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看麦导的《廉政风云》(无间道类型犯罪悬疑题材片)大年初一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受真的有丶奇妙,你能在影院看到平常忙工作忙到只有初一早上好不容易带上老婆孩子看一场早场,拖家带口迟到进场,可能只吃了两口早饭,孩子吃爆米花可乐太快了,父亲就打了下手“别喝这么快看到高潮再喝两口”,孩子点了点头,虽然他可能并不知道高潮是什么意思,然后父亲偶尔和孩子讲解一下剧情,随带能接个工作上的电话处理事务。
中后半段,剧中几条叙事线开始交叉集合,父亲问孩子好看吗,不好看咱们就走,还没等孩子回答,母亲赶紧说道“不好看也看完啊,都花钱买票了都。
”,孩子点点头喝了口可乐。
还有前排外地人40岁左右中年男带两位老父母过来看早场的,可能也是过年好不容易想看场电影联络感情的,两位老人越老越可爱,每到一个剧情转折点,就不禁哇哦一声,途中两人也开始猜测剧情走向,到底谁是大老虎反派,张家辉到底是什么角色,儿子偶尔会给两位老人解释什么叫“比特币”之类的新名词,父母们随即也就点头附和,最后张家辉的镜头结束后,年轻一家加快脚步出门,两位老人起身后时候还是搞不懂最后的镜头到底是什么意思,大老虎到底是谁,张家辉到底死了没有,父亲小声嘀咕着走出座位,母亲在后面催促快点离场...没有很嫌弃这种情况,就是觉得很有意思,平常在电影院应该大部分时候看不到这种场景。
可能,这也是过年最有意思的地方吧,能把平常看不到见不到的太远的人啊事啊都团聚在一起,待个十来天,大家恢复剩下340多天的日常生活叭。
🎈 生活愉快,新年快乐,各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麦兆辉和庄文强的名字,早已成为香港犯罪/悬疑电影的一块金字招牌。
从最经典的《无间道》系列,再到近年来的港片惊喜《窃听风云》系列,都是出自“麦庄组合”之手。
尽管两人也拍出过《关云长》这样的意外,但整体而言他们都算得上香港影坛难得的品控极其稳定的导演和编剧。
去年十一档口碑票房双双爆棚的《无双》,出自“单飞”的庄文强之手,尤其是周润发的角色与表演,让人看到了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风骨。
而瞄准春节贺岁档的《廉政风云》则是麦兆辉独立编/导的作品,再加上片中拿奖拿到手软的三位主角,刘青云X张家辉X林嘉欣的两帝一后阵容,更是一剂定心丸,让我在观影前就对《廉政风云》充满了期待。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稳”。
从剧本到表演,以及技术层面,都非常稳健,水准在线,作为一个三部曲系列的开篇足够吸引人,也买下了不少伏笔,尽管和“麦庄组合”的最佳发挥相比仍有差距,但四平八稳的发挥在豆瓣收获7分左右的观众分应该不在话下。
然而豆瓣开分的结果令我大跌眼镜,从开局的6.2分一路下滑至了现在的5.6分,实在是想为《廉政风云》鸣一下不平。
影片未能收到理想的口碑,绝对不是因为成品品质的不理想。
不难揣测,观众对于影片的中差评主要是出自对结局的不满,片尾的两次反转过于紧凑,没有给观众太多喘息的空间,铺满全片的紧张氛围也少了一场足够“爽”的高潮戏来宣泄情绪。
这样的处理非常冒险,对大部分观众也不够友善,很容易导致一气之下给出差评的结果,但我认为《廉政风云》绝对不是“烂尾”之作。
观众对于悬疑题材的作品,很容易用有没有猜到甚至提前猜到真相来作为评判的标准,但其实对于一部电影而言,有很多东西比真相和反转更为重要,细节丰满,铺垫到位,逻辑自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氛围营造成功。
而在这几点上,《廉政风云》都处理得非常扎实。
提示:下文含有剧透内容!
