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周迅刚刚拿完香港金像奖、金鸡奖,演完大热的《如果 爱》,签约华谊当一姐,与李大齐如胶似漆。
2007年,桂纶镁刚被周董《不能说的秘密》钦定女主角,文艺风女主第一当仁不让势头正盛,与周董半真半假的绯闻到处都是。
2007年,张雨绮刚刚演过《长江七号》,还没有与星爷撕破脸,与某公子厮混正酣,艳光四射,生活事业两得意。
2007年,徐克刚刚完成《七剑》,在各大电影节斩奖无数。
却恰逢此刻被疯传与多年生活工作的soulmate施南生冷战,有报道两人已离婚,但没回应过。
徐克在稍后的北京发布会上只说一句,他拍这部电影,主旨是向“永远是最好的女人”施南生致敬,这部电影就是《女人不坏》。
离开了武侠风,离开了新古典主义的徐克,剑走偏锋,拍了一部深海探险片,并无火花;到这部《女人不坏》的时候,已经有人哀叹“徐克老矣尚能饭否”,作为一部打着“中国版欲望都市”宣传口号的现代都市片,作为罕见的一部以北京为大背景的女权意识电影,徐克也态度很明朗,不过是一部商业取向明显的轻松贺岁片,能把故事讲完整,顺便再讲点道理,让人们也许会思考一下下,已经足够。
对应徐老怪早期的《刀马旦》坚定信仰、物质现实、彷徨无措的三个女子,这次依旧选择三个女性角色,一个学呆子周迅、一个女汉子桂纶镁、一个万人迷张雨绮,分别配给了流浪歌手冯德伦、木讷男彭于晏、万年男花瓶方中信,而这三个男人身上,各有各的缺陷,流浪歌手太野,木讷男太懦弱,男花瓶太心毒,只有一个合乎所有美好男人条件的男人,他就是高以翔所出演的X-man。
X在片中把三个女人,三段相对独立的故事窜接起来,是整部片子不可缺少的灵魂人物,窃以为,也是徐克下大力气阐述的电影的主旨的化身:无论多完美多梦幻的男神,总会有走下神坛走近你身边的这一天,人心都是肉长的,爱与情,灵与欲,都是一样的。
男神,首先也是你最完美的男人,没有欲望,便不会是人,不是真人,也不会是男神。
对于学呆子周迅,X是她梦寐以求的男人心中的前行方向和终极目标,是她书房中突发的那段乱世佳人式梦境里的白瑞德;对于张雨绮,X是她完全吸引不到,不受她商业铜臭所摆布的那个天皇巨星;对桂纶镁,他是她孤独童年里视为亲人的唯一的寄托和陪伴,他身上,承载了太多她对亲人、对家庭、对人生温暖的寄托和象征,她视他为她唯一的未来,事实上当这种未来突然真实降临之后,她又畏缩不前了。
整部电影处处充满对女性面对情感问题跃跃欲试又叶公好龙的心理矛盾、戏剧冲突的递进表现,到底女人们追求的,和实际需要的,口口声声想要的,和到了手最适合的,哪一个是真的?!
恐怕每个人都没有答案。
生活原本就没什么道理。
似是而非的屈于求全,未必真真切切忠于内心。
X这个角色原本是属意刘德华来演的,据说刘天王最初确实也答应了,但2007年突然爆出的杨丽娟事件,使突然卷入舆论漩涡中心的刘德华无论如何不敢再接手暗喻如此明显的角色,这个角色,如我们所知,徐克找到了我们家的爱豆高以翔。
那时候的高以翔,是刚刚从加拿大回台湾两年的演艺新人,并没有接受过什么很正规很系统的表演训练,虽然在台湾也演过几部电视剧,但当时最好的成绩也不过就是男二号,中文尚在学习中,圈子也主要以时尚模特圈子为主。
阅人无数善于挖掘演员的徐老怪不会没来由轻易看好一个人,在这么吃重的一个角色上,他用了这么一个新人,开启了高以翔的大银幕之旅,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外形上,高以翔高大英武的外形,是绝对的天王巨星不二人选,外形分足够有说服力。
其次,高以翔在X出场的几场有限的重头戏中,表现可圈可点,欢迎大家重点去看高以翔被堵在北京三环路上到不了拍卖现场,找桂纶镁帮忙坐摩托车去拍卖会那场戏,老高按剧情是先焦急,开口向陌生的桂纶镁求情,遭到桂纶镁自来熟的问候待遇倍感讶异,坐后座从抗拒到所谓“费洛蒙”附身被吸引,爱上桂纶镁,身心酥软到完全陶醉沉迷。。。
这一系列微妙演绎,几乎没有几句台词,全部靠微表情和小动作。
作为一个出道不足两年的新人,面对诸多大牌,不但没怯场,还能如此出色地交出这么一份完美答卷,我想徐老怪心里无疑是满意的,我看到当年的好几个豆瓣评论回复都在问,这个x是谁演的?
