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现实泥泞不堪之时,才会想要寻找那一方心灵净土。
由敏卉导演,张嘉益、刘涛主演的《空中之城》有着女性导演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她将“城人之危”拆解,变成中年男人失业,少妇闭经,老年人丧偶,养子对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期待……你看,《空中之城》并不只是婚姻城内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生链条中所有困境的合集。
女性这种直视问题细节的观察,是不同于男性对待或者审视生活的那种粗粝暴躁态度——男人的生活是世界,而女人的世界,是生活的细节。
在导演的镜头中,她网罗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就是那种最后只靠性格惯性生活着的人,他们或她们介于清醒和迷茫之间,有种随波逐流感,就像张嘉益扮演的调酒师老陆,慢吞吞的应付顾客的催促,调酒也是冰块往杯子里随意一扔再倒点酒,毫无技术也没有造型,这种酒一调就是十几年。
就像刘涛扮演的有豪宅有豪车却没有生活目的的白太太,日复一日安稳但重复的的生活,让她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初放弃出国进修的机会而进入婚姻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恐怕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还有丧偶的老马,子女无暇照顾,不问他的意见送来了一个保姆,看到遗嘱,怕老人和保姆日久生情,又擅作主张送走了保姆;还有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小杰,尽管知道自己是被亲生父母弃养,但还是想去拉萨寻找他们……
人总是这样,从一个困境走向另一个困境。
而喜欢这部影片的一个原因恰在于此,她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所有人正在面临的问题,真实的,甚至是具体的问题。
而且,导演在人物的表现上又充满了浪漫甚至奇幻的手法,观众可以在影片中找到每个人所对应的“物品”,比如老陆就像那块充满传说的石头,开始都以为那块石头很重要,但突然发现竟然被遗忘在酒吧的桌子下,和垃圾混为一谈,再后来,就被送了人。
白太太就像那个她在殡仪馆看到的苹果,一个浮在水池里的苹果,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不知道怎么离开,大概,只能等待着腐烂吧。
老马在老伴离世之后,在她的床上铺上她的衣服,那是他对老伴爱的最后证明吧;而小杰没有去拉萨,只是穿上厚衣服围上围巾,在宿舍里拍了背景上雪山的一张照片……人为什么要寻找净土?
是因为要躲在那里,暂时无视眼下的泥泞——而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无需净土,只会站在山顶寻找自我,然后将那块从山顶带回来的石头送给你……这就是生活中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
就不再引申了。
张嘉益和刘涛在这部影片中贡献了各自独特的人物塑造,张嘉益将一个被生活打磨的毫无光泽的一个中年男人塑造的令人深信不疑,妻子神经病并且在医院自杀,女儿结婚、辞职都没告诉他,养子也离开了他,有女人想要养他,他又陷入纠结……那种不思进取的消极,还有仿佛永远无法被击穿的韧性,让人感到悲凉,同时也感到警醒,警惕不要让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而刘涛所塑造的人物则是让女性去反省生活还有婚姻的意义,至少,不要在其中迷失自己。
敏卉导演是个有思考和深度的女性,她的第一部电影《站起来》直面的是残疾人在生活中重新站立起来的艰难和痛苦,这一次,她将视线覆盖的人群无限扩大,让她的“城”里,装下所有人。
《空中之城》:追求“拉萨”人生的安稳 文/王珉导语《空中之城》是一部直面三代人焦虑和挣扎的电影,充分展现女导演敏卉的诚意和女性柔情,既有电影美学技巧,也有情节上的新鲜感,细腻描绘出三种不同状态的社会人。
电影原名《去拉萨》,这个意像的加入不仅使故事更具深度,而且更蹭热度。
主题传递的某些人生状态并非真空,片末甚至有些浪漫: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四平八稳的,但当窗外的雪悄然而至时,是否还能寻得类似拉萨的宁静意境,那一份安稳。
剧情简介该片以成都为背景,讲述了三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因为“拉萨”串起了追求安稳生活的故事线。
他们面对各自的困难和尊严,敢于直面人生困境,并最终和各自的家庭达成和解。
正文看完《空中之城》最大的感受莫过于:“人生苦短”,但愿苦苦挣扎在尘世的人可以早日明白,所有的理想总归是要回归现实,而不是“去拉萨”就可以解决,不是空中之城的理想。
作为一位新锐女性导演,敏卉通过这部电影展现不同其他女性电影的细腻深情,故事看似平实无华,但品味起来却处处藏着灵气和转机。
刘涛与张嘉益的合作全程演技在线,无疑是老戏骨王者之间的强强联手,电影剧情紧凑不单一,画面质量清晰,带着成都的烟火气,紧凑的剧情透露着人们对心中净土的向往。
看惯了主角超神开挂的电影,这次终于有一部是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的生活,将夫妻间、父子间、保姆雇主间,残酷的现实矛盾用文艺的手法娓娓道来。
虽然传导出悲伤压抑的氛围,却又不悲到泪点,恰到好处!
