤姆是否感觉他为自己造的梦已经破灭,是否回忆起前男友的背叛。
前男友并不忠贞甚至完全可以说是个双性恋渣男,和弗朗西斯也并没有太多不同。
自己还要沉浸在这个桃花源里多久才会完全释怀。
莎拉和弗朗西斯的互动还有酒吧老板的话像一记重锤,短暂的让汤姆回归清醒。
然而,回到灯红酒绿的城市,汤姆的迷茫并未消除。
影片快结束时,汤姆逃离后,在加油站逃避去看毁容者的正脸并有明显的眼神闪躲。
他遇到毁容者时是一种明显的逃避姿态,感觉像是不愿意面对的自欺欺人,或者是在替弗朗西斯愧疚一样。
这给我一种强烈的汤姆还会选择回来的预感。
包括在加油站时他脑海中闪现的是弗朗西斯在葬礼上的孤独背影。
回忆是有情感的,有温度的,他没有回忆弗朗西斯拦人的画面,回忆的却是弗朗西斯孤独的背影。
个人情感倾向已经可见一斑。
这一个画面也让我感觉虽然他的行为是逃跑但内心还在动摇。
结尾我更倾向于汤姆在理清一切后还会选择回去。
下面是一些影片解读第一,一个恐同直男无缘无故开始喷香水可以理解为他熟知汤姆心灵深处的弱点,为更好的控制汤姆甘作替身,也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汤姆而动摇动心。
第二,俩人睡过同一间房,一开始床是分开的,后来床是并上的
一开始
后来第三,感觉弗朗西斯和弟弟关系应该没有那么好,反而是竞争多一点。
他恋母,而弟弟夺得了母亲大部分的情感和关注。
所以在葬礼上,他的感觉并不像是悲伤,更多的是沉稳孤独。
他甚至还有心思在厕所堵人,回忆他和汤姆第一次说话的内容,边扇汤姆边笑...
第四,施虐者并不比受虐者低等,反而是被取悦的对象掌握主动权。
汤姆是自愿受虐而不是被胁迫的,他想走随时随地都能走,但他因为自我厌恶甘愿自毁,从疼痛中获取快感。
这一度让我认为前男友的死有隐情甚至和汤姆有间接的关系。
第五,超级主观葬礼后的那次交谈,汤姆编造莎拉和前男友的性生活,什么腋窝靠到肩膀,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诡异的doi动作,后来感觉有点像玉米地弗朗西斯打汤姆那一次
弗朗西斯禁锢汤姆的姿势恰好是差不多的,激烈粗暴,充斥着汗液也是在那次谈话之后,弗朗西斯对汤姆说了这样的话
他听懂了汤姆描述的那场性爱的主角是他俩,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然,他从哪里得出这样的结论,就因为汤姆死活不走吗。
多兰的野心太杂了;其实到2/3的时候此电影已经构成了建构—解构的完美铸造,作为保守的象征符号的乡村环境,恐同且有暴力倾向的兄长,擅长精神操纵和打压的母亲,当一滩泥沼般的生活死死吞噬了汤姆,对男友的怀念和受虐的天性让他无限靠近这可怖的一切,并且最终用甜美的主观将它们扭曲了;牛犊的死亡,母牛诞仔流出的鲜血,谷仓里的探戈舞,脖子上留下的淤青的指痕;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与情感的力量,弗朗西斯的人物设定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多兰把他放置在了凝视的目光中,所以才发展出与汤姆的具有张力的互动。
可是离开了酷儿的审美的真正的恐同劳保是并不会拥有挑动观众官能感的能力的;多兰让弗朗西斯以暴力又强壮的形象出场,却是始终被汤姆的想象控制且润色的;当弗朗西斯发出死亡威胁,汤姆却能甜蜜地感受到其中的性暗示意义;其实做到这一步已经成功了,这是一个主调沉重且内核轻谑的故事,把进步的反面放置在进步的审美中鞭打和调教,真的足够了——然而,多兰生怕观众不能理解其中隐喻的含义,反而酒吧老板的口述和多年前受害者的出现,来点名保守的暴力在现实中是无法忽视的赤裸裸,而汤姆也在这样的启示下丢弃行李一路奔逃,从他曾经构建起的天堂中逃走;这样的安排真的合适吗?