怎么这么帅这么好!
但事实上看后来的报道,这场戏桂纶镁开摩托车的技术极其凶险,因为根本没学会开机车的她,坐在她后座的高以翔,只能以两只脚作为她的辅助支撑“撑”起机车,同时再演绎如此内涵丰富却又毫不浮夸做作的一场重头戏的,其难度更加难以想象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面对包含有影后级诸多对手,在古怪刁钻有名的怪人导演手下,一上大银幕就能演绎到这种程度,也足以啧啧令人称奇了吧!
这部戏里,摩托车后座定情是一场戏;拍卖会亲吻假桂纶镁是一场戏;得知桂纶镁是真的桂纶镁又是一场好戏,还是吻戏;最后说服桂纶镁跟自己回香港,已经显露出高以翔温存美好的本真一面,颇有后来亿年暖男王沥川的影子。
Xman的戏份,就这么多,作为一部女人戏中的男配角,还是非官配的三个男配角之外的配角,高以翔的眼神、肢体语言,台词功夫都足够优秀,面对影帝影后级戏霸没有丝毫露怯,场场戏,无论是天雷勾地火的男女相遇,还是露天舞台肆意潇洒,还是暗夜里温存已久的深深一吻,他的笃定,他的强大气场,强烈地带入你,他就是天皇巨星!
天皇巨星就是他!
我不觉得再来第二个人可以有这种说服力,哪怕刘天王来了,也不见得比他完成得更好。
桂纶镁本身从文艺小清新到朋克女跳跃太大,表演放不开,注定是一场失败的冒险,更可怕还用了配音,整体上至少影响了电影三分之一的感官效果。
张雨绮很惊艳。
周迅在有了大齐之后未免有些伺娇逞凶,在片场还妄图灌醉高以翔看看这个一向沉默的大男孩本来面目到底是怎样的,结果迅哥儿自己大醉而归无功而返。
高以翔的内心素质可见一斑,那时他刚23岁哦,刚入圈一年多哦,他真是一个内心有乾坤的男子,外圆内方。
他不盲从,不功利,他也许很少说,但是很多事,他行大于言。
女人是不坏,当一个女人处心积虑有意有计划试图抓住一个男人的心时候,女人其实已经是失败了,因为首先她们已经承认被臣服,那么建筑在这之上的所谓成功,就算得到了,那又怎样呢?!
就像我们此刻,爱高以翔。
这部片子刷新了我对电影的认知,打破了我对电影的思维局限,全程观影全程高能,我甚至可以毫不费力的把杂乱的情节复述出来。
当我兴致勃勃打开豆瓣,发现这片子只有6.0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无数个问号????
天啊,这部对我而言可爱至极的片子,居然干不过某些套路烂梗的商业煽情电影!
对比某些煽情而刻意的爱情,我更喜欢这样荒诞而真实的爱情,光怪陆离的色彩下折射出的是现代社会中爱情的缩影。
金钱,物质,外貌,性征。
这些事实存在而又被刻意回避的事实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刺破虚假的泡沫,我们依旧看到了假惺惺的爱情光彩。
一开始,那间色调奇特的酒吧里,泛泛僵硬的动作和对面维族男孩莫名其妙的搭讪词混搭出荒诞的开幕式,近景切特写,导演似乎一点都不克制自己的创作欲,将那份容易被鄙视的风格化浓缩到了每一个镜头中,而我只能狠劲咽着唾沫,咧嘴傻笑。
卡通的插入令影片的风格更为特立独行,那些透着一股子瓜劲的幻想与梦境,那满满塑胶廉价感的字体,那网感十足却又像摇滚一样个性鲜明的人物介绍...我想起了《罗拉快跑》,但这部影片在荒诞的大胆上技高一筹,他敢于用廉价的质感挑战廉价的主题,抛弃了电影界最适合解读的深度主题,选择讲述一个傻逼外壳的爱情,连费洛蒙这种逻辑漏洞百出的设定一并用上,最终呈现了一部群魔乱舞的爱情摇滚乐,更搞笑的是,他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迎合观众。
不得不说,爱情这一个本身就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主题,很难用荒诞包装出高级感来,但导演好像无所谓,整部片子透着一股子港痞的味道,高级?