先来回顾梳理一下剧情: 廉政公署一宗调查多年的非法内销行贿案件即将开庭,张家辉饰演的许植尧是此案的重要证人加举报人逃亡澳洲,第一被告陈超群也弃保潜逃,双双缺席,法庭勒令延审一周。
刘青云饰演的陈敬慈是此案的负责人,林嘉欣饰演的江雪儿是谈判专家,两人是一对正在闹不和的夫妻,前者被安排在国内继续调查,后者则前往澳洲说服许植尧回国作证。
在查案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案件背后牵扯到了更大的财团和利益。
影片的第一重反转,陈敬慈和许植尧是旧相识,许植尧故意将账目中的问题透露给陈敬慈,骗取陈让自己作为廉政公署的卧底调查和搜集证据(未经正式授权)。
许植尧自导自演了一场骗局,表面上是受到威胁的举报人,实则是借卧底身份从案件中骗取27亿美金的天价收益。
最终未经授权的卧底收集的证据都是无效,案件被取消,许也成果躲过了廉政公署的追查。
而影片的观众口碑崩盘,就毁在了最后的一次剧情反转上。
许植尧骗取另一位好友叶永强作为替罪羔羊,躲过了“大老虎”的追杀,实际上正和妻女享受着天伦之乐,却意外被女儿推入泳池,心脏病突发……
这场戏之前,观众还未来得及消化和回味前面的剧情,其实只需要一场简单有效的“爽戏”来宣泄情绪和梳理剧情,影片的评价一定会比现在高出不少。
但是,即便没有“高潮爽戏”的出现,影片的氛围营造一直在线,暗流涌动,始终悬着一口气,细节和铺垫也都看得出麦兆辉打磨剧本的努力。
真相和反转虽然称不上惊艳,但说是“工整有力”绝对不夸张。
作为一部系列电影的开篇,《廉政风云》很成功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布局,并铺洒了足够多的小细节为后文留下线索,例如许植尧生死未卜的开放式结局,还有廉政公署的上司拿走了U盘……相信后两部作品中,会有更完整和复杂的故事。
还有一点想说的:《窃听风云》和《廉政风云》的故事都围绕“贪念”展开,而前者还只是停留在对利益的贪婪上,而后者挖出了更深层的视角,对“贪念”给出了多重解读。
陈敬慈对于破案的执念到了不惜代价的程度,同样是一种“贪念”, 许植尧的犯罪动机也不仅仅是对金钱的欲望,还有对当年未能考入廉政公署的遗憾的变相补偿,则是另一层“贪念”。
讲完剧本,再说一下片中的表演。
三位演技派主角的发挥都没有令人失望。
陈敬慈一角应该是刘青云继《夺命金》后接到的最好的角色,而更多的戏眼则被放在了张家辉身上,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奇佳。
美貌演技双双在线的林嘉欣,不仅是我看片前最大的期待之一,她的演技同样在线。
片中的一些喜剧元素也都和林嘉欣密不可分,为紧张的观影带来了调剂。
(例如:刷信用卡的情节,以及张家辉对林嘉欣说的“你拍鬼片呐”) 除此之外,戏份不多的袁咏仪在她有限的发挥空间内,表现同样吸睛。
“麦庄组合”的另一位老搭档方中信,继《窃听风云》后再次出演刘青云的上司,同样发挥稳健。
光是《廉政风云》的华丽卡司和集体在线的表演,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片中还有一个非常趣味的点,刘青云和张家辉依靠化妆和滤镜,出演了一把二十出头的大学生角色,绝对是片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段落
最后想说:5.6分绝对不能代表《廉政风云》的真实品质,它值得更好的对待和审视。
看完这部电影后会觉得特别失望。
影片中没有太多一般悬疑电影该有的各种推理悬疑元素。
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有关真正的幕后主使的情节只在最后一笔带过,甚至真面目都没几个镜头。
查案的过程以及警匪对抗的大场面有着香港犯罪片一贯的套路,一点没有新颖之处。
剧情反转得也非常突兀,一点没有铺垫。
影片越往后叙事节奏越快。
张家辉和刘青云两位影帝在片中都有着不少精彩的表演,他俩全程都演技在线,但终究招架不住槽点颇多的剧情。
经过多年的追查,香港廉政公署准备对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陈超群以及海关官员钟嘉玲就非法内销行贿行为进行起诉。
可是在开庭前席,作为举报人和证人的理达的前任财务总监许植尧临时改变出庭打算,启程前往澳洲。
法庭给出七天限期,为此,该案负责人陈敬慈和同在廉政公署供职的妻子江雪儿联合展开调查。
陈倾尽全力追查陈超群走私行贿的实证,并试图揪出其背后的大老虎。
江雪儿则远赴澳洲,力劝许植尧回港作证。
短短的七天,一切争分夺秒,而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真相交替浮现水面……
四星半奇怪,为什么平均分会这么低呢很跌宕起伏啊,层层剥茧,最后一刻才是谜底为把这么复杂的故事演绎好,中间该略的地方豪不吝惜大刀阔斧,除了最后5分钟有点删节太多影响理解之外,真是剪裁很出色!!
