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工歌手冈德曼
Gundermann
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
主演:彼得·施耐德,比亚内·梅德尔,亚历山大·谢尔,米兰·佩舍尔,希尔玛·艾奇霍恩,安娜·乌特伯格,索斯藤·默滕,阿克西尔·普拉尔,克里斯蒂安·斯基宾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8
简介:该片是关于前东德歌手格哈德•冈德曼动荡生平的传记电影。冈德曼白天在露天煤矿驾驶着挖土车,但晚上却作为歌手登上舞台,以自己创作的音乐感染他人。他以生活和生死为题材,却也涉及政治和社会批判主题。凭借其颇具个人化和真实感、既忧郁又富有诗意的作品,他成为八十年代东德地区的大众偶 像,但也时常遭遇同上级的冲突。甚至在两德统..详细 >
作为一名音乐家的传记电影,整体质量不过不失。遵循古典主义叙事结构,从不同侧面塑造人物的内心与经历,但是语法上还是有些过于谨慎了。不过,将工人阶级式创作的迷人和平易的状态展现得较为出色。每次演出,镜头都扫过观众的脸,是刻画Gunderman的音乐与底层社会阶级产生共鸣的简单有效的手段。
Gundermann的歌写得真是好。相比之下电影显得平淡,但个人观感好过《气球》。导演有种不愿将前东德主题电影简化为资本主义政治宣传的警惕,为展示人的复杂性作了很大努力。可惜饿得听不动映后了…
很喜欢 很真实的记录 认可一个人完整的样子和他的处境 而不是装模作样赞颂或贬低。 另外音乐太好了
土味德语歌还挺好听的…
作为传记片略有些面面俱到,歌曲使用手法也较单一,但歌词本身写得真好。
歌好听,形象也不赖。
主人公是劳工歌手,可惜音乐风格太平庸
文学性极高的一部电影,个人遭遇和历史波澜双线进行,高度成熟的电影。受害人有很多种,有丧失生命和家庭的,也有这种怀着不安愧疚无法释怀的,一个凡人的平凡遭遇不过如此,本片艺术高度要比《气球》和《无主之作》好。
说实话,更喜欢《无主之作》。
告密文化当然是不可取的,会被对手当作道德污点来无限放大乃至摧毁整个事业的合法性。
每首歌曲都是一首诗。在那个76-84年代的东德,每个都是施暴者都是被虐者。
并不“好看”,德国风格的精确、隐忍展现东德“小粉红”的罪与罚,最后他将自己的错误归结于“我没有个人空间,认为其他人也不应该有”。德国总是出这些人:弹古典乐的纳粹、理想主义斯塔西还有一丝不苟还原他们的导演和演员。
比蚂蚁森林偷能量还要无聊
东德最具影响力的工人艺术家格哈德•冈德曼的传记片。以他与国安局合作往事的揭开为界引出两条时间线索,一方面交代其感情生活和对行将远去的国家及其艺术与劳动环境的矛盾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其从排挤个人过往到直面过错的艰难尝试,最终刻画其作为有心无力地改良社会的理想主义者和反遭监视的史塔西小丑等复杂形象,角色的内心挣扎反映着东德社会的分裂性。对区别于父辈的社会身份和对家庭角色的双重寻找所产生的张力中,影片更以记忆本身的逻辑为参考,往往通过联想式的叙述方式强调主观性和场景感。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中学时代天天听Ernst Busch的人,对这种电影肯定是有加分的。
类似于中国金鸡奖入围的水平,笑尿
Gundermann
画面特别美,音乐也好听。是煤工生活,也是乐队文化。一个音乐的天才,一个政治的愚者,在柏林墙推倒以后,开始在歌手的身体里打架。我到底是谁?我到底应该选择什么?人类永远的迷思。
你怎么能确保自己永远在正确的那一方?——送给今人。
类似的题材我看过不少,几乎没有什么突破,而人物多面描写方面又似乎断裂的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