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他们相爱,一发不可收拾的样子,看着脸上的欢笑,那样干净清澈。
看着他们不舍得分离,哭红了眼。
看着他们为了在一起而努力,看着他们无奈地分开。
接了电话,若无其事般地说着话问候着。
收了线。
过了一会,仅一会,示了弱打了电话,呜咽着那样小心地问,你可以搬来和我一起住么。
我等你。
看着他们像孩子学字那样,跟着见证人一句句一句句地认真地念出对彼此的爱。
看着他们笨拙地为彼此戴上戒指。
便笑了。
满足地笑了。
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分离,一次次地在一起。
每一次的分离都是含着泪水。
每一次的回头都是坚定的。
和别人在一起,无论是寂寞也好欲望也好,一旦静止下来,哪怕一秒,那个人的脸庞就在眼前。
终于在一起。
没有狗血签证没有限制。
没有距离,交颈相拥。
那个人在面前,身上有着对方的体温,想起当初彼此的模样,怀念起当初彼此的模样。
明明是相爱呀,明明那样渴望在一起呀,却不忍地,有了陌生。
可又如何呢。
相爱着。
再不堪。
也要在一起。
心里是那样的明白。
离不开。
爱情注定是一场长跑。
你追我赶,此消彼长,你和我,孤独的在跑道上追逐,不知道会不会,牵手,经过终点。
就像所有开始一样,一个眼神足矣。
然后就是缠绵,恨不得天天赖在床上,什么都不做,看着你,就足够。
再后来不得不面对现实,想过逃避,选择了逃避。
英国姑娘为了不要和美国男孩分开,没有回去签证。
后来被算作非法入境,没有办法再来美国。
就这样分别好几个月。
再听到对方的声音,也不敢说思念,不确定那边的你是不是也一样漂流在这片思念的海。
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
于是他们又重逢,但是不得不讲到现实。
人终究是逃不出七情六欲。
食色性也。
我们无法彼此忘怀,却也不能相依相爱。
那我也不能阻止你开始新的感情,虽然内心不是那样想的。
英国女孩和美国男孩有了新的伴侣。
可是当她成功,最想告诉的人还是那个远在彼岸的他。
分分合合,度多最美好闲散的青春,面对各种现实,开始自己的事业。
一切都在改变,命运被推着向前,即便我们如此留恋从前。
当英国女孩和美国男孩,花了一个多年头,办妥国籍的分界,放弃自己的事业,伤害了身边的人,面对彼此,扒光所有的装饰,已经心生出一道墙。
配乐的成功让这部小成本影片锦上添花,记忆随着每一段音符扩散开,在时间的隧道里跟着他们一起经历这份相隔太平洋的爱情。
异地恋,产生隔阂,出现矛盾,不断争执,最终分手,依然挂念,重回怀抱,却发现对面那个曾经最爱人显得如此陌生。
亦或者是对自己陌生。
最后浴室的镜头如此悲凉。
那一对曾经甜蜜的不可分割的小恋人如今竟然形同陌路人般。
没有温度的拥抱会比一个人更寒冷。
“相爱”和“距离”永远是无法逃离的拉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明明是一句谬论,敢问有多少人都是输在这个时间和距离上。
如是真爱,会只愿在朝朝暮暮。
爱情留下的回忆更多的是再次缅怀那个为爱冲动奋不顾身的自己,爱一个人其实是一个人爱自己的折射。
爱情里每个人都曾经是幸福的小混蛋,最后有人把爱弄丢了,有人把爱的人弄丢了,有人被爱丢弃了,有人被所有之人丢弃了。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如果整部电影只是个5分钟的Trailer, 可能会让人印象深刻时间的跳跃太大 忽略了很多细节 以至于观众的感情升华有点跟不上故事的发展也许再伟大的导演也难以书写爱情 就像是PG13版的电视剧 前戏后续纷纷明明 中间只有暗示留白和想象力爱上你之前我想你想疯了 之后爱你爱疯了 没有过程 没有细节 无需道露理由 爱你的证据分明 但所有细枝末节却只能是一个谜 相爱的人尚且不了 怎可能单用短短的90分钟道的明白值得标榜的地方可能就是男女主角清新自然的表演 尤其是女主角的表演 很有表现力 有几次看着她慢慢湿润的眼睛 觉得自己也要哭了摄影也很清新演Simon的哥们就略显狗血 强烈的ESSEX气息扑面而来 骚气外露电影的对白都是即兴的 所以不做作 缺点就是台词点单薄 几乎没有亮点整个故事算是两地恋最纠结的案例了吧 最后挣扎到底 却忘记了当初倔强坚持的原因 结局的处理很好适宜人群: 小清新爱好者 经历过两地恋的人 (但是如果还在两地恋纠结中 慎重考虑 看完可能更苦逼) 懂得或相信爱情的人花絮(与剧情无关): 在伦敦电影节看的 算是欧洲地区的首映 女主角和导演也在场 Q&A很无趣BFI 很坑爹 所有想看的电影在大众售票开始之前都全部爆满 这个是在开演前几个小时打电话买到的 最后发出的2张票6点开 5点下班后直接冲去LEICESTER SQUARE 迷路20分钟后赶到现场 离开演还有十五分钟 整个入口被封死 众多粉丝和记者焦急等待明星出现 爷也在大批等待中的相机面前大方走了回红地毯 布包里还背着从超市买的西兰花这牛气的西兰花 明儿好好把它吃了吧