吃屎吧!
整部影片,最令我惊喜的还是色调,仿佛万花筒般绚丽夺目,看得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根本没空去思考什么母题价值,满脑子只想的是,哦,这个故事太棒了!
其次是许多情节的表现,泛泛跳舞时傀儡般的动作设计,仿佛一个仿真木偶任人摆布,但导演没有塑造哪怕一丝隐晦的沉重,哪怕是泛泛选择依附一份不可靠的爱情,影片的基调也是华丽而欢乐的,甚至于后面泛泛的生日时,你对她的孤独寂寞感到了麻木,产生不了丝毫的共情与怜悯。
荒诞嘛,从一开始就应该摒弃了正常的逻辑,自然感情也不可能恰到好处感人至深了。
人物设计最亮眼的是无敌唐露,她从一开始的拒绝做小三,到后面受费洛蒙影响爱上了巫古农,编剧好像跟这个人物开了天大的玩笑,让她栽倒在她最不屑的爱情泥潭里去。
而最后,心爱的男人结婚她戴着墨镜故作淡定的抽烟,到后面男人告白她却在众人的围观下选择潇洒转身,皮草随意搭在肩上,眼泪却哗啦啦流了出来。
这样一个虚荣却真实的女人,她的爱情永远赢不过面子。
我以为导演会在这时选择戛然而止,或是点题升华,然而不,导演选择借泛泛的口说出结局。
“胜负还没有决定呢。
”这和电影一贯的留白背道而驰,此时本应该选择让观众自我脑补唐露的结果,但导演却选择大大方方把糖递到你嘴边。
在我的认知里,优秀的电影不会明确,他永远会留给你一丝暧昧,让你猜,让你捉摸不透,就像是拿着一颗撕不开包装的棒棒糖,你知道是甜的,但你吃不到嘴里,你心里难受。
这个导演不,他把糖直接塞你嘴里,然后朝你笑一笑。
“甜吧?
甜就对了!”刚看完,乱说乱写。
总结起来俩字:牛逼!牛逼死了!
工作以后,人开始变。
对着屏幕,看不下电影,节奏太慢。
躺床上对着电脑,睡得很快。
小时候,总不理解大人们对着电视就睡,如今亲历了,明白了。
所以去电影院。
反正第一年挣钱,并没有什么心烦事。
废话说完。
《梅兰芳》优点:1 主题充满争议,而且引领了一种文化视角(京剧与现代生活),所以将是未来一年的电影奖项的常客。
2 第一段很赞,可打89分。
3 没有脑残片段。
缺点:1 改编名人传纪,篡改处受人质疑,未篡改处轻重也难把控。
传纪电影的麻烦事。
2 后两段逐渐沉闷,一部160分钟(在影院耗了我三小时)的作品,很难让人不走神。
其实整个剧情设置张力都很一般。
3 黎明是弱点、孙红雷的表演越加夸张。
始终如一的,只有第一段的梅兰芳和十三燕。
总评:75—80。
对于爱好文化电影的人分数有加成,对于不喜欢京剧画面的,酌情递减。
《非诚勿扰》优点1 整个剧情虽然行散神散却游走自如。
笑点均匀,观影现场一直十分捧场。
冯氏喜剧,就是这么抓人。
2 葛优代表了市井味道,舒淇则维持了文艺气息,这部电影在宣传时打的旗号是“最温暖的电影”,至少意图上一网打尽所有观众,而实际表现上也不突兀。
缺点:1 整个剧本太通俗,看过则忘。
所以并不经典。
相比以前的冯氏喜剧,实在太平淡了。
基本上就如在dvd上看《手机》一般,没有《不见不散》《天下无贼》那样的印象深刻的部分。
总评:70-85。
对于喜欢葛优的人分数有加成,对于不喜欢公路片和喜欢特别有才笑话的人士减分严重。
《女人不坏》好吧,打分从55—85都有。
我今年最期待的电影之一。
我看了两次。
首映当场,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都有点懵,希望去消化一下。
无厘头的爱情故事,荒谬的感情,没有紫霞离开孙悟空的那种煽情,整个故事里的爱情虚无缥缈。
电影对于流行元素的把握真的让人觉得就像一个带着童心的老头在网上冒充90后,大体有点像,却总别扭。
对于摇滚的打造更加把一些严肃的音乐爱好者雷死,所谓的朋克不是朋克,所谓的摇滚却太流行。
……想抓它的毛病实在太容易了。
但是,请允许我私人给它加分。
带着这种感情因素和敬意,它是今年我看过最感动的作品(弱一点的是《赤壁》上,同样很争议的商业片)。
真正的生活并不圆转,往往你以为能解释的时候,它已经翻开了另一页。
说的有点玄乎,总之生活本身就没有那么完美的故事,无论看多少高尚纯粹有才的经典电影,无聊时不经意哼起的却是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香港式的电影,骨子里就是这种市井气息。
