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时间推进到了最后一秒,我才静悄悄的喜欢上这部电影。
这是个狼与狼之间的故事,狼与狼之间的感情竟然也这么的令人感到震动。
http://www.deeptree.org/wp/2008/06/25/419/
一个字形容,正!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这碟饭口味怪异,难以下咽,我却吃得津津有味,从头到尾一粒不剩。
看来Olivier Assayas被誉为21世纪最值得期待的导演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是第二次看《登机门》,对上一次是大概2007年的样子,起源是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张曼玉好像担任评委,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被问道是否会去观看Boarding Gate。
我实在记不清Maggie的回答了,我只记得当年看的DVD版本翻译相当糟糕,让我如坠雾里,根本谈不上什么滋味。
今日得以找到一个优质版DVD终于得偿所愿地品尝到这道法式粤菜fusion,让我一饱口福。
在这部多语言、跨国题材的商业情色惊悚片里,导演以一如既往的作者风格交出一份完成度相当高的作品。
不知为何我边看边想到昆汀的Kill Bill。
我不敢说Assayas是否从中得到灵感,只是觉得Asia Argento在片子的扮相很像Uma Thurman。
两部片子的主题都有近似之处,都讲述一个弱质女子经历重重艰险,渐渐觉醒,最终走上复仇之路。
只不过Asia最后放弃了复仇,在她离去的背影中似乎带有无尽的意味。
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觉悟似乎是Assayas电影中一个有迹可循而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登机门》跟《错过又如何》是姐妹篇,皆因其中的核心女主角都曾是社会边缘人物(一个是瘾君子,另一个是妓女)先后遭受唆摆控制(肉体上或精神上),经历众叛亲离(丧失儿子抚养、情人背叛利用)最终醒悟而做出改变。
同昆汀钟情于香港旧式武打片一样,Assayas迷恋香港经典犯罪电影,准确地说,他沉迷于其中的某些“符号”。
在这部片子的第二部分,导演延用了部分香港警匪片里的桥段、场景,甚至港剧中的演员,却仍能保持着强烈的作者风格,偶尔还融入一些神来之笔(如Kim Gordon扮演的话事人竟然讲粤语对白)。
这种东西方混杂的风格起初显得相当怪异,但放在香港这个大背景之下又渐渐调配出水乳交融的况味。
这就是Assayas最厉害之处,他似乎深谙“次文化”的影响力,结合为我所用,最明显的就是KTV那一段,选用了艾敬那首《想飞的欲望》,女主角的心境呼之欲出。
不得不提的是导演过往的风格依旧没变,如出一辙的手提摄影和快速剪辑,令角色的行为凸显在最显著的位置(这一点深得大师布莱松的真传),影片很多关键场景的处理尤为如此。
现在,为众人诟病的恐怕就是影片前半部分那些让人昏昏欲睡的冗长台词。
在我个人感觉,这几个“无趣”的场景是对女主角背景及个性刻画的重要手段,无论从台词设计抑或角色的姿势动作,都令我感到相当满意。
当然,最大的魅力依旧来自Asia Argento。
她的耀眼演绎足以盖过那两位选角失败的亚洲演员,这或许是我唯一不满之处。
《登机门》 Boarding Gate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出品:法国(2007)好听的说,这是一部张曼玉前夫拍摄的跨国犯罪惊悚片,里面性与暴力的元素兼备,大玩出位之余还有着香港美女林熙蕾的出演,但没能改变她的苍白花瓶处境。
如果用上最坏的恶意来评价影片,唯一还算不过不失、称得上亮点的地方,就是结尾处的一二十分钟,其他地方只能用一无是处来形容。
女主演阿西亚•阿基多是意大利恐怖大师阿基多的女儿,去年有她的几部片子特别招恨,一是《老情妇》,一个就是《登机门》了。
影片讲述一名麻烦不断的意大利女人,她被卷入一桩阴谋中,不过故事戛然而止。
香港作为一个承载背叛和复仇的城市载体出现,让主要人物跳脱前半段故事,产生重新来过的错觉(KTV里唱着艾敬《想飞的欲望》,飞到遥远的地方)。
顶着电影手册和作者导演光环的阿萨亚斯,一直乐衷于拍摄犯罪在内的各种类型片。
故事常常是没有方向,混乱不规则。
剪辑快速凌厉,充满令人畏惧的强迫刺激。
《登机门》只能算是一部五年后混乱版的《魔鬼情人》,后者虽有一小撮人的热捧,在2002年戛纳也遭致不少恶评。
然而多数观众并不愿意成为试验的小白鼠,去面对晃动的牛逼镜头语言,忍受不知所云的无头绪对白。
他们只想看个精彩的悬疑故事,遗憾的是《登机门》连最基本的一点都没做好。
看得出阿萨亚斯不甘平庸,这却是部三流作品。
ps.故事倒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是对阿萨亚斯当然要更加苛刻,所以只能如标题所说。
想消除不适感,诸位尽量挑个好版本的字幕看吧。
抢鲜版、压缩版的基本不知所云,听粤语对字幕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这女主角长得实在太对不起观众了,而且从头到尾穿了脱脱了穿,衣衫不整蓬头散发,就算身材好也不能这么混事吧!