与其说不懂,不如说不愿意去相信,我觉得我以前肯定一直生活在地球之外,我有我自己的一套判定,但是现在当真相就这么牛逼的摆在我面前,我不得不说这些规则一点都没有我定的好,可是我还是必须毁掉自己的判定去遵守现实的法则。
刚刚结束一段异地,在一起曾经很美好,很坚定的认为他就是那个可以托付的人,但是正如电影里的男主,劈腿了,或者用他的说法,是和我分手以后才和她在一起的,然后再次说想我爱我,然后再次在微博秀与女朋友的幸福。
他爱的不够。
一段感情,在我心里没有值得不值得,当我傻傻的说要做他的小三,为他生小孩的同时,他问我为他这样的人值不值得我爱,值得我这么去做,值得不值得,当他这么问我的时候,他心里自然已经有了他的判断,我不值得他爱,这就是这段异地最后较量的结果。
也为了他伤心难过,真的不愿意去相信,曾经的那些感情,就这么结束。
慢慢成长,慢慢接触更多人,让我发现,我的想法总是偏离了大众的价值观,甚至有人告诉我感情天长地久是要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可是我真的不能理解,原本我觉得简简单单的感情,原来在别人眼里需要怎么多的条件,感情突然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科学研究项目,感情是双方面的事,既然有条件出现了,那我自然也要有我的充分必要条件,我只是怀念原来单纯的对一个人的感情。
然后进入一些别的接触,我以为我会找到别的人,会找回原来那样的感情,可是突然意识到那个人根本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的,因为我是真的无条件的在对待这份感情,既然有一方开了小差。
只是有些东西放手了他还会回来,有些就只能是消逝,可是就算他回来也变味了,有时候觉得生活真的很残忍。
可是这些无病呻吟又能怎样。
可不可以一辈子只和一个人谈一场恋爱,不准变心,可是人心又是那么善变的东西,其实那场恋爱没变,最后是我们长大了,我们知道了现实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为了那么多的理由不得不变换身边的伴侣。
如果能一个人看书流泪感动,那也是好的。
但是我还是不想去懂得那些所谓的道理。
就如同当年的《和summer的500天》一样,在圣丹斯这个独立电影大卖场崭露头角,然后自然而然的受到各方面的青睐,毕竟圣丹斯的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只看每年过去宣传的好莱坞大腕们就可略见一斑。
也和《summer》一样,致力于展示一种不一样的爱情观,不同于好莱坞主流口水片的爱情观,summer最后说you were right about everything .it's just me you're not right 。
而anna终于在一次次的挣扎之后再次回到了jacob的身边却发现,时过境迁,自己和jacob曾经所拥有的一切都已时过境迁,爱与其他的一切都不再存在。
不同的是,《summer》的导演显然是个技术派,所以索尼请他去导演新版蜘蛛侠必定不仅仅是因为《summer》讲述了一个特别的爱情故事。
而《like crazy》的导演则是一个镜头导演,全片几乎很少会有固定不动的镜头,即便应该是静止的镜头,导演似乎也在客意的让镜头缓慢的摇晃,总是让人有种不安的感觉。
人们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
有多少是因为那是一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
或者,每个人其实都没有the one ,有的只是the ones ,世界上会有千千万万与“那一个”相似的人,只不过因为当时的那个特殊的时间,那个特殊的地点,“那一个”恰巧出现在那里,出现在近在咫尺的地方,人们才会觉得他/她是“特殊”的“那一个”。