很山寨,很无厘头。
但是我喜欢这种感觉,尤其是喜欢这种感觉下的励志电影和爱情电影。
鼓起我们做一些事情的勇气,往往是不可以解释的。
周星驰扮演的小人物的悲欢,让我们可乐的背后,是主人公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觉以及随着感觉走的各种尴尬经历。
有一种生活中的奋斗,不是你明白该为了家庭为了自己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你自己也不知道任何理由和借口,只知道坚持。
不举周星驰片子的例子,推荐你看《柔道龙虎榜》。
“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首音乐、某杯咖啡,某个撩拨的姿态、某缕发丝,你有时就是这么无厘头地爱上一个人,一部电影——这就是所谓的费洛蒙效应。
”(引自某豆瓣评论)我爱极了片中的结尾,推动我重看一遍的最大动力便是它——男男女女,演唱会;青春,梦想。
甲对乙表白,丙对丁表白……音乐一直都没停下。
或者想停就停,想起就起。
我真希望电影里的这场演唱会永远都不结束,台上的那些人一直歌到老唱到老。
“让我们红尘作伴 活的潇潇洒洒 对酒当歌 共享人世繁华”。
虽然土气的要命,但是让我几乎流泪的却是这样的傻到没边的感觉。
我相信,有许多看完电影的人,会和我一样,开始怀疑这个世上真有费洛蒙存在,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脑子中某种不切实际却又总是困扰自己的想法,在那一刻,被人牵动,引起了共鸣。
这片子就像是肯德基的快乐儿童套餐,还不是麦当劳的。
只是看着不错,味道欠佳,营养缺乏。
麦当劳好歹赠送了免费正品玩具以及供应热巧克力,而肯德基只有糊弄当做垃圾扔掉的塑料。
它饿不死你,也得不到满足。
就是想不到也不抵触的食物。
故事很彻底的雷人。
看了开头也就能大致猜测到几分结果,反正也就八九不离十,大团圆结局配合喜剧题材,笑笑了之。
以为周迅的拌丑造型雷人,没想到桂纶镁穿朋克装痴呆更加窘迫。
导致看到她叫铁绫时的第一反应是她是否姓张。
配合着囧人故事继续观看,也不怎么觉得好笑,只是不断念叨着这也太囧了。
倒是觉得徐克如此雷人作品居然拉到了如此多的赞助,制片很强大。
从法拉利跑车到爱马仕包包,以及众多让本性心神向往的奢侈品成为了主观注意对象,就像这片子看完后唯一的印象是演员长的都很喜欢,道具用的也很欣赏。
至于音乐,这摇滚就让欣赏它们的人去听吧。
反正那对不上自己的胃口,就像徐克这片子怎么也无法让我再对他有信心。
虽然他向来商业,但好歹也曾经弄出个《新龙门客栈》,实在无法理解为何如今搞出这样的东西。
粗略理解为自己不懂得喜剧乐趣,笑点异常。
不过这也倒是证实了自己的一个观点,无论什么女人,总也围着一个情字死不撒手。
费洛蒙给了男女一个开头,但也仅仅只是开头。
感慨着科技发展的太快未必是件好事情。
就像短信取代写信后开信箱的乐趣变成了焦虑查勤,于谁都只有压力。
建议心情极端低落或者极度澎湃者可以去随便看看,就像为了填报肚子给个儿童餐也就接受一样。
所以别指望能有点回味。
或者就像在家吃方便面一样买个盗版回家消遣算是最实惠的选择。
就像很少有人会买几十块一碗的方便面一样,不用买正版DVD,甚至连D9都免了。
仅仅图方便填饱的食物不用过分注重味道,也不需要进口食品商标。
虽然徐老怪这几年一直在做改变,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有着无数古怪想法的导演似乎正在对不同题材的尝试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如果说前几年的《七剑》尚且还算徐克的奋起之作,那么除此之外,这几年的徐克的作品实在是差强人意。
如果不是冠以徐克的大名,我几乎很难相信《女人不坏》这部电影会是鬼才徐老怪的作品。
