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沃尔塔的口音学的好重。
影片的背景是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凡是说到屠杀,即便是杀了一个人也要加个大字吧。
影片涉及到的战争和宗教元素本身是富有争议的话题,故事把大环境下的战争浓缩为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和复仇。
了解这部电影还要多多读读波塞尼亚战争的背景。
还是不太明白故事中两个人物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美军不是来波塞尼亚救援和调停的吗?
那为什么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波塞尼亚人要报复美国人。
用特别的角度反思战争,结束的时候一直以为会出现“鬼子来子”那样的结尾,却发现完全不同。
最初以为这是因为文化差异或是电影人的思维投射所造成的区别,不过认真想一下觉得...可能还是描述的战争时段不同的原因:“鬼子来了”是战争期间,而这部电影,是战后的时段,每人都有更多的反思余地。
稍有些血腥,但电影还是很棒。
麋鹿的眼神...想起了和肚肚告别的时候,一阵心酸
哎,主旨牵强。
两位老人家辛苦了,拍的,呼呼喘气,累坏了。
可是,哎妈呀,剧本是谁写的呢。
约翰·特拉沃尔塔,整个就是一个话唠,哎,少说几句会死啊,哈哈,不过,估计是憋屈了18年给高变态了。
可惜两位演员了,总之,牛刀杀鸡了,演的假假的。
很想写点赞美词,是在无语。
晚安吧。
说句良心话,这不是一部烂片,至少我认为摄影相当不错。
导演以此种角度反映战争,可谓奇技淫巧。
好吧,结尾那个冷笑话我笑了。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神父,我是否应该告诉她战争已经结束?
你反人类,我去解放人类;你杀了我的战友,我杀了你的战友;你把我绑起来,揍了我一顿,我跑了;我又回来把你绑起来,揍了你一顿,你也跑了;你又把我绑起来,揍我一顿,我又跑了;我回来再把你绑你来,狠K了你一顿;最后,去他妹的复仇,握握手还是好朋友,你和你的小酒说着“www.ycbdt.com”,我跑去看我的孙儿。
一开始流畅的风格还是看得蛮舒服的,毫不拖拉,两人间的对话也相当有趣。
但战斗还没到一半的时候各种反转就真是让人怀疑他们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而且一些刻意而为的镜头也比较明显,感觉就像写作文的时候,这里要引用名言,那里要点题一样 直到影片最后,全片唠叨了那么多,已经不大记得说过什么,也没体会到两个主角的心情,就这方面来说,《杀戮季节》不大成功啊
如果不是德尼罗跟特拉沃尔塔的加盟,这部电影还只能算一部导演驾驭的不好,算是三四流之作。
最大的过错就是拖沓跟无聊。
然而因为有两位男星的加盟,加上一个还不错的故事框架,这样的叙事水准跟可看度就太不令人满意了,从画面跟完成度来讲,导演的诚意还是有,但是能力不及,糟蹋了剧本跟演员。
本来复仇的故事就很有看头跟想象空间,更何况还是一对战场老兵之间的恩怨情仇。
导演用了太多的篇幅去展现德尼罗扮演的老兵的个人生活,而两人正面冲突的主要情节就弱了很多。
一个好的故事框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亮点跟故事性,这个故事商业性最好的版本就是孤独而有负罪感的老兵独自隐居,那个曾经战场上的对手有一天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于是两人在山上展开了一场只有两个人的战争,他们熟练运用战争生存技巧,你来我往,老兵从一开始受到突然袭击本能的使用职业技能求生的被动心态慢慢开始转变,在相互的追击中,反派展现了自己的残忍一面,两人战场上的恩怨情仇在对话与闪回中逐渐清晰,反派一定要刻画的凶残不尽人性,就像一个冷血的复仇机器。