《空中之城》有三位主角,分别是张嘉益饰演的调酒师,刘涛饰演的阔太太,许还山饰演的老军人。
三个人的人生轨迹似乎有些关联,存在着一定的亲属关系,但又没有在电影中有所交集。
电影透过三人的人生,勾勒出成都都市人的浮世绘,特别是揭开调酒师的伤疤——疯妻和其中年丢饭碗的失意苦闷,其他人同样如此,揭开得淋漓尽致。
《空中之城》每一个脸庞都有故事,张嘉益这条故事线像极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似真似假,一顿头脑风暴。
张嘉益一如既往地凸现主角光环,将所有小人物的窘迫汇聚于一身。
一份天天听人使唤的调酒工作,最终竞争不过眼明手快的年轻人,酒吧老板多给他两个月的工资,将他扫地出门。
他回家经常幻想妻子做一桌热菜,但现实中却没有一口饭吃。
养子整天蜷缩在房间不务正业,更窝心的是妻子是精神病患者,总将自己当成歌唱家,不管黑天白夜唱《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邻居不胜其扰报警,送他的妻子到精神病院,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穷有穷的困顿,富有富的心酸。
刘涛这次与平时热门剧中的女强人形象有所不同,锋芒不再,而是化身一位被枯燥婚姻消耗掉所有活力的阔太太。
她甚至因脑肿瘤产生苍蝇嗡叫的幻觉,而在夜里被丈夫嫌弃,她还要开车跟踪丈夫到私家高档住宅抓小三。
她好像不由自主地行进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没有目标,没有行程安排,偶遇到的人,便成为她的情感寄托。
《空中之城》似乎就是边走边拍,刘涛爬上红色热气球飞走,俯瞰成都的风景,飞过广袤的青城山,最终降落在森林小木屋。
她意外碰到在这里工作的张嘉益的养子,两人相约到拉萨,却因刘涛的脑肿瘤手术和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
这是暮年与青春的相遇,这样的阔太太形象内敛凝练,她辗转得知,初恋情人到藏族学校支教,依旧对她恋恋不忘,但面对出轨的丈夫,她只能相敬如宾,把暮年的恋情像床单一样熨烫平整。
最近《我的姐姐》获得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全程在成都取景拍摄,《空中之城》同样如此,成都的都江堰、青城山和老市区……大量城市场景如约出现在电影中,观众可以像《我的姐姐》《前任攻略3》《功夫熊猫》等电影一样,跟随“打卡”成都,感受现代化与烟火气并存的川蜀大地。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相比于饕餮大餐,有时候饭前的一杯好酒更让人心动。
敏卉执导,张嘉益、刘涛主演的《空中之城》就是五一档大片盛宴前的一杯开胃酒,而且是一杯甘醇绵长有后劲的好酒,如果你喜欢现实题材,希望能够通过电影得到一些共鸣与触动,切记不要错过。
作为一位新锐女性导演,敏卉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不同寻常的机敏和细腻,故事乍一看平实无华,品味起来却处处都有灵气和转机。
三位主人公,分别是张嘉益饰演的调酒师,刘涛饰演的阔太太,许还山饰演的老军人,无论从人生轨迹还是情感处境,三个人都并无关联,透过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影片却勾勒出一幅绘声绘色的都市浮生像,把失意苦闷和伤感无奈交织的“城人之危”揭示得淋漓尽致。
张嘉益一如既往地沉稳准确举重若轻,几乎集所有小人物的窘迫于一身,一份平淡乏味的工作,最终也竞争不过眼明手快的年轻人,酒吧老板用两个月薪水把他扫地出门,回到家里经常连一口冷饭都吃不上,十七岁的养子就像鸵鸟一样躲在房间里玩手工,更窝心的是妻子精神失常,总是把自己当成歌唱家,不管黑天白夜地唱一首《康定情歌》,动不动就被邻居叫来的医生抓走,只能到医院去“赎”人。
穷有穷的艰难,富有富的苦闷,刘涛这次与平时热门剧里的女强人不一样了,收起锋芒,化身一位被枯燥的婚姻消耗掉所有活力的阔太太,内敛、凝练,面对既忙碌又镇静的丈夫,心若止般地相敬如宾,枕边床单总是像刚熨烫完一样平整。