从《女人不坏》中,我依然可以隐约感受到徐克的鬼才,那些信手拈来的点子以及天马行空的创意依然是大部分导演所不能及的,影片中如“僵硬症”、“费洛蒙”等元素的应用也让这部影片具备了折腾的资本,同时徐克也将这些元素做为串成整部影片的主要线索——一个好的元素以及一个完整的故事,《女人不坏》本该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凌乱。
然而遗憾的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三个女主角所撑起的三条主线始终没有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影片用了大量的搞笑桥段来堆砌三位女主角的性格,却如同三个始终并行发展的故事一样,三个女主角的戏份呈均分之势,以至于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缺少一个轴心演员,从而使那一个多小时看起来是如此的松散。
徐克似乎在那段时间里在充分的享受自己的才华,却如同抓不住心的孩子一样,迟迟“不懂”自己在做什么。
因此当三个女主角最终终于互相认识并终于在一个主线上时,故事才真正变得有意思起来,摇滚晚会的那个桥段无疑是影片中最好看也最热烈的桥段。
故事到这里,本来可以用几个简单的镜头来讲述这三个女人最后的故事,徐克却在本该结束的时间里又“磨叽”了二十多分钟,这让影片120分钟的片长是显得如此的冗长。
很明显,这部影片和现在时新的贺岁影片一样,是一部几乎单纯用明星包装起来的影片,虽然影片看起来有一点后现代风格,但这一切只是为明星在镜头前的招摇看起来不是那么空洞,不过好在本片的三个女主角的表现还算合格,周迅的表演是影片中最出色的,尤其是影片开始的扮丑有点让人大跌眼镜,而桂纶镁一改以前清纯的路线,虽然她在影片中所呈现的那种暴躁还的稍显得做作了点,却也合格完成了任务,至于准花瓶张雨绮,她已经比在《长江七号》中表现出色的多了。
三个女人的表现多少使这部影片看起来不是那么无聊,《女人不坏》总归不会落到和《爱情呼叫转移2》“同病相怜”的地步。
作为一部贺岁片,《女人不坏》的表现不够出色,这电影不该是老愤青徐克的真实水准之作,我宁可相信这是徐老怪又是一次孩童般的玩票,同即将上映的《叶问》、《非诚勿扰》等影片相比,《女人不坏》所能吸引的估计只是女性观众,仅此而已。
我的情绪非常复杂,可能是由于这部电影中蕴含的复杂元素所造成的——这是一部女性视角都市时尚浪漫偶像爱情片,有这么一些元素:僵直症、臆想症、单身公害、眼镜娘、御姐、女强人、假小子、护士装、花痴粉丝、女强人、费洛蒙、摇滚青年、眼镜白领、胡子教授、演唱会、塞车、公益、环保、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等等,这些一团糟的内容组合出电影的剧情,而许多桥段让人看着非常费力,比如拍卖场失控以及被大量新浪围攻的新郎等早就似曾相识。
拍出过黄飞鸿系列的徐克,曾经他的作品给我的印象是:神采飞扬。
可是在《蜀山传》以后好像再也没有什么令我印象深刻的电影,《七剑》拍得死气沉沉,还好孙红雷的出色演出以及甄子丹飘逸的长发和身姿拯救了这部电影,以免其沦为山寨武侠片。
今朝的《女人不坏》,我想不出确切的语言去评价,而我现在又觉得困了,所以我只能打几个比方:一位拳击手上擂台表演了一出芭蕾;童话剧里出现了朋克或者朋克演出中出现了少儿合唱团;用铜器冲咖啡;《天鹰战士》主题曲。
或许对一些原先对费洛蒙一无所知、对摇滚没有任何要求、不知徐克为何物同时又极度热爱明星扎堆电影认为这样的电影才能值回票价的人来说,这部片子还算比较有吸引力甚至非常好看吧。
---好吧,我刚听说了剧本是郭在容捣鼓的,原来附身者是写出过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思密达,我突然安逸了。。。
-END-
这是一部带有超现实夸张色彩的流行喜剧。
开始并没有觉得它的独特之处,只是很多地方都透露着属于这个年代的喜剧色彩。
但是随着周迅、张雨绮、桂纶镁所饰演的三个不同女人的交叉,电影愈发精彩。
电影虽然浅显,却隐藏着不同层次的对于女性关于爱情和价值观的探讨。
能把商业喜剧拍得如此艺术,也就只有徐导了。