也许这千千万万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在那一时,那一处,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爱上“那一个”。
我们常常觉得有些人无法代替,或许只是我们的青春无法代替。
当我们用尽全力去怀念某个人的时候,或许我们并不是怀念他/她,我们怀念的只是我们逝去的美好年华。
I MISS YOU . OR ,I MISS MY OLD TIMES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是多么的爱一个人,可是也许我们只是怀念当时的自己,当时那个疯狂的自己。
我们执着于某件事的正确性时,或许他并不是那么的正确,而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它在那种情况下是正确的。
当时过境迁,即便我们终于追回了所有的一切,那个人也不再是“那个人”,离开了那一刻,那一处他/她早已不再是原先的那一个,而我们自己也不再是原先的那一个,所以才会再也感觉不到那份当初的感觉。
当回首过往时,也许我们都会不禁感慨,所谓爱,不过是当时LIKE CRAZY.总感觉有种强烈的欧洲文艺电影的感觉,独立电影的味道绝对是浓烈到骨髓里,或者严格的说它并没有展现出独立电影之外的我所期待的其他。
我买了DVD看的。
之所以买,是因为那封面上的光影,以及那一行“ I need you, I like you, I love you." 真诚相爱,一朝却被不可抗力分开,除了郁结,遗憾,不可忘,还能做什么呢?
爱意在距离的作用下慢慢转变为执念。
所以到最后那一层不可抗力终于打破时,哪怕两人都各自有恋人了,哪怕都不再清楚对执念方的感觉了,却也一定还是要放弃已有一切,重回到一起。
电影的末尾,Anna终于重新踏入美国,来到Jacob的工作室,两人都言语平淡,没有任何兴奋。
Anna说去洗个澡,他也随行,尝试亲吻,但是感到困难,然后相拥,避开各自的眼神。
画面回到最初,最年轻,最开始,最阳光明媚的日子。
恐怕只到了这一刻,他们两个人才能真正认清,过去的都过去了。
这所有的努力与执着,完全是对于过去两人强烈相爱的感觉的迷恋。
爱疯了,即使爱到疯狂,也抵不过距离和时间。
对于曾经有过异地恋经验的我来说,这部电影实在是让人觉得很接地气。
不是说不相信异地恋,而是我不相信我自己可以承受住异地恋的空虚和寂寞。
对着电脑或者手机谈情说爱怎么比得上他一个轻轻的拥抱来的踏实和真切。
有时候甚至忘了到底是爱他这个人还是爱着相爱的这种感觉。
电影里Anna和Jacob终于在距离中越走越远,甚至为了填补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空虚各自寻找伴侣。
一边跟其他人滚床单,一边说着爱,这样的爱情到底是够现实还是够变态?
当纯粹的爱情里掺杂了太多的杂质,太多的过往和情绪,只能慢慢耗尽。
看了电影的花絮介绍,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导演真人真事改编的,基本上是他的个人自传。
电影里的结尾其实已经映射了现实,现实中他们最后以离婚收场。
不过影片剪好后导演第一个寄给了前妻。。。
可以如此平静看待这段曾经刻骨铭心的过去,到底是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到底是曾经经历过,看的过程中还是会一阵阵的心悸,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到底是不懂爱情需要经营和维护这个基本的道理。
没有什么比能触摸到对方温暖的皮肤,注视着对方温柔的眼神来的重要。
就算是大吵一架,你也能随时冲过去找到他,给他一个痛快的嘴巴,然后放声大哭,让他拥你入怀,吻去你满脸的泪痕。。。
(Oh god,我都要写吐了,领会精神。。。
)反正最后还是流下了“鳄鱼”的眼泪,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不顾一切的女主角,没有遇到一样可以不顾一切的男主角。
只是为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要忠于本能。
仅此而已。
很早之前看的片子了,但是最近才想来评价下。
还记得这部片子是深夜和老姐一起看的,起初并不想在深夜看一部小清新爱情片的。
既然看的看了,我也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片子让我昏昏欲睡,不停的翻白眼,在心底抓狂。
你们妹啊!