另一个很出色的点是很有余韵,无缝加入的感情戏、友情戏都很不错。
第三个是配乐不错,几处心跳声很好。
情节有一点没看明白,就是为什么要交代杜永强病危的事情。
除情节外,演技也都很好。
真是好片。
跟朋友说独自去刷《廉政风云》,朋友都在说“听说拍得很烂”。
从影院走出来,确实在疑惑这都啥玩意。
闲着无聊,在脑内补全了一遍,突然发现,其实不是烂,只是不够爽。
按照惯例,应当是刘青云大义灭亲,把张家辉的行为揭露出来,打了大老虎,平步青云。
老土点的,就是张家辉发誓出来后要把刘青云弄死;没那么老土的,就是张家辉理解刘青云的选择,但刘青云一辈子的生活在自责和内疚当中。
可以,这很廉政(手动熊猫头)。
但问题是,刘青云一门心思为了破案结果被迫辞职、张家辉最后还是死了却因为被女儿推到泳池心率不正死掉的。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观众还是一头雾水。
前面铺开得那么大竟然草草收尾,还收得那么莫名其妙,感情麦兆辉庄文强是江郎才尽。
《无间道》之后,麦庄二人是真的成了“金漆招牌”,哪怕中间出过些幺蛾子观众对二人的期望还是很高。
但最近这几年,片名雷同不说(不限于麦庄),演员也很雷同,基本上就是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随机组合,审美疲劳不说,串戏也是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廉政风云》有着先天不足。
那后天不足是什么呢?
就是故事解密儿戏,剧情节奏成迷。
一开始,张家辉临阵逃脱、被告也不知去向、刘青云只有一个星期来打大老虎。
电影中还有倒计时显示刘青云可以用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时候剧情其实挺揪人心的,让人好想快点知道事件的真相,大老虎究竟是谁?
张家辉究竟是敌是友,刘青云林嘉欣会如何找到答案。
但是进度条已经过去一大半,还是没有头绪,大老虎反而出现了,并且不断杀人灭口。
在这个关节点刘青云因为违反职业操守而辞职,被告人突然跑出来,把真相一股脑说出来。
wth,我裤子都脱了你竟然就给我看这些?
看惯了和反派斗智斗勇的人真的很难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爆。
张家辉决定站出来面对大老虎,观众准备看双方博弈的时候,你就把所有东西都抖出来了?
前面的剧情故弄玄虚得那么好就为了让你爆料爆个爽?
这样看的话,这片子确实烂得不行。
但麦庄想呈现给观众的似乎也不是智斗反派的痛快,而是想说明一件事---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凝望着你。
在开会的时候,文仔(就是那个死宅般的胖子)已经吐槽过,有好多案子是没有被破的,当时还被刘青云反呛了一下,场内是发出了笑声。
但到了最后,才发现这已经是个伏笔,暗示这案子也是跟那堆案子一样,没有结果。
不其然,这案子被撤销了,撤案的原因,就是因为刘青云对案件的执着。
他擅自安排张家辉做卧底,本来就违反了职业操守。
方中信也说了,破案的成就感是很诱人的,刘青云对破案的执着,本来就是贪念,做廉署的,要whiter than white。
所以他劝辞了刘青云,他知道刘青云已经被某种贪念控制住了。
对的,刘青云无疑是正义的一方,他也是为了打大老虎,才会做这么多事。
但为了破案而不择手段,这是大忌,而且是廉政公署的大忌,作为打击贪污腐败的廉署的人,自己也被贪念所控制,日后还如何确保自身的清廉?
贪欲是无穷尽的,一旦开了头,无论你当初的目标是什么,都会一直膨胀下去。
它就像一个深渊,当你凝望它,它也注释着你,并时刻引诱你跳下去。
所以方中信的劝辞,算是把刘青云在深渊的边缘拉了回来,但代价就是让一头大老虎逍遥法外。
但大老虎真的逍遥法外了吗?