林熙蕾我从来不觉得如何漂亮,给这法国妞一反衬,巨惊艳!
简直是激发咱的民族自豪感呢。
这张碟再次验证了:片子越新字幕越烂!
前半段女主和被杀的胖子一直在絮叨,字幕那叫一个驴唇不对马嘴,我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后半段还刺激点,枪声终于响起,女主撂倒了俩香港大叔,还差点把林熙蕾也崩了,弄得我还挺揪心。
又出来个黄毛老太太,不知道做啥地。
直到黑人出现,一切才都明白——被椰子和转头砸,哪个比较疼?
其实椰子和转头也被毁了,他们也疼!
结尾还挺讲究的,尽管女主被香港帅男玩了又涮,这辈子都毁了,可她还是下不了手刺他一刀。
其实想一想,杀与不杀又有什么区别呢?
杀了也是suicide mission,还不如去上海过下半辈子。
不杀的话悲剧效果更突出了,更让人同情。
积极一点理解,整个影片教育了我们:无脑再剽悍也白搭,玩SM要小心被杀。
本片另一特点就是全球化,像“巴别塔”、“谍影重重”般在全球发展剧情的片子,现在是越来越多了。
各国演员掺杂在一起演的片子,就更多了。
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是时候摒弃帝国主义争霸时期的思维了,否则你连电影都看不爽。
这里演的是滑稽可笑的故事和中国演员的cnglish。。。。。。。。。。。。。。。。。。。。。。。。。。
我只能说阿萨耶斯的《登机门》不好看,真的不好看。
一开始我把海报上的女人认成了另外一个,电影开演的时候我才发现她有着一张我熟悉的面孔。
Asia Argento,在我的印象中她有一种粗野的魅力,她不需要温柔撒娇来征服男人。
她的嘴唇很厚,却远没有另一个厚嘴唇并生了孩子的女人名气大,不过这并不妨碍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知道她身上大大小小的纹身会不会给她选角造成障碍,我只能说:女人,你真是粗野啊。
在《登机门》里,她的脸庞难得地苍白和干净,一开始看她枪杀黑帮分子,我以为她一如既往地强悍。
到后来她只穿一套黑色内衣杀死了自己曾经爱过的人,她在哭泣,在颤抖。
这是个始终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人,第一个男人想困住她,做他的奴隶,陪他玩SM;第二个男人教她杀了第一个男人,说要帮她解脱,到最后还是骗局一场。
Asia Argento在片中不停地抽泣,空洞的眼睛底下是一片青黑。
虽然她逃过了追杀,虽然她没有被逮捕,虽然她识破了圈套。
可在影片的结尾,她在黑暗中看着那个男人离开,她手里有刀,她随时可以杀了他,她却只是潮湿着眼睛就那样看着他离开。
她得到的只是一本假护照,一个假名字,一个假身份以及那茫然不可知的未来。
我讨厌桑德拉和迈尔斯之间两段冗长的对话,桑德拉像神经质一样喜怒无常,到最后还是乖乖听男人的话。
电影前半部令人昏昏欲睡,后半部场景挪到香港却突然节奏加快,让人兴奋起来。
阿萨耶斯东方情结大概还很重,和张曼玉夫妻一场,多少受了点影响吧。
受骗来自于购买此片,是碟片包装上写的男主角是梁家辉,看了半天也没找到。
失望缘自于希望,看到内包装上写的是曼玉前夫的作品,且有《电影笔记》的佳作,又燃起了希望。
但看后,除了冗长的一段无聊对白设计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记忆,而这段室内剧,倒是感觉是法国人的作品。
而最后莫名其妙地放弃复仇,让我想起了《色戒》,但这才哪儿跟哪儿?
总之,打发时间可以,但欣赏就没必要了,包括林熙蕾在内,没有什么特色或心动的角色。
如果说肮脏的商业交易和杂乱的性关系是这部影片的主题的话,是不是这些纷繁复杂的东西让影片也变得乱了套,摸不着头脑?