老兵在对峙中慢慢实现对自我精神的救赎,成为一个正邪对抗的故事,最后英雄获得胜利。
导演选了对人性的探讨,却碍于能力,用一种拙劣的表现手法来呈现给了观众。
本剧因为沃尔塔扮演的是反派,让他去扮演一个杀人机器肯定是没有物尽其用,于是一个亦敌亦友的对抗故事展现出来了,这本身没有问题,拍好了肯定比前面所述的“史泰龙版本”更能经典长存。
但是这种亦敌亦友的情绪是应当从对抗开始的,在相互的狩猎中慢慢酝酿,尤其是安排几次精彩的对手戏,互相开始产生一些作为军人对对方技能上和事物认识的一些欣赏。
当然这个对手戏一定不要是面对面的肉搏,最好是智力上的。
因为这样才最容易产生共鸣。
沃尔塔的角色应该是有人性的有故事的一个角色,复仇只是个人恩怨,心结难开,不是睚眦必报的冷血杀手。
故事最后应当在一次正面的决战中,前面不断酝酿埋伏的相互欣赏得到了释放,沃尔塔的心魔解开,两人都得到了对自我的救赎。
可本片恰就将应当极其重要的对抗内容变得鸡肋不堪,两人一开始就正面对上头开始肉搏,整个剧情就是你虐了我一次,我马上反虐一次,然后大家再一起互虐了一次,三个回合后就释怀了仇恨。
台词说教意味浓郁,对抗情节节奏缓慢,内容散乱不堪。
本片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这两个人都是战争后遗症产物两个人的内心变化,以及对话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老兵不能忘怀过去战争中看到的,做过的。
最后一声枪响,在最后交代到了,那是经过内心非常久的挣扎才开的一枪,最后他也交代,在那场战争中感觉到的一切,他走了极端,一个人封闭了起来,不愿看到自己,只是不愿从镜子中看到以前的一切,大胡子也是极端品种,死过了的人似乎都不怕死,继续回来找老兵单挑,但是他的目标只是让老兵接受挑战,然后迫使老兵交代罪行,向上帝忏悔,然后送他上路。
结果,在和老兵一次又一次的车轮战后,两人开始断断续续的说到了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以及痛苦,其实他们都是受害人不是吗。
战争是一场公平审判,也是一场残忍杀戮,在战争中所堆砌的尸体,就连上帝也无法直视,我很想问,上帝如果参加战争,那么他该宽恕胜方,还是败方,3可能,,连参加战争的自己也宽恕不了。
剧中两个主角都是一种典型的心理,也是很现实的心理就像两个在互说罪行的时候可以看到,战争的盲目让2个人都蒙蔽了双眼只是看到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而未能看到他们带给别人的伤害别人弄疼你,你也去弄回别人,这很正常,但你见人就弄就不正常了对吧,所以剧中一直讲上帝,上帝,为什么讲上帝,因为上帝没参加,就像看着你和别人打架的旁观者一样,你讲他,只是希望他能支持,和理解你,然后宽恕你,说你是对的,别人错的。
但真正两人坐下释怀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糕,只是,你还没跳出那场可恶而蒙蔽你双眼的战争而已,当一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就让他结束吧。
故事讲得很出色,来来回回的狩猎与被狩猎中揭示人性中的那一点善。
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就永远的发生了,我们不能改变什么,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犯了错,不去改正,还要一错再错下去?