烟草公司的老板钱是拿不回来了,其他知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于非命,作为幕后黑手的张家辉逃过了杀人灭口,也逃不过天的法眼。
那老板的结局呢,留待观众去思考吧,反正还是那句话---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凝望着你。
讲述的是一桩香港廉政公署调查的私烟走私案。
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背景,权力争斗,心机深沉的故事。
电影中,香港廉政公署的总调查主任陈敬慈一直在跟踪办理这个案件,涉及香港政府高层和内地高层。
他所面对的,是如何在复杂的关系网中寻找真相,捍卫公正的挑战。
我觉得,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对于权力和公正的深刻探讨。
电影中,陈敬慈作为一个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坚守公正,坚守法律,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他也从未放弃。
而许植尧,他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权力背后的阴暗面。
他的阴谋,他的欺骗,都让我深感震惊。
林嘉欣带着张家辉从医院出来时,突然一辆面包车停在他们面前,车上下来两个彪形大汉,一把就把林嘉欣推到一边,掳走了张家辉。
正当我纳闷好歹你也是个警察怎么这么容易就被干趴下了的时候,林嘉欣爬起来开车去追劫匪。
于是我原谅了导演,想着接下来应该有一段所有港片里都必备的公路追逐戏,总算有点精彩刺激的镜头时,林嘉欣直接抄了条停车场的近路,然后一个漂移刹车——就和劫匪的车撞上了。
于是刚刚有点意思的高潮戛然而止,那群彪形大汉们大概被撞的不省人事。
我一脸懵逼地看着瘦弱的林嘉欣没事一样,牵着张家辉一瘸一拐地走了。
——这就完了?
导演你不是在逗我吧?
我觉得用当时看这段剧情的感受来总结这部电影给人的整体感受再合适不过了:看完《廉政风云》,感觉就像是一场车祸。
情节缺乏逻辑和呼应是这部电影的第一大硬伤。
这从影片开头张家辉那么轻而易举地逃跑就体现了出来。
廉政公署的人就算是再饭桶也不至于这么无能。
刘青云让下属伪造了钟嘉玲签名的文件去诈她的律师,结果说了几句话就诈成了,都没把文件给别人看。
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结尾,先是张家辉老婆莫名其妙地干嘛要看老公的购物记录,完全多此一举的解释,然后就是花了那么大功夫成功伪造假死的张家辉(这也是影片唯一算得上悬疑的设定),就为了应证刘青云说的一句“他现在应该已经死了”的话,导演就安排他被女儿推下游泳池,然后心脏病发作淹死?
导演,你在拍的不是一部悬疑剧情片吗?
难道你这是想要告诉观众“生死无常”的大道理吗?
电影的第二大硬伤是对人物的塑造失败。
张家辉是唯一立起来的角色。
之前一直扮演着人畜无害的小白羊,并且还疯狂利用林嘉欣,最后才露出幕后黑手的真面目。
这样的反转虽然寡然无味,但至少还算是成功。
至于刘青云扮演的陈敬慈,其实是很有特色的。
他一心想要“抓大老虎”,影片也一直强调他已经陷入了查案的“贪念”。
这样的贪念要么最后吞噬自己,要么内心足够强大最终击破贪念。
电影里选择了后一种处理方式,但是处理得却不好。
因为观众并没有看到刘青云的转变,弄不明白为什么他一下子就放弃了自己的贪念,直接辞职了。
就算看完影片,或许可以用“他意识到张家辉正是盗取资金的那个人,而出于曾经的友谊,他决定放他一马,让他自生自灭去”,这样的逻辑来解释。
但观众还是会有疑问,那只“大老虎”不应该是集团背后的那个心狠手辣的少爷吗?
所以刘青云破除贪念的原因还是没有交代清楚,就像他和林嘉欣之间的感情戏一样:一开始是怎么破裂的?
最后又是怎么重归于好的?