老军人则演绎了一种热血老去后的凄凉,年轻时候枪林弹雨,中年时候柴米油盐,等子女都有了出息,手脚也不利落了,老伴去世,他就成了子女眼中的累赘,殡礼一完,各自忙各自的去了,雇来一个小保姆,开始了一段大眼瞪小眼的生活。
三种人生,三种辛苦,谁也不比谁轻松,人情冷暖、甘苦自知,当然,导演把镜头对准这些充满辛酸和不易的现实图景,并不是为了贩卖焦虑和奇情,而是要捕捉这些乌云背后的希望之光。
所以,大家在随着三组人物的脚步进入到这座嘈杂而又凌乱的城市之后,经常会被一些灵光一闪的温情打中,比如阔太太一个不小心,乘着热气球翻山越岭来到了青城山度过了山野一夜,调酒师的妻子突然变得正常起来,给丈夫做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这些浪漫和超现实元素的出现,让影片的温度直线上升升上云宵,在城市上空指出一座喻意纯净的空中之城,为观众缓解时下流行的“城人之危”。
当下都市,机体庞大,就像由几千几百万枚零件组成的机器,快速运转眼花缭乱,人们身不由己的被带入快节奏的流水线,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也承载着经济起飞形成的压力,随之而来是的疲惫、倦怠、冷漠、苟且、黯然,劈头盖脸的艰难。
而《空中之城》就是在现实的根基上建起一座排解内卷的空中之城,让所有现实中的城中人找到出口,这座城可以是飞越青城山的气球,也可以是远在拉萨的雪山,看似高远却并不难寻,因为路径就在这平常市井中,可能是老军人藏于记忆深处的绿皮火车,上面有青春时红颜,也可能是青城山上的一顶帐篷,亦可能是工厂宿舍里一张风景画。
《空中之城》用这样深扎地气又灵光四溢的影像,传递出一份柔软而又坚韧的信念,无论活着有多么内卷,只要适时地换一个角度,就能看到万丈晴空。
压抑的生活,无望的未来,总是想走出去,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去,可是走到路口,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真正前往的勇气。
张嘉译饰演的调酒师为生活而奔忙,干了很多年了,老板嫌他落后于时代,调的酒就这么传统的几样,没有新意,让他不要干了……家里,爱人得了失心疯,一天到晚在家里唱《阿里山的姑娘》,最后被邻居举报被送进了疯人院,还自杀死了,这让张嘉译很悲伤。
领养的儿子又因为父母不是亲生的,一天到晚想着去拉萨。
对自己有好感的发廊老板,表了心意,可是他却踌躇犹豫,让老板娘很不爽,压抑无望地生活让他几乎走上不归路,爬上房顶,彷徨于生死之间……刘涛饰演的中年富家夫人,生活富足,但是夫妻之间早就没有了什么真感情,只是习惯性地相处在一起。
对于不温不火的爱情她已经走了倦意,一次热气球的外飞,让她有机会逃离生活,与遇见的小伙子花前月下,一起到山顶看夜景,帐篷夜宿,还相约一起去拉萨。
但是当她回归生活,一切都回归正常,她也无心摆脱,更多的可能也不想摆脱,所以才有了“那天夜里我已经去过了”的言辞,我想,这是说那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也很美好,拥有记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认真……还有一个老人失去了老伴,却与前来照顾他的小保姆因为相濡与沫地相处变得亲近,脱离现实的生活状态只有日夜陪伴的保姆才最明白,最后从亲近变成了依靠,当儿女发现不妥,将保姆赶走时,老人变得落寞,让他平静的只有与老伴一起的年轻时光,可惜一去不复返了……很多人,都在为生活奔忙,直到他们遍体鳞伤,他们才会停歇下来舔舐伤口,就像片尾引用赫尔曼•西塞的《悉达多》里的那段话一样“你的内心总有一处净土,你可以随时退避其中并在那里成为你自己。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你原来的模样,也许没有人敢打包票,而影片中大家惺惺念念的“拉萨“就是一片寂静的乐土,放下一切,前往心中的乐土,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说走就走,浪漫非凡!