我绝不相信多兰真的是一个在乎现实的人,因为这部电影在极大部分时候讲述一个梦境,一个因为欲望、意念、身份认同、情感流动而牢固得如同现实的梦境,牢不可摧,也没必要摧毁,因为它越发坚强,便显得与之对抗的事物越发丑恶。
但是多兰最终还是以一个极其散漫的、笔触随意的发展毁坏了它本该有的定力。
要是汤姆带着笑容地留在农场里生活,最终死在无数他曾抱起的小牛犊的尸体中该多好啊。
有时候避免讲述直接的残酷并不是逃避,而是我们需要讲述的其实并不是这个。
但是依然是一部很好的酷儿电影,值得一看。
1.哥哥深柜且暴戾,在影片中Francis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开打,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对francis这么大的人动不动就扇耳光)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牧师提起小儿子的名字,Francis却让牧师叫全名,因为小儿子名字的缩写是GUY(GAY)。
可见他对弟弟的控制欲之重。
至于Francis的恋母情结怎么来的看了豆友们的分析感觉很有理。
从小母亲就偏爱弟弟,导致Francis形成了畸形的性格,自卑,暴戾,小时候这么帅这么完美却不敢与心爱的女孩表白(这里存疑,也可能Francis不是直男)妈妈的恐同与忽略,导致了他在酒吧把男孩的嘴撕裂,以及他对于内心情感的压抑。
Francis渴望母亲的认可,长大了却被这种渴望禁锢在了母亲的身边。
他的内心其实有着挣扎和动摇的,在和Tom跳舞的时候,他希望母亲去世或者去养老院,可见他对美好生活还是有着向往的。
2.哥哥对于汤姆是有朦胧的感情的,和Tom散步那一段喷香水,明示了Tom在Francis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影片中两人打架时Francis往Tom嘴里喷口水,以及在洗手间中Francis轻扇Tom的脸,都很像恋爱中的两个人进行神圣仪式的prep。
以及最后Tom醉酒醒来,发现两人的床被拼在一起,以及妈妈消失了(我感觉Francis把她杀了?),还有最后的最后(依照豆友们的见解),Francis穿着gay才会穿的花里胡哨的衣服,在树林里大喊,我需要你。
赤裸裸的感情表达。
表明他已经为新生活做好了准备,可惜竹篮打水一场空。
Tom男友的所作所为映射出Francis可能不是纯粹的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但是在Tom来农场的几天以内,他绝对已经成为Francis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3.Tom的内心情感,他因为男朋友的离世来农场寻找男友的一丝一毫。
但是迷恋上了和男朋友极像的Francis,甚至受虐他的内心都是宽慰的,他陷入了一种病态的受虐者情结中。
明明有机会离开却没有走。
但是好在最后理智战胜了感情,在听完酒吧老板的话之后,汤姆终于意识到Francis的危险性,匆忙离开。
他是一个纯粹的恋爱脑,在听说假女友确实与男友发生过关系后立刻变得hostile,说明Tom内心情感之丰富,感情用事。
4.妈妈是一切一切的始作俑者。
如果妈妈不是这样,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
多兰进行时第四站,我们辗转来到了画风突变的惊悚环节,不再有对比鲜明的色调,不再有专属味道的慢镜,有的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玉米地,和一派细思恐极的幽冥。
我想这部影片是导演转型的一种新尝试,虽然主题依旧万变不离其宗(不可能之爱),但故事丰满动人,极具张力,跟先前碎片化的拼凑相比有所突破。
其实看完之后我有些许迷茫,压根没搞清多兰寓意何在,直到豆友大神们的授业解惑,才让我豁然开朗。
简而言之,剧情勾勒了两个中心人物,一个是因男友车祸去世,内心无依无靠,略有抖M倾向的小受Tom;另一个则是恐同即深柜,顺带怀有一丝恋母情结(看见豆友也称俄狄浦斯情结)的男友哥哥Francis。
火花般的碰撞来源于Tom和Francis之间不可名状的化学反应,Francis的暴力因子在Tom的介入后时隐时现,就好像化学里的同分异构体,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
Tom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更是让他放弃反抗,直接融入农场生活,跟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say goodbye。
总觉得Francis在拳脚相加的同时有kiss加扑倒的冲动,这种暧昧至极的拉锯对峙不断升温,延续至Tom知晓真相的落荒而逃。
夜晚床上言语的威胁,厕所脸颊的不停怕打,玉米地里冲Tom嘴里吐口水,还有酒吧外的掐脖子是两人互动的日常,我觉得两人都在彼此身上找到了情感的慰藉,或者说是宣泄的出口。
最“意乱情迷”的一幕是Francis帮助Tom清理包扎伤口,随后一起嗑嗑药跳跳探戈。
铿锵的舞步一出,多兰的美学精髓立即隔着屏幕满溢出来。
话说多兰真的够自恋,摄像机大多数时间都在聚焦他的脸部大特写,不放过任何一个让颜控党路转粉的机会(他的手指挺好看,美中不足是指甲片略短,我观察的是有多细致入微)。
可是纵使你的脸庞再精致,我对你的泡面头还是欣赏不来。
在弹幕提示下,我发现男二是异色瞳,一直认为多兰电影里的男性都很有几分姿色,果然作为一个gay的审美是合格的。
当然,多兰的高雅品位还体现在音乐上,结尾一曲Going To A Town太扣人心弦了,把Tom对农场的惊魂未定、诀别不舍刻画得入木三分,呼啸而过的街景将现实灌入骨髓,虚幻终究是自我麻痹的迷药,梦醒时分,孑然一身。
有人还说Francis的一身USA衣服和这歌太应景,是在映射美国和加拿大的什么关系吗?