这条线的设定真的是非常莫名其妙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电影才会让人看着感觉节奏缓慢,毫无起伏,刚有一点高潮,就退了下去。
就算演员演技再好,也救不了这剧情上的“车祸”。
几个闪回有效穿插,能够服务于角色。
还间接反映了现代监控设施的无孔不入。
整部影片带着一股黑色电影的调子和疲态。
前2/3一直都四平八稳,结果最后烂尾了,强行把几个主要人物拧成童年小伙伴,几个死法太007了。
表面上是“反腐片”,其实是“反熊孩子片”,号召人们打倒熊孩子。
这样的结尾,真是雷到让人瞎了眼。
大年初一的排片里廉政风云在一众合家欢贺岁电影里显得与众不同。
曾经炮制出无间道经典的麦兆辉再次出手,加持刘青云、张家辉、林嘉欣等一众演技大咖,借着打老虎的形势东风,来势汹汹。
结果证明,少了庄文强的麦兆辉似乎少了格局和灵气。
虎头蛇尾的故事和拖沓的节奏,影帝们一如既往的演技也无法拯救。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无双”故事的反贪版。
可以看出导演野心很大,一开场便交代了包含证人张家辉、廉政公署刘青云、走私集团及其背后的大老虎等多条线索。
随着张家辉出逃、林嘉欣赴命寻其回国、刘青云远程指挥并同时深入其他被告,多条线索逐渐交织在一起,也从中生发出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张家辉的立场与究竟是何?
其出逃是有意还是被动?
大老虎与廉署是否有关联?
故事到这里,还是立得住的,节奏也还是有序的。
但随后导演将紧凑的案情中加入了各种爱情和家庭戏码,似乎想通过多维度叙事丰富人物形象。
但可惜的是这些戏码并不切题,在推动剧情和解释人物动机上都不甚有用;而多线叙事后人物的增加让导演顾此失彼,节奏陷入拖沓和混乱,让观众陷入一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confusion中。
经过了80分钟略显沉闷和节奏混乱后,最最没想到的是,导演只用最后的十几分钟草草完成了人物的反转和“高潮”。
或许张家辉的反转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结果,但期间少了起承转合的解密过程,使这个结果吞下去有一种囫囵吞枣的生涩感,少了反转剧应有的那个“wow”moment。
而如果说前面沉闷的多线叙事是一种“草蛇灰线 伏笔千里”的处理方式,那这些伏笔却在结尾突然被粗暴的打了个结。
大老虎是如何锁定的?
廉政公署里的内鬼究竟是谁?
要么是粗暴的塞给你一个结果,要么是语焉不详,起码在字幕出现的一刻,荧幕前的我是一脸懵逼的。
这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个导演报着特别大的野心,布局一个宏大的故事,但拍着拍着失去了底气和对故事的掌控,只好仓促给了个结尾,把所有为什么粗暴地塞给“且听下一部分解”。
港片的辉煌时刻仍停留在上世纪80 90年代,群星辈出各成一派,形成了包含警匪片、枪战片、喜剧片等在内的类型片体系,和成熟的商业电影制作工业。
现在大家都说“港片已死”,我没有那么悲观,但肉眼可见的是近年来除了“寒战”系列的小高潮以外,确已鲜见具有讨论价值的优秀港片。
演员的青黄不接是一个问题,如今活跃在荧幕上的仍是60 70年代的一票影帝们;但可能更重要的在于缺乏好的故事,和潜心讲故事的方法。
在曾经的辉煌年代,香港是不可取代的全球金融中心,是大陆仰望的购物天堂,而港片则是香港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
不论是紧凑对抗的警匪片,还是无厘头的周氏喜剧,其本质都是通过深刻精准的观察来传递港人的社会状态和生存方式;但随着新经济格局的建立,香港回归,金融中心地位的没落,大陆力量的崛起,港人似乎陷入了一种“身份焦虑”,而这种焦虑也直接体现在了香港电影的创作中。
香港电影尝试通过“合拍片”的方式打开大陆市场,重振港片辉煌,却时常失手,出现水土不服。
而相反的,那些没那么大野心的小众港片,比如“桃姐“,比如“踏血寻梅”,比如“一念无明”,却通过对如今香港社会问题、市民生活的深切观察和细致思考,拍出了特色,获得了认同。
或许,香港电影人目前需要的,不是背着“重振港片”的包袱去谋划下一个无间道的大格局,而是潜下心去,以初学者的态度重新审视如今的香港社会,用好的结构、好的节奏去讲好一个真正的香港故事。
最后,表白男神张家辉,希望男神脱离烂片苦海,早日再接神级剧本吧,哈哈。
个人公众号:35mm小酒馆
长按我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的啦!