电影结束之后,徐导和周迅、张雨绮、冯德伦、彭于晏来到舞台和参加首映的观众朋友们见面,在短暂的冷场之后现场开始活跃起来。
观众有幸和五位主创人员互动、提问。
我也举手想问周迅姐一个关于女性的独立道路和所谓世俗之路的冲突和抉择的问题,但可惜未能如愿。
同學和同事都給過負面評價但至少,我看後,并沒有失望徐克還是那個徐克他在以另一種方式演繹武俠演繹屬於他的怪誕和夸張說起來我是沖著桂綸鎂的拳擊造型來的早在預告片時期就被萌住了我喜歡的不是桂綸鎂,而是那個铁绫神经质,有个性,轻微烟熏,而且丝毫不缺可爱赞……桂綸鎂演得很好,從不能說的秘密就能看出來但那大概更接近她自己而這裡則似乎有點顛覆……誰知道呢,畢竟她是個喜歡大她很多的人論演技……膜拜周迅還記得當初天津臺的《紅處方》那時的她,總覺得似曾相識到了現在,出落成個演技派了她的角色,是這三個人裡面最有難度、最夸张也最重要的一個有点想看李米了张雨绮……呃……我討厭她的聲音
这部片子网上褒贬不一,贬的居多。
我还是看了,跟许多人一样,是冲着主演去的,周迅、桂纶镁都是不错的演员,这一次又扮演不同以往的角色,应当颇有看点。
看完之后的感觉,怎么说呢?
挺有趣的。
简而言之,影片讲述了三个女人(或者说四个)的爱情是如何被费洛蒙搅乱的,或者说费洛蒙是如何帮助女人找到自己的真爱的,又或者说女人的爱情其实与费洛蒙之类的外在因素无关,只与自己内心的感受有关。
影片的前半段,也就是三个主角各行其是的时候,要好于后半段,三个人的事情搅和在一起的时候。
后面的情节发展感觉很乱,有点儿失控,很多头绪编不圆了,只好草草收尾。
作为一部电影,特别是这种主要人物比较多的电影,一开始可以采用发散思维,但是后面要收得回来才行,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导致影片的全面失败。
应该说徐克的想象力还是很旺盛的,影片中很多地方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对于张雨绮的感情用部队作战的形式来表现就很有意思,但是他缺少将这些想象力变得更合理、更能为观众所接受的掌控力。
结果造成了整部影片有佳句无佳章的局面。
缺点很多,比如张雨绮的嗲声嗲气,桂纶镁的糟糕配音,简陋的特技,不投入的表演。
不细说了。
就认为它是一部童话吧,这样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很多缺点也变得可爱了。
《电影世界》盘点2008年中国电影时,用了两页的篇幅说《女人不坏》。
杂志上说,这部片子说的是徐克对于爱情和生命的态度。
爱情和生命本身就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东西,所以没必要搞清楚为什么,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简单来说就是不折腾。
我没看到这么深,关于爱情和生命的探讨什么的恕我眼拙。
不过看了这段评论,让我想到对待电影的态度问题。
对于某部电影,不是我们喜欢它,而应该是它让我们喜欢。
这两种说法看似相同,其实是有区别的。
前一种说法是我们要去迎合电影。
大家都说好的片子,我们觉得不好就似乎应该怀疑自己的审美;一部经典影片,看了之后没感觉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很没有品位。
不应该是这样的。
而后一种说法则是电影应该来迎合我们。
因为对于选择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看了之后的感受,这是很私人的事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抱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和成见,在看一部电影之前也会有一些预期。
如果电影符合我们的观点、成见或者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觉得它不错;如果背离了我们的观点、成见或者没达到预期,我们就会觉得它不好。