文:田金双
相比男性导演,女导演的作品大都“细腻”且不失“浪漫”。
但反观之,女导演一旦理性、冷静起来的话,却又远比男性更能洞察人心,直指生活的真相。
许鞍华的剧情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如是,敏卉的《空中之城》亦是如此。
《空中之城》中选取三组步入困境的家庭。
颇有深意的是,三组家庭之间看似没有必然联系,却又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儿“亲缘”关系。
影片中的三个当事人,许还山丧偶,张嘉益病妻,刘涛丈夫出轨(或疑似出轨)。
总之吧,每个的人生活都是一团糟,每个人想要反叛,却又无法逃离,甚至无法抽身而出。
同一时间轴上的三个主人公,刘涛被一只“苍蝇”折磨得痛苦万分。
然而在镜头前,我们根本没看到任何苍蝇,哪怕是昏死过去的苍蝇。
在导演敏卉的影像世界里,“苍蝇”只是一场与老公出轨有关的精神暗喻,或病态遐想。
所以,意识到老公出轨之后,刘涛总是不经意间想起那个爱歌唱远赴西藏的初恋男友。
刘涛很想诗意和远方。
只不过,经历一场汽球浪漫之旅邂逅一个17岁男孩之后,刘涛诗意的生活再次回到安分的地上。
而之于人到中年的张嘉益,困境来自于那个很爱唱歌的病妻,还有那个很不省心的儿子。
没人知道病妻身上发生过什么,镜头前的病妻更多时候是日复一日地歌唱。
所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招来邻居的报警,从某种层面上亦隐喻着张嘉益悲催的无声控诉。
事实亦是如此。
张嘉益一直想扮演一个好男人,但在失业、病妻面前,内心被击得伤痕累累。
影中有个镜头:张嘉益刚和独身女人发生一点儿“亲密行为”,听到《康定情歌》的瞬间立马疲软,抓起外衣夺衣而逃。
就像刘涛眼中那只嗡嗡叫本不存在的“苍蝇”一样,《唐定情歌》简直成了这个蔫男内心挥不去的恶梦,不忍直视。
不过,幸好张嘉益的世界并不全是悲伤,还有诗性和浪漫背后的“觉醒”。
所以,失业后在街头浪了一整天的他回到家里,病妻竟然很体贴地给他做了一顿热饭,但随后医院传来病妻自杀的消息。
这一切的一切,就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某些剧情一样,不乏魔幻主义的味道,哪个是真?
哪个是假?!
这顿饭,是对张嘉译内心最大的精神安慰和自我解脱。
影片收尾时,这个看起来蔫蔫的男人似乎找到一份工作。
相比之下,许还山丧偶之痛更多怀旧的味道。
影片中不停是闪散出一个戴着军帽漂亮女孩的脸庞。
不知道这个女孩是许还山的初恋,抑或妻子年轻时的模样。
所以影片结束时,许还山静静地穿上军装,头戴军帽遥望火车远去的方向。
也许,那里就是诗意和远方。
总体来说,这部《空中之城》是一部探讨理想和现实、诗意和远方的作品。
但随着女导演敏卉影像镜头的推拉摇移,最后又从梦幻回归人间,从想理回归现实。
就像某些宗教读物中的“来源于尘,复归于尘”一样,所有的理想都会回归现实尘埃落地。
所以,该片中获悉自己身世的小杰想在去西藏,最后坐在宿舍里,背靠西藏雪山照片拍出“西藏之旅”照片发给老爸马嘉益时,亦成为全片最富有诗意的亮点之一。
至此,观众也随之舒了一口长气,内心的压抑瞬间瓦解。
至此,理想和现实,安分和不分,瞬间达成和解。
身为刘涛的首部大屏幕之作,此番刘涛从头至尾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内心复杂世界的告白大都通过微表情传达,这对刘涛本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幸好,刘涛通过皱眉、颦目等微表情将喜、怒、哀、乐、忧、悲、苦恼等情绪表现得恰到好处。
如果说以往刘涛剧中塑造的角色更多母性气质的话,此番则在该片中将女性的悲喜表现得收放自如。
相比之下,身为老骨戏,张嘉益的伟大之处在于纵便是幽默不经的喜剧也能演成正剧。
所以,当他和女人行床笫之事时,手忙脚乱地脱下外衣,听到“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大失方寸慌乱之中抓起衣服飞奔而去,略有喜感的喜剧瞬间演变成正剧。
这就是一个老骨戏对角色拿捏之问。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敏卉则用另外一种影像镜头告诉观众:婚姻是一座危城,城里城外都潜伏着重重危机。