我敢说要是不看介绍的话,谁知道电影里面要表达什么?
谁说这时代让人不懂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谁说复杂,模棱两可的意境就是吸引人?
我不懂电影怎么表述的上一秒钟在法国港口贸易公司的林熙蕾怎么下一秒钟又莫名其妙到了香港把女主角带去企图谋杀。
依我的看法,林小姐在里面不过是个花瓶的角色。
没有多么出色的表现。
如果商业里的不法交易和非正常的男女关系在商业运作里如同电影所说的那样横行,那么,商业交易的本身还有多大意义?
如果,除了毒品就是色情和谋杀,那么,这部片子,不看也罢。
确实,除了女主角的好身材给人印象深刻外,对情节、对话等等都懒得存心。
本来还期望看到林熙蕾的演出,却同样失望。
半夜的我支撑着迷糊的脑袋看完这部混沌的电影。
性,枪杀,恐惧,谜。
几个挺引人遐想的关键词,如果是因为这些而感兴趣的话,那你一定失望。
因为那是用一种极糟糕的方式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音乐很好,结尾的奇观很精彩,中间真的够疯,以及拍的美国乡下太真实了吧!看得我太代入了!Plemons长得太像疯子了。emma感觉很享受在电影里被虐。感觉没事就需要一场这样的mindfuck
#Venezia82-主竞赛底层蠢,上层坏,相信这套的又蠢又坏。花点功夫都放在这些东西上了,最后再来个自以为戳同温层情绪的结局,无聊又算计,这倒是一如既往啊。
这次是真喜欢。
导演风格依旧显著到让人瞠目结舌,被导演调教的石头姐也非常夺目。话题度完全是满分的,风格完全是独特出彩的。但是,一些本真的东西在这一系列里越来越缺少,作为观众来说其实是越来越需要的。如果还有下一部,希望没有。
欢迎来到怀疑论/认识论/科学哲学/传播学101......导演非常用力的一篇。
35mm Chineses Theater A Perfect film for Halloween!
看完整个人都环环保保的了
#biennale82 press 继承了兰斯莫斯一直以来的大脑洞创作,但片子本身并不惊艳。不论前中期做多少的铺垫和引导,但凡知道了这是兰斯莫斯的片子,就不难猜到结局,并且可惜的是,如果结局是本作的惊喜,那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喜,甚至沦为平庸。整体质量上不如poor things
在除了片名、导演和女主演的名字之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去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体验五星
比《可怜的东西》差了点,但是邪在了我的爽点上:血腥加阴谋论加alpha话术加外星人。不用力的幽默和越发魅力的Emma Stone
#Venezia82#没看过原版,但这部翻拍给人的感觉还挺浑然天成的兰斯莫斯风格的。两位主演的演技十分突出,和强烈的艺术风格共同撑起了本片。石头的角色情绪比较单一,不觉得三封有戏,但这是一个相当有趣和精彩、演了就很值的角色; 杰西的角色更有层次一点,胜在既有脱离现实的偏执和喜感但也有落到实处流露出人性的一面,是第一主角。看两人的对手戏真是过瘾。成片质量也足够好,看好有奖。
最疯癫的剧本,最悲伤的内核。当“拯救地球”成为一个疯子的呓语,其所照见的现实反而无比真切。一场笑到流泪的悲剧,震撼人心。
#Venezia82 石头姐是不是有在电影里受虐的癖好
有趣
还是兰导一直以来的大脑洞+阴谋论,但是这次最后反转有种wtf的感觉。然后片子观感上出了最后的大底,前面全程都很像冰血暴,我觉得如果往那个类型拍会更好看一点?然后建议兰导和石头姐各自冷静期一下,有点审美疲劳了。
套路的反套路
#悉尼SXSW2025
@ coquitlam VIP 石头姐能不能少跟兰斯莫斯玩会儿…阴谋论+外星人的设定真是…😂最后戳破臭氧层,地球上只有自然的声音之后其实还挺好的…就是按理来说鸟或者蜜蜂应该也挂了才对吧…Meth Damon感觉瘦了很多😂(被lb的人机验证图笑死🤣
对话太多了。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真的一刻也看不下去。到最后,她竟然真的是外星人。👽
可能是没有看过原作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是新颖的,不是说结尾的反转,是Teddy的现实主义句句名言,结尾反倒让我有泄气的感觉。但是最后的镜头很喜欢,说的是拯救地球,没说过拯救人类哈,我真的谢。