影片画面很有味道,在不急不缓的讲故事,然后把思想一点一点的表述出来。
这本就是一个有点超现实的电影,非要追求完美无暇,那这个故事就不会出现。
人性本就是在对和错中上下浮沉,最终找到一个自己能过接受的平衡点。
五颗星……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猎人前往山中猎熊,遭遇,力有不逮,被熊爆菊;时隔数日,心有不甘的猎人再次上山,遇熊,爆菊x2;卧薪尝胆的猎人修养许久第三次进山,殊死较量后,熊一边剔牙一边对胯下的猎人说“你丫是来打猎的,还是来找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该直面内心真正的渴望,不要用谎言欺骗自己,到头来遭人鄙视。
《杀戮季节》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和上面的故事殊途同归。
罗伯特德尼罗、约翰屈伏塔这两位年纪加在一起超过110的老大哥在森林小屋里以复仇之名证明了基情万岁的真理。
影片开始,有模有样的加入战争背景,让观众了解这场记恨几十年的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从二十世纪等到二十一世纪,眼看着仇家老到脖子都快埋进黄土了,老兵A一脸忠良地接近老兵B,为了复仇不惜卖笑陪唱,直到条件成熟,老兵B简直就快把他当成莫逆之交相见恨晚之际,老兵A突然反水,告诉老兵B“妈蛋,谁跟你嬉皮笑脸,老子是来杀人的”。
后面的情节就突然进入了AB循环模式,一会是屈伏塔把德尼罗吊起来玩绳缚艺术,一会又是德尼罗将屈伏塔绑在案板上大搞男体盛,在之后的互博追逐戏中,山林里不时传来两位男主角愉悦的嬉戏打闹声。
当我已经出离愤怒,觉得“导演你玩够了吧”的时候,两个人竟然在影片结尾面对夕阳手牵着手坐了下来,顿时我心中数万头草泥马以大合唱的形式念出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说老年人的情感世界,我们终究不懂啊
《杀戮季节》:2013年的电影,整部电影基本就是罗伯特德尼罗和约翰特拉沃尔塔的对手戏。
两个人轮番占上风,折腾来折腾去。
结局还真让我蒙对了,两个人最后没有人拼出一死一活,而是和解了。
电影前面的铺垫就是把两个人都放在了战争受害者的范围内,那么不论哪个受害者胜利或者死亡,对电影立意的高大上来说都不是太好的结局。
唯有和解,两个人彼此放下仇恨(主要是特拉沃尔塔放下仇恨),让自己也平静一点。
电影立意很高尚,但如果生活中真发生这样的事情,谁干让自己去冒这个风险,让对手再有机会弄死自己??
(里面的音乐画面不错,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毕竟两个大神级别的演员在撑场子)
没有说的那么差,从杀戮到止杀,最后两个人都得到了心灵的宽恕,开始重新直面家庭,社会,导演想通过这些来反思战争和杀戮对人性带来的杀害。
前半个小时带入感很强,全片自然画面摄影优美,本身暗示着自然与杀戮的对立。
虽然两位主演不断转换猎人和猎物式的互虐是为了给心灵转变做铺垫,但还是感觉拧巴了,不自然,反而没能给观众带来指引和共鸣。
一般
PK情节不错!但救赎说教实在是没共鸣……
奔著老戲骨去的,不過著實很讓人失望啊~
看到结局发现和谐社会
反思战争的电影 约翰·特拉沃尔塔 / 罗伯特·德尼罗 2个老头 拍动作片 没想到。英雄里的皮特你怎么了 就这样打酱油啊
循环往复,握握手,各走各路
7/10dvd
磨磨唧唧瞎折腾,真没劲。
老戏骨飚戏什么的最有爱了
无关杀戮,只关救赎
两个老戏骨之间的演出,节奏不错。
两个人的对手戏,讲述的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风景不错。杀与不杀只在一念之间。狩猎是一种过程。
深山里的风景如画,非常美!整场都是两位老牌动作的对手戏,看着过瘾。
这片子很有内涵,让人对仇恨、杀戮、人性有另一个见解,尤其理想化的结局。剧本是好剧本,导演还是差了点。可以再直白点表达内涵就更好了
一来一去,就感召了.....
隐藏在蹩脚动作戏后面的温情说教片,风景镜头和音乐不错!
忏悔比不上冷笑话。
拧巴的故事,刻意到不忍直视的各种反转,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式救赎心理,这就是你们老美想要的战争反思方式对吧?
导演镜头切这么快是要作死么,就没一个镜头能持续5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