身不能往,心之所向,理想不在幸福的彼岸,亦不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原本就在此岸。
所以,这部影片残酷也好,写实也罢,这原本就是生活的真相,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文/满囤儿前几年能做导演的女性太少了,于是但凡冒出一个女导演,宣传就会冠上“美女导演”的名头吸引眼球。
这几年女导演的活跃度早就后来居上,已经抢得男导演担忧饭碗了。
于是,这“美女导演”的名头可就不能随便再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囤儿依然要起如此的文章标题,必然是因为4月23日上映的这部《空中之城》的导演敏卉,的确是名副其实的美女。
早在十年前,囤儿曾有幸参加她执导的《站起来》的交流会,只一面之缘便牢记十年。
闲言少叙,我们终究还是得看作品说话。
很多人提到女导演,第一反应大体上都是“细腻”。
囤儿反而觉得女导演和男导演相比,更明显的区别在于“浪漫”。
《空中之城》的主题诉求类似于《大象席地而坐》,都是起始于现实困境的几组人物,在生活中苦苦寻求出口,希望能达到一个让自己脱离苦海重获新生的彼岸。
《大象席地而坐》里的彼岸是满洲里,《空中之城》里的彼岸是拉萨。
只不过胡波作为一个男性导演,始于现实经于现实终于现实,硬是带来了4个小时的现实压抑,令观众苦不堪言。
敏卉作为女性导演,始于现实却经于浪漫并终于魔幻,带来的是99分钟的情感飞行,令观众看有所思。
《空中之城》选取了三组困境家庭。
张嘉益饰演的家庭里,困境来源于妻子的精神创伤;刘涛饰演的家庭里,困境来源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许还山饰演的家庭里,困境来源于突如其来的丧偶生活。
可以看得出,这三个主人公的困境里都有一个不可逆的、不可回避的重担。
如果我们的人生压力就是在被不停地加稻草的话,那么这三个人明显已经被加到了最后一根。
那个不停唱歌扰民的妻子,那些挥之不散的“苍蝇”,以及与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伴的死去,搁谁身上谁能逆转或回避呢?
始于现实确实很容易让观众感到压抑,不过《空中之城》的后续发展,让我们看出了女导演的不同之处。
片中的人物在行为和言语上,并不拘泥于现实,而是存在一定的浪漫色彩。
比如张嘉益这个角色的工作竟然是酒吧的调酒师,其服务的老顾客更是吹嘘自己各种登山经历的老板们;刘涛这个角色虽然很现实,但她学生时代的恋人却干了件极其浪漫的事——去拉萨支教;许还山这个角色更是戴着军帽挎着军用帆布包,以抗美援朝老兵的身份走进了现代的都市人流之中。
这种浪漫色彩还体现在摄影上。
片中有个段落一定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刘涛因为误触开关被热气球带上高空,来了一场“奇幻漂流”。
这种意外于现实中,那一定是危险与恐慌并存的,而在《空中之城》里,却变成了对现实困境的舒缓。
导演没有拍摄惊险的镜头,反而是摄取了很多沿途的美景美色,配上了柔光和平稳的节奏。
你不知道热气球会把她带到哪里,但你知道至少在热气球上的这段时间,她的心终于得到了平静。
她终于向渴望已久彼岸迈进了一步。
对照《空中之城》的结局,突然觉得很多男导演多少会有点儿死心眼,设置了彼岸就一定要抵达彼岸。
在敏卉这里,彼岸不一定是非要以抵达为结局哒。
本片三位主人公在面对各自的困难和尊严后,其结局都或多或少地有出人意料的成分。
这种收尾方式,甚至有了些魔幻色彩。
原来彼岸不一定是要用身体去抵达的。
或者说彼岸并不需要是一块现实的地域。
你可以用精神去抵达彼岸,比如刘涛的角色在片中曾说“那天晚上,我已经去过了。
”彼岸也有可能只是你自己眼中的一个目标。
张嘉益的角色坐上行滚梯时遇到故障,上行变成了下行。
他并没有顺势下去换其它电梯,而是在下行的滚梯上艰难地上行。
影片看完,突然很想试一试片中提到的那块枕着睡觉就能梦到下雪的石头。
因为当你经历了始于现实经于浪漫又终于魔幻的这么一段影像旅程后,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找个之前不太相信的东西试一试。
我实在不知道从何吐槽。
开头出现的石头本以为会贯穿全剧交代清楚,老爷子和保姆自己家人出现的比主角还频繁。
像是好几个导演拍了不同的vlog,后期剪辑再合成完一整部电影,各个线索之间不能说没有关联,是它根本就毫无关系啊!!!