而所谓影评,也无非是借物抒情,用影片中符合我们要求的元素来浇我们胸中的块垒。
打个比方,我们是一首乐曲,看电影其实是在寻找一段能与我们产生共鸣的伴音。
一周前看了当电影散场的时候我仍然觉得我还没从这部电影里走出来好像有很多很多事并未结果还是这本身就是个没有结果的结果就这样笑着哭起来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原来本没这么复杂的只是要表达三个女人的爱情观三种爱情变现方式而已女权主义野蛮女友爱情至上唐露当属第一种尽管她有多么的无限风光但面临自己的爱情时她还是退却了女权主义只是包裹在她身外的一层伪装脱掉伪装后不敢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可怜铁菱的故事其实还算圆满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的差异她懂得理智选择一种真实的情感关于泛泛其实觉得可悲却佩服她的勇敢想得到爱的心情镜头一小刚冲出房间泛泛裹着被子坐在地板上第一次为她流泪镜头二小刚知道了费洛蒙泛泛追着扶梯跑小刚像如同看怪物一样看待泛泛看到泛泛的表情第二次为她流泪镜头三泛泛拄着打着石膏的脚一步一却爬向自己的爱情小刚拿起吉他为她弹唱只属于她的“实验品”第三次为她流泪我以为她终于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可仍然是费洛蒙想起泛泛单纯执着的说“我无所谓呀”开始觉得为她心痛我则把这部影片大部分的感触全放在她的身上不知不觉被她的故事吸引然后流泪也许导演只是想表达这个时代的爱情观这究竟是喜剧 默剧 闹剧?
我都分不清楚嘞
感觉给差评的不是没看过就是水军或者只是看了个开头的啊!中间的剧很妙很赞好么~夸张的表演到后面就显得荒诞派和黑色幽默甚至有油画的赶脚。但我不喜欢张雨绮。另,X好帅~三星半
看得很爽。女人或许会为了爱会不择手段。却让人心疼。
周公子不该接这样的片
2008.12月 with yvonne 通宵电影
克、周迅、桂纶镁一帮子不走喜剧路线的人,凑在一块,弄出个充满创意、幻想十足的的喜剧,让人笑死特,绝对是个适合开始weekend的好片。一般偶不太喜欢喜剧,因为觉得笑料往往要么太牵强,要么就太toilet humor。个只片子倒是从头到底的让人忍俊不禁,大笑的同时,也在脑海里留下点了痕迹。
2009/2/11凌晨,开始土豆网-黑豆,播放太不流畅,改在搜狐电视-高清影视剧,速度尚可,觉得该片不错,张雨绮感觉有点像刘涛,在《长江7号》里没觉着像。
徐克很牛,在这个年纪改玩摇滚和时尚
徐克,是个不能以正常标准来丈量的~~~哎,这也还是一个剩女题材啊~~~不管是追爱的求爱的谈恋爱的都要以诚相待啊,女人更要相信自己的内在美丽,魅力从内而外啊~~~
可能是人与人不同吧!就像泛泛要一直用费洛蒙,来得到自己的爱。而唐露在结尾,却怕那个男人是因为这个才爱上自己的。人不一样,想要的爱就不一样吧!
费洛蒙的闹剧,看桂纶镁的面子
学校机房看得 不错 个性迥异的三个人
HOHO. 故事一般啊。三女人演的不错。。。
无论如何,此片有我家桂桂,还有周迅,那就太值得一看了!没想到徐克老伯伯,内心还很年轻很潮,于是过犹不及,有些作~作为娱乐片看看乐乐还成,音乐完全伪摇滚,有两支是不错的流行歌~很纳闷,张雨绮这个假人值得这样捧么?确实找不到张歆艺,港版也删干净了~
女人不坏 她们要的只是爱
故事一般,中规中矩,不过很难相信是徐克导演的,更难相信编剧是徐克和郭在容。以上。
女人一定要记住,万千风情,只为悦己。
开头那个舞和最后那段对话太搞笑了- -
寝室同学又各看了一遍后,昨晚看了《桃花运》后,觉得分打太高了。
我实在不敢相信徐克能拍的出新龙门客栈这样优秀的香港电影,居然也拍的出这种@¥&@¥%``片,鲁迅说什么来着,娜拉出走后要么回来,要么沦为娼
挺超现实的片儿~可是,主角明明都是我喜欢的型,怎么到这里面全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