接下来探讨几处技术活,最后高潮的猫鼠游戏通过对画幅比例的改变展现出一种压抑、胁迫感,蛮有想法的处理。
顿时想到《双面劳伦斯》的画面比例也是不走寻常路,高人的解读是契合了一再出现的往中间挤压的纵深空间构图,我只是专业术语的搬运工。
至于细节的话,很多人关注到了最后合并在一起的两张床,好眼力。
有个新鲜的说辞,Tom匆忙逃窜并非是因为得知裂口男的存在,而是他意识到Tom可能杀了他妈妈,为了明哲保身走为上策。
我关注的部分则是他离开不忘拾掇男友的遗物,人死了,记忆还在。
最后附上开头的手写文字——今天,我的一部分已经死去,然而我却哭不出来,因为我已经忘记“悲伤”的所有同义词,现在没有了你,我所能做的惟有,找人取代你。
对,佛朗西斯曾经暴力相对弟弟的前任,非常严重的暴力,在那个他喝醉失心疯的夜晚。
弟弟从此离家出走。
汤姆的出现,捣乱了哥哥的思绪,这个曾经痛恨同性恋的男子,在弟弟离家后,在弟弟去世之后,心理正在慢慢转变。
他恐吓着汤姆,同时也开始慢慢喜欢上这个弟弟的爱人。
他也需要被爱。
哥哥向汤姆袒露心声,为什么我条件那么好,却还是孤家寡人。
“我知道你喜欢我,别走。
”然后,两个人为母牛接生后,哥哥温柔的为哭泣的汤姆洗手。
再然后,哥哥强迫汤姆陪他一起吸毒,两个人就这样跳起了舞,就像《春光乍泄》里面的张国荣和梁朝伟。
我很喜欢这一段跳舞的场景,似乎是哥哥心态转变的过程的有力证据。
再后来,哥哥邀请汤姆一起去买醉。。。
“告诉我什么时候停手,你是老板”汤姆回答:“你的声音,和他一模一样,还有你身上的味道。。。
”如果这都不算爱。。。
再看看汤姆逃离的时候,哥哥几近疯狂忏悔的呐喊:
“汤姆,不要离开,你走后我怎么办?
我不能没有你,我不会伤害你的,我需要你!
我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想说的是,哥哥现在是一个双性恋,并且深深爱着汤姆。
不得不说抓细节还是抓得很不错的,比如汤姆在桌旁睡着时流了一桌口水,哈哈哈哈……汤姆有sm向吧,似乎接受弗朗西斯继续折磨他继续用这种谎言和他待在一起好用个相似的人替代上个人似的,甚至沦落到一起逼迫莎拉留下,在酒吧主的描述里才生起对这人的害怕而逃离;弗朗西斯呢,恋母加弟控,不让母亲伤心,也不让任何人夺走自己的弟弟,弟弟没了就需要汤姆来代替;只有莎拉清醒了一会儿。
这种诡异而不叫惊悚的东西,应该是叫人性的恶心吧,虽然开头写在纸巾上的话概括了影片全部,但这种行为的病态实在是无法理解,与《我杀了我妈妈》实际又有意象穿插的手法不同,虽没有流于风格,但好像这心事加得有点误入歧途了。
结尾也选了首同志歌手的歌曲,挺好听的,呵呵。
看来多兰的片儿也有难看的
开局就裸上身给男主看,再次应验那句古话,恐同即深柜。其实好想有一部如情书、入殓师那般一开始平淡但逐渐情绪达到高潮最后潸然泪下的怀念爱人的影片啊。
看睡着了
对多兰的好感更进一步,这次依旧围绕着热衷的问题展开,身份在人际关系中敏感而尴尬的处境,以及在欲望与现实间取舍和挣扎的过程,三人各取所需下的情感沦陷,人物形象非常饱满内敛而深入,彼此关系的建立也相当的细腻微妙,值得好好书写一番,最后响起大爱的《Going to a Town》,让我为之一震。
阴郁惊悚,多兰再度展现自己的掌控力。只是这么灰色的故事实在让人无法喜欢起来,看不到光亮
越来越好
人类各种复杂的情感!
生怕别人说自己没才华。
温哥华电影节。睡着了草 打破我从来没在电影院睡着的纪录
没完没了,oldfashioned.多兰拍电影也就这样了
有s就有m,天天挨揍活叽吧该
差评
三星半。情绪、氛围到位。色彩运用、特写镜头、配乐选择都才气十足,后半段悬疑爆发地不够猛,不过肆意变换画面比例来抒情这招实在是杀太多。
哥哥好帅,我也乐意被他囚禁在农场玩暧昧😉
讨厌这种暴力的人
好好看啊 看完就还想再看一遍!兰这一部盛世美颜 像被骗进山沟沟里的女大学生哈/兰总是可以把一些细腻又复杂的感情隐藏在一些激烈的行为下 很美很美 给兰狂打call!
男主有病?被殴打虐待,逼着吸毒,限制人身自由,直到电影快结束了才想起来逃跑?你是个智障吗?这片不如改名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多兰的颜虽美也不是我喜欢的型 处处充满了炫技的镜头语言和自恋的演法 非常非常不喜欢 没感觉出哪好
窒息那段两人间的荷尔蒙强的简直,头皮发麻
绝了 多兰的眼泪让我心动又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