还可以,剧情有点乱
2.5。大cast,拍法卻是低成本方式,靠對白文戲推進。嘗試值得肯定,肯定比《反貪風暴》可觀,但那些對白戲都太過交待情節和背景訊息,劇力有限,總在靠大量配樂渲染。結尾更是完全沒有認真弄,搞個滑雪大場面後就匆匆交貨收工,有點hea拍的嫌疑
2019.7.16 东方有线BesTV
合法文件两倍盈利的内销烟草,上市逃税可以修改的企业账目,贪恋金钱乃万恶之源;职务之便行贿受贿的香港海关,罔顾制度不惜一切的廉政公署,贪慕权力在鼓掌之间。伙伴已失去信任,夫妻更无话可说。儿时发誓除掉护士长,少时对赌勾引他人妻,而今执迷除掉大老虎,金钱可以操纵权力,执念将人推入深渊。
如果你为了这个案子不顾一切 那已经是个贪念
以前的港片剧情大体优秀 但因资金和技术问题却细节不足,如今电影人妄想单靠细节就取悦观众卖座电影 就像这场廉政风云 刘青云张家辉这样的豪华钻石阵容 贪污腐败这样的信手拈来题材 如此精细的场景布局如此高级的配乐 拍出来竟然如此零碎平庸 像是在愚弄观众 再深想觉得更像是在作践自己 麦兆辉真不应该止于如此。PS林嘉欣太美。
个人评价:59/100 离开庄文强多年后再度独立执导的麦导想重启一个系列,但是此片作为首部曲显然表现很一般。两个小时的片子竟然感觉不到高潮的存在,可以看出大段的文戏间努力想掀起小波澜,但是却被突然间的打趣或是情感淹没掉了。动作戏几乎没有,滑雪那场似乎也不能算。刘青云渣渣辉林嘉欣都是演技很好的演员,但是此片中的表现不多。这个主打廉政追查的故事起初很吸引人,但是直到中段还没有紧张和压迫感着实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麦导的剧本还是有一定水准,至少复杂程度上就算没庄生高也比同类影片要烧脑一些,但是结尾却用各种死各种复活强行收尾,显得之前大格局最后结束得十分潦草荒唐。总体来说,不知道续集是要继续这个故事还是原版人马讲新故事,个人感觉这个故事的深度没有被充分挖掘,导致观影过程总体很平淡。
冲着刘青云去看的,因为喜欢,也是因为好多有实力的演员你现在不去看呢搞不好他哪天退休不演了就遗憾了。作为一部悬疑犯罪查案电影我觉得很多细节还是没有做好,但是刘青云和林嘉欣虐狗我觉得还行哈哈哈
太多牵强文戏,把节奏拖坏了。
廉政已超越案情侦破的叙事线、部门合作的程序正义猎奇,进入对“贪”形而上的讨论。中段已经点了题:在权力欲、成就感、控制欲,正义感中,同样含括贪字心魔,King & Jack都失落其中。女性的柔情中仍存着Queen的女神守护之力。cool 但是有点太cool。信息量一向大。最后太子爷因为高空行凶被追踪直升机航线定罪,意象妙
感觉说的不是香烟,说的是某电子巨头,毕竟作案过程如出一辙……请导演按照廉政公署真实的一面拍摄,不要自己瞎编,剧中人物单薄如纸,剧情傻的冒泡,但应我们,别为了在大陆过审就让剧本变弱智好吗?
情节紧凑,悬疑一直保持,算挺不错的片子了,评分低估了,7分左右是应该有的,后面收尾没做好,还有就是造疑的顺滑度欠缺
太平淡了,没意思。
结尾节奏没处理好,前面真心不错。
在飞机上消磨时间看的,有点无聊,特别是后半段的幼年场景插入的很生硬……
要遏制的,不是贪污犯,而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贪念。
结局有点敷衍
还可以嘛
评论太低了吧,不至于吧。看看这篇文章谁是大老虎!100%复盘《廉政风云》的全部故事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4739685034476646&wfr=spider&for=pc,电影类似无双,不分伯仲。
太太太无聊了,就和它在春节档毫无水花一样,它整个节奏也是超级平淡,超级无聊了。有人夸的配乐,在我看来也是非常糟糕了。纯靠配乐推动剧情氛围,也是非常没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