所有的点都没交代清楚,唯一有用的就是阿珍说给男主孩子介绍工作,最后青城山下遇上了坐上热气球下来的女主,离谱的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结尾会屋里飘雪花。
就离谱就这样吧
我实在不知道从何吐槽。
开头出现的那块儿石头本以为会随着去拉萨这条明线引用并贯穿前文,一共出现了三四次的石头,但毫无关联。
女主要去拉萨、男主儿子也要去拉萨,最后拉萨之行变成了男主儿子在拉萨的照片前拍照给父亲发过去。
保姆和老爷子的线最后也没交代明白,明明是去拉萨,老爷子家人和老爷子出现比主角都频繁。
唯一有关联的大概是阿珍开头和男主说帮孩子介绍一个工作有关,最后就是因为这份工作在青城山下遇上热气球降落下来的女主。
最离谱的就是自杀的男主媳妇儿和家里飘雪花。
这部剧仿佛好几个导演拍了不同时长的vlog,最后剪辑给它合成了一部电影,不能说线索毫无关联,它是真tm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就离谱!
三个不同的故事人,面对生活也有着不一样的人生和理想(公众号:评丫)
《空中之城》(原名去拉萨)电影是一部人自我救赎的电影,拉萨只是象征着每个人向往的地方,去哪里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自己丢失已久的信仰(公众号:评丫)
毕竟信仰是人这一辈子活下去的支点,他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
拉萨是一个 近乎乌托邦的别处,指每个人内心的向往:总有那么一个你一生都想去,但一直没有去过的地方。
信仰可以是崇高的,也可以是平 静的,但人的一生总得相信点什么,生命才有支点(公众号:评丫)
现实与理想,总要有一个在远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空中之城,那不是虚无的空中楼阁,而是满载梦想与希冀的理想之城。
生活不易,每当重压来袭,总想有那么一刻想要逃离,在电影《空中之城》中的几位角色,虽然人生际遇并不相同,但他们的内心却都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地——拉萨。
没错,就是郑钧在《回到拉萨》中唱到的“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的唱,就没完没了的跳”的那片圣洁的天空之境。
《空中之城》是由新锐女导演敏卉执导,张嘉益、刘涛、许还山联袂主演的文艺剧情片,故事分别讲述了三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在面对各自的困难和尊严的时候,所作出的坚持与抗争,他们分别是面临中年危机的酒吧调酒师陆柏承,为了婚姻放弃了艺术事业,却又不得不面对来自爱情被骗重压的商人太太白融,以及丧偶后更加思念曾经的峥嵘岁月的老军人老马,当然,自幼被收养,一意想逃离的小杰,则代表了少年一代在逆境中的成长。
由此,《空中之城》犹如一幅镜像,通过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不同时代人的生活境遇,让我们感知到一个凝练的现实社会生存态的全景图。
虽然每个人的故事,都有着太多的个性化表达,但对于观众而言,还是有许多的共情之处,少年的叛逆与敏感,青年的选择与放弃,中年的艰辛与困惑,老年的无力与不甘……总有一种,能在我们身上找到同款。
无论是一块采自雪山的石头,一张拍自高原的照片,还是一次无意间跟随故障的气球的流浪,或者是一次在山间草坪上露营的偶遇……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刻想要逃离,而拉萨,无疑又是最具诱惑力的圣地。
《空中之城》的故事发生于成都,这里距离拉萨超过两千公里,却是许多奔赴雪山之巅的旅人们补给站和起始点,无论是骑行、自驾、或者是转乘航班,由此,将镜头聚焦于这个看似距离拉萨“可望而不可即”,却又可能说走就走的地方,想必也是经过了导演的深思熟虑。
《空中之城》的导演敏卉,对生活有着细腻的观察与还原,在创作层面又相当强烈的个性表达,其导演处女作《站起来》,曾入选亚特兰大电影节、鹿特岛电影节、以及纽约新电影新导演,并展映于纽约林肯艺术中心。
如今通过《空中之城》这部影片也能感知,敏卉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刻意的炫技,而是将故事和人物推至高位,尽可能的隐匿去创作的痕迹,由此赋予了《空中之城》极具纪录片质感的真实与深刻。
而她对于许多生活细节的捕捉,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剖解,又超出了常人的感知范围,或许这便是女性导演的过人之处。
且看今年执导《你好!
