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漩涡
Maelström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主演:玛丽-乔西·克罗兹,Jean-Nicolas Verreault,斯蒂芬妮·摩根斯顿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挪威语年份:2000
简介:碧碧安年轻貌美,身兼好几家服饰店的老板,不过故事开始的时候,她运气坏透了:不小心怀孕堕胎、做生意赔大钱、老哥对她摆臭脸色、有名又有钱的老妈从不出面慰问一下。碧碧安只好在酒吧里嗑药鬼混,随便找男人上床,生活除了空虚还是空虚。一天晚上,从酒吧里出来神智不清的碧碧安驾车回家,却撞倒了一名路人,她想都没想就快快把车开走,..详细 >
值得一个五星,牛蛙古早的法语长片,有悬疑元素,故事闭环,但总体还是一部有趣的文艺片,摄影太棒了,打光扎实,蓝色忧郁迷人,画面很潮湿,可以闻到鱼的味道,这下知道他很早就已经这么重口了,结尾的Fin,也是鱼鳍的意思,咸湿的海风,狰狞的屠夫和猩红的鱼,荒诞割裂且天马行空,他的下一部片子与此隔了8年,才拍出了短片《下一层》。很喜欢早期的维伦纽瓦,当个独一无二的文艺b不好吗,自从接了2049后,灵气全被商业的物质吸走了…
做分析前先写第一感受吧:后半的孽缘与前面的先知鱼、堕胎、生活困顿、自我认识,有啥联系呀。前面哈欠连连,做爱场景才缓过来,事件发展都理顺后才感觉电影开始了,不懂这样的用意。看看别人的评论再看看吧~不过应该会写批评的方面;音乐用的莫名其妙,时不时来段欢快的音乐,但事实上都是纠结的决定与选择。
不喜欢这种卖弄的腔调
头一次明白堕胎全过程,死鱼的讲述很有恐怖氛围(还有女主家里那张毛主席的画像,不明白想表达什么)
7.0最近越来越感觉豆瓣电影日历五星制的鸡肋,以后都按照10分制来打吧
大面积的蓝偶尔穿插血腥的红色,那条很恐怖的鱼,一些扭来扭去的或者被杀死的鱼,整片对我就是一种冷调的恶心/一些巧合的设置还是很喜欢的
维伦纽瓦的处女作,善用自然光的镜头极具个人特色,整体结构形散而神不散,cult的主题,爱上杀自己父亲的女人怎么办?爱可以融化。一如片头所言“做·爱可以颠覆仇恨”。加入旁白的鱼,有意思但作用太小。
让我不解的是本以为是一则寓言故事却硬生生发展成了爱情神话。这抵消不了一直突出的罪恶感,水的大部分使用也验证了这一点。毛的画像和《8月32日》里西蒙娜纹身的意思贴合到一起有点意思。
非线性剪辑,像诺兰的处女作《追随》;说话的诡鱼,又像林奇的处女作《橡皮头》。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一连串事件,最适合用非线性叙事了。前半段枯燥,后半段渐入佳境,整个事件如一幅蓝图展现眼前,有点思维上的启发。丹尼斯·维伦纽瓦在完成这部小成本作品后都经历了什么,长达九年没有长片新作。
不时穿插的各种“鱼”以及女主家墙上的毛泽东像
鱼的隐喻牵强附会
双线的拍摄手法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更有悬念与艺术性。但故事本身太过于巧合意外,且略微狗血。结尾的处理略显潦草仓。
美女的救赎之路
故事结构的设计其实挺有创意的,但是结尾颇有点狗血。但导演的作者风格,对视听的驾驭已经很强很成熟了。打个四分吧~一个导演一定要有风格,成熟的自我视听体系,这点在国内几乎很难看到,学习了。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像红白蓝,风格已经初见端倪
我维早期就这么厉害了,居然还能玩的转爱情片;女主真的美啊,脸型好像Naomi,白的发亮,镜头也是很大程度往女主的脸上面拍惹,香甜
让砧板上的鱼串场讲故事,思路也真够怪的
看不进去。。
【85min】7/10,这部气质明显有所提升,各种巧合所促成的奇特姻缘,多线分头叙事也非常高效,摄影风格也统一起来了,不像上一部那么“千变万化”😅。只是这个会说话的鱼虽然有趣,但更像是导演自己的趣味,和影片本身不太搭。
维伦纽瓦真是喜欢用晦暗的色调讲述疯狂挣扎的故事,他也总是将仇恨寄托于和解,生命如此珍重,生命又如草芥,当讲故事的鱼被剁头前说到你们存在的秘密时,我突然想起《银翼杀手2049》中人类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