矫情死我了,虽然知道都是导演的良苦用心。
但是我在心底真的快疯了。
最后那个装文艺的无言结局,让我在精神上,肉体上彻底疯了。
想当年的怦然心动也没让我如此啊!
当年也只是觉得怦然心动太矫情了而已,小清新还是很到位的。
但是这部影片完全超出了我的底线,开头的热恋,中间的飞来横祸,异地恋,分手再复合,不停打扰对方的生活,每次对方手机屏幕一亮,就代表着无止尽纠缠。
到结尾,对方的生活已经面目全非了后,再来的拥抱和无言让我实属目瞪口呆...知道还是有人喜欢这种风格的影片,就不多吐槽了...
Anna和Jacob分开后,Jacob喝了酒从酒吧出来打电话给Anna,两人寒暄了一会儿Anna说要睡觉便挂了电话,一挂完又拨回去,带着哭腔问他来好不好,Jacob说好,一个半小时候见。
你给我几天的时间。
我回想了一下我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再有过这样的时候,似乎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我都不再把情绪放在脸上了。
我们都被所谓的情感专家驯化了这样,我们不随意表达自己的感情,似乎谁先表示了喜欢和崩溃就是loser。
我们在挣扎,我们戴着面具,我们在被窝里偷偷抹掉眼角所剩不多的泪。
我们追求自己的生活,追求自我的完满,我们不轻易被感动,也不会再付出一切追逐另一个人。
可是我有过那样的时候,我信你也有过。
我想念那个时候的自己。
我真想余生,还有机会这么爱一个人,而这个人不会被吓跑。
文艺小清新~
不甘寂寞爱折腾
I once loved you...like crazy.
莫名其妙地卖弄文艺摆弄镜头调整光线,连故事都交代不清,还有什么好谈爱的。
因逾期停留而被終身限制入境,一對戀人由此從身體到心靈的距離逐步拉開,即便用婚姻鎖住彼此,這仍是一場無結局的異地戀。影片格局太小,今年Oscar基本沒啥戲,但我喜歡影片的表達手法,畫面搭上配樂發酵出令人淚腺泛酸的效果。究竟是什麽終結愛?影片的答案是愛本身,愛到瘋狂的愛。
归根结底还是男猪脚爱得不够。
这个时候突然很能看懂这类型的片子
结尾很现实啊
爱啊爱啊 到最后还是淡了 典型文青片儿 普通青年表示看起来亚历山大 一不小心就掉入无聊的万丈深渊 当一个女人陷入爱 不管她自己知不知道 在旁的人看来 很难再有对等的爱来回报她
someone like you
有点沉闷拖沓,但胜在真实。Simon说的那句“你填补了拼图的那一块”太戳泪点,让我觉得其实这样才是过一生。
心碎了一地。。。
湖南卫视版的《蓝色情人节》。好不容易后半程有点意思了结果却匆匆结束了。而且作为一个中美长距离恋爱的人,我十分不能理解一美英远距离恋爱的人拿签证当借口。他俩后来见面那么困难完全是自己作的,英美间普通旅行都不用签证,所以你学生签证到期了你就走,大不了第二天再飞回来。有必要非得等过期吗
标题党!没看出来俩主人公怎么就爱疯了。如果各自以劈腿来消减没人陪的寂寞,并得到世人的接受甚至同情支持,那结婚时候宣誓的那段可以直接省略了,以免浪费大家时间来骗别人,骗自己。当这种状况被普遍接受,见怪不怪了,是该恭喜你终于长大了,还是该痛心你的梦不知不觉中就破灭了?
总有一天或是一刻,厌恶主流,想要一种独立感,想要改变,不想再拥抱庸俗。片尾曲Dead hearts赞
故人何在
还是珍惜眼前人为妙
诗柔同学的纪录片。。。真心挺戳的。。。
这种浪漫文艺,平凡却写实,连我这种没经历过的人也贡献了不少眼泪(还是我泪点太低?)就是结局可惜了点。这种长时间的等待,不后悔,起码没有不好看。
这不就是两个JP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