李焕英》和执导《我的姐姐》的殷若昕,也都奉献出了好口碑与高票房作品,将于4月23日公映的《空中之城》将再一次让观众对女导演有了更深度的了解。
片中的几位主演,也都是当下炙手可热的大腕儿:许还山老爷子早已凭演技封神,对自己出演的作品是精挑细选,从未失手;张嘉益刚刚凭《山海情》、《装台》再获一波强势关注,他俨然是中年演员群体中的佼佼者,而刘涛近年更是不折不扣的影视综劳模式存在,仅就当下,除了电影《空中之城》,还有电视剧《大宋宫词》、《陪你一起长大》,综艺《我是女演员》等多部作品霸屏,是不折不扣的热度一姐。
如今,几位演员在4月23日携手共赴《空中之城》,或许也是意在五一黄金周既临之际,让我们更多考虑有关生活有关生命的真实目的,看过影片之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追寻属于自己内心的“空中之城”,或者在映后的思考中,更清醒生存的价值和方向,无疑都是《空中之城》这部影片所赋予的现实意义。
这排片和关注度属实感人;感觉导演拍得真的很用力,也看到了很多东西的影子,但终归是太过温吞;刘涛的大荧幕表现属实称不上精彩
有点乱。
这……是我期待过高了,二星给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
这么好看的影片为什么如此低调,没有人关注呢
人生的无奈!
去了拉萨也解决不了太多的痛苦。内心的净土,就在那儿看你找不找得到。
老演员许还山的功力真是不一般,张嘉译也是,对这种平民角色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可惜的是每个故事都不完整,意犹未尽,收尾太仓促,感人情节不少,但总觉得有些零散,想要深刻揭示某些东西,但在表达方式上显得力不从心……
你内心总有一处净土,你可以随时退避其中并在那里成为你自己。——赫尔曼.黑塞《悉多达》空中之城片尾字幕放送内容。表现的成年人心酸和无奈淋漓尽致。改变很多时候不是勇气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和曾经的记忆告别。谈何容易。治愈成年人只能是失忆,如剧中老年痴呆的马爷爷。而他的孩子们却把新进入他世界的保姆招娣撵走了。自己失去记忆,而孩子们的存在却永远时刻提醒着。不知道谁悲哀,谁得意。
毫无剧情可言,根本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东拉西扯,胡拼乱凑。也就俩大明星撑着…
每个年龄段都有困惑,天空没城,有的只是虚幻……
太压抑
他最后是跳下去了吗?(妻子离世 女儿嫁人 儿子稳定 自己孑然一身?)热气球飞的有些离谱!
看过
不知所云
成年人了 怕啥子哟…… 跑马溜溜的山呀~ 对不起
人情冷暖甘苦自如,喜欢张嘉译刘涛,剧情不太好,看的没感觉!
不管是构图,取景,还是演员的妆造,台词,每个方面在细节的处理上都很恰当,足可见《空中之城》主创团队满满的诚意以及不可小觑的实力。
突然一下失去自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去西藏可以疗愈,时不时以在藏区工作过就打趣西藏不过是"有钱是净土没钱净是土"的地方,也许我真的太假,什么也不是。
不是罗蓝山,大概不会联想这是一部八年前拍完的片子。其他人貌似变化不大。料想创作过程不易,最终也无力作太多质感上的包装。但导演还是实现了影片的完成度与气质的贯彻。影片讲中年焦虑,生活漩涡,逃离与无法逃离。中意的段落好多。张嘉译恍惚分不清梦境,妻子又端正做一桌子菜,吃得好开心。刘涛被少年单车载着的画面,还有路边摊吃面。
字幕:陆柏辰,片尾字幕:陆柏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